2020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呼吸與消化》單元解讀_第1頁
2020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呼吸與消化》單元解讀_第2頁
2020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呼吸與消化》單元解讀_第3頁
2020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呼吸與消化》單元解讀_第4頁
2020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呼吸與消化》單元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呼吸與消化單元解讀2020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呼吸與消化單元解讀1單元概述2分課時解讀3單元教學建議目錄1單元概述2分課時解讀3單元教學建議目錄單元概述1單元概述1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技術與工程一上植物比較和測量一下動物我們周圍的物體二上我們的地球家園材料二下我們自己磁鐵三上水 空氣 天氣三下動物的一生物體的運動太陽、地球和月球四上呼吸與消化聲音 運動和力四下植物的生長變化電路巖石和土壤五上健康生活光地球表面的變化計量時間五下生物與環境熱環境和我們船的研究六上微小世界能量地球的運動工具與技術六下生物的多樣性物質的變化宇宙小小工程師教材整體框架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

2、球與宇宙技術與工程一上植物比較和測量一下動本單元相關概念學習進階本單元相關概念學習進階本單元對應課程標準的內容本單元對應課程標準的內容單元架構單元核心概念單元課時安排學習內容 人體具有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所需的器官,和外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1.感受我們的呼吸關注呼吸與健康的關系2.呼吸與健康生活3.測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研究食物對生命健康的重要性5.食物中的營養6.營養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探索食物消化的過程與變化8.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單元架構單元核心概念單元課時安排學習內容 人體具有進行 單元課時安排1.感受我們的呼吸2.呼吸與健康生活3.測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5.食物中的營養6

3、.營養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8.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單元架構人體具有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所需的器官,和外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單元課時安排1.感受我們的呼吸2.呼吸與健康生活3.測量肺單元架構 人體就像一臺復雜而神奇的機器,多個系統分工配合,共同維持生命活動。作為自然界的一種生命體,人體與外界物質有著緊密的“不可思議”的聯系。單元架構 人體就像一臺復雜而神奇的機器,多個系統分工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從外界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保障。吃進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過消化為人類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以及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人體具有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所

4、需的器官,和外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參與人體呼吸與消化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健康意識能保護人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器官。能觀察、體驗、交流呼吸的過程,能簡要描述參與呼吸的器官。能用簡單的方法測量肺活量,認識到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能對食物進行統計、分類,能用實驗與資料閱讀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營養。能用科學知識指導自己的膳食行為,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能用觀察、體驗、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索食物消化的過程,能簡要描述參與消化的器官。能在探究過程中反思自己對呼吸與消化的原有認識并作修正。能描述保護呼吸與消化器官的方法,有自覺轉

5、化為健康生活習慣的意識。學生需要理解的內容如果學生理解了上述內容,他們將能夠做到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從外界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是生命單元教學目標人的呼吸是在進行氣體交換,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兩種氣體對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人體的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十分重要。肺活量是身體發育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提升肺活量。人體所需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食物的種類很多,并含有豐富的營養,保持合理營養,才能使身體健康。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過程,有利于食物營養的吸收。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體內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

6、,被消化吸收。參與人體呼吸與消化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能列舉保護這些器官的方法,養成健康生活的意識與習慣??茖W概念單元教學目標人的呼吸是在進行氣體交換,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應用感官并結合體驗活動,認識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了解它們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協同合作。在教師引導下學會用簡易的方法測量肺活量,能獲取合理的數據,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在教師引導下使用分類的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對分類記錄進行整理。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實驗的方法辨別脂肪、淀粉等營養成分在食物中的存在。在教師引導下查閱資料,開展模擬實驗,了解人體的消化器官,完善并糾正自己對消化器官

7、的認識。在教師引導下通過閱讀資料獲取信息,豐富自身的認識,并擴充到記錄中。單元教學目標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應用感官并結合體驗活動,認單元教學目標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能夠將想象與實際的觀察區分開,保證觀察活動的真實性。在分類、比較等活動中,參與集體的討論和研究,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嚴謹細致地完成實驗活動,樂于為完成探究活動分享彼此的想法 。能夠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工協作,進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學習 。在科學探究中能以事實為依據,不從眾,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能 調整自己的觀點??茖W態度單元教學目標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茖W單元教學目標在探究學

8、習中,發現人體的生命活動與空氣、食物的關系,感受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的聯系。認識呼吸系統與大氣質量關系密切,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單元教學目標在探究學習中,發現人體的生命活動與空氣、食物的關分課時解讀2分課時解讀21.感受我們的呼吸 通過感受呼吸的過程及用簡單裝置模擬人體呼吸,認識參與呼吸的人體器官(部位),發現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對生命具有重要意義。1.感受我們的呼吸 通過感受呼吸的過程及用簡單裝置模已有認識1.對于呼吸有許多經驗性的感性認識。2.對呼吸時人體的一些變化認識是模糊甚至錯誤的。學習增量1.體驗觀察呼吸過程中人體的一些變化,了解參與呼吸的人體器官(部位)有哪些

9、。2.在體驗與模擬實驗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觀察、描述、交流發展對呼吸系統的新認識。已有認識1.對于呼吸有許多經驗性的感性認識。學習增量1.體驗1.感受我們的呼吸實踐中聚焦問題推理、感受、體驗模擬實驗驗證推理交流研討論證結論1.感受我們的呼吸實踐中聚焦問題推理、感受、體驗模擬實驗驗證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怎樣模擬吸氣,怎樣模擬呼氣?模擬呼吸怎樣模擬吸氣,模擬呼吸如何模擬?模擬呼吸如何模擬?模擬呼吸2.呼吸與健康生活 認識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通過對不同活動狀態下呼吸次數變化的統計與分析,理解呼吸功能與身體健康的關系。2.呼吸與健康生活 認識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1

10、.對呼吸變化有真實體驗。2.對吸進去的與呼出來的氣體,認識是模糊甚至錯誤的。1.認識人呼吸的本質是在進行氣體交換,從空氣中吸入的氧氣幫助我們正常地生活和工作。2.測量記錄人在不同狀態下呼吸次數的變化,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呼吸次數變化與健康生活之間的關系。已有認識學習增量1.對呼吸變化有真實體驗。1.認識人呼吸的本質是在進行氣體交2.呼吸與健康生活實踐中聚焦問題體驗、發現、推理閱讀資料,對應推理 研討、聯系拓展認識,解釋現象2.呼吸與健康生活實踐中聚焦問題體驗、發現、推理閱讀資料,對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其他吸進人體的空氣78%21%0.03%0.97%呼出體外的氣體78%16%4%2%探究氣體成

11、分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其他吸進人體的空氣78%2呼吸時,吸進去的是氧氣,呼出來的是二氧化碳。體驗呼吸,思考呼吸過程中的氣體的變化。 呼吸時,吸進去的是氧氣,呼出來的是二氧化碳。體驗呼吸,思考呼根據自己的需要添加適當的文字,文字最好不要超過200字1.一呼一吸(或者一吸一呼)算一次。根據自己的需要添加適當的文字,文字最好不要超過200字1.一 2.保持正常呼吸,不要刻意控制呼吸,可以將食指放在鼻前幫助測量。 2.保持正常呼吸,不要刻意控制呼吸,可以將食指放在鼻前3.及時記錄實驗數據活動安靜狀態原地擺臂1分鐘深蹲1分鐘每分鐘呼吸次數3.及時記錄實驗數據活動安靜狀態原地擺臂1分鐘深蹲1分鐘每分集

12、體論證:運動時呼吸速度加快從科學角度建立呼吸與健康的聯系指向系統概念集體論證:運動時呼吸速度加快從科學角度建立呼吸與健康的聯系指 我們怎么保護我們的呼吸器官呢?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保護好呼吸器官,身體才能更健康。 我們怎么保護我們的3.測量肺活量 在測量肺活量的活動中,收集、處理科學合理的數據,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數,樹立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健康的意識。3.測量肺活量 在測量肺活量的活動中,收集、處理科學 許多學生在學校開展的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活動中體驗過肺活量的測量,對肺活量這個名詞是比較熟悉的。但他們往往意識不到肺活量與人體健康的緊密關系。 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將經歷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袋

13、來測量自己肺活量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希望學生用比較科學規范的方法來測量自己的肺活量,如實記錄測量數據,對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反思自己的肺活量是否達到健康標準,認識到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鍛煉肺活量。 已有認識學習增量 許多學生在學校開展的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活動中體驗3.測量肺活量 聚焦主題實踐操作,收集信息閱讀資料,對比分析交流研討,解釋現象3.測量肺活量 聚焦主題實踐操作,收集信息閱讀資料,測量肺活量的方法要正確記錄數據的方式要正確對照觀察自己的肺活量是否達到健康標準測量肺活量的方法要正確記錄數據的方式要正確對照觀察自己的肺活對比國家學生體質標準中肺活量的數值,你達標了嗎?等級肺活量男生女生優

14、秀24002600毫升18002000毫升良好19002400(不含)毫升16001800(不含)毫升及格11001900(不含)毫升9001600(不含)毫升對比國家學生體質標準中肺活量的數值,你達標了嗎?等級肺活1.不同的人肺活量一樣嗎?肺活量的差異可能與什么有關?2. 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肺活量?肺活量有個體差異,同時是身體發育的一個健康指標合適的運動可以鍛煉提升肺活量。1.不同的人肺活量一樣嗎?肺活量的差異可能與什么有關?2. 你的肺活量和同學、老師一樣嗎?肺活量和哪些因素有關呢?vs青年人肺活量大vs男生肺活量大你的肺活量和同學、老師一樣嗎?vs青年人肺活量大vs男生肺活vs普通成年男

15、性:3500-4000毫升孫楊:9000毫升比較普通成年人和專業運動員的肺活量有什么差別?肺活量大小和年齡、性別、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等因素有關。vs普通成年男性:3500-4000毫升孫楊:9000毫升比提高肺活量,我們可以怎么做?慢跑閉起嘴巴深呼吸唱歌大笑參與各項體育鍛煉增強肺活量!提高肺活量,我們可以怎么做?慢跑閉起嘴巴深呼吸唱歌大笑參與各 我們運動的時候呼吸會加快,人體與外界氣體交換的次數會增加,如果空氣質量不好會產生什么后果? 我們運動的時候呼吸會加快,人體與外界氣體交換的次數會增加4.一天的食物 食物是人體與外界聯系的又一個“橋梁”。人體依靠食物來獲取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通過一

16、天食物的記錄、整理與分類,發現每天吃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4.一天的食物 食物是人體與外界聯系的又一個“橋梁”。1.人的生長離不開食物。2.對食物的認識表面化。1.通過記錄一天吃過的食物,發現原來一天中吃的食物是那樣豐富。2.用分類的方法對食物進行排列統計,認識到分類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已有認識學習增量1.人的生長離不開食物。1.通過記錄一天吃過的食物,發現原來4.一天的食物 聚焦主題辨析記錄,收集信息信息歸類與整理交流研討,形成認識活動的卡片是很好的思維工具。4.一天的食物 聚焦主題辨析記錄,收集信息信息歸類與蛋炒飯中包含了哪些食材?蛋炒飯中包含了哪些食材?給食物分類 我們可以有幾種不

17、同的方法來給食物分類?分別是什么?給食物分類 我們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方法來給食物分類按生熟分類:按主副食分類:按時間分類:早、午、晚餐和其他等 植物類、動物類 生食、熟食 .按食物來源分類:主食、副食 食物分類方式按生熟分類:按主副食分類:按時間分類:早、午、晚餐和其他5.食物中的營養 由“我們吃什么” 引入到“食物帶給了我們什么營養”的問題上來,將豐富的食物與豐富的營養之間的關系呈現在學生面前。5.食物中的營養 由“我們吃什么” 引入到“食物帶給了我們1.我們吃許多食物是為了讓身體吸收足夠的營養,但具體需要什么營養并不清楚。2.知道一些營養的名稱,但對具體食物里含有什么營養認識不足。1.了解人

18、體需要的、常見的營養成分。2.通過實驗、結合資料閱讀的方法,尋找并辨別常見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已有認識學習增量1.我們吃許多食物是為了讓身體吸收足夠的營養,但具體需要什么5.食物中的營養 聚焦主題基于經驗的推測實驗驗證辨別 資料閱讀辨別研討交流,形成認識食物記錄卡 食物營養卡5.食物中的營養 聚焦主題基于經驗的推測實驗驗證辨別 雙縮脲試劑檢測法(演示)雙縮脲試劑檢測法(演示)動動手:蛋白質的辨別方法1.準備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分為 A液:質量分數為0.1 g/mL的氫氧化鈉水溶液。 B液:質量分數為0.01 g/mL的硫酸銅水溶液。2.放入1ml的A液后,再次加入4滴B液在試管中,然后進行震蕩

19、搖晃均勻。過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液體的顏色就會變成紫色,這樣就代表試管中液體含有蛋白質,顏色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動動手:蛋白質的辨別方法1.準備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分為在淀粉、饅頭等中分別滴一滴碘酒,觀察現象?在淀粉、饅頭等中分別滴一滴碘酒,觀察現象? 在白紙上擠壓、滑動花生米,觀察現象? 在白紙上擠壓、滑動花生米,觀察現象?營養均衡嗎?營養均衡嗎?6.營養要均衡 觀察“平衡膳食寶塔”,把自己一天的食物記錄與營養均衡標準進行比對,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并嘗試做出改進。6.營養要均衡 觀察“平衡膳食寶塔”,把自己一天的食物記錄與1.吃許多食物是為了讓身體吸收足夠的營養,不同的食物蘊含的營養不同

20、。2.可以通過實驗與資料閱讀的方式辨別食物中的營養。1.了解均衡膳食的意義和操作方法。2.轉變許多學生原有基于個人喜好的食品搭配思維模式,從粗放的“飲食健康”觀念發展到“如何實踐飲食健康”的實際行動,促進觀念到實踐的聯接。已有認識學習增量1.吃許多食物是為了讓身體吸收足夠的營養,不同的食物蘊含的營水1500-1700毫升250克谷薯類50克水1500-1700毫升250克谷薯類50克現有飲食結構與均衡膳食標準的對比現有飲食結構與均衡膳食標準的對比 梳理科學知識 結合科學知識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用科學知識指導自己健康飲食健康生活 梳理科學知識健康生活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從對食物的研究引入到對消

21、化器官的認識與探索。將在食物消化過程中最容易觀察的部位口腔作為研究重點,認識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與牙、舌、唾液的關系,初步認識食物消化需要身體內多器官協同工作。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從對食物的研究引入到對消化器官的認識1.認識到食物、食物營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2.知道食物需要通過消化才能讓身體更好地吸收營養,但對食物在各消化器官的變化認識不足。3.對消化器官(如口腔)的結構與功能認識比較模糊。1.有機會了解食物在口腔中在牙、舌和唾液的作用下發生的變化。2.理解“食物只有經過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搗爛,才容易被身體吸收”。3.認識人體器官協同工作的特征。已有認識學習增量1.認識到食物、食物營

22、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1.有機會了解食物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聚焦主題角色扮演研討交流,達成共識 觀察實踐應用解釋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聚焦主題角色扮演研討交流,達成共識 在有趣的活動中,引領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口腔中的三種器官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特別是器官結構與功能的聯系以及各種器官之間的協同合作。 在有趣的活動中,引領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口腔中的三種器 1. 要求說明:扮演牙齒的同學統一左手拿下排牙齒的牙齦處,右手拿上排牙齒的牙齦處。 2. 觀察牙齒排列:請模擬牙齒的學生按實際牙齒的分布排列好,其他學生仔細觀察他們的排列有沒有什么問題。這里指向是否整齊及是否與實際牙齒上下排咬合情況符合。 這

23、項活動建議由全班學生協作完成,可以請8位學生扮演牙齒(4對“門齒”,2對“犬齒”,2對“臼齒”)、1位學生扮演“饅頭”、1-2位學生扮演“舌頭”,其他學生作為“觀察員”,承擔描述與評價工作。教師要在活動組織與步驟開展方面作指導,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 1. 要求說明:扮演牙齒的同學統一左手拿 3. 觀察牙齒的運動:請一位學生扮演“饅頭”,讓“牙齒們”做切食物的動作,其他學生仔細觀察牙齒吃食物時是怎么運動的?他們的表演與我們平時吃食物時牙齒的運動是否一樣? 4. 觀察饅頭在“口腔里”的變化:組織學生討論“饅頭”被門齒切斷后會到哪里去,再請扮演“舌頭”的學生對“饅頭”進行攪拌和運送。學生結合自身體驗發現食物還會被舌頭運送到臼齒處咀嚼研磨,使饅頭變碎。 5. 觀察磨碎后的饅頭和之前咀嚼5次后的饅頭樣子是否一樣。 3. 觀察牙齒的運動:請一位學生扮演“饅頭”, 樹立保護牙齒的意識,形成良好的用牙刷牙習慣。 樹立保護牙齒的意識,形成良好的用牙刷牙習慣。8.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 在學生對消化的原有理解基礎上,通過比對消化器官圖,猜想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過程和進行模擬實驗,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一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個器官共同參與完成。8.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 在學生對消化的原有理解基礎上, 對消化器官有一定的初始認識,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