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說課稿哈爾濱市第二中學李娜《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說課稿(一)說教材【教材分析】1、單元教學重點:本課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這一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學習新聞和報告文學,單元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分清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客觀敘述與主觀評價,在此基礎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通過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2、課文特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獨辟蹊徑,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傾注情感于文字中,讓人震撼。【學生分析】學生平時經常接觸新聞,對新聞作品并不陌生,但他們缺乏理論指導,教師應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新聞文體的知識,新聞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種:一是新聞事實,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觀評價。引導學生把握這三方面的內容,并學會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培養學生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2)能夠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和本文的寫作意圖。2、過程與方法(1)課外收集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2)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運用自主預習——探究質疑——合作交流方法解讀文本。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沉痛的歷史,體會作者的沉痛心情和憂患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和平的道德情操。【教學重點】1、如何借助細節描寫、精辟議論、主觀抒情等藝術技巧闡發新聞魅力。2、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教學難點】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發現作品中極具新聞價值的“反差”,挖掘本則新聞的意義。說明:本課教學目標的設定既結合單元教學重點,又突出課文特點。一篇課文的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使學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我們應該做到讓學生在每一篇課文的學習中有所得,本篇課文我預計讓學生-學習品味文章語言,學習寫作特點,了解史實,獲得感悟。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設定主要依據課文內容和寫作特點,同時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關鍵語句上下功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舉一反三,在語句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積累寫作技巧和方法。(二)說教法【教學方法】目標導學,點撥導思,延伸遷移。說明:本課學習難度不大,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可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在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也很重要,確定問題,歸納要點,避免偏離課文教學和學習重點。(三)說學法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交流借鑒。說明: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為此,本課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創設較大的空間,充分利用學生的課程資源生成新的課程資源;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來理解課文。(四)說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報紙上的新聞,常常被人當作茶余飯后的消遣,有人喜歡看體育賽事,明星瑣事,有人關心保健常識,生活指南。但是,有一種新聞報道是需要我們站著讀乃至跪著讀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正是這樣“沉重”的新聞。它真實記錄了納粹集中營奧斯維辛的現在和過去,讓你在罪惡的人性面前熱淚縱橫,無地自容。有位思想家說過:奧斯維辛之后,我為自己是一個人而慚愧,因為我從來都不知道人是這樣一種罪惡殘暴的動物。又有人說:奧斯維辛之后沒有詩歌。如今這里一派寧靜,美國記者羅森塔爾會帶領我們再次走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門,去碰觸那段我們不愿碰觸的歷史。說明:導語傳達了一種歷史沉重感,奠定感情基調。二、創設情境:1、學生搜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相關資料,小組內加以整合,完成對奧斯維辛的文字介紹、圖片展示工作。2、閱讀課文,指導學生及時寫下自己的感受,運用批注手法記錄下自己的想法。說明: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練,概括性很強,如果脫離具體的背景材料不太容易領悟,布置學生查找相關材料,不僅讓學生熟悉歷史,也可以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領悟。加批注,是我認為有效的學習方法,它可以抓住一時的靈感,也有助于學生把握全文。三、研讀文本----------突破課文學習重點和難點1、把握內容:指導學生大致復述課文內容:(明確)參觀者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經過與感受。作者先寫布熱金卡現在太陽和煦,兒童在追逐游戲這樣祥和的景象,又說這種景象“最可怕”;進而寫到當年納粹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暴行;游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重溫歷史,參觀毒氣室、焚尸爐、女牢房、女囚絕育實驗室、長廊上的照片、執行絞刑的地下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強調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說明:這個環節主要鍛煉學生快速閱讀、篩選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把握,便于研討和交流。2、閱讀交流:學生閱讀課文后,用一個詞來形容羅森塔爾筆下的奧斯維辛帶來的感覺。說明:這個環節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引導學生品味課文,抓住看似平靜的敘述語言體會作者的強烈感情。3、品味鑒賞: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出一些重點語句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忽略了一些重要語句,教師將提示學生注意一些語句并分析它們的作用:(1)“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幾個兒童在追逐游戲。”說明:學生在初讀本句時,很可能不能體會它深刻含義,因此在分析這個句子的時候,我將插播《辛德勒的名單》中的一段電影剪輯,使學生的視覺受到強烈的沖擊,從而領會句子的含義:如此美好的景象與布熱金卡的歷史太不相配了,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個“不該”。灰暗的天空、沉悶的色調才是與它最相配的景象。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無一句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2)“這真像一場噩夢,一切都可怕地顛倒了……”說明:由這兩個語句總結出作者抒發了強烈的主觀情感,采用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的方式。(3)“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們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他們表情茫然”“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參觀者慶幸他沒有打開門進去”“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說明:通過這些語句引導學生分析出作品采用了一些文學手法,如動作描寫、神態和心理描寫等。課文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4)“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5)一排照片中間有一張美麗姑娘的照片特別引人注目,“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么呢?”(6)“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說明:由這三個語句引導學生分析出作品關注了一些細節,表達效果極好。高爾基稱細節是“隱藏在字里行間的魔術”。文學作品中的細節猶如電影的特寫鏡頭。它是用準確的語言把某一現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別突出、強調,從而將那一表象分外強烈地訴諸于讀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喚起具體而豐滿的藝術形象,從而增強作品的真實感和感染力。本文的細節描寫很突出,值得學生學習和借鑒。4、難點探究:問題(1)引導學生思考本文與一般的消息報道有什么不同?說明:這個環節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本篇課文的獨特性。新聞報道中,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由事實本身說話;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物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這篇文章中作者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作文章的重點來寫,字里行間凝聚著個人的情感,也正是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可謂神來之筆。這也是這篇并沒有寫下什么新聞的報道會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為新聞史上的佳作的重要原因。問題(2)一個如此有名的記者為什么要寫一篇早已眾所周知的新聞呢?發生在奧斯維辛的慘劇早已離我們遠去,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說明:我們閱讀一篇新聞,除了要關注形式上的創造,我們更應該關注到新聞的價值所在,《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在平靜的敘述中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這個環節引導學生挖掘本則新聞的現實意義。四、拓展閱讀---------加深理解《暴力真的能摧毀一切?》說明:將文章制成幻燈片播放,指定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創設課堂氛圍。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讓人讀來壓抑激憤,心中充滿對死難者的同情、對法西斯的憎恨,這種情感體驗可以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暴力真的能摧毀一切?不,在天真無邪的愛和人性面前,暴力讓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惡和渺小。劊子手們在這顆愛的童心面前顫抖著,因為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結局。五、課堂小結:前以色列總理拉賓在和平宣言中說:“幾萬個示威者的喊叫,還遠不如一個痛哭兒子戰死的母親的眼淚給我的震撼……”“一百多年了,我們在尋找家鄉;一百多年了,我們試圖平靜地生活,種下一棵樹、鋪好一條路……我們一邊夢想一邊作戰。一百年的戰爭和恐怖使我們傷痕累累,但不曾毀掉我們的夢想──我們百年來對和平的夢想……”“……我向來相信大多數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機會的。你們今晚聚集在此,證明了這種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傷害民主,我們必須抵制暴力。”人類需要奧斯維辛,沒有傷疤的歷史只會催生新的罪惡,產生新的苦難。讓我們謹以這樣的思考紀念400萬在奧斯維辛被無情摧殘的生命。說明:教授此文,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反思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可貴。六、作業設計:以《為了忘卻的紀念》為題寫一篇閱讀心得。說明:牢記歷史,引導學生從課文拓展開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ep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計劃
- 醫療行業銷售總經理客戶關系計劃
- 勞務資質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部編版小學語文考前復習計劃
- 2025年校園可持續發展教育計劃
- 別墅家居安裝服務合同樣本
- 個人養牛合同標準文本
- 2025衛生院環境衛生改善計劃
- 2024-2025學年度八年級組社會實踐活動計劃
- 北京中介合同標準文本
- FITS加氫說明書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
- 200句話搞定上海中考單詞(精華版)
- 船舶輔鍋爐的自動控制系統分析
- 新員工培訓考試【圖書專員】
- 防偽包裝技術
- 49000DWT江海直達成品油船設計
- 建設工程監理費計算器
- X互聯網公司WLAN無線網絡優化方案全解
- 裝配及檢驗規范(修訂版)【新版】
- 合成寶石特征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