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蘇祠共同體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語文試題_第1頁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蘇祠共同體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語文試題_第2頁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蘇祠共同體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語文試題_第3頁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蘇祠共同體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語文試題_第4頁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蘇祠共同體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蘇祠共同體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20分鐘?總分:150分?年級/班級:七年級(1)班一、文言文閱讀(共5題,每題4分)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目。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學而時習之B.人不知而不慍C.有朋自遠方來D.不亦君子乎2.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B.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C.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D.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3.下列關于這段文言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B.文章表達了交友的樂趣。C.文章贊美了君子的品質。D.文章提倡了學習的態度。二、現代文閱讀(共5題,每題4分)要求: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題目。小河小河,靜靜地流淌著。河岸兩旁,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它們似乎在傾聽小河的歌聲。小河,清清的,靜靜的,它唱著歌,跳著舞,從山間走來。小河唱著歌,跳著舞,一路歡快地流淌。它穿過樹林,越過草地,繞過村莊,最終流入大海。小河,它不僅唱歌,還唱歌。它唱著春天的歌,唱著夏天的歌,唱著秋天的歌,唱著冬天的歌。春天的歌是綠的,夏天的歌是藍的,秋天的歌是黃的,冬天的歌是白的。小河唱著四季的歌,讓世界充滿了生機。小河,它不僅唱歌,還唱歌。它唱著生活的歌,唱著勞動的歌,唱著學習的歌,唱著工作的歌。小河唱著生活的歌,讓世界充滿了歡樂。小河,它不僅唱歌,還唱歌。它唱著大自然的歌,唱著人類的歌,唱著世界的歌,唱著宇宙的歌。小河唱著各種歌,讓世界充滿了和諧。1.下列關于這篇文章內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描寫小河,贊美了大自然的美。B.文章通過描寫小河,贊美了人類的精神。C.文章通過描寫小河,贊美了四季的變化。D.文章通過描寫小河,贊美了生活的美好。2.下列關于這篇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采用了擬人的手法,使小河具有了生命。B.文章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小河具有了情感。C.文章采用了排比的手法,使文章具有了節奏感。D.文章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使小河具有了象征意義。三、古詩詞鑒賞(共5題,每題4分)要求: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的題目。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下列關于這首詩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色。B.詩中表達了詩人遠大的志向。C.詩中贊美了登高遠望的樂趣。D.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悟。2.下列關于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使畫面更加生動。B.詩中運用了對仗的手法,使詩歌更加和諧。C.詩中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使意境更加深遠。D.詩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使事物具有了生命。四、綜合性學習(共5題,每題4分)要求: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題目。材料一:近年來,我國中學生近視率逐年上升,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為提高中學生的視力,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材料二:為響應國家號召,我校開展了“預防近視,從我做起”的主題活動。1.下列關于預防近視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堅持做眼保健操。B.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C.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D.睡眠不足。2.下列關于“預防近視,從我做起”主題活動的開展,不正確的一項是()A.舉辦預防近視知識講座。B.開展眼保健操比賽。C.創作預防近視主題海報。D.舉行近視患者座談會。五、作文(共40分)要求:以“成長”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六、綜合性學習(共5題,每題4分)要求: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題目。材料一:我國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描寫自然景色的名句,如“春江水暖鴨先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等。材料二:我國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描寫人物形象的名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1.下列關于古代詩詞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詩詞中描寫自然景色的名句較多。B.古代詩詞中描寫人物形象的名句較多。C.古代詩詞中既有描寫自然景色的名句,也有描寫人物形象的名句。D.古代詩詞中描寫戰爭、歷史的名句較多。2.下列關于古代詩詞賞析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詩詞賞析要注重詞句的理解。B.古代詩詞賞析要注重意境的把握。C.古代詩詞賞析要注重情感的體驗。D.古代詩詞賞析要注重技巧的分析。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1.B解析思路:選項A中的“學而時習之”表示“學習并且按時復習”,選項C中的“有朋自遠方來”表示“有朋友從遠方來”,選項D中的“不亦君子乎”表示“難道不是君子嗎”,這些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都與原文中的“人不知而不慍”不同。而選項B中的“而”在這里是轉折連詞,表示“卻”,與原文中的用法相同。2.B解析思路:原文中的句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的是當有朋友從遠方來時,不是很快樂嗎?因此,選項B的翻譯“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是正確的。3.D解析思路:文章通過引用孔子的名言,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表達了交友的樂趣,贊美了君子的品質,但沒有直接表達對人生的感悟。因此,選項D是不正確的。二、現代文閱讀1.D解析思路:文章通過描寫小河的歌聲和舞蹈,贊美了大自然的美,表達了人類的精神,贊美了四季的變化,贊美了生活的美好。但文章并沒有直接贊美世界的和諧,因此,選項D是不正確的。2.B解析思路:文章中并沒有使用比喻的手法,而是通過擬人化的手法讓小河具有了生命和情感。因此,選項B是不正確的。三、古詩詞鑒賞1.D解析思路:詩中描繪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麗景色,表達了詩人遠大的志向,贊美了登高遠望的樂趣,但沒有直接表達對人生的感悟。因此,選項D是不正確的。2.D解析思路:詩中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白日依山盡”),對仗的手法(“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但沒有運用比喻的手法,因此,選項D是不正確的。四、綜合性學習1.D解析思路:睡眠不足是導致近視的一個原因,因此選項D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2.D解析思路:舉行近視患者座談會是為了了解他們的經驗和感受,而不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因此,選項D是不正確的。五、作文(此處省略作文內容,需要根據具體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