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1課《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_第1頁
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1課《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_第2頁
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1課《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_第3頁
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1課《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_第4頁
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1課《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教學目標1、熟讀并背誦課文。2、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3、領悟并學習作者的人生態度。4、領悟其面對逆境時達觀處之的心態。教學重點學習本文的寫法,感受課文的意境。教學難點領悟其面對逆境時達觀處之的心態。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他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一門父子三詞客”之一;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的一份子,也是“蘇門六學士”的老師;他開創一代豪放詞風,也是婉約圣手;他的《寒食帖》在書法造詣上不落世之下風;他不僅熱愛生活,也熱愛美食。......歷經近千年,他的影響依舊存在,他的精神依然需要我們發揚光大。他就是——蘇軾,蘇東坡。文學知識、作者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為“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1079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三、背景介紹“烏臺詩案”“烏臺詩案”發生于元豐二年(1079年),時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彈劾蘇軾,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后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隨后又牽連出大量蘇軾詩文為證。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后在御史臺獄受審。據《漢書·薛宣朱博傳》記載,御史臺中有柏樹,野烏鴉數千棲居其上,故稱御史臺為"烏臺",亦稱"柏臺"。"烏臺詩案"由此得名。四、新課內容、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握朗讀節奏PPT播放,學生聽示范朗讀學生進行朗讀練習抽學生進行朗讀比賽、疏通文意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重點詞語元豐:宋神宗年號。欣然:高興的樣子。然:……的樣子。翻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門戶照進來,(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重點詞語念:考慮,想到。者:……的人。遂:于是,就。至:到。翻譯:考慮到沒有(可以與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重點詞語相與: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翻譯: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我們就一同在庭院中散步。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重點詞語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藻、荇:均為水生植物。交橫:交錯縱橫。蓋:大概是。翻譯: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大概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重點詞語但:只是。少:缺少。閑人:清閑的人。翻譯: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一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三)文言知識歸類:1.古今異義?、相與步于中庭古義:共同,一起。今義:相處。?、蓋竹柏影也古義:大概是。今義:名詞,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東西;動詞,建筑等。?、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古義:只是。今義:但是。?、如吾兩人者耳古義:語氣詞,相當于“罷了”。今義:名詞,耳朵;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字詞積累:一詞多義:者念無與為樂者(代詞,相當于……的人)如吾兩人者耳(助詞,表示停頓)(四)、課文內容理解如何理解《記承天寺夜游》中“閑人”的含義?安排:學生思考——小組交流——班級明確①“閑人”指清閑的人,作者表面上自嘲和張懷民是清閑的人,閑來無事才出來賞月,實際上卻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豪:月夜處處都有,有了人的欣賞才會美,只有此時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運的,因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賞它。②“閑”字是文眼,“閑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閑反襯兩人之閑,點明主旨。③情感:“閑人”包含了作者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慨嘆世人忙于名利而無暇顧及良辰美景),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盡在其中。文中的閑具體體現在哪里?安排:學生思考——小組交流——班級明確解衣欲睡——入夜即睡,無案牘之勞行身為閑官的閑事月色入戶,欣然起行——見月欣行,醉心賞月之閑安閑自適的心境相與步于中庭——與友散步,從容之悠閑慨嘆世人忙于名利而無暇顧及良辰美景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盡在其中。小結:《記承天寺夜游》以清麗的筆觸描繪了月色之美,創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傳達出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蘊含其中。(五)、走進文本1.感受文章的美安排:小組合作完成,然后班級交流明確。結構美:第一段敘述尋伴夜游第二段描寫月色之美第三段抒情月下感慨景色美:“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用新奇的比喻寫美麗的月色,“積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四字,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人格美: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面對逆境樂觀豁達。2.記敘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安排:學生思考——小組交流——班級明確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地點: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張懷民起因: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經過: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結果:相與步于中庭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表明了作者怎樣樣的心態?安排:學生思考——小組交流——班級明確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可覓,處處可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的樂趣。作者借“何夜”何處一句點明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钡娜松嬷B。這也正是作者保持樂觀進取精神的原因?!灰艑捫膽B,美景無處不在。(六)、資料鏈接1.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生活貧困,只能租城東荒地自己耕種,在坡邊自筑茅屋(故稱東坡居士)2.張懷民也是被貶謫到黃州,掛了一個閑職?!麄儭盁o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七)、拓展延伸1.、蘇軾的一生屢遭貶謫,離開黃州之后,一路被貶到海南。走過無數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說“此心安處是吾家”。他被無數小人陷害下獄,朋友背叛,見盡了人間丑態。卻說:“眼前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2.貶官杭州:為治洪水,修下如今著名的蘇堤。將百姓送來的豬肉切塊分食,傳下一道名菜東坡肘子。“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蔽冶緛砭蜎]有家,不安身在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況就算是故鄉,也沒有像這里這樣優美的湖光山色。貶官黃州:他生活貧困,只能租城東荒地自己耕種,在坡邊自筑茅屋,自稱東坡居士。寫下《赤壁賦》、《后赤壁賦》。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伴L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遍L江環抱著城郭,可知江魚的味道鮮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覺陣陣筍香。3.貶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奔词姑刻斐匀兕w荔枝,我也愿意做嶺南人。貶官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被貶到這南方邊遠的荒島上雖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為這次南游見聞奇絕,是平生所不曾有過的?!獦酚^豁達開朗灑脫胸襟開闊蘇軾之所以名垂青史、家喻戶曉,不僅在于他的才能、他的政績,還在于他的樂觀、豁達的心境給我們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蘇軾被貶的文章、作品中,我們難以看到劉禹錫似的“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的哀嘆,沒有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哀憫,他用達觀、豁達的心態面對。五、課堂小結1.本文通過對庭院月色的描寫,創造了一種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難言的感情盡在其中。欣喜記敘尋伴夜游悠閑記承天寺夜游描寫庭中月色悲涼抒情月下感嘆感慨達觀2.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蘇軾身上的哪些特點感染了你?————樂觀豁達開朗灑脫胸襟開闊蘇軾是一個平凡的人,他有痛苦歡樂,懂悲歡離合,只是他能把痛苦深藏在內心,以快樂面對苦難,這就是他的不平凡之處,也是他傳揚給后人永恒的力量。愿同學們都能像蘇軾一樣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