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近代化的探索導學案_第1頁
八年級近代化的探索導學案_第2頁
八年級近代化的探索導學案_第3頁
八年級近代化的探索導學案_第4頁
八年級近代化的探索導學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導學案6、洋務運動時代背景:_目的:_代表人物:中央_;地方:_口號:前期_; 后期:_主要內容:創辦軍事工業:_;_;_創辦民用工業: _; _; _籌建近代海軍:_興辦新式學堂:原因:_宗旨:_積極作用:_破產標志:評價:、積極影響:、消極影響:作業: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874年,李鴻章在籌議海防折中認為,當時中國“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甚至進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強表面上打著和好的旗號,暗地里懷著吞并中國的野心,中國遇到“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他還認為,“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

2、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1)李鴻章認為造成“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的原因是什么。(2)基于上述認識,李鴻章等洋務派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7、戊戌變法(1898)領導階級、派別和代表人物分別是_變法的序幕和高潮分別是_、_;維新政治團體和機關報分別是:_為什么叫“百日維新”_變法根本目的:_變法主要內容:、政治方面:_、經濟方面:_、文化教育:_、軍事方面:_變法失敗標識:_ 變法失敗的原因:_變法最重要的意義在于_探究:譚嗣同是該逃亡活下來,還是該慷慨赴死,以身殉變法?課堂練習:1在1895年到1898年間,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應是( ) A嚴厲

3、禁煙,抵御外侮 B維新變法、救亡圖存C師夷長技、自強求富 D驅除韃虜、恢復中華2、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英勇就義,從容赴死的圖景。就義時他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處的“賊”是指( )A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 B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朝貴族C慈禧太后、袁世凱 D慈禧太后、光緒皇帝3、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的標志是( )A公車上書 B強學會的建立 C萬國公報的創辦 D定國是詔的頒布4、康有為、粱啟超倡導變法的首要目的是 ( ) A挽救國家危亡 B.發展資本主義 C推翻封建專制 D.引進西方學說8、辛亥革命(1911)中國同盟會成立的時間:_地點_綱領:

4、_機關報:_;三民主義:_、_、_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是_、時間是_、指導思想是_、革命主力是_;中華民國成立時間地點:_辛亥革命歷史功績:_這次革命實現“民權主義”的表現是_革命的結果_;出現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_;辛亥革命的遺址在_判斷辛亥革命成功的理由_;判斷失敗的根據是_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者:_;清帝退位的時間是_課堂練習:1、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請你談談對此次“巨變”的理解。2、 “武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該事件( )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是中國近代化的起步 推翻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BCD 3、“廢兩千年帝制

5、,首義歸功先行者;積四十載經驗,遺言啟迪后來人。”文中稱頌的是( )A毛澤東 B康有為 C梁啟超 D孫中山4、材料一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眾生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利,故要民族革命;不 愿君主一人專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冨人專利,故要社會革命。這三者有一樣做不 到,也不是我們的本意。達到了這三樣目的之后,我們中國當成為至完美的國家。 孫中山在東京< 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1) 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孫中山的思想主張是什么?該主張的提出有何意義?9、新文化運動(1915)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代背景(原因):新文化運動的領導階級是_;旗幟_開始標志_;主陣地是_;代表人物:_斗爭

6、矛頭指向_;主要內容:_;_;_;_運動中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是_;請你用一句話評價新文化運動_;新文化運動的影響:1、積極的:_消極的:_課堂練習:材料: 中國的近代化運動,走過了自強、變法、革命的歷程中國走向近代化的歷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腳步并非一條直線。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觀念層面,國人每向前邁進一步都異常艱難,但卻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1、材料中“自強”“變法”“革命”所對應的歷史事件是什么? “自強”指 “變法”指 “革命”指 2、胡適曾說北京大學是因為三個兔子(蔡元培、陳獨秀、胡適三人年有長幼,生肖屬相都屬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陳獨秀、胡適等人的活動,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運動的“新”表現在( )A宣傳尊孔復古B主張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專制統治C都提倡民主和科學D主張“打倒列強除軍閥”3、新文化運動中,將反封建的革命內容與新文學的形式結合起來,樹立新文學典范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胡適 D魯迅4、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