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九年級下冊3月月考語文模擬試卷(卷二)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九年級下冊3月月考語文模擬試卷(卷二)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九年級下冊3月月考語文模擬試卷(卷二)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九年級下冊3月月考語文模擬試卷(卷二)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九年級下冊3月月考語文模擬試卷(卷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第PAGE 頁碼12頁/總NUMPAGES 總頁數12頁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九年級下冊3月月考語文模擬試卷(卷二)一(24分)1.用古詩文原句填空。(6分) = 1 * GB3 * MERGEFORMAT 蒹葭蒼蒼, 。 (詩經蒹葭) = 2 * GB3 * MERGEFORMAT 忽如一夜春風來,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3 * GB3 * MERGEFORMAT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頤愛蓮說) = 4 * GB3 * MERGEFORMAT 古人除了喝茶、讀書、飲酒外,還有許多的生活情趣,比如演奏、唱歌、賞月。請你從我們課本學過的古詩詞中

2、,各舉一句證明(本試卷出現的除外)。 演奏: ;唱歌: ;賞月: 。2.根據語境完成。(6分)“丑”原來分為“醜”“丑”兩個字,后來漢字簡化合并為一個字了。“丑陋”的“丑”和“子丑寅卯”的“丑”原來是兩個字,意義各不相同。今年是牛年,牛在十二生肖中稱為“丑牛”,但“丑牛”的意思并不是指牛長得丑。只是因為十二生肖中第二位的牛與十二地支第二位的“丑”相對應,所以被稱為“丑牛”。古人認為丑牛擁有“五行”中土屬性和水屬性的神力,代表風調雨順,國ti民安。丑牛也就被視為勤勞樸實,誠zh忠厚,忍辱負重,勇武倔強的象征。(1)給加點字注音:五行( ) 倔強( )(2分)(2)根據拼音寫漢字:國ti民安( )

3、 誠zh忠厚( )(2分)(3)下列對本段內容的理解和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丑陋”“丑牛”兩詞中的“丑”原來并不是一個字。 B.“丑牛”的意思不是牛長得丑,是因為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對應。 C.“五行”除了“土”“水”以外,還有“金”“銀”“木”。 D. 人們稱贊一個人是“老黃牛”時,通常是贊美此人工作上踏實勤懇。 3.書寫考查。請欣賞右邊的書法作品,并用正楷字把作品里的詩句抄寫在方格中。要求:規范工整、美觀,用簡體字。(2分) 4.下列詩句中,疑問句形式與其它各項不同的是 ( )(2分)A.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C.日出江花紅勝火

4、,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D.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社區新開一個“書吧”,是居民們借書閱覽的好去處。你自愿為書吧讀者服務:5.“書吧”入口處有“讀者須知”,沒有文字,只有標識。請你將標識轉化為溫馨的提示語。(任選一種)(2分) 【示例】第1個標識的溫馨提示語:靜靜地聽書的聲音。 第 個標識的溫馨提示語: 6.“書吧”墻面的掛圖需配上文字簡介。為了準確介紹掛圖內容,你查找了相關的資料。 【圖一】 【圖二】 當“簡冊”出現時,我國古代書籍的裝幀藝術便嶄露頭角了。而“簡”由竹或木片制成,文字量大的著作,竟需要一馬車才能裝下。后來有了帛書。“帛”大多為柔軟絲質,因此帛書的裝幀最常見的是卷

5、軸式。當紙質書出現之后,書籍裝幀形式就更加豐富多樣了。比如旋風裝,它是以一幅比書略寬厚的長紙條作底板,把書頁像魚鱗一般依次粘在底板紙上,收起時則從首而尾卷起,又變成了一個卷軸。但旋風裝的折縫處極易斷裂,所以蝴蝶裝便取而代之了。此種裝幀形式是把印好的書頁以鋒線為軸心,逐葉粘貼,打開書本,書頁朝左右邊展開,如蝴蝶對翅。此外還有形如折扇的“折子裝”,有打眼訂線的“線裝書”等等。而“線裝”是古代書籍裝幀的最后一種形式,它最接近于近現代意義的書籍裝幀樣式,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中國書”的象征。 根據材料,你判斷出圖一是 式裝幀,圖二是 式裝幀。你還發現對書籍裝幀藝術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3分)7.

6、“書吧”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會。你準備以“不同名著中的相似人物”為內容進行發言。不同名著中的人物會有哪些相似點呢?請選擇一項概括分析,不少于3點。(3分)【A】格列佛魯濱孫 【B】張飛李逵我選【 】相似點:(1) (2) (3) 二(46分)(一)閱讀古詩,回答問題。(5分) 悶歌行 宋 楊萬里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須一笑不須愁。近看兩日遠三日,氣力窮時會自休。注近看:做近期、短時間的估計。遠:往時間再長一些估計。8.請發揮想象,描繪“風力掀天浪打頭”的畫面。(2分) 9.同樣是遭遇風雨,楊萬里與蘇軾面對風雨的態度有何異同?(3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7、 ( 蘇軾定風波) (二)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12分)種樹郭橐駝傳唐柳宗元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

8、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選自古文觀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9月版)注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傳記文,針對當時官吏繁政擾民的現象,說出居官治民的大道理。蒔:栽種。10.下列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3分)A.他/植者雖窺/伺效慕 B.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C.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D.而木/之性日/以離矣11.結合上下文,推測選擇加點詞正確的義項。(4分)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 ) A.滋生,繁殖 B.同“孜”,勤勉努力的樣子 C.遮蓋,遮蔽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A.茂盛 B.眾多 C.同“藩”,屏

9、障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13.閱讀下面的材料,結合古文內容,說說你獲得了哪些“居官治民的大道理”。(3分)“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議政的這句話,今天依然值得借鑒。只要我們把民眾的疾苦了解到、處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們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為心”,我們周圍就會吸引和凝聚起千百萬大眾。 (三)閱讀議論文,回答問題。(12分)孝敬謝勝瑜和火星文和網絡語言相比,“孝敬”這個詞顯然有些老套,人們不常掛在嘴上,不少人甚至也沒記在心里。以至于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頭一次把兒女們“常回家看看”寫進了法案。

10、“孝敬”是國家之法,也是個人之律。 孝敬,詞典里的解釋簡單而又淺顯:一是孝順、尊敬長輩;二是把物品獻給尊長,表示敬意。拆開字來看,“孝”是老人和兒子緊密相連,老人在上,兒子在下,是一種血脈相承;敬,是矮身抱拳,表達的是謙卑禮讓在心,虔誠回報記懷。 先說孝。孝者,善之基石。有道是:“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對父母不孝順,對長輩不尊敬,那便如樹之沒有根須,水之沒有泉眼,就算他在別人面前做出一副愛愛人、親孩子、信朋友、幫別人的模樣,也不一定是真心自愿的,或者說那也一定是有條件的、有限度的,其動機既讓人覺得不可信,也無法贏得人們真正的敬意。 再說敬。敬老扶弱,應是人的本能和天性。敬老,需要時刻為老人著想,

11、把老人視為自己眼里和心里的“座上賓”,明知道對方不像領導那樣位尊,也不像漂亮女子那么貌美,自己一樣恭敬迎候,彎腰送別;扶弱,需要隨時為弱者助力,給弱者遞上自己物質和精神的“拐杖”,冬天驅寒,夏天送爽。對待老弱病殘,眼里不斜視,心里不輕看,是“敬”的起始;面對庸人俗事,腳下不趨炎,嘴上不附勢,則是“敬”的延續。平等相待,才是最質樸的“敬”的姿態。 孝為笑。作為后輩,只有孝順了,老人才會開心;家中尊者心歡了,一家人才會和和樂樂。也只有懂得孝順的人,才更懂得愛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開心。正因如此,許多戀愛中的男孩女孩,都會把對方是否孝敬父母,作為自己未來幸福生活的“偵察”項目之一。 敬為進。敬人者,人

12、也敬他。功利點說,一個人只有得到旁人的敬重和認可,他的事業和人生,才能不斷進步,才能錦上添花。君不見,很多地方政府都已經把“孝敬老人”列入干部提拔的考察內容?孝,讓自己心安;敬,讓自己進步。孝敬,是中國人的善根,也是中國人的信仰。一個不孝不敬的人,心中必定是沒有畏懼之心,沒有禁忌之念。這樣的人,不測和兇險總會尾隨著他,從古至今,從來都沒有太好的結果。所謂,不孝之人,難有笑的一生。至于怎樣孝敬,于丹的回答簡單到只有一句“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連孔子的回答也不復雜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

13、以禮。” 從孔子的回答里,我聽出的卻是他樸實詮釋“無違”之外的別一番深意:一個人不要因為不孝的作為,而讓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無處安放! (選自知識窗)14.把握文章內容并填空。(3分) 總領全文 深化論題15.文章第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 16. 文章第段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17.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章第節說“孝敬是國家之法,也是個人之律”。從全文看,作者更多強調的乃是國家之法。 B.在作者看來,真正的孝敬不僅僅是對父母長輩在物質上的關心,更是精神上的撫慰。C.文章認為“孝”主要指對自己父母長輩的尊敬,而“敬”則是對所有老人

14、的敬重,二者內涵不同。D. 文章語言很有特點,旁征博引,整散結合,很好地論述了文章的觀點。(四)閱讀小說,回答問題。(17分) 英子的絕技余顯斌張叔的鋪子,在小鎮邊上,臨一片湖。游人很多,來了,看湖,看小鎮的粉墻黛瓦,還觀賞那兒的戲劇。當然,還要去張叔的鋪子,吃千層餅,尤其將千層餅掰碎,放在羊肉湯中,那味道,沒得說。羊肉湯,很多人會做。可是,千層餅咋做,大家不會。有人想向張叔學,張叔就搖著頭,說這是老先人傳下的絕技,不能外傳。張叔老先人,是從北方遷移來的,在北方,就是做羊肉湯,做千層餅的。于是,就將手藝帶到了南方。每次,當張叔這樣向學藝的人推辭時,女兒張英如果在旁邊,就會白著眼睛道:“自私。”

15、張叔假裝沒聽見,等人走了,就問:“誰自私?”張英說:“我爹。”張叔哼了一聲,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熬羊肉湯,揉千層餅。張叔揉千層餅的時候,不許別人看,關上門,自己悄悄揉著。張英說:“讓我看也不看。”說著,張英就走了。張英在鎮上的工行上班,是那兒的職員,離家不遠。不過,最近張英很忙,小鎮干部都有了扶貧任務。小鎮工行的職員,也都有扶貧對象,張英也有,聽說就在鎮上。那次,張叔讓張英幫一下忙,張英說:“不行,我要去扶貧。”張叔生氣了道:“扶貧,扶貧,以后回家吃飯啊,還是在貧困戶家吃飯? ”張英一笑,對娘說:“娘,爹不許我回來吃飯。”張嬸說:“他敢,他可以藏著他的手藝,還敢不讓我閨女回來。”張英對著張叔一吐

16、舌頭,笑著跑了。幾天后,鎮上的周友來了張叔家,拿著兩瓶酒,還有茶葉,說知張叔喜歡喝幾杯,喜歡茶葉,自己就送點來。張叔有點迷惑,這個周友,家里很窮的,今兒個咋的會給自己送這么多東西啊?他就說:“算了,還是拿回去吧。”張英連忙走過來勸:“爹,人家送的就收下吧,又不是你要的。”張叔搖著頭,堅決不收。張叔知道,周友一定有所求才這樣做的。果然,周友就說了,自己也想開個羊肉館,賣千層餅,想讓家里日子過好一點兒,因此,就求拜張叔為師了。張叔一聽,連連搖手:“不行,老祖先手藝,不能外傳。”張英噘著嘴問:“爹,不外傳,你想傳誰啊?傳我? ”張叔喝口茶,無聲地點著頭。張英賭氣一般地說:“我不學,你還是外傳吧。”張

17、叔又氣又臊,說不出話來,連連對周友道:“不外傳,咋的也不會外傳的。”張叔說著,將周友的酒和茶拿了,放在周友懷中,將他推了出去。然后,白了一眼張英,氣呼呼地道: “白眼狼。”張英就笑,知道氣著了爹,就忙著給爹泡茶,給爹捶背。然后告訴張叔,自己想了,自己如果不學,將來老張家的絕技可能就要失傳了。這樣,自己就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爹,就是不肖子孫了。因此,自己還是學吧,反正藝多不壓身。張嬸聽了,笑笑道:“女兒是爹的小棉襖,真沒說錯。”聽到張英愿意學,張叔停了一下,嗯了一聲。然后慢條斯理地說:“啥時有空了,我教給你。”張英說,今兒個星期天,今兒個就有空,自己跟著爹學吧。張叔答應了,就傳授起張英絕技。絕技

18、就是一層窗戶紙,說起來神秘,捅破了就不神秘了,千層餅就是在和面時,開始和少一點,放在面板上揉一會兒,加上一把面粉,再揉一會兒,再加一把。如此反復,感到差不多了,就搟開放在鍋里烙得外焦內軟就得了。這樣的餅,吃起來一層一層的,很有嚼頭。張英試驗了一個說:“容易得很啊。”張叔點點頭說:“不說出去,誰能曉得?”張英笑著說:“我曉得,堅決保密。”幾天后,張嬸去小鎮那邊去看張英,回來的時候,就悄悄告訴張叔:“那個周友,知道不?就是那天來求師的人,也開起了羊肉館,也賣起羊肉湯,賣起千層餅,那味道,和你做的一模一樣。那生意,紅火得不得了。”張叔哼了一聲,道:“我早就曉得了。”“你曉得?”張嬸睜大了眼睛,不解地

19、望著張叔。張叔告訴她,那個周友,就是張英的扶貧對象。他慢條斯理地說:“政府幫助大家脫貧,是件好事,這也是孩子的工作,我們能不支持啊?那樣的話,我不就真的自私了嗎?”張嬸聽了,笑著連連點頭。(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20年03期,有改動)18.文章結尾說張叔早就曉得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說說作者在前文做了哪些鋪墊?(4分) 19.仿照示例,分析文中加點詞所表現的人物內心活動。(4分)示例:張叔哼了一聲,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熬羊肉湯,揉千層餅。(寫出張叔對孩子的誤解很不認同,卻不想過多地進行辯解。)(1)聽到張英愿意學,張叔停了一下,嗯了一聲。 (2)張叔哼了一聲,道:“我早就曉得了。” 20.讀完小說,小

20、莉產生了疑惑:“文章寫得較多是張叔的絕技,為什么標題是英子的絕技?”請給他作分析。(4分) 21.張叔因為有“絕技”在身,在“傳”與“不傳”的糾結中,情節得以推進,個性得到彰顯。小棠認為,名著中也寫道了不少人物身懷絕技。請你列舉一部初中階段必讀名著及相關人物的絕技(或本領),分析其在情節發展及人物刻畫上的作用。(5分) 三( 50分 )人生旅途常常伴隨離別。你一定有過與親朋好友的離別,你也許有過與父母短暫離別的經歷;一次旅行,再愉快充實,也要告別那里的山山水水,一本名著,讀到結局,也如同一次作別;你一定還記得小升初時的戀戀不舍,眼前,你即將與初中生活揮手告別離別常伴隨感傷,離別常伴隨回憶。可離

21、別也意味著新的開始,離別伴隨著你的成長,會讓你更懂得珍惜。 22.請以“又是別離時”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答案一(24分)1(6分)白露為霜 千樹萬樹梨花開 濯清漣而不妖 羌笛何須怨楊柳/胡琴琵琶與羌笛/彈琴復長嘯/誰家玉笛暗飛聲/吹笛到天明 忽聞岸上踏歌聲/今日聽君歌一曲/漁唱起三更 床前明月光/呼作白玉盤/湖光秋月兩相和/峨眉山月半輪秋/月下飛天鏡/明月來相照/月是故鄉明/千里共嬋娟 (每空1分,有錯、漏、添、倒,本句不得分) 2.(6分)(1)(2分)xn ju (2)(2分)泰 摯 (3)(2分)C 3.(

22、2分)略(工整,規范得1分,美觀得1分)4.(2分)B 5.(2分)略6.(3分)蝴蝶式 線裝 書籍材質(書籍原料,制作材料等)7.(3分)【A】(1)都是英國小說名篇中的主人公。(2)他們的故事都從航海開始。(3)他們都遭遇險途,而后死里逃生。(4)他們都是天生喜歡冒險,不甘平淡生活的人。【B】(1)民間素有“猛張飛,黑李逵”之說,因為兩者都是魯莽英雄的典型。(2)兩人外形都很威猛,體格魁梧過人。(3)善用兵器,武藝高強。(4)都是俠肝義膽,忠義之徒。(5)性格都是嫉惡如仇,膽氣出眾。(答對一點得1分)二、閱讀(46分 )8.(2分)狂風掀起拍天的巨浪,沖打小船的船頭。9.(3分)不同點:楊

23、萬里認為面對狂風大浪,不必憂愁,最好淡然一笑,因為終會風平浪靜的一天,那時又可以悠然的行舟了。蘇軾面對驟雨時是冒雨邊吟詠邊慢行,他認為無須害怕人生的風雨。相同點:兩人都表現一種坦然與樂觀的情懷。10.(3分)C11.(4分) A B12.(2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經離開了,又回來望望。(每個分句1分,意對即可)13.(3分)減少繁政擾民的現象;讓百姓按照“生長的本性”生活;要能體察百姓的疾苦;處理好百姓根本問題;為百姓謀福利而不能采用急躁和粗暴的方式。(答對三點即可)【譯文參考】郭橐駝以種樹為業,凡是長安豪門富戶要修建園林及經營水果買賣的,都爭相召請雇用他。看他栽種或移植的樹木,沒有

24、一棵不成活的,而且長得高大茂盛,果子結得又早又多。其他種樹人雖然偷看仿效他的方法,但都不如他種得好。有人問他有什么訣竅,郭橐駝回答說:“我郭橐駝并不能使樹木活得長生得茂盛,只不過能夠順著樹木生長發育的規律讓它按照自己的習性去發展罷了。大凡種植樹木的特性是:樹根要讓它舒展,培土要均勻,根部要保留原有的熟土,樹根周圍的泥土要搗得結實。種好以后,不要再動它替它擔心,盡可以走開不管。總之,在栽種的時候要像哺育子女一樣地小心,種好以后完全可以置之不理,那樣就能讓樹木保持自然生長發展的規律而按自己的本性生長了。所以說我只是不去妨礙樹木的生長罷了,并沒有使它長得高大茂盛的好辦法;只是不去抑制減少它掛果結實罷了,并沒有使它既早又多地結果實的訣竅。別的植樹人卻不是這樣,種的時候樹根卷曲,把熟土都換上生泥,培土的時候,不是過多,就是不足。即使有和上述情況相反的人,卻又對樹苗愛惜得太過分,擔心得太多馀,早上去看看,晚上去摸摸,已經走開了又回過來再瞧瞧。有些更過分的竟用指甲摳開樹皮檢驗它究竟是死是活,搖搖樹干看它種得牢固還是疏松,經過這樣的折騰,樹木的活力就一天比一天差了。這種做法,雖說是愛它,其實恰恰是害它,雖說是擔心它,其實恰恰是仇視它。所以他們種的樹都不如我。我又有什么別的本領呢?”14.(3分)孝敬的內涵,孝敬的好處(意義),孝敬的做法15.(3分)用了比喻論證(1分)。形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