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中語用能力的培養_第1頁
中學英語教學中語用能力的培養_第2頁
中學英語教學中語用能力的培養_第3頁
中學英語教學中語用能力的培養_第4頁
中學英語教學中語用能力的培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英語教學中語用能力的培養 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確定為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而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整合發展的基礎之上的。這就是說我們要培養的是不僅會答語法題、會作閱讀理解題的學生,而且是在口頭書面上都能得體地運用所學語言的學生。海姆斯(DHHymes)認為一個學語言的人的語言能力不僅是他能否造出合乎語法的句子,而且還包括他是否能恰當地使用語言的能力,即:什么時候說什么話,對誰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談什么內容。如果缺乏語用能力,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中就會產生“語用語言失誤”(pragmalinguistic fail

2、ure)和“社交語用失誤” (sociopragmatic failure)。前者主要是一個語言問題,后者則是由于不同文化對何為恰當的語言使用的不同理解所引起(Thomas,1983:99)。一、語用失誤的原因及類型有關跨文化語用的研究證明:學習者的母語語用知識會影響他們對目的語語用的理解和使用。學習者會把母語的各種語言形式:“道歉”、“請求”、“感恩”、“拒絕”等“遷移”到目的語的使用中。他們在判別社會地位的時候總以母語的社會價值觀為標準。學生可能會出現語用錯誤有:1搬用母語的價值觀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What's your salary?你一個月掙多

3、少啊?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兒呀?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了嗎?由于東兩方價值觀的不同,這些中國人認為習以為常的問候,西方人在交談中卻很少涉及,因為這些在兩方人看來都屬于個人隱私。英語國家的人特別是女性不喜歡讓人知道自己的年齡,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的人之間工資也是個禁忌,除非想從對方那里獲得有關信息,否則見面也不會問別人要去哪里,而例則很可能暗示著一種邀請。學生如果不了解這點在交際中很容易造成語用失誤。2受文化傳統的影響中國人受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傾向含蓄內蘊,常用婉言曲語平緩語氣,強調客氣。因此交流中喜愛用一些模糊詞,如也許或許可能(m

4、aybe,perhaps,probably),“大約大概”(about,approximately),差不多(almost,nearly),大體上的基本上的(generally,basically)等。但這類詞語過濫會起反作用,過多的模糊詞給人模棱兩可、言不由衷的印象。西方人喜歡說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漢語表達的模糊性在跨文化交際中很可能會導致交際失敗。例如中國人愛說“我盡量去”,譯成英文是“I will do my best to”。這里漢語表達有婉言謝絕之意,以便不傷害對方的面子。在英語中“I will do mv best to”卻是肯定的回答,表示“我一定會盡量克服困難完成任務”。3套

5、用漢語的表達習慣很多時候學生由于不了解英語的正確表達方式,受母語語言習慣的影響而直接套用了漢語中的表達生成話語。例如:在回答“Thanks a lot”的時候,錯誤地使用“Never mind.”,其本意要表達的是“沒關系”“不用謝”。事實上“Never mind”在英語中是用于當對方表示道歉,自己一方表示不介意的場合。此時得體的表達應該是“Youre welcome”才對。又如:英語中“I'm sorry”和“Excuse me”翻成漢語都是“對不起”,但前者一般用于對做錯的事道歉,請求他人諒解,后者則一般用于打聽消息、打斷別人的談話、退席、請人讓路等等,是略表歉意。如學生不清楚兩者

6、間的區別就容易混用導致語用失誤。4不理解英語的思維方式由于思維方式和習慣的不同或觀察事物的角度、范圍有差異,造成語言運用中的差異,也可能導致交際中的失誤。漢語是以說話時的年份為參照點,如現在(2006年)說“去年3月”,則是指2005年3月。而英語則以說話時的月份為參照點,如現在是2006年5月,那么英語中的“last March”月份,即2006年3月。如說話時為星期三(3月3號),漢語說下周五是指下個星期的周五(3月12號),而英語Next Friday則指的就是這個星期五(3月5號)。5說話分寸把握不當不注意談話對象的身份和地位,對熟悉的人或社會地位較低的人用過于禮貌的表達方式或對陌生的

7、人使用了過于隨便的說法。如: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No,please don't g0 to any trouble如果是在熟悉的朋友之間使用這一表達方式就讓人有很生分,假客套的感覺,容易引起誤會。 再如:What can I do for you?對可能需要幫助的陌生人使用這一語式,聽起來過于客氣,其實根本沒必要,反而會讓以英語為本族語的聽者感到很生硬。 二、提高學生語用能力的一些教學策略對于以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語用失誤,在教學中可防微杜漸,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策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用意識,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為其正確得體地使用英語打下基礎。1結合語用

8、知識講解語言知識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結合語用知識講解一些語言知識。如語境(context)的重要性。在交際過程中,語言的意義是根據語境來確定的。同一個詞或同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義,產生的效果也就不同。如:book這一詞在下面幾句話中意義就完全不同。He has written a book on discourse analysis(他寫了一本語篇分析方面的書。)I will book a room for you(我會給你預訂一個房間。)He will book into a small hotel(他將住進一家小旅館。)He speaks only the book variet

9、y of French(他只能講書本上學來的那種文縐縐的法語。)在句中book是名詞,表示的意義是“書”,在句中book是及物動詞,表示的意義是“預訂”;在句中book是不及物動詞,表示的意義是“登記住人旅館”,在句中book是形容詞,表示的意義是“按照書本的”。又如:Is that your car?這句簡單的話在不同的語境下它的意思豐富得多。如果是一輛破舊的車,這句話所表達的則是“驚奇”。意為:這輛破車竟然是你的,你也太掉價了吧。如果是一輛款式嶄新的轎車,它則表示“欣賞”。意為:那是你的車嗎?太漂亮了!如果說話人是警察,它表示“警告”。意為:那是你的車嗎?怎么停在那兒?沒看見“不許停車”的

10、牌子嗎?趕快開走!如果是朋友發問,表示他她可能想搭車。意為:那是你的車嗎?我想進城,請你捎我一段好嗎?根據Grice的合作原則,人們為了實現談話目標雙方都要遵守一些準則:質量準則,數量準則。關聯準則,方式準則。而有時候人們違反這些準則以產生會話含義。如:A:Can you answer the telephone?B:I'm in the bathB并沒有直接回答A的問題,但是他以一句看似不相關的回答達到了拒絕的目的。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幫助學生的閱讀。2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現實生活情景,讓學生扮演角色,了解英美外國人在邀請、約會、付賬、饋贈、請求、請客、推銷等行為中的跨文化差異,了解其中的一些不成文規則。另外除應用實物、圖片等傳統教具,還可以制作實用有趣的課件以及利用豐富多樣的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對不同風土人情的新鮮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言學習中去。3加強背景知識的輸入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外有選擇地看些英美原版電影和錄像片;收聽、收看英語廣播、電視節目;閱讀英美原著和英文報刊雜志等。學生可以從中學到地道、純正的英語,了解真實、生動、具體、全面的社會文化,幫助提高其運用語言的能力。4對比文化差異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增加一些背景知識,加強跨國文化知識的學習和修養,通過分析東西方各種禮儀及價值觀的差異,幫助學生從東西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