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班級管理(第3版)小學班主任作為管理者 01班級與小學生的成長 02班級管理目標、愿景與計劃03小學班級組織建設 04CONTENTS小學班級日常管理05小學班級活動管理 06班級教育與管理因素的管理 07班主任自我管理 08小學班級管理評價與研究 09主要參考文獻引子擔任小學班主任,你們準備好了嗎? 小學教育專業的同學們:你們做好擔任小學班主任的準備了嗎?抑或你們已經承擔了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但是你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嗎?班主任,是每一位小學教師都有可能承擔的角色。這一角色的任務,就是開展班級管理。要成功地進行小學班級管理,就必須對小學班級管理活動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備班級管理的能力。幫助你們全面
2、了解小學班級管理活動并形成班級管理能力的理論,就是小學班級管理理論。這本教材是對小學班級管理理論的 介紹和實踐的導引。 第一章 小學班主任作為管理者 1了解我國現代學校制度中班級的性質與特點。 2了解班主任作為管理者的角色。 3認識班級管理的內涵與特點。4認識班級管理的功能。 5了解班級管理作為一種專業性的工作。 本章“應知”目標 第一節 小學班級與班主任的管理者角色一、班級的由來與性質 班級是現代學校制度的產物,它的產生有特定的歷史原因。認識“班級”的產生、存在的種種“奧妙”,你就會知道班主任這個角色從何而來,理解你即使生活在其中也未曾意識到的班級的性質,并進而理解自己那一份班級管理的“擔當
3、”。(一)班級的由來 1班級是班級授課制的產物 2班級成為影響教育的重要因素(二)班級的性質1班級是一種社會正式組織2班級是一種教育組織3班級是一種學習組織4班級是一種社會關系的存在5班級是存在差異的組織二、小學班級的特點(一)小學班級由特定年齡段兒童組成 目前在我國小學里,作為班級成員的小學生,年齡一般在6周歲至12周歲,年級一般為一至六年級。小學的學制,總體說有兩種學制:一種為五年制,一種為六年制。目前國家主要推行的是六年制學制。小學班級一般就處在小學一至六年級上,見證著小學生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的發展變化。 (二)小學班級是班、隊合一的教育組織 在我國小學班級中有平行的少先隊組織。根據中國
4、少年先鋒隊章程的規定,凡是6周歲到14周歲的少年兒童,愿意遵守隊章,提出入隊申請,經過中隊委員會批準,就可成為隊員。班級作為一個少年兒童的學習組織,是小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層組織,主要目的是把小學生培養成為合格公民;而它作為少先隊組織,則是為把少年兒童培養成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三、班主任的制度化角(一)班主任是我國學校制度中的一種管理者角色 當今世界各國教育均普遍實行班級授課制度,但是,作為學校制度性的規定,為學校中的每個班級專門配備一個管理班級的班主任,并非普遍的做法。在我國學校制度對教育者角色的規定中,班主任是學校制度中一種專門的角色。 (二)班主任是一種教育管理者角色 中小學班主任
5、工作規定明確了班主任的角色性質:“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 班主任的教育者管理者角色至少有三個特點: 第一,班主任為教育進行管理。第二,班主任通過教育進行管理。第三,班主任通過管理進行教育。四 、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者角色 (一)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教育管理者 小學班主任作為服務于國家教育事業的人員,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要以國家的教育目的、小學教育目標為依據。同時,作為一所小學的老師,要在學校校長的領導下,在教導處的指導下,從一定年齡段上的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出發,把班級教育活動和班級管理有機地結合在
6、一起。(二)小學班主任的雙重管理者角色 從前面對小學班級的分析可以知道,小學班級實際上是一個雙重性質的組織,它既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的基層組織,也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基層組織。由于小學班級的這種雙重組織的性質,小學班主任作為管理者,也承擔著雙重管理的任務,具有雙重管理者角色身份。就目前小學教育實踐的一般情況而言,小學班主任是班主任,也是少先隊中隊輔導員。 第二節 學校教育活動中的班級管理及其功能一、管理(一)管理的內涵 管理作為一個表達學術概念的詞語,是外來詞語,相應的英語詞語是management,意思是“同別人一起或通過別人使活動有效地完成的過程”。 把漢字的“管”和“理”結合起來表達現代管理
7、學的基本概念是合適的。在漢語中“管”作為動詞 指“總理其事”,而“理”的本義則是“治玉”,即把自然的玉石(璞)加工為玉器。(二)管理產生的原因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管理是與人類社會的組織生活相聯系的。換句話說,當人們被組織起來時,管理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就產生了。人類社會充斥著大大小小的組織,這些組織對人類社會生活發揮著作用。人們生活在這些大大小小的組織中。組織的存在和組織活動的正常開展,需要人們行為的協調和有序。管理由此產生。 (三)管理的實質 管理的實質是使組織實現共同目標。管理的實質就是使得一個社會組織中的人們為實現組織目標和任務共同行動的一種實踐活動。 (四)管理實踐活動的基本要素 管理作為
8、一種實踐活動有三個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主體)、管理對象(管理客體)和管理中介。管理實踐活動是管理者運用一定的管理方法、手段等(中介),對管理對象施加影響,以實現管理目標的過程。(五)管理的主要職能 管理是指根據組織活動的需要發揮一定的職能。綜合管理學研究的一般觀點,管理的職能主要有: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等。這些職能是管理必須發揮的作用,也可稱為管理要素。這里應注意:管理實踐活動要素與管理要素是有區別的。 (六)管理過程及主要環節 管理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過程性的存在。過程一定是階段性的構成。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就是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管理作為一種實踐過程,是由一定的環節構成的完
9、整過程。管理的職能有一些發生在特定的時間段上,因而這些職能與特定的管理環節相一致。綜合管理學的一般研究,這里認為構成管理完整過程的基本環節可有:計劃、實施、評價。計劃與評價同時也是管理的職能。 二、班級管理 (一)班級管理的三種理解1學校領導層面對全校各個班級組織進行的管理 學校組織層面的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諸方面工作之一,即在學校領導所實施的學校管理中,其中一項工作是對班級實施的管理。但是,學校領導并不直接對具體的班級實施管理。 2任課教師進行的課堂班級管理 班級本來就是因班級授課產生的。班級組織的活動主要是在授課過程中進行的。當任課教師進行班級授課時,同時在進行著班級管理以保證授課任務的完
10、成。任課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班級管理,也不是班主任直接進行的班級管理。3班主任的班級管理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是指其對班級事務全面負責,包括班主任接受學校的領導具體管理班級,班主任通過任課教師間接地管理班級,班主任通過課堂教學以外的時間直接管理班級。(二)班主任的班級管理1管理、思想的特殊性2班級管理實踐活動基本要素的特殊性3班級管理職能的特殊性4班級管理與一般管理的共性 三、小學班級管理 (一)小學班級管理重行為管理 人在社會組織中生活,就要按照社會組織的要求來行動。這就是“組織行為”問題。有了比較豐富的社會組織生活經驗的人,就有比較豐富的組織行為經驗積累,也有了一定的自我行為學習與管理的能力。而小
11、學生則不然,進入小學班級是他們學習社會組織行為的開始。沒有豐富組織行為經驗的小學生,往往缺乏組織行為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幫助小學生學習組織行為并對他們在班級組織中的行為進行管理,就顯得比較重要。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要讓小學生在班級組織中正確地行動,就要讓他們先了解班級組織生活方式,學會正確的行為方式,也就是說,要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班級組織生活方式和組織行為的教育。當然小學生的年齡不同,幫助小學生學習組織行為和管理他們組織行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二)小學班級管理有年段性特點 小學生生理、心理及社會性方面正處在發展中,或者說正處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人們把小學一至六年級習慣
12、分為低、中、高三個年段。這三個年段的劃分,恰恰反映出小學生在小學六年學習過程中發展的特點。小學生這一發展的年段性特點,也會成為小學班級管理的特點,即班級管理的年段性特點。 譬如,對組織的管理總是指向一定目標的,因為小學生處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所以,不同年段上的班級組織目標是不同的。小學生在校的六年,是變化巨大的六年。他們從懵懂的孩子,到初步具有自我意識的少年,年段的特點既強于幼兒園,也強于中學及以后。小學班級組織目標在不同的年段上,有不同的內涵與要求。小學班主任不能以一種不變的班級組織目標來管理不同年段上的班級組織。四、班級管理的基本功能(一)班級管理的“組織”功能 班級管理要依據一定的教育目標
13、,按照一定的組織方式,把一群學生組織起來,形成一個能夠正常地開展教育活動的有機整體。 小學班級管理則要依據小學的教育目標,以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將他們組織起來,成為小學中正常開展教育活動的有機整體,即小學的班級組織。 (二)班級管理的“教育”功能 班級管理具有“教育”的功能,第一,是由于班級組織的教育性質。班級組織存在與發展的目的,就在于班級組織里發展中的人學生。學生要在班級組織中成長。促進人的成長是教育的本質所在。第二,班級組織要存在和發展,需要班級中的學生個體學會在班級組織中生活。學會在班級組織中生活,是班級組織中的成員成長的內容,因而也是教育的內容。這樣班級管理就不能沒有“教育性”
14、。 第三節 班級管理的專業性 一、經驗的班級管理與專業的班級管理 經驗的班級管理,是指班級管理者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前,沒有獲得班級管理的理論知識。專業的班級管理,是指在管理專業理論指導下的班級管理。(一)經驗的班級管理 經驗的班級管理者,不可能了解班級管理的真實意義,不了解班級組織對學生發展的意義,不了解特定的班級環境對學生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以紀律確保班級秩序,就成為班級管理者的主要訴求。(二)專業的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可以是專業理論指導下的,不僅因為有實踐的需要,而且有一定理論成果基礎。班級管理是“管理”的領域之一。管理作為理論的對象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的理論對象從工廠、企業 拓展到社會
15、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拓展到教育管理和學校中的班級管理。二 、班級管理專業知識 (一)班主任理論與班級管理理論 以“班主任”為視角進行的研究,是從班主任這一學校中的角色出發的,進而探討這一角色的性質、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所承擔的角色任務及如何完成這一角色任務。這種視角常常是從教育學理論出發進行研究的。以“班級管理”為視角進行的研究,則從學校中的一種管理現象出發,探討這種管理的性質、職能、內容和方法等。這一視角則應當是管理學或教育管理學的。 就其角色為學校基層教育組織的管理者而言,班主任的工作性質就是管理。(二)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的基礎1管理學和教育管理學基礎 (1)管理學作為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的基礎;
16、(2)教育管理學作為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的基礎2跨學科理論基礎 (三)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的性質和特點 班級管理是一種獨特的管理實踐活動。這種獨特的管理實踐活動,一方面作為一種獨特的管理現象,有自身獨特的活動規律,自然有揭示這一獨特管理現象性質和獨特活動規律的知識;另一方面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實踐者,掌握班級管理知識,是為了富有成效地開展班級管理實踐。班級管理專業知識是直接為班級管理實 踐服務的,因此“應用性”就是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的重要性質。 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的特點是它的“實踐性”。在班級管理專業知識中有理論研究的成分,但歸根結底是為了班級管理實踐,是要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班級管理實踐。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的中
17、心是“做”。班級管理專業知識圍繞班級管理之“做”,回答“做什么”“為什么做”和“怎樣做”。 三、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的基本課題 班級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1班級管理的對象2班級管理目標與計劃3班級組織建設4班級日常管理5班級活動管理6班級各種教育與管理因素的管理7班主任自我管理 8班級管理評價與研究 9 結合讓我再來一次,回憶自己童年時代的小學班主任,或反思自己的小學班主任工作,討論小學班主任作為管理者是怎樣的一種角色,怎樣才能擔當起這一角色。討論與實踐 第二章 班級與小學生的成長1認識小學生作為社會 - 心理人的成長與小學班級組織的關系。 2了解小學班級作為一種社會正式組織與班級組織的正式人際關系,
18、以及其中的非正式組織與非正式人際關系。 3認識小學班級作為社會正式組織對小學生成長的顯性影響和隱性影響。 4認識小學班級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與非正式人際關系對小學生成長的影響。 5了解“互聯網 +”時代給小學班級組織生活帶來的變化。 本章“應知”目標 第一節 小學班級:小學生成長中的重要社會組織一、人的發展與社會組織 人是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層面的完整的人。人的發展包括生物層面和社會心理層面的完整的發展。人的發展有生理的基礎,但是,人之為人根本在于“社會性”,即他的社會-心理層面。人的發展的重要方面是人的社會性發展,即個體社會化。小學生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他的社會性發展,即小學生的個體社會化。(一
19、)人的發展的社會-心理視角(二)小學生的發展個體社會化(三)個體社會化在社會組織中實現 二、小學班級作為一種影響小學生發展的社會組織 社會正式組織是社會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根據一定的社會系統運作的功能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按一定法律法規建立起來,并對其成員有角色任務與行為規范要求等的群體。非正式組織是由于個體間觀點、興趣、愛好等的相同或相似而自發形成的群體。(一)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二)小學班級作為社會正式組織及其中的非正式組織(三)小學班級組織對于小學生發展的特殊意義三、小學班級組織中的兩類人際關系 (一)班級組織中的正式人際關系 小學班級組織作為一種社會正式組織,是依據學校教育目標建
20、立起來的。小學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學生等,都是這種社會正式組織中的角色。這些不同角色承擔著不同的任務,也有不同的行為規范。這是由學校制度和班級制度規定好的。在一個小學班級里,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小學生之間的角色關系與交往方式是規定好了的,是外在規定的結果。這種社會正式組織中的正式人際關系,與小學生成人后進入社會,在職業性的社會正式組織中所形成的正式人際關系具有共同的性質。小學生在小學班級中形成的正式人際關系,可以說是對他們成年以后在社會正式組織中的正式 人際關系的預演。 (二)班級組織中的非正式人際關系 在小學班級組織中,小學生最容易形成的就是同伴群體非正式組織,從而形成“朋友”關系非正式人際關系
21、。非正式組織與非正式人際關系都是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小學生在班級中形成的非正式人際關系,對于他們成年以后建立和處理非正式人際關系也很重要。并且,因為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非正式人際關系對于他們的成長有著特殊的影響。 第二節 小學班級正式組織影響學生發展的功能一、班級組織影響個體發展的雙重功能 (一)班級組織影響個體發展的顯性功能 個體社會化是社會 學對個體發展與社會關系、對學校中的班級培養人的一種表述。在現代社會中,對現代學校中的班級活動的要求,就是實現個體社會化。這一點是人們對班級組織有意識的要求,也是班級活動有意識的追求。因此,班級的個體社會化功能,就是班級組織或這種正式人際關系的顯性功能。(
22、二)班級組織影響個體發展的隱性功能 在班級中進行學業成績比較,是教育活動中的普遍情況,不過沒有哪一個教師會認為通過學業成績比較,將學生進行“好”“中”“差”的區分就是這種比較的目的所在。所以說,在班級中學業成績比較導致學生分化,是班級組織或這種正式人際關系的隱性功能。 (三)班級組織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的關系 班級組織及其正式人際關系,是為發揮它的顯性功能建立起來的,但是,這種社會正式組織及其正式人際關系一旦建立,它的自發的潛在的影響或隱性功能也會產生出來。社會學研究者對組織的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班級組織及其正式人際關系的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有密切的關系:(1)顯性功能會導致隱
23、性功能的產生,如學業成績比較是班級組織實現顯性功能的手段,但是導致了學生分化這種隱性功能的產生;(2)隱性功能制約顯性功能的實現,如學生的分化是與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相悖的;(3)積極的隱性功能可以促進顯性功能的實現,如優秀的班集體成為個體的參照,可以激發他們的成長動機;等等。二、小學班級正式組織影響學生發展的顯性功能(一)小學班級作為教育教學基層組織及其影響小學生發展的顯性功能1小學班級作為教育教學基層組織(1)小學班級組織建立的非自愿性。(2)小學班級組織是一個學習共同體。(3)小學班級組織的科層化。(4)小學班級組織由成人領導。2小學班級作為教育教學基層組織影響小學生發展的顯性功能 小學班級
24、組織教育教學功能實現的這兩個基本途徑,決定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有兩個方面:一是與任課教師合作的班級管理,一是班主任直接進行的向課堂外延伸的班級管理。 (二)少先隊基層組織及其影響小學生發展的顯性功能 1少先隊基層組織 根據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少先隊組織 系統由大隊、中隊、小隊構成,以班級為單位建立的少先隊中隊,是少先隊的一級正式組織。2少先隊組織影響小學生發展的顯性功能(1)政治教育功能(2)群眾教育功能(3)自我教育功能(4)實踐鍛煉功能3少先隊組織與班級組織的關系及顯性功能的差異 三、小學班級正式組織影響學生發展的隱性功能一是班級組織的人際關系對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班級人際關系影響小學生個體
25、社會認知、情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心理需要的滿足。 二是班級組織的教育教學方式作為實現一定教育教學目標的手段,會產生班級教育目標之外的結果。 (一)班級組織人際關系對小學生心理的隱性影響(二)班級教育教學活動方式和手段的隱性影響1小學班級學業競爭性活動導致學生分化的2學生分化對班級教育資源分配的影響3學生分化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影響第三節 小學班級非正式組織影響學生發展的功能一、小學班級中的非正式組織 (一)小學班級中非正式組織的產生 在小學班級內部,由于小學生之間存在著吸引和排斥的關系,因而也存在著若干規模大小不等的非正式組織及非正式人際關系。正是這些非正式組織及非正式人際關系的存在,豐富了班級的
26、存在形式和小學生在班級中的生活內容。 (二)小學班級非正式組織的特征自發性不穩定性多樣性交叉性二、 小學班級中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的關系及類型 在小學班級正式組織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兩者之間會發生一定的關系。兩者的關系主要是“同”和“異”。 大體說來,小學生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之間的關系可以歸結為三類:一是一致型,即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之間在價值取向上保持較高程度的一致性。二是相容型,即非正式組織取向并不直接指向正式組織的目標,有自己的行事準則,但是表現出來的興趣、愛好,可以為正式組織目標所包容,甚至可間接促進正式組織目標的實現。三是沖突型,即該類小學生非正式組織不認同正式組織目標。三、小學班
27、級中的非正式組織同伴群體(一)同伴群體的內涵 同伴這個詞在詞義上就是人與人結伴,因而,同伴這一詞不一定有年齡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年齡不同的人之間可以結為同伴。但是,同伴這個詞在學校班級生活中,就必然帶有年齡特點。小學班級中的同伴群體也稱為同輩群體。它是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在班級生活中由于興趣、愛好和價值觀等相同而形成的一種非正式組織或人際交往關系。 (二)同伴群體對小學生個體發展的意義第一,同伴群體是滿足小學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條件。第二,同伴群體是小學生獲取課程以外知識與技能并加以實踐的途徑。第三,在同伴群體中的交往經歷是小學生成年后社會交往的基礎。四、小學班級中同伴群體的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
28、(一)同伴群體的正向功能 1同伴群體可為小學生個體提供積極的參照2同伴群體為小學生在班級組織中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條件3同伴群體可以促進小學生對正規課程的學習(二)同伴群體的負向功能 1同伴群體可能為小學生個體提供消極的參照2同伴群體不良行為影響小學生品德發展3同伴群體可能阻礙小學生對正規課程的學習 第四節“互聯網 +”小學班級一 、互聯網成為班級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 所謂“互聯網+”小學班級,就是在互聯網上建立起來的小學班級生活。 今天的中國,智能手機已經普及,人們已經生活在移動互聯網的環境中。智能手機作為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更不要說教師和家長對智能手機的日常使用。伴隨智
29、能手機使用的是各種APP的開發,微信群、QQ群等成為小學班級交往的常用方式。二、“互聯網 +”帶來小學班級新的存在方式和交往方式 (一)“互聯網+”帶來的小學班級新的存在方式 自從網絡加入到班級的基礎設施中,教室所限定的班級存在的空間范圍就被突破了。網絡的最大特征也許就在于,現代網絡通信技術可以非常便捷地把分布在各個地區的不同個人、團體、組織聯系在一起,快速實現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網絡通信技術的關鍵在于3C,即計算機(computer)、信息(contents)和通信(communication)。網絡幾乎覆蓋了人類現代文明所能夠達到的一切區域,班級的存在空間也大大拓展了。 班級生活有了一個二
30、重空間:現實生活中的班級和網絡中即虛擬世界中的班級。 (二)“互聯網+”帶來的小學班級成員新的交往方式 組織生活或群體生活的根本特征就是交往,小學班級組織生活或群體生活當然也是這樣。(三)“互聯網+”拓展了同伴群體的交往空間 在虛擬世界里,同伴群體的非正式交往,有了比班級組織正式交往更廣闊的時空。在班級主頁上小學生可以實現同伴群體的非正式交往,在微信群或其他朋友圈中也可以。如果說,在現實世界中,班級正式組織活動占據了一個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和空間,并沒有給同伴群體的非正式交往留下多少時間和空間;那么,在虛擬世界中,同伴群體的非正式交往就有了比較多的時間和可支配的空間。網絡極大地拓展了小學生的生
31、活空間,同時也擴大了小學生的交往范圍。在網絡上,小學生可能結識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知識背景、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民族和國家的交往對象。 三、“互聯網 +”對小學班級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功能的影響與治理 (一)網絡對小學班級正式組織功能的影響 網上班級可以加強小學班級正式組織的顯性功能。 網上班級可以減弱班級教育活動的隱性功能。 (二)網絡對小學班級非正式組織功能的影響 網絡可以加強班級同伴群體的正向功能。 但是,網絡也可能進一步放大同伴群體的負向功能。(三)班級虛擬世界的治理1網絡是需要加以利用和控制的對象2加強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1)以教育價值為導向,從網絡本體中開掘豐富資源(2)加強
32、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高班級管理的效能 1.討論 閱讀我的班級后討論:怎樣理解小學班級組織中的正式人際關系與非正式人際關系?這 些關系對班級管理有何作用? 2.實踐 瀏覽一個小學班級的網頁,了解一個班級的微信群、QQ 群等,分析一下“互聯網 +”對小學 班級組織的影響。討論與實踐 第三章 班級管理目標、愿景與計劃1認識班級每一個成員的成長是班級管理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2了解班級管理目標、組織目標與個體發展的關系。 3了解班級愿景概念及其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的意義。 4了解實現班級管理目標的基本路徑。 5了解班級管理計劃的作用及制訂方法。 本章“應知”目標 第一節 小學班級管理目標、組織目的與班級
33、中的個體 一、班級管理目標是班級管理的第一要素(一)班級管理目標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的地位 管理目標是開展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素,班級管理目標也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素。管理目標,是開展一定的管理工作期待獲得的結果。小學班級管理目標,是開展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期待獲得的結果。這個結果同樣也是班級管理者期待的班級組織的理想狀態。 (二)班級管理目標的特性預期性指向性主動性評價性 二、班級管理目標與組織目的、小學教育目標和教育目的 (一)班級管理目標與組織目的 一種社會組織能否實現它對于社會系統的功能,與這一組織的管理狀態有關。就是說,組織目的的實 現需要管理的條件,管理是實現組織目的的手段,是組織目的實
34、現的關鍵條件之一。因而,從根本上講,管理目標應當與組織目的一致。組織目的所在,就是管理目標所在。 班級管理目標與班級組織目的的關系,與管理目標同組織目的的一般關系是一致的。班級管理目標從根本上說是為實現班級組織目的服務的。班級管理目標與班級組織目的是一致的。班級組織是學校系統的組成部分,是學校基層教育教學組織。學校系統對班級組織的功能要求,是班級組織的目的所在。班級要實現它對于學校系統的功能,也需要班級組織狀態符合學校系統對班級組織的功能要求。小學班級管理的目標也在于班級組織自身,即使班級達到能夠在學校系統中實現作用的 狀態。 (二)小學班級管理目標與小學教育目標 班級組織是學校組織的一部分。
35、小學班級是小學的組成部分,小學班級組織目的服從小學教育目標。小學班級管理目標與小學班級組織目的相聯系,就必然要同作為小學組織目的的小學教育目標相聯系。小學班級管理目標的明確與設定,必須考慮小學教育目標的要求。(三)小學班級管理目標與教育目的 小學是整個國家教育系統的組成部分,小學教育目標要服從整個國家的教育目的。小學班級管理目標就又與教育目的發生了聯系。國家教育目的制約小學教育目標,小學教育目標制約班級組織目的,班級組織目的又制約班級管理目標,班級管理目標與國家教育目的相聯系。 根據這樣一種認識,明確班級管理目標,必須依據班級組織目的、小學教育目標和國家教育目的。離開了教育目的,就離開了小學教
36、育目標,也離開了小學班級組織目的,就不能正確地認識并制訂出班級管理目標。 班級管理目標與班級組織目的、小學教育目標和國家教育目的就是這樣一種三重關系。 三、班級管理目標與班級中的個體(一)兩種兒童觀 在班級管理中,兒童觀體現在對成人班級管理者與班級中未成年人關系的認識上。把兒童視為“無知者”,看成是成人可以任意擺布的對象,是一種兒童觀。把兒童看作同成人一樣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也應當享有自己的權利,這又是一種兒童觀。 直到20世紀初,兒童的狀況正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在她的童年的秘密中所指出的,“直到昨天,直到本世紀開始,社會對兒童毫不關心,讓兒童全由他出生的家庭撫養。
37、父親的權力,是他唯一的保護。這多少是兩千多年前羅馬法的遺跡。在這樣漫長的時期內,文明發展了,改變了它的法律,使它有利于成人,并為成人服務,但是,兒童卻絲毫沒有社會保障”。 (二)兒童權利的法律認可 1925年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是成人社會第一次在世界范圍內對兒童權利的正式承認。195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正式國際組織對兒童的權利加以肯定。2002年5月10日,聯合國大會第27屆特別會議(兒童問題特別會議)指出了這一點。這次特別會議通過了一項議案,題為適合兒童生長的世界。-1992年,我國參照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提出的全球目標和兒童權利公約,從中國國
38、情出 發,發布了九十年代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這是我國第一部以兒童為主體、促進兒童發展的國家行動計劃。2001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2011年7月,國務院又發布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三)班級中個體享有的兒童權利 班級中的兒童所享有的基本權利是: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 兒童權力的核心是“兒童優先”。這一點在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得到了明確。早在195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宣言中就確認,“人類有責任給兒童必需給予的最好的待遇”。當時發布兒童權利宣言的目的是,“以期兒童能有幸福的童年,為其自身的
39、和社會的利益而得享宣言中所 說明的各項權利和自由,并號召所有父母和一切男女個人以及各自愿組織、地方當局和各國政府確認這些權利”。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的總目標指出:“堅持兒童優先原則,保障兒童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提高兒童整體素質,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這一思想在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繼續得到確認。因此對兒童“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班級管理者在明確班級管理目標時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 第二節班級管理目標操作化:從目標到愿景 一、班級管理操作性目標班級管理目標從觀念上來把握,是概念認識;從實踐要素來把握,是操作。將概念上的班級管理
40、目標轉化為具有操作性的班級管理目標,是班級管理實踐的需要。 班級管理目標操作化要把握3個要素,即教育目的(目標)、班級個體特定發 展需要和班級集體生活。-(一)班級管理目標從概念到操作 班級管理目標概念的理論定義,雖具有普遍性,卻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性。班級管理者開展班級管理實踐,以特定的班級作為管理對象。以特定的班級作為管理對象,就有特殊的管理要求,就要制訂出針對特定管理對象的目標。將理論上認識的班級管理目標應用到特定的班級管理實踐中,制訂出具有實踐針對性的班級管理目標,就是將概念的班級管理目標操作化的過程。 (二)班級管理目標操作的要素 教育目的(目標)要素 班級個體特定發展需求要素班級集體生
41、活要素 二、班級管理目標操作化為愿景組織愿景是全體組織成員共同憧憬的生活景象。它是外在管理目標的內化,是管理者與管理對象愿望的統一。 班級管理目標操作化,就是要將觀念性的目標最終操作化為班級集體生活的理想狀態。這種理想狀態成為班級全體成員的共同愿望,即所謂的班級“愿景”。-(一)作為管理概念的“愿景” 愿景作為一個外來管理術語,英語為“vision”,其中的一個意思是“想象中的未來的景象”。 愿景如果只是一般地被看作是對未來景象的想象,則個人和組織都有,那么它只是一個普通詞語;但是,愿景作為一個管理術語,則是專指全體組織成員“共同愿望的景象”。(二)從管理目標到愿景 1管理目標是外在的要求,愿
42、景是內在的追求 2管理目標是管理活動的操作要素,愿景是全體組織成員的共同愿望 (三)從班級管理目標到班級愿景 班級管理目標與班級愿景有著天然的一致性,班級管理目標正在于要創造有利于班級每一個個體健康發展的集體生活。班級管理目標理當成為班級全體成員所憧憬并富有吸引力的愿景。 (四)班級愿景構建的要素 班級“愿景”基本要素可以概括為:(1)以“理想的班級生活”為主題;(2)以班級中每一個個體的成長為中心;(3)以班級中交往關系為線索;(4)構建起能夠滿足班級每一個個體成長需要的班級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相協調的班級社會關系。 三、小學班級愿景的設計(一)班主任是班級愿景的主要設計者(二) 班級中的每
43、一個個體是班級愿景設計的重要參與者(三)班級愿景設計的基本原則共同生活建設的原則促進學生成長的原則交往的原則建設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班級社會關系的原則符合小學生年齡或年級特點的原則 第三節 班級愿景的實現與班級管理職能 一、班級組織建設與班級愿景 班級愿景是班級成員的共同愿景,班級組織建設與班級愿景的實現是一致的,班級組織建設就是班級生活建設本身,因而班級組織建設是班級愿景實現的基本路徑。班級組織要在班級愿景的引領下,把一個隨機組成的學生群體,逐步建設成為一個規范有序、有凝聚力的、成員共同成長的班集體。組織的初建階段組織的發展階段形成集體的階段 二、班級日常管理與班級愿景班級組織建設在班級每一天
44、的生活中進行。教育者每一天開展著教育活動,學習者每一天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在過班級中的生活。班級中的日常生活構成了班級組織生活的全部。班級日常管理使班級生活每一天都向著愿景接近。- 班級組織建設是生活的建設,生活是在每一天都進行的。每一天的生活就 是“日常”。在班級中每一天都要管理事務,這就是班級日常管理。教育者每一天都開展教育活動,學習者每一天都要在課堂上學習知識,同時也在過一種生活,在學習過一種生活。班級愿景就是在班級管理者每一天進行的管理中累積實現的。 班級日常管理將班級生活的全部累積成全景,并最終實現班級愿景。 三、班級活動管理與班級愿景晨會 、班會、少先隊活動課程及其他各種班級教育活動
45、,是小學班級生活特有的組成部分,是班級生活特有的色彩,往往是集中體現出班級愿景的亮色部分。- 實施班級管理有一些特殊的活動形式,如晨會、班會、少先隊活動課程及其他各種班級教育活動。這些活動主要由班主任來組織,或者主要在班主任的指導下進行。這些班級活動往往直接就是班級生活建設活動,并且體現出班級愿景,甚至閃耀出班級愿景的美麗色彩。 在長期的學校班級管理實踐中,許多學校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晨會、班會、少先隊活動課程及其他各種班級教育活動形式,創造了形式多樣的、生動的、趣味盎然的各種小學班級活動。 四、班級教育及管理因素的管理與班級愿景 影響班級生活的要素是多樣的,有班級內的因素,也有班級外的因素。班
46、主任不是唯一的管理者,也不是唯一的教育者,在班級組織中同樣作為管理和教育因素的還有任課教師、學生家長、社區教育因素及學生。這些因素都在對班級生活發揮著影響,從而影響班級愿景的實現。- 班級的美好愿景,是由班級內外各種教育與管理因素共同積極作用織成的。 班主任在處理這些教育關系時,首先要處理好校內的教育關系。班主任要做好學校領導的助手,把學校領導的教育要求,很好地貫徹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強有力的教師集體,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對學生的教育影響,為此,班主任要團結所有任課教師,與任課教師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以在校內形成強有力的教師集體;學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力量,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
47、能力本來就是班級教育與管理的要求。此外,還要使用好校外教育資源,協調好校內外教育力量,要加強與家長、社區教育機構的聯系,做到密切聯系,互相支持。 五、 班主任自我管理與班級愿景班主任是決定班級生活樣態的關鍵因素,班主任的形象是班級愿景中最重要的一道色彩。班主任管理好自己的形象,是班級愿景實現的重要方面。- 班級中每一個成員的生活表現,共同繪成了班級生活畫面的點線和色彩。如果說班級生活畫面,是一個班級群像的畫面,那么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的形象都影響畫面的美感。在班級生活的畫面中,班主任無疑是這一畫面中最重要的一抹色彩;在班級群像的畫面中,班主任是最重要的一個形象。 在班級愿景中,班主任要有一個自己
48、所期望的與整個班級愿景一致的形象,讓自己在自我管理中成為這樣一種形象,從而實現包括自己在內的班級愿景。 第四節班級管理計劃的制訂一、班級管理計劃在班級管理實踐中的意義 (一)“計劃”是班級管理的首要環節和重要職能 計劃不僅是管理過程的一個首要環節,還是管理的一個重要職能。班級管理具有管理活動的一般性質,當然也必須經過計劃環節,發揮計劃的職能。 (二)“計劃”是成功進行班級管理的前提 制訂班級管理計劃,既是班級管理者進行班級管理思想準備的過程,也是行動準備的過程。制訂班級管理計劃,需要班級管理者學習并端正班級管理思想、研究和思考班級實際情況,不斷提升自己的班級管理思想水平。明確符合班級實際情況的
49、管理目標并將之操作化為愿景,再將其文字化,也是班級管理者班級管理思想明確和升華的過程。 二、班級管理計劃的性質及制訂過程 (一)班級管理計劃的性質 管理計劃的一般性質,也是班級管理計劃的性質。制訂班級管理計劃也要回答這樣兩個問題:班級管理為什么(目標)和怎么辦(實現目標)。 (二)班級管理計劃的制訂過程1分析教育目的(目標)要求和班情2明確班級管理目標(愿景)3明確班級管理任務,選擇符合班情并能實現班級管理目標的方法、手段4形成班級管理計劃文本三、班級管理計劃的基本要素 (略)1評價標準2評價主體3形成評價報告1班級組織建設2班級日常管理3班級活動4班級教育與管理因素的管理5班主任自我管理 (
50、1)班級組織在現有情況下可以達到的理想狀態;(2)班級學生發展在現有水平基礎上可以達到的理想狀態。 目標(愿景) 任務與方法 實施步驟評價 1討論 結合昆蟲迷產生的效應,討論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如何把班級愿景與個人愿景 相結合。 2實踐 選擇一個班級,制訂一個班級管理計劃。討論與實踐 第四章 小學班級組織建設1了解班級組織建設的內涵。 2認識班級組織建設的基本要素。 3了解各階段班級組織建設的主要任務。 本章“應知”目標 本章“應會”目標 1會將小學低年段小學生班級組織起來。 2會建設小學中年段班級組織。 3能將小學班級建設成為為個體提供積極參照的班集體。第一節 班級組織建設的內涵、要素
51、和過程一、班級組織建設的內涵(一)班級組織建設是中心任務和關鍵職能 班級組織是管理的出發點,也是歸屬,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體現于班級組織建設,因而班級組織建設是小學班級管理的中心任務;班級管理目標實現與否決定于組織建設狀況,因而班級組織建設也是小學班級管理的關鍵職能。 (二)班級組織建設是建成班集體的過程 社會正式組織是一個結構性的存在,具備相關的要素,班級成員的活動圍繞組織目標彼此關聯在一起。當一個班級組織結構要素完善、合理,班級全體成員的行為都自覺地以共同的要求為“參照”時,“班集體”就建成了。班集體的建成是班級組織建設的最高境界。 二、班級組織建設的基本要素與要求(一)班級組織建設的基本要
52、素班級組織建設的基本要素1班級組織結構(1)班級組織的任務結構 (2)班級組織的心理關系結構(3)任務結構與心理關系結構的關系 2班級角色3班級規范4班級文化(二)班級組織基本要素建設的要求 1建立恰當的任務結構和心理關系結構2指導學生認識角色,認同角色,正確履行角色任務3制訂班級規范4建設起體現集體意識的班級文化 三、班級組織建設的階段、中心任務與階段性任務 (一)班級組織建設的階段1初步建立班級組織階段 不熟悉生疏2繼續建設班級組織階段 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變成合作者3班級組織成為班集體的階段 參照群體自我意識(二)班級組織建設的中心任務 1班級組織建設的中心任務是班級組織建設的抓手2班級各種
53、教育教學任務的實現需要集體的條件3完成班級教育教學任務的目的在個體發展(三)班級組織建設的階段性任務1班級組織初步建立階段,指導學生學習班級組織中的角色2班級組織繼續建設階段,指導學生學習自我角色管理3班級組織發展成為班集體階段,指導學生成為角色自我管理者第二節 小學低年段:班級組織的初步建立一、小學低年段學生發展特點與班級組織初步建立(一)小學低年段學生發展特點 班級教育世界與家庭世界,很大的不同是:(1)成人世界的代表發生了變化。(2)同伴世界在孩子的交往世界中的地位開始上升。(二)小學低年段學生年齡特點對其角色轉換的影響 小學低年段學生正處在特定心理發展階段上,語言能力是他們智力和社會性
54、發展的重要方面。人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生活在交往的基礎上發生,語言是最重要的交往工具。 小學低年段學生心理特點不僅表現在語言能力上,更表現在他們的自我意識發展水平上。(三)班主任是小學低年段學生角色轉換的重要引導者二、初步建立班級組織的準備 (一)班級管理者的思想準備 班級管理者是成功實施班級管理的關鍵因素。 班級管理者持有怎樣的班級管理思想,直接決定了班級管理者的行為,因此,在初步建立起班級正式組織時,班級管理者應當認真審視自己的班級管理思想。 (二)班級管理對象的準備1了解班級新生整體信息 / 2了解班級新生個別信息(三)班級環境的準備(四)班級組織建設計劃的制訂三、初步建立班級組織的任務
55、 (一)初步建立班級組織結構關系 (二)幫助低年段小學生初步學習班級組織中的角色1小學新生需要經過班級組織角色學習的過程2班主任要正確認識小學生在班級中的角色(1)全面認識小學生在班級中的角色(2)角色活動即學習和成長 (3)心理需要的滿足是角色學習的動力(三)幫助低年段小學生學會在班級里按角色規范生活第一,從禮儀行為培養開始。第二,結合班級組織生活的具體構成方面,明確“規定動作”(行為規范)。第三,以規范促進學生發展。(四)啟發集體意識,萌發班級文化第三節 小學中年段:班級組織的繼續建設 一、小學中年段學生發展特點與班級組織繼續建設 (一)小學中年段學生發展特點 語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理
56、解班級組織的要求;自我意識的發展,也有助于他們提高參與班級組織生活的主動性;但是從注重班主任評價轉向同伴評價,給班級組織建設帶來挑戰,當然也是機遇。 (二)班級組織繼續建設中學生發展的差異 一個班級為班級全體成員提供的發展條件是一樣的,且不論事實上班級成員不大可能處于完 全一樣的發展條件中,就以每一班級成員個體來說,各種個體因素都會導致在后來發展中顯現出差異。(三)班級組織建設初始階段留存的問題 各有特點的新生班級,各有特點的班主任,小學班級組織初始建設情況會各不相同,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在班級組織繼續建設中加以解決。二、班級組織繼續建設的階段性審視與反思(一)對班級組
57、織建設的階段性審視 1新手班主任繼續建設班級組織 2老班主任接手新班級繼續建設班級組織(二)對班級組織建設的階段性反思(1)班級每一位成員的發展狀況,產生這一狀況的班級組織原因; (2)師生關系,特別是班主任與全班每一位學生的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為積極的交往所支持; (3)學生自我管理組織中的生生關系,看學生自我管理參與度和參與的機會; (4)研究學生新的發展階段上的年齡心理特點和本班學生特有的發展狀況; (5)根據理想班級的管理目標,規劃班級階段性發展目標;等等。三、繼續建設班級組織的任務(一)建設學生初步自主的班級組織結構關系 1班級組織結構關系的變化2初步自主的班級組織結構關系特點:民主
58、性、包容性、和諧性。(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班級角色、角色自主管理(三)指導學生學習自我規范(四)引導指向集體的班級文化第四節 小學高年段:班級組織建成班集體一、小學高年段學生發展特點與班集體建設(一)小學高年段學生發展特點 小學高年段學生自我意識發展是將班級組織建成班集體的條件。而一個人只有在一個良好的集體中,才能發展起良好的自我意識,才可能避免少年自我發現的“負面結果”。(二)班集體概念的由來 “集體”這個概念,是在20世紀由蘇聯心理學家提出來的。他們在對西方心理學家關于群體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教育活動中的集體概念。這種教育活動中的集體是以“班”為單位的,應當可以稱為“班集體”。 (三)班
59、集體作為班級組織建設的最高階段一個起積極參照作用的群體 班集體形成的標志是,班級全體成員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價值取向,遵守共同的班級規范,并形成了有共同目標、共同價值取向和共同規范行為的班級氛圍。 二、小學班集體的標準 (一)班級管理目標、愿景與班集體標準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班級組織,班級管理的目標在班級組織,體現管理目標的班級愿景也是班級成員的共同愿景。(二)小學班集體特點 小學高年段的班集體,由剛剛處在心理“自我發現”階段的少年組成。這種班集體建立在少年初步自我意識基礎上,建立在小學高年段發展任務基礎上。對這樣一種班集體我們不能用成人的集體觀來衡量,也不能用更高學校教育程度的班集體來比較。“
60、稚嫩”可能是小學班集體必定會有的印記。 (三)班集體標準的構成與指標 1班集體的任務關系 (1)集體發展 班級成員普遍的集體任務責任意識 合作與規范的行為 集體的榮譽感(2)個體(所有個體,無論其原有發展水平如何)發展 集體任務完成中個體發展機會 在集體任務完成中每一個個體獲得價值感2班集體的人際心理關系(1)班級正式組織與個體 獲得其他成員(包括班主任)的關愛及愛的滿足 獲得其他成員(包括班主任)的支持及歸屬的滿足 獲得其他成員(包括班主任)的尊重及尊重的滿足(2)班級非正式組織與個體 班級中有豐富多樣的同伴群體 班級每一個個體均有自己所屬并有利于個體積極發展的同伴群體(3)班級正式組織與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入職前協議合同
- 簽約作者協議合同
- 合同不解除或終止協議
- 創作歌曲協議合同
- 購買圍網合同協議
- 轉賣合同協議范本
- 捷信正規的還款協議合同
- 外賣就餐協議合同書
- 企業培訓合同協議
- 藝術培訓招生合同協議書
- ICU后綜合征的預防與護理
- 2025年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事業編制招聘14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資料管理標準
- 2025年大連海事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自薦信范文
- 駕駛員春季行車安全
- 北京理工大學《操作系統課程設計》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健康體檢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鋼筋工程概述》課件
- 林木砍伐施工方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 中興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及優化建議84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