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_第1頁
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_第2頁
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_第3頁
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_第4頁
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2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基本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做形——干燥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基本工藝流程:鮮葉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攤放:鮮葉采摘后到殺青前的管理。1)目的:蒸發(fā)鮮葉中部分水分,減小細胞張力,使葉子柔軟,利于殺青。散發(fā)青草氣,增進香味。促使部分化學成分的生化變化,提高茶葉品質。如:多酚類、氨基酸、糖、香氣等。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攤放:鮮葉采摘后到殺青前的管理。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方法:場所:室內篾墊,清潔、陰涼、通風。厚度:<10cm,具體而定。時間:5~8h,每2~3h翻一次葉。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攤放程度:含水量70%左右。感官:看:葉色由翠綠轉為暗綠,表面光澤消失。嗅:青草氣基本消失,有花果香。捏:葉質較柔軟。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攤放程度: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殺青1)殺青的定義:青,指鮮葉。即采取高溫措施鈍化酶的活性,破壞鮮葉的組織結構,以改變鮮葉的性質。是形成和提高綠茶品質的關鍵技術措施。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殺青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殺青目的。徹底破壞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的酶促氧化,形成綠茶綠湯綠葉品質。散發(fā)青草氣,發(fā)展茶香。改變內含成分的性質,促進綠茶品質的形成。蒸發(fā)部分水分,使葉質變柔軟,便于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殺青目的。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1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殺青三原則高溫殺青,先高后低綠葉紅梗紅葉茶多酚多酚氧化酶鄰醌

聚合

聯苯酚醌

氧化

茶黃素(橙黃色)……茶湯

氧化

茶紅素(棕紅色)……茶湯

和蛋白質結合沉淀水不溶性物質……葉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殺青三原則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1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先高氧化酶:多酚氧化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等,各酶對溫度反應不一。溫度對酶的雙重效應,茶葉中:15~550C,酶活性升高;>650C,酶活性開始下降;700C,開始鈍化,>800C,酶短時間內變性。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先高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1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后低:水分減少,葉易焦邊焦葉;葉綠素破壞,色黃;對高溫的理解:在不產生紅梗紅葉的情況下,以低溫為好,有利于品質的形成(色澤、香氣、滋味)。生產上具體應用:兩次殺青。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后低: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1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拋炒:優(yōu)點是散發(fā)水蒸氣、青草氣,降低葉溫,香氣好,葉色翠綠,但應掌握度,否則,焦邊焦葉,短碎,殺青不勻,甚至紅梗紅葉。悶炒:利用高溫蒸汽的穿透力,迅速提高葉溫,殺勻殺透,但時間過長,易產生水悶氣,葉色黃變。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1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拋、抖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1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生產上:嫩葉:多拋少悶,拋悶拋老葉:多悶少拋芽葉肥壯:多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1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嫩葉老殺,老葉嫩殺嫩葉:水分多,酶活力高老葉:水分少,纖維素含量高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嫩葉老殺,老葉嫩殺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1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手工殺青:機具:炒茶鍋、畚箕、簸箕、抹布、棕掃帚、制茶專用油等。鍋溫:鍋底溫度2000C左右。判斷方法:用溫度計量;看鍋底白天成灰白色,晚上呈紅色;用手離鍋心30cm處有明顯刺熱感;涂抹潤滑油很快融化;鮮葉入鍋中有劈啪爆聲。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1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手工殺青: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1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手工殺青:投葉量:1kg以下。時間:5min左右。方法:鍋溫適宜時——搽少許制茶油——倒入鮮葉——先拋炒1min——悶炒1min——拋炒1min,以后交替進行至殺青適度。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2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機械殺青:機具:鍋式殺青機、滾筒殺青機、瓶式殺青機、蒸氣殺青機等。以滾筒殺青機為例:先開機——升溫至2000C——投葉,殺青完后先降溫至40~500C,再停機。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21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2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機械殺青: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瓶式殺青滾筒殺青蒸青機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2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5)殺青程度殺青葉含水量58%左右;感官:看:葉色變暗綠,失去光澤;手感:折梗不斷,揉軟有粘性,緊捏葉子能成團,稍有彈性。嗅:青草氣消失,花果香顯露;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5)殺青程度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2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1)定義: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葉面積縮小卷緊成條,起初步做形的作用。2)目的:卷緊條索,為炒干成條打好基礎;適當破壞葉組織,以利茶汁沖泡。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2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3)揉捻原則:冷揉原則:嫩葉纖維素含量低,蛋白質果膠豐富,冷揉利色澤;加壓輕—重—輕原則:先輕后重,逐步加壓,輕重交替,最后不加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2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4)揉捻方法:手工揉捻:在軟扁或畚箕上進行。手法:推揉、團揉機械揉捻:機械有20、25、30、35、40型等揉捻機。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2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4)揉捻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2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5)揉捻程度:成條率在80%以上,細胞破壞率45~55%;手摸茶葉有潤濕粘手感,芽葉緊卷成條。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2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干燥1)目的:蒸發(fā)水分,便于貯藏。進一步形成茶葉的色香味。塑造不同形狀的外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干燥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3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干燥特性階段性:第一節(jié)階段(初干):水分60—40%,以蒸發(fā)水分,破壞殘余酶活性為主。第二階段:水分40—20%,塑形階段。第三階段:水分20—5%,定型及香味品質形成階段。分次干燥:一次干燥易造成茶葉外干內濕,不利貯藏保鮮。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4、干燥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干燥特性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3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干燥方法烘干:烘籠烘干、機械烘干毛火:1000C,厚度:2~5cm,至7~8成干。足火:600C,至足干。炒干:據不同類型名茶而不同。半烘炒:烘炒結合。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4、干燥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干燥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3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干燥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4、干燥烘籠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干燥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3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針形名茶品質特征:外形條索緊細圓直,似松針,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湯色清澈明亮;滋味濃醇;葉底嫩綠明亮。2、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初干——做形——干燥。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針形名茶品質特征:二、針形名茶加工34針形名茶南京雨花茶針形名茶南京雨花茶3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1)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同前。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3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2)做形:工具:做形臺、針形茶做形機。手工做形:手法:理條、搓條。原則:輕、重、輕。程度:含水量15%左右。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37針形茶做形手法:理條搓條針形茶做形手法:3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機械加工:在做形機內完成,利用弧形槽水平來回震動理直茶條以及加壓棒的重力作用揉緊茶條。3)干燥:平臺上或烘干機上進行,溫度600C左右。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39針形茶做形針形茶做形4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如:華農綠針:鮮葉要求:芽頭、一芽一葉初展加工工藝: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做形——初干——足干——增香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如:華農綠針: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4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做形方法:機械:槽溫800C左右,每槽中加入100g左右初烘葉,2min后加入輕棒,茶條不粘手時,加入重棒,降溫至600C,并逐漸降低速度以能翻動茶條為度,至茶葉含水量20%左右為止.手工:整形平臺溫度800C左右;手法:理條、搓條,反復進行,至茶葉含水量15%左右;用力原則:輕、重、輕。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做形方法: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4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干燥:初干:溫度800C左右至九成干,攤涼;足干:溫度600C左。增香:溫度1300C左右,10秒鐘左右。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干燥: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4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扁形茶:龍井扁形茶類劍毫類1、龍井類名茶加工技術1)品質特征: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內質香高味濃,葉底嫩勻。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扁形茶:龍井扁形茶類三、扁形名茶加44扁形茶西湖龍井浙江盤安云毫扁形茶4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手工制作工藝流程;鮮葉——攤放——青鍋——輝鍋。機具:龍井鍋、制茶油、畚箕等。加工技術:鮮葉、攤放同前。手法:帶、抖(甩)、搭(捺、)、撳(挺)、抓(扣)、吐、蕩、鉤、磨、壓。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手工制作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4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青鍋:鍋溫2000C——800C左右,投入200g左右鮮葉;手法:帶、抖——搭、捺、甩。程度:八成干。

輝鍋:鍋溫600C~800C,投葉量:0.2~0.4kg;手法:帶、甩——捺、甩、拓、抓、扣、磨、壓——蕩、輕磨、鉤、吐;程度:足干,手捏茶條成粉末狀。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青鍋:鍋溫2000C——800C左右,47扁形名茶加工手法拓抖扁形名茶加工手法48龍井茶做形手法理條挺龍井茶做形手法理條挺49龍井茶做形手法抓壓龍井茶做形手法抓壓50龍井茶做形手法蕩鉤龍井茶做形手法蕩鉤5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機械加工流程:鮮葉——攤放——殺青——理條——做形干燥機具:滾筒殺青機、扁茶整形機或多功能機。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機械加工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5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如:特級西湖龍井茶品質特征: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形如碗釘,色澤略呈糙米色,芽長葉短;香高持久;湯色綠明;滋味甘鮮,葉底嫩勻成朵。具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如:特級西湖龍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5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特級西湖龍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特級西湖龍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5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如:特級西湖龍井茶加工技術:流程:鮮葉——攤放——青鍋——分篩——輝鍋。鮮葉:一芽一葉初展。青鍋:鍋溫:70~800C;投葉量:75~200g;手法:抖、帶、拓——搭、捺;程度:七成干。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如:特級西湖龍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5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篩分:用3、4號篩分出大、中、小號茶輝鍋:初頭茶:鍋溫550C左右,葉量:200g左右,手法:抖拓——輕抓、輕推、捺——抓推捺。中篩:鍋溫500C左右,葉量200g左右,手法:輕抓、輕推、輕捺——抓、推、捺、磨、壓篩底:鍋溫:500C左右,葉量200g左右,手法:輕抓、輕推、輕捺——抓、推、捺.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篩分:用3、4號篩分出大、中、小號茶5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西湖龍井加工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西湖龍井加工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5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劍毫類名茶加工技術1)品質特征:外形扁平挺直,絨毛顯露。2)手工制作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做形——烘干。機具:龍井鍋、制茶油、畚箕、烘籠或烘干機。加工技術:殺青技術同龍井茶青鍋。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劍毫類名茶加工技術三、扁形名茶加工5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機械加工工藝流程:鮮葉——殺青——做形——烘干。機具:滾筒殺青機、多功能機、烘干機。加工技術:鮮葉、殺青同前。做形:溫度:800C~600C;投葉量:約100g/槽,待葉子不粘手時加輕棒,八成干。烘干:溫度600C左右。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機械加工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59扁茶做形機扁茶做形機6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敬亭綠雪產地:安徽宣城縣城北敬亭山。品質特點:形如雀舌,扁平挺直,色澤翠綠,滿披白毫,香氣青鮮,滋味濃醇爽口,湯色綠明,葉底呈朵。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敬亭綠雪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6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敬亭綠雪加工技術(手工):

鮮葉:一芽一葉初展,芽葉等長,不超過3cm。殺青做形:鍋溫1340C~1400C,投葉量0.2~0.25kg,做形手法:搭攏、理條,至四成干。干燥:毛火:溫度1100C,至七成干。足火:溫度600C,至足干。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敬亭綠雪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6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茶葉品質特征:外形條索緊細,卷曲,色澤綠潤,香氣清高,湯色綠明,滋味鮮醇,葉底嫩綠明亮。2、基本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揉捻——搓團做形——干燥。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茶葉品質特征: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63碧螺春碧螺春6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1)手工加工:機具:炒茶鍋、畚箕、制茶專用油等。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6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技術:攤放、殺青同前。揉捻:在炒茶鍋中熱揉。鍋溫:700C~800C

方法:手握葉子沿鍋壁單方向盤旋滾動,每3~4周解塊一次。原則:輕——重——輕。含水量:50%左右。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技術: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66碧螺春茶揉捻、做形搓團

揉捻碧螺春茶揉捻、做形搓團6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搓團做形:鍋溫:600C左右。方法:將鍋中茶團一分為二,按搓團——定型——解塊方式反復進行。原則:輕——重——輕。含水量15%左右。干燥:在炒茶鍋中放一干凈紙,上薄攤茶葉,溫度600C左右,至足干。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搓團做形: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6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機械加工:

流程:鮮葉——殺青——揉捻——做形——干燥。機具:殺青機、揉捻機、卷曲形名茶做形機,烘干機等。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機械加工: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6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洞庭碧螺春產地:

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品質特征:

外形纖細、卷曲如螺、白毫顯露,清香高長,滋味爽口,葉底嫩勻成朵。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洞庭碧螺春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7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技術:殺青:平鍋鍋溫:1800C左右,葉量0.5~0.6kg,時間2~3min。轉為揉捻。揉捻:鍋溫800C左右,手法:手握葉團沿鍋壁同一方向翻滾,每3~4周解塊一次,用力輕、重、輕。時間15min左右,至茶不粘手,改為搓團手法。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技術: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7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技術:搓團:鍋溫60~700C,方法:茶葉分為兩團,分別進行搓團——定型——解塊,反復進行。時間10~12min,至九成干。

干燥:鍋溫:600C,烘至足干。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技術: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術72碧螺春做形碧螺春做形73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74卷曲形名茶烘焙機卷曲形名茶烘焙機75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76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77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78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7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基本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做形——干燥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加工基本工藝流程:鮮葉8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攤放:鮮葉采摘后到殺青前的管理。1)目的:蒸發(fā)鮮葉中部分水分,減小細胞張力,使葉子柔軟,利于殺青。散發(fā)青草氣,增進香味。促使部分化學成分的生化變化,提高茶葉品質。如:多酚類、氨基酸、糖、香氣等。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攤放:鮮葉采摘后到殺青前的管理。8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方法:場所:室內篾墊,清潔、陰涼、通風。厚度:<10cm,具體而定。時間:5~8h,每2~3h翻一次葉。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8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8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攤放程度:含水量70%左右。感官:看:葉色由翠綠轉為暗綠,表面光澤消失。嗅:青草氣基本消失,有花果香。捏:葉質較柔軟。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攤放程度: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8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殺青1)殺青的定義:青,指鮮葉。即采取高溫措施鈍化酶的活性,破壞鮮葉的組織結構,以改變鮮葉的性質。是形成和提高綠茶品質的關鍵技術措施。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殺青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8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殺青目的。徹底破壞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的酶促氧化,形成綠茶綠湯綠葉品質。散發(fā)青草氣,發(fā)展茶香。改變內含成分的性質,促進綠茶品質的形成。蒸發(fā)部分水分,使葉質變柔軟,便于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殺青目的。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8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殺青三原則高溫殺青,先高后低綠葉紅梗紅葉茶多酚多酚氧化酶鄰醌

聚合

聯苯酚醌

氧化

茶黃素(橙黃色)……茶湯

氧化

茶紅素(棕紅色)……茶湯

和蛋白質結合沉淀水不溶性物質……葉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殺青三原則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8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先高氧化酶:多酚氧化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等,各酶對溫度反應不一。溫度對酶的雙重效應,茶葉中:15~550C,酶活性升高;>650C,酶活性開始下降;700C,開始鈍化,>800C,酶短時間內變性。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先高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8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后低:水分減少,葉易焦邊焦葉;葉綠素破壞,色黃;對高溫的理解:在不產生紅梗紅葉的情況下,以低溫為好,有利于品質的形成(色澤、香氣、滋味)。生產上具體應用:兩次殺青。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后低: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8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拋炒:優(yōu)點是散發(fā)水蒸氣、青草氣,降低葉溫,香氣好,葉色翠綠,但應掌握度,否則,焦邊焦葉,短碎,殺青不勻,甚至紅梗紅葉。悶炒:利用高溫蒸汽的穿透力,迅速提高葉溫,殺勻殺透,但時間過長,易產生水悶氣,葉色黃變。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拋、抖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生產上:嫩葉:多拋少悶,拋悶拋老葉:多悶少拋芽葉肥壯:多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拋悶結合,多拋少悶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嫩葉老殺,老葉嫩殺嫩葉:水分多,酶活力高老葉:水分少,纖維素含量高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嫩葉老殺,老葉嫩殺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手工殺青:機具:炒茶鍋、畚箕、簸箕、抹布、棕掃帚、制茶專用油等。鍋溫:鍋底溫度2000C左右。判斷方法:用溫度計量;看鍋底白天成灰白色,晚上呈紅色;用手離鍋心30cm處有明顯刺熱感;涂抹潤滑油很快融化;鮮葉入鍋中有劈啪爆聲。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手工殺青: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手工殺青:投葉量:1kg以下。時間:5min左右。方法:鍋溫適宜時——搽少許制茶油——倒入鮮葉——先拋炒1min——悶炒1min——拋炒1min,以后交替進行至殺青適度。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機械殺青:機具:鍋式殺青機、滾筒殺青機、瓶式殺青機、蒸氣殺青機等。以滾筒殺青機為例:先開機——升溫至2000C——投葉,殺青完后先降溫至40~500C,再停機。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7綠茶加工工藝培訓課件9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機械殺青: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瓶式殺青滾筒殺青蒸青機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殺青機具及技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9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5)殺青程度殺青葉含水量58%左右;感官:看:葉色變暗綠,失去光澤;手感:折梗不斷,揉軟有粘性,緊捏葉子能成團,稍有彈性。嗅:青草氣消失,花果香顯露;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5)殺青程度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1)定義: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葉面積縮小卷緊成條,起初步做形的作用。2)目的:卷緊條索,為炒干成條打好基礎;適當破壞葉組織,以利茶汁沖泡。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3)揉捻原則:冷揉原則:嫩葉纖維素含量低,蛋白質果膠豐富,冷揉利色澤;加壓輕—重—輕原則:先輕后重,逐步加壓,輕重交替,最后不加壓。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4)揉捻方法:手工揉捻:在軟扁或畚箕上進行。手法:推揉、團揉機械揉捻:機械有20、25、30、35、40型等揉捻機。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4)揉捻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5)揉捻程度:成條率在80%以上,細胞破壞率45~55%;手摸茶葉有潤濕粘手感,芽葉緊卷成條。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揉捻做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5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干燥1)目的:蒸發(fā)水分,便于貯藏。進一步形成茶葉的色香味。塑造不同形狀的外形。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4、干燥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10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干燥特性階段性:第一節(jié)階段(初干):水分60—40%,以蒸發(fā)水分,破壞殘余酶活性為主。第二階段:水分40—20%,塑形階段。第三階段:水分20—5%,定型及香味品質形成階段。分次干燥:一次干燥易造成茶葉外干內濕,不利貯藏保鮮。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4、干燥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干燥特性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干燥方法烘干:烘籠烘干、機械烘干毛火:1000C,厚度:2~5cm,至7~8成干。足火:600C,至足干。炒干:據不同類型名茶而不同。半烘炒:烘炒結合。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4、干燥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干燥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干燥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原理4、干燥烘籠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干燥方法一、名綠茶加工的基本工藝與10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針形名茶品質特征:外形條索緊細圓直,似松針,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湯色清澈明亮;滋味濃醇;葉底嫩綠明亮。2、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初干——做形——干燥。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1、針形名茶品質特征:二、針形名茶加工110針形名茶南京雨花茶針形名茶南京雨花茶11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1)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同前。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11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2)做形:工具:做形臺、針形茶做形機。手工做形:手法:理條、搓條。原則:輕、重、輕。程度:含水量15%左右。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113針形茶做形手法:理條搓條針形茶做形手法:11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機械加工:在做形機內完成,利用弧形槽水平來回震動理直茶條以及加壓棒的重力作用揉緊茶條。3)干燥:平臺上或烘干機上進行,溫度600C左右。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加工技術: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115針形茶做形針形茶做形116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如:華農綠針:鮮葉要求:芽頭、一芽一葉初展加工工藝: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做形——初干——足干——增香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如:華農綠針: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11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做形方法:機械:槽溫800C左右,每槽中加入100g左右初烘葉,2min后加入輕棒,茶條不粘手時,加入重棒,降溫至600C,并逐漸降低速度以能翻動茶條為度,至茶葉含水量20%左右為止.手工:整形平臺溫度800C左右;手法:理條、搓條,反復進行,至茶葉含水量15%左右;用力原則:輕、重、輕。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做形方法: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11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干燥:初干:溫度800C左右至九成干,攤涼;足干:溫度600C左。增香:溫度1300C左右,10秒鐘左右。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干燥:二、針形名茶加工技術11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扁形茶:龍井扁形茶類劍毫類1、龍井類名茶加工技術1)品質特征: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內質香高味濃,葉底嫩勻。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扁形茶:龍井扁形茶類三、扁形名茶加120扁形茶西湖龍井浙江盤安云毫扁形茶12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手工制作工藝流程;鮮葉——攤放——青鍋——輝鍋。機具:龍井鍋、制茶油、畚箕等。加工技術:鮮葉、攤放同前。手法:帶、抖(甩)、搭(捺、)、撳(挺)、抓(扣)、吐、蕩、鉤、磨、壓。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手工制作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12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青鍋:鍋溫2000C——800C左右,投入200g左右鮮葉;手法:帶、抖——搭、捺、甩。程度:八成干。

輝鍋:鍋溫600C~800C,投葉量:0.2~0.4kg;手法:帶、甩——捺、甩、拓、抓、扣、磨、壓——蕩、輕磨、鉤、吐;程度:足干,手捏茶條成粉末狀。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青鍋:鍋溫2000C——800C左右,123扁形名茶加工手法拓抖扁形名茶加工手法124龍井茶做形手法理條挺龍井茶做形手法理條挺125龍井茶做形手法抓壓龍井茶做形手法抓壓126龍井茶做形手法蕩鉤龍井茶做形手法蕩鉤127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機械加工流程:鮮葉——攤放——殺青——理條——做形干燥機具:滾筒殺青機、扁茶整形機或多功能機。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機械加工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128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如:特級西湖龍井茶品質特征: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形如碗釘,色澤略呈糙米色,芽長葉短;香高持久;湯色綠明;滋味甘鮮,葉底嫩勻成朵。具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如:特級西湖龍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129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特級西湖龍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特級西湖龍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130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如:特級西湖龍井茶加工技術:流程:鮮葉——攤放——青鍋——分篩——輝鍋。鮮葉:一芽一葉初展。青鍋:鍋溫:70~800C;投葉量:75~200g;手法:抖、帶、拓——搭、捺;程度:七成干。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例如:特級西湖龍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131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篩分:用3、4號篩分出大、中、小號茶輝鍋:初頭茶:鍋溫550C左右,葉量:200g左右,手法:抖拓——輕抓、輕推、捺——抓推捺。中篩:鍋溫500C左右,葉量200g左右,手法:輕抓、輕推、輕捺——抓、推、捺、磨、壓篩底:鍋溫:500C左右,葉量200g左右,手法:輕抓、輕推、輕捺——抓、推、捺.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篩分:用3、4號篩分出大、中、小號茶132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西湖龍井加工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西湖龍井加工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133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劍毫類名茶加工技術1)品質特征:外形扁平挺直,絨毛顯露。2)手工制作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殺青做形——烘干。機具:龍井鍋、制茶油、畚箕、烘籠或烘干機。加工技術:殺青技術同龍井茶青鍋。三、扁形名茶加工技術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2、劍毫類名茶加工技術三、扁形名茶加工134第四章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術3)機械加工工藝流程:鮮葉——殺青——做形——烘干。機具:滾筒殺青機、多功能機、烘干機。加工技術:鮮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