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一、工作目標1二、工作任務1三、工作依據1四、基本原則2五、技術路線2六、程序和方法2七、修正法計算定級指數2八、耕地質量級別劃分2九、成果提交要求2. v.根據農用地定級規程(GB/T 28405-2012)(以下簡稱規程)和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開展耕地質量定級工作的要求,制定本技術方案。一、工作目標為進一步加強耕地質量等級評定與監測,完善占補平衡補充耕地質量評價體系,探索制定農用地基準地價,切實強化耕地質量管理。迫切需要開展耕地質量定級試點工作,結合各試點工作中的問題與經驗,將布置全省開展耕地質量定級的任務。二、工作任務按照農用地定級規程(GB/T 28405-2012)規定
2、的技術方法,為全省全面開展耕地質量定級工作奠定基礎。三、工作依據(一)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耕地質量等別調查評價與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260號);(二)國土資源部關于提升耕地保護水平全面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108號);(三)國土資源部關于強化管控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8號);(四)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部署開展2016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監測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67號);(六)農用地定級規程(GB/T 28405-2012);(七)農用地質量分等規程(GB/T28407-2012);(八)農用地
3、質量分等數據庫標準(工作稿201512版)四、基本原則耕地質量定級工作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進行耕地質量定級時,要依據農用地定級規程(GB/T 28405-2012)確定的技術方法和步驟,進行耕地質量定級。(二)耕地質量定級單元數據應與最新的耕地質量等別更新評價數據相一致。(三)耕地質量定級要具有明顯的正級差收益。級差收益測算的原理,是從生產利潤中剝離出由土地帶來的利潤值,即土地級差收益值,以此來反映土地級別的高低。(四)具體條件出發,以縣(市、區)為單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詳查、土地利用變更調查、農業普查、農業區劃、航空、航天遙感等成果和資料信息,結合實地調查,采用定量、定性分析與計
4、算機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科學進行我省耕地質量定級工作。(五)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和先分等后定級,分等與定級相銜接,相互協調相互校核,在綜合確定耕地質量等別的基礎上進行耕地質量定級的原則,我省耕地質量定級采用修正法。該方法是在耕地質量等別劃分的基礎上,采用自然質量等別修正法,選擇土地區位條件、耕作便利條件、土地利用狀況和其他定級修正因素,完成因素修正系數計算,用計算機技術實現單元定級分值計算,總分值頻率曲線法定級。五、技術路線圍繞耕地質量定級的目標和任務,以規程確定的技術方法、工作程序及指標和參數體系為技術依據,具體技術思路:首先,確定修正因素因子指標體系,采用特爾菲法確定各因素因子的權重值,將所有定
5、級因素因子分值圖進行疊加。其次,調查收集耕地質量定級所需資料,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采用相應的方法計算各單元的因素因子質量分值,最后,按照多因素綜合法加權計算各單元的定級指數,以此衡量各單元耕地質量優劣。根據各單元的定級指數采用定級指數頻率曲線來初步劃分耕地質量級別。對耕地質量定級結果對照、驗證,經調整最終確定耕地質量級別。具體技術路線見圖1。前期準備耕地質量分等成果收集資料確定定級必選、參選因素因子計算因素分、修正系數確定單元級別、制圖定級面積量算、建檔耕地質量級別圖及附圖耕地質量定級成果驗收成果應用因素分級、權重確定 抄錄單元自然等指數單元定級指數計算編寫耕地質量定級報告圖1 耕地質量定級技
6、術流程圖六、程序和方法(一)工作準備,編寫任務書主要內容包括:1.定級區域和X圍;2.工作程序及方法;3.技術資料和基礎圖件;4.組織領導;5.工作人員、時間安排和經費預算;6.成果要求。(二)搜集資料與外業調查1.資料調查(1)表格準備根據規程所要求的內容和格式進行工作表格準備。表格樣式見規程附錄A。工作表格作為中間資料和耕地質量定級成果一并提交。(2)收集資料1)農用地利用資料主要農用地種植農作物的面積、單產、總產的統計資料、樣點土地利用條件、農業生產實測資料、農用地經營規模、經營效益、利用集約度、利用現狀、利用方式和農業技術試驗資料等。2)農用地社會經濟資料人均耕地、單位面積資金投入、單
7、位面積純收益、農民人均收入、林網化程度、田間供電、農村道路網分布、道路級別標準、距區域經濟中心距離、耕作距離、耕作裝備、田塊大小、田間形狀和田塊分散程度等資料。4)農用地區位資料中心城市影響度、農貿市場影響度、道路通達度和對外交通便利度等資料。5)圖件資料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地形圖、土地利用規劃圖及其他相關圖件。6)其他資料農業區劃資料、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資料、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利用變更資料、農業科技資料、當地市場價格資料、農用地承租價格資料(承包與轉包價格資料)、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征地區片綜合價格資料等。7)耕地質量分等資料收集耕地質量分等補充完善成果及耕地質量年度更新評價及監測評價基礎
8、資料匯編、中間成果及最終成果資料。注:在收集資料過程中,在耕地質量分等中已調查過的數據、收集到的圖件等可直接用于耕地質量定級中的基礎數據,不必重新調查和搜集。2.外業調查1)工作內容根據定級任務書的要求確定調查內容,一是對無法從相關業務部門直接獲取的因素因子資料,采用實地調查的方法搜集。如農村土地投入產出樣點資料、農貿市場狀況、區位交通狀況等資料;二是對現勢性較差的資料進行校核修正;三是收集當地農民或熟悉情況的農技人員對耕地質量的經驗評價結果,用于樣點的輔助選取和定級成果的校驗。2)工作要求耕地質量定級外業調查正常年景最近3年的農產品產量、價格、成本等經濟數據;重點調查對耕地質量發生決定性影響
9、的現狀區位條件和近期規劃數據;可直接使用耕地質量分等的調查成果。(三)整理資料、選取耕地質量定級因素因子及定量化處理1.整理資料用于耕地質量定級的資料數據必須嚴格核實,要求數據資料真實可靠、計量單位統一、對明顯不符合實際的數據和個別異常值要校正或剔除。農用地利用資料、農用地社會經濟資料必須是最近三年的數據和實測數據。現有資料數據要根據性質、來源和初步分區,統一分類、編碼;對不足、不實、不詳、陳舊的資料做好記錄,以便進行外業補充調查。妥善保管現有資料數據,在定級工作結束后編制成基礎資料匯編,存入檔案。2.選取耕地質量定級因素因子(1)修正因素選擇X圍用于耕地質量定級的因素很多。參照規程結合我省實
10、際,并依據定級因素主導性、差異性、穩定性、實效性原則,在標準耕作制度下,選擇起主導和重要作用的因素。根據規程中給出的農用地定級備選因素因子,考慮到我省以耕地質量分等成果的自然質量分為基礎,采用修正法進行耕地質量定級的方法。我省在耕地質量分等過程中對自然因素的影響已經充分考慮,因此自然因素可以不用選取。只選取社會經濟因素和區位因素進行對耕地質量等別進行修正,評定出耕地質量級別。(2)確定修正因素及因子權重用特爾菲法對備選修正因素進行篩選和補充,并確定各因素因子權重。確定修正因素因子及其權重時,重點考慮經濟條件、區位條件對級別的影響。3.定量化處理根據修正因素對耕地質量級別的影響方式確定量化方法。
11、確定量化方法如下:(1)面狀因素:指定級修正因素指標的優劣僅對具備此指標的地塊有影響,面狀因素是非擴散性因素,量化方法采用最大最小值法。(2)線狀因素:指定級修正因素指標的優劣不僅對具備此指標的地塊有影響,還對一定距離X圍內的農用地產生影響(如交通條件),線狀因素是平行擴散性因素,隨著距離的增加,其影響強度按一定規律衰減,量化方法采用直線衰減法。(3)點狀因素:指定級修正因素指標的優劣不僅對具備此指標的地塊有影響,還對其周圍耕地產生影響(如農貿中心),點狀因素是同心圓擴散性因素,量化方法采用直線衰減法。(4)對于有交叉影響的因素因子(如各級農貿中心、道路等),需要進行功能分割處理。(四)計算定
12、級指數及評定級別1.計算定級指數(1)編制定級因素修正分值圖采用與耕地質量定級單元圖同比例尺的素圖為工作底圖,將定級修正因素分值標注在工作底圖上,先編制出定級因子分值圖,再以此為依據,綜合成定級修正因素分值圖。(2)計算定級指數由于我省耕地質量定級是采用修正法在分等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其定級單元與耕地質量分等單元一致。將定級單元圖疊至在定級修正因素分值圖上,并對單元內定級因素分值進行取值和計算單元修正因素質量分,進而計算出修正系數。將修正系數計算成果標注在定級單元圖上,編制修正系數圖。通過修正系數圖和規程規定的方法計算出定級指數。2.評定級別(1)土地等別級別劃分的原則耕地質量級別的劃分遵循如
13、下原則:1)耕地質量級別高低與耕地質量相對優劣的對應關系基本一致;2)各級耕地之間的收益應有明顯的差別;3)級別之間應漸變過渡,相鄰單元之間耕地級差不宜過大;4)應盡可能保持土地權屬單位即宗地的完整性;5)級別邊界盡量采用具有地域突變特征的自然界線與人工界線。(2)初步劃分耕地質量級別耕地質量級別根據單元定級指數值,采用總分頻率曲線法進行土地級別的初步劃分。(五)校核級別及落實邊界1.校核級別(1)校驗內容校驗定級單元劃分的合理性、定級因素選取的準確性、定級結果計算的正確性。(2)校驗方法1)在所有定級單元中隨機抽取不超過總數5的單元進行野外實測,將實測結果與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如果與實際不符的
14、單元數小于抽取單元總數的5,則認為計算結果總體上合格,但應對不合格單元的相應內容進行校正;如果大于5,則應按工作步驟進行全面核查、校正。2)初步定級成果完成后,組織專家組進行論證,并寫出書面論證意見,根據論證意見,進行修改完善。(3)初步劃分的耕地質量級別應具有明顯的正級差收益,否則,應重新進行調整和計算。2.級別調整與確定1)對不合格的定級單元,按照定級程序重新計算;2)應詳細記錄調整過程,并與原有計算資料一并整理,歸入檔案;3)校驗合格的耕地質量級別確定為耕地質量定級結果,將級別邊界落實到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現狀圖上,并核實相應的土地利用類型和權屬單位。(六)編制圖件、統計與量算面積、編寫成
15、果報告耕地質量定級成果包括圖件、數據、文字報告及相應的電子文檔。1.耕地質量定級圖件耕地質量定級圖件包括工作底圖、中間成果圖和農用地級別圖。(1)工作底圖:耕地質量定級工作底圖采用1:10000的土地利用現狀圖。(2)中間成果圖:包括定級單元圖、定級因素因子分值圖、定級修正系數圖。(3)最終成果圖:耕地質量級別圖。2.統計與量算面積(1)耕地質量級別面積按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圖圖斑進行統計;(2)打破圖斑的單元面積量算,應以圖斑面積加以控制;(3)應認真核對面積數據,建立統計臺帳,歸入檔案;(4)經核實、匯總后的級別面積以公頃表示,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3.成果報告編寫耕地質量定級工作報告、耕地質量
16、定級技術報告。(七)縣級數據自查耕地質量定級完成后,技術承擔單位應根據相關技術標準,從數據完整性、規X性、一致性、合理性等方面開展縣級數據自查工作。(八)縣級成果上報1. 文字成果含耕地質量定級工作報告、耕地質量定級技術報告。2. 數據表成果含耕地質量定級修正因素因子表、耕地質量定級因素因子權重表、耕地質量定級各因素作用分值表、耕地質量定級單元原始屬性及計算結果表、耕地質量定級單元綜合數據表、鄉(鎮)耕地質量定級結果面積匯總表、縣耕地質量定級結果面積匯總表、土地級別面積統計表等表格。3. 圖件成果。含工作底圖、中間成果圖(定級單元圖、定級因素因子分值圖、定級修正系數圖)和最終結果圖(耕地質量級
17、別圖)。4. 基礎資料匯編。含原始數據與資料、中間成果資料、相關的工作文件和技術文件等、基礎資料信息數據庫及成果統計冊和電子文檔等。5. 數據庫成果含耕地質量級別數據庫。數據庫成果包括圖形數據庫、表格數據庫和數據庫軟件系統。圖形數據庫的內容應包括提交的所有成果圖件的數據;表格數據庫或屬性數據庫應與圖形數據相關聯;對不需要圖形對應的表格可以僅提交電子表格。(九)省級對縣級成果進行質量檢查省土地整理中心接收縣級上報的數據成果后,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對上報成果進行完整性、規X性、一致性、合理性檢查。(十)省級對縣級成果組織專家評審省土地整理中心組織對試點地區上報耕地質量定級成果組織專家評審,并提出書面
18、修改意見。試點地區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并重新上報,省土地整理中心組織完成對試點地區耕地質量定級成果的質量檢查工作。(十一)成果上報省土地整理中心按照規定的時間,將成果上報到國土資源部。七、計算定級指數(一)修正因素的選取X圍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在我省試點工作中,因素因子及單項指標選取可按照表1進行選取。表1 耕地質量定級備選因素因子表影響因素影響因子因子單項指標社會經濟因素基礎設施條件林網化程度田間道路路網密度等田間供電耕作便利條件耕作距離耕作裝備田塊大小田塊形狀土地利用狀況經營規模經營效益利用集約度人均耕地利用方式區位因素區位條件中心城市影響度中心城鎮類型、人口規模、道路狀況、城區面積、國內生
19、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狀況、財政狀況、農貿市場數量、農貿市場總用地面積等農貿市場影響度市場類型、占地面積、交易面積、交易額、利潤額、上市人數、固定攤位數等交通條件道路通達度道路級別、道路長度、道路寬度、車流量、車行道路寬等對外交通便利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的客運量、貨運量、高速公路情況等(二)確定修正因素及因子權重用特爾菲法法對備選修正因素進行篩選和補充,并確定各因素因子權重。確定修正因素因子及其權重時,重點考慮經濟條件、區位條件對級別的影響。確定修正因素應遵循以下的原則:(1)參選修正因素必須是定級對象所處區域進行耕地質量分等時未被選擇的因素;(2)在縣域X圍內,參選修正因素應該對耕地質量級別有顯
20、著影響,未選定的參選修正因素對耕地質量級別的影響小或不明顯;(3)參選修正因素應選擇容易量化的穩定因素;(4)選擇影響土地級別的主導因素;選擇地域內有明顯差異,能夠出現臨界值的因素;選擇的因素之間不能出現因果關系或者相互包容;選擇因素要有相應的資料。(5)在耕地質量定級過程中,對定級單元因素因子的選取不用過多,控制在6-8個即可,其中區位條件中中心城鎮影響度、農貿市場影響度;交通條件中道路通達度為必選因子,其他因子根據各縣區實際情況自行選取,也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增加因素因子,如高鐵站、風景旅游度假區、飛機場等。(三)耕地質量定級因素因子定量化處理(1)修正因素因子指標量化對于擴散型的因素,如中
21、心城鎮影響度、農貿中心影響度、道路通達度,隨著距離的增加,其作用分值會按一定規律衰減(直線衰減),而面狀因素因子具有非擴散性,則直接采用區域賦值的方法確定其作用分值。1)擴散型因素作用分值計算方法擴散型因素作用分值采用直線衰減法計算直線衰減法的計算公式為:式中:fi因素在某個相對距離上對土地的作用分值; Mi某個因素個體第i級規模指數; ri為地塊的相對距離,di為實際距離,d為因素影響半徑。各級擴散源的作用分值各級擴散源的作用分值計算公式為:Mi = 100ki式中:Mi第i級擴散源的作用分值 Ki第i級擴散源的作用指數,依據各級擴散源的類型、規模、功能等條件確定。擴散因素作用分值擴散因素作
22、用分值計算公式為:式中:F某空間擴散因素作用分值 n某空間擴散因素級別數某空間擴散因子作用分值2)面狀因素因子作用分值計算方法最大最小值法對面狀賦分的因素、因子,其指標分值計算通常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按公式計算指標分值初值,式中為某因素、因子指標值的作用分,、分別為指標最小值、最大值和某值,但對末一級指標的分值不按零考慮,而是根據土地質量的衰減程度由經驗法確定。第二步:對求算出的指標分值初值部分進行修正。具體修正要視土地質量衰減是否均衡等情況而定,均衡衰減修正幅度最小甚至為零,非均衡衰減視情況做一定修正。以修正后的分值作為指標分值最終值。對無指標值表示,只有定性說明的因素、因子,可直接按各區域
23、因素、因子狀況賦予一定分值,分值體系采用(0,100)的半封閉區間。3)評價指標無量綱化方法由于耕地質量定級因素涉及自然、經濟、社會等方面,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形成土地質量特征。因素組合方式不同,組合體中各因素作用程度不同,對土地質量形成趨向不同。在對因素進行綜合評價時,可根據因素特點采取相應的度量單位,又因各因素度量單位不一致,使因素間缺乏可比性,而評價土地質量級別需將因素進行作用程度比較,因此應對各因素指標進行無量綱處理,清除計量單位的影響,使不同性質、不同度量的指標具有可比性。分析定級因素與土地質量的關系,共有三種情況:一是正向型關系,即因素指標值越大越好;二是逆向型關系,即因素指標值越大越
24、差;三是適度型,即因素指標的一定適度值,在此適度值上,土地質量最優,大于或小于此適度值,土地質量由優向劣方向轉化。針對上述這三種情況,因素指標無量綱處理公式分別為:正向型因素:Ai=i/max 100逆向型因素:Ai=min/i 100適度型因素:設為某因素適度值:當i時,Ai=/i 100;當i<時,Ai=i/100式中:i 處理前某因素指標值;min處理前某因素最小指標值;max處理前某因素最大指標值;Ai 處理后某因素指標值。各因素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后,可直接用于土地質量評價分值計算中。(2)確定影響半徑對于每一項擴散性因素因子,需要確定其各自的影響半徑,以便進行分值擴散。確定影
25、響半徑的方法有:1)最大距離法:把土地分等定級因素、因子個體到定級邊界的最大距離作為影響半徑。2)算術平均分割法:某些因素因子可分為若干類型,每種類型都可作用于整個定級區域。對于點狀因素因子影響半徑,可用下式計算其作用半徑:式中:di某點狀因素因子的影響半徑; S定級區域面積; ni為i類型個體數。對于線狀因素因子,可用下式計算:d=S2L式中:di道路主干道或次干道的影響距離; S定級區域面積; L為主干道或次干道長度。3)加權平均分割法某些因素因子可分為若干層次,但每一層次只能作用于部分定級區域,所有層次作用的總和才是整個定級區域。這些因素因子的作用半徑可用下式計算:式中:d影響半徑; S
26、定級區域面積; Fi為i類型的作用分值; n類型數。表2耕地質量定級影響因素分值推薦計算方法表影響因素影響因子因子單項指標作用分值推薦計算方法基礎設施條件林網化程度最大最小值法田間道路路網密度等田間供電耕作便利條件耕作距離最大最小值法耕作裝備最大最小值法田塊大小根據經驗定性賦分田塊形狀土地利用狀況經營規模最大最小值法經營效益利用集約度人均耕地無量綱逆向型因素最大最小值法利用方式根據經驗定性賦分區位條件中心城市影響度中心城鎮類型、人口規模、道路狀況、城區面積、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狀況、財政狀況、農貿市場數量、農貿市場總用地面積、直線衰減法農貿市場影響度市場類型、占地面積、交易面積、交易額、
27、利潤額、上市人數、固定攤位數交通條件道路通達度道路級別、道路長度、道路寬度、車流量、車行道路寬對外交通便利火車站、長途汽車站、貨運站、高速公路等數量、作用、類型等(四)編制定級因素分值圖(1)繪制方法定級因素分值圖是耕地質量定級單元取分的基本條件,也可以說是耕地質量定級影響因素對耕地質量影響程度的趨勢線。采用相對值法,按各項定級因素指標的分布狀況及優劣差異,賦予不同的基數分值及變化分值,并直觀、形象的將分值變化表示在圖上,形成定級工作中間成果即定級因素分值圖。(2)等值線形式選擇1)等距間距:根據作用分值和影響半徑,取幾個等距間距效應點劃出等值線,然后依照各因子分值加和的要求,根據需要適當加密
28、。2)等值間距:以因素坐標原點、影響半徑、作用分值,取幾個等值效應點劃線作圓繪制成圖。(3)繪制要求1)采用與耕地質量定級單元圖同比例尺的素圖為工作底圖。2)將定級因素分值標注在工作底圖上。3)標注圖名、圖例、圖號等其它制圖要素。(五)計算修正系數,編制修正系數圖(1)計算修正系數修正系數反映了修正因素在定級X圍內相對變化程度。計算公式為:式中,j第j個修正因素;第i個單元第j個修正因素修正系數;第i個單元第j個修正系數分值;區域內第j個修正因素平均分值; i第i個定級單元(2)編制修正系數圖將修正系數計算成果標注在定級單元圖上,編制修正系數圖。(六)計算定級指數計算定級指數采用加權修正法:式
29、中:Hi第i個定級單元的定級指數; Ri第i個單元所對應的自然質量等指數; wj第j個修正因素的權重 k ij第i個單元第j個修正因素修正系數。八、耕地質量級別劃分根據我省實際情況,耕地質量級別劃分采用總分頻率曲線法,即對定級指數進行頻率統計,繪制頻率直方圖,選擇頻率曲線突變出作為級別界線。該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將每個定級指數作為樣本,對其進行頻率統計,并繪制相應的曲線,然后按土地優劣實際情況,選擇若干頻率曲線突變處,結合野外調查與定性分析,確定土地級別間的界線值和總級數。1.進行樣點的分組,確定全距、組數、組距(組與組之間的界線)全距=最大定級指數最小定級指數=max(x)-min(x)組數
30、n按經驗規律判斷確定。根據各縣區定級單元總數不同,可取80100。組距=全距組數=max(x)-min(x)n最小值的下限=最小值-1/2組距最小值的上限=下限+組距,依次類推其他組上、下限。制作定級指數頻率計算表,見下表:表3 綜合指標頻率值及計算表分組號組距上限組距下限單元個數頻率值12.2.統計各組樣本數,并計算頻率計算公式為:式中,第F組的評價單元數;N評價單元總數。3.繪制頻率曲線,橫坐標表示樣本分組,縱坐標表示頻率大小。4.根據頻率曲線的突變點,結合野外考察定性分析,確定土地級別間界限值的土地級總數。5.根據各評價單元土地級別的定級指數和土地級別間的界值,判斷各評價單元所屬的土地級
31、別。土地級別界線應劃在頻率分布空白區或頻率分布的低值區,不能將土地級別界線劃在頻率分布的最高點或相對最高點。九、成果提交要求(一)成果上報形式文字報告、數據表格、圖件、基礎資料匯編及數據庫等均以光盤形式上報。(二)成果格式要求1. 文字成果報告成果為Word格式,報告命名規則為:縣(區)名+耕地質量定級工作報告;縣(區)名+耕地質量定級技術報告;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格式和內容要求見1。2. 圖件成果圖像類電子成果為jpg和mxd格式,具體內容與結構參見2。3. 數據庫成果(1)數據庫結構與格式耕地質量定級數據庫結構按照“數據庫標準”執行,耕地質量定級數據庫格式和要求見3。數據庫格式為MicroS
32、oft Access2007版的GeoDatabase。元數據采用XML格式。(2)其他空間投影和坐標系統必須與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成果一致。數據庫必須經過拓撲關系檢查,并建立R-Tree空間索引。4. 數據表格數據表格為Excel格式,具體內容與結構參見4。5. 基礎資料匯編含原始數據與資料、中間成果資料、相關的工作文件和技術文件等、基礎資料信息數據庫及成果統計冊和電子文檔等。:1. 文字成果及相關要求2. 圖件成果及相關要求3. 數據庫成果及相關要求4. 數據表格成果及相關要求5. 成果存放管理要求1:文字成果及相關要求一、文字成果內容(一)定級工作報告主要內容包括:1.定級工作基本情況。包括
33、:定級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工作任務、任務來源和工作依據、工作對象與X圍以及基礎數據的來源與年份。2.人員組織。3.工作程序與過程。工作程序應說明工作的主要階段,也可用流程圖表示。工作過程主要對工作程序的各個階段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工作部署、時間安排、工作內容、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等。(1)工作準備(包括人員培訓、經費籌集、基礎圖件等的準備、工作進度、工作與技術方案的編制等);(2)資料收集與整理(收集過程及所收集到的資料清單);(3)外業調查;(4)技術運用;(5)數據處理;(6)質量檢查;(7)成果整理。4.定級結果摘要和提交成果。5.工作特點。6.經費開資。7.經驗教訓。8.問題與對策。9.成果
34、應用及建議。10.工作經驗與體會。(二)定級技術報告主要內容包括:1.定級區域概況。包括:定級X圍的自然、經濟和社會概況。2.定級基本情況。定級X圍、定級技術依據、定級技術方法、定級技術程序(可用框圖表示)以及定級基礎圖件的制作與確定。3.定級過程。(1)確定修正基礎(選定自然質量分為修正基礎);(2)確定修正因素、修正因素分值計算方法及其參數;(3)外業補充調查(內容、方法、結果);(4)編制定級修正因素分值圖;(5)劃分定級單元(選取耕地質量分等單元為定級單元);(6)計算定級單元修正因素質量分;(7)計算修正系數;(8)編制修正系數圖;(9)計算定級指數;(10)級別劃分的方法;(11)
35、校驗與調整定級成果的方法;(12)計算機技術在定級中的應用;(13)其他需要說明的技術問題。4.定級成果的整理。包括面積統計、定級數據庫的建立、圖件編繪、定級結果分析及整理。5.定級成果比較分析。(1)耕地質量級別分布特點及規律;(2)地域組合特點;(3)差異原因;(4)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6.提交的成果。7.與其他相關工作的銜接情況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技術問題(包括耕地質量分等工作、數字國土工程、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等)。8.成果應用及建議。二、文字成果格式1.成果命名規則:*縣耕地質量定級工作報告*縣耕地質量定級技術報告2.成果排版格式:(1)封面格式:*省耕地質
36、量定級項目(左上方,左對齊,仿宋,小3號)*縣(市、區)耕地質量定級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工作任務書)(主標題,居中、黑體,一號,加粗,2倍行距)*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宋體,小2號,居中,2倍行距)*年*月(宋體,小2號,居中,2倍行距)封面大致布局如下:*省耕地質量定級項目*縣耕地質量定級(工作/技術)報告*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年*月(2)內容格式:一、*(一級標題:黑體、小3號,段前段后各1行)*x(正文:宋體、小4,首行縮進2字符)(一)*(二級標題:黑體、4號并加黑,段前段后各0.5行)*x(正文:宋體、小4,首行縮進2字符)1.*(三級標題:宋體、小4并加黑,首行縮進2字符)*
37、x(正文:宋體、小4,首行縮進2字符)(1)*(二級標題:宋體、小4,首行縮進2字符)*x(正文:宋體、小4,首行縮進2字符)(3)頁面設置:(1)對稱頁邊距:對稱,上(3cm)下(3cm);內側(3cm)外側(3cm);頁眉(2.5cm)頁腳(2cm)(2)行間距:固定值25(磅)(3)紙X大小:A4(210×290mm)(4)頁碼格式:頁面底端、居中、阿拉伯數字(0,1,2,)、封面即首頁頁碼為0、封面和首頁不顯示頁碼。. v.2:圖件成果及相關要求一、圖件成果要求內容1.定級因素因子分值圖2.耕地質量定級修正系數圖3.耕地質量級別圖二、圖件比例尺要求縣級耕地質量級別圖的比例尺為
38、1: 10000,原則上應與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精度一致。三、專題地圖編繪的一般規定(一)一般要求及上圖要素1.所有耕地質量定級專題圖的數學基礎與工作底圖一致。所有專題圖繪制坐標網格,內圖廓與外圖廓或中圖廓之間應標注坐標注記信息。2.根據專題圖類型及其實際情況,地理基礎要素與工作底圖一致或適當簡化。3.作為耕地質量定級對象的最小制圖單元為6mm2;圖層疊至產生小于6mm2圖斑時,可進行適當合并。4.主題要素直接在工作底圖上標繪,面狀主題要素及其邊界通過規定的顏色和邊界線型符號表示,點、線狀主題要素使用規定的點狀和線型符號表示。(二)專題圖要素表示方法根據專題圖要素的特點,可以采用以下表示方法:1.
39、定點符號法:采用定位于物體或專題現象實際位置,具有不同形狀、大小和顏色的符號,表示專題現象的位置、質量和數量特征的專題制圖方法。具體可分為比率符號、同一尺寸非比率符號、表示等級關系的非比率符號。2.線狀符號法:用線狀符號表示呈線狀分布的專題現象的專題制圖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線型或顏色表示不同的線狀專題現象,線型的粗細表示線狀專題的規模和等級。3.X圍法:X圍法使用輪廓線、顏色、紋理、注記及符號等方法表示呈間斷成片分布的面狀制圖對象的專題地圖制圖方法。4.質底法:又稱定質底色法。把全部制圖區域按專題現象劃分區域或分布X圍,并填充色彩、紋理或面狀符號,以顯示連續而布滿全制圖區域的現象屬性差別或區域
40、間產別的專題地圖制圖方法。5.等直線法:采用等值線的形式表示布滿全區域的均勻漸變的面狀專題現象的制圖方法。為了幫助專題要素的識別,可以采用分層設色法提高專題要素梯度變化的直觀性。6.分級統計圖法:又稱分級比值法。用不同的色階或暈線網紋反應各制圖單元內專題要素數量級別的制圖方法。7.其他專題地圖表示方法:根據專題制圖的實際情況,還可以采用其他專題地圖制圖方法,例如定位圖表法、分區統計圖表法等。根據情況,一個專題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表示。一X圖上表示多個專題信息時,上述方法可以綜合使用。(三)專題信息的合并繪制1.不同的面狀專題信息不得合并繪制。2.在不影響主題信息判讀的情況下,面狀專題信息可以與相關
41、的點狀、線狀專題信息合并繪制,也可以將相關的點狀信息與線狀信息合并繪制。3.專題信息的合并繪制應以不產生專題信息重疊和遮擋、有助于專題信息的解釋和判讀為原則。4.為了便于專題要素的判讀和綜合理解,各專題要素對應的專題圖均應同時包括土地利用類型信息。土地利用類型信息以填充符號的方式表現,各土地利用類型的填充符號按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TD/T 1014-2007)標準執行。5.在不對主題產生遮擋,有助于主題要素判讀的前提下,可以在以上耕地質量定級成果專題地圖中繪制耕地質量定級影響因素分布等相關專題要素。(四)圖面整飾1.耕地質量級別圖要能直觀反映耕地質量的優劣,反映不同級別耕地的分布、面積
42、等狀況,上圖要素包括:縣級、鄉級、村級行政界線;級別界線;重要的現狀地物或明顯地物點等。2.整飾要素包括圖名、圖廓、圖例、比例尺、指北針、坐標系統、方位坐標、面積匯總表、編圖單位、編圖時間、鄰區名稱界線、附圖、附表及其他文字說明等內容。3.編制級別圖斑時需要將級別相同的相鄰定級單元進行歸并,形成級別圖斑,圖斑面積不小于6mm2。4.專題圖圖面配置應在確保信息完整性基礎上具有均衡感和美感。5.圖名:圖名應簡練、明確和具有概括性,內容應包括制圖區域和專題圖主題,如:*縣耕地質量級別圖;圖名可以在北圖廓外正中,橫排。根據主區形狀,圖名位置也可以在圖廓內主區外正上方橫排,或者主區外右上角或左上角位置橫
43、排或豎排,但不應遮蓋圖面內的制圖內容。6.圖廓:圖廓應涵蓋專題圖所在轄區。圖廓分為內圖廓和外圖廓。內圖廓是底圖實際X圍線,繪為細直線,外圖廓為裝飾X圍線。、外圖廓之間可以繪制中圖廓,中圖廓一般在外圖廓內1mm左右。內圖廓與外圖廓之間,或者內圖廓與中圖廓之間應標注坐標網格注記。7.指北針:指北針的標繪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指北針的位置應位于圖幅圖區上方左側或上方右側。指北針不應遮蓋圖面內的制圖內容。8.圖例:各專題圖均應標繪圖例,圖例的設計應具有明確性、完備性和一致性。9.比例尺:比例尺標繪位置應在指北針下方或圖例下方,可采用數學式、文字式或圖解式比例尺。為避免圖紙復制過程中圖紙縮放對地圖判讀產生
44、影響,必須繪制圖解式比例尺。耕地質量定級專題圖縮小或放大后,標注的比例尺應做相應調整。10.附圖:附圖是起說明與補充作用的插圖。根據地圖主區的布局和需要說明與補充的內容,可以插入位置圖、重點區域說明圖、行政區劃略圖、嵌入圖或其他輔助要素專題圖。附圖的比例尺可根據附圖涵蓋區域X圍和附圖大小而確定。附圖的位置應在內圖廓以內,專題轄區邊界以外,并保持整個地圖布局的平衡感。11.圖表:圖表是對主圖的補充說明。圖表可以是量圖工具,例如坡度尺、坐標尺、圖解化比例尺等,也可以反映制圖區域專題內容的統計圖表,例如各鄉(鎮)、村耕地質量級別面積統計表。12.其他文字說明:其他說明文字應包括成圖日期、坐標系、高程
45、系、編繪和出版單位正式名稱,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信息。成圖日期是指專題圖完成的日期。復制的專題圖,應注明原圖完成的日期。修改的專題圖,成為新的成果圖的,應注明修改完成的日期。三、耕地質量定級專題地圖繪制(一)耕地質量定級修正系數圖編繪1.采用修正法定級的需編繪定級修正系數圖。2.修正系數圖應與耕地質量定級實施過程中采用的修正系數種類和數量相一致。3.滿足專題地圖編繪的一般規定。4.行政界線:包括縣級、鄉級、村級行政界線,參照相應比例尺土地利用現狀圖圖式。5.單元邊界:單元邊界采用0.3mm的黑色實線表示,單元小而密度大時可以適當減小線條寬度。6.面狀修正系數圖以定級單元作為制圖單元,采用分級統計
46、圖方式表示,在定級單元的合適位置標注相應的系數分值。7.點狀和線狀擴散型修正系數圖可采用等值線方式表示,并對等值線數值進行標注;為了增強識圖效果,可以對等值線圖進行分層設色。8.修正系數圖上應同時繪制相應的修正因素,根據定級修正因素的特點和性質,可采用適合的表示方法,參見專題圖要素表示方法。(二)耕地質量定級圖編繪1.滿足專題地圖編繪的一般規定。2.用阿拉伯數字(1,2,3,)分別表示級別(一級,二級,三級,)3.行政界線:包括縣級、鄉級、村級行政界線,參照相應比例尺土地利用現狀圖圖式。4.單元邊界:單元邊界采用0.3mm的黑色實線表示,單元小而密度大時可以適當減小線條寬度。5.各類級別邊界:
47、用0.4mm的黑色實線表示,單元小而密度大時可以適當減小線條寬度。6.級別色標:根據需要編制彩色級別圖、定級對象級別色標以暖色調為主,級別色差明顯,圖片色調和諧,級別色標由低到高要符合識圖習慣。非定級對象區域不填充顏色。7.整個制圖區域應填充土地利用類型符號,各土地利用類型的填充符號按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TD/T 1014-2007)標準執行。地類邊界采用0.15mm黑色實線表示。8.注記:包括重要的定級因素(如中心城市、主要的交通道路、農貿市場等)和耕地質量級別等內容,視單元大小和密度情況,可以對注記大小及注記內容作適當調整。五、圖件命名規則1.*縣耕地質量定級*(因素因子)作用分值
48、圖2.*縣耕地質量修正系數圖2.*縣耕地質量級別圖圖2-1 耕地質量定級專題圖圖面配置示意圖1圖2-2 耕地質量定級專題圖圖面配置示意圖2圖2-3 耕地質量級別圖圖式3:數據庫成果及相關要求一、數據庫內容1.定級因素因子作用分值屬性結構描述表序號字段名稱字段代碼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小數位數值域備注1標識碼BSMInt1002定級單元編號DYBHChar19非空見本表注13圖斑編號TBBHChar8非空4地類編碼DLBMChar4非空見本表注25地類名稱DLMCChar60非空見本表注26權屬性質QSXZChar3參見權屬性質代碼表7權屬單位代碼QSDWDMChar19非空8權屬單位名稱QSDWMC
49、Char60非空9座落單位代碼ZLDWDMChar19非空10座落單位名稱ZLDWMCChar60非空11圖斑地類面積TBDLMJFloat1520見本表注3 單位:平方米12圖斑面積TBMJFloat152>0單位:平方米13中心城鎮影響度ZXCZYXDFloat62>0見本表注414農貿市場影響度NMSCYXDFloat62>015道路通達度DLTDDFloat62>016對外交通便利度DWJTBLDFloat62>0注1:采用19位定長編碼,其中1-6位為GB/T2260中的縣級行政區劃代碼,7-12為鄉鎮代碼(3位)+村代碼(3位),13-19位為0000
50、001開始的單元流水編號。若按鄉鎮統一編制分等單元流水號,則村級代碼為“000”;若本縣已經實施全國最新的宗地統一編碼,則鄉鎮代碼用地籍區編碼代替,村代碼用地籍子區編碼代替;注2:地類編碼和名稱按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執行;注3:與土地利用數據庫保持一致,為地類圖斑凈面積;注4:各因素因子作用分值保留兩位小數;2.耕地質量定級修正系數屬性結構描述表序號字段名稱字段代碼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小數位數值域備注1標識碼BSMInt1002定級單元編號DYBHChar19非空見本表注13圖斑編號TBBHChar8非空4地類編碼DLBMChar4非空見本表注25地類名稱DLMCChar
51、60非空見本表注26權屬性質QSXZChar3參見權屬性質代碼表7權屬單位代碼QSDWDMChar19非空8權屬單位名稱QSDWMCChar60非空9座落單位代碼ZLDWDMChar19非空10座落單位名稱ZLDWMCChar60非空11圖斑地類面積TBDLMJFloat1520見本表注3 單位:平方米12圖斑面積TBMJFloat152>0單位:平方米13中心城鎮影響度ZXCZYXDFloat62>0見本表注414農貿市場影響度NMSCYXDFloat62>015道路通達度DLTDDFloat62>016對外交通便利度DWJTBLDFloat62>0注1:采用19位定長編碼,其中1-6位為GB/T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年級上學期語文工作計劃(5篇)
- 小學四年級數學備課組工作計劃(4篇)
-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3 小數除法循環小數第4課時教學設計
- 2025酒店經理年終總結報告(16篇)
- 2025年小學復學方案(4篇)
- 培訓專員簡歷自我評價(4篇)
- 《山谷回音真好聽》(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2012)音樂二年級下冊
- 出租海景房協議(4篇)
- 小學英語Unit 5 My clothes Part A教案
- 公司承包合同集錦(19篇)
- 《物業保安培訓》課件
- 國家安全教育大學生讀本-第一章完全準確領會總體國家安全觀
- 第四講下好區域協調發展這盤棋-2024年形勢與政策(課件)
- 降低靜脈輸液外滲發生率
- 2024至2030年中國手打釘槍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配網線路倒閘操作培訓
- 2024年全國數控車工高級技師技能考試題庫(含答案)
- 女性學:女性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挑戰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中醫經絡完整課件
- 2024工業機器人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第九屆全國大學生人力資源管理綜合能力競賽選拔賽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