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聾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_第1頁
家庭教育對聾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_第2頁
家庭教育對聾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_第3頁
家庭教育對聾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4家庭教育對聾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摘要:當今,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的主題,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學校是如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而教育的責任也落到廣大教育工作者身上,特殊學校也如此。本文通過分析聾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闡述家庭教育對聾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呼吁重視和加強對聾生開展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學校共同做好聾生的教育工作,使聾生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成為自食其力的有用之人。關鍵詞:家庭教育 聾生 健康 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特殊教育受到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素質教育已成為現代聾校教育的主題,“一切為了聾生,為了聾生的一切”也已成為聾校辦學的宗旨。雖然學校教育對聾生的發展起著

2、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也在聾生身心健康成長中起著無可比擬的作用。一、聾生的身心特點分析聾生由于聽力損失,語言障礙成為他們參與正常社會交往的桎梏,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和理解有著明顯的偏差。他們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也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慢慢地他們與同齡人疏遠,與社會產生隔膜。表象上的安靜與沉默,襯托出他們內心的孤寂與自卑。長期的自我封閉容易導致聾生缺乏自信心,是非辨別能力下降,對事物的看法比較偏激,情緒波動較大,任性、固執,容易發脾氣。針對聾生這個特殊的群體,為了提高其的綜合素質,把他們培養成為殘而不廢、自強自立的人,使他們能平等地參與社會,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促進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合力

3、,尤其是家庭教育,貫穿于幼兒、兒童、少年各層次教育階段。二、聾生家庭教育的現狀面對身體殘疾的子女,許多聾生家長的心理狀況很復雜,大致有以下三種:一是過分溺愛心理;由于家長充滿對自身的責備和對子女的愧疚心,孩子要什么給什么,放任、遷就孩子,導致孩子驕傲、自大、自私心理,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心理出現偏差,小偷小摸就隨之而來。有一名學生,小小年紀就用上了MP5,對金錢大肆揮霍,霸道孤僻,喜歡什么就向父母要,若得不到滿足就會以“不聽話”、“不去上學”等要挾父母。像這樣的孩子在溺愛中長大后,怎么會關愛家人,回報社會呢?一旦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便會不滿、滋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二是放任心理: 對孩子只

4、管溫飽,其他事情不問不理,造成聾生的身心不同程度傷害,導致孩子孤僻、主觀、冷酷,并且容易染上社會的惡習。三是動蕩心理。溺愛偶加教育,由放任而施行粗暴懲罰,導致逆反心理和暴力傾向。跟普通學生的家庭教育現狀相比,聾生的家庭教育顯得薄弱許多。聾生從小因失聰而缺乏對外界聲音的感知,難于用口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就使他們和健全人交往時產生困難。因此聾生只能靠自己的觀察去了解周圍的人和事,由于長期處于上述的家庭環境中,漸漸地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導致性格倔強。三、家庭教育對聾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孩子的性格、行為、情感都潛移默化

5、地受家庭教育的影響,聾生也不例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但可以塑造聾生健康的人格,還為他們的認知、情感和思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也為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做好準備。1、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聾生認知、情感和思維的健康發展。 家庭教育,顧名思義教育平臺是家庭,其是聾生最早接受的教育戰地。聾生由于聽力障礙只能通過視覺直觀的接觸、認知外界,導致他們的認知、情感和思維的發展比健全學生遲緩,這就要家長注重對聾生的啟蒙教育,充當聾童的另一對“耳朵”,帶領他們去認識世界,去感受人生,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的思想素質、文化水平、道德修養等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果;教育者更需要耐心、細心地指

6、導,隨時隨地的教育,才能使聾童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并能促進他們認知、情感和思維的健康發展。2、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聾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能否把聾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關系到聾生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聾生只有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質、積極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較強的應變能力、吃苦耐勞精神,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然而聾生自身的條件使得他們很難融入社會生活,這就需要家庭教育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去積極引導、幫助聾生多了解社會,讓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逐漸融入社會,為今后步入社會尋求自身發展奠定基礎。3、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塑造聾生健康的人格。

7、家庭教育在聾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影響著孩子的一生。聾生因為自身的特殊性,常會覺得與眾不同,久而久之就形成自卑、孤僻甚至消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但可以幫助聾生樹立自信,還可以讓他們快樂地融入到家庭生活,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此外,良好的家庭教育還能培養聾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教會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勇于面對挫折,讓聾生學會處理自己生活中的瑣事,從而塑造聾生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格。四、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徑1、家庭教育者應立身為正、率先垂范,以光輝的榜樣引導聾生。由于聾生模仿能力強,易于接受表面行為,因此,家庭教育者率先垂范對于聾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孔子說:“其

8、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夸美紐斯也說過:“父母的任務是用自己的榜樣來誘導孩子,給予留下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良好的品格是一粒種子,一旦撒在聾生的心田就會綻開燦爛的花朵,對其一生都可以產生深遠的影響。聾生觀察敏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盡收眼底,很多時候就直接模仿。所以家庭教育者還應生活樂觀、工作熱情、處事嚴謹、辦事認真,注重生活細節的修養,服飾、發型甚至包括走路的姿勢,都應大方得體,讓人感到賞心悅目。更給聾生樹立良好的榜樣。2、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構建幸福家庭,使聾生的身心成長如同春風化雨,潤物于無聲。尊重、信任和關愛是人的精神需要,聾生由于生理上缺陷,更需要得到別人的友愛而獲

9、得情感上的滿足。溝通從心開始,“情”則是打開心扉的鑰匙,作為父母,放下架子,走進聾生的生活,積極主動地構建朋友般平等對話的平臺,經常站在他們立場,進行“心理換位”思考,通過積極的情感交流,縮短與聾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其信任感。感情的交融自然會產生“理”的“通達”, 只有讓聾生對家庭產生情感上的依附,家庭對聾生的引導、教誨、鼓勵、鞭策,才能立竿見影、卓有成效。 3、優化家庭育人氛圍,以溫馨和諧的環境陶冶人。家長應努力創造助人成才的氛圍環境。為聾生的健康成長搭建一個溫馨的平臺,讓其在良好的氛圍環境中健康成長,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氛圍環境主要是指家庭文化,包含輿論風氣、生活方式、文化娛樂、生活習慣、人際關系、家庭環境等,其次是無聲的思想工作陣地,優化的成才環境,能夠陶冶聾生的情操,尤其通過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如通過體育、文娛、及各種趣味活動的參與,一方面讓聾生在活動中消耗一些時間與精力,另一方面增強聾生的親情感,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同時,通過具體活動讓聾生接受守紀、團結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