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施工安全技術要求_第1頁
斜井施工安全技術要求_第2頁
斜井施工安全技術要求_第3頁
斜井施工安全技術要求_第4頁
斜井施工安全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斜井施工安全技術要求一、行人的運輸斜井應設人行道。人行道應符合下列要求:人行道的有效寬度不小于1.0m;人行道的有效凈高不小于1. 9m;斜井坡度為1015。時,設人行踏步;1535。時,設 踏步及扶手;大于35時,設梯子;有軌運輸的斜井,車道與人行道之間宜設堅固的隔離設施; 未設隔離設施的,提升時不應有人員通行。無軌運輸的斜坡道,應設人行道或躲避桐室。行人的無軌運 輸水平巷道,應設人行道。人行道的有效凈高應不小于1.9m,有效 寬度不小于1.2m。躲避桐室的間距,在曲線段不超過15m,在直線段 不超過30m。躲避桐室的高度不小于1.9m,深度和寬度均不小于1.0m。 躲避桐室應有明顯的標志,

2、并保持干凈、無障礙物。二、運行設備安全間距在水平巷道和斜井中,運輸設備之間以有運輸設備與支護之間的 間隙,應不小于0. 3m;帶式輸送機與其他設備突出部分之間的間隙, 應不小于0.4m;無軌運輸設備與支護之間的間隙,應不小于0.6m。三、斜井、平巷掘進斜井傾角小于20-30度,其施工方法與平巷相似,但在斜井施工 中,除考慮裝巖、運輸、支護和排水的特點外,必須妥善安排好表土 層的掘砌工作,還應預防跑車事故。1、斜井表土施工。應嚴格按照設計進行,及時進行支護和砌筑擋墻。2、斜井基巖掘進。爆破;斜井掘進時的鑿巖爆破工作于平巷相似,但孔數和藥量較平 巷多,特別是靠地板邊的炮孔所需藥量更多。底孔一般采用

3、抗水炸藥。 為防止底板偏高,應將底孔傾角較井筒坡度大2-3度,且底孔深度較 其它孔深深100200毫米,一般孔底間距不大于30-40厘米。裝巖;當傾角小于14度時,可以采用耙斗式裝巖機或履帶式裝巖 機裝巖;當傾角在14-35度時,采用耙斗式裝巖機裝巖。作業前要 檢查和處理工作面頂、幫的浮石。在斜井中移動耙斗裝巖機時,下方 不準有人。提升;當斜長、斷面和傾角都較小時,宜采用串車提升;反之,宜 采用箕斗提升。防治水;斜井掘進期間,應根據現場情況,分別采取防水、堵水、 截水和排水的方式進行防治水。三、斜井支護常用的永久支護有整體砼支護和噴射砼支護,臨時支護可采用棚式支 架和噴砼支護。四斜井運輸必須滿

4、足下列要求.1供人員上、下的斜井,垂直深度超過5Om的,應設專用人車運送 人員。斜井用礦車組提升時,不應人貨混合串車提升。2專用人車應有頂棚,并裝有可靠的斷繩保險器。列車每節車廂的 斷繩保險器應相互連結,并能在斷繩時起作用。斷繩保險器應既能自 動,也能手動。運送人員的列車,應有隨車安全員。隨車安全員應坐 在裝有斷繩保險器操縱桿的第一節車內。運送人員的專用列車的各節 車廂之間,除連接裝置外,還應附掛保險鏈。連接裝置和保險鏈,應 經常檢查,定期更換。3采用專用人車運送人員的斜井,應裝設符合下列規定的聲、光信 號裝置:每節車箱均能在行車途中向提升司機發出緊急停車信號;多水平運送時,各水平發出的信號應

5、有區別,以便提升司機辨認;所有收發信號的地點,均應懸掛明顯的信號牌。4斜井運輸,應有專人負責管理。乘車人員應聽從隨車安全員指揮,按指定地點上下車,上車后應關好 車門,掛好車鏈。斜井運輸時,不應蹬鉤;人員不應在運輸道上行走5傾角大于10。的斜井,應設置軌道防滑裝置,軌枕下面的道碴厚 度應不小于50mm。6提升礦車的斜井,應設常閉式防跑車裝置,并經常保持完好。斜 井上部和中間車場,應設阻車器或擋車欄。阻車器或擋車欄在車輛通 過時打開,車輛通過后關閉。斜井下部車場應設躲避桐室。7斜井運輸的最高速度,不應超過下列規定:運輸人員或用礦車運輸物料,斜井長度不大于300m時,3.5m/s;斜井長度大于300

6、m時,5m/s;用箕斗運輸物料,斜井長度不大于300m時,5m/s;斜井長度大 于 300m 時,7m/s;斜井運輸人員的加速度或減速度,應不超過0.5m/s2。五、施工安全要求斜井施工必須設置防跑車裝置,掘進工作面的上方必須設置堅固 的遮擋,人行道必須設扶手、梯子和信號裝置。1、安全設施要求在斜井井口應設逆止阻車器或安全檔車板。井頸及掘進工作面上方(20-40米)分別設保險杠,并有專人(信號工)看管,工作面上方的保險杠應隨工作面的推進而經常移動;.斜井內人行道一側,每隔3050m設一躲避桐;.井下設電話和聲光兼備的提升信號。為防止軌道下滑,可在井筒底板每隔3050米設一砼防滑底架, 將軌道固

7、定其上。六、安全保證措施1、堅持每周對運轉設備,巷內運輸、安全設施的檢查制度,有專人 負責并有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2、施工設備要做到勤維護、勤保養,做好設備點檢工作,設備的維 護、保養要落實到每個操作工人,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3使用符合要求的插銷,加強鋪軌質量,采用繩套連接,防止礦車脫 鉤而跑車。4、嚴格按照安全規范要求使用鋼絲繩,經常上油防銹,地滾安設齊 全,建立定期檢查制度,防止鋼絲繩產生斷繩而跑車。5、對提升鋼絲繩,除每日進行檢查外,應每周進行一次詳細檢查, 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人工檢查時的速度應不高于0.3m/s,采用 儀器檢查時的速度應符合儀器的要求。對平衡繩(尾繩)和

8、罐道繩,每 月進行一次詳細檢查。所有檢查結果,均應記錄存檔。鋼絲繩一個捻距內的斷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數值 時,應更換:提升鋼絲繩,5%;平衡鋼絲繩、防墜器的制動鋼絲繩(包括緩沖繩),10%;罐道鋼絲繩,15%;傾角30。以下的斜井提升鋼絲繩,10%。6、每班配備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7、完善通風系統,保證通風質量達到安全要求。8、按著火工產品管理辦法進行領取、運送及使用。9、每班必須檢查運行的礦車大梁及碰頭是否安全可靠,有記錄。10、鋼絲繩與礦車的連接部位必須安全可靠,每班必須檢測,有記錄。11、每班必須檢查安全門是否安全可靠,同時必須正確使用,保證安 全門處于常閉狀態。12、加

9、強頂板管理工作,如發現下列情況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發出響聲。巖層下沉斷裂。頂板壓力急劇加大時,木支架會發出劈 裂生,緊接著出現斷梁斷柱現象;金屬支架的活柱急速下縮,也發出 很大響聲;底軟時支柱鉆底嚴重,有時也能聽見采空區頂板內發出斷 裂的悶雷聲。掉渣。頂板嚴重破裂時,折粱斷柱就要增加,隨著出現頂板掉渣現 象。掉渣越多,說明頂板壓力越大。片幫。冒頂前巖壁所受壓力增加,片幫增多,這說明有冒頂危險。裂縫。頂板的裂縫,一種是地質構造產生的自然裂縫,一種是由采 空區頂板下沉引起的采動裂縫。流水的裂縫有危險,因為它深。縫里 有水秀的不危險,因為它是老裂縫;茬口新的有危險,因為它是新生 的。如果這種裂縫加深加寬

10、,說明頂板繼續惡化。脫層。頂板快要冒落時,往往會出現脫層現象。檢查頂板時要用問 定方法,如果聲音清脆表明頂板完好;若頂板發出空空的響聲,說明 上下巖層之間已經離層。漏頂。破碎的頂板,在大面積冒頂之前,有時因為背板不嚴和支架 不牢出現漏頂現象。漏頂若不及時處理,會使棚頂托空、支架松動, 頂板巖石繼續冒落,就會造成沒有聲音的大冒頂。淋水增加。頂板的淋頭水量有明顯增加。八、風水管路架設主要運輸巷道的風水管路,架設時必須緊貼巖壁,管道最低點高度應 在1.8米以上1.0米以下,整體不得影響礦車運行及行人安全。供風 管和水管架設在一起時,供風管應在水管上方。為了排放住供風管中的水和油,應在管道最低處安裝油

11、水自動分離 器,分支管道架設的風水管所提供的風水量必須滿足施工時所需風水 量。供風管直徑等于或大于100毫米時一般采用專用支架固定,直徑小于100毫米時,可采用錨桿鐵絲懸掛,架設時必須有足夠的錨桿或托架 支撐,懸掛點間距不小于5米,且不得單股鐵絲懸掛。風水管架設線路應依據巷道走向和寬度合理架設,巷道彎道不能擴幫 取直時,管道需加工彎管假設,風水管道需從巷道一側跨過巷道至另 一側時,需加工龍門架假設,風水管道彎道及龍門架加工禁止直角及 銳角連接增大風水阻力。如因位置條件限制需改變假設方式,必須經領導同意。架設好的風水管路必須進行供風和供水試驗,不得有跑冒滴漏現象。照明動力線路假設照明線路假設各穿

12、脈,主運輸道線路,用固定線路支架架設在巷道頂板中央,且零 線與火線分隔架設(有固定線莊的間距15厘米左右,無固定線樁的 并排架設但必須保證零線與火線足夠絕緣)。所有裸露線頭必須有絕 緣膠布包扎兩層以上。固定線路支架與線路間必須保證足夠絕緣,每兩個支架間距不大于5 米,線路必須拉筋繃直。頂板中央無錨桿眼時,線路架設于無風水管的巷道側壁,特殊情況必 須架設與有風水管一側時,嚴禁與風水管道共用錨桿或將線路固定于 風水管上,架設高度不低于1.5米。動力線路架設動力線路架設時必須緊貼巖壁且高度不得低于1.5米,在穿過人行通 道或穿脈線時,高度不得低于1.8米。架設的動力線路各火線必須嚴格分開,并且用懸掛

13、支架架設,保證足 夠絕緣。各懸掛支點間距不的大于5米。沿巷道同側平行敷設的風水管道與電纜間距不得小于0.3米,電纜不 得懸掛在風管和水管上,電纜上不得懸掛任何物件。高低壓電纜平行架設時,凈距不小于0.1米。在豎井內敷設電纜時,豎井中鋼絲鎧裝電纜固定間距不得大于6米, 鋼帶凱裝電纜固定間距不得大于3米。斜井中電纜固定點間距不得大 于3米。在平巷和45度以下的巷道內敷設電纜時,電纜懸掛點間距不得大于 3米,上下凈距不大于0.05米,動力電纜與電話電纜、信號電纜平 行敷設時,動力電纜應敷設在下方,其間距不應小于0.1米。井下高壓電器作業必須有兩名電工,不得單人作業。軌道敷設所有軌道鋪設過程中,嚴禁不

14、同型號的軌道交叉使用,各軌道接頭必 須采用同型號夾板,保證接頭無高低不平、無錯位現象。已鋪好軌道,間距誤差不超過2厘米,在直道兩根軌道必須水平,在 彎道處內軌必須低于外軌2-3厘米。枕木分布與架設;機車運輸巷道枕木間距不得大于1米,且軌道接頭 處必須有枕木固定;各穿脈和非機車主運輸巷道內枕木間距不得大于 2米,彎道處不得大于1.5米;安裝完畢后枕木下方必須用鋼釬將道 砟搗實。所鋪設軌道在重車運輸方向嚴禁出現負坡,電機車運輸巷道坡度3%。 5%。,人力推車運輸線路坡度不得大于10%。井底車場和主要運輸巷道彎道段,以及線路為90度的轉角路段,軌 道之間必須安裝金屬拉桿,拉桿間距不得大于3米。主平桐

15、主運輸道路基應鋪以碎石或 石道砟,枕木下面的道砟厚度不 應小于90毫米,軌枕埋于道砟深度不應小于軌枕厚度的2/3。軌道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礦床軸距7倍。十一、滑軌線架設1、主要運輸巷道:線路電壓低于500v時,不低于1.8米;線路電 壓高于500v時,不低于2.0米。2、井下調車場,架線式電機車道與人行道交叉點:線路電壓低于500v 時,不低于2米;線路電壓高于500v時,不低于2.2米。3井底車場(至運送人員車站):不低于2.2米。4滑觸線懸掛點的間距,在直線段內應不超過5米,在曲線段內應不 超過3米。滑觸線線夾兩側的橫拉線,應用瓷瓶絕緣;線夾與瓷瓶的 距離不超過0.2米;線夾與巷道頂板或支架橫

16、梁間的距離不小于0.2 米。5、滑觸線與管線外緣的距離不小于0.2米。6滑觸線與金屬管線交叉處,應用絕緣物隔開。滑軌線嚴禁接地,與所有拉線必須用吊線瓷瓶或絕緣子絕緣。十二、道岔架設道岔架設時,岔尖處直道間距誤差不大于1厘米。岔道處彎道架設按規定架設標準執行,但彎道必須均勻彎曲,間距誤 差不超過2厘米。岔道處枕木分布;岔芯底部必須有兩根1.7米以上枕木;連接軌與岔 尖接頭處及中間連接部位必須有枕木;岔尖處及岔尖中間部位2-3根 枕木均勻分布。岔道以彎道方向內為基準約1.5-2米左右位置開始向岔道架設方向 架設。除以上標準,還應滿足軌道鋪設要求。十三、其它1、低壓變壓器安裝,安裝時應選好安裝位置不

17、應安裝在有滴水、 墜物危險地點。不應安裝在影響運輸及行人地點,變壓器下應用專用 托架或用木板托墊防水防潮變壓器高壓側應背向作業通道,接線應安 全規范。2、局扇安裝,安裝時應選好安裝位置不應安裝在有滴水、墜物危 險地點。不應安裝在影響運輸及行人地點,局扇下應用專用托架托墊, 接線應安全規范,啟動開關應安裝在穩固板架上并置于安全實用地 點。3、風筒架設,風筒與安裝好的局扇必須用專用接頭連接并用鐵絲 捆扎,不得有漏風現象,必須有專門懸掛吊耳,懸掛間距不得大于3 米。必須緊貼懸掛在1.5米以上或1.0米以下任何部位不得影響礦床 運輸。十四、驗收標準1、斜井傾角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斜井的起點、終點、個交 叉點及其它主要控制點坐標與設計要求相差不得超過+100 mm,標高極限誤差不得相差50 mm。2、斜井斜坡道掘進斷面不得小于設計要求,斜井斜坡道超 過和每側的超寬,要求在連續5米范圍內,其直線巷道 不應大于200 mm,曲線巷道不應大于100 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