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課件之利息與利息率_第1頁
貨幣銀行學課件之利息與利息率_第2頁
貨幣銀行學課件之利息與利息率_第3頁
貨幣銀行學課件之利息與利息率_第4頁
貨幣銀行學課件之利息與利息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利息與利息率第一節 利息與利息率第二節 利率決定的理論第三節 利率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第一節 利息與利息率一、利息的含義利息是使用借貸資本的報酬。 馬克思認為利息實質上是利潤的一局部,是剩余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在西方國家通常把利息稱之為貨幣資本的“價格。 二、利息率及其計算利率(interest rate)是利息率的簡稱,指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資金額的比率. 利息率= 利息額/借貸資金額 100% 利率可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年利率(annual interest):以年為單位計算利息時的利率,通常%表示.月利率(monthly interest):以月為單位計算利息時的利率

2、,通常表示.日利率(daily interest):以日為單位計算利息時的利率,通常以0 表示.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利率的計算可分為:利率的計算單利法復利法 單利(simple interest):是指單純按本金計算出來的利息.用公式表示為:利息I=本金P利率r期限n其本利和的計算公式為: 本利和S=P1+rn 復利法是指在計息時把按本金計算出來的利息再參加本金,一并計算利息的方法。其利息計算公式為:例題:某投資者有資金10萬元,準備投資于為期5年的金融工具,假設投資年利率為6%,請分別用單利和復利的方法計算其投資的未來值。單利計算S=P (1+rn)=10(1+6%5)=13(萬

3、元)復利計算S=P (1+r)n=10(1+6%)513.382256(萬元)貼現:把未來某一時期的資金值,折算成現在時期的資金值。終值(final value):未來某一時點上的本利和,一般是指到期的本利和。現值(present value):未來本利和的現在價值,也叫貼現值。 可以從 倒算出現值的概念可以用于投資決策等.舉例: 現有一項工程需10年建成,有甲乙兩個投資方案。甲方案第一年年初需要投入5000萬元,以后9年每年年初再追加投資500萬元,共需投資9500萬元;乙方案是每年年初平均投入1000萬元,十年共需投資1億元。問那一種方案更好?假設市場利率為10甲方案乙方案年份每年年初投資

4、額現值年份每年年初投資額現值1234567891050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0454.55413.22375.66341.51310.46282.24256.58233.04212.041234567891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909.09826.45751.31683.01620.92564.47513.16466.51424.1095007879.51100006759.02三、利率的種類 官定利率(official interest rate)又稱法定利率,是由一國中央銀行所規定

5、的利率,各金融機構必須執行.公定利率(pact interest rate)由民間權威性金融組織商定的利率,各成員機構必須執行.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場利率(market interest rate )是指按市場規律自由變動的利率。基準利率basic interest rate :由一國中央銀行直接制定或調整,在整個利率體系中發揮根底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場經濟國家主要指再貼現利率。 利率市場利率基準利率案例1: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人民銀行將按照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額長期、后小額短期的根本步驟,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調控和引導市場

6、利率,使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 : 1、19781996年,利率市場化準備及試點階段。國家加大了利率調整的頻率,共計調整了13次以上。1978-1985年間,中國人民銀行先后調整了5次利率,其中1985年就調整了兩次,主要是與當年的通貨膨脹率較高有關,說明政府已開始關注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關系。從1992年開始,人民銀行開始注重利率結構的調整,出臺了利率補貼措施,明確了特定貸款利率,進一步理順利率體系。1993年由于經濟過熱,政府兩次上調利率。說明政府已經采用相機決策的貨幣政策、采用利率調節手段來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這期間,國家開始嘗試進行利率市場化改

7、革試點。1986年9月,溫州市成為全國金融體制改革和利率市場化試點城市。 2、1996年至今,利率市場化推進階段。從1996年開始,加快了利率市場化的步伐,采取了有方案有步驟的利率市場化改革。1996年和1997年,先后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實現了同業拆借和銀行間債券利率的市場化。自1998年9月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利率全面放開。1998年10月開始,逐步放開本外幣貸款和存款利率的浮動范圍。2000年9月實行外幣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這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步驟之一。2002年,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試點,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擴大到100%,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0%。 2

8、003年12月,再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空間。2004年10月,原那么上放開了貸款利率上限,允許存款利率下浮,穩住存款利率上限。根本上賦予了金融機構自主定價的權利,作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核心環節存貸款利率的放開已經有實質性的突破。到2006年底,尚未放開的關鍵點在于貸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這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到攻堅階段 。2007年1月4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率正式運行,這是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關鍵的一步。2021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開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落實好房地產信貸政策,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

9、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豐富利率風險管理工具。到現在為止,我國包括國債市場、金融證券市場和企業債券市場在內的全部金融市場的利率已經根本實現了市場化;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市場等貨幣市場也都已經根本實現了利率市場化;外幣市場利率市場化根本實現;存款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根本上不再對銀行利率的選擇約束太多。但是,目前我國還有一些利率尚未完全實現市場化,表現在:保持了存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管理;企業債的發行利率仍需要審批;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分割狀態沒有最終消除;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也處于分割狀態。 固定利率(fixed rate)是指在整個借貸期間內按事先約定的利

10、率計息而不作調整的利率。浮動利率(floating rate)是指在借貸期間內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進行調整的利率。 利率固定利率浮動利率名義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是指包括了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通常金融機構公布或采用的利率都是名義利率.實際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指名義利率減去當期通貨膨脹率之后的真實利率. 利率名義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關系:令r表示名義利率,i表示實際利率,Sr為按名義利率計算的本利和,Si為按實際利率計算的本利和,設A為本金,那么:SrA1r; Si=A(1+i)A(1r)=A(1+i ) (1+p)國際通用的計

11、算實際利率的公式: i=(1+r)/( 1+p)-1反之名義利率: r=(1+i)(1+p) -1概略的名義利率計算公式: r=i+p案例2: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在經濟活動中,區別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至關重要。是賠是賺不能看名義利率,而要看實際利率。實際利率是剔除了通貨膨脹因素影響后的利率。 比方在1988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高達18.5,而當時銀行存款的利率遠遠低于物價上漲率,所以在1988年的前三個季度,居民在銀行的儲蓄不僅沒給存款者帶來收入,就連本金的實際購置力也在日益下降。 老百姓的反響就是到銀行排隊取款,然后搶購,以保護自己的財產,因此就發生了1988年夏天銀行擠兌和搶購之風,銀行存

12、款急劇減少。 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的銀行系統于1988年第四季度推出了保值存款,將名義利率大幅度提高,并對通貸膨脹所帶來的損失進行補償。以1989年第四季度到期的三年定期存款為例,從1988年9月l0日開始實行保值貼補政策的時間到存款人取款這段時間內的總名義利率為21.5,而這段時間內的通貨膨脹率,如果按照1989年的全國商品零售物價上漲率來計算的話,為17.8%,因此實際利率為3.7。實際利率的上升使存款的利益得到了保護,他們又開始把錢存入銀行,使存款下滑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轉。 正利率和負利率:當名義利率高于通貨膨脹率,實際利率大于0時,即為正利率;反之那么為負利率利率正利率負利率國內利率:反

13、映一國金融市場資金供求總體狀況的利率。國際利率: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例如: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紐約同業拆借利率NIBOR香港同業拆借利率HIBOR利率國內利率國際利率四、決定利率水平的因素平均利潤率 國際收支狀況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 預期通貨膨脹率 借貸資金供求關系 決定利率水平的因素五、利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1、利率變動會影響資金的借貸關系 2、利率變動會影響投資和儲蓄 3、利率變動對國際收支有重要影響六、利率變動影響經濟的渠道 利率變動投資和儲蓄消費資金供求宏觀經濟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使用貨幣政策影響利率水平,實現調節經濟的目標。第二節 利率決定的主要理論一、馬克思的利率決定理論 利

14、息量的多少取決于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于平均利潤率。因此利息率具有以下特點:1、平均利息率有下降趨勢。2、平均利息率下降緩慢,具有穩定性。3、決定利息率的因素具有偶然性。二、古典利率理論 也稱為“實際利率理論。該理論認為利率在本質上是由于人們放棄了當期的消費而得到的報酬。 投資者以投資于資本所得的資本邊際生產力來支付利息,儲蓄者因為犧牲當期的消費而獲得利息。儲蓄是利率的增函數,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當S=I時,利率到達均衡水平;當SI時,資金供給多于資金需求,即儲蓄增加時,會促使利率下降;反之,當S小于I時,利率水平上升。注意:古典學派根本上是貨幣中性論者,即他們認為利率只是由生產率和節約的實際力

15、量所決定的,即由投資和儲蓄等實質因素決定的,與貨幣因素無關 二、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 流動性偏好是指人們喜歡流動性比較高的貨幣,所以這一理論又稱流動性偏好理論。 凱恩斯認為古典學派的理論前提即市場經濟會自動到達充分就業均衡是不現實的。 認為利率由貨幣的供求關系決定,而不是由投資和儲蓄的關系決定的。利息是人們放棄貨幣,犧牲流動性偏好的報酬。貨幣供給是由銀行體系決定的外生變量由根底貨幣和存款準備金率決定,與利率沒有關系。貨幣需求由消費性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需求組成,其中消費性需求和預防性需求是外生的,投機性需求與利率相關。 在貨幣供給相對確定的情況下,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貨幣需求的影響。 rMM

16、LM圖二:凱恩斯的利率決定理論流動性陷阱:當貨幣供給線與貨幣需求線的平行局部相交時,無論怎樣增加貨幣供給,貨幣均會被儲存起來,不會對利率產生任何影響。三、可貸資金利率理論loanable funds theory of interest 一方面指責實物市場論忽略貨幣供求的缺陷;另一方面認為貨幣供求論無視資本供求因素的缺乏。提出利率是由二個市場的因素共同形成的可貸資金供求決定的.為了進一步說明可貸資金理論,我們用一個簡化的模型。不妨設一個封閉經濟體,并且在這個封閉經濟體中不存在政府,利率為r:(1) 當期可借貸資金供給為Ls,家庭和企業的實際儲蓄為S(r),實際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局部為Ms顯然S(

17、r)是利率的函數, Ms與利率無關是外生變量,那么有:Ls=S(r)+ Ms (2)當期可借貸資金需求為Ld,購置實物資產的投資需求為I(r),家庭和企業的貨幣需求量為Md(r) ,顯然I和 Md(r)都是利率的函數,那么有:Ld=I(r)+ Md(r) (3) 在當期處于均衡狀態時,可借貸資金的供給等于可借貸資金的需求,因此有:Ls=Ld即S(r)+ Ms I(r)+ Md(r) 此時,即可以求出均衡利率r0,如圖五所示。四、IS-LM分析的利率理論 IS-LM模型由希克斯英國首先提出,由漢森美國加以開展而成。由于這個模型既考慮了儲蓄投資,又考慮了貨幣供求,還考慮了收入的作用,所以它是一個一

18、般均衡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決定的利率是均衡利率。 IS-LM模型的理論根底是凱恩斯理論。理論根底:整個社會經濟活動可分為兩個領域,實際領域和貨幣領域。在實際領域重要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投資I和儲蓄S;在貨幣領域重要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貨幣需求L和貨幣供給M。實際領域均衡的條件是投資I=儲蓄S; 貨幣領域均衡的條件是貨幣需求L=貨幣供給M。商品市場均衡:I=S 均衡條件I=Ir=e dr 投資函數s=sy=- +(1- )Y 儲蓄函數得到:Y=(+e-dr)/(1-)Y(收入)I投資rS儲蓄IS曲線S(Y)I=SI(r)IS曲線的形成 IS曲線,社會經濟活動中產品市場出現均衡時,即投資等于儲蓄時,國民收入與利率之間存在負向相關關系。 I=Ir=e dr s=sy=- +(1- )Y I=S Y=(+e-dr)/(1-)貨幣市場的均衡:L=Ms 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L=L1Y+L2r=KYhr 貨幣需求函數Ms=m 貨幣供給為常數得到 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