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現螢火蟲的棲息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_第1頁
專家發現螢火蟲的棲息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_第2頁
專家發現螢火蟲的棲息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_第3頁
專家發現螢火蟲的棲息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螢火蟲的生活處境非常糟糕!”付新華,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專門研究螢火蟲的博士。年僅29歲的他,已被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聘為副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采訪時,付新華對于螢火蟲的生存現狀表現出了極大的擔憂。2000年夏季,一次與螢火蟲“戲劇性”的接觸,讓付新華和這種會發光的小精靈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尋找螢火蟲,他常常到野外進行考察,然而,情況并不容樂觀。“一些稀有的陸生類螢火蟲,越來越難以發現,可能已經瀕臨滅絕。”付新華告訴記者,2003年,他在武漢發現了一種非常珍稀的多光點螢,多光點螢非常獨特,雌蟲全身能發出20多個光點,而雄蟲不發光。當時付新華在不同的地方,總共發現了30多只多光點螢,那些地方的生態環境都相對較好。隨后幾年,付新華又進行了多次考察,但一次比一次失望。“螢筑所填埋。”去年一年的時間,他總共只在野外發現一只多光點螢。“螢火蟲看起來似乎毫不起眼,但它們對生活質量可挑剔得很。螢火蟲只喜歡植被茂盛、水質干凈、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一旦植被被破壞、水質被污染、空氣變污濁,它們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付新華說。據介紹,螢火蟲依其生活環境區分為陸棲和水棲兩大類,前者占大多數。陸棲螢火蟲多棲于遮蔽度高,植被茂盛,相對濕度高的地方,水棲螢火蟲則對環境要求更高,水不能被污染,不能有燈光污染。然而,人工光源帶來的沖擊;河流、溝渠水泥化所引起的危機;農藥的使用;水污染造成環境的劣化;外來物種的入侵;人為捕捉……這些,無疑給螢火蟲帶來了噩運。“我現在的工作重心放在了野外考察上,希望能發現更多的珍稀螢火蟲物種,以便研究和保護它們。”付新華說,目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