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題庫高考生物總復習 課時提升作業二十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必修2_第1頁
金榜題庫高考生物總復習 課時提升作業二十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必修2_第2頁
金榜題庫高考生物總復習 課時提升作業二十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必修2_第3頁
金榜題庫高考生物總復習 課時提升作業二十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必修2_第4頁
金榜題庫高考生物總復習 課時提升作業二十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榜題庫)2014屆高考生物總復習 課時提升作業(二十)第4章 第4節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必修2(45分鐘 100分)一、選擇題(包括11小題,每小題5分,共55分)1.(2013·長沙模擬)關于基因突變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基因突變是廣泛存在的,并且對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基因突變一定能夠改變生物的表現型人工誘變所引起的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的變異都是有利的由環境引起的變異是不能夠遺傳的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的改變就是基因突變紫外線照射使人患皮膚癌和人由于曬太陽而使皮膚變黑都屬于可遺傳變異A.B.C.D.2.(2013·南通模擬)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說法,

2、不正確的是()A.生物體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基因的重新組合可來自基因重組B.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局部交換可導致基因重組C.格里菲思實驗中,R型球菌轉化為S型球菌的本質是基因重組D.生物體有性生殖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片段可導致基因重組3.下列有關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內切酶的描述,錯誤的是()A.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內切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C.限制性內切酶能識別和切割RNAD.限制性內切酶能從原核生物中提取4.(2013·徐州模擬)下圖為結腸癌發病過程中細胞形態和部分染色體上基因的變化。下列表述正確的

3、是()A.圖示中與結腸癌有關的基因互為等位基因B.結腸癌的發生是多個基因突變累積的結果C.圖中染色體上的基因變化說明基因突變是隨機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變可傳遞給子代細胞從而一定傳給子代個體5.據報道,加拿大科學家研究發現選擇特定的外源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將其嵌入到細菌基因組的特定區域,這些片段便可作為一種免疫因子,抵抗DNA裂解酶入侵,此項技術有望解決某些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難題。這種技術所依據的原理是()A.基因突變B.基因重組C.染色體變異D.DNA分子雜交6.(能力挑戰題)(2013·長沙模擬)下圖為雌性果蠅體內部分染色體的行為及細胞分裂圖像,其中能夠體現基因重組

4、的是()A.B.C.D.7.下圖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分別表示某種酶的作用部位,則相應的酶依次是()A.DNA連接酶、限制性內切酶、解旋酶B.限制性內切酶、解旋酶、DNA連接酶C.解旋酶、限制性內切酶、DNA連接酶D.限制性內切酶、DNA連接酶、解旋酶8.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基因突變能夠產生等位基因染色體結構變異一定會導致基因數目的改變減數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叉互換會導致基因重組細胞分裂次數越多,基因突變的可能性越大A.B.C.D.9.(多選)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的過程,稱為基因重組。下列各選項中能體現基因重組的是()A.利用轉基因技術,將人干擾素基因轉移到煙

5、草細胞內B.在毛桃上嫁接水蜜桃,毛桃與水蜜桃之間實現基因重組C.S型球菌的DNA與R型球菌相混合,在培養基中出現R型和S型兩種類型D.基因型為AAbb的小麥授以基因型為aaBB的花粉,從而獲得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的過程10.(多選)人們試圖利用重組DNA技術的方法,用乙種生物生產甲種生物的一種蛋白質。生產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質mRNA目的基因與質粒DNA重組導入乙細胞獲得甲生物的蛋白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過程需要的酶是逆轉錄酶,原料是A、U、G、CB.要用限制性內切酶切斷質粒DNA,再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與質粒連接在一起C.如果受體細胞是細菌,可以選用枯草桿菌、炭疽桿菌等D.過程中

6、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11.(多選)細胞內一條染色體發生如下圖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細胞可能發生了基因突變,導致了基因的數目和位置的改變B.該細胞可能發生了基因重組,導致了新基因的產生C.該細胞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D.如果該細胞是根尖分生區細胞,則該細胞一定發生了遺傳物質的改變二、非選擇題(包括2小題,共45分)12.(20分)圖1是基因型為AaBB的生物細胞分裂示意圖,圖2表示由于DNA中堿基改變導致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發生改變的過程,圖3為部分氨基酸的密碼子表。據圖回答:第一個字母第二個字母第三個字母UCAGA異亮氨酸異亮氨酸異亮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蘇氨酸

7、蘇氨酸蘇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賴氨酸賴氨酸絲氨酸絲氨酸精氨酸精氨酸UCAG圖3(1)據圖1推測,此種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的變異原因可能是。(2)在真核生物細胞中圖中過程發生的場所是。(3)圖3提供了幾種氨基酸的密碼子。如果圖2的堿基改變為堿基對替換,則X是圖3氨基酸中可能性最小,原因是。圖2所示變異,除由堿基對替換外,還可由堿基對導致。(4)A與a基因的根本區別在于基因中不同。13.(25分)(能力挑戰題)利用遺傳變異的原理培育農作物新品種,在現代農業生產上得到廣泛應用。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水稻的穗大(A)對穗小(a)為顯性。基因型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為的個體表現出穗小,應淘汰;

8、基因型為的個體表現出穗大,需進一步自交和選育。(2)水稻的晚熟(B)對早熟(b)為顯性,請回答利用現有純合子水稻品種,通過雜交育種方法培育純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種的問題。培育純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種,選擇的親本基因型分別是和。兩親本雜交的目的是 。將F1所結種子種下去,長出的水稻中表現為大穗早熟的概率是,在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約有是符合育種要求的。答案解析1.【解析】選C。基因突變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多害少利;基因突變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而并不一定能引起性狀改變;人工誘變也是不定向的,不一定有利;由環境引起的變異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只由環境改變引起的,另一種情況是環境改變引起了遺傳物質的改變,

9、這種情況是可遺傳的,曬太陽而皮膚變黑屬于前一種情況。2.【解析】選D。狹義的基因重組是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兩種類型,一是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局部交換,二是非同源染色體在減后期的自由組合;而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片段屬于染色體變異;R型球菌轉化為S型球菌的本質屬于基因重組。3.【解析】選C。限制性內切酶的特點是只能識別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且在特定位點上切割DNA分子,故A正確、C錯誤;限制性內切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其活性受溫度、酸堿度、重金屬等因素影響,故B正確;限制性內切酶主要來源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內少見,故D正確。4.【解析】選B。圖中結腸癌的發生是在1、2、3、4處共同積累的

10、結果,而1、2、3、4位于不同的非同源染色體上,它們之間不屬于等位基因;圖中的基因突變都是不定向的;發生在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一般是不能遺傳給后代的。5.【解析】選B。該技術是將外源基因與細菌基因重組,屬于基因重組。【易錯提醒】容易錯選A。錯因是不能結合基因突變的概念來分析題干,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較差。題干中“外源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相當于一個基因,整合到細菌的基因組中,使細菌表現出新的性狀。6.【解題指南】(1)解題關鍵:要結合圖示分析,明確所代表的內容。(2)知識儲備: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交叉互換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

11、合,導致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3)題眼:非同源染色體間的交叉互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解析】選B。圖表示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交叉互換,能夠實現基因重組;圖表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染色體易位;圖表示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導致兩套相同的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在這個過程中不發生基因重組;圖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即基因重組。7.【解析】選C。破壞氫鍵使雙鏈DNA打開,是解旋酶;使脫氧核苷酸間磷酸二酯鍵打開,是限制性內切酶;作用于脫氧核苷酸間形成磷酸二酯鍵,是DNA連接酶。8.【解析】選B。經基因

12、突變產生的新基因,與原來的基因互為等位基因;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不會導致基因數目的改變;減數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染色體變異中的易位;基因突變主要是細胞分裂過程中DNA分子復制出現差錯的結果,故細胞分裂次數越多,基因突變的可能性越大。【方法技巧】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生物變異的類型(1)基因突變是DNA分子水平(堿基對的改變、增添、缺失)上的變化,改變基因的結構,不改變基因的位置和數目。(2)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組合,能重組出新基因型。(3)染色體變異是細胞水平上的變化,包含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9.【解析】選A、C、D。A項,將人干擾素基因轉移到煙草細胞內,實

13、現了基因的重新組合;B項,嫁接是一種無性生殖方式,不涉及基因重組;C項,S型球菌的DNA進入R型球菌中,使R型球菌轉化成S型球菌,這體現了基因重組;D項,基因型為AAbb的小麥授以基因型為aaBB的花粉后得到F1(AaBb),F1產生花粉(AB)的過程體現了基因重組。10.【解析】選A、C、D。過程是逆轉錄,利用逆轉錄酶合成DNA片段,需要的原料是A、T、G、C;是目的基因與質粒DNA重組階段,需要限制性內切酶切斷質粒DNA,再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與質粒連接在一起;如果受體細胞是細菌,不應該用致病菌,而炭疽桿菌是致病菌;過程是基因的表達過程,原料中含有A、U、G、C。11.【解析】選A、B

14、、C。A項中,基因突變不會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和位置;B項中,基因重組不會導致新基因的產生;C項中,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之間是自由組合,不發生交叉互換;D項中,根尖分生區細胞不會發生基因重組,染色體上基因的變化一定是基因突變,細胞的遺傳物質一定發生了改變。【誤區警示】(1)基因突變可能會增加基因的種類,產生等位基因,不改變細胞內基因的數量。(2)基因重組不產生新的基因,不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數量。12.【解析】圖1為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圖,染色單體上A與a基因不同,可能是在DNA復制時發生基因突變造成的,也可能是在四分體時期發生交叉互換造成的;圖2過程包含了DNA的復制、轉錄及翻譯的過程,真核細胞中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都含有DNA,就都能發生;賴氨酸的密碼子是AAA、AAG,與賴氨酸密碼子不同的堿基差距最多的是絲氨酸,相差兩個堿基,需要同時替換兩個堿基對;引起基因突變的原因是堿基對的改變、增添和缺失;A與a是等位基因,其結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答案:(1)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2)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3)絲氨酸需同時替換兩個堿基對增添或缺失(4)堿基對的排列順序13.【解析】(1)按照自交-淘汰-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