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無
言
之
美
同學們,藝術家在創作時,往往會有意識地運“無言”來獲得更好的藝術效果。那么“無言”到底指什么?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誦陶淵明的《飲酒(其五)》,并說說自己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作者為什么不說出這其中的“真意”?也許,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內容,能夠解答這個疑問。導入新課1.理解文章核心概念,認識藝術中的無言之美。2.梳理文章論述思路,學習舉例論證的方法。3.細心體味“言”,與“意”的關系,培養良好的審美素養。學習目標
朱光潛(1897—1986),現代美學家、翻譯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潛是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廣泛介紹西方美學的人。朱光潛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溝通了西方美學和中國傳統美學,溝通了舊的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克思主義美學,溝通了“五四”以來中國現代美學和當代美學。他是中國美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梁”,是我國現當代最負盛名并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美學大師。
作者簡介瞬息萬變(shùn)縹緲(piāomiǎo)信手拈來(niān)銖兩悉稱(zhū)(chèn)閑情逸致(yì)
心曠神怡(yí)惟妙惟肖(xiào)栩栩如生(xǔ)宏壯(hóng)
慘戚(qī)寂寥(liáo)
諺語(yàn)檢查預習——字音識記意蘊:內在的意義;含義。美術:文中的美術是指具有美學意義的活動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筑、文學、音樂、舞蹈等。瞬息萬變: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附麗:附著,依附。銖兩悉稱:一絲一毫都相吻合。銖兩:比喻微小之處;悉:都;稱:相當。姑且:暫且、先。盡致:詳盡細致,達到極點。玩味:細心體會其中意味。閑情逸致:指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逸,安閑;致,情趣。愴然:悲傷的樣子。檢查預習——詞語釋義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開闊;怡,愉快。惟妙惟肖: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有聲有色: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淵穆:極其美好。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慘。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匯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信手,隨手;拈,用手指捏取東西。輕描淡寫:原指描繪時用淺淡的顏色輕輕地著筆。現多指說話寫文章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檢查預習整體感知點我放課文朗讀1.聽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
文章末尾“說出來的越少,留著不說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這一觀點也啟示我們:欣賞藝術作品時,不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還要關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無言之美”。整體感知2.跳讀課文,思考作者舉了哪些方面的實例歸納出自己的觀點呢?繪畫的選擇之美
文學的意蘊之美音樂的無聲之美
雕刻的含蓄之美繪畫文學音樂雕刻整體感知3.按照作者“話題導入”“問題提出”“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的順序劃分文章大致結構層次。
話題導入(1-2段)
問題提出(3-6段)
分析問題(7-12段)
得出結論(13段)引出“無言”話題論證言、意關系論證無言產生美歸納論點合作探究1.作者是如何引出“無言”這一話題的?作者認為“無言”的意蘊,應該從哪方面著手研究?作者首先從孔子與子貢的對話引出“無言”的話題;作者認為要探究“無言”的意蘊,應該從美術的觀點去研究。合作探究2.文章中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證明“無言”也能產生美?作者在此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作者一共從四種藝術入手,運用了舉例論證,論證了“無言”也能產生美。(1)以“言盡一切”的相片與“言及部分”的圖畫相比,圖畫之美證明了無言之美;(2)以文學作品的含蓄之美凸顯無言之美;(3)從音樂中的“無聲勝有聲”論證無言之美;(4)從雕刻藝術的含蓄不流露來論述無言之美。
作者從兩個方面進行對比,一是哪一個更“和自然逼真”,二是哪一個引起的美感更濃厚。
通過對比,說明盡管相片能更逼真、完整地反映實物,而圖畫只是選擇性的、理想化的表現,但圖畫比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濃厚,這就通過類比,說明了“言不必盡意”所帶來的“無言之美”。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將相片和圖畫進行對比分析的?其作用是什么?
合作探究照片圖畫對比無言之美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將相片和圖畫進行對比分析的?其作用是什么?合作探究言不盡意,也不必盡意無言之美文學上的“無言之美”意蘊之美合作探究音樂上的“無言之美”無聲之美合作探究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琵琶行》雕刻中的“含蓄不露”之美:金剛怒目不如菩薩低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3.文章中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你們找出來了嗎?①道理論證。文章開篇就引述孔子與子貢的對話,目的是引出對“無言”的論述。第9自然段在列舉不同文學作品的例子時,分別引述了《論語》《時運》《讀〈山海經〉》等文學作品中的語句加以論述。在第10自然段中又列舉了《琵琶行》和《希臘花瓶歌》的詩句和原文,進行有力證明。②對比論證。第3自然段把“言”和“意”進行比較,第8自然段把相片和圖畫進行比較,第10自然段將流露和含蓄進行比較,這些都是為證明“無言之美”服務的。合作探究4.請你結合作者的任意一則論據,補充一個例子說說你對“無言之美”的感受。正如作者探討文學作品時的數個例子,詩歌本是極其簡短的幾句話,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卻是極其寬廣的。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言語只有短短的十個字,但是讀來卻似看見大漠的一切寬闊宏偉之景,一切悲涼之意,給人以悲涼雄壯的美感。舉例論證,通過列舉典型事例,具體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增強了說服力。深層探究1.第4自然段文字論述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這段文字論述了文學作品是“以言達意”的一種美術,只有“以言達意”才會引起美感。這一段作者列出一般的觀點文學應該盡善盡美的為條件,引出下文作者的觀點。深層探究2.作者對文學的是怎樣定義的?所謂文學,就是以言達意的一種美術。深層探究3.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個盡善盡美的條件,作為以言達意的文學,能否滿足這個條件?不能達到這個條件,文學還能達到美嗎?“文字語言固然不能全部傳達情緒意旨”,因此難以滿足“盡善盡美”的條件。但文學依然有“美”的境界,因為作者認為對于表達全部意旨,不僅是文學,“一切美術作品也都是這樣,盡量表現,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語不能表現所有意旨也能達到美。深層探究4.請結合全文,闡釋“無言之美”的內涵。(1)“無言”中包含著無限深遠的情緒意旨。(2)“無言”是種含蓄藝術,簡單的表述常比冗長的演繹更值得玩味。(3)“無言”留下了廣闊的藝術空間,讓欣賞者獲得美的體驗。品味下面的內容,說說你品味到“無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術來表現思想和情感,與其盡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與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說出來,不如留一大部分讓欣賞者自己領會。因為在欣賞者的頭腦里所產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較盡量流露的還要更加深刻。以《孤獨之旅》為例,文章以鴨子下蛋結尾,這就給讀者留下了足夠大的想象空間,鴨下蛋了,杜小康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許要抒發自己長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我們在腦中構造圖景,這就是一種“無言之美”。拓展提升踏花歸去馬蹄香拓展延伸
蛙聲十里出山泉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本文以文學、音樂、雕塑等各類具體的藝術作品為例,分析了文學的言不必盡意,音樂的無聲勝有聲,以及雕刻的含蓄不露等表現出來的“無言之美”,闡述了“說出來的越少,留著不說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這一美學觀點。布置作業請你在下面的體現無言之美的古詩詞名句中任選一句進行賞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關雎教案設計
- 2024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課件 3.1 做個追夢少年
- 小學英語新版-牛津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教學設計及反思
- 餐飲行業新員工入職培訓
- 安全生產事故預防措施重點基礎知識點
- 夏令營家長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勞務派遣外包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安置房合同范本
- 預防細菌安全課件
-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得體表達實戰演練題庫試題集
- 民用無人機操控員執照(CAAC)考試復習重點題庫500題(含答案)
- 腰痛中醫辯證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 作業設計
- 20以內加減法混合計算題進位加退位減幼兒小學生口算訓練
- 2024年4月自考04735數據庫系統原理試題及答案
- JTG-T-D33-2012公路排水設計規范
- 2024光伏電站索懸柔性支架施工方案
- GJB9001C-2017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表格匯編
- 2024年山東省慶云縣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數學試題
- 【高中語文】《秦腔》說課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第四十一中學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