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排水工程設計說明項目名稱萬頃沙區塊企業配套道路項目十涌東路工程項目概況本項目為萬頃沙區塊企業配套道路項目,項目位于南沙區萬頃沙鎮,項目道路共計6條,均為規劃道路,道路設計中線與規劃中線擬合,嚴格按照規劃紅線進行設計。本冊設計為十涌東路排水工程,其他市政管線僅在道路標準橫斷面上進行管位設計。十涌東路擬采用40km/h的城市次干路設計標準,紅線寬25n,雙向4車道,路線起于靈新大道,沿十涌東岸向東北展線,依次與利東橫一路、利東路、萬泰路、萬新大道相交,至于萬環東路,全長2580.337m。在樁號CK0+351增設2*4.5*2.5鋼筋混凝土箱涵,CK0+465.06和CK0+966.27兩處增設1-Φ1.5m的混凝土預制圓管涵。路線整體呈東北走向,貫通萬頃沙區塊。項目區地形平坦,路線參照控制性詳規進行設計,在萬泰路和萬新大道兩處半徑2000的平曲線,平面設計各項指標滿足對應道路等級規范要求。任務依據本項目初步設計的主要任務依據有:1)《廣州南沙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2-2025)》;2)《廣州南沙新區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4年10月);3)《廣州南沙新區控規整合圖》(2019年8月);4)《自貿區南沙片區綜合交通體系提升規劃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實施策劃》(2016年8月);5)《廣州南沙自貿試驗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制造業區塊(DW0301-06、DZ0303-04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6)《廣州南沙新區水系總體規劃及骨干河湖管理控制線規劃(2017-2035年)》;7)《南沙新區排水(雨水)防澇專業規劃》(2020年3月);8)《南沙新區污水專業規劃》(2020年3月);9)《南沙新區市政基礎設施技術指引》(2021年10月);10)《廣州南沙區市政基礎設施精細化品質化建設指引》(2021年10年12日);11)《廣州市政府投資項目天然石材應用指引》;12)《南沙產業園區市政工程設計標準》(2019年01月)13)《中標通知書》14)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依據及規范(1)政府文件、廣東省及廣州市相關規劃1)《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2)《廣州南沙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2-2025)3)《南沙新區污水專業規劃》(2015~2025)4)《南沙新區排水(雨水)防澇專業規劃》(2015~2025)5)《廣州市暴雨強度公式(新)》(廣州水務局,2011)6)《廣州市排水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穗水【2013】10號)7)《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3年版)8)《廣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標準與準則》(市政規劃篇)(2005年12月15日實施)9)《廣州市建設項目雨水徑流控制辦法》(廣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07號)10)我院自行收集的其它相關資料(2)設計規范及標準1)《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2)《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3)《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4)《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5)《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6)《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
7)《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181-2012);8)《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GB50788-2012);9)《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10)《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6MS201);11)《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12)《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2016);13)《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2007);14)《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T50293-2014);15)其他國家相關規范、規程。設計標準及要求設計標準及要求以國家《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17)及《廣州市污水治理總體規劃修編》為指導,城市雨水以“分散出口,就近排放”為主要原則,城市污水以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為主要原則,綜合考慮系統的安全性、合理性、經濟性和實操性,具體如下:1)根據城市規劃布局、地形、結合豎向規劃和城市廢水受納體位置,按照就近分散、自流排放的原則進行流域劃分和系統布局。2)雨水量要與城市防洪、排澇系統規劃相協調。3)雨水收集系統管道結合現狀,充分利用已建雨水工程設施。4)充分利用現狀地形結合豎向規劃,雨水盡可能自流排放,對于自流排放困難地區的雨水可采用雨水泵站或與城市排澇系統相結合的方式排放,但盡量減少泵排數量。5)雨水系統高程控制要與現狀地形、豎向規劃及防洪、排澇規劃相結合,在控制管道埋深同時避免與其他專業管線相沖突,盡量減少倒虹吸管道的設置,以利于雨水的及時排放。6)結合防洪、排澇規劃,綜合考慮防潮、防洪、排澇等多種因素,提高系統的可靠性。7)合流制區域雨水系統規劃要結合污水管道系統結合考慮。8)綜合考慮實際建設條件及道路建設次序問題,雨水排放口盡量設在近期建設主干路上,以解決雨水的排放問題。9)區域自然條件和排水工程現狀,合理確定排水體制。10)收集系統管網布置結合現狀,充分利用已建污水工程設施。11)建設和污水處理廠同步協調發展,充分利用地形,盡量采用自流,縮短管線長度,中途泵站與主干管布置綜合考慮,減少泵站的數量。12)污水管道將盡可能避免穿越河道、地下建筑和其它障礙物,減少與其它管線交叉。13)污水管道系統的布置既要考慮其水力條件、經濟條件,又要考慮其可實施性和可操作性。14)根據地形、水源的位置合理劃分排水分區,并從環境效益、規模效益、經濟效益及可實施性等綜合因素規劃分區內污水處理廠的數量、規模及位置。15)綜合考慮實際建設條件及道路建設次序問題,污水干管盡量設在近期建設道路上,以解決近期污水的排放問題。初設評審意見執行情況專家組意見補充項目周邊區域河涌年常水位、洪水位等水文參數,補充百年一遇內澇校核計算。回復:采納,按意見補充河涌底標高、河涌常水位及管控水位數據,補充百年一遇內澇水位校核表。詳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部分。根據南沙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要求校核建設約束性的指標。回復:采納,按意見復核。詳見海綿城市工程設計說明。校核下游主干管的排水過流能力。回復:按意見復核,下游主干管過流能力滿足。進一步落實與周邊地塊排水排放的銜接設計。回復:按意見復核,充分考慮周邊地塊排水位置及標高,滿足地塊雨、污水排放要求。詳見排水管線平面設計圖。補充《南沙海綿專項規劃》等相關規劃。回復:采納,按意見補充。詳見海綿城市工程設計說明。根據周邊地塊用地情況,補充污水、雨水管道接戶管設計。回復:采納,按意見補充,根據周邊地塊用地情況布置接戶管。詳見排水管線平面設計圖。重新復核建設約束性指標。回復:采納,按意見復核計算。詳見海綿城市工程設計說明。進一步復核管線工程量。回復:采納,按意見復核。詳見工程量表。南沙燃氣匯報內容無管綜平面圖,請考慮管線與靈新大道規劃等管綜的對接。回復:按意見復核。道路斷面圖中,燃氣管線與通信管標識為中到中,是否考慮了管道結構尺寸、規范要求為水平凈距,通信管在導管內時,凈距為1m,請按要求規范設計。現匯報材料僅為1.2m,不符合要求請調整。回復:道路設計平面已修改,管綜橫斷面同步修改后,燃氣管與其他管線的水平凈距已按意見調整。詳管線綜合橫斷面圖。區水務局各分項道路工程沿線河涌、水系部分規劃河涌數據應按照最新的《廣州南沙區防進(潮)排澇專業規劃》更新。回復:采納,按意見復核更新。詳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雨水管線百年一遇內澇校核計算書,進一步核實雨水管線的管徑、道路設計標高是否滿足要求。回復: 采納,按意見復核。詳見排水工程設計說明。雨水平面總設計圖中補充周邊河涌的常水位及洪水位數據。回復: 采納,在圖上補充周邊河涌相關水位數據。詳見雨水平面總設計圖。補充雨水徑流控制計算書。回復: 采納,按意見補充相關計算。詳見海綿城市工程設計說明。排水縱斷面圖中,應避免頻繁跌水,盡量拉順設計管網高程,減低管網造價。回復: 采納,按意見修改,減少分段跌水。詳見雨水管線縱斷面設計圖。該項目的設計降雨量與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對應關系應由廣州市區標準更新為南沙區海綿專規最新的關系曲線。回復:采納,按意見修改更新。詳見海綿城市工程設計說明。該項目的年徑流污染削減率(約束性)不符合設計要求,建議優化設計方案,選用環保型雨水口,削減面源污染,避免初期雨水直接散排入河涌。回復:采納,本項目采用具有截污設施的雨水口。建議復核建設前后的雨水徑流量的計算,根據《廣州市建設項目雨水徑流控制辦法》建設后的雨水徑流量不應大于建設前的雨水徑流量。回復:本項目為新建道路項目,建設后存在機動車道等下墊面,經計算徑流系數大于建設前,通過在人行道采取透水鋪裝、生態樹池等措施降低徑流系數。工程地質及水文情況工程地質本項目目前已經完成初步勘察工作,相關地質勘察情況如下:1) 地層巖性本項目區域地層巖性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松散沉積層、殘積層以及加里東期變質巖石組成。地層巖土性特征分述如下:1、表土層(Q4ml)場地廣泛分布,主要為素填土,為地表覆土,主要成分以粘性土為主,除道路的填土外,一般土質較疏松。2、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Q4al+pl)場地廣泛分布,主要由粉質粘土、淤泥質粉質黏土、砂類土等組成。3、坡、殘積層(Qdl、Qel)場地廣泛分布,主要由粉質粘土(局部分布),砂質粘性土等組成。4、侏羅紀(J)主要以泥質砂巖、砂巖、含礫砂巖為主,場地局部分布,構成擬建橋梁及隧道基底。5、加里東期(γ3)主要以混合花崗巖為主,場地廣泛分布,構成擬建橋梁及隧道基底。2) 地下水本區內地下水按賦存條件分為孔隙水及裂隙水:1、孔隙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砂層中,透水性強,含水較豐富,主要接受大氣降水的滲透補給。2、裂隙水賦存于基巖裂隙中,裂隙比較發育,具一定的富水性,主要接受地下水體的垂向及橫向滲透補給。地下水主要以蒸發和滲流方式排泄。低下水位受地形地貌、地表水、大氣降水、自然蒸發及季節性等因素而變化。根據本區內鄰近工程的工程地質勘察資料,按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C20-2011)判定,本區內地下水按所處地段不同,對混凝土表現為無~具中等腐蝕性。3) 工程地質評價道路沿線場地內未有大的斷裂帶通過,局部存在潛在地質災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因此要考慮地質災害防護。場地表層人工填土、種植土分布范圍廣泛,結構松散,尚未完成自重固結,壓實處理后可作為路基持力層。特殊性巖土主要為第四系沖洪積層淤泥~淤泥質土亞層,水文地質1) 河流水文有關河涌現狀及規劃特性表河涌河涌分類常水位(m)設計水位(m)P=0.05現狀特性規劃特性寬度(m)河底標高(m)堤頂高程(m)邊坡水深(m)底寬(m)堤頂高程(m)堤頂寬度(m)十涌一類5.205.97602.5-3.07.31:5-直立1.56接現狀底寬6.5042) 腐蝕性地下水按II類環境類型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弱腐蝕性;按地層滲透性A類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地層滲透性B類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按長期浸水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有微腐蝕性;按干濕交替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有中等腐蝕性。管線綜合工程管線綜合設計原則地下管線應根據相關規劃,收集各種地下管線現狀及規劃資料,其設計規劃應遵循如下原則:(1)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應根據城市建設遠景發展規劃合理確定容量,同時要考慮近期建設的需要,滿足城市的可持續發展。(2)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應結合城市的發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間,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管線綜合設計(1)工程范圍內設置給水、污水、雨水、電力纜溝和電訊管線。同時,還應考慮煤氣、通信、電視公用天線、閉路電視電纜等管線的設置或預留埋設位置。為此特編制管線綜合規劃確定各類管線的關系:根據各類管線的不同特性和設置要求綜合布置。各類管線相互間的水與垂直凈距,宜符合下表規定:
各種地下管線之間最小水平凈距(m)管線名稱給水管排水管煤氣管(3)電力電纜電信電纜電信管道低壓中壓高壓排水管2.02.0------------------煤氣管低壓1.01.0------------------中壓1.51.5------------------高壓2.02.0------------------電力電纜1.01.01.01.01.0------電信電纜1.01.01.01.02.00.5------電信管道1.01.01.01.02.01.20.2---注:1、表中給水管與排水管之間的凈距適用于管徑小于或等于200mm,當管徑大于200mm時應低壓電氣與或等于3.0m;2、大于或等于10kv的電力電纜與其它任何電力電纜應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凈距可減至0.1m;小于10kv的電力電纜之間就大于或等于0.1m;3、低壓煤氣管的壓力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壓為0.005~0.03Mpa,高壓為0.3~0.8Mpa。各種地下管線之間最小垂直凈距(m)管線名稱給水管線污、雨水管線熱力管線燃氣管線直埋保護及通道直埋保護管給水管線0.15———————污水、雨水管線0.40.15——————熱力管線0.150.150.15—————燃氣管線0.150.150.150.15---———通信管線直埋——保護管、通道——電力管線直埋保護管管溝涵洞(基底)注:1、*用隔板分隔時不得小于0.25m。2、燃氣管線采用聚乙烯管材時,燃氣管線與熱力管線的最小垂直凈距應按現行行業標準《聚乙烯燃氣管道工程各行技術規程》CJJ63執行。(3)應考慮不影響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線受腐蝕、沉陷、震動及重壓。各種管線與建筑物和構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應符合下表規定:各種管線與建、構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m)建筑物基礎地上桿柱(中心)城市道路側面邊緣公路邊緣圍墻或籬笆給水管3.01.01.01.01.5排水管3.01.51.51.01.5煤氣管低壓2.01.01.51.01.5中壓3.01.01.51.01.5高壓4.01.02.01.01.5電力電纜0.60.51.51.00.5電信電纜0.60.51.51.00.5電信管道1.51.01.51.00.5注:1、表中給水管與城市道路側面邊緣的水平間距1.0m適用于管徑小于或等于200mm,當管徑大于200mm時應大于或等于1.5m;2、表中給水管于圍墻或籬笆的水平間距1.5m是適用于管徑小于或等于200mm,當管徑大于200mm時應大于或等于2.5m;3、排水管于建筑物基礎的水平間距,當埋深淺于建筑物基礎時應大于或等于2.5m;4、表中熱力管與建筑物基礎的最小水平間距對于管溝敷設的熱力管道為0.5m,對于直埋閉式熱力管道徑小于或等于250mm時為2.5m,管徑大于或等于300mm為3.0m,對于直埋閉式熱力管道為5.0m。(4)各種管線的埋設順序應符合下列規定2)各類管線的垂直排序,由淺入深宜為:電信管線、小于10kv電力電纜、大于10kv電力電纜、煤氣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5)電力電纜與電信管纜宜遠離,并按照電力電纜在道路東側或南側、電信管纜在道路西側或北側布置。(6)管線之間遇到矛盾時,應按下列原則處理:1)臨時管線避讓永久管線;2)小管線避讓大管線;3)壓力管線避讓重力自流管線;4)可彎曲管線避讓不可彎曲管線。(7)地下管線不宜橫穿公共綠地和庭院綠地。與綠樹種間的最小水平凈距,宜符合下表中的規定。管線與綠化樹種間的最小水平凈距表管線名稱最小水平凈距(m)喬木(至中心)灌木給水管、閘門1.5不限排水管、雨水管、探井1.0不限煤氣管、探井1.51.5電力電纜、電信電纜、電信管道1.51.0熱力管1.51.5地上桿柱(中心)2.0不限消防龍頭2.01.2道路側石邊緣1.00.5道路側石邊緣1.00.5充分考慮道路推薦方案、比選方案及管線規劃要求,管線埋設位置及相關間距要求如上,十涌東路管線標準橫斷面繪制如下:(1)十涌東路管線綜合橫斷面(推薦方案)十涌東路管線綜合布置如下:1)電力管溝:電力管溝敷設在道路東南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線11.5m;2)電信管道:電信管道敷設在道路西北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線11.7m;3)燃氣管:燃氣管敷設在道路西北側非機動車道下,距道路中心線0.975m;4)給水管:給水管敷設在道路東南側非機動車道下,距道路中心線8.75m;5)中水管:中水管敷設在道路西北側非機動車道下,距道路中心線7.25m;6)雨水管:雨水管布置在道路西北側機動車道下,距道路中心線5.5m;7)污水管:污水管布置在道路東南側機動車道下,距道路中心線5.5m。(2)十涌東路管線綜合橫斷面(比選方案)十涌東路管線綜合布置如下:1)電力管溝:電力管溝敷設在道路東南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線11.5m;2)電信管道:電信管道敷設在道路西北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線11.7m;3)燃氣管:燃氣管敷設在道路西北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線10.2m;4)給水管:給水管敷設在道路東南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線8.75m;5)中水管:中水管敷設在道路西北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線8.7m;6)雨水管:雨水管布置在道路西北側機動車道下,距道路中心線5.5m;7)污水管:污水管布置在道路東南側機動車道下,距道路中心線5.5m。市政管線設計給水管線設計根據《自貿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制造業區塊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來考慮管線斷面,結合地塊開發情況和控規資料,結合靈新大道規劃綜合管廊設計,本次設計預僅留DN300管道的位置。建議管道與道路同步實施,且完善消火栓的布置。中水管線設計根據《自貿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制造業區塊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來考慮管線斷面,結合地塊開發情況和控規資料,結合靈新大道規劃綜合管廊設計,本次設計僅預留DN200管道的位置。建議管道與道路同步實施。燃氣管線設計根據《自貿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制造業區塊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來考慮管線斷面,結合地塊開發情況和控規資料,結合靈新大道規劃綜合管廊設計,本次設計預留De160管道的位置。建議管道與道路同步實施。電信管線設計根據《自貿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制造業區塊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來考慮管線斷面,結合地塊開發情況和控規資料,結合靈新大道規劃綜合管廊設計,本次設計預留6~8回電信管的位置。建議管道與道路同步實施。排水管線設計排水體制根據規劃,本工程范圍內道路屬于新建道路,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設計雨水系統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雨水規劃)(1)雨水按分散、就近、自流的原則排入河涌。(2)沿東西向設置雨水主干管,雨水支管收集組團內的地面徑流區后排入雨水主干管;雨水口間距為25~50米;雨水口連接管不超過25米。(3)除雨水口連接管和起端雨水管外,雨水管最小管徑為d800,為考慮周邊用戶的接入,雨水主干管起點覆土2.0米為始。各種不同直徑的管道在檢查井內相連接,采用水面平接或管頂平接。(5)十涌東路除利東路-靈新大道段,其余設計雨水管與規劃雨水管排向基本一致。控制性詳規中,利東路-靈新大道段雨水管由兩端向中間排放,匯合利東橫一路雨水管后,最終排向十涌;考慮到利東路-靈新大道段存在一處支涌,本次設計將該段分為南北兩側排放,靈新大道側雨水管自南向北排入十涌,利東路側自北向南排入十涌。雨水管道現狀及建設情況萬環東路、萬新大道、迪安路、利東路、靈新大道雨水排至十涌,存在已設計雨水管線建設中。周邊其他擬建道路無現存市政雨水管,但周圍已建廠房、住宅(自建房為主)等,道路紅線范圍內可能有臨時雨水管、排水溝等。雨水系統設計標準與參數1)雨水量計算公式Q=qψF式中:Q——雨水設計流量(L/s);q——設計暴雨強度(L/s?ha);ψ——徑流系數;F——匯水面積(ha)。其中,設計暴雨強度根據設計重現期P和設計降雨歷時t確定。2)設計重現期根據《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規定,在同一排水系統中可采用不同的設計重現期,重現期一般選用2~3a,重要干道、重要地區或短期積水即能引起較嚴重后果的地區,一般選用3~5a。采用《廣州市暴雨公式及計算圖表》計算雨水徑流量。重現期一般采用2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區或短期積水即能引起嚴重后果的地區采用3~5年,機場、火車站、城市主干立交隧道等特別重要地區,采用10年。雨水分散排放,就近排水體。本工程重現期采用5年。3)降雨歷時按《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地面集水時間t1一般采用5~15min,地面集水時間采用0.8~1.0m/s的雨水徑流流速估算。本工程地面集水時間t1,按10min計算。4)設計暴雨強度按照以上設定參數,P=5a時,本工程采用廣州市單一重現期暴雨強度公式:q=5411.802/(t+12.874)0.758(L/s?ha)設計暴雨強度q值采用《廣州市中心城區暴雨公式及計算圖表》(廣州市水務局穗水〔2011〕214號)數值。5)徑流系數根據《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徑流系數ψ按市區標準采用0.5~0.8,而根據規范條文說明提供的地方性數值,廣州地區采用0.5~0.9。根據南沙區現狀地形資料,按照屋面、路面、鋪裝、綠地和水面分類,按照排水控規分區對每個區域進行現狀徑流系數統計,現狀徑流系數0.517。規劃徑流系數按照城市規劃地塊進行核算,根據《廣州萬頃沙分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控制,規劃徑流系數0.65。根據上述情況綜合考慮,本工程徑流系數ψ值綜合取0.65。6)設計管段的流速、充滿度雨水管徑的最小流速Vmin=0.75m/s,最大流速Vmax=5m/s;雨水管按滿流計算,即h/D=1。雨水管道設計1)K2+520~K2+140(十涌東路一)本段雨水管敷設在十涌東路道路西側(萬環東路以南萬新大道以北),最終排入十涌,沿路收集周邊雨水。設計管徑為d800和d1800,主體采用開挖施工方式。管道起點設計管內底標高為7.00和5.85,排口止點管內底標高為3.05,設計坡度為0.002和0.003,管道埋深2.60~3.81m。2)K2+060~K1+620(十涌東路二)本段雨水管敷設在十涌東路道路西側(迪安路以北萬新大道以南),最終排入十涌,沿路收集周邊雨水。設計管徑為d800和d2000,主體采用開挖施工方式。管道起點設計管內底標高為7.10和6.30,排口管內底標高為3.77,設計坡度為0.002和0.0012,管道埋深2.60~4.30m。3)K2+560~K1+120(十涌東路三)本段雨水管敷設在十涌東路道路西側(迪安路以南萬泰路以北),最終排入十涌,沿路收集周邊雨水。設計管徑為d800和d2000,主體采用開挖施工方式。管道起點設計管內底標高為6.28,排口管內底標高為6.65和5.74,設計坡度為0.002和0.001,管道埋深2.50~3.95m。4)K1+060~K0+580(十涌東路四)本段雨水管敷設在十涌東路道路西側(利東路以北萬泰路以南),最終排入十涌,沿路收集周邊雨水。設計管徑為d800~d1200和d1500,主體采用開挖施工方式。管道起點設計管內底標高為5.80和6.60,排口管內底標高為3.47,設計坡度為0.002,管道埋深2.80~3.73m。5)K0+520~K0+360(十涌東路五)本段雨水管敷設在十涌東路道路西側(利東路以南利東橫一路以北),最終排入十涌支涌,沿路收集周邊雨水。設計管徑為d800,主體采用開挖施工方式。管道起點設計管內底標高為6.05,排口管內底標高為4.51,設計坡度為0.005,管道埋深2.50~3.50m。6)K0+340~K0+020(十涌東路六)本段雨水管敷設在十涌東路道路西側(利東橫一路以南靈新大道以北),中間接駁部分利東橫一路雨水,最終排入十涌支涌,沿路收集周邊雨水。設計管徑為d800~d1500,主體采用開挖施工方式。管道起點設計管內底標高為6.08,排口管內底標高為3.50,設計坡度為0.010,管道埋深2.50~3.50m污水設計污水系統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污水規劃)本次設計路段的規劃污水管線結合道路豎向規劃,就近接入萬新大道、靈新大道規劃/現狀污水管,污水管管徑不低于規劃管徑。市政道路上設置污水預留井,間距一般采用90m~120m,污水預留管管徑不宜小于d500。因萬泰路-萬新大道段地塊現狀污水管均通過地塊內支路排向萬新大道,本次十涌東路(萬泰路-萬新大道)段未設計污水管,與南沙新區污水專業規劃一致;南沙新區污水專業規劃中,十涌東路(萬泰路-靈新大道)段污水管由南北向利東路排向,根據周邊市政路建設時序,靈新大道污水管先于利東路污水管建設,為盡量保證先建成區(如酷比魔方總部、駿德產業園、優貝廠房等排水單元)的排水功能,本次設計十涌東路(萬泰路-靈新大道)段污水管由萬泰路段自北向南接入靈新大道污水管內。其他管段排向及管徑同規劃一致。污水管道現狀及建設情況港口路及萬環東路存在規劃污水管;萬新大道存在現狀DN500污水管,保稅港區內部污水管網完成,污水接至萬新大道現狀污水干管;靈新大道規劃污水管正在建設中,近期將完成施工。其他擬建道路無現存市政污水管,但周圍已建廠房、住宅(自建房為主)等,道路紅線范圍內可能有臨時污水管及附屬設施等。污水系統設計標準與參數(1)污水量預測科學的預測規劃污水量是合理確定污水管道系統、污水提升泵站規模及污水處理廠規模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礎。一般污水量預測采用以下的四種方法進行預測:①分類水量預測法,是根據水量指標分別對綜合生活污水量、工業廢水量進行預測,這南沙新區污水專業規劃(2015~2025)規劃文本是最主要的一種預測方法。②單位人口綜合指標法,進行不同年份的人口預測,采用選定的綜合用水量指標及污水排放系數預測污水量。③單位建設用地指標法,通過預測不同年份的建設用地量,采用選定的單位建設用地指標及排放系數預測污水量。④規劃用地性質功能用水量指標法,采用單位建設用地的綜合用水量指標及確定的污水排放系數來對綜合污水量進行預測(2)污水量計算參數1)污水管道設計充滿度及流速污水管按非滿流計算,最大充滿度的規定如下表:污水管按最大充滿度指標表管徑D(mm)最大設計充滿度h/D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0≥10000.75隨著收集面積及設計流量的增加,下一管段的管徑增大或保持不變,并且保證流速大于0.6m/s。2)最小管徑根據《廣州市排水工程設計技術指引》,市政道路污水管起點管徑不應小于DN500。3)污水管道及構筑物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污水管道設計1)K2+560~K2+120本段污水管敷設在十涌東路道路東側(萬環東路以南萬新大道以北),上游接駁萬環東路污水管最終接入萬新大道現狀污水管,沿路收集周邊污水。設計管徑為d600,主體采用開挖和頂管施工方式。管道起點設計管內底標高為2.52,設計止點管內底標高為2.10,設計坡度為0.001,管道埋深6.69~6.93m。2)K1+040~K0+000本段污水管敷設在十涌東路道路東側(萬泰路以南靈新大道以北),上游自萬泰路南側起,其中接駁利東路及利東橫一路部分污水管,最終排至靈新大道規劃污水管,沿路收集周邊污水。設計管徑為d500,主體采用開挖施工方式。管道起點設計管內底標高為4.79,設計止點管內底標高為2.14,設計坡度為0.001、0.002和0.005,管道埋深3.50~6.50m。其中,K0+380~K0+340段污水管需穿過設計箱涵,本項目此處設計污水倒虹管,根據規劃遠期此處河溝填平后廢除倒虹管,順接下游污水管。起點倒虹閘槽井地面標高為7.09m,起點管內底標高為1.95和2.94,終點倒虹閘槽井地面標高為7.05m,管內底標高為2.74和1.89,設計管長30m,采用圍堰施工。管材比選與確定管材比選排水管道屬于城市地下永久性隱蔽工程設施,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合理選擇管材非常重要。(1)對管材的要求排水管渠的材料必須滿足一定要求,才能保證正常的排水功能。1)排水管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載和內部的水壓,并應考慮污水的水質,水溫等情況;2)排水管必須具有抵污水中雜質的沖刷和磨損的作用。也應有抗腐蝕的性能,特別對有某些腐蝕性的工業廢水;3)排水管必須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滲出或地下水滲入,而污染地下水或腐蝕其它管線和建筑物基礎;4)排水管的內壁應整齊光滑,使水流阻力盡量減小;5)排水管應盡量就地取材,并考慮到預制管件及快速施工的可能,減少運輸和施工費用。(2)排水管材的類型目前,常用的排水管材有以下幾種:1)鋼筋混凝土管鋼筋混凝土管制作方便,造價低,在排水管道中應用極少。但具有抵抗酸、堿侵蝕及抗滲性能差、管節短、接口多、搬運不便等缺點。鋼筋混凝土管口徑一般在500mm以上,長度在1m~3m。多用在埋深大或地質條件不良的地段。其接口形式具有承插式、企口式和平口式。鋼筋混凝土管2)內襯式復合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內襯式復合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是一種新型的具有耐腐蝕性能的復合排污管材,即在普通鋼筋混凝土內壁襯上一層防腐蝕內襯,以達到防止管身混凝土受到污水或其他有害氣體腐蝕的效果。按管材施工方式可分為開挖式和頂進式;按內襯材料不同可分為PVC內襯復合管、PE內襯復合管、玻璃鋼內襯復合管;按管材成型工藝分可用于離心成型工藝、立式振動工藝或芯模振動成型工藝。它既具有傳統鋼筋混凝土管的剛度大、價格低等優點,又具有塑料管材內壁光滑、摩阻系數小、耐腐蝕、密封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是取代傳統管材的產品之一,在設計、施工上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管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在國內,內襯復合鋼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應用只有短短的幾年,但發展的勢頭很強勁,目前污水工程中已大量采用這種管材,廣東省使用較多的是內襯改性PVC鋼筋混凝土管。目前,一種新型內襯玻璃鋼鋼筋混凝土管”纖維增強塑料混凝土復合管”也越來越多的被使用,纖維增強塑料混凝土復合管(FRPCP)是一種具備玻璃鋼夾砂管所有優良性能,又具備混凝土管的高強度、高抗沖擊性的新型復合管材,這種管材可開挖鋪設、頂進施工,用于壓力或重力流輸送系統,它具有輸送液體阻力小、保證供水水質、抗化學和電腐蝕、操作簡單、使用壽命長、維護成本低等優點,可廣泛應用在城市給水、污水排放、工業水處理系統等領域。主要缺點是管材價格較高,而且該管材使用時間較短,大多數使用仍處于設計階段,使用經驗較淺。內襯改性PVC鋼筋混凝土管纖維增強塑料混凝土復合管3)鋼管鋼管具有材質較輕,強度高,承壓大、韌性好,適應性強。此外鋼管的密封性好,和其他管材的承插式接口相比較,鋼管焊接接口密封性最高。且鋼管可以制成各種折線型,對地基不均勻沉降適應能力強,鋼管適用于大于1.6Mpa的高中壓力管道,同時抗磨損能力較強,吊裝方便。但是鋼管缺耐腐蝕能力差,施工復雜,施工周期長,造價較高。使用壽命較短,在使用時需要做防腐處理和保護,使用壽命可達50年以上,此外,施工工藝較復雜,現場焊接比較費時。焊接鋼管4)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管是一種具有環狀波紋結構外壁和平滑內壁的新型塑料管材。根據管壁結構不同,可分為纏繞增強管(鋼骨架、結構壁)、雙壁波紋管和中空壁管幾種類型。20世紀80年代初在德國首先研制成功,目前在生產工藝和使用技術上已十分成熟,由于其優異的性能和相對經濟的造價,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得到廣泛應用。HDPE管在我國推廣應用十分迅速,其作為柔性管道適用于地質變化較大,且存有軟弱基礎的濱海、沿河、濱湖等有水鄉片區地質特征的片區。目前在許多大型市政排水工程中已得到應用,國內生產廠家也達上百家。目前市場上的高密度聚乙烯管種類較多,如HDPE纏繞增強管(HDPE纏繞結構壁B型管)、HDPE中空纏繞管、HDPE埋地雙平壁鋼塑復合纏繞排水管、鋼帶增強聚乙烯(PE)螺旋波紋管、內肋增強聚乙烯(PE)螺旋波紋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纏繞雙結構壁智能排水管(屬于纏繞結構壁B型管)等。其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纏繞雙結構壁智能排水管具有纏繞結構壁B型管的所有優越性能,且有所改良,其預置了智能傳感組件,為配合國家智慧智能城市發展方向,提供了可持續可升級的接口條件。5)硬聚氯乙烯管(UPVC)UPVC雙壁波紋管硬聚氯乙烯管近年來在排水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具有耐腐蝕性好,不生銹;阻燃性好,可自熄;耐老化性好,使用壽命長;內壁光滑,難結垢;輸送能力高,價格低廉;質量輕,易運輸安裝;勞動強度低,工期短,阻電性能好,但該管材柔韌性差,基礎處理要求高。采用橡膠圈承插柔性接口,對管道基礎要求低。目前UPVC管排水工程中多用建筑污水排放。6)球墨鑄鐵管球墨鑄鐵管現在國內外已逐步采用可延性鑄鐵管(球墨鑄鐵管)替代灰口鑄鐵管。球墨鑄鐵管的生產工藝是將以鎂或稀土鎂合金球化劑加入到鑄造的鐵水中,使之石墨球化,這樣集中應力降低,使管材具有更高的強度及延展性。該種管材具機械性能好,強度接近于鋼管;韌性大,很少發生爆管、滲水和漏水的現象;抗腐蝕能力強;可采用推入式楔形膠圈柔性接口,也可用法蘭接口,施工安裝方便,接口的水密性好,有適應地基變形的能力,抗震效果較好等優點,即兼有鋼管的強度與韌性及普通鑄鐵管耐腐蝕的特點,因而是一種很有前景的管材。但是球墨鑄鐵管在高壓管網,一般不使用,抗壓力低。由于管體相對笨重,安裝時必須動用機械。打壓測試后出現漏水,必須把所有管道全部挖出,把管道吊起至能放進卡箍的高度,安裝上卡箍阻止漏水。7)玻璃鋼夾砂管玻璃鋼夾砂管玻璃鋼夾砂管是一種以玻璃纖維及精選硅砂為增強材料,以熱固性樹脂為基體材料,通過計算機集中控制,按照一定工藝復合而成的層合結構的符合管材。按其成型方法,通常有玻璃纖維粗紗纏繞成型、夾砂連續玻璃纖維粗紗增強樹脂纏繞型、夾砂定長玻璃纖維粗紗增強樹脂纏繞成型(RPMP)、玻璃布卷制成型和玻璃纖維短切粗紗增強樹脂--砂漿離心澆鑄成型幾種。其中,最先進、有代表性的是夾砂定長玻璃纖維粗砂增強樹脂纏繞成型工藝(RPMP),國外已廣泛使用于給排水及一些工業輸送管道,國內在長距離輸水工程中已采用較多,給水壓力管大多采用d1000以下管道,無壓管已采用大于d3600直徑的實例,在排水工程中也有較多的使用。玻璃鋼夾砂管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型管材,它具有可設計性強、水利特性優良、其內壁非常光滑,耐磨性好接口可靠、輸送流體能力強,耐腐蝕、耐磨、熱電絕緣、無需維護,綠色環保、安全可靠、壽命長,輕質高強、運輸安裝方便快捷,管道配件種類齊全,綜合效益高等優點。8)陶土管陶土管由塑性粘土焙燒而成,帶釉的陶土管內外壁光滑,水流阻力小,不透水性好,耐磨損,抗腐蝕。但質脆易碎,抗彎抗拉強度低,不宜敷在松土中或埋深較大的地方。另外管節短,施工不便。陶土管直徑不大于600mm,其管長為0.8m~1.0m。由于陶土管抗酸腐蝕,在世界各國廣泛采用,尤其適于排除酸堿廢水。接口有承插式和平口式。鋼筋混凝土管強度高、價格低,但防腐性能差,運輸施工不方便,目前更多采用的是內襯塑料的鋼筋混凝土管。UPVC管防腐、水力性能好、價格低,但柔韌性差,基礎處理要求高,目前UPVC管排水工程中多用建筑污水排放。球墨鑄鐵管主要用于給水工程,污水工程中使用時間較短,污水排放中的使用效果還需時間檢驗。目前玻璃鋼夾砂管市場很不規范,存在較多的質量問題,隨著使用時間增加,容易出現老化強度降低現象,國內已經有管道使用過程中突然脆斷的工程事故,因此本工程中不推薦使用。陶土管質脆,不宜敷在松土中或埋深較大的地方,不適合本工程截污次支管使用。管材確定通過對各種排水管材的技術、性能、經濟等指標比較,結合本項目及遠期管網運性管理的具體情況、根據施工工法的不同而相應選用不同的管材。根據《廣州市水務局關于進一步明確排水工程建設要求的通知》(穗水規劃[2017]79號)要求:一、財政(或國有資金)投資的新建污水管網項目,管徑(DN500—DN1200)的污水管優先采用球墨鑄鐵管。二、非財政(或非國有資金)投資的新建污水管網項目,管徑(DN500—DN1200)的污水管建議采用球墨鑄鐵管。三、管徑DN1200以上的新建污水管網項目,建議選用承插式鋼筋混凝土管、鋼管、球墨鑄鐵管等管材。四、管徑DN500以下的新建污水管網項目,建議選用鋼筋混凝土管、鋼管、球墨鑄鐵管、HDPE管等管材。五、在機動車道下埋設的污水管,應避免使用輕型管材。六、其他特殊情況(一)當新建污水管采用頂管施工時,建議采用頂管專用的鋼筋混凝土管、球墨鑄鐵管、鋼管。(二)當新建污水管為壓力管(或下穿河涌)時,建議采用鋼管、球墨鑄鐵管,確定本工程施工管材選取原則為:位于市政道路下,污水管采用污水用球墨鑄鐵管,雨水采用II級鋼筋混凝土管;頂管時采用采用III級鋼筋混凝土F管。附屬構筑物設計檢查井檢查井的位置應設在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處。根據《廣州市水務局關于推廣使用預制裝配式排水檢查井及限制使用磚砌筑排水檢查井的通知》(穗水排水[2018]16號)等相關規定要求,檢查井采用廣州市地方標準《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排水檢查井》。《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對檢查井在直線管段的最大間距做了規定,詳見下表。檢查井在直線段的最大間距管徑(mm)300~600700~10001100~15001600~2000最大間距(m)75100150200檢查井適用場地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污水檢查井在道路橫斷面上的具體位置;(2)地下水位的高地;(3)管道覆土深度;(4)接入該污水檢查井的管道直徑、管道數量、管道的交匯形式等。設在人行道和非鋪砌路面上的檢查井采用輕型井蓋和蓋座,設在機動車道上的檢查井采用重型井蓋及蓋座,同時位于人行道的檢查井還需要采用裝飾井蓋。鋪設在裝飾井蓋上的人行道磚應與周邊人行道的磚塊統一協調,并注意井蓋內的人行道磚塊與四周人行道磚應縫對縫對齊,裝飾井蓋下不再放置檢查井井蓋。檢查井蓋(2)人行道及綠化帶下采用輕型裝飾井蓋,承載力要求:C250(EN124歐標C級250KN),行車道下采用減震重型球墨鑄鐵井蓋,承載力要求:重D400(EN124歐標C級500KN);排水井蓋做法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法規執行。檢查井銘牌檢查井施工完成后,需對檢查井進行編號,在井壁設置標識銘牌。標識銘牌版面尺寸不少于15cm×10cm,其內容包括井蓋設施權屬部門名稱、24小時報修電話、標識銘牌應牢固安裝在井壁處顯著位置;標識銘牌應采用防腐蝕和具有反光性能的材質,以保持耐久和版面信息清晰。檢查井防墜網根據《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排水檢查井須配置防墜落。防墜網網繩高強度聚乙烯或尼龍等耐潮防腐材料,物理性能、耐候性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相關規定。防墜網網繩斷裂強力應符合下表:防墜網網繩斷裂強力表網類別繩類型斷裂強力(N)防墜網網繩≥1000邊繩≥2000環繩≥3000防墜網的安裝位置為井蓋以下300mm。不銹鋼掛鉤錨入墻200mm,露出的長度為40mm,八根掛鉤需安裝在同一平面上均勻分布,掛鉤朝上。初始下垂高度:防墜網安裝后的初始下垂高度不宜超過10cm。安全防墜網安裝完成后需要對其進行墜落測試,參見《GB/T8834-2016纖維繩索有關物理和機械性能的測定》,測試合格后方可驗收。跌水井當管道跌水水頭大于2.0m時,應設置跌水。當跌落水頭較大時,需設置跌水井進行消能。當下游主管高程較低時,可采用格網式消力池進行消能,在鋼筋混凝土板上布置若干圓孔,使水流分散以達到消能效果。雨水口及雨水口連接管根據《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本設計選用混凝土平式雙箅雨水口,雨水口間距宜為25~50m,連接管串聯雨水口不宜超過3個。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25m。雨水口連接管采用d300,最小覆土按0.7m控制,雨水口連接管坡度不宜小于0.01,雨水口連接管的敷設方向隨接入井的方向設置。施工中,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位置,使之落在路面最低處。管道基坑支護及管道基礎設計設計依據管道基坑支護管道基坑支護管道基礎施工方法管道基礎和地基溝槽回填施工安裝注意事項及質量驗收要求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施工前必須核實現場與設計圖紙是否有變化,下游管道標高能否接入,如與設計圖不符,應立即通知設計人員。2、由于地下管線復雜,施工前應摸查清楚地下管線的位置,做好管線的施工組織工作,做好現狀管道的勘測及保護,確保安全。3、施工中如發現原設計未知管道時,應立即通知設計人員現場處理,以保證沿線污水的收集。后方可進行開挖施工。4、在施工過程中若發現設計中保留的管線在結構安全及斷面尺寸方面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或現場情況與設計不符時,應通知甲方、監理公司及設計單位共同協商解決。5、施工中管(渠)道與房屋較近時,需要進行房屋鑒定,根據所需做好房屋支護,距離現狀地下管線較近時,根據需要做好管線的保護或遷移工作,確保安全后方可施工。6、廢除的管段管口用1:2水泥砂漿封堵。7、對原有污水管位置須現場核實后方可接入,且接入前應對其進行清淤。8、道路、地下管線、箱涵、河道等的開挖與遷移需征得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施工,施工結束后需根據主管部門意見進行恢復(一般恢復原貌)。9、為確保下游排水出路的暢通,設計考慮對下游20米范圍進行疏通。10、文明安全施工:管線施工及運行維護中,當需要進入污水排水檢查井及閥門井內時,必須先用移動式通風設備對池體通風,并檢測有害氣體含量在允許范圍內時才可進入;管線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必要交通疏散及實施充分的安全圍擋措施,杜絕安全隱患,確保安全施工,文明施工。11、本項目設計管底標高均為管內底標高。安全生產技術要求1、施工應按設計及相關規范、規程要求進行,遵守有關施工安全、勞動保護、防火、防毒的法律、法規,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施工安全。2、管道工程的建設、養護、維修工程的作業現場應當設置明顯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3、穿越河道、鐵路、橋梁等特殊重要構筑物的管道在施工前應查明工程聲區周邊狀況,重視施工過程對周邊環境可能造成的人員、構筑物破壞性的影響,設計及施工方案需報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實施。4、管道工程施工期間應合理安排臨時導水和排水設施,確保施工期間排水順暢。5、排水構筑物內的孔洞,應加設蓋板或臨時欄桿,防止人、物墜落。6、檢查井內易產生和積累有毒有害氣體,下檢查井清淤時應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執行,通風充分,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人員才能下井。7、排水工程因接觸污水、污泥等污染物,應注意衛生措施,避免影響身體健康。8、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濕陷土、膨脹土、流砂地區的排水管道及附屬構筑物,必須經嚴密性試驗(閉水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9、排水管道施工后,必須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進行閉水試驗及”CCTV“檢查,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10、管道的維護安全作業應嚴格按照《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的要求執行。附表:雨水水力計算表道路名稱管段編號長度(m)管內雨水流行時間(min)地面集水時間(min)降雨歷時(min)重現期(年)暴雨強度(l/s·ha)徑流系數集水面積F(ha)計算流量(l/s)管道過流量(l/s)水力坡度管徑(mm)流速(m/s)管道粗糙系數起止Lt2∑t2t1tPqφ上游本段合計QpQiidvn十涌東路一YC-22YC-181200.620.621010.625494.4770.650.000.360.36115.711619.540.0158003.2220.013YC-10YC-182401.391.391011.395482.5780.650.001.021.02319.951448.560.0128002.8820.013YC-18-2YC-1838.80.265.261015.265431.3290.6522.000.2522.256238.096295.940.00318002.4740.013YC-18P-1350.307.571017.575406.3000.6523.63023.636240.566295.940.00318002.4740.013十涌東路二YC-38YC-292601.571.571011.575479.8440.650.000.70.70218.331386.890.0118002.7590.013YC-23YC-291801.141.141011.145486.3450.650.000.50.50158.061322.350.018002.6310.013YC-29P-247.50.378.081018.085401.2540.6522.64022.645904.856808.240.00220002.1670.013十涌東路三YC-53YC-471740.990.991010.995488.7290.650.0000.470.47149.311478.430.01258002.9410.013YC-39YC-472401.961.961011.965474.0860.650.000.580.58178.731024.290.0068002.0380.013YC-47P-349.20.388.331018.335398.8040.6521.33021.335529.216808.240.00220002.1670.013十涌東路四YC-69YC-622101.591.591011.595479.5520.650.000.620.62193.261106.360.0078002.2010.013道路名稱管段編號長度(m)管內雨水流行時間(min)地面集水時間(min)降雨歷時(min)重現期(年)暴雨強度(l/s·ha)徑流系數集水面積F(ha)計算流量(l/s)管道過流量(l/s)水力坡度管徑(mm)流速(m/s)管道粗糙系數起止Lt2∑t2t1tPqφ上游本段合計QpQiidvnYC-54YC-601801.471.471011.475481.3120.650.000.0440.0413.771024.290.0068002.0380.013YC-60YC-62600.371.851011.855475.7750.650.047.767.802413.423019.940.00612002.6700.013YC-62P-4580.543.981013.985446.8760.658.470.188.652511.983161.290.00215001.7890.013十涌東路五YC-70P-51621.081.081011.085487.2460.650.001.951.95617.581254.490.0098002.4960.013十涌東路六YC-109YC-94490.690.691010.695493.3090.650.000.330.33105.81591.370.0028001.1760.013YC-104YC-942591.961.961011.965474.1120.650.003.253.251001.561106.360.0078002.2010.013YC-94P-6630.596.741016.745414.9330.6510.500.5311.032974.863161.290.00215001.7890.013
百年一遇內澇水位校核表管道地面匯水面積設計降雨設計管道洪水位標高6.20m管段編號管長本段面積總匯水面積徑流系數重現期降雨歷時(min)暴雨強度q設計流量管道直徑坡度流速管道過流量坡降節點地面高程節點水面高程內澇水位校核起止(m)(㎡)(㎡)(a)匯流時間管內時間q(l/s·ha)Qp(l/s)(mm)(‰)(m/s)Qi(l/s)(m)起點終點起點終點起點終點結論YC-22YC-181200.360.360.6510010.620.62494.48115.718000.0153.221619.541.808.736.98.226.420.510.48滿足YC-10YC-182401.021.020.6510011.391.39482.58319.958000.0122.881448.562.889.616.99.306.420.310.48滿足YC-18-2YC-1838.80.2522.250.6510015.265.26431.336238.0918000.0032.476295.940.126.96.96.426.310.480.60滿足YC-18P-1350.0023.630.6510017.577.57406.306240.5618000.0032.476295.940.116.96.916.316.200.600.71滿足YC-38YC-292600.700.700.6510011.571.57479.84218.338000.0112.761386.892.869.577.019.166.300.420.72滿足YC-23YC-291800.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圖書館裝修項目解除合同
- 智能家居居間合同示例范本
- 電子商務的社交化與分享經濟
- 痛風與高尿酸血癥的護理
- 化工品倉儲運輸安全協議
- 教育銷售員工培訓
- 家具定制采購合同
- 2024湘潭市工業貿易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湖南曙光科技技工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衛生技術學院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骨科大手術DVT預防課件
- 《診斷學癥狀學》課件
- 語C圈洗白標準手冊
- 供水管道穿越天然氣管道交叉施工方案
- 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施工方案
- 培育壯大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服務消費
- 三年級上冊數學計算能力競賽
- 國資委風險預警-47頁PPT課件
- 凍干講義(東富龍)
- 中藥輻照滅菌技術指導原則Word版
- AAOS膝關節骨關節炎循證醫學指南(第二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