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適筋梁受彎破壞試驗設計方案?一、試驗目的1.通過對適筋梁進行受彎試驗,研究適筋梁從加載到破壞的全過程,包括梁的裂縫開展、變形發展以及破壞形態等。2.測定適筋梁的開裂彎矩、屈服彎矩和極限彎矩,驗證適筋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公式的準確性。3.觀察適筋梁在受彎過程中的工作性能,了解其破壞特征,為工程設計和結構性能分析提供依據。
二、試驗對象1.梁的尺寸:設計適筋梁的截面尺寸為矩形,寬度\(b=150mm\),高度\(h=450mm\)。2.材料選擇混凝土:采用強度等級為C30的混凝土,其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f_{cu,k}=30MPa\)。鋼筋:縱向受拉鋼筋采用HRB400級鋼筋,直徑為\(\Phi14\),其屈服強度\(f_y=360MPa\),抗拉強度設計值\(f_{y}=360MPa\);縱向受壓鋼筋采用HRB400級鋼筋,直徑為\(\Phi12\),其屈服強度\(f_y=360MPa\),抗壓強度設計值\(f_{y}'=360MPa\)。箍筋采用HPB300級鋼筋,直徑為\(\Phi8\),其抗拉強度設計值\(f_{yv}=270MPa\)。
三、試驗裝置1.試驗加載系統:采用液壓千斤頂進行分級加載,加載能力應滿足試驗要求,最大加載值不小于梁破壞荷載的1.5倍。千斤頂通過反力架施加荷載,反力架由兩根鋼梁組成,鋼梁的兩端分別固定在試驗臺座上。2.測量裝置位移測量:在梁的跨中及支座處布置位移傳感器,測量梁在加載過程中的豎向位移。位移傳感器的量程應根據梁的最大變形量確定,精度不低于0.01mm。應變測量:在梁的跨中及支座處布置應變片,測量梁在加載過程中的混凝土應變和鋼筋應變。應變片的規格應根據測量部位的具體情況選擇,精度不低于1με。裂縫測量:采用裂縫觀測儀或放大鏡觀察梁在加載過程中的裂縫開展情況,并記錄裂縫的出現位置、寬度和長度。
四、試驗加載方案1.加載制度:采用分級加載制度,每級加載值為預計破壞荷載的10%左右。在每級加載后,持荷1015分鐘,待梁的變形穩定后,測量各項數據。當梁出現裂縫后,加載級距減小為預計破壞荷載的5%左右,直至梁破壞。2.加載順序:試驗加載應從梁的一端開始,逐步向另一端施加荷載,使梁均勻受力。在加載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梁的變形和裂縫開展情況,如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加載,并進行檢查和分析。
五、測點布置1.位移測點在梁的跨中及兩端支座頂面布置豎向位移傳感器,測量梁在加載過程中的豎向位移。在梁的兩端支座底面布置水平位移傳感器,測量梁在加載過程中的水平位移。2.應變測點在梁的跨中及兩端支座截面的受拉區和受壓區布置混凝土應變片,測量混凝土在加載過程中的應變。在梁的跨中及兩端支座截面的縱向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上布置鋼筋應變片,測量鋼筋在加載過程中的應變。3.裂縫測點在梁的跨中及兩端支座截面的側面布置裂縫觀測點,觀察裂縫的出現位置和開展情況。在梁的底面沿梁長方向每隔一定距離布置裂縫觀測點,觀察裂縫的發展趨勢。
六、試驗步驟1.試驗準備按照設計要求制作適筋梁試件,在試件養護至規定齡期后,將其安裝在試驗臺座上,并檢查試驗裝置的安裝是否牢固。在梁上布置好位移傳感器、應變片和裂縫觀測點,并連接好測量儀器。對試驗加載系統進行調試,檢查千斤頂、油泵等設備是否正常工作。2.初始狀態測量:在未加載前,測量梁的初始尺寸、位移、應變等數據,并記錄下來。3.加載試驗按照加載方案進行分級加載,每級加載后,持荷1015分鐘,測量梁的位移、應變等數據,并觀察裂縫的出現和開展情況,記錄裂縫的位置、寬度和長度。當梁出現裂縫后,加載級距減小為預計破壞荷載的5%左右,繼續加載直至梁破壞。在梁破壞前,應密切觀察梁的變形和裂縫發展情況,記錄破壞時的荷載、位移、應變等數據。4.試驗結束:試驗結束后,拆除試驗裝置,清理試驗現場。對試驗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編寫試驗報告。
七、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1.數據記錄:在試驗過程中,應及時記錄各級加載下梁的位移、應變、裂縫等數據。記錄表格應包括加載級別、荷載值、跨中位移、支座位移、混凝土應變、鋼筋應變、裂縫位置、寬度和長度等內容。2.數據處理根據測量數據,繪制梁的荷載位移曲線、荷載應變曲線和裂縫開展圖。計算梁的開裂彎矩\(M_{cr}\)、屈服彎矩\(M_{y}\)和極限彎矩\(M_{u}\)。開裂彎矩計算:根據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標準值\(f_{tk}\)和梁的截面幾何參數,按照公式\(M_{cr}=\gamma_{m}f_{tk}W_{0}\)計算開裂彎矩,其中\(\gamma_{m}\)為截面抵抗矩塑性影響系數,\(W_{0}\)為換算截面抵抗矩。屈服彎矩計算:根據鋼筋的屈服強度\(f_{y}\)和梁的截面幾何參數,按照公式\(M_{y}=f_{y}A_{s}(h_{0}a_{s}')\)計算屈服彎矩,其中\(A_{s}\)為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h_{0}\)為截面有效高度,\(a_{s}'\)為受壓鋼筋合力點至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極限彎矩計算:根據試驗測得的破壞荷載\(P_{u}\)和梁的跨度\(L\),按照公式\(M_{u}=\frac{P_{u}L}{4}\)計算極限彎矩。將計算得到的開裂彎矩、屈服彎矩和極限彎矩與理論計算值進行比較,分析試驗結果與理論公式的符合程度。
八、試驗安全注意事項1.試驗前應對試驗裝置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其安裝牢固、可靠,防止在試驗過程中發生倒塌事故。2.試驗加載時,應緩慢施加荷載,避免突然加載導致試驗裝置損壞或發生意外事故。3.在試驗過程中,試驗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避免靠近試驗梁和加載設備,防止被掉落的物體砸傷或受到其他意外傷害。4.試驗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試驗區域。5.試驗結束后,應及時清理試驗現場,拆除試驗裝置,妥善保管試驗設備和儀器。
九、試驗預期結果1.適筋梁在加載過程中,首先在梁的受拉區出現垂直于梁軸線的裂縫,隨著荷載的增加,裂縫逐漸開展并向上延伸,梁的撓度也逐漸增大。2.當荷載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梁的受拉鋼筋屈服,此時梁的撓度急劇增大,裂縫迅速開展,梁進入破壞階段。3.適筋梁的破壞形態為塑性破壞,其破壞特征是受拉鋼筋先屈服,然后受壓區混凝土被壓碎,梁的承載力達到極限狀態。4.通過試驗測得的開裂彎矩、屈服彎矩和極限彎矩應與理論計算值基本相符,驗證適筋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公式的準確性。
十、試驗報告內容1.試驗概況試驗目的、試驗對象、試驗裝置和試驗加載方案。測點布置情況,包括位移測點、應變測點和裂縫測點的位置和數量。2.試驗數據記錄各級加載下梁的位移、應變、裂縫等數據記錄表格。繪制的荷載位移曲線、荷載應變曲線和裂縫開展圖。3.試驗數據處理計算得到的開裂彎矩、屈服彎矩和極限彎矩及其與理論計算值的比較結果。對試驗結果的分析和討論,包括試驗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鄂州市社區工作者招聘真題2024
- 中山市東鳳東海學校教師招聘真題2024
- 臺州溫嶺市中醫院招聘員工真題2024
- 3D打印在設備制造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2025年輔導員選拔考試題庫:學生社團管理案例分析試題集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男士睡衣套裝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物理安全軟件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深包檢測與處理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征信數據挖掘與分析證書考試:征信數據分析挖掘與信用評級試題集
- 布爾網絡的動力學模型-全面剖析
- 外固定架課件
- 結業證書文檔模板可編輯
-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教學案例
- DB32-T 2798-2015高性能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高清現行)
- DBS62∕002-2021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黃芪
- 譯林版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6 第4課時 教學課件PPT小學公開課
- API-620 大型焊接低壓儲罐設計與建造
- 部編統編版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教學設計與每課知識點總結
- 浙江省杭州市介紹(課堂PPT)
- 路面及綠化帶拆除和修復方案
- 001壓力管道安裝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