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共19頁第 頁共19頁高一地理必修1會總復習必背1.1地球的宇宙環境1可見宇宙:也稱為“已知宇宙”是指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半徑約為|140億光年2天體: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質存在形式。主要類型:恒星、行星、衛星、流星、彗星、星云。3天體系統:天體之間因萬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層次劃分如下圖:地球月球L河外星系4太陽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和小行星帶(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5地球與其他七大行星繞日運行的共同特征:方向的|同向性|(自西向東)、運行軌道的近圓性、軌道面的|共面性6地球的特殊性一一存在生命(條件的理解):外部條件:穩定的太陽光
2、照和安全的宇宙環境自身條件:日地距離適中(1.5億千米)一一適宜的溫度地球質量體積適中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地球內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一一足的液態水|1.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太陽輻射: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能量來源: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2特點: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波段分紫外光、可見光(0.4-0.76微米)、紅外光。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部分。意義:提供光熱資源,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大氣運動、水循環的主要動力。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主要能瀾。二、太陽活動及對地球的影響太陽大氣I結構:|從里到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3、周期約為1誦。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黑子與耀斑的發生具有相關性。)外廠大氣層)太陽活動日冕太陽風-色球耀斑-里光球一黑子影響產生極光干擾電離層,阻斷通信,影響氣候1.3地球的運動產生“磁暴”現象。一、地球公轉和自轉的基本特征認真識記,注意理解,學會運用,切實提高認真識記,注意理解,學會運用,切實提高第 頁共19頁第 頁共19頁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周期個恒星日:23時56分4秒一個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速度(1)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余各地均相等,為150h。(2)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
4、減。位于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慢。二、地球自轉的意義(晝夜更替、地方時、水平運動物體偏向)(1)產生晝夜更替:周期為一個太陽日(24小時)晨線(黑夜進入白天,對應日出)、昏線(白天進入黑夜,對應日落)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的經線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的經線地方時為18時。(2)產生地方時: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時刻。計算:某地地方時=已知經線地方時土經度差/15(左減右加|)|注意畫數軸解決區時的計算:確定兩地所在時區,計算兩地區時相差幾個小時左減右加。若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時區差為兩個時區序號之差。若一個在東時區,一個在西時區,則時區差為時區序號之
5、和。注意畫數軸解決地方時與區時的關系:區時=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國際日期變更線:大致與1800經線重合;在日期的換算上,從右向左跨過日界線,日期加一天,從左向右跨過日界線,日期減一天。(3)使地球表面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三、自轉和公轉的關系(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約為2326匚。如果黃赤交角變大,熱帶、寒帶擴大,溫帶縮小。如果黃赤交角變小,溫帶擴大,熱帶、寒帶縮小。(2)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如下圖:12衛2喲后冷至)四、地球公轉的意義1、晝夜長短的變化:1)某時刻全球的情況:|以北半球夏至日為例:太陽直射
6、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某地全年的情況:夏至日晝最長,冬至日晝最短。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4)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赤道上的點任何時候都是6點日出,18點日落)。5)緯度越高,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大。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日出、日落時(晨昏線上)太陽高度=0度,白天中的地區太陽高度大于0,黑夜中的地區太陽高度小于0。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叫正午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時的太陽高度。2)某時刻全球的情況: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所在緯度分別向南北兩側遞減。以北半球夏至日為例:此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由北回
7、歸線分別向南北兩側遞減3)某地全年的情況:北回歸線以北地區,6月22日出現最大值,12月22日出現最小值;南回歸線以南地區,6月22日出現最小值,12月22日出現最大值;回歸線之間地區,最大值出現在直射點經過該緯度的時候(即當有太陽直射的時候)。4)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某緯度正午太陽高度|h=900-|直射點緯度土所求地緯度丨(同減異加)。五、四季和五帶季節的劃分:北半球: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五帶的劃分:以回歸線和極圈來劃分。分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回歸線=黃赤交角度數,極圈=90度-黃赤交角度數。光照側視圖的判讀:春分、秋分夏至日
8、冬至日幾點說明:據圖判別節氣(二分二至日、依據圖中極圈及其以內地區出現極晝或極夜現象進行判斷。圖中晨昏線的判別及隱含的時間信息: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時。特殊地區晝夜時長的判讀:赤道上的點始終晝長12小時,夜長12小時。出現極晝現象的地區晝長為24小時,夜長為0小時;極夜現象的地區相反。注意晝夜長短分布情況和全球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的描述。1.4地球的結構一、地球的外部圈層劃分為大氣圈、水圈(連續但不規則)和生物圈(占有巖石圈上部,水圈的全部和大氣圈的下部)二、地球內部結構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是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圈層范圍特點地殼莫霍面以
9、上固態: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陸部分平均厚度約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約為6千米)。海拔越高,地殼越厚。17Km處莫霍面縱波和橫波通過時波速都突然增大。地幔莫霍與古登堡面間具有固態特征,主要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礦物組成。古登堡面距地表約2900千米處,縱波突然減慢,橫波突然消失。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組成物質可能是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下的鐵和鎳。可分為內核和外核;外核物質呈液態或熔融狀態,所以橫波不能通過。內核呈固態。巖石圈的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或者說成地表以下,軟流層以上由巖石組成的部分2.1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1)組成巖石的礦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
10、、鈣、鈉、鉀、鎂等I結合成單質或化合物礦物:巖石構成的最基本單元,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云母、長石、方解石等巖石:巖漿巖:有侵入巖和噴出巖兩種形式:典型的侵入巖:花崗巖;典型的噴出巖:玄武巖。沉積巖I: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如:佑灰巖I,頁巖,砂巖,礫巖等變質巖: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如石灰巖變質形成大理巖、砂巖變質形成石英巖、頁巖變質形成板巖、花崗巖變質形成片麻巖。有用礦物在自然界中富集到具有開釆價值時就稱為礦產(2)三大類巖石的轉化圖示說明:沉積巖可以與變質巖互相轉化。巖漿只能形成巖漿巖,巖漿巖只能由巖漿形成。圖中作用名稱:A-冷卻凝固,B-系歹U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
11、成巖),C-變質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2.2地球表面形態一、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I(能量來自地球內部)和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外部的太陽輻射能)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屬于外力作用。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著重掌握地質構造與地形I)1地質構造:由于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錯位。(變形一褶皺,錯位一斷層)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褶皺巖層形態初期地表形態地形倒置現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與人類生產關系背斜巖層向上拱起中心老,兩翼新成山背斜頂部受張力,巖石破碎,易被侵蝕成為
12、谷地良好的油氣構造建隧道、采石場向斜巖層向下彎曲中心新,兩翼老成谷向斜槽部受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地儲存地下水斷層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地壘:華山、廬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塹:渭河谷地、吐魯番盆地、東非大裂谷等。工程建設遇斷層須加固或避開地形倒置圖:(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認真識記,注意理解,學會運用,切實提高認真識記,注意理解,學會運用,切實提高認真識記,注意理解,學會運用,切實提高第 頁共19頁第 頁共19頁第5地質構造圖的判讀:幾點說明:圖中地質構造的判別:A、B一定屬于斷層,A為地壘,B為地塹;而C、D屬于褶皺,區分背斜和向斜主要看圖中最底部巖層的彎曲形,如D處底部巖層是向
13、上拱起的,所以為背斜。A圖中地形的判斷:A、C為山地,B、D為谷地。C處地形的成因(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地。D處地形的成因(背斜成谷):背斜頂部受張力,巖石破碎,易被侵蝕成為谷地。地質應用:背斜儲存石油和天然氣,適宜修建地下隧道。向斜處和斷層處可以找到水。注意對照上面表格識記地質構造對應的實際例子。三、火山、地震活動與地表形態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強烈釋放形式,也是內力作用的具體表現,火山爆發常形成火山錐、火山口等;地震發生時,地殼會出現斷裂和錯動。四、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作用2外力作用與地貌(注意記
14、住典型的地貌對應的外力作用)需認識的幾種地質構造和地貌景觀圖:褶皺風蝕地貌三角洲斷層沖積扇日侵蝕作用沉積作用流水黃土咼原表面千溝萬壑、喀斯特地貌(溶洞、桂林山水、石林)、瀑布、三峽、橫斷山區山高谷深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溶洞中的鐘乳石、石筍等風力風蝕洼地、風蝕蘑菇沙丘、黃土高原上的黃土等溶洞(喀斯特地貌)斷層中的地塹合景觀)b為火山地貌為喀斯特地貌(山水組c為花崗巖球狀風化地貌d為喀斯特地貌(石林景觀)風積地貌(沙丘)2.3大氣環境一、大氣垂直分層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2.大
15、氣的垂直分層咼度范圍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高層大氣502000至3000千米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宇宙飛船、人造衛星平流層12-50千米隨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平流運動有利于飛機飛行對流層(平均12千米以下)低緯厚: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薄:8-9千米。隨高度升高而降低對流運動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吸收反射散射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效應: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產生地面長波輻射大氣中的CO2和水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增溫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大氣逆輻射作用強。晴朗無云的夜晚容易出現霧、露水、霜凍,是因為大氣
16、逆輻射作用弱,地面溫度降得較低。3、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高處不勝寒”的原因是因為海拔越高,獲得到的地面輻射越少,所以氣溫低。熟記: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返大地償,起保溫作用。如:多云的夜晚氣溫不會很低是因為地面吸收射討宇宙空間短液輻射大氣地面輻射射向宇宙空間犬宅上界底波輻射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很少。作用:無選擇性,云層、塵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強。例:多云的白天溫度不太高。作用:具有選擇性,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等。三、大氣運動1、熱力環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
17、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地表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1)熱力環流核總:詒燉不力弓:紀的人E迄陸.乍咒印寶荷笙的冊式說明:近地面的氣壓始終高于高空的氣壓。如:咼ABf氐咼PDPcPAPI:DI等壓面(:線)沁豈袪近地面等壓面的彎曲形態始終和高空的相反。近地面溫度高,氣流膨脹上升,形成低氣壓,出現陰雨天氣;近地面溫度低,氣流收縮下沉,形成高氣壓,出現晴朗天幾種常見的熱力環流:城市風(風由郊區吹向市區)0住廉:總加不疥“垂亙花動氣斥苯異嘰平匸動高空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風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I近地面風:受I水平氣壓梯
18、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有夾角。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動力。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垂直于風向右側,南半球垂直于風向左側),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摩擦力:與風向方向相反,既減小風速,又改變風向(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夾角越大)注意: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在等壓線圖中判別受力:右圖為北半球某氣壓場受力平衡時的風向圖,圖中氣壓單位為百帕,其中水平氣壓梯度力為a、地轉偏向力為b、摩擦力為d和風向是c。在等壓線圖中畫任一點的風向:第一步在等壓線圖中,按要求畫出過該點的切線并作垂直于切線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
19、向低壓,用來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確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轉3045角,畫出實線箭頭,即過該點的風向。以北半球為例如下圖:彎曲等壓線的幾種情況下任一點的風向如下圖:各風氣壓帶形成的原因:3、全(1)固;壓帶成因素)。說明:-全球氣壓帶的分布特征是高低氣壓相間分布。氣壓帶的名稱: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熱力因素形成的是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動力因素形成的是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地低氣壓帶各風帶的風向:中緯西風帶(北半球吹西南風,南半球吹西北風)極地東風帶(北半球吹東北風,南半球吹東南風)三圈環流:指低緯環流、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海陸
20、熱力性質差異破壞了氣壓帶風帶的連續分布,使得北半球氣壓帶呈塊狀分布:7月: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I被大陸上的熱低壓(印度低壓I)所切斷,太平洋上保留廈威夷高壓I;1月: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I被大陸上的冷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I)所切斷,太平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壓I)(2)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規律:|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氣候類型分布地區成因及氣候特征熱帶雨林氣候大致在南北緯10之間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全年咼溫多雨。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及地中海沿岸受副熱帶高壓帶與盛行西風帶交替控制。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南北緯4
21、060。的大陸西岸終年受盛行西風帶影響。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全年溫和多雨。(3)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影響4、海陸分布對全球大氣環流的影響由于(如果換成世界地圖疊加等壓線圖也應該掌握)5、季風環流(亞洲東部和南部最典型)地區東亞(東亞季風)南亞(南亞季風)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風冬季西北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東北季風(源地:亞洲大陸)向夏季東南季風(源地:太平洋)西南季風(源地:印度洋)亞洲月、7月的季風示意圖:幾點說明:分清東亞和南亞季風的注意東亞和南亞季風成因的區別|,其形成原因是7月份,全球氣壓帶
22、、風帶|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風季風環流影響下的地區形成了季風氣候,最顯著的氣候特征是雨熱同期。6、常見的天氣系統(1)鋒面系統一冷鋒和暖鋒冷鋒暖鋒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過境前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晴朗單一冷氣團控制,低溫晴朗天過境時大風、降溫、強降水出現連續性降水氣過境后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氣溫升高,氣壓降低,雨過天晴降水的分布鋒后(冷氣團一側)鋒前(冷氣團一側)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寒潮天氣舉例(2)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系統與天氣002.05.1000.0鳳卩云這壓梯度力履氣魄的形成及天氣inns.(以北半
23、球為例)xr氣旋反氣旋氣壓低氣壓(氣壓中心低,四周高)高氣壓(氣壓中心高,四周低)水平運動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垂直運動上升下沉一鳳向嘩十氣匝祈度力團2丄4粘辛球氣砥天氣多陰雨天氣多晴朗、干燥天氣舉例臺風長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3)鋒面一氣旋系統鋒面往往跟低壓系統聯系在一起,構成鋒面一氣旋系統。如圖:說明:圖中P1P2P3鋒面往往出現在低壓系統等壓線圖中的低壓槽線附近。在前方伸展出一個暖鋒,后方伸展出一個冷鋒。圖中可能有降水的是C、D兩處。試著畫出A處的風向。2.4水循環和洋流一、水循環: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1、
24、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人1垃I*2、類型:包括海陸間大循環(如下圖)、陸上內循環、海上內循環3、|主要環節|:包括蒸發E,水汽輸送C,降水B,下滲H,地表徑流F和地下徑流G。4、意義: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促進陸地淡水資源的更新聯系了四大圈層塑造著地表形態5、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對地表徑流進行影響,如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見的形式。6、改變水資源時間分布的措施是修建水庫|,改變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應對全球水資源短缺I的措施是開源與節流I相結合。二、洋流1.洋流的類型及分布規律洋流按性質可分為暖流和寒流。廣中低緯度海區,副熱帶環流大洋西岸為暖流大洋東岸為寒流北半球
25、:順南半球:逆時針旋轉_s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I副極地環流:逆時針旋轉。大洋西岸為寒流,大洋東岸為暖流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冬季自東向西流,逆時針;夏季自西向東流,順時針。時針旋轉斤西現淙itI南半球中緯度的西風漂流:自西向東環繞南極洲一周說明:要對照世界洋流分布圖熟悉大西洋、太平洋上主要洋流的分布和名稱。二_世界洋就魯南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暖流:增溫增濕。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溫度比較高,降水較多。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對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氣寒流:降溫減濕。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溫度比較低,降水較少。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
26、海I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對海洋生物Y寒暖流交匯處形成的漁場: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紐芬蘭漁場(墨西哥灣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與北冰洋南下的冷水).上升流形成的漁場:秘魯漁場(底層海水上泛,帶來大量的營養物質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對海洋環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加快了凈化速度,但也擴大了污染范圍I對航海事業:順風順流可以提高航速,節省燃料3.1自然地理要素變化和環境變遷1、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現(46億年前)T化學演化I生命出現(約30億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變了大氣性質(無氧環
27、境一有氧環境)。生物發展階段表:代紀距乍年代生物發展階段新主代第四紀0.03-0.020.71.41.952.52.853.340445.26.0253S血人類時代皺孑植物時代第三紀哺乳動物時代中生代白堊圮爬行動物時代侏羅紀裸子植物時代三疊紀古主代二疊圮兩犧類動物時代石炭紀陸上抱子植物時代魚類時代志留紀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奧陶紀海生輒類時代元古代動物孕育發展初期新段丈古代原躺生命體地球初期發展階段2、生物滅絕: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絕時期。原因:環境變遷、災變事件。(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種類(如三葉蟲)滅絕;脊椎動物中的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
28、棲類全部滅絕;蕨類植物明顯衰退。(2)中生代末期:恐龍完全銷聲匿跡;海洋中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種類滅絕。3、人類演化與環境:人類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同時又能有意識地適應和改造自然。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三大全球性環境問題:溫室效應增強,導致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問題。一3.2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1、自然地理環境由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類圈組成的有機整體|自然地理環境五大要素:氣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暢|(植被)。2、整體性: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表現:地理環境各要素
29、不是孤立發展的,每一個要素都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體的改變(牽一發而動全身)3、土壤: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陸地疏松表層。|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質屬性。成土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和礦物養分的最初來源。對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組成均有重要影響。氣候:直接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和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和強度。如:中等水熱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積累最多。(溫帶半濕潤環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濕熱條件下風化殼最厚,土壤層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條件下,風化殼薄,土壤層也薄。地形: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間接作用于土壤。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質遷
30、移速度快,難發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質的侵蝕速度慢,穩定的氣候生物條件發育深厚的土壤。陽坡:溫度條件好,但蒸發旺,水分較差,陰坡反之。亞蹇帶玄陸性耳隆溫帶海癢性吒陞性氣候溫帶季凰艇中海式:亞執帶垂網氣建溫芾晤吋1溫帝普葉陽葉林帶|緒葉林帶if抜帝諛硬吋襪帝m葉林帶想帶草原咒候|帶季風氣侯熱帶惑帶期芾草原帶|廚帶季雨林帶|不同氣候同一自然帶:溫帶海洋性氣人類活動:積極影響:改造自然土壤為各種耕作土壤(如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稻土);消極影響:導致土壤退化(水土流失、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4、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要求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要有綜合的考慮和對策。3.3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31、1、自然帶:自然屬性相一致的條帶狀區域。地域分異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2、自然帶的分布:以氣候類型定自然帶。說明:注意氣候類型與自然帶的對應關系同一氣候不同自然帶:溫帶大陸性氣候條件下出現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想帝雨材吒候候跟溫帶季風氣候條件下均出現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特別注意地中海氣候條件下出現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3、分布規律分異規律形成基礎影響因素分布規律緯度地帶性分異熱量太陽輻射緯線延伸,緯度更替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分異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海陸分布經線延伸,經度更替,中緯度地區表現明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熱耳犬況海拔高度從山麓到山頂更替關于山地垂直地域分異的幾
32、個規律性問題:(1)山地垂直自然帶的更替規律同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有些相似。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復雜程度的因素有三:山體所在緯度:緯度愈低愈復雜,緯度愈高愈簡單;山體海拔|:海拔愈高愈復雜(當然有極限),海拔愈低愈簡單,甚至無。|山體相對高度|:相對高度大則復雜,相對高度小則簡單。影響山體垂直自然帶海拔高度因素有二:山體所在緯度:緯度低,海拔高;緯度高,海拔低。坡向:同一山體,陽坡高,陰坡低。|影響雪線的因素具體有二:山體所在緯度:緯度低,雪線海拔高;緯度高,雪線海拔低。坡向:陽坡雪線海拔高,陰坡雪線海拔低;迎風坡雪線海拔低,背風坡雪線海拔高。提醒:務必熟悉非洲、中國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喜
33、馬拉雅山垂直自然帶的分布圖,如下:左圖:A熱帶雨林帶B熱帶草原帶C熱帶荒漠帶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右圖:熱帶雨林帶熱帶季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B溫帶草原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熟悉南坡自然帶的分布情況南坡雪線比1北坡低的原因:南坡為迎風坡,降水豐富所以雪線低。說明:明確喜馬拉雅山的南北坡自然帶分布差異的原因:山體的相對高度4、地方性分異:較小尺度的地域分異,影響因素:地形、地方小氣候、巖性和土質的差異等。表現規律:|有序性和重復性。5、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與因地制宜生態建設中的因地制宜I:濕潤地區推廣植樹造林;較干旱地區培育灌叢群落;草原地區恢復植被;不適合認真識記,注意理解,學會
34、運用,切實提高認真識記,注意理解,學會運用,切實提高第 頁共19頁第 頁共19頁第 頁共19頁認真識記,注意理解,學會運用,切實提高開墾耕作的地區要退耕,主要有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退耕還湖。4.1地形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一、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聚落:人類從事生產和生活而聚居的場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體,以及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各種設施。聚落分為城市和村兩大類型。2分布特點:我國北方平原,村落的規模一般比較大,多呈團聚型、棋盤式的格局,聚居人數比較多;南方丘陵|地區,村落規模一般比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聚居人數少;|河網密度大的平原地區村落多呈帶狀。案例分析(1)半坡村落遺址:選擇在接近
35、水源,又不會被洪水淹沒的河谷階地上。(如右圖)(2)云南麗江古城:坐落在云貴高原上,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特征。因:冬季其北邊和西邊的高山阻擋了冬季風,所以冬無嚴寒,而夏季因為地處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所以夏無酷暑。(3)塔里木盆地中的綠洲:呈串珠狀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邊緣,且大多位于山前沖積扇、洪積扇的中下部。因,農牧業較發達。(如下圖)為這些地方地形相對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條件好,所以人口集中二、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布局形態走向平原密度咼網狀限制少,造價低山區密度低線狀(山區呈“之”字形)多沿河谷延伸1.案例分析:(1)我國的地勢特征與交通線路分布密度的關系:我國地勢呈西高東低三大階梯狀
36、分布,所以交通線路密度東密西疏。(2)四川盆地的交通布局:西部有橫斷山區阻擋,所以交通線路南北縱向分布,密度較小。(3)蘭州市的交通線路分布:蘭州市是一個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黃河自西向東流貫該市,所以城市主體集中于河谷,所以交通線路也呈東西走向沿河谷分布。2科技進步使地形對交通線路布局的限制不斷降低。如英法海底隧道、青藏鐵路等。總之:|交通線路的布局選址要選擇有利地形,避開不利地形,盡量降低工程造價,減小技術難度,少占農田和好地,注意保護沿線生態。4.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氣候變化:一個特定地點、區域或全球的長時間的氣候改變。地球氣候變化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地質時期;歷史時期;近現代時
37、期2、各個時期的氣候變化特征地質時期歷史時期近現代時期時間尺度距今1萬年以前近一萬年來近一兩百年來特征大冰期和大間冰期交替出現,出出現兩次較大的波動公兀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溫暖期和15世紀以來的寒冷期。1861年以來全球平均氣現了震旦紀、石炭一二疊紀和溫呈波動上升趨勢;20第四紀大冰期;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周期長短不一,溫暖期較長,寒冷期偏短;濕潤期與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濕潤期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世紀以來出現兩個溫度增幅最大的時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陸地降水量顯著變化,中咼緯度變化最大3、雪線:長年積
38、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決于溫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條件溫度、坡度與雪線高度正相關降水量與雪線高度負相關。冰蓋:指覆蓋在各種地形上的巨厚冰體,氣溫越高,冰蓋面積越小。4.3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1、(了解)自然資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時間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及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物質與能量的總稱。(必須同時具備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自然資源的特征:數量上的有限性、利用潛力的無限性、地域分布的規律性2、按屬性分類: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瀾。除礦產資源為非可再生資源外,其余均為可再生資源。3、自然資源利用的歷史進程以煤炭為例前煤炭時期煤炭時期后煤炭時期能源時代木柴時代煤炭時代
39、石油時代時間18世紀中期以前20世紀初到60年代初期20世紀60年代以后主體能源木柴、水力為主以煤為主石油、天然氣為主,能源結構多樣化4、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農業社會時代人類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國的分布。工業社會時代對資源性產業和工業布局有決定性的影響。如大慶、鞍山等礦業城市的發展后工業化時代一一自然資源的作用相對下降,后天性資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資源、信息網絡)的地位上升。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范圍日益廣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產業布局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減小。忡川程度T1I/I臺刑川I,一L_,科神噴源I需產資誨能源軌喪T|-職T農業卄忻階般.工業1+供階段|R匚業化階段劉431自然備擦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4.4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1、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指能夠造成人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自然事件。分類:按成因和過程,可將自然災害劃分為: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氣象災害|(洪澇、干旱、寒潮、臺風等)、海洋災害(海嘯等)。特點:突發性、多因性、群發性、潛在性2、自然災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有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影響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發生頻率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二手民房買賣合同標準文本
- 公交特許經營合同樣本
- epc合同樣本封皮
- 個人公寓轉租合同標準文本
- 中途入股合伙合同樣本
- 產品加工合同樣本
- 公墓養護合同樣本版
- oem 保密合同樣本
- 公交車站臺采購合同樣本
- 2025船舶租賃合同模板
- JJG 141-2000工作用貴金屬熱電偶
- GB/T 17193-1997電氣安裝用超重荷型剛性鋼導管
- 靜配中心理論知識試題含答案
- (完整版)常見腫瘤AJCC分期手冊第八版(中文版)
- 江西檢測收費標準
- 手推割草機設計
- 2023跑狗報待更新-┫玄機來料總區┣-【萬料堂】-有來萬料堂中特不會難(開放注冊)-poweredbydiscuz!archiv
- 精裝修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施工方案
- 西師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應急柜檢查表
- (完整版)叉車孔設計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