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研究報告_第1頁
化妝品行業研究報告_第2頁
化妝品行業研究報告_第3頁
化妝品行業研究報告_第4頁
化妝品行業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妝品行業研究報告報告綜述:化妝品從屬性上講,易耗、難以證實又很難證偽,一個產品可能經年累月之后

才能顯示出效果而且幾乎不可以做嚴格的對照實驗,女性在使用過程中除了功

效與安全性還同時關注膚感、氣味、色彩、時尚甚至儀式感。化妝品行業較早

地在需求端實現了全球化,歐萊雅、雅詩蘭黛旗下的護膚大單品抹平了地域、

膚色、年齡等差別,暢銷全球,但產業鏈上供給端專業化分工則較少。從化妝品國際品牌的擴張歷程和代工廠的設立、發展階段來看,化妝品代工廠

的發展貫穿著幾項基本的原則: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穩定供應鏈等。韓國幾

家大型代工廠誕生時期正是國際品牌如歐萊雅、雅詩蘭黛、聯合利華等全球化

擴張至亞洲大陸的階段(背后是該等國家和地區消費水平提升、同時逐步放開

市場、降低外商進入壁壘),而當這些品牌商在新的市場站穩腳跟、有穩定的

消費基礎之后(或前期已經進行大量的市場研究而直接選擇自建工廠),在一

定程度上會選擇自建工廠,穩定供應鏈。行業β層面品類特征(如是否易耗品、是否標品、是否精密、是否不斷可細分

/升級等等)、生產特點(資金密集型還是人力密集型,生產技術難度、規模

效應是否顯著)、以及外力推動(如是否特許經營、政策與監管)奠定代工廠

是否容易長大的基礎。而具體公司層面,不同公司有不同成長路徑,在初期階

段或可選擇“野蠻”生長,但隨著行業不斷成熟、監管趨嚴,能夠在“微笑曲

線”兩端——研發與品牌——發力的代工廠預期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但代工

廠自建品牌與品牌商存在天然競爭關系,基于可持續的、長期穩定合作關系角

度,代工廠做大更可行的方向是研發。2021

1

1

日起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相關配套文件也在陸

續發布,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品牌商對產品質量控制要求預計將提高,化妝

品代工廠龍頭得益于良好的生產規范和質量控制有望受益,代工廠端將有明顯

出清,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一、幾大消費品代工行業特點(一)電子消費品行業電子消費品涉及的通信、電子行業全球化、專業化分工強,誕生大型的供應商。電子消

費產品連接基本物理原理與實際產品,結構復雜,電子元器件多但標準化程度高、通用

性強,各部件精細化程度要求很高,生產及研發各部分的投入相對都比較重,全球化專

業分工,集約式、規模化生產甚至形成產業集群的方式顯著提高生產效益,且部分生產

線為人力資本密集型——人力成本也是產業鏈遷移重要的因素。但該行業技術迭代快、需求變化快,品牌掌握了終端需求、用戶畫像甚至核心技術,擁

有高議價,在選擇代工廠方面也有比較強的話語權;供應商更大的作用是充當品牌產品

化的工具,快速響應、節約生產成本、人工成本等。集中大客戶訂單的代工廠在生產上

有優勢,但是該等優勢并非獨有,有一定的可替代性(視品牌方訂單去向而定,即品牌

方扶持哪家供應商)。過往蘋果產業鏈上誕生了富士康、歌爾股份、立訊精密等優秀公

司但有一定的行業格局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品牌方與代工廠的話語權衡與變遷,

前者對后者的態度和力量制衡對于代工廠的發展至關重要。(二)運動服飾行業與申洲國際化妝品代工廠屢屢被與紡織服裝業的申洲國際一并提及,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服飾行業

也呈現出了功能性、時尚化趨勢,其中運動及快消類型的細分服飾領域增長較好且出現

全球化分工。同時運動服飾相比于一般的服飾也有相對標品,工序較為確定等特點,產

品換季要好于普通服裝和快消屬性的服飾,該賽道上孕育出申洲國際這一強大的代工廠。專注、誠信、精細化管理、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升級與改造設備,持續研發新的材料

和技術,標準化、模塊化生產、內部生產動線優化和協同等等,助力申洲按時保質保量

交貨,切入到諸多國際大牌的核心(甚至第一大)供應商。2019

年申洲國際收入

227

億元,扣非凈利潤

47

億元,roe在

20%+,凈利率

20%+。申洲

客戶結構非常集中,前四大客戶(均為其單獨建立專用工廠)合計占比約

80-90%。申洲

國際已經建立起相當的規模優勢,年產量超過

4

億件,毛利率目前在

30%以上。Nike的合作生產商近年來愈發集中,2019

年前兩大生產商占比均超過

10%,前五大合作

生產商合計占比約

48%。我們從

Nike可持續發展報告中觀察到,Nike選擇代工廠最關

注的幾個方面是:產品質量(產品問題、不良率、生產規范)、產品交付速度、生產成

本(價格競爭力、價格核算等)、可持續發展(精益生產、社會責任、環保意識、勞工、

安全等),綜合這些因素評估代工廠優劣,分為

red(<60

分,觀察待淘汰)、yellow(60-69

分,需整頓來符合要求)、bronze(70-84

分,符合生產要求)、silver(85-94

分,行業

引領者,超過標準,富有創新精神)、gold(95-100

分,全球生產模范,遠超標準)五

個等級。申洲國際之所以備受國際品牌青睞,成為其核心供應商,我們總結與下述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申洲國際產業鏈條完整,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產品和服務。申洲是中國最大的垂

直一體化成衣制造商,集織布、染整、印繡花、裁剪與縫制四個完整的工序于一身,產

品涵蓋了所有的針織服裝,包括運動服、休閑服、內衣等。其二,富有研發與創新精神,為客戶提供獨特的高附加值產品,最終滿足消費者需求。

面料品質和科技含量是服裝(特別是功能性服飾)的核心點,申洲國際參與下游客戶的設計

環節,研發合適的面料并生產。為核心客戶生產專業面料,如與優衣庫共同研發的吸汗/

透氣/柔軟功能性面料

Airism,與

NIKE共同研發的輕盈/保暖/透氣面料

TechFleece以及

針織鞋面等。公司會與特性客戶簽署保密協議保護客戶的專利權,申洲為多個大品牌建

立專用工廠,既可以有效保護客戶生產信息相互隔離,也易于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生產標

準。2019

年公司申請專利

101

項(70

項實用新型專利、31

項發明專利),到

2019

年公

司已申請的專利

413

件(278

項實用新型+135

項發明),新材料面料專利有

143

件,生

產過程中對設備工藝改造創新及制衣模板類的相關專利有

270

件。2019

年公司獲得由中

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頒發的“紡織之光”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

申洲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而且,申洲產能分布合理,分散風險(諸如政策風險、區域風險等),提高供應鏈效率

和經濟性。申洲搭載紡織產業鏈轉移的順風車(公司早在

2005

年即建廠柬埔寨,并于

2012

年開始加快在越南和柬埔寨的廠房建設和制造以降低公司人力成本,輔以模塊化、

標準化生產,易上手且操作簡單),合理布局產能,目前在全球擁有五大生產基地和三

大銷售辦事處(上海、香港、日本),國內生產基地分布在寧波、衢州、安慶等地,海

外工廠主要分布于越南及柬埔寨。此外,公司面料和制衣一體化,且有合理的工序間鏈

接與布局,供應鏈快速反應、降低品牌商采購成本。申洲注重

ESG,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意識,能夠很好地解決

labor、health&

safety問題,

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公司創新中心的意義除了設計更友好的產品、多樣化產品、縮短開

發周期、節省人力物力外,還有融入綠色產品元素,省料、減少化學品使用、促進員工

生產環境更安全健康。2015.9

起申洲獲納入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2018

2019

年公司獲得香港品質保證局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進階指數的

A認證(考察企業管治、社

會福祉、經濟增長及環保四項指標)。供應鏈穩定。申洲國際很強的契約精神、服務意識、服務能力,使得其與品牌商合作雙

方的道德風險小,品牌與申洲國際的關系互利互惠,互相信任與依賴,和諧相處。(三)化妝品行業關于化妝品的一些特征我們在此前報告已經做了詳細的分析:易耗、難以證實又很難證

偽,一個產品可能經年累月之后才能顯示出效果而且幾乎不可以做嚴格的對照實驗,女

性在使用過程中除了功效與安全性還同時關注膚感、氣味、色彩、時尚甚至儀式感。

化妝品行業較早地在需求端實現了全球化,歐萊雅、雅詩蘭黛旗下的護膚大單品抹平了

地域、膚色、年齡等差別,暢銷全球,但在供給端專業化分工微乎其微。歐萊雅在全球

39

個工廠;雅詩蘭黛主要在美國、比利時、瑞士、英國、加拿大等地生產產品,擁有

現代化工廠,生產基本為自動化工藝,除了自有工廠外,也采用全球第三方代工廠網絡

靈活調整,如雅詩蘭黛在中國生產的商品主要委托瑩特麗化妝品(蘇州)完成。

從化妝品國際品牌的發展歷程和代工廠的設立、發展階段來看,化妝品代工廠的發展貫

穿著幾項基本的原則: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穩定供應鏈。韓國幾家大型代工廠誕生時

期正是國際品牌如歐萊雅、雅詩蘭黛、聯合利華等全球化擴張至亞洲大陸的階段(背后

是該等國家消費水平提升、同時逐步放開市場、降低外商進入壁壘),而當這些品牌商

在新的市場站穩腳跟、有穩定的消費基礎之后(或前期已經進行大量的市場研究而直接

選擇自建工廠),在一定程度上會選擇自建工廠,穩定供應鏈。

保健食品(對應仙樂健康)與個人衛生護理用品(對應豪悅護理)等細分板塊分屬其余

細分專業領域,此處不做過多展開。二、化妝品代工廠成長的β與α代工廠開展業務,一方面是與品牌商合作,另一方面也與品牌商存在博弈關系。大的行

業空間相對容易誕生較大的代工廠商(必要條件),品牌選擇代工廠模式一為降低成本、

二是控制投資風險,同時也需注意代工生產的品控與供應鏈穩定性。代工廠是否容易長

大,我們判斷在行業β層面受品類特征(如是否易耗品、是否標品、是否精密、是否不

斷可細分/升級等等)、生產特點(資金密集型還是人力密集型,生產技術難度、規模效

應是否顯著)、以及外力推動(如是否特許經營、政策與監管、招商引資環境等)影響。

而具體公司層面,不同公司有不同成長路徑,在初期階段或可選擇“野蠻”生長,但隨

著行業不斷成熟、監管趨嚴,能夠在“微笑曲線”兩端——研發與品牌——發力的代工

廠預期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但代工廠自建品牌與品牌商存在天然競爭關系,基于可持

續的、長期穩定合作關系角度,或許代工廠通過研發建立壁壘是更可行之路。(一)大水養大魚,增量市場孕育機會2020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12.94

億臺,按照大約

350-400

美元的

asp計算,總體市場規

模約在

4500-5000

億美元;根據歐睿數據,全球鞋服市場規模約在

1.4

萬億美金,運動類

鞋服市場規模

2020

年市場規模約在

3000

億美金;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約在

5000

億美金。

目前運動鞋服與個護行業尤其中國市場處在較快速增長期。根據歐睿國際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化妝品/護膚品、膳食補充劑、運動服飾等行業的增長

空間分別約

67%/64%、50%和

42%。近年來功效與安全性/健康理念愈加重要,化妝品特

別是其中的護膚品、運動服飾賽道均具有非標、可選、產品差異較大、非精密等特點,

另外化妝品易耗,運動鞋服業則耐用;細分需求驅動下,化妝品產品之間不斷在衍生“夾

層”產品(隔離霜、BB霜、CC霜、肌底液等),推陳出新。從市占率看,化妝品、保健品和女性衛生護理行業終端消費相對分散;運動服飾則頭部

集中效應明顯,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家市占率即達

43.3%。相對應的代工廠端,申洲國際深度綁定行業前兩大龍頭公司耐克和阿迪達斯(收入貢獻

52.1%),表現出強強聯手的態勢;相比之下其他代工廠雖有大牌加持,但其大客戶

在自身行業地位尚未樹立如耐克和阿迪達斯般強大的品牌旗幟。(二)化妝品產業鏈擴張與代工中國化妝品行業終端市場按照歐睿口徑約

5000

億元左右(不包含跨境電商、免稅等渠道

的終端銷售額),全球個護及美妝(bpc,beautyandpersonalcare)市場規模

2019

年規

模約在

5000

億美元左右。除了品牌自產外,全球特別是韓國誕生了幾家大的代工廠(科

瑪、科絲美詩、cosmecca在

2019

年營收合計為

190.81

億元,包含科瑪的制藥部分;扣

除科瑪制藥部分后衛

148.58

億元),并且韓國幾家代工廠收入增速遠超韓國消費市場終

端增速,背后一方面是行業集中度提升,另外是國際擴張。1、化妝品的區域擴張化妝品領域歐美企業發展較早,日本也有資生堂誕生在

19

世紀,在我們日常研究較多的

國家和地區(日本、韓國及中國市場),化妝品領域都或多或少存在過保護民族產業而

國內企業有限競爭的局面,隨著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國家層面放開外資品

牌進入,行業進入相對自由競爭的狀態。韓國在上世紀

80

年代逐漸降低關稅壁壘(背后是其發展的歷史階段、經濟增長動力切換

等國內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外國品牌開始進入,直至

1990

年放開外資在韓零售,1993

年歐萊雅正式進入韓國。90

年代后的韓妝表現出分化。80、90

年代中國化妝品人均消費依然較低,同時也有一定的進入壁壘,但

90

年代諸多

國際品牌看到了中國消費市場潛力(也有宏觀背景的變化:90

年代初中國明確“中國經

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布局中國市場(事實上歐萊雅

等國外化妝品企業集團對于中國市場的研究始于更早的階段)。之后隨著消費水平的提

升,外資品牌進入壁壘也在下降。據可考證信息,1994.1.1

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消費稅暫行條例中,化妝品消費稅率為

30%,護膚護發產品消費稅率為

17%;2009

修訂后施行的化妝品消費稅率統一為

30%。2016

年底中國調整了化妝品消費稅稅率,高

檔化妝品消費稅率降至

15%、普通化妝品取消消費稅征收,國際化妝品牌推動中國化妝

品市場增長,高檔化妝品更是推力顯著。近年來中國也在不斷降低進口化妝品的關稅。

中國市場的放開,也吸引了海外代工廠商的異地擴張?;谶壿嬇袛?,品牌拓展海外市場,尤其是遠距離市場,一方面來回物料及產品運輸成

本高,而且時間周期顯著拉長,也正因此化妝品品牌生產跟隨品牌終端銷售而拓展到其

他市場,在此過程中也借助代工廠的力量。具體選擇自建工廠、還是成立合資公司、或

是借力代工廠,在非自由市場環境下,或許也受到較大的當地政治經濟環境和政策影響。歐萊雅在

1980

年以與韓國化妝品公司(HANKOOKCOSMETICS)的技術聯盟方式進入

韓國,在外資獲準進入韓國市場零售渠道后,歐萊雅

1993

年即在韓國成立了

Kobel公司,

與韓國化妝品和

Mandam在

1994

年合資成立了

EleganceWorld,1997

年與韓國化妝品的

技術聯盟終止,2000

Kobel更名為

L’OrealKorea(2003

年變為

LOK)。而

90

年代韓

國化妝品生產端發生的變化則是三大化妝品代工廠也先后成立。

90

年代初期,韓國代工廠在外資品牌進入、引進日本代工廠技術的背景下快速成長,遠

高于行業增速。1990

年日本科瑪與韓國科瑪創始人在韓國設立合資公司韓國科瑪,1992

年科絲美詩前身韓國

Milott也是與日本化妝品

ODM企業

MILOTT簽訂技術合作協議而

成立。根據科絲美詩招股說明書,2000

年科絲美詩和科瑪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

33.26%

29.1%;合計超過韓國代工廠市占率六成。彼時兩家代工廠已獲得了

LG、韓國化妝品、

高麗雅娜、漢寶化妝品(這些品牌在韓國當時體量居于前列)、聯合利華等品牌的代工

訂單。據科瑪

2019

年報,目前韓國大約有

2、3

百家公司正在參與韓國國內的

odm/oem市場,其中三大代工廠市場份額估計約

40%(韓國代工廠也為他國品牌代工)。韓國化

妝品代工行業也呈現出集中→分散、再分散→集中的過程。對代工廠來說,就近生產的戰略意義除了開源(獲得附近地區的代工訂單)還有節流:

即取之于

local用之

local可節省物流成本、生產成本和時間成本,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下

獲得競爭力。2000

年開始,三家代工廠公司以韓國為起點進軍海外市場,在亞洲、歐美

多個地區布局。

科絲美詩

2013

年通過收購

L’Oreal俄亥俄工廠而進入美國市場,主要服務歐萊雅、強生、

玫琳凱等品牌;2017

年收購美國

top3

ODM巨頭

NU-WORLD,借力后者的產品品質

和營銷專長加速拓展彩妝市場??片?/p>

2016

年與北美最大的化妝品采購商

Wormser一同

收購美國彩妝

ODM企業

PTP(韓國科瑪控股

51%,Wormser獲

49%股權),結合

Wormser的營銷進軍北美;2017

年收購專業生產護膚和個護產品(包括固體香水)的加拿大公司

CSR(控股

85%),進一步擴大美洲市場。蔻詩曼嘉

2018

年收購韓國上市企業中唯一一

家以美國為基礎的化妝品企業

Englewoodlab(34.7%股份),為全球

100

多個美妝品牌生

產產品,奠定國際

ODM企業的基礎。截至

2019

年,科絲美詩、科瑪、cosmecca在全球擁有的生產工廠數分別為

13、9、8

個,

其中科絲美詩有

9

個海外工廠數量最多,而科瑪、cosmecca則海外布局相對較少,科絲

美詩更多地利用了化妝品全球化的杠桿。截至

2019

年,科絲美詩的工廠分布于韓國京畿

道、中國上海和廣州、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美國俄亥俄州和新澤西州、泰國曼谷,韓國

科瑪(化妝品業務)則分布于在韓國、中國、美國、加拿大

4

個國家,蔻詩曼嘉也在韓

國、中國、美國擁有

8

家工廠,研發生產行銷網絡遍及全球。產能方面,根據官網數據和年報數據,2019

年科絲美詩全球產能

18.0

億件,其中上海和

廣州的工廠產能合計共

9.98

億件,占比

55.3%??片敾瘖y品產能共計

7.5

億件,北京與

無錫的工廠共

2.9

億件,占比

38.7%。蔻詩曼嘉產能共計

4.8

億,在中國的產能為

0.9

億,

占比

18.8%。產量方面,科絲美詩、科瑪、蔻詩曼嘉分別為

7.6

億、3.7

億、2.7

億,產能

利用率分別為

42.0%、49.5%、57.2%。由于產能的計算一般以二班制為標準,而化妝品

ODM企業

B2B訂單對生產計劃和性能有較大影響,生產受人為因素和工作變動的影響

較大,因此設備的利用率不高。2、化妝品代工廠緊跟品牌

CopytoChina特殊的歷史變化背景下,國際大牌約在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布局中國市場,國際代工廠則

略微滯后品牌小幾年正式在華建廠投資,我們認為這主要基于相較品牌商以非自建工廠

進入中國的方式而言(歐萊雅除外,早期已做了很多市場研究工作),代工廠的固定資

產較重,其市場擴張的風險較高,其擴張于華相較謹慎。但隨著中國市場的規模提升的

確定性較高時(大約在

2010

年開始,中國

BPC市場發展較快,電商起步),代工廠則

開始大踏步地

CopytoChina,為國際品牌代工的同時也開發中國國內化妝品品牌為客戶。從品牌端來看,歐萊雅在亞太地區的增速自

2008

年開始明顯高于其他地區,以其較為靈

活的市場手法充分把握中國化妝品成長的紅利,亞太區特別是中國收入貢獻持續增大。

2019

年中國成為歐萊雅第二大銷售市場,2020

年疫情影響下歐萊雅在中國獲得

27%的高

速增長,保持了第二大銷售市場的地位。代工廠端來看,科絲美詩

2004

年進入中國,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

客戶數超過

100

個,合作客戶包括自然堂、韓束、卡姿蘭、百雀羚等多家知名品牌。在

廣州、上海兩地設有

4

家工廠,可生產彩妝及基礎化妝品。2014-2019

年科絲美詩中國區

銷售額從

1169

億韓元增長至

4818

億韓元(按當前匯率計,約人民幣

27.6

億元,占科絲

美詩總收入的

36.2%),CAGR達

32.7%。2020

年科絲美詩中國區銷售額共計

4677

韓元,上海地區和廣州地區分別實現

3393

億元和

1284

億元,分別同比-8.8%和+16.8%,

其中上海地區銷售收入下滑主要系客戶公司銷售標準變化,廣州地區的增長則得益于電

商滲透率的進一步提高和雙十一的刺激帶動。結合中國化妝品代工廠的規模格局,科絲

美詩占據中國化妝品

OEM/ODM企業第一梯隊。韓國科瑪

2007

年在中國成立分支——科瑪化妝品(北京)有限公司,2016

年投資

9000

萬美元設立在中國的第二個分支——科瑪化妝品(無錫)有限公司,于

2018

年正式投產,

可同時生產基礎和彩妝化妝品,絲芙蘭、謎尚、伊蒂之屋等品牌均是科瑪的客戶。2019

年,盡管科瑪全球的銷售額(含制藥部分)超過了科絲美詩,但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約

4.5

億元,占有率遠不如科絲美詩。蔻詩曼嘉則起步較晚,2013

年進入中國市場。但

其近年來也在加快布局,先后在蘇州、佛山、平湖建立起

3

座工廠。2020

年其總收入是

19.84

億元(以人民幣計算,同比下滑

3.53%)。3、代工廠的

alpha——研發&為品牌商著想微笑曲線比較清晰地闡明了產業鏈環節上一般的價值分配規律,但制造商可以通過研發

或者營銷方式來獲取更高的附加值。從競爭程度上來說,當前貿易環境背景下,研發依

然是全球范圍內的競爭;而品牌建設/營銷更偏向于區域內。對于消費品的代工企業而言,

向品牌端延伸意味著和品牌的合作間存在不穩定因素,因此也是代工廠較為謹慎的選擇。運動服飾行業中,如前所述,申洲國際除了沒有巨額營銷費用外,還通過強大的研發與

產業鏈一體化、精細化管理獲得了高于品牌商的凈利率和收入增速。2009-2019

年間申洲

國際的平均銷售凈利率為

20%,高于耐克(10%左右)和阿迪達斯(5%-10%左右);且

近年來凈利率有抬升趨勢。07-19

年間,申洲大部分年份收入增速跑贏兩家品牌商,且在

耐克供應商逐年縮減的供應鏈調整之下,申洲國際在耐克的占比提升明顯,實力可見。聚焦于化妝品行業中,韓國科瑪最早為日本科瑪在韓國成立的合資公司,而歐萊雅初期

則是攜技術與韓國化妝品公司合作。科絲美詩自創立之初,即設定了三個蘋果原則:夏

娃的蘋果(寓意著道德——企業要正直)、牛頓的蘋果(代表創新)、阿芙羅狄蒂的蘋

果(象征著美麗)。科絲美詩前身即為和日本化妝品

odm企業

Milott簽訂了技術合作協

議而成立,1994

milott退出,1996

年與日本知名化妝品

odm企業

ITC以支付特許權

使用費的方式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將其先進護膚與染發技術引進韓國,1999

年則獲得了

美國

Naterra公司專利物質

Indol3

的獨家國內使用權。根據招股書信息,科絲美詩于

98、

99

年即開始代工

LG、太平洋、聯合利華等;科瑪當時的客戶則有

LG、強生、漢寶化妝

品等。韓國代工廠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而中國諸多的代工廠則無此厚待。據科絲

美詩官網,2004

年成為韓國

odm行業中首家歐萊雅集團的成品供應商(為美寶蓮研發生

產眼影及眼線膏產品)。結合上述資料和部分渠道得知,韓國的代工廠與中國代工廠幾乎是兩條相反的路徑。韓

國代工廠誕生之初獲得了品牌商或者老牌代工企業的技術支持,發展初期就有機會接觸

到國際品牌的大客戶來進行合作,之后才拓展到國內外的中小品牌;而中國代工廠不少

是土作坊起家,部分龍頭企業也是先積累技術,建立起生產規范、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拿

手本事之后再去敲大品牌之門尋求合作。諾斯貝爾客戶拓展至聯合利華、愛茉莉太平洋、

寶潔;據媒體中國美妝網報道,同為代工廠的芭薇股份在

15

年來積累了

6000

多款成熟

配方,去年也憑借芝芝桃桃沐浴乳、啤酒、咖啡、甜橙等搖搖奶蓋創意產品與聯合利華

合作,近期也再度聯合推出高顏值的三色杯、星空杯產品。不同的發展路徑與特定的歷史階段有關、也與不同的政治經濟關系有關,但代工廠方做

大做強——特別是初始的技術方退出后——依然需靠不斷創新和研發。當今韓國科瑪已

經超過日本科瑪(2017

年銷售收入約為

23.86

億元),科絲美詩也后來居上成為全球第

一大代工廠商(2009-2011

年間兩家公司化妝品業務體量接近,2014

年后科絲美詩逐漸

與科瑪拉開差距)。代工廠客戶端資質往往能反映公司實力。據科絲美詩官網,2010

年獲得歐萊雅“InnovationExcellenceAward”獎項,也是第一家獲獎的韓國

odm企業、唯一獲得該獎的成品供應商

(其眼線膏產品成為全球熱賣單品);2012

年入選歐萊雅集團在全世界(23000

家供應

商中的)100

大供應商,也是韓國唯一一家受邀化妝品企業。2014

年科瑪有

3

個客戶銷售額貢獻在

10%以上,合計收入占比高達

47%;隨著韓國本土

渠道結構的變化——電商快速滲透,以及藥妝渠道快速增長、功能性產品的比例提升,

中小客戶的增多,2018年僅2個客戶銷售額貢獻在10%以上,合計收入占比也下滑至21.36%

(諾斯貝爾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近年來呈下降趨勢,2018

年約在

40%)??蛻艏卸认陆翟鰪娏舜て髽I的抗風險能力,同時新客戶帶來更多新需求,對代工企業的創新能力

及綜合實力提出了新的挑戰??蛻舻褪袌霏h境變化也致使代工企業面臨柔性化生產的考驗。2020

8

月,科絲美

詩宣布“少量生產體系”正式建成并開始試生產,這一舉動或許也將成為大型代工廠下

一步生產戰略的風向標。在此之前

MOQ(最小訂貨量)通常以萬為單位,而科絲美詩下

調少量生產體系的

MOQ標準,口紅、水乳、粉餅均可

500

個起訂。少量快速出貨,不

僅為品牌減負、解決后顧之憂,也減輕了代工廠很多經營風險,同時也是提升上游工廠

競爭力的一個方式。當前上游工廠競爭日益激烈,除了不斷打磨產品,從質量上提升競

爭力外,能為品牌提供柔性服務、針對性解決方案也是重要的一環。當然代工廠在高端護膚品及重大成分創新領域參與有限。自由市場下,化妝品生產入門

極低,單產品的設備投入少、流程簡單,成分功效性透明度高,產品配方比例可連續(精

細化程度要求略低)。而品牌商側重于成分創新、產品配伍和提升功效,對安全性、功效性、esg要求高,化

妝品

ODM則側重于工藝流程的改進,因此代工廠在核心專利上相比品牌商有一定差異。品牌商拳頭產品及自研成分歷經時間淬煉而成經典。歐萊雅玻色因成分無需多言。以雅

詩蘭黛小棕瓶為例,其主打“細胞修復”概念,1982

年首次將生物發酵技術和酵母提取

物應用到化妝品中,2009年推出的基因生物同步步修復科技以獨有的成分ChronoluxCB?

(專利活性物組分)作為主打成分來激活“時鐘肌因”,此后兩代產品均圍繞該成分展

開并升級,最終鍛造成為了雅詩蘭黛的明星產品。諾斯貝爾以膜材技術切入,以新型膜材強化黑科技質造。2013

年推出的天絲面膜出圈,

背靠纖維巨頭奧地利蘭精集團,與之共同開發天絲面膜。目前諾斯貝爾的面膜市占率水

平較高,2018

年中國面膜零售額為

253.04

億元,若以面膜加價率

2-5

倍(根據珀萊雅招

股書,面膜產品毛利率約在

40%,大牌面膜加價率略高)來計算且暫時忽略外銷影響(諾

斯貝爾外銷占比為

16.11%),諾斯貝爾

2018

年市占率約為

10-25%。諾斯貝爾經過多年的積累后,2020

年獲得了

Olay訂單(薇婭直播間雙十一首發了

Olay凍干面膜)。此外據調研信息聯合利華、愛茉莉太平洋

2020

年訂單相比

2019

年有所增

長,2020

年也新增了絲芙蘭訂單;新銳品牌層面,也與完美日記、花西子等有合作。2016-2018

年間諾斯貝爾面膜業務收入占比超六成,如此的產品結構和面膜本身的品類特

性,也允許諾斯貝爾充分調配產能,盈利能力高于國際龍頭(利潤率高也與客戶結構有

密切關系)。韓國化妝品代工市場形成寡頭競爭格局,科絲美詩等代工廠為補足工廠產能而快速擴張,

帶來的折舊占比較大,同時產能利用率略顯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利潤率有所下滑。中國前排化妝品代工廠基本具備重要資質認證,但在海外資質認證上科絲美詩和韓國科

瑪上相較中國走在前列。在研發投入上,品牌商研發費用率大約在

1.5-4%范圍內;代工廠研發費用率約在

3-8%,

而如果考慮整體研發費用情況,則大集團占有絕對的優勢,在研發人員、配方數、專利

數量層面更是有比較顯著的差距。三、新時代下化妝品生產與代工(一)電商渠道發展,中腰部品牌豐富化妝品電商渠道增長迅猛,同時也出現了線下連鎖的新業態和直播賣貨,近年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