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要3章_第1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3章_第2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3章_第3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3章_第4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3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一)深刻理解近代中國革命的必要性;(二)把握辛亥革命發展的基本脈絡,深刻體會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三)了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四)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國情,增強愛國主義意識和歷史使命感。教學目的和要求(一)為什么說辛亥革命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二)如何評價三民主義?(三)如何評價辛亥革命?教學重點與難點一、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講授要點2.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1.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3.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方案4.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二、辛亥革命與建立民國

1.封建帝制的覆滅

2.中華民國的建立2.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三、辛亥革命的失敗1.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形成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保路風潮、武昌首義:各地響應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其失敗的原因、教訓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辯論:圍繞三個中心問題歷史條件:民族危機、社會矛盾、清末新政、革命力量辛亥革命132456講授要點1第一節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一、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四、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方案三、一、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一)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三)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產(一)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加劇加強對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擴展在華經濟勢力英國侵入中國西藏地區列強在中國廝殺爭斗1909年《民呼日報》發表的反映帝國主義掠奪中國鐵路權益的漫畫

103次199次188次112次149次226次1905年1906年1907年1908年1909年1910年群眾的反抗斗爭風起云涌1910年長沙搶米風潮請同學們想一想:人民群眾能夠照舊生活下去嗎?(二)清末“新政”及其破產1.廢除科舉、興辦學堂、提倡出國留學2.振興商務、獎勵實業3.改革官制,編練新軍清末“新政”的主要內容派往歐洲考察憲政的“五大臣”及隨員光緒三十一年(1905)關于廢止科舉的諭令楊柳青年畫:宣傳廢除科舉制,提倡建立新式學堂,以挽救國弱民劣局勢。廢除科舉制振興商務、獎勵實業狀元資本家張謇塑像

1894年,張謇考中狀元,任翰林院修撰。甲午戰后,為了實現“救貧”“塞漏”的抱負,在南通開始“實業救國”的實踐。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張謇的大生集團不斷擴充。他參與了清政府振興商務、獎勵實業章程的制定。北洋新軍儀仗隊湖北新軍儀仗隊改革官制,編練新軍“皇位永固,外患減輕,內亂可彌”預備立憲請同學們想一想:統治階級能夠照舊維持下去嗎?

孫中山說,清政府“可以比作即將倒塌的房子,整個結構已從根本上徹底腐朽了。難道有人只要用幾根小柱子斜撐住外墻就能夠使那座房屋免于傾倒嗎?”

長沙海關稅務司偉克非說:“我看在不久的將來,一場革命是免不了的?!?1911.5)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特點說明被剝削被壓迫群眾不能照舊生活下去,剝削者也不能照舊生活下去和統治下去!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國社會必須的選擇!列寧對此指出:“只有當‘下層’不愿照舊生活而‘上層’也不能照舊維持下去的時候,革命才能獲得勝利。”

——《列寧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頁。列寧設立廠礦的數目和投資額的增加發展較快的是輕工業,其中以棉紡織、面粉加工等行業最為顯著設廠地區主要集中在江浙、兩湖和廣東一帶(三)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一)孫中山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始(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宣傳與組織工作(一)孫中山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始(1866—1925)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力,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孫中山《上李鴻章書》(1894年)(一)孫中山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始(1866—1925)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聪闵脚d中會誓詞(1894年)(一)孫中山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始(1866—1925)

“以一個新的、開明的、進步的政府代替舊政府”,“把過時的滿清君主政體改變為‘中華民國’”。——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1904年)東亞風云大陸沉,浮槎東渡起雄心。為求富國強兵策,強忍拋妻別子情。(1878-1966)吳玉章(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宣傳與組織工作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宣傳活動陳天華(1875-1905)陳天華是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人士,《警世鐘》、《猛回頭》為其代表作。這兩部書以強烈的愛國精神和革命勇氣,揭露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已迫在眉睫,指出清朝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號召全國各階層民眾團結起來,實行革命,“殺那洋鬼子”,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是為了反駁康有為《答南北美洲諸華商論中國止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中反對革命排滿、主張立憲?;实牧觯麄鞲锩?。章炳麟(1869-1936):著名資產階級革命派人士

他總結了革命思想發展的理論,吹響了鼓舞革命志士繼續前進的號角,對以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理論影響作用。

鄒容(1885~1905)“嗚呼!我中國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國今日欲脫滿洲人之羈縛,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獨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與世界列強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長存于二十世紀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為地球上名國、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辟Y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建立華興會光復會科學補習所中國同盟會

1905年,華興會部分成員在日本合影.前排左邊1黃興,左3胡瑛,左5柳陽谷;后排左1章士釗,左4劉揆一。光復會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中國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從左至右依次為:廖仲愷、朱執信、胡漢民、宋教仁同盟會的成立同盟會是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政黨

1.有統一的革命綱領——“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2.有自上而下的全國統一的領導機構,中央成立總部,國內外各地設支部;

3.有全國革命黨人公認的領袖——孫中山;

4.主張采取武裝斗爭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三、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三民主義基本內容基本任務缺陷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在國內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實行民族革命。

沒有從正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主張。

民權主義創立民國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完成政治革命。

沒有提出推翻地主豪紳階級的統治。民生主義平均地權防止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貧富分化與對立,達成社會革命的目的。

帶有濃厚的空想色彩,在實踐上缺乏社會基礎。

1921年6月,孫中山宣講三民主義圖,現存于南京總統府。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統治?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要不要平均地權,實行社會革命?四、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辯論結果第一,在中國必須進行一場革命。第二,現行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中國“惡劣政治的根本”,只有興民權、改民主,才是中國唯一的出路。第三,必須通過平均地權實現社會革命,才能避免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的出現?!皵的暌詠?,革命論盛行于國中,今則得法理論、政治論以為之羽翼,其旗幟益鮮明,其壁壘益森嚴,其勢力益磅礴而郁積,下至販夫走卒,莫不口談革命,而身行破壞”,立憲黨人“氣為所攝,而口為所箝”。

——《新民叢報》1907年評論第二節辛亥革命與建立民國一、封建帝制的覆滅二、中華民國的建立一、封建帝制的覆滅(一)武裝起義與保路風潮(二)武昌首義與各地響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與妻書》1911年開始的四川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湖北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南北議和

辛亥革命期間,南方的革命黨人和北方的袁世凱所進行的和談。

1911年武昌起義后,帝國主義為誘脅革命軍向袁世凱妥協,11月26日向湖北軍政府提出議和條件。12月初,南北雙方達成停戰協議,雙方代表隨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廳舉行談判。伍廷芳(1842~1922)

伍廷芳代表革命軍方面提出:清帝退位、選舉總統、建立共和政府等條件。唐紹儀(1862-1939)唐紹儀代表袁世凱向革命軍進行要挾。與此同時,英、美、德、俄、日、法等帝國主義對議和施加壓力,促使雙方盡快達成協議?;烊敫锩嚑I的舊官僚和立憲派也竭力把南方引向擁袁的道路。袁世凱(1859—1916)二、中華民國的建立(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二)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三)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孫中山(1866--1925)黎元洪(1864—1928)黃興(1874-1916)(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1911年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開會,正式選舉臨時大總統,在有候選資格的孫中山、黎元洪、黃興三人中,孫中山以16票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舉行了臨時大總統就任典禮。在典禮上,孫中山宣讀了誓詞,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中華民國宣告正式成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在中華大地上誕生了。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該圖是1911年12月,孫中山從海外回國的照片。

位于南京的總統府臨時大總統辦公室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公意,文實遵之,以忠于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于國民。孫中山主持召開第一次內閣會議

1912年1月28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在南京成立。圖為當日孫中山與議員們合影。(二)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南京臨時政府是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1.組成人員:以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2.政策和措施: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愿望。3.根本大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孫中山發布的宣言書

在孫中山發布的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明確宣布了臨時政府的對內對外方針。

對內方針:實現“民族之統一”、“領土之統一”、“軍政之統一”、“內治之統一”、“財政之統一”;

對外方針:“滿清時代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民國元年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那個時期是一個比較好的東西;當然,是不完全的、有缺點的,是資產階級性的,但他帶有革命性、民主性?!睘槭裁凑f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1)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偉大成果,宣判封建制度的死刑,使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和民權主義思想在法律上得以體現。(2)使資產階級民主思想進一步具體化,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民主愿望。(3)頒布的目的是為了防范袁世凱專制獨裁,把袁世凱的權力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以使剛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免遭破壞,促使中國走上民主政制的軌道。(三)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黨的十五大對辛亥革命予以高度評價:“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

“民國政府力行保護之策,公布商業注冊條例、公司注冊條例。凡注冊的公司、商店、工廠,均妥為保護,許各專利。一時工商界踴躍歡懷,咸謂振興實業在此一舉,不幾年而大公司大工廠接踵而起?!薄吨腥A實業界》(卷2,5期,1915年5月)(三)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一)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二)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界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三)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四)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五)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開始實行強制剪辮法令。

1912年,孫中山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圖為1921年6月開出的纏足罰款單在開放言論的基礎上,全國的新聞事業也獲得了發展。1912年,全國的報紙約達五百多家,圖為上海望平街,僅200余米的一條街,卻集中了上海幾十家報刊、出版機構。其中有《申報》、《時報》這樣著名的報紙。

1913年12月,“新民公司”成立,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電影制片公司,它承包了亞細亞影戲公司的全部制片工作。圖為拍片現場。列寧指出:“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具有世界意義,因為它將給亞洲帶來解放,并將破壞歐洲資產階級的統治?!?/p>

——《列寧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三節辛亥革命的失敗毛澤東在說到辛亥革命成敗時指出:“辛亥革命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說它失敗,是說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了,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毙梁ジ锩氖∫?、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形成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袁世凱竊國,辛亥革命流產封建軍閥的專制統治革命派為挽救共和而屢挫屢奮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及教訓袁世凱竊國,辛亥革命流產末代皇帝溥儀

1912年2月12日,清廷發出詔書宣布清帝接受優待條例退位,這標志著清王朝的垮臺和封建帝制的終結。圖為清帝退位詔書。一、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形成(一)袁世凱竊國,辛亥革命流產

在內外脅迫下,革命勢力作出讓步。孫中山公開表示,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

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向南京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咨文。圖為《臨時政府公報》第17號刊出的孫中山辭職咨文。

一、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形成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勝利的勝利果實落入到以袁世凱為主的北洋軍閥手中。中國進入了北洋軍閥專制統治的時代。(一)袁世凱獨裁統治的建立袁世凱復辟帝制

魯迅先生深刻地指出:“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之后,大殺黨人,從袁世凱那方面看來,是一點沒有殺錯的,因為他正是一個假革命的反革命者。錯的是革命者受了騙,以為他真是一個筋斗,從北洋大臣變了革命家了,于是引為同調,流了大家的血,將他扶上總統的寶位去。到二次革命時,表面上好像他又是一個筋斗,從“國民公仆”變成了吸血魔王似的。其實不然,他不過又顯了本相。于是殺,殺,殺。北京城里,連飯店客棧中,都滿布了偵探;還有“軍政執法處”,只見受了嫌疑而被捕的青年送進去,卻從不見他們活著出來……”袁世凱稱帝時鐫刻的“中華帝國之璽”和洪憲“皇帝之寶”(二)封建軍閥的專制統治

“夫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致,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孫中山

在軍閥統治時期,人民生活比封建集權統治下還要悲慘封建軍閥統治下的北京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挫折(二)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及教訓(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挫折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二次革命1912年9月袁世凱授孫中山籌劃全國鐵路權,孫中山出任“全國鐵路督辦”。圖為孫中山前往張家口等地視察情景。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后,被袁世凱擁護民主共和的假象所迷惑,他認為清帝退位了,民國建立了,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兩個目的已經達到了,今后要專心致力于民生主義,搞實業。他親自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力圖籌借外資修筑鐵路干線。但因政權落在袁世凱手中,孫中山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果。被刺殺后的宋教仁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凱指使特務暗殺熱衷于議會政治的國民黨領袖宋教仁。孫中山終于看清了袁世凱的反動面目,認識到“非去袁不可”,極力主張出兵討袁,發動“二次革命”。黃興(1874-1916)

孫中山(1866-1925)革命法律?用什么手段解決問題?與袁世凱政府簽訂善后借款合同的五國銀行團代表《善后借款合同》

1913年4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袁世凱派代表北京匯豐銀行大樓與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作最后的談判,簽署了2500萬英鎊的《中國政府善后借款合同》。

有了帝國主義的支持,袁世凱先后罷免了李烈鈞、胡漢民、柏文蔚的都督職務,同時命令事先已集結在九江、南京附近的軍隊發起進攻。

李烈鈞(1882-1946)

1913年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鈞在江西湖口組織討袁軍,揭開二次革命的序幕。此為江西湖口。江西湖口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圖為討袁軍在陣地裝設大炮。

“二次革命”的領導者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倉促上陣討伐袁軍,缺乏戰略計劃和統一指揮,缺乏戰略協同。袁世凱靠帝國主義的支持,以占優勢的武力,很快把討袁軍打敗,“二次革命”的即告失敗。

二次革命的失敗護國戰爭

“二十一條”簽字時中日代表合影。

袁世凱簽字的“二十一條”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云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興師討袁,發動護國戰爭。隨后,貴州、廣西、廣東、浙江、陜西等省相繼宣布獨立。在護國軍的打擊下和全國一片討伐聲中,袁世凱不得不于

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幾天后憂懼而死。護國運動蔡鍔(1882~1916)護國運動護國軍出師前五人合影,左起第三人為蔡鍔。袁世凱取消帝制后還以大總統自居。全國各地紛紛組織武裝起義,要求懲辦袁世凱。袁世凱惱羞成病,于1916年6月6日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死去。黎元洪段祺瑞馮國璋張作霖閻錫山唐繼堯陸榮廷黎元洪(1864-1928)段祺瑞(1865~1936)袁世凱死后,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職位,與在中央掌實權的段祺瑞爭權奪利,發生“府院之爭”。府院之爭張勛(1854~1923)

1917年7月,張勛應黎元洪“調?!敝嗜А稗p子軍”入京,復辟帝制。史稱“張勛復辟”。

北京街頭掛起清朝龍旗張勛復辟段祺瑞部討逆軍在紫禁城東門與辮子軍交戰張勛復辟消息傳出,立即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孫中山在上海發表《討逆宣言》。段祺瑞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組成“討逆軍”,“辮子軍”一觸即潰,張勛在德國人保護下逃入荷蘭使館。復辟丑劇僅僅上演了12天,就在萬人唾罵聲中收場了。接納張勛避難的荷蘭駐京使館

張勛復辟失敗后,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會情景段祺瑞護法運動

在反對張勛復辟帝制的戰役以后,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國務總理。他掌握政府大權后,繼承袁世凱的衣缽,屈膝賣國,企圖建立皖系軍閥獨裁統治,并且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召集國會。為維護共和制度,1917年夏,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

為了護法,孫中山南下廣東。1917年秋,贊成孫中山護法主張的國會議員,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決定成立護法軍政府,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西南軍閥唐繼堯和陸榮為元帥。護法運動開始。護法運動孫中山當選為海陸軍大元帥后的合影

1917年11月下旬,桂系在軍政府內挑起爭端。1918年2月26日,擁護孫中山的程壁光被刺。5月,桂系操縱國會非常會議,用“總裁會議制”代替大元帥制。孫中山很快認識到“南與北(軍閥)如一丘之貉”。孫中山被迫辭職,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圖為1918年7月孫中山到達上海。(二)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及教訓“從辛亥革命起,我們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