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與有關計算PPT課件_第1頁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與有關計算PPT課件_第2頁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與有關計算PPT課件_第3頁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與有關計算PPT課件_第4頁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與有關計算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章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第一節概述第二節 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第三節 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第四節 水環境污染控制管理第五節 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有關計算建議:請同學們在課后運用所學知識,認真完成思考題第一節 概述一、基本概念地面水定義: 河流(河口)、湖泊、水庫、有關海灣(海岸帶)水污染源: 性質:持久性污染物 非持性污染物 酸堿污染物 廢熱二、常用水環境標準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依環境功能分類和保護目標,依次劃分五類:I

2、類: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II類: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III類: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IV: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V:農業用水、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掌握水域功能和標準的分類;了解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中常規項目(水溫、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的標準限值;了解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中常規項目的監測分析方法。 了解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中常規項目的標準限值 序號 標準值項

3、目分類類類類類類1水溫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應控制在:周平均最大溫升1周平均最大溫降22pH值693溶解氧 飽和率90(或7.5)65324高錳酸鹽指數24610155化學需氧量CO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7氨氮NH3-N0.150.51.01.52.08總磷(以P計) 0.02(湖、庫0.01)0.1(湖、庫0.025)0.2(湖、庫0.05)0.3(湖、庫0.1)0.4(湖、庫0.2)9總氮(湖、庫,以N計)0.20.51.01.52.0了解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中常規項目的監測分析方法 序號基本項目分析方法測定下限(mg/L)方法來源1水溫溫度計法G

4、B13195-912pH值玻璃電極法GB6920-863溶解氧 碘量法0.2GB7489-89電化學探頭法GB11913-894高錳酸鹽指數0.5GB11892-895化學需氧量重鉻酸鉀法5GB11914-896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釋與接種法2GB7488-877氨氮納氏試劑比色法0.05GB7479-87水楊酸分光光度0.01GB7481-878總磷 鉬酸銨分光光度0.01GB11893-899總氮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0.05GB11894-89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本標準適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適用于地下熱水、礦水、鹽鹵水。分五類:I:天然低背景含量。各種用途;II:

5、天然背景含量。各種用途;III:人體健康基準值為依據。生活飲用水及工、農業用水;IV:農業和工業用水。V:不宜飲用。用水根據使用目的選用。了解地下水水質監測的監測頻率和監測項目 各地區應對地下水水質進行定期檢測。檢驗方法,按國家標準GB 5750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執行。各地地下水監測部門,應在不同質量類別的地下水域設立監測點進行水質監測,監測頻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豐、枯水期)。監測項目為:pH、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揮發性酚類、氰化物、砷、汞、鉻(六價)、總硬度、鉛、氟、鎘、鐵、錳、溶解性總固體、高錳酸鹽指數、硫酸鹽、氯化物、大腸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區主要水質問題的其它項目。 了解地下水質

6、量單組分評價的方法和原則 采用單項組分評價地下水質量時應遵循的原則:按本標準所列分類指標,劃分為五類,代號與類別代號相同;不同類別標準值相同時,從優不從劣;例:揮發性酚類、類標準值均為0.001mg/L,若水質分析結果為0.001mg/L時,應定為類,不定為類。使用兩次以上的水質分析資料進行評價時,可分別進行地下水質量評價,也可根據具體情況,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別使用多年的枯水期、豐水期平均值進行評價.單項組分評價方法與地表水單項水質參數評價方法相同。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一類:海洋漁業水域、海上自然保護區和珍稀瀕危海洋生物保護區;二類:水產養殖區、海水浴場;三類:一般

7、工業用水、濱海風景旅游區;四類:海洋港口水域、海洋開發作業區。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掌握本標準的適用范圍;掌握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分級;掌握污染物按性質及控制方式進行的分類;掌握污染物排污口設置的有關要求;熟悉新、改、擴建項目按年限執行不同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的有關規定;了解第一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 本標準的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現有單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驗收及其投產后的排放管理。按照國家綜合排放標準與國家行業排放標準不交叉執行的原則,下列行業執行各自的排放標準:造紙工業、船舶、船舶工業、海洋石油開發工業、紡織染整工業、肉類加工

8、工業、合成氨工業、鋼鐵工業、航天推進劑使用、兵器工業、磷肥工業、燒堿、聚氯乙烯工業。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執行本標準。在本標準頒布后,新增加國家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行業,按其適用范圍執行相應的國家水污染物行業標準,不再執行本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分級:排入GB3838III類水域和GB3097中二類海域,執行一級標準;排入GB3838IV、V類水域和GB3097中三類海域,執行二級標準;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污水、執行二級標準;未設置的按相關規定執行。GB3838中I、II、III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3097中一類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掌握污染物按

9、性質及控制方式進行的分類 本標準將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質及控制方式分為二類。第一類污染物,不分行業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納水體的功能類別,一律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采樣,其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必須達到本標準要求(采礦行業的尾礦壩出水口不得視為車間排放口)。第二類污染物,在排污單位排放口采樣,其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必須達到本標準要求。本標準按年限規定了第一類污染物和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及部分行業最高允許排水量。 熟悉新、改、擴建項目按年限執行不同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的有關規定 在本標準中,以1997年12月31日之前和1998年1月1日起為時限,對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和部分行業

10、最高允許排水量規定了不同的限值。對于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設(包括改、擴建)的單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須同時執行標準中規定的第一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設單位)和部分行業最高允許排水量(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設單位)。1998年1月1日起建設(包括改、擴建)的單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須同時執行標準中規定的第一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1998年1月1日后建設的單位)和部分行業最高允許排水量(1998年1月1日后建設單位)。建設(包括改、擴建)單位的建設時間,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批準日

11、期為準劃分。對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除執行本標準外,還須符合GB8703-88輻射防護規定。了解第一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 序號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1總汞0.052烷基汞不得檢出3總鎘0.14總鉻1.55六價鉻0.56總砷0.57總鉛1.08總鎳1.09苯并(a)芘0.0000310總鈹0.00511總銀0.512總放射性1Bq/L13總放射性10 Bq/L三、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的任務1、明確工程項目的性質擬建工程是否符合產業政策與區域規劃;擬建工程的環境影響屬性:環境污染型、生態破壞型;界定新、改、擴建項目,明確是否有“以新帶老”的問題2、劃分評價工作等級分三級、按級別評價 按級別

12、一級最詳細,依次簡化 低于三級表污染物類型、給排水情況、排水去向及簡單分析評價的必要前提是水質、水量排放符合GB89781996四、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五、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及范圍分級原則:按可能影響大小來分級,可能影響大的一級,以此類推。影響因素:建設單位水量、水質復雜程度環境情況受納水域自凈能力(規模)、水質要求(功能)分級的依據二方面(建設方、環境特征);四點: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質復雜程度針對建設單位;水域規模、水質類別環境容量、水域功能。關鍵是:污染量和污染性質;環境許可(環境容量和功能)。污水排放量(5級):水量:20000m3/d;2000010000m3/d10000

13、5000m3/d50001000m3/d1000200m3/d水質復雜程度:按污染物類型、水質參數數量劃分污染物類型:持久性(難降解、毒性、積累)非持久性酸和堿(PH)熱(溫度)復雜程度的劃分分復雜;中等、簡單三種。復雜:污染物類型3;二類參數10中等:污染物類型=2、參數7簡單:污染物類型=1、參數73、2、1和10、7水域規模大、中、小河流:依據: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 大河 150m3/s 中河 15150m3/s 小河 15m3/s 湖泊和水庫依據:湖泊枯水期,水庫平均水深平均水深10m大湖(庫) 25 km2中湖(庫)2.5-25km2小湖(庫)2.5km2平均水深 10m大湖

14、(庫)50 km2中湖(庫)5-50km2小湖(庫)5km2相差一倍表8-1 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判據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設項目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一級二級三級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 20000復雜大大、中、小中、小中等大大、中、小中、小簡單大、大中、小中、小、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設項目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一級二級三級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

15、類別)2000010000復雜大大、中、小中、小中等大、大大中、小、中、小簡單大大、中、小中、小中、小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設項目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一級二級三級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 10000 5000復雜大、中、大、中、大、中小、小、小中等大、中大、中、小小小簡單大、中、大、中小小、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設項目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一級二級三級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

16、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50001000復雜大、中大、中、小小小中等大、中、大、中小小、簡單大、中小小表1-5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設項目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一級二級三級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地面水域規模(大小規模)地面水水質要求(水質類別)小小1000200復雜大、中小中等大、中小簡單中、小表8-2 海灣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判據 污水排放量m3/d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一級二級三級20000復雜各類海灣中等各類海灣簡單小型封閉海灣其它各類海灣20000 5000復雜小型封閉海灣其它各類海灣中等小型封閉海灣其它各類

17、海灣簡單小型封閉海灣其它各類海灣5000 1000復雜小型封閉海灣其它各類海灣中等或簡單各類海灣5000047258050000-200002.54102520000-100001.52.53.51010000-500011.523.550000584010050000-2000035154020000-100001.533.5155000047258050000-200002.54102520000-100001.52.53.51010000-500011.523.550000584010050000-2000035154020000-100001.533.51550001.53.5 * 為

18、以排污口為圓心,以調查半徑為半徑的半圓形面積。表8.3 各類水域在不同評價等級時水質的調查時期一 級二 級 三 級河流一般情況,為一個水文年的豐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評價時間不夠,至少應調查平水期和枯水期條件許可,可調查一個水文年的豐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況,可只調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評價時間不夠,可只調查枯水期。一般情況,可只在枯水期調查河口一般情況,為一個潮汐年的豐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評價時間不夠,至少應調查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況,應調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評價時間不夠,可只調查枯水期一般情況,可只在枯水期調查湖泊(水庫)一般情況,為一個水文年的豐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評價時間

19、不夠,至少應調查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況,應調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評價時間不夠,可只調查枯水期一般情況,可只在枯水期調查海灣一般情況,應調查評價工作期間的大潮期和小潮期一般情況,應調查評價工作期間的大潮期和小潮期一般情況,應調查評價工作期間的大潮期和小潮期3.了解各類水域水文調查與水文測量的內容 收集資料為主輔以測量、判讀地形圖;內容:河流流量、流速、河寬平直情況等;感潮河口加漲落潮情況;湖泊、水庫面積、形狀、水深等。 4.熟悉點污染源調查的原則及基本內容 收集資料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時再調查、測試,注意受納水域情況;點源排放的位置、方向等;排放數據用水情況;企事業單位廢水處理情況。 5.了解非

20、點污染源調查的原則及基本內容 間接收集資料,一般不實測概況:原料、廢棄物的推放位置等排放方式、去向、處理情況排放數據6.熟悉水質調查水質參數的選擇原則 調查原則:使用現有資料,不足時實測;水質參數選擇:分二類,常規水質參數反映水域情況(PH、DO、高錳酸鹽指數、BOD等)。特征參數反映建設項目特點。參數的選擇與水域類別:評價等級有關。7.熟悉各類水域布設水質取樣斷面、取樣點的原則 取樣斷面分河流、河口、湖泊河水庫河流:調查范圍兩端;重點保護對象;水位特征突然化(支流匯入等);水文站附近;排污口上游500米處。河口(感潮段內):下游同河流、上游根據感潮實際情況設置斷面數目與位置。湖泊、水庫:原則

21、上應覆蓋整個調查范圍,并能反映其水質、水文特點。取樣位置以建設項目排放口為中心,沿放射線布設。取樣點:小河在主流線上設一條取樣垂線;大、中河河寬小于50米設二條取樣垂線,各距岸邊1/3;大于50米設三條,在主流線、和各距岸不少于0.5米處。特大河適當增加。取樣深度,水深大于5米時,水下0.5米、距河底0.5米;水深為15米只取水下0.5米;水深小于1米。則0.3米(但距底也不小于0.3米);河口類似;湖泊和水庫:平均水深小于10米,一個點(水下0.5米,但距底不小于0.5米);平均水深大于10米二個點。8、地表水現狀評價現狀評價:文字描述;數學模式計算;因子選擇: (1)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

22、 (2)危害大的水質因子; (3)國家和地方水質管理要求嚴格的水污染因子水質參數值的確定: (1)算術平均值; (2)內羅梅平均值評價方法: 一般水質因子特殊水質因子:(1)DO的標準指數(2)pH第三節 地面水環境影響預測一. 熟悉水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的輸移、轉化、擴散的主要過程1.1、概述 水中污染物遷移與轉化主要包括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1) 物理過程(作用)只對水中污染物的存在位置變化產生作用,而不對其性質變化產生作用。其主要過程(作用)包括:移流(推流、對流)、擴散(包括紊動擴散和離散等)、沉降或再懸浮,以上過程(及作用)常稱稀釋混合。(2) 化學過程(作用)主要是水中污染物

23、在不同化學反應過程(作用)下,其污染物的性質發生變化(如:有機變無機、高分子變低分子、溶解物生成難溶物等)。其主要過程(作用)包括:氧化或還原、分解或化合、溶解或再析出、酸堿中和、混凝及吸附等。(3) 生物過程(作用)水中污染物在水中生物(主要是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其性質或存在位置(狀態)發生變化。其主要過程就是水生物對水中污染物的利用過程。主要原因是水中生物將某種(些)污染物作為自己的食物及營養(能量)的來源,它們消耗利用了水中的這種(些)污染物,起到了凈化水質的作用。1.2、河流中污染物對流和擴散對流(也稱移流、推流等)主要是說水中污染物受到水流運動作用,隨水體流動一同遷移的情況。擴散(

24、包括離散、彌散等)主要是說水中污染物由高濃度區向低濃度區的遷移。它包括分子態擴散、水流紊動擴散和水流不均勻的離散等.(3)混合(也稱稀釋混合)主要是說水中污染物分布由不均勻到均勻的過程(作用)。從排污口至水質均勻混合前的水域,稱為混合區。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其影響水域的邊界(即受排放污水影響水域與沒有受到排放污水影響水域相接的邊界線)稱為污染帶(河流、湖庫)或污染鋒面(海洋)。 由于一般河流的河寬遠大于水深,因此污染物進入水體后垂向(沿水深方向)容易混合均勻,且水體流動(流速)對污染物的遷移作用要大于擴散。因此,如要進行污染帶(或超標水域)預測時,常采用二維模式,在實用水質模型公式中,縱向(沿水

25、流方向)主要考慮對流作用,橫向(沿河寬方向)僅考慮擴散作用,垂向一般為水質分布均勻。 地面水環境影響預測預測原則預測范圍和預測點的布設影響時期的劃分和時段擬預測水質參數的篩選地面水環境和污染源的簡化各種點源的環境影響預測方法面源的環境影響預測1. 熟悉評價地面水環境影響的原則 原則上可以采用:單項水質參數評價方法或多項水質參數綜合評價方法;單項水質參數評價:以法律、法規、標準為以據,評定、評價。多項水質參數綜合評價方法與水質參數與環境現狀綜合評價相同。 2.建設項目地面水環境影響預測時期的劃分原則 預測時期一般劃分為:建設期、運行期、服務期滿后;所有項目應預測生產運行階段對地面水環境的影響,包

26、括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大型項目根據:項目特點、評價等級、水環境特點、當地環保要求決定是否預測建設期的影響;同理決定是否預測服務期滿后預測(個別);一、二級評價預測自凈能力最小和一般兩個時段的環境影響;三級或二級(時間較短)只預測自凈能力最小時段的環境影響。 在現狀調查的水質參數中篩選;擬預測參數應既說明問題又不過多(一般少于現狀參數);根據:工程分析、環境現狀、評價等級當地環保要求四點進行篩選;不同時期(建設期、運行期、服務期滿后)參數不一定相同;也可用水質參數排序指標(ISE)選取。 3.掌握擬預測水質參數篩選的原則 (1)河流簡化要求:8種情況 斷面寬深比20,視為矩形河流;大中河流彎曲

27、較大(系數大于1.3)視為彎曲河流,否則簡化為平直河流;大中河流水深變化很大且評價等級較高(例一級)視為非矩形河流,其它簡化為矩形河流;小河可簡化為矩形平直河流;河流水文、水質有急劇變化河段,在急劇變化之處分段,分別簡化。4.熟悉各類地面水環境水體簡化和污染源簡化的有關要求 (2)對于江心洲、淺灘的簡化: 三級評價:按無江心洲、淺灘簡化;二級評價: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按無江心洲簡化;一級評價:江心洲較大,可分段簡化;較小可不考慮;位于混合段,可分段簡化;人工控制河流可視為水庫或河流分段簡化。 (3)河口的簡化: 除要求很高(一級評價),河流感潮段一般可按潮周平均、高潮平均和低潮平均三種,簡化

28、為穩態進行預測。河流匯合部可分為支流、匯合前主流、匯合后主流三段分別預測;河口斷面沿程變化較大時,分段預測,口外濱海段可視為海灣。 (4)湖泊與水庫的簡化:湖泊、水庫簡化為大湖(庫)、小湖(庫)、分層湖(庫)等三種情況:一級評價時,中湖(庫)停留時間較短,按小湖(庫)對待;三級評價時,中湖(庫)可按按小湖(庫)對待,停留時間很長時也可按大湖(庫)對待;二級評價時,簡化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5)海灣的簡化: 預測一般只考慮潮汐作用,不考慮波浪作用;一級評價時:海流(風海流)較強時,可以考慮海流對水質影響,潮流簡化為平面二維非恒定流場;三級評價時:只考慮潮周期的平均情況;較大的海灣可視為封閉海灣;

29、注入海灣的河流:大河及一、二級評價應考慮對海灣流場和水質影響;小河及三級評價中,可視為點源。 (6)污染源的簡化:分排放形式簡化和排放規律簡化二類;排放形式可簡化為點源和面源;排放規律可簡化為連續恒定排放和非連續恒定排放;通常將排放規律簡化為連續恒定排放;點源位置(排放口):排入河流兩排放口間距較小時,簡化為一個排放口,其位置假定在二者之間,排放量為二者之和;排入大湖(庫)兩排放口間距較小時,簡化方式與上相同;排入小湖(庫)的所有排放口簡化為一個,排放量為總和;排入海灣類似。 5. 掌握水質模型參數的確定方法水質模型參數確定的方法類別有:實驗室測定法、公式計算法(包括經驗公式、模型求解等)、物

30、理模型率定法、現狀實測及示蹤劑法。 6.掌握各類水質數學模型的適用條件 水質模式按使用時間分為:動態、穩態、準穩態(準動態);水質模式按使用空間分為:零維、一維、二維、三維;水質模式按模擬水質組分為:單一組分、耦合組分模式;按數學模式求解方法分為:解析解、數值解;數學模式使用按水利條件分為:恒定、動態、時段平均;點污染源排放分為:連續恒定排放、非連續恒定排放(瞬時排放、有限時段排放);解析解模式適用于恒定水域中點源連續恒定排放,其中二維解析模式只適用于矩形河流或水深變化不大的湖泊、水庫;穩態數值模式適用于非矩形河流、水深變化較大的淺水湖泊、水庫水域內的連續恒定排放;動態數值模式適用于各類恒定水

31、域中非連續恒定排放或非恒定水域中的各類排放;單一組分水質模型中可模擬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堿污染、廢熱;持久性污染物(定義);非持久性污染物(定義):酸和堿(定義):廢熱(定義): 7、常用河流水質數學模型及使用條件 (1)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適用條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恒定流動;廢水連續穩定排放。(2)河流一維穩態模式適用條件: 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恒定流動;廢水連續穩定排放。 平直、斷面形狀規則河流混合過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為恒定流動;連續穩定排放;對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應的衰減模式 。(3)河流二維穩態模式適用條件:岸邊排放:非岸邊排放:(

32、4)河流二維穩態混合累積流量模式適用條件 : 彎曲河流、斷面形狀不規則河流混合過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為恒定流動;連續穩定排放;對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應的衰減模式 。式中:(5) S-P模式適用條件: 河流充分混合段;污染物為耗氧性有機物;需要預測河流溶解氧狀態;河流為恒定流動;污染物連續穩定排放。(6) 河流混合過程段預測范圍分充分混合段、混合過程段、上游河段 。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濃度在斷面上均勻分布的河段。混合過程段:是指排放口下游達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混合過程段長度:一、二級評價,且排放口下游35公里內有集中取水口或特別重要的環保項目,均應采用二維模式。 8、常用河口水質模

33、式與適用條件 (1)一維動態混合模式與適用條件 公式:適用條件: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 物;污染物排放為連續穩定排放與非穩定態;需要預測任何時刻的水質。(2) Oconnor河口模式(均勻河口)上溯(x0)適用條件:均勻的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連續穩定排放;只要求預測潮周平均、高潮平均、低潮平均水質。9、常用湖泊(水庫)模式與適用條件(1)湖泊完全混合衰減模式: 分動態模式和平衡模式適用條件:小湖(庫);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連續穩定排放;動態模式適用于預測需反映隨時間變化,平衡模式只反映長期平均濃度。(2) 湖泊推流衰減模式 適用條件:大湖、無風條件;非持久性污

34、染物;污染物連續穩定排放。河流及污染物特征適用的水質模式持久性污染物(連續排放)完全混合過程段河流完全混合模式橫向混合過程段(1)河流二維穩態混合模式(直角坐標系)(2)河流二維穩態累積流量模式(累積流量坐標)沉降作用明顯的河段河流一維穩態模式,沉降作用近似為非持久性污染物(連續排放)完全混合過程段河流一維穩態模式,一級動力學方程橫向混合過程段(1)河流二維穩態混合衰減模式(直角坐標系)(2)河流二維穩態累積流量衰減模式(累積流量坐標)沉降作用明顯的河段河流一維穩態模式,考慮沉降作用的反應方程式近似為溶解氧河流一維DOBOD耦合模式(如SP模式)瞬時源(或有限時段源)中、小河流河流一維準穩態模

35、式(流量定常污染負荷變化)大型河流河流二維準穩態模式10、常用水質模式(1)完全混合模式與適用條件 適用條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為恒定流;廢水連續穩定排放。 (2) 河流一維穩態模式與適用條件 適用條件: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為恒定流;廢水連續穩定排放。(3) S-P模式與適用條件適用條件1、評價河段受納水體的水質、水量較穩定;2、工程外排廢水的水質與水量較穩定;3、易降解污染物在小河流評價河段或大、中河流均勻 混合斷面以下河段的水質預測。4、S-P模式僅限于BOD5和DO的水質影響預測。(4)河流混合過程段與水質模式選擇 混合過程段的長度可下式估算: 11. 了

36、解湖泊、河口水環境影響預測方法注意湖(庫)的分層型、混合型和臨時混合型等不同水文(環境水力學)狀態的水質分布特點,合理選用水質預測模型;河口及感潮河段根據不同水文(環境水力學)條件,可分別選用河流或狹長水庫(河道型水庫)水質模型;主要的湖泊、河口水環境影響預測的方法為數學模型法。附1:現場實測法附2:超標水域超標水域的定義:工程排污口附近,廢水主要受河水稀釋混合等物理凈化作用,且水質允許超標的水域。 超標水域的三要素(統計特征) (1)位置敏感水域(重要功能區)不允許超標水域存在; (2)大小超標水域涉及的范圍,不影響魚類通道和鄰近水域的功能(即水質要求); (3)形狀簡單且易界定邊界。 大、

37、中河流由于水量較大,稀釋混合能力較強(工程排放的廢水量相對較小),因此,對這類問題的水質影響預測的重點是:污染帶分布及超標水域界定問題,常采用二維模式預測。第四節 水環境污染控制管理廢水、污水1、處理技術分類按作用原理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四大類按處理程度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一、工業廢水處理方法類型一級處理預處理;二級處理主體處理,一般達到排放標準;三級處理深度處理,還有以水回用;資源化為目標。實際廢水處理往往是多種技術組合。二、工業廢水物理處理1、調節均和水量和水質均和,便于穩定處理;事故池;2、隔濾 格柵、柵網去除大顆粒物; 過濾去除微細懸浮物; 沉淀(沉

38、砂)利用重力去除固體物質 隔油利用油的比重比水小,自然上浮后去除三、工業廢水的化學處理1、中和處理:酸、堿中和;2、化學沉淀處理:如重金屬等。3、氧化還原處理:藥劑法、電化學法、光化學法。四、工業廢水的物理化學處理1、混凝澄清2、浮選(氣浮)3、活性炭吸附4、離子交換五、工業廢水的生物處理1、活性污泥法:又稱好氧法2、生物膜法3、厭氧生物處理(包括缺氧)法:生物處理是處理有機廢水的最主要、最普遍方法,其運行費用最低。它本身可以組合如A-O法(厭氧好氧法)等;實際上還和物理、物化等方法組合。第五節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計算題1. 掌握河流完全混合模式、一維水質模式的運用(1)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例1

39、:上游來水CODCr(p)=14.5mg/L,QP=8.7m3/s;污水排放源強CODCr(E)=58mg/L,QE=2000m3/d。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斷面間的水質變化,且起始斷面的水質分布均勻,求混合后COD.解:先換算2000/24*3600=0.023 m3/sC=(CPQP+CEQE)/(QE+QP)=14.6mg/l。 2 河流一維水質模式 一河段的上斷面處有一岸邊污水排放口穩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為: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流水環境參數值為:Qp6.0 m3/s,BOD5(p)6.16mg/L,B50.0m,1.2m, 0.1m/s,

40、J0.9,K1=0.3/d。試計算混合過程段(污染帶)長度。如果忽略污染物質在該段內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變化,在距完全混合斷面10km的下游某斷面處,河水中的BOD5濃度是多少?L =463(m)。QE=0.225m3/s,BOD5(0)=8.88mg/L,t=1.1574dBOD5(10km) BOD5(0)exp(-K1t)6.28mg/L題1:一河段的上斷面處有一岸邊污水排放口穩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為:Q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環境參數值為:Qp6.0 m3/s,CODcr(p)12mg/L,B50.0m,1.2m, 0.1m/s,J0

41、.9,Kc=0.5/d。假設污水進入河流后立即與河水均勻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斷面處,河水中的CODcr濃度是多少?思考題題2:某河段的上斷面處有一岸邊排放口穩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排放特征為:QE=43200m3/d,BOD5(E)=60mg/L;河流水環境特征參數為Qp=25.0m3/s, BOD5(p)=2.6mg/L,u=0.3m/s。假設污水一進入河流就與河水均勻混合,試計算在排污口斷面BOD5的濃度?題3:在某環境容量很大的河流邊,欲建造一座小印染廠,根據計算,即使不處理,河流也能自凈,因此評價結論“建議同意建設”,是否正確?為什麼?題4:海水位于地球表面,所以地面水

42、包括海水?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經長大,父母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父母仍然健康。6、沒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樣,在試探中不斷前行。7、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里,你的收獲就在哪里。紐扣第一顆就扣錯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顆才發現。有些事一開始就是錯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認。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學,沒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對陽光,對美,對痛楚。9、別再去抱怨身邊人善變,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畢竟每個人都是越活越現實。10、山有封頂,還有彼岸,慢慢長途,終有回轉,余味苦澀,終有回甘。11、人生就像是一個馬爾可夫鏈,你的未來取決于你當下正在做的事,而無關于過去做完的事。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兩者你都不占絕對優勢,那你就選擇善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