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UASB、AO系統設計計算書_第1頁
ABR、UASB、AO系統設計計算書_第2頁
ABR、UASB、AO系統設計計算書_第3頁
ABR、UASB、AO系統設計計算書_第4頁
ABR、UASB、AO系統設計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18頁ABR、UASB、A/OABR厭氧池26口串聯。置污泥泵、泵提升裝置及泵自控裝置。構筑物尺寸:紅泥塑料厭氧池:1-4口:L1×B1×H14.5×6.9×6.5m;5-6口:L1×B1×H24.5×6.9×6.0m,

=5.8m〕;平均=H3有效=3.7m〕;水力停留時間〔HRT〕:VHRT 總有效

12L B H 1 1

124.56.95.8

5.4d; Q Q SV

QCiV

4006.751.25kgCOD2160

/m3d總有效Sv<1.5kgCODcr/(m3·d) 符合設計要求;1式中:L1、B1、H、H2、L2、B2、H3——分別表示構筑物長度、寬度及深度,m;1Q——設計污水數量,400m3/d;12——12口厭氧池;Sv——厭氧池容積負荷,kgCODcr/(m3·d);Ci——厭氧池進水CODcr,6.75kg/m3;V ——厭氧池總有效容積,2160m3??傆行嬛飻盗浚旱谝患壟c其次級合建,共1座;4.5m4:1,考慮施工便利,下流區寬度0.9m3.6m。厭氧池下流區流速u :u 下 下

Q12LB

24 1.93m/h0.54mm/s26.90.91 31厭氧池上流去流速u :u Q 24 0.48m/h0.13mm/s1上 下 2LB

26.93.61 4上當進水CODcr大于3000mg/L時,上向流速度宜把握在0.1~0.5m/h,u 符合要求。上

:u沖擊

1 Q2LBQ

24 2.90m/h0.81mm/s26.90.61 5Q1——調配池池至厭氧池單臺泵水量,24m3/h;L1——厭氧單口池長度,6.9m;B30.9m;B43.6m;B50.6m;2——表示兩組厭氧池并聯運行。污泥床形成沖擊,使其浮動到達使水流均勻通過污泥層的目的。每口厭氧池由于折流造成水0.10m。厭氧池污泥量:0.15kg干泥/〔kgCODcr·d〕;厭氧池每天產生干污泥量ΔX:XRQCE0.154006.7550%202.5kgiXX

1 202.5 10.13m31P 1000(198%)ΔX——厭氧池每天產生干污泥量,kg;X——厭氧池每天產泥量,kg;Q排泥——厭氧池每天排泥量,m3;R 0.15kg干泥/〔kgCODcr·d〕;CODcr去除率,50%;P——厭氧池污泥含水率,98%;ρ——厭氧池污泥密度,1000kg/m3。2 2 污泥收集池容積:V =L×B×H =2.5×1.2×3.7=11.1m32 2 污泥收集池 有效HRT污泥

V 污泥收集池Q排泥

11.110.13

1.10d厭氧池每天排泥時,污泥收集池排泥泵需固定啟動1~2次。i厭氧池每天產沼氣量:Q =rQCE=0.35×400×6.75×50%=472.5m3。i沼氣r0.35m3/kgCODcr;UASB厭氧池Nv=2.0kgCODCr/m3·d;進水CODCr:Ci=3375mg/L=3.375kg/m3;CODCr去除率:E=50%;=產氣率:r=0.35m3/kgCODCrQCE 4003.37550%UASB厭氧池容積:V

i 482.14m3;N 1.4VФ9.17×8.4m1.2m,考慮保護高度H 為7.8m;搪瓷拼裝罐需7層,直徑D取9.17m,每層搪瓷片保護 有效12片。拼裝罐總容積V :V總 總

D2H4

9.174

8.4554.8m3;拼裝罐有效容積V :V

D2H

9.17

7.8515.1m3;有效 有效

4 有效 4UASBNv‘為:QCE 4003.37550%N” V V

1.31kgCOD515.1

/(m3d)有效V 515.1〔HRT〕:HRT

有效 1.3dQ 400式中:Q——為設計流量,400m3/d。UASB污泥產量計算:UASB拼裝罐每天產生干污泥量ΔX1:X RQCE0.154003.37550%101.25kg1 iPX1:X X11

1 101.25 5.1m3 1P 1000(198%)1則厭氧池每天排泥量Q =X=5.1m3;厭氧池每天早晚排泥各一次。1排泥ΔX1kg;X1kg;——厭氧池每天排泥量,m3;排泥0.15kg干泥/〔kgCODcr·d〕;CODcr去除率,50%;P——厭氧池污泥含水率,98%;ρ——厭氧池污泥密度,1000kg/m3。規格為Ф9.17×8.4m的搪瓷拼裝罐,配套裝置:進水裝置11套;1套。A/O系統主要閱歷設計參數:Q=m3/h;qCOD負荷≤0.12kgCODcr/(kgMLSS·d);MLSS=4kg/d;NN負荷≤0.05kgKN/(kgMLSS·d);HRTO,d;HRTA:HRTO=(1:3)~(1:4);污泥回流比:R 本設計按閱歷取100%;污泥混合液回流比:R 本設計按閱歷取400%;混合液好氧池池容24QS S V in out = m3O1 q

MLSSSinCODcr濃度,kg/m3;2424小時。24QNV

N out

= m3O2

MLSS式中:Ninkg/m3;Noutkg/m3;VO2之間取大。VHRTO

O = d24Q缺氧池池容氧池池容的1/3;缺氧池池容:VA=VO/3 = m3缺氧池潛水攪拌機功率P攪拌功率=12×VA/1000= KW1000——單位換算。0.15-0.3m/s過低攪拌混合效果不抱負,流速過高影響工藝效果。缺氧池、好氧池尺寸LO=m;BO=m;HO=m;LA=m;BA=m;HA=m風機選型好氧池需空氣量:O O=n×〔L×B〕O’= m3O 式中:n——好氧池數量,座本設計中承受微孔曝氣器本設計總有效深度H = m單個微孔曝氣器供氣量1-33/(個;有效。風機所需風機壓力:P=p +p +p +p = KPa有效 管道損失 曝氣器損失 充裕式中:p ——管道壓力損失,KPa;管道損失p KPa;依據所選曝氣器型號供給;曝氣器損失p 3KPa充裕OP,選出風機,并依據風機型號確定風機風量O’’= m3/min,壓力P’= KPa。好氧池曝氣器個數n = 個,依據效勞面積在圖紙中布置。曝氣器校核:單個曝氣器效勞面積:nLB單個

曝氣器

= m2<0.75單個曝氣器供氣量校核:O””60O 單個曝氣器

n曝氣器

= m3/(h·個)1-3m3/(h·個)范圍內。混合液回流泵:混合液回流比R =400%,混合液回流量Q =R ×Q= m3/h;承受4臺潛污泵,混合液 混合液 混合液每臺潛污泵流量為m3/h。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比R污泥=100%,污泥回流量Q污泥=R污泥×Q= 每臺潛污泵流量為m3/h。〔11〕二沉池主要設計參數:主要設計參數:構筑物尺寸:L×B×H=5.0×5.0×5.5m,水深H 水深 泥斗有效深度H 現澆半地下鋼砼構造。有效VHRT=有效

LBH

= h;Q QQ

m3/(m2·h);SL、B、H——分別表示構筑物長度、寬度及深度,m;Q——設計水量,24m3/h;S——沉淀池外外表積,m2;44Q流筒直徑,m;v03600D D——中心導m/s0.03m/s;3600——單位換算。中心導流筒喇叭口設計:喇叭口高度:H =1.35D= m;喇叭口喇叭口下部直徑:D =1.35D= m;喇叭口錐形反射板夾角n=17°;反射板直徑D反射板=1.3D = m。喇叭口q

Q L/(s·m)1.7L/(s·m)的標準要求。堰口負荷

4B10001B1——單邊堰長度,m;L/sq——堰口負荷, ;L/sq堰口負荷1000——單位換算。二沉池污泥量Q 計算:污泥QCE100 24700035%100Q 1

823.52m3污泥 1000

100P0

10001000

10097式中:C1——二沉池進水SS濃度,7000mg/L;SS去除率,35%;P097%;T8h;Q

’為:Q”

24Q

2423.52 70.56m3/d污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