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課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 歷史課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就是根據歷史課學科特點及教學的需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工具性能和互聯網豐富強大的共享資源,使信息技術融入歷史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增大教學容量,突出教學重點,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自主性和趣味性,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益,優化教學過程,有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為迎接信息時代,培養大批適應科技高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高素質人才。一、歷史課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作用1、優化歷史教學過程,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傳統歷史教學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大多局限于課本和教參,上課就憑著一本書、一張嘴
2、、一支粉筆、滿堂灌,但學生掌握的卻很少,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這種教學模式由于程式化、統一化,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空間的自由性,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也忽略了學生自身主動性和豐富多彩的知識技能需求,不利于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個性化教育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如果利用信息技術,以學生為主體,把各種多媒體設備及資源作為學生獲取知識、探索問題、協作討論、交流認知的工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已提出問題,老師僅提供學習資源,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2、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加大課堂容量,豐富授課內容。把信息技術引進歷史課堂,不但能減少教師講
3、、寫的環節,可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供學生動手練習,擴大了課堂容量,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而且能使教師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鉆研教材、研究教法上,去補充新知識。例如我在講授寧為站死鬼,不作亡國奴一課時,教材僅給出“盧溝橋事變”和“南京大屠殺”兩目內容,表面看內容極為簡單,但學生在理解“全民族抗戰是如何興起的?”這個問題時卻顯得很茫然。如何讓學生理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呢?我運用會聲會影、PowerPoint制作了這一過程相關的課件:(1)、“盧溝橋事變”(電影剪輯);(2)、中共1937年7月8日發表的抗日通電(演示文稿);(3)、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表示抗戰的廬山談話(演示文稿);(4)
4、、1937年8月中共將中央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誠意(演示文稿);(5)、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由中共提出的國共合作宣言等帶相關圖片的演示文稿。使學生通過這些直觀的多媒體課件,逐步理清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經過,思路清晰,內容直觀,加大了課堂容量,豐富了授課內容。3、歷史課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激發和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的語言再抑揚頓挫,板書再美觀,給學生的視聽愉悅也是有限的,利用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可以將文本、圖象、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組織編制成交互性、實效性強的課件,同時將教材內容與網上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創設有意義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知
5、識,熟練掌握知識和技能。歷史學科的特點就是人物和事件,為此,在學習時,運用信息技術收集相關的圖片、電影和視頻、聲音等素材,在課堂教學中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如血肉筑長城一課,我使用Premiere軟件制作了合成課件,在向學生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的同時,根據歌曲內容再配以中國軍民英勇殺敵的視頻畫面、有關抗戰的人物圖片及日本法西斯屠殺中國軍民的圖片,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培養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4、歷史課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加深對歷史的理解。我在講授中國近代史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復習課時,由于本章內容事件多、容量大,地圖多,時空跨度大,學生較難掌握。我充分
6、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制成課件,用“第一次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及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爭及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及辛丑條約”四次最具代表性的列強侵華戰爭聯成一線,并插入大量的地圖、火燒圓明園等圖片、電影剪輯等,再現了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并一步步加深的歷史過程。由于把歷史畫面、地圖、動畫和電影片斷等有機地排列起來,使他們身臨其境,縮短了時空距離,且化虛為實,化繁為簡,使學生仿佛進入那個屈辱的年代,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訓,更進一步激發了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學習的信心。二、歷史課中應用信息技術要避免的幾個誤區1、歷史課中應用信息技術,其主體是歷史課程,而不是信息技術。千萬不能為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甚至不惜犧牲課程目標的實施為代價。我們在運用信息技術時,首先應以課程標準為出發點,信息技術應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務,避免生搬硬套,要符合學科教學的客觀規律和實際需要。2、歷史課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同于計算機輔助教學,而是高層次的融合與主動適應。簡單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呈現一些教學資源,僅是對傳統教學手段的補充,而信息技術與歷史課整合能構建一種自主的探究學習環境,一種多元的、多向互動的、有利于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環境。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強大的認識工具,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語文上冊 20 記 銘 說 志四篇《寒花葬志》教學設計1 長春版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2024年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少年詩情 第24課《寫給云》教學設計 滬教版五四制
- Unit 5 Here and Now(Section A1a-1d)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
- 2 說話要算數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統編版
- 2024秋四年級英語上冊 Unit 3 My friends Part B 第1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PEP
- 6 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同步教學設計(統編版)
- 2023-2024學年浙江攝影版(三起)(2020)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算法初步(教學設計)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二單元 2《我們一起做》教學設計 浙教版
- 《繁星》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語文1
- 高中生社會實踐證明
-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清單(市政(管道)工程)
- 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預算報表填寫說明
- 05 Maxwell-RMxprt參數化與優化設置
- 人衛版內科學第九章白血病(第1-2節)
- TSG 81-2022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技術規程
- 【教學課件】飛行校驗課程
- 擋墻施工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
- 七下:歐洲西部
- 互調分析儀基礎知識及使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