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_第1頁
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_第2頁
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_第3頁
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_第4頁
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A有效第一次發布版本狀態修訂 - 評語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批準日期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文件編碼文件類型文件分類技密級別所屬專業文件名稱:2011年度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報告發布單位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方家山項目部編制部門內部標識碼適用范圍HSE部/方家山項目部版權說明:此文件內容屬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引用、復制、借閱、發表。1 評審目的為評價項目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與年度方針目標的實現情況,充分查找體系運行中存在的缺陷、偏差和不足,以便進一步提升管理,使公司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狀況不斷完善和得到持續改進。2

2、評審依據Ø GB/T24001-ISO14001:2004、GB/T28001:2001;Ø 項目部相關程序文件的規定;Ø 各部門、施工隊提供的體系運行的相關信息;Ø 項目部內部審核結論與外審情況。3 內部審核結果2011年8月開始,為了檢查項目部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在項目部的落實情況,驗證一體化管理體系在項目部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以與確定是否需要采取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持續改進措施,促進項目部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項目部開展了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審核期間,HSE部組織人員對項目部各施工隊/廠與部門進行了詳細的審核

3、,通過與相關人員交談、查閱文件、索閱記錄、現場觀察、實地檢查等方法,收集了大量客觀證據,對各施工隊、廠與部門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各項活動中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了認真的了解,對不符合事實據實記錄并提出改正意見。審核期間共開啟糾正措施(CAR)10個,開具觀察意見(OBN)5個,審核發現具體問題:Ø 發現7個施工隊、部門沒有對本部門內部HSE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合規性評價);Ø 管道隊GA溝管道安裝技術和安全交底(NZPT-JSJD-2010-0037-T)中未寫明作業過程中涉與到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Ø 機械隊、通風隊、EM2隊20

4、11年年度培訓計劃與月度培訓計劃中年度培訓計劃中除入場培訓(二、三級培訓)外無其他相關安全培訓;Ø 機械廠未編制安全技術操作規程;Ø 電氣隊核島廠房電纜次托盤安裝施工技術交底中缺少附錄4內容;Ø EM2隊組織機構與工作描述(NZEM2-MP-3287)程序中未明確技術支持室主任安全職責,并且其中施工班組職責中一項為“對EM2隊現場施工安全負責”。上述問題已經按期進行了回復整改,并通過了驗證,整改結果富符合要求。通過審核,認為項目部已按GB/T28001-2001、GB/T24001-2004標準建立了文件化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且能夠為實現項目部職業健康

5、安全目標貫徹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審核范圍內符合審核準則,各項措施得到實施。4 合規性評價結果按照HSE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NZHSE-MP-3074)的有關要求,項目部通過從上級單位獲取與項目部生產、經營和服務有關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的基礎上,通過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檢索系統和標準查詢系統等途徑進行了廣泛的獲取和認真的識別,2011年1月4日、3月2日、7月27日分別整理形成了CNI23方家山核電項目部適用HSE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清單(C、D、E版)。HSE管理體系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新增15項,更新15項,廢止0項,其中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7項,標準、規范、規程等其他要求

6、8項。2012年2月21日HSE部組織項目部各部門、施工隊對適用的HSE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進行了合規性評價,作出了合規性評價結論。評價認為,項目部HSE管理體系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適用于項目部的生產、經營和服務,能夠得到比較與時的獲取和更新,基本上能夠滿足知道、規范項目部的生產、經營和服務的需;同時認為,通過HSE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業務職能范圍內能夠得到認真地遵守和實施,能夠較好地發揮其應有作用,達到了預期目的。5 外部相關方檢查結果2011年項目部接受業主/工程公司、建設公司和東方公司等監查共5次,發現問題30個,詳見下表:序號名稱單位日期發現問題數1建設公司內部審核建

7、設公司2011.7.1962HSE體系監查工程公司2011.8.1073HSE體系監查東方公司2011.8.15742011年上半年安全生產評價與考核工程公司2011.8.3185興原認證一體化審核興原認證中心2011.12.426合計30各類外部監查/監查中發現問題主要有:Ø 項目部識別的法律法規不全,已按要求更新CNI23方家山核電項目部適用HSE部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清單。Ø 期間有未與時跟蹤其經驗反饋學習的情況;Ø 部分操作人員安全意識不夠強;Ø 未對檢測出的噪音數據是否有利于職業健康安全給出結論性意見;Ø 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在項目部

8、的應急預案清單中,未列入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Ø 項目部消防管理程序中缺少動火管理內容;Ø 項目部HSE管理體系相關文件未建立詳細臺帳,不便于統一管理。Ø 職工食堂的危險源、危險因素辨識不全,未建立詳細的臺帳。對開啟的問題,項目部組織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與整改,目前已經全部回復,整改完畢。6 上次管理評審問題整改結果問題:隨著工程的進展,如丙酮、稀釋劑等危險化學品和易燃易爆物在現場使用量增加,但是項目部缺少相關管理制度對化學品貯存、領用與使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活動進行規范。整改情況:物資部已在化學危險品貯存與倉庫管理規定(NZMM-MP-4023)中完善危險化學品和

9、易燃易爆物貯存和領用的相關管理制度。7 HSE管理體系運行情況7.1 總體情況項目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經過幾年來的運行與持續改進,基本滿足標準要求,組織機構與人員配置(見附件1)趨于合理,體系文件(見附件2)對HSE管理的指導作用逐漸加強,HSE意識已逐漸深入員工心中,與HSE相關各項活動處于良好受控狀態。但要想以最優化的人力、物力取得最佳的效果,還需要項目部各部門、施工隊/廠共同努力,將“勤學、善戰、融合、創新”融貫到體系運行中去。7.2 環境因素、危險源辨識與評價項目部在作業活動或危險子項開工前,根據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環境因素識別、風險評價和控制,識別危險因素/環境因素,

10、進行相應的評價,制定預防和應急措施并在活動開始前得以落實。項目部正式開工后,由HSE部每月對項目部施工現場的存在的危險源/環境因素進行辨識、評價,在管理軟件系統中發布。針對施工中存在的重大風險和危險性較大的施工項目,召開風險分析會議,編制風險控制措施,施工前交底,施工現場公示。項目部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加強對污染的預防和控制,放射物安全,合理利用能源資源,并滿足相關法律、法規與其他相關方的要求,達到符合國家(地方)環境保護管理要求。項目部主要通過對固體廢棄物分類存放、處理、每月開展對現場施工環境進行2次噪音測量、對機械廠酸液排放的監督、粉塵較大的區域安裝通風裝置等措施,沒有發生環境污染事件和職業健

11、康事件。7.3 方針與目標、指標項目部一體化方針為依法經營、以人為本,保護環境、預防為主,管理科學、施工靜心,持續改進、服務社會。體現了項目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宗旨和方向,突出了“以人為本、持續改進”的管理思想,符合規范與項目部體系運行的要求。根據建設公司關于發布公司2011年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指標的通知(司發201122號)和CNPE發布的2011年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指標,項目部結合實際情況將其進行分解并形成了項目部2011年度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指標并將其在項目部各部門/隊進行分解,同時由各部門/隊針對結合本部門/隊特點確定了HSE目標、指標制定管理方案和

12、控制措施,確保了項目部HSE目標、指標在各部門/隊的實現。項目部2011年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完成情況見下表: 2011年方家山項目部環境管理目標、指標序號環境因素目標指 標完成情況1固廢排放固體廢棄物分類存放,有毒有害廢棄物100%無公害化處理固體廢棄物分類存放各部門放置指定的垃圾桶內,由后勤保障部統一回收。2有毒有害有毒有害廢棄物100%無公害化處理廢棄墨盒、硒鼓由技術部聯系處理;辦公廢棄筆芯各單位各自收集。3辦公用紙消耗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率紙張雙面利用率達50%紙張雙面利用率為68.2%4辦公用水用電人均生活、辦公用水不超過80噸,人均生活、辦公用電不超過500度。人均生活、辦公用水量9

13、.89噸,人均生活、辦公用電量458.7度。5生產用水用電萬元產值用水不超過10噸、用電不超過160度。萬元產值用水0.78噸,用電60.6度。6危險化學品泄漏零污染污染環境、泄漏事件/事故為0無污染環境、泄漏事件/事故。2011年方家山項目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指標序號危險因素目標指 標完成情況1火災/爆炸力爭零事故;杜絕重大設備和消防事故;控制重傷;死亡事故為零;全年工傷事故傷害嚴重率低于150。火災/爆炸事故為0火災/爆炸事故為02高處墜落高處墜落造成工傷事故為0高處墜落事件為03起重傷害起重傷害造成工傷事故為0起重傷害造成工傷事故為04物體打擊物體打擊造成工傷事故傷害嚴重率低于100

14、物體打擊造成年度工傷事故傷害嚴重率低為15.525觸電觸電造成工傷事故為0觸電造成工傷事故為06中毒/窒息中毒/窒息事故為0中毒/窒息事故為07腳手架坍塌杜絕腳手架坍塌事故腳手架坍塌事故為08車輛傷害車輛造成工傷事故為0車輛傷害事故造成損失工作日為09放射源泄漏/射線輻射放射源丟失事故/輻射傷害致病為0;放射源出入庫登記率100%放射源丟失事故/輻射傷害致病為0;放射源出入庫登記率100%2011年,項目部未發生重大機械、交通、設備、火災事故,未發生職業病與食物中毒事件。2011年10月25日發生一起施工人員被鋼筋絆倒受傷事件1起,造成工傷事故傷害嚴重率為15.52,傷害嚴重率低于150。滿足

15、年初與建設公司簽訂的責任書目標要求。安全生產處于“可控”狀態。7.4 體系文件完善情況根據建設公司安全標準化建設和CNPE要求結合程序實際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項目部對照東方公司藍本程序,對原有HSE管理程序進行了多次修訂和升版。截至2011年12月31日項目部共計有HSE管理程序56部(其中HSE部編制程序43部),2011年新增加HSE管理委員會運行細則和專項安全風險控制管理等2部程序。通過這些程序的適應性修訂,使得程序的充分性和適宜性方面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HSE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7.5 培訓教育與宣傳2011年項目部按照培訓大綱要求開展了相關的HSE方面培訓,培訓種類包括入場培訓

16、、安全技能專項培訓、消防培訓、HSE復訓等,培訓內容能夠基本滿足項目部安全生產要求。項目部還充分利用多媒體放映的培訓方式減少常規培訓帶來的枯燥與乏味,增加培訓中事故事件經典案例。安全培訓詳細信息見下表:類別期數人次入場培訓環境職業健康安全591481安全復訓環境職業健康安全542338專項培訓高處作業安全管理13501消防、保衛、交通6152特種作業、起重作業、腳手架使用8191有限空間作業8151施工用電6136應急管理、醫療救護4128班組長HSE培訓5116危險源、環境因素343施工班組早班會/安全會議管理規定10370季節施工安全技術286工傷施工、安全事故事件、經驗反饋5151文明施

17、工管理569安全管理人員培訓112法律法規、安全生產責任制、其他10325合計1994250施工現場班組每天利用早班會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內容包括對前一天工作的總結,對以往事故案例的分析,對當天工作內容的安全分析與工作安排。項目部充分利用安全展板、安全橫幅、安全短信等進行安全宣傳教育并起到了較好的效果。通過這些安全培訓和教育,增長了員工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提高了員工的安全意識,同時提高了員工的風險防范和自我保護能力,有效促進了HSE管理體系的實施和運行。為了確實保障施工作業安全,各專業施工隊、工程部、物資部要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操作技能的專項培訓,同時HSE部增加安全人員的專項培訓。各施工隊

18、、技術部在編制施工方案時對存在的安全風險分析要更加透徹,并確定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7.6 溝通與協商內部溝通:項目部每周召開工程例會通報本周安全狀況宣貫安全決定與意見,利用安全檢查與時通報發現的問題。編制周安全趨勢報告、安全檢查通報并通過項目部內部軟件(foxmail、NPPMS2009)進行發布,同時利用安全宣傳欄對安全規定和制度進行宣貫。每月向工程部報送管理月報、向培訓中心報送培訓效果評價表。外部溝通:包括向東方公司報送月度安全信息采集、在建核電項目安全質量統計表、應急報表(通過ioffice),向建設公司報送運行績效監視測量和程序執行情況調查表,以與與時報告事故事件的信息;通過NPPMS

19、向工程公司報送月度趨勢分析報告、季度趨勢分析報告、安全措施費用報表、每月危險源、環境因素清單、早班會監督報告。存在的問題:部分部門對于涉與到安全信息的傳達不與時或以口頭傳達,不規范。建議項目部建立統一的各部門/施工隊生產、例會制度,并與時傳達包括安全生產信息在內的各類需要傳達的信息,且留下記錄備查。7.7 運行控制項目部策劃了重要環境因素與重大危險源涉與的施工過程與活動的管理和控制,編制了相應的規定與程序。按照環境管理運行控制程序(NZHSE-MP-3056)對方家山項目部廢水、廢氣、粉塵、噪聲、固廢、放射源進行控制以與對能源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做到了廢水、廢氣合理排放,固體廢棄物分類保管統一回

20、收,對可能產生職業傷害的場所與作業采取工程控制與個人防護相結合的辦法,如給作業人員配備耳塞、減少持續作業時間等措施防止噪聲傷害。根據不同工種的作業性質,按照勞保用品發放使用管理規定(NZHSE-MP-4034)為其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2011年根據施工作業需求對部分勞保用品的更換周期進行了更改,使職工能夠更與時的更換領用。根據職業病防治管理程序(NZHSE-MP-4081)職工職業健康安全監督管理辦法(NZAD-MP-4185)對項目部職工職業病進行防治,項目部每年對從事可能患有職業病的工種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配備相應勞動保護用品。項目部儲存使用的危險化學品按照化學危險品貯存與

21、倉庫管理規定(NZMM-MP-4023)進行管理,防止傾倒、泄漏等異常現象的發生,現場使用危險化學品需要辦理動火票以確保使用安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通過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間施工安全管理、起重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用電安全管理等進行管理:Ø 為進一步規范現場孔洞臨邊防護安全管理,在腳手架安全檢查與使用安全管理(NZHSE-MP-3076)增加了孔洞、臨邊防護設施使用拆除管理規定內容;Ø 隨著無吊裝方案的吊裝活動越來越多,為了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推進生產,項目部推行了“綠色起重吊裝作業許可證制度”Ø 新增專項安全風險控制管理(NZHSE-MP-3147)程序,

22、旨在識別出方家山核電工程建造過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施工作業活動,利用設點確認的形式對高風險施工作業控制進行有效的管控;Ø 新增治安保衛事件應急預案(NZHSE-MP-4382),以便與時有效地應對各類治安事件,確保項目部治安保衛安全。Ø 2011年項目部施工安全管理過程中發現現場腳手架搭/拆申請單以與驗收申請單不能得到有效保存、現場臨邊孔洞維護經常出現人手不足無法與時維護情況、班組私自拆除改動已搭設的腳手架現象等,對上述發現的問題,項目部經工程例會討論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工程部分對腳手架搭設與拆除管理規定(NZPM-MP-3166)進行了升版,優化了腳手架搭設、拆除申請單

23、與驗收申請單流程,成立臨邊、孔洞圍護專項小組,由HSE部監督組直接安排工作;明確腳手架“誰申請搭設,誰負責”的使用責任,增加腳手架移交流程。Ø 2012年年初發生兩起環吊運行過程中其他專業作業人員冒險進入環吊運行區域施工事件,事件雖未造成人員傷害與經濟損失,但給項目部廠房內吊車行駛區域的安全管理敲響警鐘,項目部在對事件責任人進行處理的同時提出了預防措施:由工程部升版廠房內吊車(電源動力)使用管理規定(NZPM-MP-4326),增加進入吊車運行區域必須辦理“吊車運行區域作業申請單”內容。Ø 緊急情況處理按照項目部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NZHSE-MP-2044)與相關應急

24、預案執行(詳見7.8應急準備與響應)。Ø 生產施工過程中如遇不符合項目部安全管理規定事項,按照安全生產獎懲管理規定(NZHSE-MP-4052)進行處理。2011年共開具獎懲意見報告單20份,停工令4份、隱患整改通知單3份。7.8 應急準備與響應2011年項目部執行應急預案7部,包括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三防”應急預案、突發核事故應急撤離預案、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突發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治安保衛事件應急預案等程序。2011年新編制了治安保衛事件應急預案,對“三防”應急預案、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突發核事故應急撤離預案和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了適應性修改。為確保應急救

25、援體系的有效實施,根據現場施工進展情況適時開展了多次應急知識培訓。2011年方家山項目部組織了交通事故應急演練、觸電事故應急演練、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演練、義務消防員培訓與演練和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在演戲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有待改進:Ø演練一些參加人員對這次演練的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在演練過程中態度不嚴肅;Ø參演人員有限,不能達到全面的宣貫效果,需要通過加強培訓使員工進一步了解突發情況下如何處置;Ø演練過程中沒有掌握拉設警戒線的時機;Ø與其他單位溝通不與時,致使演練時應急通道被堵。通過應急演練活動,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項目部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

26、力,提高了項目部整體的應急反應速度和應急處置能力,從而完善項目部的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工作。同時通過應急演練證明了項目部的應急預案是可行有效的,能夠在出現各類緊急情況下采取應急措施,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搶險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011年共進行5次演習,演習雖然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距離預期目的還仍有提升空間。2012年將演習重點側重于突發性,如消防演習應事先對參加演習人員進行宣貫與培訓,但不明確具體演習時間,突發性選擇時間開始演習,以便能夠更好地檢驗出項目部應急流程暢通的真實性。7.9 安全監督檢查2011年按照項目部HSE監督與檢查管理程序(NZHSE-MP-3102)對施工

27、現場與海灘生活區進行相應監督檢查,詳細情況、問題分布圖與趨勢圖見如下:檢查項目頻率形成記錄存在缺陷問題處理率安全員日常檢查清單每日一次31642816100%周檢每周一次56124100%事故隱患整改通知單44100%手持電動工機具檢查每季度一次173024100%三級配電箱專項檢查每季度一次96039100%吊具專項檢查每季度一次46711100%腳手架檢查每月一次129100%廠房內文明施工檢查表每周一次5669100%堆場文明每月一次127100%車輛安全每月一次1214100%食堂安全衛生每月一次120100%施工安全大檢查每月一次12153100%其他檢查即時623100%通過隱患分

28、布圖與趨勢圖可以看出,2011年全年安全隱患呈下降狀態,在施工量增加的情況下現場安全隱患能夠得到逐步控制。其中安全隱患主要集中在作業環境條件、高處作業、文明施工以與個人防護上,具體表現為部分廠房內空間狹小、照明不足、孔洞防護不到位、廠房內材料未與時清理、個別作業人員上高忘記系掛安全帶、打磨時不戴防護眼鏡等。所以2012年反“三違”工作仍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和監督檢查重點。2011年項目部成立了文明施工管理小組,由各區域安全員、工程協調員以與各專業施工隊分隊長組成負責本區域文明施工管理,自管理小組成立以來未充分發揮管理小組功能,現場文明施工問題依然存在很多。2011年底由工程經理組織重新制定項目

29、部文明施工管理小組,明確了小組的職能與檢查頻次,并制定了考核制度,截止評審之日各文明施工工作小組每周組織各區域文明施工檢查,與時發布檢查通報,文明施工管理小組利用月度安全檢查對區域文明施工工作小組進行考核2次。為體現項目部良好的施工形象,所以現場的文明施工仍是工作重點,在2012年堆場要做到物項擺放整齊,標識清晰;廠房內物項應依據施工邏輯,做到與時、有序地搬運、不堵塞通道、臨時堆放碼放工整(施工用量不超過3天);施工作業結束后工完料凈,保持作業場地干凈整潔。7.10 交通、保衛與消防項目部通過執行消防安全管理、現場保衛管理、證件管理規定、交通安全管理規定等程序,繼續強化現場動火管理、消防設施管

30、理和出入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積極落實各項安全責任,使2011年方家山項目部消防保衛、交通安全管理處于可控狀態。截止2011年,現場執勤保安配置達到29人,海灘區執勤保安配置18人,實行24小時2班倒制度。針對現場接地銅線安裝等部分重點區域,實行重點區域重點看、重點區域重點查、重點區域重點巡的原則,保安人員24小時不間斷巡邏看護。對重點要害區域實行專區管理,對進入重點要害區域施工的人員進行控制,進出人員進行登記。隨著施工活動的全面展開,動火作業也日益增多,消防工作形勢也變得嚴峻起來,截止到年底,共開具動火票17997張、發放監火證294余張、攜物證4918張。施工現場保安人員每日對所在區域的

31、動火作業點進行檢查登記,發現問題與時處理,檢查中對于班組動火票與實際動火人不匹配,監火人不到位的現象,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通過早班會多次重申現場動火要求。所以2012年對動火作業還需加強管理,加大對動火人和監火人的要求以與對實際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和頻次。現場保衛組定期對施工現場、海灘區的消防器材進行檢查;項目部還不定期組織義務消防隊員進行實際滅火操作演練培訓等。2011年施工現場度未發生火災/火險。根據項目部已發布的交通安全管理規定積極組織各車輛管理部門定期進行車輛交通安全的專項檢查,并要求車輛管理部門嚴格落實車輛的檢查維修保養制度以與駕駛人員(含授權人員)定期安全培訓,同時每月組織駕駛

32、人員進行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和經驗反饋學習。為加強班車的交通安全管理,項目部成立交通協管隊,專門負責上下班時的乘車秩序維持。為了加強員工乘車安全保障,與項目部司機簽訂安全責任書。2012年項目部還與私家車司機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承諾書。截止2011年12月底共辦理人員/車輛出入證1443余份,組織駕駛員培訓12次,組織車輛管理單位進行車輛安全檢查12次,組織車輛管理單位進行交通事故應急演習1次。2011年項目部未發生交通安全事故。7.11 特種設備使用監督檢查情況2011年組織對項目部的特征設備管理情況進行了兩次監查活動。對特種設備臺帳建立情況、特種設備相關文件資料情況以與日常檢查維修情況進行了檢

33、查,通過檢查發現特種設備的使用的管理基本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履歷書不齊全、臺賬未與時更新、日常使用狀況記錄不完整以與安裝維修檢驗報告填寫不規范等問題,對此共開啟糾正措施(CAR)4份,觀察意見(OBN)2份,已全部按要求進行整改完畢。7.12 事故事件與經驗反饋2011年10月25日項目部發生一起員工被地面上的土建隔墻預埋鋼筋絆倒事件,損失工作日70,年度工傷事故傷害嚴重率15.52。事件發生后項目部迅速啟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并立即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同時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安全事故/事件報告、調查、處理流程較為暢通有效。通過對程序的梳理以與對相關人員的了解發現項目部

34、工傷事故管理規定(NZHSE-MP-4105)與安全事件/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NZHSE-MP-2054)在工傷保險處理責任上落實不準確,責任部門和職責應明確,工傷事故報告處理流程不清晰易懂,兩部程序部分內容有重疊現象。針對上述問題,項目部需對程序重新進行了進一步修改。針對相關時期其他核電項目發生的一些事故/事件,項目部與時組織進行經驗總結和反饋,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宣貫,提高員工安全意識,舉一反三,組織開展現場隱患排查,與時采取相關措施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確保了項目部安全生產。2011年共開啟安全經驗反饋單13份,內容詳見下表:序號名稱開啟日期開閉日期開啟對象1腳手架鋼管掉落2011.2.

35、252011.3.10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2紅沿河3.10事件2011.3.172011.3.24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32.27、3.14寧德高處墜落事故2011.3.232011.3.29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4無損檢測意外照射事件2011.3.242011.4.5質檢部5821化工項目部“5.9”事故經驗反饋2010.6.82010.6.14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6關于對711陽江項目支架定位安裝過程中,支架墜落事故的經驗反饋2011.8.152011.8.22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79.24電氣盤柜傾倒事件經驗反饋2011.10.142011.10.20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8一起墻

36、體坍塌事故經驗反饋2011.10.252011.10.29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技術部9近期四起安全事件的經驗反饋2011.11.72011.11.14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綜合辦、后勤10一起高處墜落事故經驗反饋2011.11.72011.11.14工程部、物資部、施工隊11典型安全事故、事件經驗反饋信息2011.12.192011.12.29施工隊/廠12海XX江淹溺事故的經驗反饋學習2012.1.192012.2.18施工隊/廠13事故預警十七號的經驗反饋學習2012.2.202012.2.29施工隊/廠、工程部8 評審結果:通過本次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評審,總結了2011年項目部

37、HSE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發現了體系運行中體現的不足并提出了合理的改進意見,評審認為方家山項目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符合要求。9 改進項6 / 22方家山項目部2011年管理部門評審改進項序號改進項存在問題改進措施完成時間責任部門備注1消防管理1.作業人員與作業票不符 2.監火人不到位 3.滅火器失效 1.各施工隊需加強動火作業的管理:嚴格執行動火票上對動火人和監火人的要求,班長以上管理人員要對所屬區域動火作業情況進行檢查;2.項目部加強對動火作業的監督管理力度。2012.03-2012.12各施工隊、HSE部2安全培訓與教育培訓缺乏針對性,培訓內容中包含的項目部規章制度內容較少1.各專業

38、施工隊、工程部、物資部要有意識地進行員工技能的專項培訓;2.HSE部增加安全人員的專項培訓;3.各鉆也施工隊隊、技術部在編制施工方案時對存在的安全風險分析要更加透徹,并確定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4.加強中層、管理技術人員對體系認知方面的培訓。2012.03-2012.12人力資源部、各施工隊、技術部、HSE部3應急管理應急演練方式過于單一,未能有效的檢驗演習的目的與項目部應急響應流程的暢通側重于突發性應急演習,演習前對參演人員進行詳細的培訓,隨機選擇時間開展演習2012.03-2012.12HSE部4合作伙伴的安全管理合作伙伴人員普遍安全意識交底,經常出現違規違章作業情況,對項目部規章制度不了解

39、1.加強對合作伙伴的安全監管;2.提高合作伙伴人員安全能力培訓,對項目部所有合作伙伴進行分層次培訓。2012.04.15人力資源部、HSE部、工程部、管道隊、電氣隊、通風隊、機械隊5HSE信息傳遞部分部門對于涉與到安全信息的傳達不與時或以口頭傳達,不規范。項目部建立統一的各部門/施工隊生產、例會制度,并與時傳達包括安全生產信息在內的各類需要傳達的信息,且留下記錄備查。2012.04.02各部門、施工隊6工傷事故管理工傷管理程序:程序中描述的主要為事故事件處理內容,沒有明確工傷處理流程,工傷保險處理職責錯誤;事故事件程序:事故事件處理流程與建設公司以與東方公司程序處理流程存在差異。1.根據東方公

40、司發文關于規范東方公司工傷申報流程的通知(SAWJ(2012)6號)的要求,將工傷管理程序中事故事件內容去除,修改合同部與人力資源部職責,增加工傷申報流程內容;2.對項目部安全事故事件調查與處理程序進行適應性修改。2012.03.21HSE部、合同部、人力資源部附件:1.人員配置表 2.體系文件清單附件1: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配置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配置崗位名稱定崗人數到崗人數取證情況缺崗解決辦法備注HSE經理111/1HSE經理助理-22/2HSE管理室主任111/1HSE監督組組長111/1HSE管理組組長11HSE工程師211/1HSE培訓工程師10培養安全助理工程師40安全員271521/

41、21社會招聘本科見習生-11/1EM2隊安全員-11/1工程部安全員-22/2機械廠安全員-11/1外部學習人員-10高溫堆合 計383535/35附件2:項目部HSE體系程序文件清單序號內部編號已編制程序名稱版本發布/升版日期方針、目標1NZHSE-MP-3055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指標與管理方案C2011-10-18管理大綱1NZHSE-MP-2043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程序C2011-11-212NZHSE-MP-2107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C2011-11-103NZHSE-MP-2057環境因素識別、風險評價和控制C2011-11-104NZHSE-MP-2053

42、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目標管理程序C2011-10-265NZHSE-MP-2044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C2011-10-276NZHSE-MP-3051HSE部培訓大綱C2011-10-25程序文件1NZHSE-MP-2054安全事件/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C2010-7-162NZHSE-MP-4071安全技術措施編制管理C2011-10-253NZHSE-MP-3033HSE部組織機構與工作描述C2011-10-264NZHSE-MP-4058消防安全管理程序C2011-9-165NZHSE-MP-4108現場保衛管理程序C2011-9-146NZHSE-MP-3073安全員資格評定程序D2011-4-197NZHSE-MP-3102HSE監督與監查管理E2011-11-118NZHSE-MP-4080有限空間施工安全管理C2011-4-209NZHSE-MP-3076腳手架安全檢查與使用管理C2011-9-2310NZHSE-MP-3056環境管理運行控制程序C2011-10-2711NZHSE-MP-4081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