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課件5_第1頁
《敬業與樂業》課件5_第2頁
《敬業與樂業》課件5_第3頁
《敬業與樂業》課件5_第4頁
《敬業與樂業》課件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課敬業與樂業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關于作者梁啟超其人梁啟超故居這是一篇演說詞,可看做議論文體。關于背景

1、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的寫法。

2、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3、積累經典語句、格言。學習目標

演講的基本知識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即要有針對性。

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知識鏈接旁騖佝僂承蜩褻瀆

駢進強聒qiǎngguōtiáo

piángōulóuxièwù1、讀準字音檢查預習褻瀆:駢進:斷章取義:心無旁騖:強聒不舍:不顧全篇內容,只是根據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話。心中沒有正業以外的任何追求。硬要啰唆個不停。聒,喧擾。輕慢,不尊重。并進,一起前進。2、解釋下列詞語自主學習1、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2、你認為這幾個問題的關系怎樣?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才是最高境界。有業;敬業;樂業。3、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概括文章結構。敬業與樂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2—8)(9)揭示全文論述的中心—敬業與樂業論述敬業、樂業的重要性總結全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總分總請同學大聲朗讀課文,完成以下任務: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樣論述敬業的必要性的?

引用論證敬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人類生存的需要——為生活而工作個體生活的意義——為勞動而生活論證了“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沒有不可敬的”的道理(正面舉“當大總統”、“當車夫”的事例)引用論證正面舉例論證強調論證了“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從反面說理1、什么是“敬業”?2、為什么要“敬業”?3、怎樣“敬業”?1、闡述人生苦樂緣由正面說理論證2、兩種人生表現無業游民,日子難過厭惡本業,逃脫不得反面舉例論證強調要“樂業”的原因:“樂業”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價值。3、怎樣“樂業”從四個方面闡述論證了“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的道理。(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在于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作者是怎樣論述樂業的重要性的?合作探究1、“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你同意這個觀點嗎?作者目的在于說明什么道理?同意。因為無論從事什么職業,往往都要承受壓力,面對挑戰,但當解決重重困難,獲得美滿的結果時,就會有一種成功感和滿足感。(不同意。因為有些職業過于單調乏味,缺乏創造樂趣的客觀條件。如包裝工、掏糞工等)作者的目的在于說明:人應該“樂業”,只有能從自己的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來,才會感到生活有價值。問題探究

2、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敬業和樂業的觀點(找出并做好記號),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你有沒有不同意見?說說你持這種意見的理由。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寫作特點2、語言特色(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與聽眾現場交流。大量引用經典、格言,增強說服力;舉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

梁啟超十一歲時所作的一首詩

望凌云塔

朝望凌云塔,引領望四極,

暮望凌云塔,天地漸昏黑。

日月有晦明,四時寒暑易,

為何多變幻,此理無人識?

我欲問蒼天,蒼天長默默,

我欲問孔子,孔子難解釋。

搔首獨徘徊,此理終難得!

課外積累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資產階級維新運動領導人,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界的一位巨擘,他一生著述1400萬字。20世紀20年代,他致力于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寫下了大量著作。他身體原本很強健,1926年初因便血在北京協和醫院開刀后,卻時時被疾病纏繞,直至1929年1月19日以57歲的壯年逝世。那么,梁啟超壯年去世的原因是什么呢?近讀張清平著《林徽因》一書,才揭開了謎底。原來,導致梁啟超壯年逝世的直接原因是一次醫療事故。1926年3月,梁啟超因便血入協和醫院診治。診斷結果是一側腎患結核已壞死,決定手術切除。手術由協和醫院院長劉瑞恒主刀,但劉瑞恒判斷失誤,竟將健康的腎切去,而留下了壞死的腎。這樣,雖然進行了手術,但梁啟超卻仍然時輕時重地尿血,稍一勞累就會長時間尿潴留。此后,梁啟超多次入協和醫院治療,但已無法根治,終致1929年1月溘然長逝。對這一重大醫療事故,協和醫院方面嚴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