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查體(講課)_第1頁
神經系統查體(講課)_第2頁
神經系統查體(講課)_第3頁
神經系統查體(講課)_第4頁
神經系統查體(講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經系統查體

現在是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本堂課的目的講述神經系統檢查每一步應該怎么操作。每一項檢查的臨床意義。現在是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急診患者當你面對一位意識障礙的病人

他是心臟病發作還是腦卒中?當你面對一位感到下肢麻木無力的病人

他是脊髓疾病還是骨關節疾病?當你面對一位突發惡心、嘔吐的病人

是應該去看消化科? 還是應該做腦CT? 還是應該立即脫水降顱壓處理?

現在是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

神經系統檢查包括十二對顱神經,感覺系統,運動系統,神經反射方面。檢查時應使被檢查者充分合作,醫生要耐心細致,盡可能避免遺漏體征,明確神經系統有無損害和受損部位,范圍,性質及程度。

現在是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需要的器具叩診錘檢眼鏡棉簽128Hz音叉小手電筒大頭針現在是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神經系統查體和全身查體的關系全身查體神經系統查體現在是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神經查體的格式意識狀態顱神經運動系統檢查感覺系統檢查反射系統檢查現在是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一.意識狀態檢查

清醒度和注意力定向力記憶力語言功能計算力現在是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1.清醒度和注意力清醒度:對刺激的反應能力

注意力:

正數6位數倒數4位數(538792)現在是9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2.定向力時間、地點、人物定向力紀錄方法:

人物:“他是?”(可以是患者熟悉的人或者其他人)

地點:“在什么地方?”、“你的家在什么地方?”時間:現在是什么時間?

另外如生日等現在是10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3.記憶力

近記憶:

首先告訴患者3個東西,請其記住,3-5分鐘后讓他回憶(如天空、旗桿、綿羊),或者提問早餐、午餐等。遠記憶:

詢問他個人重大生活事件的發生時間(如結婚時間、大兒子出生日期)現在是1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4.語言功能自發性語言:

注意患者語言的流利性、用詞準確性、語句的長短、速度和豐富程度。理解力:

患者是否能理解簡單的問題和命令?命名能力:

讓患者叫出常見物體的名字復述能力:

患者能否重復醫生說的簡單詞句現在是1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Broca’s失語(運動性失語)(中樞位于額下回后部)表現:不能表達,可以理解。能聽懂別人的語言內容,但不能說出或者部分能說出,呈典型的非流利性口語,即:電報式語言,語量少、找詞困難、發音、語調障礙。失語癥類型現在是1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失語癥類型Wernicke‘s失語

(感覺性失語)(顳上回后部)表現:可以表達,不能理解。主要為口語理解功能障礙,流利性口語,但不能理解別人的話,所描述的言語內容不被人理解。混合性失語

不能表達,不能理解現在是1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5、計算力

主要檢查方式有:100-7=?計算力障礙常見于AD、腦卒中等,如角回綜合癥表現為計算能力嚴重障礙、左右辨別失認等。現在是1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意識障礙的類型嗜睡:表現為精神萎靡、輕度刺激能夠喚醒,正確回答問題,停止刺激后轉入睡眠狀態。昏睡:表現為意識障礙較前加重,高聲呼喊或較強的疼痛刺激方能喚醒,能簡單回答,但經常錯誤,不能配合檢查;停止刺激后很快轉入深度睡眠狀態;昏迷:不論何種刺激均不能轉入清醒狀態。分有以下三種。現在是1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淺昏迷:不能喚醒,強痛刺激如壓眶等時有反應,生理反射正常存在,(腹壁反射可消失),生命體征平穩(皮層抑制)中昏迷:意識障礙進一步加重,對疼痛反應消失,四周癱瘓,腱反射減弱(+),病理征陽性(+),生理反射減弱,呼吸循環功能尚穩定,抑制達皮層下深昏迷: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生理、病理反射均消失,生命體征不平穩,抑制達腦干。現在是1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特殊類型意識障礙譫妄狀態:患者處于覺醒狀態,注意力、定向力等極大紊亂,易激惹,表現有焦慮、幻覺及妄想等。缺氧性腦病:即去皮層綜合征,有特殊表現:雙上肢屈曲、雙下肢伸直,有正常睡眠周期(網狀上行激活系統未受損),無意識睜眼、閉眼,可有視物跟蹤及無意識呼叫,可有無意識咀嚼和吞咽動作。常見于缺氧性腦病。現在是1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特殊類型意識障礙無動性緘默:又稱去傳入狀態或者醒狀昏迷,主要為腦橋背蓋部或丘腦病變導致網狀上行激活系統及前額葉-邊緣系統損害所致。表現為對外界刺激無意識反應,四肢不能動,可有無目的的睜眼或者眼球運動,睡眠覺醒周期可保留或有改變,如呈睡眠過度狀態,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多汗、體溫高等,無錐體束征。現在是19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鑒別昏迷閉鎖綜合征:又稱去傳出狀態,為橋腦腹側面病變導致錐體束受損,除I、II、III顱神經外其余顱神經功能障礙(四肢和橋腦及其以下腦神經均癱瘓),患者意識清楚,但僅能通過眼球運動和外界交流。現在是20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神經查體的格式意識狀態顱神經運動系統檢查感覺系統檢查反射系統檢查現在是2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二.顱神經現在是2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十二對顱神經I:嗅神經 II:視神經III:動眼神經IV:滑車神經V:三叉神經VI:外展神經VII:面神經VIII:位聽神經IX:舌咽神經X:迷走神經XI:副神經XII:舌下神經現在是2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

腦神經共有12對,其中嗅神經,視神經和聽神經為特殊感覺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為單純運動神經;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為兼有運動和感覺的混合神經。腦神經檢查對顱腦疾病的定位診斷很有意義,檢查時按先后順序進行以免重復或遺漏。現在是2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I–嗅神經讓患者用每一個鼻孔聞不同氣味并辨別.禁用刺激性氣味,因為它可能刺激鼻孔內三叉神經痛覺纖維除非懷疑顱前凹病變,否則臨床上一般不檢查此神經目前我很少完成該項檢查現在是2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II–視神經

視力視野眼底檢查現在是2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視力:需要專科檢查,我們需要觀察的是指數、指動及光感等。視野:眼前固定不動,正視前方時余光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正常:向內60O、向外90~1000、向上50~600、向下60~750;外下方視野最大。現在是2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檢查者為視野正常者。讓被檢查者與檢查者相對而坐,兩人相距65-100cm,各自用手遮住相對的一眼(如檢查者為左眼,則被檢查者為右眼),相對凝視以保持不動。醫生用手指在兩人等距離中間,分別自上、下、左、右的周邊向中央移動。如視野正常兩人應同時看到移動的手指;如被檢查者視野縮小或異常,應進一步做視野計檢查。臨床上一側視神經損傷表現同側全盲;視交叉中部損傷表現兩顳側偏盲;一側視束損傷見于同側偏盲;部分視放射損傷及視中樞損傷,表現同側1/4視野缺損,也稱象限盲現在是2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眼底:注意觀察有無視乳頭水腫、滲出,A、V比例失調,有無動脈硬化、出血、色素沉著及視網膜剝離等。現在是29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要借用眼底鏡進行檢查。正常人視神經乳頭為淡紅色,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動脈細,色鮮紅;靜脈粗,色暗紅;動、靜脈之比為2︰3。視網膜全部為鮮橘紅色,黃斑位于視神經乳頭顳側偏下方,呈暗紅色,中央有個小反光點。當顱壓升高時,視神經乳頭水腫,中央凹消失,邊緣模糊不清,靜脈淤血,并可見到出血,稱為視神經乳頭水腫,見于顱內腫瘤、腦部蛛網膜粘連、顱內出血等。如視神經乳頭色蒼白、邊緣清晰為原發性視神經萎縮,見于多發性硬化或腫瘤直接壓迫視神經等。視網膜動脈變細、反光增強,動、靜脈比例失常,見于視網膜動脈硬化。現在是30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III–動眼神經觀察是否有上瞼下垂眼球各向運動瞳孔光反射

(直接、間接光反射)瞳孔調節反射、輻湊反射現在是3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IV–滑車神經檢查眼外肌活(向內下運動)VI–外展神經檢查眼外肌活動(向外運動)

注意觀察有無眼震。現在是3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動眼(Ⅲ)、滑車(Ⅳ)、及展神經(Ⅵ)三對腦神經支配眼外肌的運動。動眼神經支配提上瞼肌、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肌下斜肌的運動,其內臟運動核發出的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核睫狀肌;滑車神經支配上斜肌;展神經支配外直肌。檢查方法是:被檢查者坐位,檢查者在其對面,被檢查者如為臥位,檢查者位于其右側。檢查時告知被檢查者頭勿轉動如被檢查者頭部不由自主的轉動時,可用左手拇指按其額部予以限制。一般先查左眼,后查右眼。檢查者伸右臂,豎食指,距被檢查者眼前40cm左右,囑其注視,手指按以下順序移動: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內、內上、內下,共6個方向。現在是3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檢查每一個方向時,都要從中位開始(即兩眼平視前方),不能將各方向連起來劃圓圈。檢查時注意眼球的運動幅度、靈活性、兩眼是否同步、有無眼球震顫、斜視、復視等、臨床上動眼神經麻痹時,表現上眼瞼下垂,眼球轉向外方,不能向上、向下和向內運動,瞳孔散大,出現復視,常見于顱底腫瘤、眶上裂綜合癥、結核性腦膜炎或顱內疾病出現腦疝時。滑車神經單獨麻痹者較少見,患者常表現出下樓梯時困難,頭偏向一側眼球向下、向外不能。展神經麻痹時,眼球不能外展,出現斜視和復視,見于顱內高壓、顱內粘連等。現在是3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

V–三叉神經

為混合神經,司面部的感覺及咀嚼肌運動。分為三支:眼支:從眶上裂出顱(范圍:眼外眥以上)上頜支:從圓孔出顱(范圍:從外眥至口角)下頜支:從卵圓孔出顱(范圍:口角以下)。運動:司咬肌及顳肌。反射:角膜反射及下頜反射。現在是3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主要檢查內容檢查顳肌和咀嚼肌力量檢查三個分支區域的痛覺檢查角膜反射現在是3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

三叉神經(Ⅴ)分為3支,主要傳導頭面部的痛、溫、觸覺,同時也傳導面部的本體感覺。檢查時,分別檢查三個分支分布區的觸覺、痛覺和溫度覺,而且要兩側對比,檢查運動功能時,先觀察下頜張口時有無偏斜,再讓被檢查者做咬合動作,比較兩側顳肌合嚼肌的肌力。臨床發現面部感覺減退或喪失時,提示三叉神經感覺支有病變,一側運動支有病變時,張口時下頜偏向患側,該側咀嚼肌肌力減弱。當三叉神經有刺激性病損時,可有該分支的放射痛,局部按壓常可誘發疼痛。現在是3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VII–面神經觀察是否存在口角歪斜叫病人做下列動作:皺眉、皺額抵抗阻力閉眼鼓腮示齒現在是3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面神經(Ⅶ)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分管舌前2/3味覺。檢查時,先觀察額紋、眼裂、鼻唇溝及口角兩側是否對稱,然后讓被檢查者做皺額、皺眉、閉目、露齒、鼓腮、吹口哨等動作,觀察兩側運動是否相等。上述動作如有障礙,稱為面神經麻痹。檢查味覺時囑被檢查者伸舌,用棉簽蘸糖水、鹽水、或醋分次涂于舌前2/3處,讓被檢查者表達出所感受的味道。試完一種需漱口后再試另一種味道;試完一側再試另一側,兩側對比。但目前我們很少完成味覺檢查。現在是39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面神經麻痹分中樞型和周圍型兩種。中樞型表現為病變對側顏面下部肌肉癱瘓,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等,額紋卻存在,眼裂正常,見于腦血管病、腫瘤或炎癥。周圍型表現為病變同側的顏面肌癱瘓,眼裂增大、額紋消失,不能皺眉、皺額、閉目、露齒、鼓腮、吹口哨,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且向健側偏斜等,見于面神經炎、聽神經纖維瘤等。現在是40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瞼裂以上的面部表情肌由雙側上運動神經元支配

因此諸如腦卒中等上運動神經元損害時引起對側瞼裂以下表情肌麻痹,而瞼裂以上的肌肉不受影響。

而諸如面神經炎等下運動神經元損害時引起整個同側表情肌麻痹。閉眼動作是關鍵的鑒別點之一現在是4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VIII–聽神經聽力檢查Weber試驗Rinne試驗現在是4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位聽神經(Ⅷ)是由傳導聽覺的蝸神經和傳導空間定向運動、司平衡的前庭神經組成。檢查時在一定的距離內用手表測試被檢查者的聽力,并與正常人做對比。如果被檢查者存在耳聾,精確了解應做音叉試驗或電測聽儀檢查。但僅有耳聾尚不能做出定位。還需依據其臨近結構有無損害來定位。當一側出現耳聾伴同側的面神經、三叉神經損害,常提示病變側聽神經纖維瘤或顱底視網膜炎的可能。

前庭功能受損時,患者睜眼站立搖晃不穩,閉目后傾倒,并常有眩暈、眼球震顫等現在是4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IX–舌咽神經X–迷走神經患者聲音是否有鼻音或聲音嘶啞?是否有吞咽困難?讓患者發“啊”的音,軟顎動度如何?咽反射存在還是亢進、減弱或者消失?現在是4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舌咽神經(Ⅸ)和迷走神經(Ⅹ)2對神經的運動纖維共同支配腭、咽、喉部的肌肉運動,其感覺纖維分布于咽、喉部并司舌后1/3味覺。因此,這兩對神經常合并一起檢查。檢查時,要注意被檢查者聲音有無嘶啞,飲水有無嗆咳現象,并讓其張口發“啊”音,觀察懸雍垂有無偏斜,軟腭抬舉如何,是否對稱,用壓舌板分別輕觸兩側咽后壁,觀察有無惡心反射(咽反射),一側舌咽、迷走神經麻痹此反射消失。現在是4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臨床上一側或兩側舌咽、迷走神經或其核受損時,患者出現構音障礙、吞咽困難、飲水發嗆、;咽反射消失,稱為真性球麻痹(即周圍性延髓麻痹),見于腦干炎、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及鼻咽癌轉移等。兩側核以上受損時,亦可出現上述征象,但咽反射亢進,稱為假性球麻痹(即中樞性延髓麻痹),見于兩側腦血管病變和腦炎等。現在是4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XI–副神經抵抗阻力聳肩抵抗阻力轉頭現在是4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副神經(Ⅺ)支配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的運動。檢查時,注意觀察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有無萎縮,有無斜頸、雙肩是否在同一水平上。然后讓被檢查者聳肩轉頭,醫生用手給予阻力,借以對兩側肌力有無減弱、麻痹。一側副神經損傷,該側肩下垂、聳肩無力、頭不能或無力轉向對側,見于頸椎骨折等。現在是4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XII–舌下神經

觀察患者是否有構音障礙讓患者伸出舌頭,觀察是否有偏斜現在是49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舌下神經(Ⅻ)支配舌肌運動。檢查時,讓被檢查者伸舌觀察有無偏斜、有無舌肌萎縮、震顫。舌下神經麻痹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2種,前者表現為病變同側舌肌癱瘓、伸舌偏向病變側,舌肌萎縮,有時可以看到舌肌震顫,見于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脊髓灰質炎等;后者表現為伸舌偏向病變對側,舌肌無萎縮、無震顫,見于腦外傷、腦腫瘤和腦血管病等。現在是50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神經查體的格式意識狀態顱神經運動系統檢查

感覺系統檢查反射系統檢查現在是5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三.運動系統檢查觀察不自主運動患者的姿勢是否有肌肉萎縮步態現在是5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不自主運動:包括有靜止性震顫:主動肌于拮抗肌交替收縮引起的一種規律性顫動,如PD表現為靜止性震顫。手足徐動征:常見于Huntington舞蹈病及Wilson病等。指肢體遠端游走性的肌張力增高或降低的動作。舞蹈樣動作:常見于小舞蹈病偏身投擲運動:由于對此丘腦底核及與其聯系的蒼白球外側部急性病損如腦梗死或者出血等所致抽動穢語綜合征:常見于兒童現在是5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常見的步態異常

偏癱步態:見于腦血管疾病患者

痙攣性截癱步態:剪刀樣步態,見于雙側錐體束損害和腦性癱瘓者

慌張步態:即碎小步態,見于PD及PD綜合癥患者

小腦性步態:闊基步態,左右搖晃、側方傾斜,見于小腦腫瘤、腦卒中、遺傳病如OPCA等。現在是5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醉酒步態:行走搖晃欲跌倒,站立不穩感覺性共濟失調步態:下肢動作粗大、沉重、“踵步”。夜行走或者閉目時嚴重,病變主要累及后索,疾病如MS等。跨閾步態:行走時患肢抬高,見于腓神經麻痹、也見于運動神經元病。肌病步態:即鴨步,主要為盆帶肌肉無力引起脊柱前凸,行走時臀部左右搖晃,常見于肌營養不良;癔病步態:形態各異,無固定步態。欲跌倒而罕見有跌倒者。現在是5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2.肌張力囑患者放松伸、屈患者的腕、肘、肩關節伸、屈患者的膝、踝關節.正常被動活動關節時,一直存在適當的阻力,為正常肌張力。現在是5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觀察是否存在阻力增高(肌張力高)、阻力降低(肌張力低)。現在是5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肌張力增高類型

病灶定位折刀樣-上運動神經元(錐體束系統)鉛管樣-基底節(錐體外系統)現在是5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肌力囑患者抵抗阻力活動肌肉,檢查肌力。查時需雙側對比。肌力分級從0~5級。

現在是59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肌力分級分級描述0/5無肌纖維活動1/5有肌肉活動,無關節運動2/5有關節運動,但不能抵抗重力3/5可以抵抗重力,但不能抵抗阻力4/5可以抵抗阻力,但較正常差5/5正常肌力現在是60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害的鑒別表現上運動神經元下運動神經元肌無力是是肌萎縮否是肌束震顫否是腱反射亢進減弱肌張力增高下降癱瘓痙攣性馳緩性現在是6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4.共濟運動

快速輪替運動

指鼻試驗跟膝脛試驗現在是6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昂伯氏征陽性意義在于:1、后索病變,睜眼站立穩,閉眼不穩,即Romberg’s征陽性。2、小腦病變:睜眼閉眼均不穩,閉眼時更明顯,蚓部病變易向后傾倒,小腦半球病變時向病側傾倒。3、前庭迷路病變:閉眼后并不立即出現軀體搖晃,而且經過一段時間后才出現,且程度逐漸加重,向兩側傾倒。現在是6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共濟失調類型

定位

肢體共濟失調 小腦半球及其(指鼻試驗、輪替運動)聯系通路

軀干共濟失調 小腦蚓部及其(昂伯氏征)聯系通路現在是6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神經查體的格式意識狀態顱神經運動系統檢查感覺系統檢查

反射系統檢查現在是6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四.感覺系統檢查檢查原則每一步檢查前向病人解釋檢查目的和方法檢查過程中始終要求患者閉上眼睛左右對比肢體近端和遠端對比檢查感覺障礙時,盡量勾勒出感覺障礙范圍現在是6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1.淺感覺

痛覺

溫度覺輕觸覺

現在是6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2.位置覺

握住病人大腳趾的兩側,并上下活動.分別演示上、下的位置囑病人閉眼,再次上下活動其大腳趾,讓其判斷上或下。現在是6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3.振動覺

將振動的音叉頭放在病人中指或大腳趾等骨性隆起處。讓病人判斷是否有振動感。現在是69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特別注意如果出現感覺突然變化的感覺平面時特別注意,因為這往往提示脊髓的損害,可能需要緊急處理。現在是70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感覺平面現在是7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神經查體的格式意識狀態顱神經運動系統檢查感覺系統檢查反射系統檢查現在是7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五.反射系統檢查檢查原則檢查前病人必須保持放松,肢體自然放置。腱反射的強度和敲擊的力量有關,因此敲擊力量要適中。病人緊張影響腱反射的檢查時可以囑其同時用力收縮其他肌肉以轉移注意力,有利于順利引出腱反射。紀錄時用0~4個+描述反射強度。現在是7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腱反射敲擊手法現在是7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1.深腱反射腱反射分級標準分級描述0消失1+or+反射減弱2+or++正常3+or+++反射增強,無陣攣4+or++++反射增強,有陣攣現在是7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深腱反射的定位反射涉及的神經根肱二頭肌頸5,頸6橈骨膜頸6肱三頭肌頸7膝反射腰4踝反射骶1現在是7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肱二頭肌反射現在是7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肱三頭肌反射現在是7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受檢者取坐位,檢查者用左手托住受檢者屈曲的肘部,右手持叩診錘快速叩擊其鷹嘴突上方約2cm處的肱三頭肌肌腱.正常反應為肱三頭肌收縮,肘關節伸直,前臂稍伸展.檢查時注意事項:消除受檢者緊張情緒,轉移其注意力,促使其肢體放松,即檢查時受檢者肢體肌肉應盡量放松;叩擊肌腱的部位,應準確,叩擊的力量輕重要適度,并注意雙側對比.現在是79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橈反射現在是80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膝反射現在是81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膝反射(Kneejerk):反射中心L2-4,經股神經傳導。患者取坐位,小腿完全松弛下垂,與大腿成直角;臥位時檢查者用左手托起雙膝關節,使小腿屈成120°,右手用叩診錘叩擊髕骨下股四頭肌腱,反射為小腿伸展。現在是82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跟腱反射現在是83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跟腱反射(Ankiereflex):反射中心S1-2,經脛神經傳導。患者取仰臥位,屈膝約90°,檢查者用左手使足背屈成直角,叩擊跟腱,反射為足跖屈曲;或俯臥位,屈膝90°,檢查者用左手按足跖,再叩擊跟腱;或患者跪于床邊,足懸于床外,叩擊跟腱。現在是84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陣攣陣攣:是腱反射高度亢進表現,臨床常見:髕陣攣(Kneeclonus):患者仰臥,下肢伸直,檢查者用拇示兩指捏住髕骨上緣,突然和持續向下方推動,髕骨發生連續節律性上下顫動;踝陣攣(Ankleclonus):較常見,檢查者用左手托患者腘窩,右手握足前部突然推向背屈,并用手維持壓于足底,跟腱發生節律性收縮,導致足部交替性屈伸動作。現在是85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跖反射

用棉簽從后向前輕劃足底外側緣注意大腳趾的運動,正常向足底屈曲異常時大腳趾背屈,伴其他四指的散開(

巴彬斯基征Babinskisign)現在是86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霍夫曼征(Hoffmann‘ssign)握住病人的中指,向下彈擊中指指甲,如果出現其余四指的屈曲,大拇指的內收,即為陽性。現在是87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Hoffmann征:反射中心C7~T1,經正中神經傳導。以往該征與Rossolimo(羅斯利莫征)被列入病理反射,實際上是牽張反射,可視為腱反射亢進表現,也見于腱反射活躍的正常人。患者手指微屈,檢查者左手握患者腕部,右手食指和中指夾住患者中指,以拇指快速地向下撥動中指甲,陽性反應為拇指屈曲內收和其他各指屈曲。Rossolimo征:反射中心C2~T1,經正中神經傳導,患者手指微屈,檢查者左手握患者腕部,用右手指快速向上彈撥中間三個手指尖,陽性反應同Hoffmann征現在是88頁\一共有100頁\編輯于星期三

2.淺反射腹壁反射:用棉簽輕劃一側腹壁,引起同側腹肌收縮。提睪反射:用棉簽輕劃大腿內側緣,引起同側睪丸上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