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文意把握一、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核心思想(王道仁政)2.梳理對話邏輯層次3.掌握“保民而王”等核心概念二、教學重點理解文章核心思想(王道仁政),核心概念(保民而王)三、教學難點1.理解孟子為何不直接回答“齊桓晉文之事”2.分析“不忍之心”與“王道”的內在聯系四、教學方法1.情境導入法:通過戰國爭霸視頻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興趣。2.分角色朗讀法:教師與學生分飾孟子與齊宣王,還原對話場景,增強代入感。3.思維導圖法:引導學生繪制文章邏輯層次圖,直觀把握文意。4.問題引導法:通過核心問題(如孟子為何不直接回答)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五、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播放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視頻片段提問:“在武力至上的戰國,孟子為何主張以德治國?”(二)預習檢測1.文學常識速答(孟子生平/《孟子》體例/對話背景)(1)孟子生平: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主張仁政、性善論,游歷各國宣揚王道。(2)《孟子》體例:對話體為主,論辯性強,集中體現孟子的思想主張。(3)對話背景:戰國亂世,齊宣王崇尚武力,孟子借機勸說其施行仁政。2.重點字詞抽測(釁鐘/觳觫/忖度等)(三)整體感知1.分角色朗讀:教師飾孟子,學生飾齊宣王2.文章思路梳理:齊宣王提問→孟子破題→以羊易牛論→仁政可行→王道藍圖(破題:在寫作或講話時,通過特定的方式或手段,點明并闡述題目的核心意義或主題。破題能夠迅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并為整篇文章或講話奠定基調。)3.核心問題研討:(1)孟子為何不直接回答“齊桓晉文之事”?①思想立場:反對霸道,主張王道仁政。霸道依賴武力,與孟子的道德理想不符。②論辯策略: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巧妙轉移話題。③現實考量:針對戰國亂世,提出切實可行的治國方略。孟子認為,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結束亂世,實現天下太平。齊國是戰國時期的強國,齊宣王有實力施行仁政。孟子希望通過勸說齊宣王,為天下樹立一個王道的典范。④政治理想:以民為本,強調道德的力量。孟子認為,國家的根本在于百姓,只有關愛百姓,才能實現長治久安。(2)“不忍之心”與“王道”有何內在聯系?①“不忍之心”是王道的心理基礎,是人性本善的體現。②“王道”是“不忍之心”的政治實踐,通過“推恩”實現仁政。③二者共同構成了孟子仁政思想的邏輯鏈條,從個人道德延伸到國家治理。【“不忍之心”的內涵:“不忍之心”即同情心、憐憫心,是人對他人痛苦的自然反應。孟子以齊宣王“以羊易牛”為例,說明齊宣王對牛有“不忍之心”,這是一種本能的仁愛之情。“不忍之心”與“仁”的關系:孟子認為,“不忍之心”是“仁”的萌芽,是人性本善的體現。每個人都有“不忍之心”,這是施行仁政的心理基礎。從“不忍之心”到“仁政”:孟子指出,如果君主能將“不忍之心”推廣到百姓身上,就能實現仁政。例如,齊宣王對牛有“不忍之心”,如果能將這種心擴展到百姓,就能“保民而王”。】第二課時:論證思路分析一、教學目標1.掌握類比推理的運用(以羊易牛/挾太山超北海)2.分析“破→立→證”論證結構3.鑒賞對話中的心理戰術二、教學重點分析“破→立→證”論證結構三、教學難點1.理解孟子如何通過類比推理說服齊宣王2.分析“破立結合”的論證藝術及其邏輯鏈條四、教學方法1.邏輯分析法:通過還原論證鏈條(不忍之心→推恩保民→天下歸心),幫助學生理清思路。2.小組合作探究法:分組繪制孟子說服路線圖,分析關鍵類比的作用。3.辯論法:組織學生圍繞“仁政vs法家”展開辯論,深化對論證策略的理解。五、教學過程(一)論證方法解密1.破立藝術:破:否定霸道(春秋無義戰)立:構建王道(保民→教民→王天下)2.邏輯鏈條重構:不忍之心(前提)→推恩保民(方法)→天下歸心(結果)(二)小組合作探究1.繪制孟子說服路線圖(心理認同→理論闡述→藍圖描繪)第一階段:破題——否定霸道,提出王道齊宣王提問:詢問“齊桓晉文之事”,表現出對霸業的興趣。孟子回應:委婉否定:“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提出“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策略:避免直接否定,以孔子為權威,轉移話題。第二階段:引導——以“以羊易牛”啟發“不忍之心”舉例:以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件為例,說明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分析:“不忍之心”是仁政的基礎,是人性本善的體現。引導:如果齊宣王能將“不忍之心”推廣到百姓身上,就能實現仁政。策略:從具體事件入手,拉近心理距離,激發齊宣王的認同感。第三階段:論證——通過類比推理說明仁政可行類比一:“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有力而不為)。說明齊宣王有能力施行仁政,只是沒有去做。類比二:“挾太山以超北海”vs“為長者折枝”(不能vs不為)。強調仁政并非難事,關鍵在于是否愿意去做。類比三:以霸道求統一天下,猶如“緣木求魚”(方法錯誤,結果必然失敗)。策略:通過類比,邏輯嚴密地論證仁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四階段:藍圖描繪——提出仁政的具體措施經濟基礎:“制民之產”:讓百姓有恒產,才能有恒心。具體措施:五畝之宅、百畝之田。道德教化:“教民以禮”,通過教育提升百姓的道德水平。具體措施:設立學校,教導孝悌之義。社會理想:描繪“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的理想社會。策略:提出具體可行的措施,增強說服力。(三)辯論實踐正方:仁政是亂世最佳治國方略反方:武力至上更切合戰國現實【霸道的特點:依靠武力和權謀,追求短期利益。忽視百姓需求,導致社會矛盾加劇。王道的特點:以德服人,贏得民心。通過關愛百姓和道德教化,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第三課時:基礎知識落實一、教學目標掌握10個重點實詞(王/愛/庖/戚戚等)辨析3類特殊句式(賓語前置/判斷句/省略句)積累5個成語典故(明察秋毫/緣木求魚等)二、教學重點重點實詞與特殊句式積累三、教學難點1.辨析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2.理解并運用特殊句式四、教學方法1.擂臺競賽法:通過實詞擂臺賽激發學生興趣,鞏固重點詞匯。2.診斷糾錯法:設置句式診斷室,引導學生發現并糾正錯誤。3.文化拓展法:結合歷史背景,講解王道政治的源流,增強文化理解。4.分層訓練法:設計分層作業(A組/B組),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五、教學過程(一)文言攻關1.實詞擂臺賽:一詞多義:道(王道/道芷陽)愛(愛財/吳廣素愛人)古今異義:妻子/中國/至于2.句式診斷室: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是乃仁術也(判斷句)(二)文化拓展1.王道政治源流(從周公到孟子)2.比較閱讀:孟子“仁政”vs墨子“兼愛”(三)鞏固訓練1.重點句子翻譯(分層作業:A組5句/B組3句)2.情境運用:用"明察秋毫"等成語寫勸說詞六、教學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庫進口段施工方案模板
- 礦產資源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石墨滑石考核試卷
- 木結構防火施工方案
- 糧食批發商市場規范化管理與監管策略研究考核試卷
- 解答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疑難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3163人(二)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項目管理考試復習要點試題及答案
- 硫酸銅在金屬腐蝕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2023年中國能建陜西院智能配網公司招聘變電電氣設計崗位工作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會昌分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十五講新時代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2012-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專家大講堂課件
- 廣東省深圳市名校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數學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全文)
- MSOP(測量標準作業規范)測量SOP
- 包裝廠質量管理體系
- 初中花城版八年級下冊音樂4.狂歡之歌(15張)ppt課件
- 常用標準波導和法蘭尺寸
- 盤扣式腳手架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共26頁)
-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圖
- 電纜敷設及接線施工方案(完整版)
- 紅領巾廣播稿:書香伴我成長之好書推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