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設計_第1頁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設計_第2頁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設計_第3頁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設計_第4頁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設計?一、引言雨水集蓄利用作為一種有效的水資源開發(fā)利用方式,對于緩解水資源短缺、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詳細介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典型設計,包括集雨設施、蓄水設施、輸水設施及灌溉設施等部分,旨在為相關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二、集雨設施設計(一)屋面集雨1.屋面材料選擇選用表面光滑、坡度適宜且耐久性好的屋面材料,如彩鋼板、琉璃瓦等。彩鋼板具有質輕、安裝方便、防水性能好等優(yōu)點;琉璃瓦則美觀且能有效防止雨水滲漏。2.集雨面積計算根據(jù)建筑物屋面的實際尺寸準確計算集雨面積。例如,對于矩形屋面,集雨面積為屋面長度與寬度的乘積;對于不規(guī)則屋面,可通過分割成多個規(guī)則圖形分別計算后求和。3.雨水導流系統(tǒng)在屋面檐口處設置雨水斗,雨水斗連接雨水管將雨水引入集水池。雨水管采用PVC管,管徑根據(jù)屋面集雨面積大小合理確定,一般可參考相關設計規(guī)范,確保雨水排放順暢。

(二)庭院地面集雨1.地面處理對庭院地面進行防滲處理,如鋪設防滲膜、澆筑混凝土等。防滲膜具有良好的防滲效果且施工簡便;混凝土地面則堅固耐用,防滲性能也較為可靠。2.集雨溝設計在庭院四周設置集雨溝,集雨溝采用磚砌或混凝土澆筑,溝底及溝壁做好防滲處理。集雨溝的坡度應保證雨水能順利流入集水池,一般不小于0.3%。3.雨水入口設置在集雨溝適當位置設置雨水入口,雨水入口處安裝過濾網(wǎng),防止雜物進入集水池,影響水質和后續(xù)設施運行。

(三)道路路面集雨1.路面材質與坡度道路路面可采用透水混凝土或瀝青等材料,同時保證一定的排水坡度,一般不小于1.5%,以便雨水快速匯集。2.雨水收集井沿道路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雨水收集井,雨水收集井通過連接管與集水池相連。收集井的尺寸根據(jù)道路流量等因素確定,確保能有效收集雨水。

三、蓄水設施設計(一)水窖1.水窖類型常見的水窖有圓柱形、球形等。圓柱形水窖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應用較為廣泛;球形水窖受力性能好,能承受較大水壓,但造價相對較高。2.尺寸確定根據(jù)集雨面積和用水需求確定水窖的容積。一般來說,集雨面積較小、用水需求不大時,可選用較小容積的水窖;反之則選用較大容積的水窖。例如,對于家庭庭院雨水集蓄利用,可選用1020m3的水窖;對于小型農業(yè)灌溉項目,水窖容積可達到50100m3甚至更大。3.結構設計水窖由窖體、窖口、進水管、出水管等部分組成。窖體采用鋼筋混凝土澆筑,厚度根據(jù)水窖容積和水壓等因素確定,一般在1530cm左右。窖口設置井蓋,防止雜物掉入和人員意外墜落。進水管和出水管采用PVC管,管徑根據(jù)水窖流量要求確定,進水管口應高于窖內最高水位,防止倒流污染水質。4.防滲處理水窖內部進行防滲處理,可采用水泥砂漿抹面、涂防滲涂料等方式,確保水窖不漏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二)蓄水池1.選址與布局蓄水池應選擇地勢較高、地質條件較好且靠近用水區(qū)域的地方。布局時要考慮便于雨水收集和后續(xù)輸水灌溉等操作。2.結構形式蓄水池可采用磚砌、混凝土澆筑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磚砌蓄水池造價較低,但防滲性能相對較差;鋼筋混凝土結構蓄水池防滲性能好、耐久性強,適用于大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3.尺寸設計根據(jù)用水需求確定蓄水池的長、寬、高。例如,某農業(yè)灌溉蓄水池長20m、寬10m、深3m,有效容積為600m3。同時,要考慮設置溢水口、放空管等設施,保證蓄水池正常運行。4.防滲措施與水窖類似,蓄水池內部也要做好防滲處理,可通過在池壁和池底鋪設防滲膜或涂抹防滲材料等方式,防止?jié)B漏。

四、輸水設施設計(一)管道選擇輸水管道一般采用PVC管、PE管等塑料管材。這些管材具有耐腐蝕、內壁光滑、水流阻力小等優(yōu)點。管徑根據(jù)輸水流量和揚程要求選擇,可通過水力計算確定,例如,某輸水管道設計流量為5m3/h,根據(jù)流速等參數(shù)計算得出選用管徑為50mm的PVC管。(二)管道鋪設1.埋地鋪設將管道埋設在地下,埋深根據(jù)當?shù)貎鐾翆由疃群偷孛婧奢d等因素確定,一般不小于0.7m,防止管道受凍損壞和外力破壞。管道鋪設時要保證一定的坡度,坡度與輸水方向一致,確保水能自流輸送。2.架空鋪設在地形復雜或不宜埋地鋪設的情況下,可采用架空鋪設。架空管道通過支架固定,支架間距根據(jù)管道管徑和管材等因素確定,一般為35m。架空管道要做好防腐、防曬等措施,保證管道使用壽命。(三)管件與附屬設施1.管件包括彎頭、三通、變徑管等管件,用于改變管道走向、連接不同管徑管道等。管件材質應與管道一致,確保連接緊密,防止漏水。2.附屬設施設置閥門,用于控制管道流量和啟閉;設置排氣閥,排除管道內空氣,保證水流順暢;設置泄水閥,便于管道檢修和放空。

五、灌溉設施設計(一)滴灌系統(tǒng)1.系統(tǒng)組成滴灌系統(tǒng)由首部樞紐、管道系統(tǒng)和滴頭組成。首部樞紐包括水泵、過濾器、施肥器等設備;管道系統(tǒng)包括干管、支管、毛管等;滴頭安裝在毛管上,將水以滴狀形式緩慢滴入作物根部土壤。2.滴頭選擇根據(jù)作物種類、土壤質地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滴頭。常見的滴頭有壓力補償式滴頭和非壓力補償式滴頭。壓力補償式滴頭能在不同壓力下保持穩(wěn)定的滴水量,適用于地形起伏較大的地塊;非壓力補償式滴頭結構簡單、造價低,適用于地形較為平坦的地塊。3.鋪設間距毛管鋪設間距根據(jù)作物行距確定,一般為0.51m。滴頭間距根據(jù)作物株距確定,如對于株距為0.3m的作物,滴頭間距可設置為0.3m左右。4.過濾與施肥在首部樞紐處設置過濾器,過濾水中雜質,防止堵塞滴頭。施肥器可采用壓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施肥器等,將肥料溶解在水中,隨水滴入土壤,實現(xiàn)精準施肥。

(二)微噴灌系統(tǒng)1.系統(tǒng)構成微噴灌系統(tǒng)由首部樞紐、管道系統(tǒng)和微噴頭組成。與滴灌系統(tǒng)類似,首部樞紐包括水泵、過濾器、施肥器等;管道系統(tǒng)負責輸水;微噴頭將水以較小的水滴噴灑在作物冠層。2.微噴頭類型有折射式微噴頭、旋轉式微噴頭等。折射式微噴頭噴灑范圍呈扇形,水滴較大,適用于蔬菜、花卉等低矮作物;旋轉式微噴頭噴灑范圍呈圓形,水滴較小,適用于果樹等較高作物。3.噴灑半徑與間距根據(jù)微噴頭的型號確定噴灑半徑,相鄰微噴頭的間距應保證噴灑范圍相互銜接,避免出現(xiàn)灌溉死角。例如,某旋轉式微噴頭噴灑半徑為4m,則相鄰微噴頭間距可設置為68m左右。

(三)滲灌系統(tǒng)1.工作原理滲灌系統(tǒng)通過埋設在地下的滲灌管,將水緩慢滲入土壤,為作物根系提供水分。滲灌管一般采用塑料或陶土等材質,管壁有許多細小的孔隙。2.滲灌管鋪設滲灌管鋪設在作物行間地下,深度一般為0.40.6m。鋪設時要保證滲灌管的坡度和連接緊密性,防止漏水。滲灌管的間距根據(jù)作物行距確定,一般為0.51m。3.優(yōu)點與適用范圍滲灌系統(tǒng)節(jié)水效果好,能減少水分蒸發(fā)和地表徑流,且不易引起土壤板結。適用于干旱地區(qū)的蔬菜、花卉等經(jīng)濟作物種植。

六、水質處理與監(jiān)測(一)水質處理1.沉淀在雨水進入蓄水設施前,通過沉淀池進行沉淀處理。沉淀池可采用磚砌或混凝土結構,尺寸根據(jù)集雨流量確定。沉淀時間一般為24小時,去除雨水中的泥沙等較大顆粒雜質。2.過濾在蓄水設施進水口或輸水管道上設置過濾器,進一步過濾水中的細小雜質。過濾器可采用砂石過濾器、網(wǎng)式過濾器等,根據(jù)水質情況選擇合適的過濾精度。3.消毒為防止水中微生物滋生,可采用加氯消毒等方式對雨水進行消毒處理。一般可在蓄水設施中定期投放適量的含氯消毒劑,保證水質安全。

(二)水質監(jiān)測1.監(jiān)測指標定期監(jiān)測雨水的水質指標,如pH值、濁度、微生物指標等。pH值反映水體酸堿度,濁度表示水中懸浮顆粒的多少,微生物指標如細菌總數(shù)、大腸桿菌群數(shù)等影響水質衛(wèi)生狀況。2.監(jiān)測頻率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運行初期,應增加監(jiān)測頻率,如每周或每月監(jiān)測一次;運行穩(wěn)定后,可適當降低監(jiān)測頻率,每季度或半年監(jiān)測一次。3.監(jiān)測設備可采用便攜式水質監(jiān)測儀等設備進行現(xiàn)場快速檢測,也可將水樣送往專業(yè)檢測機構進行全面分析,確保水質符合灌溉用水或生活用水標準。

七、運行管理與維護(一)運行管理1.制定操作規(guī)程制定詳細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操作規(guī)程,明確各設施設備的運行方法、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確保工程正常運行。2.水位與流量控制根據(jù)蓄水設施的水位和灌溉用水需求,合理控制水泵的啟停和輸水管道的流量。通過安裝水位計和流量計等設備,實時監(jiān)測水位和流量變化,實現(xiàn)精準調控。3.維護記錄建立工程運行維護記錄檔案,記錄每次設施設備的運行情況、維修保養(yǎng)內容、水質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等信息,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分析處理。

(二)維護保養(yǎng)1.定期檢查定期對集雨設施、蓄水設施、輸水設施和灌溉設施進行檢查,查看是否有漏水、損壞、堵塞等情況。例如,每月檢查一次水窖和蓄水池的防滲情況,每周檢查一次輸水管道的連接部位和閥門是否正常。2.設備維修及時對損壞的設備進行維修或更換。如更換破損的PVC管、維修失靈的閥門等。對于一些關鍵設備,如水泵等,應定期進行保養(yǎng),更換潤滑油、檢查密封件等,延長設備使用壽命。3.清淤與清洗定期對蓄水設施和灌溉設施進行清淤,去除底部沉積的泥沙等雜質。同時,對過濾器等進行清洗,保證其過濾效果。例如,每年對蓄水池進行一次清淤,每季度對過濾器進行一次清洗。

八、結論雨水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