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森林經營方針、原則和目標_第1頁
第三章森林經營方針、原則和目標_第2頁
第三章森林經營方針、原則和目標_第3頁
第三章森林經營方針、原則和目標_第4頁
第三章森林經營方針、原則和目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森林經營方案(摘要)吉林森工集團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目錄1、基本情況2、森林資源與經營評價3、森林經營方針、原則和目標4、森林經營區劃5、森林經營類型設計6、森林經營方案7、非木質資源經營和森林旅游規劃8、森林健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9、森林資源監測10、方案實施保障措施1、基本情況1.1自然條件1.1.1地理位置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位于吉林省撫松縣境內的長白山西坡,地理坐標為東經127°12′—127°50′、北緯41°44′—42°21′,東西寬57.8km,南北長65.5km。東部與長白山保護局相鄰;南部、西部以漫江、張廣才嶺及太平山為界與臨江松林公司毗連;北部以二、三道松花江的分水嶺為界與泉陽松林公司、撫松縣松林公司接壤;西北部以頭道松花江為界與灣溝松林公司隔江相望。FSC森林認證的13個林場(所)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27°12′—127°50′、北緯41°44′—42°21′,東西寬57.8km,南北長65.5km,總面積158568hm2。1.2社會經濟概況1.2.1當地社會經濟概況截止2006年底,撫松縣總人口32萬人,松江河鎮6萬人;全縣土地面積6530km2,國民生產總值31.3億元,人均收入6760元,森林工業占全縣比重16%,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占5.3%。1.2.2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社會經濟概況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現有林業人口17382人,在職職工4202人,在崗職工3050人。2006年木材產量13.54萬m3,消耗蓄積25.77萬m3;年產值14507萬元,年利潤3189萬元,年稅金798萬元;人均收入11405元;年底固定資產14936萬元。2、森林資源與經營評價2.1森林資源現狀2.1.1各類土地面積根據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2008年森林資源檔案統計,全公司總經營面積158568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58067hm2,占總經營面積的99.68%;非林業用地面積501hm2,占總經營面積的0.32%。森林覆蓋率93.8%。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148554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94.07%;疏林地面積155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0.1%;灌木林地面積580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0.37%;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536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0.97%;苗圃地面積78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0.05%;無林地面積787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0.49%;林業設施用地面積6245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95%。在有林地面積中,按林種劃分:用材林面積140605hm2,占有林地面積的94.57%,防護林面積7222hm2,占有林地面積的4.85%,特用林面積859hm2,占有林地面積的0.58%。按齡組劃分:幼齡林面積28677hm2,占有林地面積的19.29%,中齡林面積41823hm2,占有林地面積的28.12%,近熟林面積29851hm2,占有林地面積的20.08%;成過熟林面積48335hm2,占有林地面積的32.51%。按起源劃分:人工林面積32351hm2,占有林地面積的21.76%;天然林面積116335hm2,占有林地面積的78.24%。2.1.2各類林分蓄積全公司活立木總蓄積20398380m3,其中有林地蓄積20186523m3,占活立木總蓄積的98.96%;疏林地蓄積8552m3,占活立木總蓄積的0.04%;散生木蓄積203305m3,占活立木總蓄積的1.0%。在有林地中,按林種劃分:用材林蓄積18819176m3,占有林地蓄積的93.23%;防護林蓄積1199178m3,占有林地蓄積的5.94%;特用林蓄積168169m3,占有林地蓄積的0.83%。按齡組劃分:幼齡林蓄積1559031m3,占有林地蓄積的7.72%;中齡林蓄積5009330m3,占有林地蓄積的24.82%;近熟林蓄積4439714m3,占有林地蓄積的22%;成過熟林蓄積9178448m3,占有林地蓄積的45.46%。按起源劃分:人工林蓄積2721409m3,占有林地蓄積的13.48%;天然林蓄積17465114m3,占有林地蓄積的7.26%。2.1.3FSC認證區13個林場(經營所)林地總面積158568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58067hm2,非林業用地面積501hm2。在林業用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148554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536hm2,無立木林地面積787hm2,林業設施用地面積6245hm2。2.2森林經營狀況與評價長期以來,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緊緊圍繞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總體發展戰略,合理、有序地進行木材生產、營林生產及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和非木質產業的多種經營,森林經營水平不斷提高,在木材生產、培育森林、多產業開發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2.2.1一直執行國家采伐限額,1998年至2000年采伐限額為每年林木蓄積采伐量35.17萬m3,出材量23.6萬m3。2002年實施森林分類經營后,2004年至2006年采伐限額降至蓄積采伐量27.37萬m3,出材量11.5萬m3。林木采伐方式主要有主伐、更新采伐、撫育伐和低產林改造。2006年林木采伐結構為128:138:115:1,更新采伐比重最大,說明一般公益林是木材來源的重要渠道;撫育采伐比重緊逼主伐量,表明小徑木比重在增加。2.2.2種苗生產。有三處苗圃,經營面積78.1hm2,2004—2006年共完成育苗面積80hm2,產成苗2045萬株,一、二級品率100%。落葉松種子園,定植嫁接16.3hm2.有母樹林829.5hm2,1986—2006年采育苗用種子108.5萬kg。2004—2006年累計完成更新造林9053hm2,保存率為100%,其中林冠下補植造林5858hm2,人工促進天然更新1438hm2,林參間作652hm2,工業原料林1105hm2。我公司2004年以前對擇伐跡地實行林冠下補植造林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相結合方式更新,但成效不夠理想,從2005年開始取締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方式,實施林冠下全面補植,有利于調節樹種結構,促進形成針闊混交林。在林參間作造林上,全面實行營參與造林同時進行,杜絕參后還林及不還林現象。1988—2006年,我公司營建各種類型速生豐產林和工業原料林5599hm2,,工業原料林的建設成為吉林森工集團試點造林地。取得了顯著成效。1985年后利用育林基金已安排退耕還林,加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截止2006年完成退耕還林面積達1151hm2。2004—2006年完成撫育間伐6108hm2。2004—2006年完成低質林改造11.5hm2。2004—2006年完成有害生物防治33689hm2。2.2.31、養殖業80年代初,我公司就著手養殖業,主要有雞、牛、羊、豬、鹿、魚、林蛙等,到2005年養殖累計量為鹿24500只,豬51000頭,牛9200頭,羊31200只,禽類50余萬只,林蛙3.8億只。2、采集業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采集野菜等主要品種有大葉芹、廣東菜、刺五加、黃花菜、蒲公英、龍芽楤木、蘑菇、堅果、漿果。每年采集人數達萬人,到2006年累計采集山野菜76000t,中草藥38100t,蘑菇16000t,堅、漿果2900t。3、種植業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種植的主要品種有白菜、蘿卜、土豆、人參以及小品種蔬菜,每年蔬菜產量達200余噸,從業人員近3000人。2001年開始林地管護試點工作,至2007年末,林下種植面積達575hm2,從業人員910多人,主要經營項目有林下人參、天麻、貝母、細辛等。1996年開始以木耳、香菇、榆黃磨為主的食用菌種植,到2006年累計產量1680t,產值2100萬元,凈收入315萬元。近2年,開始種植越桔和五味子,面積30hm2。4、旅游業現在開展的森林旅游項目主要有溫泉洗浴、河道漂流,年接待人數4萬人,產值800萬元,利潤50萬元。5、礦業我公司礦產開發為浮石項目,2006年3.9萬噸,年產值730萬元,利潤360萬元。2.3森林經營環境評估與保護.1.1、環境影響分析.1苗圃育苗活動對環境的影響.1.1、整地對環境的影響苗圃育苗前,在土壤管理上要進行土壤改良,其主要措施是整地,整地對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機械整地,破壞了土壤原有土層結構,導致土壤遷移,易造成水土流失,影響生態環境。.1.2、施肥對環境的影響土壤是林木及一切植物承載的基礎,同時提供植物所需要的肥分。長期種植單一樹種,土壤肥量不夠,苗圃施肥應多施有機肥,少用無機肥,如長期施單一成分的無機肥,表土肥分流失和污染水源,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結構破壞,生態環境受到影響。.1.3、化學藥品的使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苗圃在整地作床的過程中,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和殺地下害蟲,使用硫酸亞鐵、辛硫酸或高錳酸鉀等化學藥品,如使用不當或過量,可能會導致化學藥品流失到水源或空氣中,造成污染環境,并對人體和動植物的健康及安全帶來危害,生態環境受到影響。.1.4、苗木品種對營林多樣性的影響應選擇多個樹種和多個無性系品種育苗,苗木品種少或無性系種類少,會影響營林多樣性,削弱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造林活動對環境的影響.2.1、造林整地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影響植樹前,首先對造林場地進行整地,整地可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但整地方式和整地面積要合理,如采用整地方式不合理,整地面積過大,對土壤、植被的破壞程度也就越大,易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會受到影響。.2.2、造林樹種選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造林樹種的選擇有本地樹種和外來樹種,本地樹種是本地生態系統和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選擇生長率低的本地樹種,產量低,經濟和生態效益不明顯。如選擇外來樹種,沒有足夠的引種實驗,不能適應本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會造成大范圍非正常死亡或其它的負面生態影響。而且具有侵入性,破壞本地生態系統。.3、森林防火對社會及生態環境的影響由于參加造林人員較多,造林季節又是森林防火季節,如用火不當,發生森林火災,影響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撲救工作中存在危及員工生命和健康及破壞植被、生態環境等因素。.4、幼齡林透光撫育對環境的影響.4.1、割灌作業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割灌過程中,如果采取全部割除的方法,沒有把野生動物愛吃的植物和藥用植物及有經濟價值的植物進行保留,相對減少了生物多樣性的作用,對生物多樣性的功能有一定的影響。.4.2、透光撫育活動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影響由于透光撫育作業局部改變了林分的結構和自然環境,對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會有一定的影響。.4.3、透光撫育砍除作業對環境的影響幼齡林郁閉初期,林木生長較快,林木分化與自然稀疏較為明顯,有的生長過密、生長不良的弱小林木自然死亡,由于沒有及時的撫育砍除,可能導致發生森林病蟲害,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的影響。.5、森林采伐對環境的影響.5.1、采伐對伐區小氣候的影響由于通過采伐活動,林地立木相對減少,森林植被程度不同的受到破壞,使伐后林內疏透度增加,也就增加了林內的光照強度,改變了林內溫度梯度,白天和夜間溫差較大,同時也改變了林內風速和林內水分循環等。.5.2、采伐對伐區生物多樣性的影響①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是地球上最珍貴的生態資源,也是生態系統穩定的重要因素,伐后的煉山清理、清理林下植被,大面積的單一樹種等都可能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損失。②采伐活動還可能使伐區生物物種減少、喪失或改變,森林遺傳多樣性也降低。如果采用皆伐,伐區物種變化更為明顯。.5.3、采伐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影響野生動物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不合理的采伐或大面積的采伐,森林植被受到破壞,改變了原有的森林生態環境,使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受到影響。.5.4、采伐對伐區保留木的影響采伐活動對伐區保留木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保留木的損傷,特別是機械作業對保留木損傷更大,增加受病蟲害和其它自然災害的危險。如砸傷、被壓、拆頂、擦刮、拖壓保留木和幼苗幼樹等。.5.5、采伐對伐區土壤的影響采伐活動對伐區土壤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對土壤的干擾和壓實。在采伐作業過程中,人、畜、機械、木材在林地內運行,各種作業及工程措施造成林地表層土壤的移動、碾壓,大量有機質被重新分配、攪合等,引起土壤結構一定程度的破壞,使土壤受侵蝕的可能性增加。二是增加了水土流失。森林主要通過枯枝落葉層、土壤和林冠的保護作用減緩水土流失,森林采伐作業在不同程度上破壞了森林的這種結構。三是土壤養分的損失。林木采伐后,隨著采伐跡地水土大量流失,帶走了大量的營養成分,造成了土壤養分的損失。四是林地生產力的下降。采伐、集材作業對土壤的影響,導致了林地生產力的暫時下降,如果長期過伐,則導致林地地力衰退。.5.6、采伐對區域水資源的影響采伐活動對區域水資源的影響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改變近期內地表徑流分配時間,降低近期內水資源利用率。二是降低近期地下徑流量。三是改變了地表徑流水質。.5.7、采伐活動對區域視覺景觀的影響樹木和林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顯示出它的自然美和宜人景致。森林經過采伐后,將小范圍內導致林中空地的變化和大范圍內自然景觀的變化。采伐后自然景觀的變化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景觀破碎化,尤其是體現在班塊變化。另一方面是景觀異質性變化,這種變化強度隨著區域采伐強度變化而變化。.5.8、采伐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采伐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是更大區域范圍內考察采伐的生態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伐區森林資源固碳放氧功能的減弱或消失。二是伐區森林資源凈化大氣、凈化水資源功能的減弱或消失。三是對區域小氣候調節功能的減弱或消失。四是導致全球環境變化。.5.9、森林采伐對長期生態的影響森林采伐的生態影響,除了近期內直接體現外,還將通過慢慢積累,形成長期的影響。主要體現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長期采伐,地表植被的破壞,保留木減少,保水能力降低,降雨造成地表流失,使土壤侵蝕,最后導致發大水。二是由于長期采伐,林地立木減少,空氣對流增加,地表日照量增加,蒸發量的減少,降雨量的減少,保水能力的降低,使地表干旱硬化,植被不可能再生,最后形成局部沙漠化。.6、林地經濟開發對環境的影響.6.1、養殖林蛙對生物多樣性及環境的影響每年到捕蛙季節時,養蛙業主在養蛙承包區內河流兩側設置捕蛙塑料薄膜墻,為了便于捕捉林蛙,在薄膜墻一側每隔一段距離就挖一個捕蛙坑,這些捕蛙坑即破壞了林地植被,而且其它小型動物掉進坑里會死亡,對生物多樣性有一定的影響。塑料薄膜墻時間過長會氧化變質,導致影響環境。.6.2、開發紅松果林打松塔對環境的影響在紅松果林進入成熟期后,承包業主組織人員上樹打松塔,在打塔過程中,由于打塔人員沒有用正確的方式打松塔,致使有些松樹程度不同的受到損傷,嚴重的會造成死亡。同時有可能會導致發生森林病蟲害的危險,從而影響環境。.6.3、采山菜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松江河林區山野菜資源及其豐富,到采山野菜季節時,大量人員涌入林區采各種山野菜,有些人員不是用正常的方法進行采集,如刺老芽、刺五加等,有的砍成段,甚至連根挖走,有的植物受到損傷或死亡,導致森林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6.4、采山菜對野生動物的影響采集山菜季節,進入林區的人員特別多,而且在林地內任意行走,森林中的各種野生動物程度不同的受到驚嚇,會導致野生動物棲息地有遷移的可能。.6.5、采山菜對森林防火及環境的影響采山菜季節也正是森林防火季節,由于進入林區的人員特別多而又復雜,對森林防火非常不利,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影響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撲救工作中存在危及員工生命和健康及破壞植被,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的影響。、社會影響分析.1、苗圃育苗活動對社會的影響通過苗圃育苗活動改善了林農關系,使社會穩定和諧.2、造林活動對社會的影響.3、透光撫育作業對社會的影響.4、采伐活動對社會的影響給廣大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參與森林采伐活動.5、森林防火對社會的影響.6、開發林地經濟對社會的影響.7、各項營林活動對社會服務功能的影響、保障措施針對以上提出的可能發生的環境影響和對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為有效地保護環境的優良性,盡可能保持環境的原始狀態,減輕或減少因營林活動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特擬定環境保護規劃。2.3.2、保護環境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環境保護關系到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全公司和長遠發展,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事業。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林業企業,重視環境保護,符合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全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化學藥品使用與管理在森林經營中開發和運用有利于環境的非化學方法,嚴格化學有害物的使用與管理。、垃圾管理林業生產經常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其中一些廢棄物可以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例如自然掉落的枯枝落葉、采伐時砍下的細小樹枝、木片碎屑等;另外一些在自然界難以降解,包括廢輪胎、廢油、廢水、廢金屬、廢塑料等。、集水區管理對于集水區的森林,都劃為高保護價值森林。在此區域內禁止從事下列活動防止水源污染:放牧或者散放牧;砍伐河柳、割草、采挖樹木和其他植物。毀林開墾、采石、采砂、取土;3、森林經營方針、原則和目標3.1經營方針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的決定》,執行吉林森工集團林業發展戰略,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和生態文明,保護好森林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文化遺產,協調好森林生態系統和其他生態系統的關系,科學、合理、有序地協調好森林保護與林木等多資源利用的關系,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搞活森林經營產業,堅持營林產業化,把森林資源培育和經營作為基礎產業,以“林木市場成熟”理論,提升商品林經營水平,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實現林木產業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森林多資源特點,發展林地經濟產業,科學合理開發非木質產品,發展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充分利用當地自然條件,推進生態旅游產業;積極開發礦產業,通過多產業的發展,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增強企業經濟活力,增加職工收入。全面培育森林資源,常規林分要以當前實施標準進行全面培育,更要加大力度培育工業原料林、紅松果材兼用林和高保護價值珍貴樹種林,豐富和提升現有林分的數量和質量,優化森林資源結構。完善各項基礎設施,保證實現經理期的各項目標。3.2經營原則.6堅持以FSC基本原則為指導,全面培育森林,提高林地生產力水平3.3經營目標經理期通過森林經營方案的實施,達到科學有序經營,生態優先,保護生物多樣性,培育森林;多產業開發,合理調整產業結構;面向市場豐富產品品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職工收入,實現森林經營可持續發展。1、森林培育總面積達到95553.59hm2,其中紅松果材兼用林7090.6hm2,高保護價值森林43905hm2。2、木材年產量實現12.3萬m3。3、非木質產業突破12000萬元/年。4、旅游業1000萬元/年。5、經理期總收入331738萬元,其中木材產業210343萬元,非木質產業110855萬元,旅游10540萬元,實現利潤59002.17萬元,其中木材產業7843.17萬元,非木質產業48539萬元,旅游2620萬元;育林基金46215萬元。4、森林經營區劃依據該項編案技術規定,對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實施二級區劃,一級區劃為森林分類經營區區劃,二級區劃為森林功能區區劃。4.1基本原則4.1.1生態優先原則充分發揮森林維護國土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的獨特作用,協調好木材生產與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文化遺產等公益性服務的關系,協調好森林生態系統與濕地、草原和荒漠等生態系統的關系。4.1.2持續發展原則科學合理控制森林采伐量,不斷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協調好森林資源培育、利用、保護和發展的關系,符合FSC人證要求,協調好森林資源的近期利用與戰略儲備的關系。4.1.3整體協調原則從協調好林業建設與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出發,制定森林分類經營方案,使其與國家林業重點工程相關政策相適應。4.2森林分類經營區區劃該區劃采用2001年由吉林省林業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吉林省國有林區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區劃的森林分類區作為本次區劃的一級區劃,摘其要點如下。4.2.1區劃類別天保工程實施方案已將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范圍內的國有森林、林木、林地區劃為公益林區和商品林區,公益林區進一步區劃為重點公益林區和一般公益林區。4.2.2區劃條件1、重點公益林區2、商品林區3、一般公益林區4.2.3區劃布局1、重點公益林區區劃重點公益林區面積37775hm2,占林地總面積23.8%,蓄積5043022m3。2、一般公益林區區劃一般公益林區面積72415hm2,占林地總面積45.7%,蓄積9230202m33、商品林區區劃商品林區面積48378hm2,占林地總面積30.5%,蓄積5941222m3。4.3森林功能區區劃4.3.1功能區區劃類別依據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現有森林資源體現出的主要功能效應,按《編案技術規定》要求,將我公司經營的森林區劃為12個功能類型區,包括水資源保護區(簡稱水保)、水土保持林(簡稱水保)、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簡稱生保)、道路保護區(簡稱道路)、森林景觀保護區(簡稱景觀)、種子園、母樹林經營區(簡稱種母)、珍貴樹種培育區(簡稱珍貴)、紅松果材兼用林區(簡稱果材)、FSC高保護價值保護區(簡稱高保)、一般用材林區(簡稱用材)、薪炭林區(簡稱薪炭)、經濟林區(簡稱經濟)。根據FSC認證的要求,按高保護判定標準,做出了高保護判定,劃定了高保護森林區域。4.3.2功能區劃條件功能區劃主要依據資源檔案中各林種為基礎,根據SFC認證的相關要求,結合當地森林地理位置、自然地貌、區域景觀等因子為參照條件。為便于闡述各功能區的特點,概要說明其分布區域。、水資源保護區、水土保持保持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道路保護區、森林景觀保護區、種子園、母樹林經營區、珍貴樹種培育區、紅松果材兼用林區、FSC高保護價值區0、一般用材林區1、薪炭林區2、經濟林區4.3.3、水資源保護區 3324.3hm2;水土保持保護區 3112.4hm2;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56677.8hm2;FSC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區有29536.1hm2道路保護區 1172.3hm2;種子園、母樹林經營區 849hm2;珍貴樹種培育區5080.5hm2紅松果材兼用林區 7092.2hm2;一般用材林區 33473.8hm2;常規林區11209.7hm2薪炭林區 57.3hm2;經濟林區 5hm2;苗圃 78.1hm2;其他 6899.5hm2。4.4高保護價值森林的判定及特定描述4.4.1、高保護價值森林的判定結果根據高保護價值森林的判定標準,對咨詢搜集到的可能判定為高保護價值的森林區域進行分類整理,并按類別逐一判斷出該森林區域是否具有高保護價值,根據有關資料和外業調查結果,確定符合高保護價值森林判定標準的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的HCVF總面積為43905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7.8%。其中有林地面積為39947公頃,具體如下:——高保護價值1(HCV1)公司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符合該項標準,劃定區域分布在四個林場26個林班內,總面積為5930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5077公頃。——高保護價值1(HCV1),東北紅豆杉在我公司的前川林場的33林班內存在低密度分布區,林班面積為278公頃,有林地面積273公頃。——高保護價值4(HCV4)公司2004年劃定的國家重點公益林區為重要的集水區,分布在公司的七個林場155個林班內,總面積為32080公頃,有林地面積為28530公頃。——高保護價值4(HCV4)公司內重要的母樹林區分布在公司的三個林場7個林班內,面積為1393公頃,有林地面積906公頃。——高保護價值5(HCV5)2008年劃定的省級重點公益林區也是撫松縣政府正在籌備的松江河、東崗地區的引用水水源地即頭道松花江主要支流松江河的一級支流大沙河兩岸符合標準的區域,分布在三個林場的47個林班內,林班面積為9817公頃,有林地面積9570公頃。以上三個類型中重疊區域面積為5593公頃,其中:HCV1(國家級森林公園)與HCV4(母樹林)重疊面積為4233公頃,HCV4(重要的集水區)與HCV4的(母樹林)重疊面積為917公頃,HCV1(國家級森林公園)與HCV5(引用水水源地)重疊面積為443公頃。4.4.2高保護價值森林的特定描述依據高保護價值森林判定結果,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高保護價值森林面積為43905公頃,高保護價值森林蓄積為5877223立方米。具體分布描述如下:HCV1-珍貴野生動植物保護分布區域.1國家級森林公園松林公司國家級森林公園符合該標準,劃定區域分布在林場26個林班內,面積為5930公頃。其中生態游覽區涉及松山和板石河兩個林場21個林班,面積為4707公頃。松山林場分布在1、2、3、7、8、16、17、18、19計9個林班,面積1697公頃;板石河林場分布在15、21、22、24、26、29、30、32、41、42、43、44計12個林班,面積3010公頃。森林觀光區涉及老嶺和黑河兩個林場5個林班,面積1223公頃,老嶺林場分布在29、30、32計3個林班,面積468公頃;黑河林場分布在65、66計2個林班,面積755公頃。.2東北紅豆杉(紫杉)東北紅豆杉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在松江河林區前川林場33林班存在低密度分布區。據不完全統計,胸徑在22厘米以上的紅豆杉株樹約8株,其中最大胸徑58厘米,最大樹高15米,坐標分別為:0405787,4677737;0405845,4677813;0405835,4677853;0405916,4678019;0406213,4678412;0406278,4678507;0406286,4678440;0406333,4678399。紅豆杉不僅是珍稀藥用植物,而且也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它是第四季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已有250萬年的歷史,是世界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植物。經調查測算紅豆杉分布于前川林場的33林班,總面積278公頃,總株數約60株。.2HCV4-集水區和母樹林.2.1集水區2004年劃定的國家級重點公益林作為重要的集水區包括漫江和松江河兩岸,分布在公司的7個林場155個林班內,面積32080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28529.8公頃。漫江是頭道松花江的源頭,發源于長白山西麓的兩個主要高峰望天鵝峰和張草帽頂峰,主要支流有樺皮河、葦沙河、錦江、高麗河、板石河、堿廠河和老黑河等,與湯河匯成頭道松花江。松江河是頭道松花江的主要支流,發源于白頭山天池的西坡白云峰,主要支流有大沙河、小沙河、拉古河、三道松江河、二道松江河等。.2.2母樹林母樹林是林木種源基地,以培育優良種子為主要目的林分和林木。母樹林的基本特征:首先,母樹林屬于優良種源區的優良林分,遺傳品質好,親本的地理起源清楚,分布集中且經營方便;其次,母樹林的母樹良好,樹木高大、樹干通直、生長旺盛,特別是結實正常;母樹的株數占32%以上且無不良環境。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母樹林建設已有50年的歷史,該母樹林主要以紅松、落葉松、紅皮云杉、胡桃楸、水曲柳、柞樹、椴樹為主。母樹林總面積為1393公頃,主要分布在黑河林場的32、35、41、45林班,面積為54.4公頃。前川林場2、31林班、勝利施業區16林班、面積為176.8公頃,白西林場93、98林班、面積為100.1公頃。開峰林場10、13林班、面積為14.5公頃。撫南林場8林班、面積為19.6公頃。老嶺林場3、7、8林班、面積為115.7公頃,槽子河林場22、33林班、面積38.6公頃,曙光林場49林班,面積45.4公頃,馬鞍山林場38、73林班、面積116.4公頃,青川經營所82、83、84、85、87、90、91、95、96、97林班、面積69.7公頃,漫江林場8、30、31、32、37、38林班、面積284.8公頃。.3HCV5—飲用水源地飲用水源地是從根本上滿足當地社區基本需求的森林區域。位于松江河一級支流大沙河兩岸,是松林公司2008年劃定的省級重點公益林。因其是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撫松縣松江河鎮、東崗鎮的唯一飲用水源地,將其劃為高保護價值林地,分布在公司的三個林場47個林班內,面積9817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9570公頃。5、森林經營類型設計森林經營類型是由經營類型組、功能類型組和經營措施類型組共同組合構成的。前兩組類型在第四章中以一、二級區劃方式已經闡述,經營措施類型是根據有關規程和森林經營類型、功能類型的經營管理性質、目標對森林資源經營所采取的措施。本編案對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森林經營措施設計了9個類型組:(1)主伐型,包括皆伐和擇伐;(2)更新采伐型;(3)撫育采伐型,包括透光伐、生長伐、定株撫育、生態疏伐;(4)林分改造型,包括低產林改造、低效林改造、疏伐改造;(5)衛生伐型;(6)森林更新型,包括人工更新、人工促進天然更新;(7)幼林撫育型;(8)封山育林型;(9)管護型。6、森林經營方案6.1森林經營規劃設計按照本次編案的要求和技術規定,依照通常編案方法對常規林分進行規劃設計,同時增加工業原料林、珍貴樹種培育林和紅松果材兼用林三項培育的規劃設計。為便于闡述各經營類型技術特點,將森林經營設計分為兩部分,即常規林分類型設計和培育林分類型設計。6.1.1常規林分類型規劃設計按區劃和資源配置體系,常規林分包含了47個森林經營類型,歸納為10個類型區;培育林分有19個類型,歸納為3個類型區。6.1.2培育林分類型規劃設計規劃設計珍貴樹種培育林和紅松果材兼用林二項內容。1紅松果材兼用林區2、珍貴樹種培育林6.2林木采伐規劃設計森林采伐貫穿于森林經營的全過程,通過森林采伐可以實現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促進森林結構調整,改善林分質量,提高林地生產力,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保護人類生存環境。6.2.1森林采伐類型根據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分類經營區劃及功能區劃結果,以《森林采伐更新管理辦法》《森林采伐作業規程》、《國有林區采伐更新調查設計實施細則》等有關規程、規定和技術標準為依據,將森林采伐類型分為5類:即主伐、撫育采伐、更新采伐及其它采伐。6.2.2合理年伐量的測算和確定森林合理年伐量是一個經營單位根據資源狀況,按照可持續經營原則,采用科學方法確定的森林合理年伐量。合理年伐量應嚴格執行消耗量低于生長量的原則,根據森林經營類型,選擇適宜公式進行計算,最后匯總平衡,測算結果分別以經營類型、采伐類型、采伐數量、采伐時間列出采伐規劃表。6.2.3木材年產量的確定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木材年產量為123000立方米。6.2.4伐區落實本經理期2007年木材產量按已實際發生情況落實伐區,2008-2011年根據已確定的木材產量、采伐方式,本著難易結合、遠近結合的原則,確定開發順序和安排伐區,伐區安排落實到小班。本經理期后5年(2012-2016年)按年度一筆數落實到林場。6.2.5采伐剩余物根據采伐類型計算伐區剩余物量,伐區剩余物包括森林經過采伐、采集后遺留在跡地上的枝丫、下木、灌木、枯倒木、被砸傷樹木、不夠木材標準的伐區遺棄材等。各采伐類型年采伐剩余物54354m3。6.3森林培育森林培育是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幼林撫育、中幼齡撫育、更新造林、低質低效林改造,工業原料林等專項培育。6.4更新造林技術設計更新造林是森林可持經營的基礎,是恢復森林資源的有效途徑,是調整林分結構、促進林木生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6.5種苗生產規劃根據更新造林設計,規劃設計在經理期內的各樹種分年度苗木和種子需要量。1.苗木生產。經理期內(2008-2016年)需要各種苗木 為5806.8萬株,平均每年645.2萬株,依苗圃生產技術設計,安排苗圃面積60hm2。2.種子生產。我公司現有母樹林829.5hm2,規劃母樹林總面積2500hm2,經理期產種總量為1262871kg,平均年產種量140319kg。6.6森林經營生產任務量森林經營生產任務包括森林管護、封山育林、皆伐、擇伐、更新采伐、透光撫育伐、生長撫育伐、定株撫育伐、生態伐、幼林撫育、低產(效)林改造、疏林改造、宜林地和采伐跡地人工造林、林冠下補植造林、母樹林疏伐、母樹林衛生伐。6.7需工量和設備臺班根據森林采伐、森林培育和種苗生產規劃設計,參照以往編制森林經營方案采用的定額指標,測算三項總用工量1316247工日,其中森林采伐262986工日,森林培育1014071工日,種苗生產39190工日;設備臺班總量為:油鋸12975臺班,絞盤機7286個臺班,拖拉機15785個臺班,汽車12811個臺班,農用機具2035個臺班。6.8高保護價值森林的經營與保護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對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堅持“科學規劃、合理經營、認真認證、著眼長遠、造福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現代森林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創建和諧、生態型大林業。6.8.1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保護方針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應以維持和提升各高保護價值森林的特征為主,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現代管理水平為手段,以提升森林質量為目的,以造福于人類為目標,全力管護好高保護價值森林,全面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把公司建設成為即具有現代生態功能,又符合《FSC森林認證原則和標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林業企業。6.8.2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保護目標以科學經營和不斷提高森林的高保護價值為核心,保護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為宗旨,通過合理區劃,制定措施,明確方向,完成目標,促進林區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確保稀有物種、珍貴物種、瀕危物種、特種森林、生態森林得到有效保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升森林質量,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和FSC森林認證標準,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促進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確保林區人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這一目標。6.8.3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保護原則高保護價值森林在堅持“生態優先、科學管理、集約經營、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總原則基礎上,堅持FSC森林認證標準的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與生態、社會、經濟發展相一致的原則;堅持集約經營、科技支撐、目標化管理的原則;堅持依法治理、綜合保護、區域規劃相統一的原則;堅持生物多樣性、培育、保護和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按自然規律經營森林,利用先進技術管護森林的原則。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長期造福人類。6.8.4森林經營活動對高保護價值森林的影響評估森林經營活動對于比較脆弱的高保護價值森林,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有時甚至產生負面影響。針對企業森林經營活動情況,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人員對高保護價值森林的影響進行了調查分析,經過綜合評估,其主要影響為:森林經營活動對紅豆杉的影響。——紅豆杉是國家Ⅰ級保護植物,在松江河林區分布的極為稀少,由于森林經營活動,林地立木相對減少,森林植被程度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壞,使伐后林內疏透度增加,也就增加了林內光照度,改變了林內溫度梯度,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同時也改變了林內風速和林內水分循環,這就對紫杉形成了小氣候影響,改變了紫杉的生長、生存環境,相對構成了威脅。——森林經營活動由于采用油鋸伐木、拖拉機機械集材作業,會對幼樹幼苗造成傷害。油鋸伐木會砸傷、砸死幼樹、拖拉機集材會刮傷或壓死幼苗,導致紅豆杉數量的減少。——森林經營活動,除了短期對紅豆杉的直接體現外,還將通過日積月累,形成長期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長期森林經營活動,對地面植被的破壞、保留木的減少,保水能力的降低,降雨造成地表流失,使土壤受到侵蝕,最后導致蓄水功能喪失,洪水暴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造成紅豆杉和其它植物死亡。二是由于長期采伐,林地立木減少,空氣對流增加,地面日照量增加,降雨量的減少,使地面干旱硬化、植被不可能再生,最后形成局部沙漠化或巖石化,導致紅豆杉和其它植物失去生存條件,自然死亡。森林經營活動對集水區的影響.1森林經營活動對水源涵養林的影響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集水區主要分布在松花江發源地長白山的望天鵝峰,從源頭開始在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河道長度為26公里,進入本區后縱貫南北,流經本區的河道長度達108公里,是本區西部的邊界。——在集水區源頭從事森林經營活動,比如:采伐作業、森林撫育、亂砍濫伐、毀林開墾等項活動,會嚴重破壞水源地的集水功能,還會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導致水源枯竭、江河斷流,造成全流域內的生態、環境、社會等一系列的影響,帶來全林區毀滅性災難。——在水源涵養林內實施大量的化學品防治,會嚴重污染水源,給下游的生態系統造成重大影響。.2森林經營活動對江河護岸林的影響在松江河林區的漫江流域兩岸第一重山脊或平地向兩側各延伸300米內的森林進行森林經營活動,特別對森林采伐或營林作業,會造成兩岸潰堤現象的發生。一旦雨期到來,水量增長,長時期沖刷兩岸,必然會導致損毀兩岸的村莊和農作物,毀壞兩岸的一切工程設施等,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造成影響。.3森林經營活動對水庫的影響小山水電站位于老松江流域內的板石河林場。水電站周圍山地第一重山脊以內或平地1000米以內的森林從事森林經營活動,包括森林采伐、耕種、采挖、亂砍濫伐,都會破壞周圍的生態系統,會對水電站的正常運轉構成威脅。如果這種經營任其發展,會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可能導致塌方、潰壩的嚴重后果,給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森林經營活動對母樹林的影響——由于通過采伐活動,林地條件相對改變,在疏透度、溫度、水分、土壤養分、風速變化等方面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對紅松母樹林的適應情況、生長情況、結實情況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森林透光撫育,不按規程操作,該清理的不清除,如影響母樹生長霸王樹、彎曲木、病腐樹都會造成母樹的結實質量。——對于不按規則進行科學采種,野蠻采摘、掠青等行為會對母樹造成人為損傷,一方面會降低種子質量,另一方面會導致母樹終生喪失結實能力,最終可能失去母樹林功能。森林經營活動對飲用水源的影響為改善松江河、東崗地區飲用水的質量,提高人們生活的健康水準。2008年劃定的省級重點公益林也是撫松縣政府正在籌備的松江河、東崗地區的飲用水源地,既頭道松花江主要支流松江河的一級支流大沙河兩岸的區域,如在此區域進行采伐作業會導致飲水質量下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6.8.5高保護價值森林的保護措施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對高保護價值森林采取以下保護措施。6.8.5.1森林防火.1強化“兩項管理”強化入山和火源管理,有效扼制森林火災的發生。.2抓好三個重點一是抓好重點部位的管理。二是抓好重點人員的管理。三是抓好重點時期的管理。.3實施“三項工程”1、實施森防宣傳全民響應工程。2、實施森林火險預警響應工程3、實施林火撲救快速反應工程。森林病蟲害防治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森防檢疫站隸屬營林處,在編人員5人,專職測報員1人,專職檢疫員5人,設有實驗室、標本室、檔案室。基層14個林場各設有專兼職森防員1人。有辦公室、檔案室、實驗室、標本室、車庫等。森林植物檢疫要配備專職人員,持證上崗,并嚴格執行《檢疫條例》,防止危險性害蟲入侵。根據國家規定和企業要求,經理期制定和完善輸入輸出植物危險性害蟲檢疫名單和具體檢疫程序,劃定重點檢疫區和保護區。設立專門機構,配齊檢疫設備,依法檢疫。對帶有危險性病蟲害的物質、商品等分別采取禁運、藥劑處理、就地銷毀等強制措施,保證害蟲和有害成份就地封鎖,不能傳出傳入。專項保護措施.1紅豆杉的保護——要劃定紅豆杉分布區域,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每一棵成熟紅豆杉掛牌、建檔、立戶。——建立起全方位保護機制,特別對生長在前川林場最大的紅豆杉(樹齡約達200多年,直徑58厘米、樹高達15米)進行重點保護。——要組織派出所、林政、資源等職能人員,組成巡護隊,對紅豆杉分布區進行經常性的巡查,嚴厲打擊濫砍盜伐等各類破壞紅豆杉生長、生存的違法行為。——對于采伐作業區的紅豆杉、要設立隔離帶或設立保護設施、確保伐木、集材時不傷及紅豆杉。——作業結束后要對紅豆杉逐棵進行復查,摸清紅豆杉的實際存活情況,為其他紅豆杉分布區制定切實可行的伐區作業計劃。.2集水區的保護具有集水功能和侵蝕控制的水源涵養林、護岸林是水資源的重要保證,也是頂級區域環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生態重點區域。——在水源涵養林、護岸林的保護工作中,要健全管護機制,建立巡護隊伍,完善保護制度。——加大巡護力度,嚴厲打擊各類亂砍盜伐違法行為,堅決制止在水源涵養林、護岸林中開墾種地。——要制定保護措施,對水源涵養林、護岸林進行區劃,禁止任何形式的營林活動和采伐作業活動,實施封育管護,確保水源地的安全,提高侵蝕控制能力。——在區域內禁止使用化學品,妥善處理生活垃圾,保證水源和水質不被污染。.3母樹林的保護——至關重要環境中提供自然基本服務功能的森林,母樹林要加大經營管護力度,重點抓好撫育工作,采取衛生伐的經營措施,全面清理有礙母樹生長的下木、彎曲木、病腐木以及霸王木,以提高林地質量和林木生長量,促進早結實、多結實。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等項工作,要強化科學管理,完善管理措施,加大科技含量,注重科學研究,實施全封閉保護,培育更多的優良種源。6.8.6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培育措施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高保護價值森林經營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兩種:自然演替近似自然經營7、非木質資源經營和森林旅游規劃7.1非木質資源經營規劃非木質資源開發和利用是以森林多資源為依托,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增加森林的產出,開發利用非木質資源,豐富產業鏈,可有效地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7.2森林旅游規劃松江河林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長白山西坡旅游資源,把握本地區生態旅游的巨大商機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