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元即時練基礎過關1.鑒別碳酸鹽常用的試劑是( )A.硝酸銀溶液 B.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C.氯化鋇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答案:B2.(2010山東煙臺,6) 下列物質既能除去面團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饅頭疏松多孔的是( )A純堿 B.白糖 C.食鹽 D.食醋答案:A3.下列鹽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硝酸的是( )A.硫酸鋇 B.硝酸鉀 C.碳酸鈉 D.碳酸鈣答案:D4.(2010江蘇南通,16) 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烯烴反應領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們研究烯烴反應的示意圖:+該反應屬于四種反應類型中的(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2、解析:由以上反應的圖示知,是一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答案:D5.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放入足量的水中,一定有不溶物生成的是( )A.CuSO4,KOH,HCl B.Fe,CuSO4,H2SO4C.MgCl2,HCl,NaOH D.Na2CO3,H2SO4,KNO3解析:Fe與CuSO4反應生成Cu,Cu不溶于稀硫酸。答案:B6.人體血液的pH為7.357.45,血液中含有一對物質能抵抗外來少量酸或堿,而保持pH基本穩定,這對物質可能是( )A.NaClHCl B.Na2CO3NaOHC.NaOHHCl D.NaHCO3H2CO3解析:抵抗外來少量酸或堿應
3、該有一個緩沖度,但在血液中不能是強酸和強堿。答案:D7.用一種試劑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種溶液區別開,這種試劑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解析:NaCl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無明顯現象;NH4Cl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放出氨味的氣體;Na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答案:D8.我國某地曾發生過把外形和食鹽相似、有咸味的工業用鹽誤作食鹽,食用后發生中毒的事件,這種工業用鹽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質是( )A.KMnO4 B.Na2CO3 C.NaNO2 D.CuSO4解析:本題
4、考查幾種鹽的性質。KMnO4是紫黑色晶體,CuSO4遇水呈藍色,不會誤作食鹽使用。Na2CO3沒有和食鹽相似的咸味,不會使人中毒。工業用鹽NaNO2的外觀與食鹽相似,而且有毒,容易誤作食鹽而發生中毒事件。答案:C9.下列各組中的物質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A.NaOH和CuSO4 B.KOH和HNO3C.MgCl2和NaNO3 D.H2SO4和Na2CO3解析: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若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有水生成或有氣體產生,那么它們就不能在溶液中共存;若不反應,則可以共存。A、B、D中各對物質反應后分別生成沉淀、水或氣體,所以A、B、D不能共存;C中MgCl2和NaNO3 不能發生復分解反
5、應,因此可以共存。答案:C10.下列反應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一,且化學方程式完全正確的是( )A.Zn+2HNO3=Zn(NO3)2+H2B.2NaNO3+CuCl2=2NaCl+Cu(NO3)2C.Fe(OH)3+3HCl=FeCl3+3H2OD.CuCO3+2NaOH=Cu(OH)2+Na2CO3解析:硝酸氧化性很強,與金屬反應不產生氫氣;B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D中堿和鹽反應時,必須都溶于水。答案:C11.溶液的堿性強弱跟溶液中OH-的數量有關。一定體積的溶液中OH-數量越多,則溶液堿性越強。質量相同的10%的NaOH溶液(密度為1.1 g·cm-3)與10%的KOH溶
6、液(密度也為1.1 g·cm-3)相比較,堿性更強的是( )A.NaOH B.KOHC.一樣強 D.無法比較解析:質量相同的NaOH 和KOH中NaOH含的OH-質量大。答案:A12.實驗表明,用堿性溶液浸泡新鮮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殘留農藥,從而降低對人體的損害。根據上述原理,對剛買回來的蔬菜,你認為應浸泡在哪種溶液中( )A.白酒 B.食醋C.燒堿溶液 D.碳酸鈉溶液答案:D能力提升13.食鹽和堿面(Na2CO3)、醬油和老陳醋都是家庭中常見烹調用品。請你利用家中現有條件,將它們區別開來。要求每組物質簡要敘述幾種物理或化學鑒別方法、實驗步驟、現象和結論。(1)食鹽和堿面(四種
7、方法)(2)醬油和老陳醋(三種方法)答案:(1)食鹽和堿面:品嘗味道,有咸味的是食鹽,有澀味的是堿面;各取少量樣品放入茶杯中,分別倒入少量醋酸溶液,其中有大量氣泡生成,且使燃著火柴熄滅的為堿面,無此現象產生的為食鹽;各取樣品少許配制成溶液,分別盛于玻璃杯中,再在這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加澄清石灰水幾滴,有渾濁現象出現的原物質是堿面,無渾濁現象出現的原物質是食鹽;各取樣品少許配制成溶液,再各取樣品溶液少許,分別盛在玻璃杯中,再分別用干凈的筷子蘸取杯中的溶液分別滴于pH試紙上,片刻與標準比色卡對照,使pH試紙顯紫黑色或藍色的原物質為堿面,不變色的原物質為食鹽。(2)醬油和老陳醋:有咸味、醬味的是醬油,
8、有酸味的是醋;各取少量分別于其中撒入少量碳酸鈉(或小蘇打)粉末,有氣泡的是老陳醋,無氣泡產生的是醬油;兩個玻璃杯中分別放入廢電池的鋅片兩小片或擦去氧化膜后的鋁導線兩小段,再分別倒入待測液少許,有氣泡產生的原溶液是醋,無此現象的是醬油。(其他合理答案都可以)14.選擇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填入下圖圓圈內,使圖中直線相連的物質間能發生反應。(1)將所選物質的化學式填入圓圈中。(2)任意寫出其中至少兩個不同類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 _ ; _ ; _ 。解析:根據所學金屬、酸、堿、鹽等的性質寫出符合條件的反應。書寫時要注意物質間能相互發生反應。答案:(1)(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Fe+H
9、2SO4=FeSO4+H2 置換反應Na2CO3+2HCl=CO2+H2O+2NaCl 復分解反應2Mg+O22MgO 化合反應創新應用15.將下列各組物質分別放入水中,有化學反應發生,但既無沉淀生成,又無氣體放出的一組是( )A.CaCl2 KOH Na2CO3 B.Na2CO3 BaCl2 HClC.K2SO4 HCl NaOH D.CuSO4 HCl NaCl答案:C16.固體物質A由Cu2+、Ba2+、Na+、Cl-、離子中的兩種或幾種離子組成,給固體物質A加水得一種無色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無反應,則A物質是( )A.CuCl2 B.NaClC.BaCl2 D.Na2CO3解析:
10、固體A加水得無色溶液,溶液中不存在Cu2+。固體A加稀硫酸無反應,溶液中不存在Ba2+和。答案:B17.從你最熟悉的酸、堿、鹽中,任意選出四種物質,使其符合下圖中的關系,圖中連線的物質間均能發生反應,請將物質的化學式填在相應的方框內。解析:酸和堿一般情況下都能發生反應,但是堿和鹽,鹽和鹽發生反應時參加反應的堿和鹽,鹽和鹽都必須是可溶于水的。答案:H2SO4 NaOH CuSO4 BaCl218.為了證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已經部分變質,請分別選用三種不同類別的試劑完成三種實驗方案的設計,并填寫實驗報告。方案結論你對實驗方案和結論的評價方案一樣品溶于蒸餾水,把pH試紙投入溶液中,若pH
11、大于7混有Na2CO3方案二取少量樣品溶于蒸餾水,再滴入硫酸銅溶液,有藍色沉淀出現混有Na2CO3方案三取少量樣品溶于蒸餾水后,滴入足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混有Na2CO3解析: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鈉,所以,要鑒別氫氧化鈉是否變質,只需驗證是否存在碳酸鈉。答案:你對實驗方案和結論的評價方案一不正確。氫氧化鈉本身和Na2CO3均顯堿性,pH7,不能說明碳酸鈉的存在,pH試紙的使用方法也不對方案二不正確。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也能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方案三正確。氯化鋇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能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與NaOH溶液不能反應生成沉淀19.有時,自來
12、水管中流出的水有發黃現象,為了查明原因,某同學做了下列兩個實驗:(1)用試管取少量自來水,滴入澄清石灰水,攪拌后靜置,觀察到有紅棕色沉淀析出;(2)加熱,也會有上述實驗現象。這種紅棕色沉淀是_。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請你設計經濟易行的處理方法。解析:含Fe3+的溶液是黃色的,如果要驗證是否含有Fe3+,方法是加入堿溶液使其生成紅棕色的沉淀。加熱可以加快反應的進行。答案:氫氧化鐵Fe(OH)3 經濟易行的方法是加熱,促進FeCl3反應生成Fe(OH)3沉淀,靜置、過濾后,即可使用。20.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由NaCl、Na2SO4、KNO3、B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進行下列實驗:(1)將少量
13、固體溶于水得無色溶液。(2)將(1)溶液少許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3)另取(1)溶液少許加入稀H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推斷:白色固體中肯定存在有_,肯定不存在_,可能存在_。解析:將少量固體溶于水得無色溶液,說明Na2SO4與BaCl2不同時存在。將(1)溶液少許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存在Cl-。另取(1)溶液少許加入稀H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一定存在Ba2+,溶液中含有Ba2+的物質中有BaCl2,因為少量固體溶于水得無色溶液,所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Na2SO4。由以上分析知:肯定存在BaCl2 ,肯定不存在
14、Na2SO4,可能存在KNO3、NaCl。答案:BaCl2 Na2SO4 KNO3、NaCl21.(2010黑龍江,23) 生活中經常需要確定物質的成分,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鑒定雞蛋殼中含有Ca2+、,確定它的主要成分是CaCO3。要通過實驗確定某氮肥的成分是(NH4)2SO4,請寫出你的實驗方案。如在方案設計過程中遇到了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認為還需要學習哪些化學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你將采取何種方式獲得這些知識?解析:檢驗氮肥中既存在又存在,根據與堿產生NH3,與Ba2+生成不溶于稀酸的BaSO4沉淀,可以選擇試劑、設計實驗。答案:方案設計一:取樣,放在研缽里,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研磨
15、。能聞到刺激性氣味,證明有。另取樣,加水使其溶解,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證明有。方案設計二:取樣,放在研缽里,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研磨,能聞到刺激性氣味,證明有。需要學習的知識:如何檢驗物質中含有。獲取知識采取的方式:問老師、問同學、查書、上網查詢等方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22.將10 g鐵片浸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小心取出,烘干稱重發現質量增加了0.8 g,問鐵片上附著了多少克銅。解析:如圖以各部分面積表示各自質量,設反應掉的鐵質量為A,生成銅的質量為x。Fe+CuSO4=Cu+FeSO456 64A xx=6.4 g,附著有6.4 g的銅。答案:6.4 g23.
16、小明家種了一片玉米,植株矮小,葉片發黃。小明告訴爸爸缺氮肥,建議補充50 kg氮元素。(1)如果買碳酸氫銨至少買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買回化肥(碳酸氫銨)后,直接撒在地上,未采取任何措施,結果他家的玉米依然不茂盛,請你幫他分析原因。解析:化肥中的有效元素是氮元素,需買碳酸氫銨的質量為:50 kg/17.7%=282 kg;由于碳銨受熱易分解,如果直接灑在地上,不采取任何措施,會分解產生氨氣,降低肥效。答案:(1)282 kg (2)在常溫下碳酸氫銨易分解,所以撒上后要及時蓋土。24.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純堿(Na2CO3)的性質后,聯想到家中蒸制饅頭時常用的物質小蘇打(NaHCO3
17、),于是采用市售的小蘇打樣品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實驗一:探究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1)取樣品溶于適量的水中,測得溶液的pH大于。(2)向小蘇打樣品中滴加鹽酸,有大量氣泡產生,經檢驗該氣體是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3)向小蘇打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了白色沉淀。(4)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采用了下圖所示裝置對小蘇打和純堿做了對比實驗。實驗中小試管內沾有無水硫酸銅粉末的棉花球變成藍色,a燒杯中石灰水無明顯現象,b燒杯中石灰水出現白色渾濁。試完成下列問題:在實驗結束時,操作上要注意的問題是: _ 。由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_ 。請歸納出小蘇打的化學性質(至少三點) _
18、。實驗二:測定小蘇打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市售的小蘇打樣品NaHCO3的質量分數的標注為95,該興趣小組對此產生了疑問,于是又進行了下面的實驗(假設小蘇打樣品中的雜質可溶解于水,并對實驗測定無影響)。測定過程,取10 g固體樣品加適量水完全溶解后,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應方程式如下:Ca(OH)2+NaHCO3=CaCO3+NaOH+H2O,過濾得到沉淀(CaCO3),干燥后稱量質量為10 g。經計算得到NaHCO3的質量為8.4, 結論:小蘇打樣品NaHCO3的質量分數僅為84%,低于標注。利用本題中信息,請你設計出新的測定方案(簡述實驗方法和分析,推理過程):_。解析:這是一道實驗探究題,探究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為了防止產生的水倒流到試管的底部引起試管的炸裂,應先將導管從燒杯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從上述實驗步驟及所給信息中可知碳酸氫鈉受熱會分解,碳酸鈉受熱不分解(或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穩定),碳酸氫鈉的水溶液呈堿性,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它可與酸發生反應;它可以與堿反應,它受熱能分解。根據這些性質設計新測方案。答案:實驗一:(2)NaHCO3+HCl=NaCl+CO2+H2O(4)應先將導管從燒杯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碳酸氫鈉受熱會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下科學教學設計-磁鐵有磁性-教科版
- 2024秋五年級英語上冊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B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PEP
- Unit 6 Meet my family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join in外研劍橋英語三年級上冊
- 9那一定會很好(教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上冊統編版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2課 初識電腦教學設計 閩教版
- 20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
- 物理壓強知識總結
- 一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我的身體教學設計 未來版
- 11《拆裝玩具》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鄂教版(2024)科學一年級上冊
- Unit 8 Lesson 5 Grammar in Use教案 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新建高中設計任務書
- 《軍神》優課一等獎課件
- 環保設施運行管理制度環保設施運行管理規定
- 市場營銷專業畢業論文淺談xx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策略
- 護理專升本歷年考試真題及答案
- 會計信息系統用友ERP-U8V10.1高職PPT全套完整教學課件
- 山東金洲集團千嶺礦業有限公司英格莊礦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河池港羅城港區牛畢作業區一期工程環評報告書
- 保安隊長績效考核細則
- SB/T 10482-2008預制肉類食品質量安全要求
- GB/T 4219-1996化工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