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原理》押題密卷2_第1頁
2022年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原理》押題密卷2_第2頁
2022年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原理》押題密卷2_第3頁
2022年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原理》押題密卷2_第4頁
2022年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原理》押題密卷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原理》押題密卷22022年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原理》押題密卷2

單選題(共80題,共80分)

1.治理理論倡導發展()的、以市民社會為基礎的、分權與參與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重視公共服務供給和公共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公民參與。

A.多角度

B.高層次

C.全過程

D.多元化

2.中國近代城市規劃的發展基本為()。

A.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城市規劃思想

B.西方近現代城市規劃不斷改進和運用的過程

C.改革開放初期的城市規劃思想

D.1990年以來的城市規劃思想與實踐

3.1920年末,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在推進市政改革的進程中,中國的一部分主要城市在運用西方近現代城市規劃理論或在歐美專家的指導下進行了城市規劃設計,其中南京的(),上海的“大上海計劃”等具有代表性。

A.“陪都計劃”

B.“首都計劃”

C.“大南京計劃”

D.“都市計劃”

4.歐洲封建社會的中世紀,出現了一些以()為出發點的規劃模式。

A.城市經濟

B.城市發展

C.城市防御

D.城市集聚

5.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以信息技術和網絡建設為核心

B.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基礎

C.以人力資本和技術創新為動力

D.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

6.土地使用控制是指()。

A.為了保證良好的城市環境質量,對建設用地能夠容納的建設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規定

B.對建設用地的建設內容、位置、面積和邊界范圍等方面做出的規定

C.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良好環境條件,對建設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間的群體關系做出必要的技術規定

D.對建筑群體環境做出的控制與引導,即對由建筑實體圍合成的城市空間環境及周邊其他環境要求提出的控制引導原則

7.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不包括()。

A.土地用途

B.出入口位置

C.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規定

D.綠地率

8.為了保證良好的城市環境質量,對建設用地能夠容納的建設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規定的是()。

A.用地面積

B.土地使用兼容

C.使用強度控制

D.用地性質

9.通過試做修建規劃和形體設想方案估算得出的指標屬于指標確定方法中的()。

A.反算法

B.標準法

C.測算法

D.類比法

10.由研究計算得出的指標屬于指標確定方法中的()。

A.測算法

B.標準法

C.反算法

D.類比法

11.借鑒同類型城市和地段的相關案例比較總結得出的指標屬于指標確定方法中的()。

A.測算法

B.標準法

C.反算法

D.類比法

12.不屬于修建性詳細規劃說明書基本內容的是()。

A.編制目標、編制要求、城市背景介紹、周邊環境分析

B.介紹規劃設計的主要構思

C.標明規劃場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周邊地區用地、道路及設施情況

D.根據項目特點確定規劃的基本原則及指導思想,使規劃設計既符合國家、地方建設方針,同時因地制宜具有項目特色

13.城市是農業和手工業分離后的產物,這就意味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及()是城市興起和成長的前提。

A.工業化推進

B.農業剩余貢獻

C.市場機制導向

D.生態環境誘導

14.對于城市發展與區域發展的關系,表述錯誤的是()。

A.區域是城市增長、發展的核心

B.區域是城市存在與支撐其發展的基礎

C.城市作為經濟發展的中心,都有其相應的經濟區域作為腹地

D.區域發展產生了城市,城市又在發展中反作用于區域

15.現代城市發展的持久動力是()特質。

A.科學技術

B.城市文化

C.改革創新

D.持續發展

16.城市是一個()的地域空間形式,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動因也會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A.宏觀

B.特定

C.動態

D.客觀

17.人類社會有著百萬年的悠久發展歷史,但城市的出現還只有幾千年,根據考古發現,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大約出現在公元前()年左右。

A.1500

B.2000

C.2500

D.3000

18.工業化時期的城市很多都是依托豐富或獨特的()而發展的。

A.自然資源

B.社會資源

C.科技資源

D.文化資源

19.城市各種資源的(),使其成為一定地域空間的經濟、社會、文化輻射中心。

A.全面性

B.配置性

C.合理性

D.密集性

20.城市的()是其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城市與鄉村的一大本質區別。

A.空間組合

B.集聚效益

C.規模大小

D.結構形式

21.城市始終都不是也不能脫離區域而孤立發展,城市是引領區域發展的核心,因而城市與區域相互關系和發展演進的規律是研究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這能說明的理論不包括()。

A.生長極理論

B.集中增長理論

C.核心-邊緣理論

D.中心地理論

22.在城市總體規劃主要圖紙中的綜合交通規劃圖上應標明()。

A.主次干路走向、紅線寬度、道路橫斷面、重要交叉口形式;重要廣場、停車場、公交停車場的位置和范圍

B.潛在地質災害空間分布和強度劃分、按防洪標準頻率繪制的洪水淹沒線、地下礦藏和地下文物埋藏范圍、用地適宜性區劃

C.行政區劃、城鎮規模、城鎮等級、城鎮職能分工、市域主要發展軸(帶)和發展方向劃區范圍

D.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處理等重大基礎設施

23.以到發為主的綜合性貨運站(特別是零擔貨物)一般應接近()布置。

A.其供應的工業區、倉庫區等大宗貨物集散點

B.市區外圍

C.水陸聯運碼頭

D.貨源或結合貨物流通中心

24.大氣環境保護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A.大氣污染物的限值濃度規劃和大氣污染控制規劃

B.大氣環境質量規劃和大氣污染控制規劃

C.大氣環境質量規劃和大氣污染物的限值濃度規劃

D.大氣污染物的限值濃度規劃和大氣管理技術規劃

25.影響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地質條件不包括()。

A.巖溶

B.降水

C.地震

D.滑坡

26.通常以一年內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數與該年平均人數之比的千分率來表示其增長速度,稱為()。

A.人口最高增長率

B.機械增長率

C.人口平均增長率

D.自然增長率

27.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下列不屬于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編制內容的是()。

A.確定市域各城鎮建設標準

B.確定中心城區用地布局

C.原則確定市域交通發展策略

D.提出建立綜合防災體系的原則和建設方針

28.下列關于城市形態類型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集中型形態主體輪廓長短軸之比小于4:1

B.帶型形態主體輪廓長短軸之比大于4:1

C.放射型形態總平面的主體團塊由2個以上明確的發展方向

D.組團型形態由兩個以上主體團塊和若干基本團塊組成

29.實體模型和概念模型都可以用()表達。

A.沙盤模型

B.圖紙

C.透視法

D.方格網法

30.城市總體規劃調查中最基本的手段是()。

A.現場踏勘

B.抽樣或問卷調查

C.訪談和座談會調查

D.文獻資料搜集

31.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資源是()。

A.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

B.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

C.水資源、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

D.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海洋資源

32.以下不屬于影響到城市的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決定城市的選址、城市性質和規模、城市空間結構及城市特色的資源是()。

A.土地資源

B.水資源

C.礦產資源

D.海洋資源

33.政府指導和調控城鄉建設發展的基本手段是()。

A.規劃評估

B.城市總體規劃

C.定期評估

D.城鄉規劃

34.對城市用地的自然條件評價中,不包括()。

A.工程地質條件

B.水文及水文地質條件

C.氣候條件

D.綠化條件

35.在下列條件下,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總體布局中應采用集中式布置的是()。

A.城市規模不大

B.城市規模較大

C.有足夠的基礎設施條件

D.城市規劃用地范圍內受到地形等自然條件的限制

36.大中城市倉庫區的設置應()。

A.在城市中適當分散布置在恰當的位置

B.設置獨立的地區來布置各種類型的倉庫

C.集中布置在城市邊緣

D.靠近鐵路車站、公路或河流

37.下列不屬于雅典憲章給予的啟示的是()。

A.人的活動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動

B.人是城市交通的決定性因素

C.城市用地是城市交通的決定性因素

D.要有交通分流的思想和功能分工的思想

38.儲備倉庫應布置在()。

A.城市郊區、水陸交通條件方便的地方,有專用的獨立地段

B.城市邊緣或郊區,并與鐵路、港口等對外交通設施緊密結合

C.貨源來向的郊區入城干路口或水運必經的入口處

D.使用倉庫的地區內或附近地段,并具有方便的市內交通運輸條件

39.如果跑道軸線方向通過城市,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與市區邊緣的距離保持在()。

A.至少10km以上

B.至多10km

C.至少15km以上

D.至多15km

40.城鎮間道路分為()。

A.主干路和支路

B.高速公路和支路

C.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

D.高速公路和快速路

41.在鎮規劃編制過程中,優先要確定的戰略性工作是()。

A.鎮的發展方向

B.鎮的結構

C.鎮的性質與規模

D.鎮的地理位置

42.下列選項中,屬于鎮規劃布局形態中分散布局的是()。

A.多點分散式布局和帶狀式布局

B.分散組團式布局和多點分散式布局

C.塊狀式布局和分散組團式布局

D.分散組團式布局和帶狀式布局

43.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包括()。

A.鎮域規劃和鎮區規劃

B.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縣城區規劃

C.鎮域規劃和縣城區規劃

D.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和鎮區規劃

4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鎮規劃依據的是()。

A.法律法規

B.規劃技術

C.政策

D.地理位置

45.鄉總體規劃期限為()年。

A.5

B.10

C.15

D.20

46.鎮性質的表述方法為()。

A.區域地位作用+產業發展方向+城鎮特色或類型

B.區域地位作用+城鎮特色或類型

C.產業發展方向+城鎮特色或類型

D.區域地位作用+產業發展方向

47.村莊規劃的基礎工作和重要環節是()。

A.遠期構想

B.村莊體系規劃

C.現狀調查與分析

D.村莊發展規劃

48.完善城鄉布局結構是以()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A.人口區域

B.區域經濟

C.城市群

D.城鎮群

49.鄉村生活空間是以()為主體。

A.農村土地

B.道路交通

C.農村居民點

D.農村設施

50.鄉村生態空間是具有()、以提供生態產品或生態服務為主體功能的國土空間。

A.社會屬性

B.自然屬性

C.經濟屬性

D.文化屬性

51.下列哪項不屬于城市規劃的工程地質評價中考慮的主要因素?()

A.土質與地基承載力

B.沖溝

C.地下水硬度

D.滑坡

52.關于工業用地布局的表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受地價的影響,工業區適合安排在城市邊緣

B.為方便企業生產協作,可設立工業園區

C.為減少工業的環境污染,可降低工業區建筑密度

D.為減少上下班交通,可以將工業與居住適當結合布置

53.下列屬于城市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是()。

A.城市綠地系統的發展目標

B.城市各類綠地的具體布局

C.城市綠地主要指標

D.河湖岸線的使用原則

54.下列關于城市職能和城市性質的表述,錯誤的是()。

A.城市職能可以分為基本職能和非基本職能

B.城市基本職能是城市發展的主導促進因素

C.城市非基本職能是指城市為城市以外地區服務的職能

D.城市性質關注的是城市最主要的職能,是對主要職能的高度概括

55.關于我國古代城市的表述中,不準確的是()。

A.唐長安城宮城的外圍被皇城環繞

B.商都殷城以宮廷區為中心,其外圍是若干居住聚落

C.曹魏鄴城的北半部為貴族專用,只有南半部才有一般居住區

D.我國古代城市的城墻是按防御要求修建的

56.不屬于中心城區規劃的主要內容的是()。

A.分析確定城市性質、職能和發展目標,預測城市人口規模

B.劃定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并制定空間管制措施

C.確定建設用地規模,劃定建設用地范圍,確定建設用地的空間布局

D.提出空間管制原則和措施

57.下列關于城市交通政策的表述,正確的是()

A.城市交通政策是交通執法的依據

B.城市交通政策是關于交通技術、交通經濟和交通管理的政策

C.城市交通政策是制定交通法規的唯一依據

D.城市交通政策應隨城市交通狀況變化而隨時修訂

58.工業用地選擇時考慮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工業用地應避開水利樞紐

B.有易燃易爆危險性的工業企業應該遠離公路干線布置

C.工業用地的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工業廠房的基礎

D.工業用地應選擇地形平坦的區域

59.編制某居住小區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容積率控制指標為3.5,為妥善處理其較大的容積率和住宅日照要求的關系,正確的技術方法應為()。

A.根據間距系數確定建筑間距

B.通過日照分析合理布局

C.局部提高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建筑高度

D.提高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建筑密度

60.城市是區域發展的核心,這就要求政府和規劃者重視(),制定合理政策,以城市發展帶動區域成長,以區域發展支撐城市進步。

A.區域作用

B.城市作用

C.核心作用

D.中心作用

61.不屬于城市總體規劃階段防災減災規劃主要內容的是()。

A.確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設防標準

B.布局城防消防、防洪、人防等設施

C.制定防災預案與對策

D.組織城市防災生命線系統

62.下列關于城市設計的表述,錯誤的是()。

A.工業革命以前,城市設計基本上依附于城市規劃

B.城市設計正在逐漸形成獨立的研究領域

C.城市設計常用于表達城市開發意向和輔助規劃設計研究

D.我國的規劃體系中,城市設計主要作為一種技術方法存在

63.下列關于功能分區的表述,錯誤的是()。

A.功能分區是依據城市基本活動對城市用地進行分區組織

B.功能分區最早是由《雅典憲章》提出并予以確定的

C.功能分區對解決工業城市中的工業和居住混雜、衛生等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D.《馬丘比丘憲章》對城市布局中的功能分區絕對化傾向進行了批判

64.計算居住區的綠地率時,其綠地面積是指()。

A.居住區內所有綠化面積之和

B.符合標準的各級公共綠地面積之和

C.符合標準的各類綠地面積之和

D.滿足1/3面積在標準建筑日照陰影之外條件的綠地面積之和

65.關于居住區道路規劃的表述,錯誤的是()。

A.居住小區應在不同方向設置至少兩個出入口

B.出入口與城市道路交叉口距離應大于70米

C.組團級道路紅線寬度應滿足管線敷設要求

D.道路邊緣與建筑應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行人安全

66.下列關于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表述,正確的是()。

A.鄰近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不能代替居住區的配套設施

B.配建公共服務設施屬于公益性設施

C.居住小區規模越大,配套設施的服務半徑也越大

D.停車樓屬于配建公共服務設施

67.下列關于居住區道路的表述,錯誤的是()。

A.居住區級道路可以是城市支路

B.小區級道路是劃分居住組團的道路

C.宅間小路要滿足消防、救護、搬家、垃圾清運等汽車的通行

D.小區步行路必須滿足消防車通行的要求

68.下列關于法國近代“工業城市”設想的表述,錯誤的是()。

A.建筑師戈涅是“工業城市”設想的提出者

B.“工業城市”是一個城市的實際規劃方案,位于平原地區的河岸附近,便于交通運輸

C.“工業城市”的規模假定為35000人

D.“工業城市”中提出了功能分區思想

69.下列關于古羅馬時期城市狀況的表述,錯誤的是()。

A.古羅馬城市以方格網道路系統為骨架,以城市廣場為中心

B.古羅馬城市以廣場、凱旋門和記功柱等作為城市空間的核心和焦點

C.古羅馬城市中散布著大量的公共浴池和斗獸場

D.羅馬帝國時建設的營寨城多為方形或長方形,中間為十字街道

70.在華北地區某大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如表所示),下列哪個地塊的指標比較合理?()

A.①

B.②

C.③

D.④

71.下列屬于居住區防災措施的是()。

A.機動車道最大縱坡為5%

B.盡端道路的長度不宜大于120米

C.居住小區內主要道路至少應有兩個出入口

D.建筑山墻之間的寬度最小為14米

72.下列哪項與城市人口規模預測直接有關?()

A.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

B.人口的年齡構成

C.人口的性別構成

D.老齡人口比重

73.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由()審定。

A.國務院

B.國家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

C.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

D.風景名勝區所在地省級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

74.修建性詳細規劃投資效益分析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內容不包括占()。

A.土地成本估算與工程成本估算

B.相關稅費估算

C.投融資方式與資金峰值估算

D.總造價估算

75.根據比爾·希利爾的研究,在城市中步行活動的三元素是()。

A.出發點、目的地、路徑上所經歷的一系列空間

B.個性、結構、意義

C.通達性、連續性、多樣性

D.圖底、場所、鏈接

76.下列關于風景名勝區規劃的表述,錯誤的是()。

A.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風景名勝區管理體系

B.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要對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做出強制性的規定,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做出引導和控制性的規定

C.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建設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D.省級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組織編制

77.下列關于城市設計的表述,錯誤的是()。

A.城市設計具有悠久歷史,現代城市設計的概念是從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

B.城市設計強調建筑與空間的視覺質量

C.城市設計與人、空間和行為的社會特征密切相關

D.為人創造場所逐漸成為城市設計的主流觀念

78.下列有關中國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唐長安城的居住采用坊里制

B.唐長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

D.天壇、地壇、日壇、月壇位于明清北京內城之外

79.下列不屬于城市用地條件評價內容的是()。

A.自然條件評價

B.社會條件評價

C.建設條件評價

D.用地經濟性評價

80.關于用地布局與道路網形式的配合,下列哪項表述是錯誤的?()

A.城市用地集中布局的小城市,道路網大多為方格網狀

B.組團式用地布局的城市,組團內的道路網應當與組團的結構形態一致

C.呈帶狀組團布局的城市,一般由聯系組團間的道路與組團路網形成鏈式路網結構

D.采用方格網道路網的中心城市不會在方格網基礎上形成放射狀道路網形態

多選題(共20題,共20分)

81.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本特點包括()。

A.法制化管理

B.地域性

C.整體性

D.人性化管理

E.技術化管理

82.城市發展目標包括()。

A.經濟發展目標

B.環境保護目標

C.社會發展目標

D.城市建設目標

E.文化發展目標

83.城市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的原則有()。

A.下位規劃不得擅自違背和變更上位規劃確定的強制性內容

B.強制性內容必須落實上級政府規劃管理的約束性要求

C.應當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實事求是地加以確定

D.強制性內容的表述必須明確、規范,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E.涉及規劃強制性內容的調整,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

84.在市域城鎮發展布局規劃體系中市域交通與基礎設施協調布局要求有()。

A.滿足市域內城鎮發展的基本要求

B.促進城鄉交通便利程度

C.推進城市總體布局合理性

D.引導市域城鎮在空間上的合理布局

E.發揮政府公共投資的乘數效應

85.影響城市空間形態的直接因素包括()。

A.城市的人口規模

B.城市本身所在的區位

C.大型工業企業配置

D.城市性質

E.城市各歷史時期的發展特征

86.從地域關系上考慮,城市綜合交通大致可分為()。

A.城市對外交通

B.客運交通

C.城市交通

D.貨運交通

E.地上交通

87.屬于城市綠地系統功能的是()。

A.改善小氣候

B.改善空氣質量

C.改善城市景觀

D.抗震防災

E.防止次生災害

88.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主要任務包括()、統籌產業發展空間、統籌農村住房布局、統籌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和明確規劃近期實施項目等。

A.統籌村莊發展目標

B.統籌生態保護修復

C.統籌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

D.統籌先進科技發展

E.統籌經濟快速策略

89.影響村莊分類的因素包括()。

A.資源性生態要素

B.村莊發展模式

C.村莊規模和管理體制

D.風險性生態要素

E.歷史文化資源保護

90.鎮規劃的法律依據主要包括()。

A.《城鄉規劃法》

B.《土地管理法》

C.《村鎮規劃衛生標準》

D.《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E.《鎮規劃標準》

91.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評選條件中的原狀保存程度,是指()

A.歷史傳統建筑的原貌保存完整,無缺損

B.歷史傳統建筑的原貌基本保存完好

C.已毀的歷史傳統建筑已按原貌重建

D.對歷史傳統建筑已按原貌整修恢復

E.歷史傳統建筑的骨架尚存、可以整體修復原貌

92.下列哪些項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主要內容?()

A.確定歷史文化名城周邊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界線

B.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

C.合理調整歷史城區的職能,控制人口容量

D.歷史地段和歷史建筑群的維修改善與整治,文物古跡的確認

E.盡可能地重建和復原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跡

93.下列關于信息化時代城市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城市中心與邊緣的聚集效應差別加大

B.城鄉邊界變得模糊

C.多中心特征更加明顯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