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_第1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_第2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_第3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_第4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登錄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A加熱液體藥品B滴入液體藥品C加入固體藥品D量取液體藥品【答案】B【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儀器的實驗操作,試管盛放液體時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2,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1/3。膠頭滴管使用滴管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滴管用后應立即沖洗,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其他試劑。試管中加入固體藥品時,用鑷子夾取藥品放于試管口,

2、慢慢豎起試管使固體藥品滑入試管底部。量筒量取液體藥品時,試劑瓶標簽朝手心,瓶塞倒放于桌面。【解答】A、試管盛放液體加熱時試管內加的液體不能超過1/3,圖所示已經超過了,A錯誤;B、試管中滴入液體藥品時,圖示操作符合滴管的規范操作,B正確;C、加入固體藥品時,試管要平放,將固體放于試管口后再慢慢豎起來,圖示操作錯誤,C錯誤;D、量筒最取液體藥品時,圖示中瓶塞沒有倒放錯誤了,D錯誤。故選B2(2017七上鄞州月考)有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為20,用它測量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示數為80,若用這支溫度計測量一杯溫水的溫度時,它的讀數為41,則這杯溫水的

3、實際溫度是()A41 B21 C35 D36【答案】C【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誤差分析【解析】【分析】用刻度均勻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只能得到刻度的變化,由冰水混合物和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可以得到實際溫度的變化。利用以上數據先算出此溫度計變化一小格變化多少溫度,再由此溫度計讀數為41相對20變化了幾格,乘以每一小格的溫度即得到實際溫度。【解答】將此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從冰水中放到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中,示數從20上升到80,變化了60小格,而對應的溫度變化了100,故每一小格的溫度為: = 。若用這支溫度計測量一杯溫水的溫度時,它的讀數為41,相對于0對應的示數20,變化了41-20=2

4、0小格,實際的溫度為 21=35,C選項正確。故答案為:C3(2019七上天臺期末)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給液體加熱 B聞氣體氣味C讀液體體積 D熄滅酒精燈【答案】D【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實驗儀器的正確操作。【解答】A、給液體加熱,液體不能超過試管長度的三分之一,故錯誤;B、聞氣體的氣味,不能直接用鼻靠近聞,故錯誤;C、讀液體的體積,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如圖是俯視,讀數偏大,故錯誤;D、熄滅酒精燈,要用酒精燈帽蓋住,故正確。故答案為:D4(2018七上鄞州期中)在練習使用體溫計時先測得甲的體溫是37.5 ,若沒有甩過之后又用它去測量乙和 丙的體溫,已知

5、乙和丙的實際體溫為36.5 和38.5 ,那么在測量乙和丙的體溫時, 該體溫計顯示的讀數分別是 ()A36.5 和38.5 B36.5 和37.5 C37.5 和38.5 D38.5 和38.5 【答案】C【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體溫計特殊構造和使用方法,使用前必須用力甩。【解答】體溫計液泡上方有一縮口,在離開人體后,液柱不下降,使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但是體溫計在使用前必須用力甩,如果用沒甩的體溫計測病人的體溫,若被測病人的體溫比原來病人的體溫高,則準確,如果低,則顯示原來的示數故本題中乙和丙的實際體溫是36.5和38.5,那么兩次測溫后,他的記錄數據是37

6、.5和38.5。故答案為:C5(2020衢州)在顯微鏡對光操作時,圖中不需要調節的結構是()A反光鏡 B遮光器C物鏡轉換器 D細準焦螺旋【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對光: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再轉動遮光器,讓較大的一個光圈對準通光孔。用左眼通過目鏡觀察,右眼張開,同時調節反光鏡,光線強時用平面鏡,光線暗時用凹面鏡,直到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解答】根據對光操作步驟可知,需要調節的結構有 物鏡轉換器 , 遮光器 , 反光鏡 。細準焦是在調焦時找到模糊像時進行調節能使像變得清晰,所以細準焦不需要調節,D選項正確。故選D6(2019七上天臺期末)某同學先后4次測

7、量同一個小球的直徑,其測量結果分別為 1.73厘米、1.75厘米、1.71厘米、1.93厘米,則小球的直徑為()A1.73 厘米 B1.765 厘米 C1.77 厘米 D1.78 厘米【答案】A【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物體的測量結果應該取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注意去除錯誤的測量結果再取平均值。【解答】在四個測量結果中,第四次的測量結果1.93厘米偏離其他數據太大,所以該測量結果是錯誤的;求平均值減小誤差時應該刪掉,所以小球的直徑為:d=1.73cm。故答案為:A。7(2017七上浙江期中)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操作順序是()A B C D【答案】D【知識點】觀察細胞【解析】

8、【分析】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步驟可歸納為:擦、滴、撕、展、蓋、染。圖中是蓋;是展;是滴;是撕。據此可以確定選項。【解答】圖中四個步驟可歸納為:是蓋;是展;是滴;是撕,根據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步驟為:擦、滴、撕、展、蓋、染。所以圖中步驟的正確順序為:滴;撕;展;蓋,所以D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8下列屬于科學發現的是()A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B小明在池塘邊發現池塘里有許多魚C小冬發現夏天雨后天空有時會出現彩虹D小李來到初中就讀的新學校發現校園環境很優美【答案】A【知識點】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解析】【分析】科學活動中對未知事物或規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實的發現和理論的提出。科學活動是指人

9、們從事探索事物存在及變化的狀態、原因和規律的實踐活動,以及在科學知識、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踐活動。 科學活動是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有目的的行動。【解答】A、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是科學活動中對未知規律的揭示,屬于科學發現,A正確;B、小明在池塘邊發現池塘里有許多魚,不是科學活動,不屬于科學發現,B錯誤;C、小冬發現夏天雨后天空有時會出現彩虹,小冬的活動不是科學活動,不屬于科學發現,C錯誤;D、小李來到初中就讀的新學校發現校園環境很優美,小李到初中讀書不屬于科學活動,不屬于科學發現,D錯誤。故選A9(2017七上溫州月考)如圖所示為小科同學測量一元

10、硬幣直徑的幾種方法,其中正確的是()A BC D【答案】D【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1)直接用刻度尺測量硬幣直徑時,存在問題是硬幣的直徑無法確定是否在尺子對應的地方;(2)刻度尺要放正確,要從有刻度處開始緊貼物體;(3)卡尺法可以測量硬幣的直徑。【解答】A、圖示刻度尺所對應的位置不一定是硬幣的直徑處,A錯誤;B、“0”刻度前的一段沒有記入測量的長度中,使結果偏小,B錯誤;C、“0”刻度前的一段沒有記入測量的長度中,使結果偏小,C錯誤;D、卡尺法測量硬幣直徑,方法正確,且物體從“0”刻度開始測量,D正確。故選D10(2019七上義烏月考)判斷下列測量數據:0.3260米

11、,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對應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分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答案】D【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長度的測量結果=準確值+估計值,因此一個正確的長度測量結果,從右邊數,第一位為估讀數字,而第二位所在的單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解答】0.3260米中,“6”在千分位上,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毫米;7.59米中,“5”在十分位上,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分米;759毫米中,“5”在十位上,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厘米;759分米中,“5”在十位上,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米。故選D。1

12、1(2017七上海寧月考)下列單位換算過程中正確的是()A3.4 米=3.41/1000 毫米=3400 毫米B3.4 米=3.4 米1/1000=3400 毫米C3.4 米=3.4 米1000 毫米=3400 毫米D3.4 米=3.41000 毫米=3400 毫米【答案】D【知識點】單位換算【解析】【分析】單位換算時要注意各單位之間的進率,每個等式都只能帶一個單位。中間過程單位在最后一項的后面。【解答】A、3.4 米=3.41/1000 毫米=3400 毫米,米到毫米的進率是1000,應該乘以1000,A錯誤;B、3.4 米=3.4 米1/1000=3400 毫米,進率錯誤,中間過程的單位也

13、錯誤,B錯誤;C、3.4 米=3.4 米1000 毫米=3400 毫米,中間過程只能有一個單位,且在最后一項的后面,C錯誤;D、3.4 米=3.41000 毫米=3400 毫米,進率正確,單位表示也正確,換算正確,D正確。故選D12(2017七上浙江期中)右圖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一條形金屬片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屬片的長度分別是()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D1mm、2.80cm【答案】D【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長度測量時,要看清使用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最小刻度就是1小格表示的長度。長度的測量值包括準確值部分和估計值部分,估計值

14、就是要求讀數時讀到分度值的后一位。圖中金屬片長度的測量未從“0”刻度開始,讀數時可用末端的值減去起始端的數值。【解答】圖中刻度尺的1大格表示1cm,1大格中有10小格,所以每1小格表示0.1cm即1mm;圖中金屬片起始端的示數為5.50cm,末端的示數為8.30cm,所以金屬片的長度為:8.30cm-5.50cm=2.80cm;D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13(2019七上蕭山月考)原來在量筒中盛有6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結果另一個同學發現小明倒完后俯視量筒讀數,你認為小明實際倒出的酒精體積()A大于15毫升 B等于15毫升 C小于15毫升 D無法確定【答案】A【知識點】體積的測

15、量【解析】【分析】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分析解答。【解答】倒完后俯視讀數,那么讀出的示數比實際體積大,即量筒中實際剩余的將小于45mL;根據V=V1-V2可知,當V1=60mL不變時,V2偏小,那么實際倒出的酒精體積大于15mL。故選A。14(2020七上仙居期末)一位同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分別為:8.42cm、8.43cm、8.64cm、8.42cm、8.44cm。則這個物體的測量值應取()A8.47cm B8.428cm C8.43cm D8.4275cm【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短,結果略有不

16、同但相差不大,據此去掉錯誤數據,然后求出剩余數據的平均數即可。【解答】比較可知,9.64cm明顯偏大,將其去掉。那么這個物體的測量值為:。故選C。15(2020七上越城月考)要測量1分硬幣的厚度,為使測量結果的誤差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細地測量硬幣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測量10個1分硬幣疊加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個硬幣的厚度D用刻度尺分別測量10個1分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若被測物體的長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積法。【解答】被測物體的長度小于

17、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積法,A、B、D三個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6把植物馬蘭放入沸水中,水變成綠色有馬蘭味的菜湯,如果把馬蘭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會變成綠色,這是因為活細胞中某種結構阻止了物質的外流這種結構是()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核 D細胞壁【答案】A【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植物細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各自的作用以及特點知識點。【解答】 A、細胞膜的作用是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可以不讓有害的物質進來,也不會讓有用的物質輕易出去,所以如果將植物馬蘭放入沸水中,于是水變成綠色有馬蘭味的菜湯,但若是將馬蘭浸泡在冷水中,冷水卻不會變成綠色,那是因為活細胞

18、中的細胞膜阻止了物質的外流,A符合題意。B、細胞質具有流動性,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B不符合題意。C、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在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C不符合題意。D、最外面是一層較薄的壁,叫細胞壁,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7(2018七上義烏月考)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關于下圖所示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這是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模式圖B位于最外層的結構1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C結構2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D結構3是遺傳信息庫【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觀察細胞【解析】【分析】動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19、植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和液泡;細胞膜的功能是起保護作用,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質是生命運動的場所;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壁起支持和保護作用;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據此可以判斷選項。【解答】A、這是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模式圖,圖示細胞含有細胞壁、液泡等結構是植物細胞,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是運動細胞,A錯誤;B、位于最外層的結構1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結構1為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物質可以自由進出,B錯誤;C、結構2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2是液泡內含細胞液,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C錯誤;D、結構3是遺傳信息庫,3是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庫

20、,D正確。故選D18下列儀器有“0”刻度線的是()A體溫計 B量筒 C刻度尺 D量杯【答案】C【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析】【分析】根據各儀器的特點分析。【解答】體溫計、量筒、量杯都沒有0刻度線,刻度尺有0刻度線;故答案為:C。19(2017七上浙江期中)常見普通溫度計的橫截面是圓形,而體溫計的橫截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如圖所示體溫計做成這種形狀的主要作用是()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緊向下甩B把示數刻在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確C節約材料,美觀好看D對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讀數【答案】D【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普通溫度計最小刻度是1,液柱較粗,體溫計的最小刻度是0.1,液柱較細

21、。(2)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應用,知道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解答】從圖中體溫計的橫截面看,從圓弧形表面看去,此溫度計相當于放大鏡,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虛像。將體溫計細的液柱進行放大,方便觀察讀數,D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20如圖為光學顯微鏡的相關結構示意圖,其中的為物鏡,為目鏡,為觀察到清晰物像時物鏡與玻片之間的距離。下列組合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的是()A B C D【答案】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越高,鏡頭越長;目鏡倍數越高,鏡頭越短。【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因此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

22、數目最多,應選用放大倍數小的目鏡和物鏡,其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長目鏡和短物鏡,在觀察的時,低倍物鏡距離玻片就遠,遠了視野就寬,看到的細胞數目就多,高倍鏡距離近,近視野就窄,但看到物像大,因此物鏡與玻片間的距離應該是。故選:A二、填空題21 如圖中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答案】2.50;0.1【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解答】解:(1)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0.1cm;(2)末端刻度值為6.50cm,物體長度為6.50cm4.00cm=2.50cm故答案為:2.50; 0.1【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

23、2)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4.00cm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4.00cm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2(2017七上蕭山期中)下圖是科學實驗中常見的一些儀器,請按要求填空:按要求填寫上述儀器的編號:(1)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是 ;(3)既能用來配制溶液又能作較大量試劑反應容器的是 ;【答案】(1)e(2)b(3)j【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析】【分析】(1)能夠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試管,燒杯加熱要墊石棉網;(2)用滴管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3)燒杯可用來配制溶液又能作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解答】(1)能夠直

24、接加熱的玻璃儀器試管e,燒杯加熱要墊石棉網;(2)用滴管b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3)燒杯j可用來配制溶液又能作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故答案為:(1)e;(2)b;(3)j23圖2一12分別為顯微鏡結構和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示例反光鏡)(1)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在視野中已經找到觀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節顯微鏡的 。若要觀察的物像不在視野中央,而是在視野的右上方,應該把 向 移動,使物像位于視野中央。(2)A、B所示兩個細胞的主要不同之處是:A的細胞質中含有 因而能夠制造有機物,而B細胞不能。(3)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和“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兩個實驗中,開

25、始時用滴管向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分別是 和 (4)細胞結構中,4 含有遺傳物質,能夠傳遞遺傳信息。【答案】;細準焦螺旋;臨時裝片;右上方;葉綠體;清水;生理鹽水;細胞核【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視野中物像的移動方向與臨時裝片的移動方向相反,要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需將物像向左下方移動,則臨時裝片應向右上方移動;植物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能夠制造有機物,而動物細胞中沒有葉綠體;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滴加清水,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滴加生理鹽水,能夠保持細胞的原有形態,利于觀察。24(2015七上浙江期中)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

26、如圖所示的方法,圖中第 (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石蠟的體積是 厘米3。【答案】AC;5【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因為石蠟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用懸重法測出石蠟的體積,即在石蠟下方系一鐵塊將石蠟墜入水中【解答】解:懸重法測石蠟的體積,具體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適量水,并將鐵塊浸沒在水中,讀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鐵塊將石蠟墜入水中,讀出水面的刻度V2,則石蠟的體積V=V2-V1=59cm3-54cm3=5cm3;據此分析,測量石蠟的體積只需要B和D兩次測量,A和C可以省去故答案為:A和C;5cm325量筒的用途是 ,使用時,量筒必須 ,視線要跟 保持水平如圖中量筒內液體的讀數是

27、mL 【答案】量取液體的體積;放在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處;44【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析】【解答】量筒的用途是量取液體的體積,量筒必須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由圖示可知液體體積是44mL【分析】根據量筒的用途.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26(2017七上海寧月考)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中儀器的讀數是必不可少的。請按要求回答下列 問題。溫度計的溫度為 。小球的直徑是 。石塊的體積是 。【答案】-34;1.10cm;20cm3【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溫度計讀數時要看清楚溫度

28、計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溫度計示數有“零上”和“零下”溫度讀數時要看清。液柱上升示數增大的是“零上”,液柱上升示數減小的是“零下”。(2)圓形或球形物體用“卡尺法”可以測量出直徑。讀出起始端的數值和末端的數值,兩數減小即為物體的直徑。(3)用量筒排水法可以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先用量筒測出水的體積,再測出水和物體的總體積,兩者相減即得物體的體積。【解答】(1)圖中溫度計的液柱向上示數減小,所以此溫度所示的值是“零下”的,正確讀數為-34;(2)小球的起始端的刻度值是2.00cm,末端的刻度值是3.10cm,所以小球的直徑為:3.10cm-2.00cm=1.10cm;(3)量筒中水的體積是110

29、mL,水和石塊的總體積是130mL,所以石塊的體積為:130mL-110mL=20mL=20cm3。故答案為:(1)-34;(2)1.10cm;(3)20cm3三、實驗探究題27(2017七上溫州月考)為探究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明明用洋蔥鱗片葉、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等材料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明明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而不是蒸餾水的原因是 ;(2)若在顯微鏡下看到如圖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圖2中哪個步驟的操作不規范引起的 ;(3)觀察裝片時,要將如圖的視野甲調至視野乙,則還需調整 (填“粗準焦螺旋”或“細準焦螺旋”),從而獲得清晰的物像;(4)若用同一顯微鏡觀

30、察同一標本4次,通過調整目鏡、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得到如下四個圖,試問其中視野最暗的是()。【答案】(1)維持細胞正常形態(2)C(3)細準焦螺旋(4)C【知識點】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口腔上皮細胞原來的環境是生理鹽水,如果放在蒸餾水中,細胞會吸水脹破;(2)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會產生氣泡;(3)調焦找像時,先通過轉動粗準焦螺旋找到模糊的像,再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4)在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視野中的像和亮度都會發生變化。像的個體變大,數量減小,視野變暗。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解答】(1)口腔上皮細胞原來的環境是生理鹽水,如果放在蒸餾水中,細胞會吸水脹破,故原因是:維持細胞正常形

31、態(2)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會產生氣泡。圖1中出現了氣泡所以是圖2中蓋蓋玻片操作不規范引起的,C選項正確。(3)視野甲到視野乙的變化是變清晰了沒有其它變化,所以是調整了細準焦螺旋。(4)在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視野中的像和亮度都會發生變化。像的個體變大,數量減小,視野變暗。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C選項視野中的細胞個體最大,數量最少,所以C放大倍數最大,視野是最暗的,C選項正確。故答案為:(1)維持細胞正常形態;(2)C;(3)細準焦螺旋;(4)C28如圖是兩類細胞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表示 細胞,圖乙表示 細胞。你判斷的依據是 。(2)寫出它們的結構及對應的功能:1細胞膜:

32、;2細胞質: ;3細胞核: 。(3)西瓜和葡萄的汁水存在于4 中。(4)光合作用發生在5 中。(5)植物細胞一般呈立方體或多面體的形狀,是因為它具有6 ,其主要成分是 。【答案】(1)動物;植物;乙細胞有細胞壁, 葉綠體和液泡等結構(2)控制細胞內外吻質的交換;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3)液泡(4)葉綠體(5)細胞壁;纖維素【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動、植物細胞的區別。動物細胞比植物細胞少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是否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是區別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依據。【解答】甲無細胞壁是植物細胞,平時吃的水果的汁液在液泡里。植物的形狀主要是細胞壁

33、的存在,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動物,植物都有:1.細胞膜,功能:物質的跨膜運輸,細胞通信與細胞識別,細胞信號轉導;2.內質網,功能:蛋白質的合成,修飾,加工,運輸;3.高爾基體,功能:細胞內的運輸系統,糖基化作用,(植物)參與細胞壁形成;4.溶酶體,功能:消化營養作用,防御作用,自噬作用,自溶作用;5.線粒體,功能:合成ATP;6.核糖體,功能:蛋白質的合成;7.細胞核,功能:DNA的復制與轉錄。只有動物有:中心體,功能:與有絲分裂有關。只有植物有:1.細胞壁,功能:保護細胞,維持細胞形態。2.液泡,功能:植物細胞的代謝庫,調節細胞內環境;3.葉綠體,功能:進行光合作用。29 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是

34、(1) ,示數是 (2)將一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圓柱形桿上緊密排繞n圈,如圖所示,線圈總長度L是 cm則金屬絲的直徑d= 測量時,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較兩次測出的金屬絲的直徑,第 次測量誤差較小【答案】(1)1;28(2)5.20;二【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時,首先要明確溫度計的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與液柱最高處相平,并注意區分零上或零下(2)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采用累積法測量金屬絲直徑時

35、,線圈匝數較多,取平均值得到的銅絲直徑誤差較小【解答】解:由圖知:(1)在溫度計上,10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1,所以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柱最高處在0右側,說明溫度高于0,為28;(2)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線圈左側與10.00cm對齊,右側與15.2cm對齊,估讀為15.20cm,所以線圈的總長度為L=15.20cm10.00cm=5.20cm;測量時,如果第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取平均值得到的細銅絲直徑,第二次的線圈匝數較多,測量誤差小一些故答案為:(1)1;28;(2)5.20;二30請你仔細觀察如圖實驗基

36、本操作,按要求回答問題:(1)指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c ;d ;e (2)請指出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可能導致的后果: ; ; ; ; 【答案】(1)試管;膠頭滴管;鐵架臺;量筒;酒精燈;(2)試管破裂;滴管被污染;試管炸裂;讀數值小于實際體積;試管中液體濺出【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析】【解答】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時,試管或豎直易把試管底部打破滴管伸入試管中,易污染滴管加熱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上傾斜,易炸裂試管量筒讀數時,仰視讀數,讀數偏小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分析】在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時,試管應橫放在用滴加滴加藥品時,滴管懸空放置聞藥品的氣味時,

37、應用招氣入鼻法量筒在讀數時,應平視加熱固體藥品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在線組卷平臺(zujuan.)自動生成 1 / 1登錄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冊第一次月考模擬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A加熱液體藥品B滴入液體藥品C加入固體藥品D量取液體藥品2(2017七上鄞州月考)有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為20,用它測量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示數為80,若用這支溫度計測量一杯溫水的溫度時,它的讀數為41,則這杯溫水的實際溫度是()A41 B21 C35 D363(2019七上天臺期末)下列實驗

38、操作正確的是()A給液體加熱 B聞氣體氣味C讀液體體積 D熄滅酒精燈4(2018七上鄞州期中)在練習使用體溫計時先測得甲的體溫是37.5 ,若沒有甩過之后又用它去測量乙和 丙的體溫,已知乙和丙的實際體溫為36.5 和38.5 ,那么在測量乙和丙的體溫時, 該體溫計顯示的讀數分別是 ()A36.5 和38.5 B36.5 和37.5 C37.5 和38.5 D38.5 和38.5 5(2020衢州)在顯微鏡對光操作時,圖中不需要調節的結構是()A反光鏡 B遮光器C物鏡轉換器 D細準焦螺旋6(2019七上天臺期末)某同學先后4次測量同一個小球的直徑,其測量結果分別為 1.73厘米、1.75厘米、1

39、.71厘米、1.93厘米,則小球的直徑為()A1.73 厘米 B1.765 厘米 C1.77 厘米 D1.78 厘米7(2017七上浙江期中)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操作順序是()A B C D8下列屬于科學發現的是()A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B小明在池塘邊發現池塘里有許多魚C小冬發現夏天雨后天空有時會出現彩虹D小李來到初中就讀的新學校發現校園環境很優美9(2017七上溫州月考)如圖所示為小科同學測量一元硬幣直徑的幾種方法,其中正確的是()A BC D10(2019七上義烏月考)判斷下列測量數據: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對應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40、)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分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11(2017七上海寧月考)下列單位換算過程中正確的是()A3.4 米=3.41/1000 毫米=3400 毫米B3.4 米=3.4 米1/1000=3400 毫米C3.4 米=3.4 米1000 毫米=3400 毫米D3.4 米=3.41000 毫米=3400 毫米12(2017七上浙江期中)右圖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一條形金屬片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屬片的長度分別是()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D1mm、2.80cm13(2019七上蕭山月考)原來在

41、量筒中盛有6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結果另一個同學發現小明倒完后俯視量筒讀數,你認為小明實際倒出的酒精體積()A大于15毫升 B等于15毫升 C小于15毫升 D無法確定14(2020七上仙居期末)一位同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分別為:8.42cm、8.43cm、8.64cm、8.42cm、8.44cm。則這個物體的測量值應取()A8.47cm B8.428cm C8.43cm D8.4275cm15(2020七上越城月考)要測量1分硬幣的厚度,為使測量結果的誤差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細地測量硬幣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測量

42、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測量10個1分硬幣疊加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個硬幣的厚度D用刻度尺分別測量10個1分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16把植物馬蘭放入沸水中,水變成綠色有馬蘭味的菜湯,如果把馬蘭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會變成綠色,這是因為活細胞中某種結構阻止了物質的外流這種結構是()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核 D細胞壁17(2018七上義烏月考)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關于下圖所示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這是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模式圖B位于最外層的結構1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C結構2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D結構3是遺傳信息庫18下列儀器有“0”刻度線的是()A體溫計 B量

43、筒 C刻度尺 D量杯19(2017七上浙江期中)常見普通溫度計的橫截面是圓形,而體溫計的橫截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如圖所示體溫計做成這種形狀的主要作用是()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緊向下甩B把示數刻在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確C節約材料,美觀好看D對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讀數20如圖為光學顯微鏡的相關結構示意圖,其中的為物鏡,為目鏡,為觀察到清晰物像時物鏡與玻片之間的距離。下列組合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的是()A B C D二、填空題21 如圖中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22(2017七上蕭山期中)下圖是科學實驗中常見的一些儀器,請按要求填空:按要求填寫上述儀器的編號:(1)可直接

44、在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是 ;(3)既能用來配制溶液又能作較大量試劑反應容器的是 ;23圖2一12分別為顯微鏡結構和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示例反光鏡)(1)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在視野中已經找到觀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節顯微鏡的 。若要觀察的物像不在視野中央,而是在視野的右上方,應該把 向 移動,使物像位于視野中央。(2)A、B所示兩個細胞的主要不同之處是:A的細胞質中含有 因而能夠制造有機物,而B細胞不能。(3)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和“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兩個實驗中,開始時用滴管向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分別是 和 (4)細胞結

45、構中,4 含有遺傳物質,能夠傳遞遺傳信息。24(2015七上浙江期中)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圖中第 (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石蠟的體積是 厘米3。25量筒的用途是 ,使用時,量筒必須 ,視線要跟 保持水平如圖中量筒內液體的讀數是 mL 26(2017七上海寧月考)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中儀器的讀數是必不可少的。請按要求回答下列 問題。溫度計的溫度為 。小球的直徑是 。石塊的體積是 。三、實驗探究題27(2017七上溫州月考)為探究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明明用洋蔥鱗片葉、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等材料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明明制作口腔

46、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而不是蒸餾水的原因是 ;(2)若在顯微鏡下看到如圖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圖2中哪個步驟的操作不規范引起的 ;(3)觀察裝片時,要將如圖的視野甲調至視野乙,則還需調整 (填“粗準焦螺旋”或“細準焦螺旋”),從而獲得清晰的物像;(4)若用同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通過調整目鏡、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得到如下四個圖,試問其中視野最暗的是()。28如圖是兩類細胞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表示 細胞,圖乙表示 細胞。你判斷的依據是 。(2)寫出它們的結構及對應的功能:1細胞膜: ;2細胞質: ;3細胞核: 。(3)西瓜和葡萄的汁水存在于4

47、中。(4)光合作用發生在5 中。(5)植物細胞一般呈立方體或多面體的形狀,是因為它具有6 ,其主要成分是 。29 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 ,示數是 (2)將一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圓柱形桿上緊密排繞n圈,如圖所示,線圈總長度L是 cm則金屬絲的直徑d= 測量時,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較兩次測出的金屬絲的直徑,第 次測量誤差較小30請你仔細觀察如圖實驗基本操作,按要求回答問題:(1)指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c ;d ;e (2)請指出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可能導致的后果: ; ; ; ;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儀器的實驗操

48、作,試管盛放液體時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2,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1/3。膠頭滴管使用滴管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滴管用后應立即沖洗,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其他試劑。試管中加入固體藥品時,用鑷子夾取藥品放于試管口,慢慢豎起試管使固體藥品滑入試管底部。量筒量取液體藥品時,試劑瓶標簽朝手心,瓶塞倒放于桌面。【解答】A、試管盛放液體加熱時試管內加的液體不能超過1/3,圖所示已經超過了,A錯誤;B、試管中滴入液體藥品時,圖示操作符合滴管的規范操作,B正確;C、加入固體藥品時,試管要平放,將固體放于試管口后再慢慢豎起來,圖示操作錯誤,C錯誤;D、量筒最取液體藥品時,圖示中瓶塞沒

49、有倒放錯誤了,D錯誤。故選B2【答案】C【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誤差分析【解析】【分析】用刻度均勻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只能得到刻度的變化,由冰水混合物和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可以得到實際溫度的變化。利用以上數據先算出此溫度計變化一小格變化多少溫度,再由此溫度計讀數為41相對20變化了幾格,乘以每一小格的溫度即得到實際溫度。【解答】將此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從冰水中放到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中,示數從20上升到80,變化了60小格,而對應的溫度變化了100,故每一小格的溫度為: = 。若用這支溫度計測量一杯溫水的溫度時,它的讀數為41,相對于0對應的示數20,變化了41-20=20小格,實際的

50、溫度為 21=35,C選項正確。故答案為:C3【答案】D【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實驗儀器的正確操作。【解答】A、給液體加熱,液體不能超過試管長度的三分之一,故錯誤;B、聞氣體的氣味,不能直接用鼻靠近聞,故錯誤;C、讀液體的體積,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如圖是俯視,讀數偏大,故錯誤;D、熄滅酒精燈,要用酒精燈帽蓋住,故正確。故答案為:D4【答案】C【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體溫計特殊構造和使用方法,使用前必須用力甩。【解答】體溫計液泡上方有一縮口,在離開人體后,液柱不下降,使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但是體溫計在使用前必須用力甩,如果用

51、沒甩的體溫計測病人的體溫,若被測病人的體溫比原來病人的體溫高,則準確,如果低,則顯示原來的示數故本題中乙和丙的實際體溫是36.5和38.5,那么兩次測溫后,他的記錄數據是37.5和38.5。故答案為:C5【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對光: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再轉動遮光器,讓較大的一個光圈對準通光孔。用左眼通過目鏡觀察,右眼張開,同時調節反光鏡,光線強時用平面鏡,光線暗時用凹面鏡,直到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解答】根據對光操作步驟可知,需要調節的結構有 物鏡轉換器 , 遮光器 , 反光鏡 。細準焦是在調焦時找到模糊像時進行調節能使像變得清晰,所以細準焦不需

52、要調節,D選項正確。故選D6【答案】A【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物體的測量結果應該取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注意去除錯誤的測量結果再取平均值。【解答】在四個測量結果中,第四次的測量結果1.93厘米偏離其他數據太大,所以該測量結果是錯誤的;求平均值減小誤差時應該刪掉,所以小球的直徑為:d=1.73cm。故答案為:A。7【答案】D【知識點】觀察細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步驟可歸納為:擦、滴、撕、展、蓋、染。圖中是蓋;是展;是滴;是撕。據此可以確定選項。【解答】圖中四個步驟可歸納為:是蓋;是展;是滴;是撕,根據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步驟為:擦、滴、撕、展、蓋、染。所以圖中步驟的正

53、確順序為:滴;撕;展;蓋,所以D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8【答案】A【知識點】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解析】【分析】科學活動中對未知事物或規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實的發現和理論的提出。科學活動是指人們從事探索事物存在及變化的狀態、原因和規律的實踐活動,以及在科學知識、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踐活動。 科學活動是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有目的的行動。【解答】A、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是科學活動中對未知規律的揭示,屬于科學發現,A正確;B、小明在池塘邊發現池塘里有許多魚,不是科學活動,不屬于科學發現,B錯誤;C、小冬發現夏天雨后天空有時會出現彩虹,小冬的活

54、動不是科學活動,不屬于科學發現,C錯誤;D、小李來到初中就讀的新學校發現校園環境很優美,小李到初中讀書不屬于科學活動,不屬于科學發現,D錯誤。故選A9【答案】D【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1)直接用刻度尺測量硬幣直徑時,存在問題是硬幣的直徑無法確定是否在尺子對應的地方;(2)刻度尺要放正確,要從有刻度處開始緊貼物體;(3)卡尺法可以測量硬幣的直徑。【解答】A、圖示刻度尺所對應的位置不一定是硬幣的直徑處,A錯誤;B、“0”刻度前的一段沒有記入測量的長度中,使結果偏小,B錯誤;C、“0”刻度前的一段沒有記入測量的長度中,使結果偏小,C錯誤;D、卡尺法測量硬幣直徑,方法正確,

55、且物體從“0”刻度開始測量,D正確。故選D10【答案】D【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長度的測量結果=準確值+估計值,因此一個正確的長度測量結果,從右邊數,第一位為估讀數字,而第二位所在的單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解答】0.3260米中,“6”在千分位上,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毫米;7.59米中,“5”在十分位上,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分米;759毫米中,“5”在十位上,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厘米;759分米中,“5”在十位上,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米。故選D。11【答案】D【知識點】單位換算【解析】【分析】單位換算時要注意各單位之間的進率,每個等式都只能帶一個單位。中間過程單位在最后

56、一項的后面。【解答】A、3.4 米=3.41/1000 毫米=3400 毫米,米到毫米的進率是1000,應該乘以1000,A錯誤;B、3.4 米=3.4 米1/1000=3400 毫米,進率錯誤,中間過程的單位也錯誤,B錯誤;C、3.4 米=3.4 米1000 毫米=3400 毫米,中間過程只能有一個單位,且在最后一項的后面,C錯誤;D、3.4 米=3.41000 毫米=3400 毫米,進率正確,單位表示也正確,換算正確,D正確。故選D12【答案】D【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長度測量時,要看清使用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最小刻度就是1小格表示的長度。長度的測量值包括準確值部分和估計值

57、部分,估計值就是要求讀數時讀到分度值的后一位。圖中金屬片長度的測量未從“0”刻度開始,讀數時可用末端的值減去起始端的數值。【解答】圖中刻度尺的1大格表示1cm,1大格中有10小格,所以每1小格表示0.1cm即1mm;圖中金屬片起始端的示數為5.50cm,末端的示數為8.30cm,所以金屬片的長度為:8.30cm-5.50cm=2.80cm;D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13【答案】A【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分析解答。【解答】倒完后俯視讀數,那么讀出的示數比實際體積大,即量筒中實際剩余的將小于45mL;根據V=V1-V2可知,當V1=60mL不變時,V2偏小,那么

58、實際倒出的酒精體積大于15mL。故選A。14【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短,結果略有不同但相差不大,據此去掉錯誤數據,然后求出剩余數據的平均數即可。【解答】比較可知,9.64cm明顯偏大,將其去掉。那么這個物體的測量值為:。故選C。15【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若被測物體的長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積法。【解答】被測物體的長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積法,A、B、D三個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6【答案】A【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植物細胞細胞膜、細胞質、

59、細胞核、細胞壁各自的作用以及特點知識點。【解答】 A、細胞膜的作用是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可以不讓有害的物質進來,也不會讓有用的物質輕易出去,所以如果將植物馬蘭放入沸水中,于是水變成綠色有馬蘭味的菜湯,但若是將馬蘭浸泡在冷水中,冷水卻不會變成綠色,那是因為活細胞中的細胞膜阻止了物質的外流,A符合題意。B、細胞質具有流動性,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B不符合題意。C、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在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C不符合題意。D、最外面是一層較薄的壁,叫細胞壁,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7【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觀察細胞【解析】【

60、分析】動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和液泡;細胞膜的功能是起保護作用,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質是生命運動的場所;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壁起支持和保護作用;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據此可以判斷選項。【解答】A、這是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模式圖,圖示細胞含有細胞壁、液泡等結構是植物細胞,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是運動細胞,A錯誤;B、位于最外層的結構1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結構1為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物質可以自由進出,B錯誤;C、結構2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2是液泡內含細胞液,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C錯誤;D、結構3是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