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異記?中的幽冥情緣【內容提要】?廣異記?為唐前期大型志怪傳奇集,本文專就其中所載人鬼情緣故事與六朝同類故事比擬,論證廣異記雖上承六朝志怪形式,而表達轉趨曲折,人物形象細致,各方面技法都有進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脫離輔教動機,提升了小說創作意識的程度,展示唐人情致,開發小說的新時代興趣,即謂以志怪之體而用傳奇之法,是一部初唐小說由志怪演進為傳奇的代表作品。【關鍵詞】?廣異記?人鬼戀冥婚唐志怪傳奇一古小說中的幽冥情緣自六朝至唐代,志怪傳奇中涉及人與異類戀愛通婚的故事頗多,其中人鬼情緣當算是最重要的一環,且特具外鄉民俗色彩,先以相對穩定的形象與情調呈現于志怪傳奇,其后反復再現于宋人說話、明清
2、小說及近代創作。人鬼戀事,可以說是我國小說歷久不衰的創作資源。近代最早注意唐人小說中人鬼情緣的,是三十年代霍世休的?唐代傳奇文與印度故事?,文中特別說到?廣異記?,以為“在這方面戴氏孚所作甚多,算是最努力的一員。?廣異記?作者戴孚,生卒不詳,與為是書撰序的顧況,于至德同登一科,程毅中據此推斷其卒年五十七,當不晚于794年。?廣異記?所記多為開元天寶間事,書成于貞元五至九年間,值唐傳奇開展初興階段之末期,剛踏入全盛階段最初年。初唐小說開展至此,已在六朝志怪的根底上,綜合史傳、辭賦、詩歌、說話等多樣文體風格,積累大量創作經歷,開場出現新意念、新相貌的傳奇文。作為唐代早期小說集,?廣異記?介乎志怪傳
3、奇之間,標志小說由志怪演為傳奇的過渡開展。它篇幅最宏富,稍前有武周時牛肅的?紀聞?十卷,差不多同時成書而面世稍早的,有張薦744804年的?靈怪集?二卷,假設以量計,都為遜色。顧況序云:“原書二十卷,用紙千張,十余萬言。今?太平廣記?征引?廣異記?條目特多,凡313條,其數僅次于?酉陽雜俎?,其中304條當出原書,其余只有少數屬于誤錄。單是?太平廣記?所引,篇幅已近十余萬之數,大致保存了原書根本相貌,讀之可知初唐小說由志怪而傳奇的轉變軌跡。從小說開展的角度而言,唐代小說體制紛繁,題材殊多,評鑒唐人小說時,不得不作多方面的考慮,包括小說開展階段、故事來源、流播方式、撰作動機及讀者/承受者之間的微
4、妙關系等。唐初小說多取材怪異之神話或傳說,與民間故事關系特別親密,而神話、鬼話、幽冥怪談、人間奇事等往往長期在民間說話中流傳,不少故事先經集體口頭創造,后由文士記載。自口傳至筆錄,其間說者與聽者/作者與讀者/原創者與傳播者的身份混淆。唐初志怪傳奇作者與作者之間本來就“互相傳說,某些故事的根本構造既成,即使作者注入創意文采,不能完全擺脫構成過程中已積淀凝固的局部。這種情況與古代小說“街談巷語,道聽途說的先天性格有關,耳目相接的傳統,很大程度上一直保存至明清小說創作中,成為中國小說的遺傳特性。故此,審視初唐小說,不合用近代西方小說的“創作意識觀念衡量,不宜以明清作品的標準,甚至也不便用全盛期出色傳
5、奇作品的高度去評價,本文即把?廣異記?還置于唐傳奇開展初期去進展考察。我們盡管無法一一考證作者的撰作實況,推測戴孚取材自大量的志怪傳聞,他在撰述上保守志怪以來的史傳記聞的態度,有時會明列時、地、人物姓氏,強調故事之真實性,寫作意識處于豁醒初期,這是唐前期傳奇尚未完全成熟的表征。此種態度與唐后期作者刻意作怪,有意識地標榜故事的虛構性,或夸耀作品的原創性,尚有一段間隔 。同理推之,我們有理由相信戴孚所記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民間口述的成分,比擬接近傳說的原型。試審視其中十三條人鬼戀事,戴孚的寫作意識確實是游處于“有意“無意之間。作者至少在鬼怪故事搜集傾向和撰述過程中,融入了個人意見,故其人鬼故事
6、比起六朝同題材故事的格局情調有所進步,與同書的經像感應類故事相比擬,也顯得別出心裁,于開發鬼話題材方面,頗見作者所用心力。為方便比擬闡述,從?太平廣記?檢出人鬼情話典型,六朝七條、?廣異記?十三條,摘錄本領如下:以上兩組故事之間,具一樣特點:故事中男女主人之間,必有婚聘,或有曾為夫婦之關系。男女雙方至少一人先已為鬼,或都曾經歷死亡,換言之,其關系必跨越生死大變,或出入幽冥之途。不管終局是結合或別離,大局部故事場景有冢墓靈柩,或見喪殯場面。早期志怪傳奇小說中人鬼情事可能是由冥婚儀式的想象而來。二白骨同棺,魂魄共合冥婚是中國來源古遠的墓祭風俗。這種葬禮與婚禮混合的儀式,最早見載于?周禮?,明文列為
7、官方所禁,其源可能比周禮更早,惟始于何時不得而知。后世歷代史載及筆記續有記載,至當代仍有所聞,而官方從來禁之不絕11。?周禮地官?“媒氏:掌萬民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禁遷葬者,與嫁殤者。?周禮?鄭玄注:遷葬謂生時非夫婦,死既葬遷之,使相從也。殤,十九以下未嫁者,生不以相接,死而合之,是亦亂人倫者也。鄭司農云,嫁殤者謂嫁死人也,今時娶會是也。12殤女未嫁而亡,親人出于憶念同情及補償缺陷的心理,計算死者到了“適婚之年,為之擇配、遷葬,為之舉行冥婚、合葬的儀式。?周禮?只言媒氏執禁,而未道其詳,但可以確定,這是死人的婚禮,其動機似乎出于對殤女無依的關心。盡管禮
8、法上禁行嫁殤,定性為不道德的“非倫行為,而民間風俗認定它的功能,總要打破禮法禁忌,而且行之不絕,流行至東漢稱為“娶會。漢末三國,社會多亂,禮法松散,巫風泛濫,曹操為亡子冥婚,曹睿又嫁殤女,整個南北朝貴族參與煽動,民間自亦不能禁13。至晉宋,由于“鬼神實有、“神道不誣的意識深化人心,中土本有的魂魄構造觀念、鬼神傳說,新興宗教提供輪回轉世、精神不滅、前身后身相屬之觀念、陰曹地府異度空間的想象14,加上幽婚流行,冥婚故事因此得到開發。人鬼故事與墓穴傳說糅合,遂成為志怪中獨特的婚戀題材。至盛唐之世,宮廷貴族提倡在上,“會婚風氣益熾,唐中宗為懿德太子冥婚,聘國子監丞裴粹亡女15;唐中宗時另有一段宮廷冥婚
9、,蕭至忠亡女與韋庶人亡弟冥配,中宗為男家,后為女家,時人稱“皇后嫁女,天子娶婦,后韋庶人敗,蕭至忠再起亡女尸骨遷葬,成為社會上譏談的話柄16。上行下效,民間冥婚風氣,由敦煌冥婚書可見一斑。斯1725號?大唐吉兇書儀?中所記的數那么冥婚文書,詳細記錄冥婚儀式之仿照生人婚禮程序,先后有訂婚、遷葬、合棺、合葬、最后是祭墓的過程17。先使鬼媒訂婚:問曰何名會婚,會婚者男女早逝,未有聘娶,男那么單棲地室,女那么獨寢泉宮,生人為立良媒,貫穿二姓,兩家和許,以骨同棺,共彰墳陵,是在婚會也,一名冥婚也。男女雙方家長互通婚書,然后遷葬,各祭其殤子:父告子曰:告汝甲乙,汝既早逝,大義未通,獨寢幽泉,每移風月。但生
10、者好偶,死亦嫌單,不悟某氏有女,復同霜葉,為女禮聘,以會幽靈,擇卜良辰,禮就合吉,設祭靈右,眾肴備具,汝宜降神,就席嘗饗。女嫁祭女依男法:告汝甲乙,爾既早逝,未有良仇,只寢泉宮,載離男女,未經聘納,禍鐘德門,奄同辭世,二姓和合好,以結冥婚,擇卜良時,就今合棺。“白骨同棺,象征男女婚媾,最后雙方共行墓祭,此為起壙文:訖在墓祭今既二姓合好,禮媾冥婚,白骨同棺,魂魄共合,神識相配,何異生存。吉在壬辰,速離高壙。內外悲愴,彌切勿懷,設祭墓文,汝宜尚饗。上述數那么儀節文書,讀之不難感受到冥婚儀式中莊嚴的祭祀氣氛,在濃重的悲愴情緒中,又夾雜祭告者某種程度的欣慰祈愿、婚姻好合的愿望,為本來是兇禮性質的葬祭混
11、入詭異的吉慶意味。此種奇特的風俗背后,假如借用文學人類學及原型神話思維的視角,其中可能隱藏來源極古老的民俗信仰人們面對死亡而企圖借巫術儀式將命運逆轉,為死者締造婚姻幸福,作為現實缺陷的補償18。這種信仰長期流行,固定為風俗儀式,由生活經歷又轉為故事傳說。志怪傳奇小說就反復演繹冥婚題材,直至明清文人小說如洪邁的?夷堅志?、瞿佑的?剪燈新話?、馮夢龍的?情史類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莫不受唐志怪傳奇的啟發,而且穩定地沿襲既有的人鬼形象與形式去演說同類故事。冥婚題材自六朝至唐志怪都屢見不鮮,從外表看,它們的情節格局雷同,似乎只是時代背景之亂世與盛時差異而已。假如深化勘探,?廣異記?所提供的一系列冥
12、婚故事、所寫的人鬼形象,是否有唐人探究傳奇筆法的痕跡?就鬼戀故事表達形式觀察,唐人如何由志怪之“粗陳梗概而嘗試創造魯迅所謂的“表達宛轉,文辭華艷的時代品質?廣異記?的幽冥情緣故事,顯出何種“文采與意想之異趣以見傳奇遞變之跡19?這正是本文所關注的問題。三表達形式與時空構造1.人鬼情緣的原型格局志怪中最早的冥婚題材,情節構造與冥婚儀式構造最近似的,要算?搜神記?的盧充充入崔少府墓,崔示充亡父書,謂索其女為婚,充遂拜婚留三日,出墓后三年,崔女抱兒以還,贈金碗,后驗知為棺中物。故事開展明顯依附婚書、合葬、墓祭等儀式程序的痕跡,陳述之中并不遺漏“家親痛之的葬禮情緒,終篇尾聲那么以記傳筆法寫其后嗣,謂其
13、子“即字溫休,溫休者,幽婚也。遂成令器,明說其事本自冥婚20。此類故事中人鬼的遇合,可說是六朝志怪中之冥婚原型格局。?搜神記?卷十五,秦時王道平憑與唐文瑜為夫妻,因久征不歸,文瑜被迫改嫁,積憤而亡,道平戍返,破棺,文瑜復活與歸,后夫興訟,秦皇終判文瑜為王道平妻。故事中男女主人原生為夫婦,以愛情力量,經歷死生,終復活團聚。?幽明錄?的馮孝將子,夢徐玄方女求聘,后開棺、復活、團聚,此為復生型,又為一體21。六朝小說人鬼遇合已有不同情景,或在夢中如馮孝將,或在冢穴如吳祥,其結局或同生如賈偊、或悲傷離散如談生如李仲文女,各各不一。總起來說,志怪中人鬼婚戀故事的根本情節格局已形成,其中有幾點共同特性。一
14、、情越死生:婚戀關系中離合的開展,總越過死生大變的過程。二、婚葬情節:死亡氣息與傷感情緒,多少存留與墓葬儀式有關的影跡。三、男為人、女為鬼是根本組合:女性大都親歷死亡,其情愛行為多屬主動其中僅一例外,賈偊地府邂逅,而最終回生。男性與女鬼之離合,其情況多為被動。四、非倫性質:男女之遇合,絕大多數是禮法之外的關系,包括非禮的冥婚在內,或無媒自許、或為邂逅。這幾點特性,不獨在唐代志怪傳奇中得到固定,且成為后世很多人鬼戀故事的先天特質。2.生死悠謬,聚散無端六朝志怪篇幅雖短小,其表達構造根本形成,大都明顯地分“生死聚/散三段進展:首段為故事前奏,設定時空場景,分別介紹人物,布置懸疑伏線等;中段男女相遇
15、,雙方情感開展至頂峰;末段情節急轉直下,以解決懸疑reslutin/dnueent完畢。例如:盧充出獵入墓,拜婿出墓,三年,還子。談生貧而無婦少女來就女不活,離去,訴為發墓,證實,得脫。馮孝將子夢徐玄方女求聘開棺,復活,結為夫婦。張子長夢李仲文女,與為夫婦見發,不得復生,離散。此三段表達構造形式如何形成?六朝人鬼戀七條故事之中,除了吳祥一條敘寫得比擬朦朧,可視為變體之外,其它六條構造輪廓都屬冥婚墓葬的形式化情節。此三段構造與冥婚葬儀之進程很有關系,冥婚中的男女生前本無交往,故初段情節省略,中段之遇合是合骨同棺儀式環節的想象,至末段余波是死者家人主觀愿望的影射。六朝志怪多偏向在前段用省筆,而后二
16、段用重墨細寫,在中段與尾聲的超現實世界中播弄波瀾,發揮想象。如李仲文女與徐玄方女二條幾乎起筆就直接進入中段,故事就由無端入夢展開,出人意表地回生,或以突然離去結局。生死大限既先天決定故事主人之離合條件,它的表達形式也因此而相當固定,多以“死合為中段高潮,而開局與結局之離合聚散,那么由作者去想象安排。另外,自古以來鬼神想象與夢境幻覺就常混為一談,先秦?左傳?中復仇的厲鬼與莊列故事中的髑髏都以報夢形式示現,鬼與夢如同雙生,自古已然22。至六朝,神不滅思想流行,又受佛典中靈魂包括神魂與鬼魂可以自由進出軀體的怪事所影響,輔教志怪中幽冥和夢幻境界互通的故事突然增加23。大抵鬼境與夢境同為超現實想象,死生
17、猶同夢覺,故二者經常重疊出現。出生入死,猶大夢大覺,其間起迭變化造成故事開展上的明顯轉折。如徐玄方女只是報夢求聘,沒有實際行動,虛寫;李仲文女那么先以夢見,“如此五六夕,突然晝見遂為夫婦,虛而轉實。二者皆運用“生死再生/離散與“覺夢覺混合夢幻/死亡形式的情節安排。?廣異記?的人鬼戀故事,根本承襲六朝構造,有幾那么故事仿摹冥婚遷葬儀式的痕跡相當明顯。例如長洲陸氏女在殯宮待葬期間,以“我是室女,義難自嫁為由,乃主動請家長求婚于李子,結局家人為之冥婚。又王乙故事的前段及中段換為實寫,男女相遇時二人俱生,而結局時那么俱死,二人魂魄同入殯宮,家人為之冥婚。此兩條屬悲劇意味的團聚結局。與此相似而結局不同,
18、有張果女、劉長史女俱為年少室女,因病殤亡,一瘞而待遷,一在遷葬喪船中,期間男女相遇私合,末段為家人發現,開棺,女得復生,遂成佳偶,都生數子,此再生團聚之例。不管結果是同生或是共死,整個故事還明顯地穿插著殯葬的情節和場景。?廣異記?中不少鬼話與六朝故事情節雷同,但細比擬之,敘寫技法非無差異:其一,?廣異記?會在前段添加布置,對人物心理或事件背景交代稍為用心,即使是篇幅較短的故事,在女鬼來投以前,總先伏下一點叫她出現的前因。例如張果女、長洲陸氏女、劉長史女都先點明殯喪背景,后寫相遇;河間劉別駕經常向人表示“世間無婦人,何以適意,結果招來女鬼;楊準、王玄之、王乙見有姿色婦人,心生喜悅,然后展開追求。
19、他們的鬼遇都非突然,前段加一點鋪排,使故事整體構造趨向平衡,首尾情節鉤連緊湊,表達也就顯得較合邏輯。其二,鬼故事進一步實寫,?廣異記?完全放棄了夢幻形式,寫法開場與夢幻分途。例如張果女、陸氏女兩條,故事開場時女已死,全文鋪陳重點在中后段男女爭取社會認同的曲折過程,對于讀者來說,已明知為鬼,對于故事中男主人,如李陶也是先知是鬼,后悅其色,其它如王乙、王玄之、李元平、楊準,多數情況是先悅其色,后知為鬼,雖知情亦不覺異,往來照舊。人鬼相遇與一般人間男女的遇合沒多大分別,唐人小說中異物與人類既可以平等來往通婚,在這方面,人鬼無例外之理,與人狐、人虎、人仙婚戀故事的現象是一致的,何況鬼比起其它異類,與人
20、更有親密的同源關系?上述表達特色,使?廣異記?的人鬼情故事,削弱了六朝以來鬼話中的恐懼氣氛,增加現世人間情味,亦逐步在冥祭的原型格局以外,再為人鬼情愛關系添加多樣化組合。?廣異記?開場把鬼寫得人性化,已漸帶出唐人小說的性格。3.死亡時間?廣異記?把人鬼情事原有三段大構造形式表達得更跌蕩清楚,在每小段落中又層出波瀾,造成更多起伏,其中一種手法是為故事的行動加強時空描繪。霍世休早在三十年代就指出鬼到唐代才固定地示現“怕光的特性,他認為鬼“朝來暮去于六朝尚未顯著24。其實,就鬼的怪異本質來看,這些特性在六朝已相當穩定,只是陳述粗略以致不如唐代明顯而已,假如將鬼出現的時間與空間條件結合起來觀察,就會比
21、擬清楚。這種時空限制,首先與民間傳說鬼陰性的體質有關,鬼愛在夜間出沒,因為氣弱而性陰。?易?曰:“精氣為物,游魂為變。萬物的生本錢于氣,精氣形成為魂魄,得魂魄那么生,失魂魄那么死。據中國本有的氣化生命原理,鬼的存在,由于人“強死后,氣的異常變化所致,猶枯樹之枝、熄火余燼,氣假設游絲,缺乏生命25。鬼朝去晚來的特點由來已久,并不是六朝的事,不似六朝人那么信神怕鬼的漢王延壽就如此說:余夜寢息,及有非恒之夢,其為夢也,悉睹鬼神之變怪嗟妖邪之怪物,敢干真人之正度,耳聊嘈而外朗,忽屈申而覺寤。于是雞知天曙而奮羽,忽嘈嘈然而自鳴。鬼聞之以進失,心懾怖而皆驚。?夢賦?26鬼既在夜間出沒,自然趁人睡眠而入夢,
22、鬼除了專在夢中與人打交道,也由于枕席自薦的夢想,再與冥婚的傳說相牽聯,鬼總愛在入暮以后與人建立婚戀關系27。白晝,欲望抑壓,黑夜,本能清醒,愛欲行動與夢覺生命時間的循環相應同步。這一特征在六朝志怪中已十清楚顯,例如談生婦怕光,火照之即不活;吳祥入山,暮而投宿鬼家,這都是比擬典型的場景。其它不甚明顯的如吳王女小玉,在韓重往墓吊祭時現身,“三日三夜,盡夫婦之禮;又盧充與崔少府女結婚三日,兩條都不明言時間,而事情都在墓穴中發生;最模糊的一條是李仲文女,先是入夢,再“突然晝見遂為夫婦,后被見發開棺,終垂生而不活。這些現象說明人鬼婚戀行為都有時空約制,即使不明說黑夜時間,事情必在墓穴發生,黑暗中行動也自
23、明了,這點在所有鬼的故事中是頗為一致的。黑夜猶如死亡,象征生命活動的中斷,它是屬于鬼的時間。從宗教信仰上說,鬼神時間只對于信鬼的人才具意義,假設就小說故事而言,鬼神時間是否真正存在并不重要,它具有的是表達形式上的意義28。在六朝志怪所見,朝去暮來的時間陳述較簡單,或一夜、或三日、或三年,不細致描繪,讀起來好似是一次出沒似的。及至?廣異記?,鬼的出沒時間已開展為一種表達技法,著意于故事的變化層次。如張果女:“日暮仍行門外,見一女子后暮輒來,達曙方去。經數月后三日至期發棺至明復活又如王玄之:“嘗日晚徙倚門外,見一婦人明日出門又見,如此數四。日暮輒來,王試挑之,女遂欣然,因留宿,甚相親昵,明旦辭去。
24、數夜輒一來,后乃夜夜來宿,王情愛甚至如此“積一年,“一夜婦又忽來辭別,明日當去,“王既愛念,不復嫌忌,乃便悲惋,問,明日至何時,曰,日暮耳,一夜敘別不眠,明日臨別,女以金縷玉杯及玉環一雙贈,王以繡衣答之,手揮涕而別如此“輒來輒去,是六朝志怪所未見的寫法。時間的敘寫,推動故事情節,在大曲折之間出小波瀾,細致地分割時間,尤其有利于營造氣氛和敷寫人物心理。大概魯迅所謂唐小說“表達宛轉、“記敘委曲,已初見于此。4.情欲空間中國古代喪葬風俗,人死歸土,墓穴是死人的空間29。早期志怪小說常帶著出入冢墓、棺槨的環節,或者將場景移至荒澤田野。行旅中人最易闖入鬼域,如?續搜神記?的吳祥,雖是百余字小品,而構造完
25、好,時空布局已相當精致,寫得頗有傳奇興趣:漢諸暨縣吏吳祥者,憚役委頓,將投深山。行至一溪,日欲暮,見年少女子,彩衣甚美,云我一身獨居,又無鄉里,唯有一孤嫗,相去十余步耳。祥聞甚悅,便即隨去。行一里余,即至女家二人共寢至曉,雞鳴祥去。行至昨所遇處,過溪,其夜水暴溢,深不可涉。乃回向女家,都不見昨處,但一冢耳。至?廣異記?,河間劉別駕有如下的邂逅經歷:河間劉別駕,常云,世間無婦人,何以適意。后至西京通化門,見車中婦人有美色,心喜歡悅,因隨至其舍,在資圣寺后曲。婦人留宿連數宵,彼此兼暢,劉侯不覺有異,但中宵寒甚,茵衾累重,然猶肉不暖,心竊怪之。后一日將曙,忽失婦人井屋宇所在,其身臥荒園中數重亂葉下,
26、因此得痼玻?廣異記?中的人鬼情話,常將棺柩設景置換為生活中的私隱空間,如郊野院宅、廓外荒園、寢室、讀書精舍,甚至直接聚焦在床席之間。如李陶“鬼婦在房不出,半年不為人知,鬼婦有特異功能,穿墻越壁,李陶出外任官得病,鬼婦又行旅,渡越潼關,持藥省問。唐代的鬼逐步由六朝墓穴,游走到現實生活場景中,冢墓已不再是必要約制,空間表達主要為了方便敘事和營造氣氛而設。幽隱的帷帳內室,無疑是唐人故事中典型的情欲空間,經常發生種種人間怪事。六朝冥婚鬼話又往往在故事末段,透過勘驗棺中之物,既證明男主人非盜墓者,是鬼之新婿,又說明人鬼感通情事之為可信,如韓重的明珠、盧充的金碗、談生的珠袍皆是鬼的贈物。?廣異記?有假設干
27、那么仍摹仿類似環節,如王玄之中的金杯、新繁縣令中的銀酒杯、范中的女鬼所遺紙梳,這些證物多在暗示曾有鬼過的影跡,其作用亦有助于點染氣氛,或解決懸疑,但相對于六朝故事來說,它對故事情節的推動就不一定有那么關鍵的作用。總而言之,早期小說中人鬼故事中的時空約制,到了?廣異記?開場發揮不一樣的功能,可就個別故事有不同表達安排,隨作者的創意而機動變化。冥婚的墓祭儀式原型,亦逐步淡化升華為表達形式,這是小說從志怪走向傳奇開展的跡象之一。轉貼于論文聯盟.ll.四艷色無雙,情態纏綿六朝志怪所見故事,常用記聞手法實錄男女雙方姓氏,冥婚結合,一般有貴女配貧夫,如崔少府女與盧充、談生與少女,也有其看似門戶相當的配對,
28、如李仲文女、徐玄方女,大多數女鬼有身份來源有父家姓氏,而且是未嫁殤女。?廣異記?中的組合式樣更多,人鬼社會身份多元化,群鬼當中張果女、長洲陸氏女、王乙的李氏均為官家殤女,王玄之所遇為已婚的歸婦,新繁縣令的鬼婦是縣尉妻,楊準、劉別駕、范所遇婦人那么來歷不明,鬼類中只有一名例外男性王將軍,死了也要去尋生時舊好娼嫗朱七娘。隨著身份之多樣化,鬼形象描寫大為擴大,已不限于過去年少而嫵媚的處子形象,其它社會各階層的女鬼對號入座,其中已婚婦和妓的形象,反映唐代男女復雜化的社會關系。自女鬼在六朝婚戀小說中出現,從來就姿色絕美,靚妝美服儼如出嫁新娘,她們含著青春夭折的傷感,孤苦無依,特惹人憐,情態一如崔少府女的
29、贈別詩:煌煌靈芝質,光麗何猗猗,華艷當時顯,嘉異表神奇,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榮耀長幽滅,世路永無施,不悟陰陽運,哲人忽來儀,今時一別后,何得重會時。六朝志怪與?廣異記?之殤女同為美艷,惟比擬之下,前者簡,對女鬼的體性描繪較粗略,較詭異神秘,而后者詳,嫵媚之態活現如生,人物描敘的焦點集中,于男女交往的開展過程,心理交代亦較細致。如?搜神記?崔少府女拜婚三日,男女主人感受如何,未有細述,反由其父崔少府之口間接說出:“盧郎已來,可使女妝嚴給食三日畢,崔謂充曰,君可歸談生婦無端來就,突然結合,突然離散:“可年十五六,姿顏服飾,天下無雙,來就生為夫婦。至?廣異記?,透過男方欲望主體既疑且悅的心理反響
30、,將女鬼作為可欲的對象去描繪,而且多寫美,少寫丑,形象就來得飽滿,詭異之中增加了生人的體態,如張果女:“見一女子,容色豐麗,自外而來,劉疑有相奔者,即前詣之,欣然款浹,同留共宿,情態纏綿,舉止閑婉,劉愛惜甚至李陶婦:“頃之,異香芬馥,有美女從西陬壁中出,至床所再拜,陶知是鬼,初不交語,婦人慚怍卻退陶悅其美色,亦心訝之,因紿云,女郎何在及至,陶下床致敬,延止偶坐,須臾相近,女郎貌既絕代,陶深悅之,留連十余日。劉長史女載喪途中,先遣一婢,再翩然來就,高氏子見艷福重至,驚喜交加,知女為鬼,不覺懼怕,聞可以再生,更是興奮莫名:有一婢,年可十四五,容色甚麗,直詣高船云,長史船中燭滅,來乞火耳。高子甚愛之
31、,因與戲調,妾亦忻然就焉,曰某缺乏顧,家中小娘子,艷絕無雙,為郎通意,必可致也。高甚驚喜,意為是其存者,因與為期而去。至明夜,婢又來曰,事諧矣,即可便待。高甚踴躍,立候于船外,時天無纖云,月甚清朗,有頃,遙見一女,自后船出,從此婢直來,未至十步,光榮映發,馨香襲人,高不勝其意,便前持之。女縱體入懷,姿態橫發,乃與俱就船中,倍加款密,此后夜夜輒來,情念彌重高大驚喜,曰,幽明契合,千載未有,方當永同枕席,何樂如之。?廣異記?以志怪構造而扣入細節的情景書寫,所謂傳奇筆法是也。六朝鬼話中,室女主動追求是鬼之常態。至?廣異記?,著鬼書生已不全是被動,有先“試挑之、“戲調,然后“便敘綢繆、“寵念轉密,那么
32、至終篇緣盡時的“言別凄愴、“握手揮涕,情緒開展就自然完好。也有不問由來,一見即合的,劉別駕見婦人美色,悅之即隨,范留美,婦亦不辭,相與無情,別亦無憾。不比六朝室女之單純,?廣異記?中的女鬼來得世故老練,李陶鬼婦練達機敏、有情有義,最具人間性。李元平所遇是前生舊好、預告將會轉生再續情緣,是人鬼故事所見第一宗轉世情緣。新繁縣令所遇的是人家婦,反映唐代家庭存在的婚外情問題。還有些不善女鬼,有糾纏不放令楊準至死脫身無計的,有臨別嚙臂一口叫范俶病死的。此類邂逅漸多,其中出身不詳的女鬼,來去自由的恣態,頗類妓而不似平常婦女。?廣異記?中女鬼之媚人,比之六朝之含蓄來得更具世俗的蠱惑力,人鬼戀并成為唐代各類婚
33、戀故事中,最直接書情欲、大膽寫性愛的一種。紀昀曾批評唐傳奇“凡鄙30,意謂欠缺文采,誠然,假設從思想品位看,人鬼情事亦十二分世俗氣,但從小說技法來說,又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總之,唐代女鬼已不那么可怖,她們可信、可疑、可欲、可憐、可恨,一如現實社會中的女性,各色紛紓?廣異記?確實為女鬼形象開拓了時代特色與興趣,胡應麟所謂“唐人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的傳奇手法31,?廣異記?實已邁出了一步。所謂“談禍福以寓勸懲之意在?廣異記?已較六朝志怪為顯著,只因戴孚還未似全盛期傳奇作者那種做法未于文中刻意宣示他的創作意圖而已。盡管?廣異記?的文采構思,尚未到達?玄怪錄?、?宣室志?等全盛期精品的程度,它仍有
34、可讀性,奉獻在提供了多種的情節組合,幾乎囊括了全盛期唐傳奇中人鬼故事的根本式樣,女鬼形象塑造方面也作了大量嘗試,以微型篇幅而能造出“宛轉有思致的效果,誠如洪邁所說“小小情事,凄惋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大率唐人多任務詩,雖小說戲劇,鬼物假托,莫不宛轉有思致,不必顓門名家而后可稱也32。五結語小說思維與宗教元素初唐志怪與中唐成熟的傳奇文差異何在?魯迅為唐傳奇的總結為“大歸那么究在文采與意想,與昔之傳鬼神明因果而外無他意者,甚異其趣矣。意思不外乎兩點:藝術化的語言與獨立的創作意識。?廣異記?內容以幽冥怪事為主,體屬志怪,專就人鬼情故事觀察,如上文分析,它根本承襲六朝人鬼情話的情節形式,而人物裝
35、飾人情化,表達轉趨曲折,探究故事技法方面較六朝志怪有所進步,固不宜只以“粗陳梗概視之。小說語言藝術方面,?廣異記?所用近記傳之筆,又未能成功建立獨樹一幟的人/鬼形象,假設以沈既濟任氏傳說的“著文章之美,傳要妙之情標準審之,尚不能歸入中唐以后成熟的傳奇體。至于創作意想,?廣異記?人鬼故事中鬼神元素,已非志怪一往輔教的態度。自六朝以來,佛典有大量勸人戒離色欲的譬喻,例如古小說史經常提到印度梵志吐壺的故事,?舊雜譬喻經?原文總結故事的教訓為“如是女人奸不可絕,師曰:天下不可信者女人是也。此外佛典常用羅剎女為喻,說同類道理。?大唐西域記?述僧伽羅持利劍叱羅剎女:“汝是羅剎,我乃是人,人鬼異路,非其匹合
36、,假設苦相逼,當斷汝命羅剎之女,情多妖惑33羅剎女之形由魔所變,妖艷淫邪,唯有極具定力的圣者可以抵拒誘惑,凡人豈可不慎!佛經云:志怪書借人鬼戀故事用于宣教,至唐初仍有之。唐釋道世編?法苑珠林?,其中“十惡篇之邪淫部引錄人鬼感應事共十二那么,六朝包括談生、盧充、馮馬子等十條,另加唐代人鬼戀事二條,其目的不外說教,謂:淫欲不凈,女假容儀,內懷臭垢,勸人“離欲、“戒色35。霍世休一文即引羅剎女例,以證明我國幽婚故事源出佛典,但其后又有點猶疑地說:“至少受了印度佛典的影響36。此中看法尚可進一步研究,如上文分析,幽婚故事有外鄉民俗的來源,小說中人鬼情事,更可能是中印混合物,不能盡視為舶來品。唐代羅剎故
37、事雖多,其性兇殘食肉、無情無愛,與中國婚戀故事中情鬼形象不類,著跡的說教和印度僧伽羅驅鬼情節,不一定適用于中國婚戀主題。但無論如何,佛典對女性妖邪的大膽形容,及情欲誘惑之露骨描寫,過去中土所無,“如火益干薪,增長火熾然,如是受樂者,愛火轉增長,薪火雖熾然,人皆能舍離,愛火燒世間,纏綿不可舍。這方面對婚戀小說中情欲纏綿的書寫自會有所影響37。佛典之于人鬼婚戀故事,自六朝志怪以來,除了“出入幽明、“人鬼可通的奇想,“三世流轉及“冥府空間的觀念,令小說表達形式起了根本的變化之外,對情鬼美艷形象的塑造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初唐釋教利用志怪書,以宗教比喻形象為手段說故事,旨在積極宣傳幽冥因果可敬可怖,消極勸
38、說脫垢離欲。自小說出現獨立創作意識之后,小說反而利用宗教鬼神元素,效勞于作品主題,作者甚至可以背離宗教規律去進展構思,因為作品自身才是創作的最終目的。此其時,小說的讀者/說者,不再期望作品載負什么宗教的啟示,反而以世俗凡心去對待幽冥遇合,玩味人鬼纏綿的愛情故事。大雅君子讀者的心理也不例外,大抵就如胡應麟所說的:“心知其妄而口競傳之,旦斥其非而暮引用之,猶之淫聲麗色,惡之而弗能弗好也。38就?廣異記?人鬼情緣故事看,小說已完全擺脫了輔教意識,不直接勸說,反而集中表達癡纏愛縛,竭力寫鬼對幸福的憧憬追求,寫人對美色的貪迷顛倒漸遠宗教怖畏之心,而近說人間情愛。?廣異記?在小說構思和宗教元素處理上,已開
39、場注入時代興趣,提升了小說創作意識的程度,此所謂以志怪之體而用傳奇之筆,固可視之為唐小說由志怪向傳奇遞進的一部代表作。注釋霍世休?唐代傳奇文與印度故事?,見?文學?二卷六號,文學社1934年版。程毅中?唐代小說瑣記?,?文學遺產?1980年第2期。據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前言,唐志怪傳奇共分五期:初興期,興盛期,興盛后期,低落期及續低落期。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顧況?戴氏廣異記序?,?全唐文?卷五二九,啟文出版社1961年版。李劍國?敘錄?上冊?廣異記?條云:“本書上承六朝志怪,大都用記聞之法,故短幅者眾,然重乎情致,發揮藻思,已是唐人面目;而較長之篇達四五十事,裝點筆墨,乃用傳奇
40、之法,尤可見演進之跡也。又見程毅中?唐代小說瑣記?及方詩銘之?廣異記?輯校說明中華書局1992年版,均以為此書是志怪傳奇之過渡期代表作品。見李劍國?敘錄?上冊?廣異記?條:“此書十數萬言,卷帙之浩,唐稗鮮有,所載天地奇異,包羅廣博,宜乎名?廣異?也。其中神仙、冥報、狐、鬼、虎事最眾。情事每每雷同,恒有似曾識燕之感,蓋作者為足其卷帙,自相蹈襲,或有聞必錄,未事精擇也。顧況?廣異記序?云:“至如李庾成、張孝舉之徒,互相傳說。洪邁?夷堅乙志?序:“夫齊諧之志怪,莊周之談天,虛無幻茫,不可致詰;逮干寶之搜神,奇章公之玄怪,谷神子之博異,河東之記,宣室之志,稽神之錄,皆不能無寓言于其間。假設予是書,遠不
41、過一甲子,耳目相接,皆表表有據依者。謂予不信,其往見烏有先生而問之。?夷堅志?,見?筆記小說大觀?第一冊,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1984年版。小南一郎,KinaiIhir,“Tang-Dynastyhuan-hiStries:FrtheNarrativeLusttherittenrkand“Intrdutin.SeeAtaAsiatia,BulletinfTheInstitutefEasternulture,n.82.“NeApprahesttheHistryfhineseFitinithaFusnNarrative.TkyTheThGakkai,2002.李等編?太平廣記?,中華書局19
42、95年版。11謝聰輝?女有所歸臺灣冥婚的文化意義?,見?臺灣人文?1998年第2期。12?周禮注疏?卷十四,見?十三經注疏?上冊,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733頁。14?顏氏家訓歸心第十六?:“形體雖死,精神猶存,人生在世,望于后身,似不相屬,及其歿后,那么與前身似猶老少朝多耳;世有魂神,示現夢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飲食,征須福佑,亦為不少矣凡夫蒙蔽,不見將來,故言彼生與今非一體耳,假設有天眼,鑒其念念隨滅,生生不斷,豈可不怖畏邪?見?諸子集成?第八冊,中華書局1996年版。15?舊唐書?卷八六?懿德太子重潤傳?,中華書局1975年版。17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英藏敦煌文獻:漢文
43、佛經以外局部?第三冊,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又參考高國藩?敦煌古俗與民俗流變:中國民俗探微?,河南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18法國宗教史及神話學家伊利亞德19071986在1945年?永久回歸的神話?中說:古人面臨災禍戰亂或疾病死亡,或遇社會不公平現象,感到困惑不解,堅信一不幸之背后總有根由,惟神秘不可測而已,乃在無助之中求救于神明或巫術,圖趨吉避兇,盡管所有行動都無濟于事,他們仍一心虔信巫術儀式是對抗苦痛和災難的手段,不管它多么原始幼稚,仍然是最有效的抗爭方法,至少心靈因此得到釋放,惟其如此,苦痛就變得可以承受,災難也熬過來了。無論原始信仰行為形式多么荒唐非理性,它提醒人們深層心理構造
44、,透露人們對永久的歸依、對神靈的信仰、對社會束縛和不公平制度的反動抗爭,及自我的豁醒意識和對美妙生活的不懈追求。古人對宇宙人生的解釋,不用抽象概念分析,也不用理論化的語言,而用象征性形象、神話、儀式去表達。夢夢想象、宗教神話、神秘經歷是古人綜合的信息體系,而其中形象是歷史產物,乃由長期生活方式所累積而成的文化符號。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象征,往往可以世代相傳,歷久不衰。ireaEliade:Leythedelternelretur.Paris:Galliard,1969.Iagesetsybls.Paris:Galliard,1952.19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八篇:“傳奇者流,源蓋出于志怪,然
45、施之藻繪,擴其波瀾,故所成就乃特異,其間雖亦或托諷喻以紓牢愁,談禍福以寓懲勸,而大歸那么究在文采與意想,與昔之傳鬼神明因果而外無他意者,甚異其趣矣。新藝出版社1967年版。又李劍國?敘錄?上冊?廣異記?條:“本書上承六朝志怪,大都用記聞之法,故短幅者眾,然重乎情致,發揮藻思,已是唐人面目;而較長之篇四五十事,裝點筆墨,乃用傳奇之法,尤可見演進之跡也。20?法苑珠林?卷七五,?太平廣記?卷三一六均作出自?搜神記?。?古小說鉤沉?那么作?孔氏志怪?,事同而較?太平廣記?為節略。21劉楚華?志怪書中的復生變化?,見?中國小說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版。22?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昭公七年:“晉侯疾今夢黃熊入于寢門,其何厲鬼也。見?十三經注疏?。23霍世休?唐代傳奇文與印度故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船舶租賃合同標準示范文本
- 簽訂的辦公樓租賃與物業管理合同
- 維護網絡安全應該怎做
- 國際物流模擬題與參考答案
- 電工基礎復習題(附參考答案)
- 旅游經濟學試題庫含答案
- 中級制圖員考試模擬題(附答案)
- 新上任管理崗位指南
- 場地租賃合同范例
- 采購供應合同集合
- 高空清洗施工安全的協議書6篇
- Python快速編程入門(第2版)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自考15040習新時代思想概論高頻備考復習重點
- 2024年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的基礎知識題庫解析
- 心電監護操作評分標準
- 茶葉市場營銷講義
- 走進中國傳統節日 詳細版課件
- GB∕T 37244-2018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燃料 氫氣
- API SPEC 5DP-2020鉆桿規范
- 乙肝兩對半ppt課件
- 鍋爐空氣預熱器拆除安裝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