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課件_第1頁
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課件_第2頁
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課件_第3頁
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課件_第4頁
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黃俊傑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Email: chun_chieh_huangWebsite: .tw .tw/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臺灣大學 黃俊傑第 十 一 講大學與經濟領域之關係1. 引言1:1 21世紀大學的性質與內涵正經歷巨大變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multiversity1. 美國加州大學系統Flickr Luca ZappaFlickr Curtis C .com Eric Gould,

2、 The University in a Corporate Culture (New Haven: Yale UP, 2003)1:2 大學與產業界關係之緊密化與複雜化,為雙方都帶來了新的變化與新的問題1:3 本講問題大學與產業界何以必然發生關係?這種關係的基本性質有哪些?在大學與產業界之間的複雜關係之下,雙方應如何自處及自我定位?2:1 大學是整體經濟領域的一部分大學的存活與運作有賴於經濟資源的挹注,但資源可能有二種管道:社會(society) 私立國家(state) 國立2:1 大學是整體經濟領域的一部分從而使大學教育取得兩種性格:大學教育作為市場經濟 市場自由調節功種大學作為國家計劃經

3、濟之組成部分 國家規劃功能2:2 近二十年來大學性質的改變與盲點大學作為知識生產工廠的性質日益彰顯:人文社會科學 智庫 (think tank)自然科學 科學園區 (science park) 大學是知識生產工廠 新竹科學園區大學服務的對象:中古時代至18世紀 傳教士,為培養神職人員,哈佛大學圖書館,在1723年藏書2961冊 ,其中神學書籍佔58% 商業書籍只有2本。19世紀 精英階級20世紀 中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現在 為社會的福祉? 或為個人的競爭力?盲點:忽視學生內在生命的成長2:2 近二十年來大學性質的改變與盲點3. 大學與產業界關係之性質3:1 互相依賴性教育與文化之水準受惠於地區經濟

4、之繁榮:中國歷史上經濟重心南移與文化之發展: 清明上河圖動畫南方中舉人數的增加:明代文魁(狀元、榜眼、探花、會元)的籍貫分布:南方人: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 湖廣、四川、廣東、廣西 215 人北方人: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 西 29 人。南方政治人才的活躍:宋代:宰相共134人: 北宋72人,南宋62人明代:宰相189人:南方人佔2/3以上以上南方的人文活動、人才的分布,尤其集中在:尤其是長江三角洲的頂點:南京紅樓夢人物:男232人,女189人金陵12釵,皆江南美女。 參考:張家駒:兩宋經濟的南移(武漢:湖北人 民出版社,1957) ,頁134、140、143、150。兩浙江西福建四

5、川晏殊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呂惠卿蔡京袁樞鄭樵三蘇李燾李心傳清乾隆元(1736)年詔舉博學鴻詞,先後選出267人;其中江蘇佔78人,浙江68人,江西36人,安徽19人,四省合計201人,高佔全部人數75%;而江蘇、浙江兩省獨佔146人,超過全國的半數。3:1 互相依賴性1960年代美國大學分布在二大山脈區域: BostonWashing D.C.|46% Nobel Prize Winners.40% National Science Academy 院士California 海岸線展開之山脈地區36% Nobel Prize Winners.20% National Science Academy

6、 工業發展,人口集中等。3:1 互相依賴性工業產能之提昇有賴大學及實驗室提昇新技術:臺灣的大學與科學園區,特別是半導體工業,例如:交大、清華 vs. 科學園區。美國的史丹福大學與矽谷地區半導體產業。3:2 矛盾性大學作為教育領域,其運作邏輯在於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提升學生之知識與生命境界。產業界作為經濟領域,其運作邏輯在於獲利原則,創造盈餘以分享股東及員工。3:3 大學與產業界之間敵對的合作關係(antagonistic ooperation)這種合作,為產業與學術兩者間及大學內部創造了不穩定性(instability)Inter:大學與產業界之不穩定關係:經濟部門在

7、短期內所創造之利益,遠大於教育部門,所以前者的需求常支配後者:例如:在整體經濟改策考量下,從人力規劃 觀點,規劃臺灣的高等教育。3:3 大學與產業界之間敵對的合作關係(antagonistic ooperation)Inter:專科部分:民國50年代中期以後大量增加,60年代初期以後又減緩成長。大學部分:一直逐步擴張,又以工程、科技等科系成長較快,民國60年代增設工程及科技學院,70年代以後研究所教育成長較快。4. 不穩定關係下之問題及其對治之道4:1 大學理想主義之淪喪1969年至1976年之間,美國各大學專攻就業導向科系的學生由38%躍昇到58%。專攻人文科系者,則由9%降到5%。專攻社會

8、科學者,由18%大幅降到8%(Missions of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 Contemporary Review with Suggestions, 1977,p.103)1982年,專攻職業科系者,提昇到64%。再以專攻領域來看,大一學生專攻歷史者,1973年占1.6%,1983年突降到0.5%;反觀專攻工學者,由6.6%急增到11%5.結論5:1 現代大學師生應避免:過度膨脹主體性的謬誤喪失主體性的謬誤深刻認識:大學與經濟領域之間存有既合作又緊張之複雜關係。5:2 此種認識之基礎,在於對大學作為學術社群之深刻反省大學是為了追求真理或配合經濟發展?或兩者皆是?

9、為什麼?各自比重如何?大學教育是為了提昇學生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或是為了國家競爭力(competitiveness)?或兩者皆是?為什麼?各自比重如何? 關鍵字:1.互相依賴性2.矛盾性 3.敵對的合作關係4.自我肯定黃俊傑:從當前臺灣高等教育脈絡論大學與產業界之關係,收入黃俊傑: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桃園: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02),第7章。閱讀作業國立臺灣大學非兼任行政主管職務之專任教師任職或兼職營利事業機構或團體準則,.tw/sec/All_Law/9-1/9-1-9.html國立臺灣大學專任教師任職或兼職營利事業機構或團體收取學術贊助金及分配辦法,.

10、tw/sec/All_Law/9-1/9-1-7.html延伸閱讀您認為大學與產業界之間如何才能維持動態的平衡?為什麼?如果有資本家捐贈巨款發展某大學某特定學門,但要求大學所聘之講座或教師,應先送捐款人審核。如果您是該校校長,請問您如何因應?為什麼?您的因應方式的理論基礎何在?思考問題最近某學者將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給自己設立的公司量產,因違背現行法律而被檢調單位搜索。請討論以下問題: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之關係如何?研究者之經費如來自公部門(如總統府、國科會、衛生署等)或私部門(如來自私人或企棊捐款)是否應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判斷標準之理論基礎何在?思考問題本作品 由圓音有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權本課

11、程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授權聲明作品授權條件作者/來源頁1樂曲欣賞:喜迎菩薩冉冉來-小提琴,本作品 由圓音有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權本課程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臺灣大學 黃俊傑Flickr Luca Zappa/photos/lucazappa/35577181/sizes/l/in/photostream/2011/10/30 visitedFlickr Curtis Cronn/photos/cronncc/3544317127/size

12、s/l/in/photostream/2011/10/30 visitedWiki Charlie fong 馮成/wiki/File:Jilinuniversity_laboratory.jpg2011/10/30 visited授權聲明作品授權條件作者/來源Wiki Charlie fong 馮成/wiki/File:%E5%90%89%E6%9E%97%E5%A4%A7%E5%AD%A6_%E6%A0%A1%E7%A2%91.JPG2011/10/30 visited頁27Missions of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 Contemporary Review with Suggestions,1977,p.103,根據臺灣著作權法第52條、第60條,本網站係以合理使用方式利用本件作品。頁38樂曲欣賞: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