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 一、設計題目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課程設計 1、 傳動裝置簡圖; 2課程設計任務: 已知二級減速器,運輸機工作轉矩 T/( N.m )為 620N. m,運輸帶工作速度 0.9m/s,卷陽筒直徑 :360mm.工作條件:連續單向運轉,工作時有輕微震動,使用期限為 8年,中等批量生產,兩班制工作,運輸速度允許誤差5 。 二、 電動機的選擇 1、 按工作要求和條件,選用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封閉式結構,電壓 380V,Y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2 型。 2、計算功率 Pw =Fv/1000= 2VTD= 0.9360 =3.1 Kw 系統的傳動效率 1 機構 V帶傳動 齒輪傳動 滾動軸承(一對) 聯軸器 卷筒傳動 效率 0.90 0.98 0.98 0.99 0.96 符號 12345所以: 5 1 22 33 5 0.92 0.98 0.98 0.98 0.98 0.98 0.98 0.99 0.82 其中齒輪 為 8 級精度等級油潤滑 所以 Pd=Pw/ 3.8 kw 確定轉速 圏筒工作轉速wn 60 1000vD= 6 0 1 0 0 0 0 .93 .1 4 3 6 0=47.77轉 二級減速器的傳動比為 7.1: 50(調質) 所以電動機的轉速范圍 339.4: 2390 通過比較,選擇型號為 Y132S-4其主要參數如下: 電動機額 定功率 P 電動機滿 載轉速 nm 電動機伸 出端直徑 電動機伸出 端安裝長度 5.5kw 1440(r.min-1) 38mm 80mm 三、 傳動比的分配及轉動校核 總的轉動比 :i= 14nn =144047.8 =30.1 選擇帶輪傳動比 i1=3,一級齒輪傳動比 i2= 3.7,二級齒輪傳動比 i3=2.9 7、由于電動帶式運輸機屬通用機械,故應以電動機的額定功率eP作 為設計功率,用以計算傳動裝置中各軸的功率。 總效率 =0.82 Y132S 4電動機 P=5.5KW N=1440(r.min-1)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3 0軸(電動機)輸入功率:0P eP=5.5kw 1軸(高速軸)輸入功率:1P 0P 1=5.5 0.92=5.06kw 2軸(中間軸)的輸入功率:2P 0P 1 2 3=5.5 0.92 0.98 0.98 =4.86kw 3軸(低速軸)的輸入功率:3P 0P 1 22 23=5.5 0.92 20.98 30.98 =4.62kw 4軸(滾筒軸)的輸入功率 : 4P 0P 1 3223 4 5=5.5 0.92 20.98 30.98 0.990.96=4.484kw 8、各軸輸入轉矩的計算: 0軸(電動機)的輸入轉矩: 0T 5 0095 5 10 Pn = 5 5 .59 5 5 1 0 1440 =36.47 310 Nmm 1軸(高速軸)的輸入轉矩: 1T 5 1195 5 10 Pn = 5 5 .0 69 5 5 1 0 480 =100.67 310 Nmm 2軸(中間軸)的輸入轉矩: 2T 5 2295 5 10 Pn = 5 4 .8 69 5 5 1 0 1 2 9 .7 3 =357.66 310 Nmm 3軸(低速軸)的輸入轉矩: 3T 5 3395 5 10 Pn = 5 4 .6 29 5 5 1 0 4 4 .7 3 =986.38 310 Nmm 4軸(滾筒軸)的輸入轉矩 : 4T 5 4495 5 10 Pn = 5 4 .4 8 49 5 .5 1 0 4 4 .7 3 =957.35 310 Nmm 軸編號 名稱 轉速 /(r/min) 轉矩 /(N.mm) 功率 /KW I 電動機轉軸 1440 3.647410 5.5 II 高速軸 480 1.0067510 5.06 III 中間軸 129.73 3.5766510 4.86 IV 低速軸 44.73 9.8638510 4.62 V 卷筒軸 44.73 9.5735510 4.484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4 四、三角帶的傳動設計 確定計算功功率caP1 由 課 表 8-6 查得工作情況系數AK=1.2,故 caP = AK eP=1.2 5.5 =6.6 kw 2.選取窄 V帶類型 根據caPon由 課 圖 8-9 確定選用 SPZ型。 3確定帶輪基準直徑 由 2表 8-3和表 8-7取主動輪基準直徑 1d=80 mm 根據 2式( 8-15), 從動輪基準直徑 2dd。 2dd = 1i dd=3 80=240 mm 根據 2表 8-7 取2dd=250 mm 按 2式( 8-13)驗算帶的速度 V = 160 100dodn= 80 144060 100 =6.29 m/s 120o 主動輪上的包角合適 6計算窄 V帶的根數 Z Z =)(cao o LPP P K K由 0n=1440 r/min 1d=80 mm i =3 查 課 表 8-5c 和 課 表 8-5d得 0P=1.60 kw 0P=0.22kw 查 課 表 8-8得 K=0.95 LK=0.99 ,則 Z = 6 . 6(1 . 6 0 0 . 2 2 ) 0 . 9 5 0 . 9 9 =3.856 取 Z =4 根。 7計算預緊力0F0F = 22 . 55 0 0 ( 1 )caEP qVK v 查 課 表 8-4 得 q =0.065 Kg/m, 故 0F = 26 . 6 2 . 55 0 0 ( 1 ) 0 . 0 6 5 6 . 2 96 . 2 9 4 0 . 9 5 =550.3N 8計算作用在軸上的壓軸力pFpF = 102 sin 2ZF = 1 6 1 . 72 4 5 5 0 . 3 s i n2 o =4346.38 N 9.帶輪結構設計略。 五、 齒輪傳動的設計 高速級齒輪傳動的設計 包角 1 161.7o V帶的根數 Z 4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6 選擇齒輪精度為 7 級,小齒輪材料為 40Cr(調質),硬度為 280HBS,大齒輪材料為 45 鋼(調質),硬度為 240HBS,兩者材料硬度差為 40HBS. 減速器采用圓柱斜齒輪傳動,螺旋角初選為 =14 初選小齒輪齒數為 2。那么大齒輪齒數為 81。 3、由于減速器采用閉式傳動,所以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進行設計。 設計公式:1td 23 21. ( )HEdHZZK T U U 確定公式中各參數,選 Kt=1.6,ZH=2.433, ,=0.765, ,=0.945. 12 =0.765+0.945 =1.710 由表查得齒寬系數d 1.0。 查表得:材料彈性影響系數 ZE=189.8 12MPa 再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得接觸疲勞強度極限lim1H 590MPa,大齒輪得接觸疲勞強度極限:lim2H 560MPa. 由計算公式: N=60ihnjL算出循環次數: 1N 60 480 1( 2 8 8 300) 2.76 910 2N=1Ni=4.38 810 再由 N1,N2查得接觸疲勞壽命系數1HNK=0.94,2HNK=1.05. 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取安全系數 S=1,失效概率 1。 1 l i m 11 H N HH K S =0.94 590=554.6Mpa 2 l i m 22 H N HH K S =1.05 560=588Mpa 12 5 5 4 . 6 5 822 8HHH =571.3MPa 4、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td,由計算公 式得: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7 231 21. ( )HEt dHZZK T Ud U 231 2 1 . 61 1 . 7 1td 1td 53.87mm 21d d i=199.32mm 計算小齒輪圓周速度: v6 0 1 0 0 0 3 . 1 4 6 0 1 0 0 0dn =1.35m/s 計算齒寬 b及模數 m. b=1 1 5 3 . 8 7td md m 1 c o s 1 4 2.co 376s 22tnt dm 1Z齒高 :h=2.25ntm=2.25 2.376=5.346mm 53.875.346bh =10.08 計算縱向重合度:10 . 3 1 8 t a nd Z 0.318 1 22 tan14 1.744 計算載荷系數 K 已知使用系數AK=1 已知 V 1.35m/s7級齒輪精度,由表查得動載荷系數VK=1.05 由表查得:HK的計算公式: 2 2 31 . 1 2 0 . 1 8 ( 1 0 . 6 ) 0 . 2 3 1 0H d dKb 1.12 0.18( 1 0.6) 0.23 310 53.87 1.42 再由表查的:FK=1.33, HFKK=1.2 公式:A V H HK K K K K=1 1.2 1.05 1.42 1d 53.87mm 2d=199.32mm 模數 M 2.376 齒寬 B 53.87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8 =1.789 再按實際載荷系數校正所算得分度院圓直徑: 11 331 . 7 8 95 3 . 8 71 . 6t tKddK =55.91mm 計算模數:nm=11c o s 1 42c o s2dZ =2.466mm 5、再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設計公式: 23 212 c o s . FSndFK T Y YYmZ 確定計算參數: 計算載荷系數: A V F FK K K K K=1 1.05 1.2 1.33 =1.676 根據縱向重合度: 1.744,從表查得螺旋角影響系數 Y=0.88 計算當量齒數:11 3 322c o s 1 4c o sv ZZ =24.82 22 3 381c o s 1 4c o sv ZZ =86.87 由 課 表 10 5查取齒形系數1FY=2.63, FY=2.206 查取應力校正系數1SY=1.588, 2SY=1.777 再由表查得小齒輪彎曲疲勞強度極限:1FE 500MPa,大齒輪彎曲疲勞強度極限2FE 380MPa 再由表查得彎曲疲勞系數:1FNK=0.85,2FNK=0.9 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 S=1.35 111 F N F EFK S = 0.85 5001.35 =314.8Mpa 222 F N F EFK S = 0.9 3801.35 =253.3MPa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9 計算大,小齒輪的 FSFYY,并加以比較: 1 3 1 4 . 8FSFYY =0.01327 2 2 5 3 . 3FSFYY =0.0155 大齒輪的數值大,選用大齒輪 FSFYY=0.0155 設計計算: 23 212 c o s . FSndFK T Y YYmZ 523 2 1 0 0 . 8 8 c o s 1 4 0 . 0 1 5 5nm nm 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nm大于由齒面接觸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取標準模數 m =2mm,既滿足彎曲強度,但為了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要按接觸疲勞強度計算得分度圓直徑1d=53.87mm 來計算齒數: 11 cosdZ m = c o s 1 42 =26.1 取1z 26 則21Z iZ=97 6、幾何尺寸計算: 計算中心距: 12 ( 2 6 9 7 ) 2 1 2 6 . 7 62 c o s 1 4()2 c o sZ mmZma 將中心距圓整為: 127 mm 按圓整后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12 ( 2 6 9 7 )a r c c o s()c o s2 1 4 . 42 1 2 7Z Z ma r c a 齒數 1z 26 2z 97 中心距 a=127 mm 螺旋角 =14.4 分度圓直徑 1d=53.69mm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0 因 的值改變不大,故參數 ,HZ 等不必修正。 計算大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11 c o s 2c o s 1 4 . 4Zmd =53.69mm 22 c o s 2c o s 1 4 . 4Zmd =200.3mm 計算齒輪寬度: 1dbd=1 53.69=53.69mm 取2B=54mm,1B=60mm 8、 高速級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 名稱 計算公式 結果 /mm 法面模數 mn 2 面壓力角 n 20o 螺旋角 14.4o 分度圓直徑 d1 53.69 d2 200.3 齒頂圓直徑 da1=d1+2ha*mn=53.69+21 2 57.69 da2=d2+2ha*mn=200.3+2 2 204.3 齒根圓直徑 df1=d1 2hf*mn=53.6921.25 2 48.69 df2=d2 2hf*mn=200.32 21.25 195.3 中心距 a=mn(Z1+Z2)/( 2cos) 127 =2(2 2+81)/( 2cos14.4o) 齒寬 b2=b 54 b1=b2+(5 10)mm 60 2d=200.3mm 齒寬 b=53.69mm 1B=60mm 2B=54mm,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1 3、齒輪的結構設計 小齒輪由于直徑較小,采用齒輪軸結構。 大齒輪采用腹板式結構。 代號 結構尺寸計算公式 結果 /mm 輪轂處直徑 D1 D1=1.6d=1.645 72 輪轂軸向長 L L=(1.2 1.5)d B 54 倒角尺寸 n n=0.5mn 1 齒根圓處厚度 0 0=(2.5 4) mn 8 腹板最大直徑 D0 D0=df2 2 0 216 板孔分布圓直徑 D2 D2=0.5(D0+D1) 144 板孔直徑 d1 d1=0.25(D0 D1) 35 腹板厚 C C=0.3b2 18 (二)、低速齒輪機構設計 1、已知3n 129.73r/min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2 2、選擇齒輪精度為 7 級,小齒輪材料為 40Cr(調質),硬度為 280HBS,大齒輪材料為 45 鋼(調質),硬度為 240HBS,兩者材料硬度差為 40HBS. 減速器采用圓柱斜齒輪傳動,螺旋角初選為 =14 初選小齒輪齒數為 28。那么大齒輪齒數為 81。 3、由于減速器采用閉式傳動,所以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進行設計。 設計公式:3td 23 21. ( )HEdHZZK T U U 確定公式中各參數,選 Kt=1.6,ZH=2.433,=0.768, ,=0.945 12 =0.789+0.945 =1.713 選齒寬系數d 1.0。 查表得:材料彈性影響系數 ZE=189.8 12MPa 再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得接觸疲勞強度極限lim1H 590MPa,大齒輪得接觸疲勞強度極限:lim2H 560MPa. 由計算公式: N=60ihnjL算出循環次數: 3N 60 129.73 1( 2 8 8 300) 2.99 910 34 NN i =1 910 再由 N1,N2查得接觸疲勞壽命系數1HNK=0.90,2HNK=0.95. 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取安全系數 S=1,失效概率 1。 1 l i m 11 H N HH K S =0.90 590=531Mpa 2 l i m 22 H N HH K S =0.95 560=532Mpa 122 5 3 1 5 3 22HHH =531.5MPa 4、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3td,由計算公式得: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3 233 21. ( )HEt dHZZK T Ud U 233 2 1 . 61 1 . 7 1 3td 3td 87.86mm 計算小齒輪圓周速度: v 3 . 1 46 0 1 0 06 0 1 0 000dn =0.596m/s 計算齒寬 b及模數 m. b=3 1 8 7 . 8 6td md m 1 c o s 1 4 3c 8s . 0 4o 2tnt dm Z mm 齒高 :h=2.25ntm=2.25 3.04=6.85mm 87.866.85bh =12.83 計算縱向重合度:10 . 3 1 8 t a nd Z 0.318 1 28 tan14 2.22 計算載荷系數 K 已知使用系數AK=1 已知 V 0.596m/s, 7 級齒輪精度,由表查得動載荷系數VK=1.03 由表查得:HK的計算公式: 2 2 31 . 1 2 0 . 1 8 ( 1 0 . 6 ) 0 . 2 3 1 0H d dKb 1.15 0.18( 1 0.6) 0.23 310 87.86 1.428 再由 課 表 10 3查的:FK=1.33, HFKK=1.2 公式:A V H HK K K K K=1 1.03 1.428 1.2 =1.765 再按實際載荷系數校正所算得分度 圓直徑: 3td=87.86mm b=87.86mm m=3.04 h=6.85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4 33 331 . 7 6 58 7 . 8 61 . 6t tKddK =90.78mm 計算模數:nm=33c o s 1 42c o s8dZ =3.146mm 5、再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設計公式: 23 212 c o s . FSndFK T Y YYmZ 確定計算參數: 計算載荷系數: A V F FK K K K K=1 1.03 1.2 1.33 =1.644 根據縱向重合度: 2.22,從 課 圖 10 28查得螺旋角影響系數 Y=0.88 計算當量齒數:13 3 328c o s 1 4c o sv ZZ =31.59 24 3 381c o s 1 4c o sv ZZ =91.38 再由 課 表 10 5查取齒形系數1FY=2.505, FY=2.20 查取應力校正系數1SY=1.63, 2SY=1.781 計算大,小齒輪的 FSFYY,并加以比較: 1 2 . 5 0 5 1 . 6 3531FSFYY =0.00769 2 2 . 2 1 . 7 8 1532FSFYY =0.00737 小齒輪的數值大,選用小齒輪 FSFYY=0.00737 設計計算: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5 23 212 c o s . FSndFK T Y YYmZ 523 2 1 0 0 . 8 8 0 c o s 1 4 0 . 0 0 7 6 9nm nm mm 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nm大于由齒面接觸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取標準模數 m =2mm,既滿足彎曲強度,但為了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需要按接觸疲勞強度計算得分度圓直徑3d=90.78mm 來計算齒數: 33 cosdZ m = c o s 1 42 =44.04 取3Z 44 得43Z iZ 127 6、幾何尺寸計算: 計算中心距: 34 ( 4 4 1 2 7 ) 177.()2c 32co s4s o1Z Z m ma m 將中心距圓整為: 177mm 按圓整后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34 ( 4 4 1 2 7 )a r c c o() s 1 3 . 7c o s22Z Z ma r c a 因 的值改變不大,故參數 ,HZ 等不必修正。 計算大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33 c o s c o s 1 3 . 7Zmd =90.56mm 44 c o s c o s 1 3 . 7Zmd =263.44mm 計算齒輪寬度: 3dbd=1 90.56=90.56mm 取2B=90mm,1B=95mm 3Z 44 4Z=127 中心距 a=177.3mm 螺旋角 =13.7 分度圓直徑 3d=90.56mm 4d=263.44 mm 2B=90mm, 1B=95mm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6 7、低數級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 名稱 計算公式 結果 /mm 面 基數 mn 2 面壓力角 n 20o 螺旋角 13.7o 分度圓直徑 d3 90.56 d4 263.44 齒頂圓直徑 da1=d1+2ha*mn=90.56+2 1 2 94.56 da2=d2+2ha*mn=263.44+2 1 2 267.44 齒根圓直徑 df1=d1 2hf*mn=90.56 2 1.25 2 85.56 df2=d2 2hf*mn=263.44 2 1.25 2 258.44 中心距 a=mn(Z1+Z2)/2cos 177 齒寬 b2=b 90 b1=b2+(5 10)mm 95 六、軸的設計 (一)、 高速軸的設計 1、軸的材料與齒輪 1 的材料相 同為 40Cr調質。 2、按切應力估算軸徑 由表 15 3查得,取 A0=106 軸伸出段直徑 d1 A0(p1/n1)1/3=106( 5.06/480)1/3=23.2mm 取 d1=32mm 3、軸的結構設計 1)、劃分軸段 軸伸段 d1;過密封圓處軸段 d2;軸頸 d3,d7;軸承安裝定位軸段 d4,d6;齒輪軸段。 2)、確定各軸段的直徑 40Cr調質 軸承選 30207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7 由于軸伸直徑比強度計算的值要大許多,考慮軸的緊湊性,其它階梯軸段直徑應盡可能從較小值增加,因此,取 d2=34mm,選擇滾動軸承 30207,軸頸直徑 d3=d7=35mm。 齒輪 段尺寸。 分度圓直徑 d=53.69 da=57.69 df=48.69 3)、定各軸段的軸向長度。 由中間軸的設計知 軸長 L 253.5+L伸 出伸出端的長度由帶輪厚度確定 L伸 出( 1.5 2) d,取 L伸 出 64mm 選取2d軸向長度為 20 2dL( 20: 30) 其余長度根據中間軸各段長度確定 4、按許用彎曲應力校核軸。 (1)、軸上力的作用點及支點跨距的確定。 AC=57mm CD=170mm AB=227mm (2)、繪軸的受力圖。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8 ( 3)、計算軸上的作用力: Ft1=2T1/d1=2 100.6710 3/54=3728.5N Fr1=Ft1tan n/cos 1=3728.5tan 20o/cos14.4=1401N F 1=Ft1tan 1=3728.5tan 14.4o=957N (4)、計算支反力 繞支點 B 的力矩和 MBZ=0,得 RAZ=Fr1 170+Fa1d 1/2 227 =(1401 70+957 27) 227 =1163N 同理: MAZ=0 ,得 RBZ=Fr1 57-Fa1d 3/2 227 =(1401 57-975 27) 227 =238N 校核: Z=RAZ Fr1+RBZ =238+1163-1401=0 計算無誤 同樣,由繞支點 B 的力矩和 MBy=0,得 RAY=3728.5 170/227=2792 由 MAy=0,得 RBY=3728.5 5/227=936N 校核: Z=RAY+ RBY Ft1=936+2792-3728=0 計算無誤 (5)、轉矩,繪彎矩圖 垂直平面內的彎 矩圖。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9 RazFa1Fr1RbzCA( b)BC 處彎矩: MCZ 左 = RAZ 57=66291Nmm MCZ 右 = RBZ 170=40460Nmm MCY=RAY 57=2792 57=159144Nmm (6)、合成彎矩 MC 左 =(M2CZ 左 +M2CY)1/2=(662912+404602)1/2=77663Nmm MC 右 =(M2CZ 右 +M2CY)1/2=(404602+1591442)1/2=164207Nmm (7)、轉矩及轉矩圖。 T2=100670Nmm (8)、計算當量彎矩 應力按正系數 = -1b/ 0b=55/95=0.58 T2=0.58 100670=58389Nmm C 處: M C左 =MC左 =159144 M C右 =M2C右 +( T2)21/2=(1642072+1591442)1/2=174279Nmm (9)、校核軸徑。 C 剖面: dC= (M C右 /0.1 -1b)1/3=(174279/0.155) 1/3 =31mm 43mm 強度足夠。 (10)、軸的細部結構設計 由表 6 1 查出鍵槽尺寸: b h=14 9(t=5.5, r=0.3); 由表 6 2 查出鍵長: L=45; 45 鋼調質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20 R a zF a 1R b zBCA( b)Rb y( d )( c )BCARb y( 二 )、中間軸的設計 1、選擇軸的材料。 因中間軸是齒輪軸,應與齒輪 3 的材料一致,故材料為 45 鋼調質。 由表 15 1查得: 硬度 217 255HBS 0b=95MPa -1b=55MPa 抗拉強度極限: =640MPa 屈服強度極限: s=355MPa 彎曲疲勞極限: b-1=275MPa 剪切疲勞極限: -1=155MPa 許用彎曲應力: b-1=60MPa 2、軸的初步估 算 根據表 15 3,取 A0=112 d0A 232pn=1123 4.86129.73=37.46mm 考慮該處軸徑應當大于高速級軸頸處直徑,取 D1=dmin=40mm 3、軸的結構設計 ( 1)、各軸段直徑的確定。 初選滾動軸承,代號為 30208 .軸頸直徑 d1=d5=dmin=40mm. 齒輪 2 處軸頭直徑 d2=45mm 齒輪 2 定位軸角厚度。 hmin=(0.07 0.1)d,取 hmin=5mm 該處直徑 d2=54mm 齒輪 3 的直徑: d3=90.54mm,da3=94.54mm,df3=85.56mm 選滾動軸承 30208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21 由軸承表 5 11查出軸承的安裝尺寸 d4=49mm (2)、各軸段軸向長度的確定。 軸承寬度 B=19.75mm ,兩齒輪端面間的距離 4=10mm 其余的如圖 4、按許用彎曲應力校核軸。 (1)、軸上力的作用點及支點跨距的確定。 AC=57mm CD=88mm CB=72mm AD=217mm (2)、繪軸的受力圖 。 ( 3)、計算軸上的作用力: 齒輪 2: Ft2=2T2/d2=2 357.6610 3/200.3=3571.2N Fr2=Ft2tan n/cos 2=3571.2tan 20o/cos14.4=1342N F 2=Ft2tan 2=3571tan 14.4o=917N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22 齒輪 3: Ft3=2T3/d3=2 357.6610 3/90.56=7899N Fr3=Ft3tan n/cos 3=7899tan20 o/cos13.7=2959N F 3=Ft3tan 3=7899tan 13.7o=1926N (4)、計算支反力 繞支點 B 的力矩和 MBZ=0,得 RAZ=Fr2(88+72)+Fa2d 2/2+Fa3d 3/2 Fr3 72 217 =(1342 160+917 100.15+1926 45.26-72 2959) 217 =833N 同理: MAZ=0 ,得 RBZ=Fr3(57+88)+Fa3d 3/2+Fa2d 2/2 Fr2 57 217 =(2959 165+917 100.15+1926 45.26-1342 57) 217 =2450N 校核: Z=RAZ+Fr3 Fr2 RBZ =833+2959-1342-2450=0 計算無誤 同樣,由繞支點 B 的力矩和 MBy=0,得 RAY=(3571 160+7899 72)/217=5449N 由 MAy=0,得 RBY=( 3571 57+7899 145) /217=6021 校核: Z=RAY+ RBY Ft3 Ft2=5449+6021-3571-7899=0 計算無誤 (5)、轉矩,繪彎矩圖 垂直平面內的彎矩圖。 RazFa2Fr2Fr3Fa3RbzB C DAMcz 右Mcz 左Mdz 左Mdz 右( b)C 處彎矩: MCZ 左 =RAZ 57=833 57=43316Nmm MCZ 右 =RAZ 57 Fa2d2/2 =833 57 917 100.15=-48522Nmm D 處彎矩: MDZ 左 =RBZ 72+Fa3d 3/2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23 =2450 72+1926 45.26=263609Nmm MDZ 右 =RBZ 72=176400 水平面彎矩圖。 Ft2 Ft3McyMdy(c)B CAMCY=RAY 57=5449 57=283348Nmm MDY=RBy 72=6021 72433512Nmm (6)、合成彎矩 處: MC 左 =(M2CZ 左 +M2CY)1/2=(433162+2833482)1/2=286640Nmm MC 右 =(M2CZ 右 +M2CY)1/2=(485222+2833482)1/2=287473Nmm D 處: MD 左 =(M2DZ 左 +M2DY)1/2=(2636092+4335122)1/2=507368Nmm MD 右 =(M2+M2DY)1/2=(1764002+4335122)1/2=468027Nmm (7)、轉矩及轉矩圖。 T2=533660Nmm (8)、計算當量彎矩 應力按正系數 = -1b/ 0b=55/95=0.58 T2=0.58 533660=309523Nmm C 處: M C左 =MC左 =286640 M C右 =M2C右 +( T2)21/2=(2874732+3095232)1/2=422428Nmm D 處: M D左 =M2D左 +( T2)21/2=(5073682+3095232)1/2=588346Nmm M D右 =M2D右 =468027Nmm (9)、校核軸徑。 C 剖面: dC= (M C右 /0.1 -1b)1/3=(422428/0.155) 1/3 =42.5mm 45mm 強度足夠。 D 剖面: dD= (M D右 /0.1 -1b)1/3=(588346/0.155) 1/3 =46.7mm 85.56mm(齒根圓直徑 ) 強度足夠。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24 (10)、軸的細部結構設計 由 表 6 1 查出鍵槽尺寸: b h=14 9(t=5.5, r=0.3); 由表 6 2 查出鍵長: L=45; Mcz 右Mcz 左Ft2 Ft3Rb3McyMdyMc 右Md 左Md 右TaT( e)(d)(c)B CDAMdz 左Mdz 右Mc 左(11)中間軸的精確校核: 對照軸的晚矩圖和結構圖,從強度和應力集中分析 , G 都是危險段面,但是由于 ,還受到扭矩作用,再由 II 斷面的彎矩要大于 I 處,所以現在就對 II處進行校核。 軸的材料為 45鋼,調質處理,由手冊查得: 355 M P abs = 6 4 0 M P a ,。 由手冊查得: 155 M P a- 1 - 1 = 2 7 5 M P a , 288 M P a00 = 4 5 0 M P a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25 2 2 7 5 4 5 0 0 . 2 3450 - 1 0 02 - 2 2 8 8 0 . 2 5288 - 1 0r 0 1802 - 剖面的安全系數: 抗彎斷面系數: 2 33 3 . 1 4 1 6 6 ( 4 7 6 ) 8 4 7 0 . 8 732()2 232I d b t mmdtW d 3 47 47抗扭斷面系數: 32 33 3 . 1 4 1 6 6 ( 4 7 6 ) 1 8 6 5 8 . 516()1 6 2 2I d b t mmdtW d 47 47彎曲應力幅: 53 . 7 2 1 0 4 3 . 9 28 4 7 0 . 8 7Ba I MPMW a 左 彎曲平均應力 0m扭轉切應力幅: 51022 10a I M P aTW 3.5766 18658.5平均切應力: 10m a a M P a 鍵槽所引起的有效應力集中系數 1, 1 .5KK再由手冊查得,表面狀態系數 =0.92,尺寸系數 0 . 8 3 .r = 0 . 8 0 ,1 1 . 3 60 . 9 2 0 . 8K 剪切配合零件的綜合影響系數 ( ) 2.52DK ,取 ( ) 2.52DK 進行計算: 1 . 5 1 . 9 60 . 9 2 0 . 8 3K 剪 切 配 合 零 件 的 綜 合 影 響 系 數 ( ) 0 . 4 0 . 6 ( ) 1 . 9 1DDKK ,取( ) 1.91DK 進行計算, 由齒輪計算循環次數 874 .3 8 1 0 1 0 > ,所以取壽命系數 1NK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26 1 1() 275 3 . 0 52 . 5 2 3 5 . 7 4 0ND a mKSK 1 1 1( 6 . 6 70 . 2 5) ND a mKS K 1801.91 5 5 綜合安全系數: 3 . 0 4 1 . 5C SSS S 22 I I>S + S所以具有足夠的強度。 (三)、低速軸的設計 1、軸的材料與齒輪 4 的材料相同為 45 鋼調質。 2、按切應力計算軸徑。 由表 15 3查得,取 A0=112 軸伸出段直徑 d1 A0(p3/n3)1/3=112( 4.62/44.73)1/3=52.5mm 考慮與卷筒軸半聯軸器相匹配的孔徑標準尺寸的選用,取 d1=50mm,則軸孔長度 L1=84mm 3、軸的結構設計 1)、劃分軸段 d1;過密封圓處軸段 d2;軸頸 d3,d8;軸承安裝定位軸段 d4;軸身 d5,d7;軸頭 d6。 2)、確定各軸段直徑。 取 d2=52mm 選擇滾動軸承 30211,軸頸直徑 d3=d8=55mm.,軸承寬 22.75 4、按許用彎曲應力校核軸。 (1)、軸上力的作用點及支點跨距的確定。 AC=67mm &n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四單元課題2水的凈化教學設計
- 六年級數學上冊 四 百分數第5課時 這月我當家(1)配套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一單元 讓我試試看 第2課《學做快樂鳥》教學設計1 新人教版
- 2024中國移動新疆公司招聘3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地鐵安檢人員培訓大綱
- 高級卷煙包裝工專業知識復習題練習試卷附答案
- 《百分數的應用(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
-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湯池鎮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山東省濰坊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大氣環境生態恢復重點基礎知識點
- 樹木栽植檢查記錄表
- 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臺賬套表
-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說課稿課件
- Q∕SY 1670.1-2014 投產方案編制導則 第1部分:原油、成品油管道
- 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建設方案
- 初中數學知識框架
- 楊福家《原子物理學》答案(共66頁)
- 商業發票Commercial Invoice模板2
- 《胸腔積液》PPT課件.ppt
- HXD2電力機車電傳動系統和機車網絡控制系統培訓教材
- 2022年技能高考機械類專業知識模擬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