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傷寒論背誦條文歸納提綱:00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00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00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0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常須識此,勿令誤也。180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2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259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里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于寒濕中求之。26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5
2、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273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281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32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337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桂枝湯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炙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0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013太陽病,頭痛
3、、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053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 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054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090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0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湯+附子一枚過汗致陽虛汗漏,表未解020太陽病,發熱,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4、桂枝新加湯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太陽病發汗太過氣營不足身痛062發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麻黃湯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炙甘草一兩 杏仁七十個0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桂枝麻黃各半湯 各三分一 桂枝一兩十六銖 芍藥生姜麻黃炙甘草各一兩 大棗四枚 杏仁二十四個發汗輕劑,表郁輕證0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
5、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 2:1 桂枝一兩十六銖 芍藥生姜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 杏仁十六個 炙甘草一兩二銖 大棗五枚表郁不解輕證,辛溫輕劑0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芍藥麻黃炙甘草各十八銖 大棗四枚 生姜一兩二銖 石膏二十四銖表郁內熱輕證,解表清里輕劑02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葛根湯 葛根四兩 麻黃生姜三兩 桂枝炙甘草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 03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太陽傷寒兼經輸不利0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6、(逆流挽舟法)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葛根加半夏湯 生姜減一兩 加半夏半升太陽陽明合病下利0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葛根芩連湯 葛根半斤 炙甘草二兩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太陽病誤下,里熱挾表邪下利0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 桂枝、炙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杏仁四十個 大棗十枚 石膏如雞子大風寒束表,內有郁熱0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039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
7、湯發之。小青龍湯 麻黃桂枝芍藥細辛干姜炙甘草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風寒束表,水飲內停0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041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個 香豉四合 +炙甘草二兩/+生姜三兩汗吐下后熱擾胸膈076發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惱,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麻杏甘石湯 麻黃四兩 杏仁五十個 炙甘草二兩 石膏半斤熱邪壅肺063發汗后(
8、0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桂枝甘草湯 桂枝四兩 炙甘草二兩發汗過多,誤傷心陽而致心悸064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苓桂術甘湯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朮炙甘草二兩脾虛水停上沖心胸067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桂枝人參湯 理中湯+桂枝 人參干姜白朮三兩 炙甘草桂枝四兩脾虛兼表 溫中解表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挾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干姜附子湯 干姜一兩 生附子一枚腎陽虛證 下后復汗,致腎
9、陽虛煩躁061下之后,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真武湯 茯苓芍藥生姜三兩 白朮二兩 制附子一枚0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脾/腎陽虛水泛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五味子半升、細辛干姜一兩,或小便利-茯苓,或下利-芍藥+干姜二兩,或嘔者-附子+生姜至半斤,真武湯主之。少陰陽虛水泛炙甘草湯 生地一斤 炙甘草四兩 生姜桂枝三兩 人參阿膠二兩 麥冬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個 清酒七升 水八升心陰陽兩虛177傷寒脈
10、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五苓散 澤瀉一兩六銖 豬苓茯苓白朮十八銖 桂枝半兩 米湯和服太陽蓄水證071太陽病,發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遇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桃核承氣湯 桃核五十個 大黃四兩 桂枝炙甘草芒硝二兩太陽蓄血輕證 血熱瘀結下焦10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抵當湯 水蛭虻蟲各三十個 桃仁二十個 大黃三兩太陽蓄血重證,瘀熱互結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
11、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大陷胸湯 大黃六兩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邪熱內陷與有形之水飲相結于胸腹135、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小陷胸湯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 栝蔞實大者一枚痰熱互結于心下138、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胃熱氣滯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附子瀉心湯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炮附子一枚熱痞兼陽虛 表陽虛外不固155、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 黃芩人參干姜炙甘草各三兩
12、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寒熱錯雜痞 嘔利痞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生姜瀉心湯 生姜四兩 炙甘草人參黃芩各三兩 干姜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水飲食滯痞157、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甘草瀉心湯 炙甘草四兩 半夏半升 黃芩人參干姜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脾胃虛弱,痞利俱甚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
13、,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旋覆代赭湯 旋覆花三兩 代赭石一兩 半夏半升 人參二兩 生姜五兩 炙甘草三兩 大棗十二枚肝氣犯胃,胃虛痰痞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黃連湯 黃連炙甘草干姜桂枝各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加桂枝)上熱下寒腹痛欲嘔吐173、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白虎湯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炙甘草二兩 粳米六盒 219、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于轉側,口不仁面垢,譫
14、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三陽合病,邪熱偏重于陽明350、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里熱熾盛致厥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炙甘草二兩 粳米六盒 人參二兩168、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誤治,邪熱熾盛,津氣損傷嚴重26、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服桂枝湯后熱盛傷津轉屬陽明豬苓湯 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各一兩 陰傷有熱,水氣不利223、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調胃承氣湯 炙甘草二兩
15、芒硝半升 大黃四兩燥熱內盛,腑實初結,氣滯不甚248、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249、傷寒吐后,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 厚樸半斤 枳實五枚 芒硝三合陽明腑實208、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下法辨證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
16、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252、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3、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3、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5、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 杏仁一升 芍藥半斤 白蜜 大黃一斤 枳實半斤 厚樸一尺胃熱腸燥津虧 脾約證247、跌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茵陳蒿湯 茵陳六兩 梔子十四枚 大黃二兩濕熱蘊結,熏蒸肝膽,兼腑氣壅滯236、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
17、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260、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梔子柏皮湯 肥梔子十五個 炙甘草一兩 黃柏二兩濕熱發黃,熱重濕輕261、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皮湯主之。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連翹根二兩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個 生梓白皮一升 大棗十二枚 生姜炙甘草二兩黃疸兼風寒束表262、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 黃芩人參生姜炙甘草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
18、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97、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101、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柴胡桂枝湯 1/2+1/2 桂枝黃芩人參生姜芍藥一兩半 炙甘草一兩 半夏二合半 大棗六枚 柴胡四兩少陽兼表,太少俱輕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大柴胡湯 柴胡半斤 黃芩芍藥三兩 半夏半
19、升 生姜五兩 枳實四枚 大棗十二枚 /大黃二兩103、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半斤 桂枝黃芩三兩 干姜炙甘草牡蠣二兩 栝蔞根四兩少陽病兼水飲內結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黃芩三兩 芍藥炙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生姜一兩半/二兩太少合病下利或嘔 里熱下利172、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四逆湯
20、炙甘草二兩 干姜一兩半 生附子一枚 323、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場。353、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 炙甘草二兩 大生附子一枚 干姜三兩/四兩少陰陰盛格陽 317、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蔥九莖,或腹痛-蔥+芍藥二兩,或干嘔+生姜二兩,或咽痛-芍藥+桔梗一兩,或利止脈不出者-桔梗+人參二兩,通脈四逆湯主之。白通湯 蔥白四莖 干姜一兩 生附子一枚少陰陰盛戴陽314、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附子湯 炮附子二兩 茯苓芍藥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少陰
21、寒濕身痛30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305、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麻黃細辛附子湯 麻黃細辛二兩 炮附子一枚少陰病寒化兼表30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炙甘草二兩 炮附子一枚少陰病兼表證輕緩者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 阿膠三兩 黃芩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少陰陰虛火旺不寐30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桃花湯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干姜一兩 粳米一升少陰滑脫不禁便膿血(虛寒?。?06、少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安全培訓 2
- 2-7邏輯運算的基本規則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3課《童年的發現》精美課件
- 新鄉學院《傅里葉分析與小波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混凝土結構原理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樂山師范學院《信息檢索與科技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江油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初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職業大學《隸書技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科技學院《建筑安裝工程概預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寶山區上海交大附中2025屆高三下5月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幼兒園幼兒小籃球活動體能測試表
- 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學期評價表
- 五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4.1 用數對確定位置 ︳青島版 (共20張PPT)
- 柏拉圖分析案例
- 巖棉項目申報書_參考模板
- 二襯帶模注漿施工方案
- 《英語委婉語與忌語》PPT課件.ppt
- ISO9001-14001-2015內部審核檢查表
- 風險和機遇應對措施有效性評審記錄表副本
- 調查問卷設計-課件PPT
- 照金參觀學習心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