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血津液詳解_第1頁
精氣血津液詳解_第2頁
精氣血津液詳解_第3頁
精氣血津液詳解_第4頁
精氣血津液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精、氣、血、津液第1頁第三章 精、氣、血、津液【目標要求】 1.熟悉精、氣、血、津液基本概念 2.了解精、氣、血生成和運行 3.掌握精、氣、血、津液生理功效 4.熟悉氣分類,津液輸布特點 5.了解精、氣、血、津液之間關系第2頁第一節 精一、精概念:精是指體內精微物質,是組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基本物質之一。 水谷之精由飲食化生廣義 五臟六腑之精-水谷之精輸布于臟腑 腎精-稟受于父母,充養于水谷之精狹義:專指腎精中含有生殖功效一個物 質,又稱生殖之精.第3頁三、精功效1.生殖作用,促進性機能成熟 。2.促進生長發育。3.生髓充腦,養骨化血。4.滋養濡潤作用5.防御衛外作用稟受于父母-先

2、天之精藏于腎。充養于后天-脾胃運化水谷精微以充養二、精生成第4頁第二節 氣一、氣概念 氣是活動能力極強、極精細一個物質,它是組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物質之一。 氣由先天之氣(腎中之氣)、后天之氣(水谷之氣)、自然之清氣組成。 人體之氣充滿在人體各個組織結構中,彌散在有形實體周圍,是人體有機組成部分。第5頁二、氣生成(一)起源 先天源于父母之精氣。 后天水谷精氣 + 自然之清氣(二)氣生成與臟腑關系 1、肺為氣之主 。 2、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 3、腎(命門)主先天,為元氣之根本。第6頁三、氣生理功效 (一)推進作用:指氣含有激發和推進作用(1)促進激發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2)推進臟

3、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功效活動(3)推進血液生成、運行。(4)推進津液生成、輸布和排泄。第7頁三、氣生理功效(二)固攝作用:指氣對體內液態物質有固護統攝和控制不使其無故丟失作用。(1)固攝血液,使血行脈中不溢脈外。 (2)固攝汗液,尿液等,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防其無故流失。(3)固攝精液,預防妄泄。(4)固攝臟器,著于本位。第8頁三、氣生理功效(三)營養作用:指氣含有營養人體各組織器官作用。脾胃所化生水谷精氣,營養各組織器官,是各組織器官生理活動所必需營養物質第9頁(四)溫煦作用:指氣含有溫煦人體作用。(1)溫暖機體,維持體溫恒定。(2)溫煦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維持其正常生理活動。(3)促進血液

4、和津液等液態物質正常運行。 難經:“氣主煦之” 素問:“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三、氣生理功效第10頁(五)防御作用:指氣有衛護肌表抗御邪氣作用。(1)抵抗外邪入侵“正氣存內,邪不可干”。(2)驅邪外出,預防病邪損害機體。三、氣生理功效第11頁三、氣生理功效(六)氣化作用:廣義氣運動產生各種改變。含概 了氣各種生理功效。狹義指精、氣、血、津液化生和精、氣、血、津液間相互化生。 飲食物水谷精微與糟粕 水谷之精血、津液 精、氣、血、津液之間轉化等等第12頁四、氣運動升、降、出、入-是生命活動根本方式,是臟腑活動基本方式。其運動場所,是人體臟腑、經絡、形體官竅。 肺主宣發肅降 肝膽氣主升發 脾

5、氣主升清,胃主降濁 肺脾腎主水液運化,有升有降, 素問六微旨大論:“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第13頁五、氣分類 真氣、元氣、精氣、經氣、中氣、宗氣、營氣、衛氣、陰氣、陽氣、五臟之氣 先天之氣-元氣氣(真氣) 宗氣 后天之氣 營氣 衛氣何為氣機:氣運動即叫氣機。臟腑經絡之氣第14頁 1、概念:元氣是人體原始之氣,根本之氣。是人體生命活動原動力物質基礎。 2、生成:主要稟受于先天先天精氣所化。充養于后天水谷精氣、自然之清氣培養3、分布 元氣藏于腎中(命門)、賴三焦循行達布全身。 難經: “命門者, 原氣之所系也。” “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

6、 。 (一)元氣第15頁(一)元氣4、生理功能 (1)推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 (2)激發和調節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功能活動。 第16頁(二) 宗氣1、概念 (宗:匯聚)宗氣是指聚集于胸中之氣。(又稱大氣、動氣) 2、生成: 肺吸入之清氣 + 脾胃化生水谷精氣3、分布:積聚于胸中,貫注于心肺。走息道,上循咽喉,“蓄于丹田,注足陽明之氣街而下行于足”靈樞五味第17頁4、生理功效 (1)貫心脈以行氣血。推進心臟搏動、調整心率(快慢)和心律(規律)。 (2)走息道,行呼吸,出聲音。 (3)助人體視、聽、語言、聲音肢體運動等功效。 (二) 宗氣第18頁(三)營氣、衛氣1、概念:營氣、衛氣是宗氣自心肺向

7、全身流布所分出兩種氣。行于脈中,偏于內臟,含有營養作用為營氣行于脈外,偏于體表,含有溫煦、防御作用為衛氣。 2、生成:肺吸入之清氣 + 脾胃化生水谷精氣-同宗氣“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精)者為營,濁(悍)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靈樞營衛生會篇第19頁3、生理功效:營氣:(1)營養全身 (2)化生血液靈樞邪客“榮氣者,分泌其津液,注之于脈,以化為血。”-屬陰衛氣: (1)防御作用:護衛肌表,抗御外邪。 (2)溫煦作用:溫煦臟腑、肌肉、皮毛 (3)調整作用:啟閉汗孔,調整體溫,汗液-屬陽 (4)調整睡眠:衛入內臟則入睡,出表則覺醒第20頁第三節 血一、概念

8、:血是運行于脈中,循環流注全身富有營養和滋潤作用紅色液體,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一個基本物質。二、血生成:在心、肝、脾、胃、肺、腎運化下,由腎精、營氣、水谷精微、津液及自然之清氣相合,化生而來。第21頁“中焦受氣取汁,改變而赤,是謂血。”“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為血。”“營氣者,分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認為血”“精血同源”第22頁三、血功效(一)濡養臟腑、經絡、形體官竅 血液充盈臟腑組織得養面色紅潤,肌肉豐滿,皮毛潤澤,運動自如,耳聰目明。 (二)神志活動主要物質基礎 血液充盈神志清楚,精神充沛,感覺靈敏。(三)運載作用:水谷精微及自然之清

9、氣;代謝后濁物;運載傳導體內各種信息第23頁四、血運行(一)循行方式:行于脈管之中,流布全身,環周不息。(二)相關原因: 1、脈道通利,血液充盈; 氣推進作用 氣固攝作用 氣溫煦作用3、臟腑協調 心主血脈,心氣推進是血液運行動力。 肺朝百脈,肺主一身之氣,輔心推進血行、布散全身。 脾主統血,脾統攝血行,使血不逸出脈外。 肝主藏血主疏泄,肝貯藏和調整血量,維持正常血運。 2、氣協調第24頁第四節 津 液 一、概念: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水液總稱,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基本物質之一.包含:臟腑組織內體液及脾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腸液、涕、淚、汗、尿津:其性清稀、流動性大、布散體表、皮膚、肌肉、孔竅、滲透血

10、脈,起滋潤作用者為津 。液:其性稠厚、流動性小、灌注入骨節、臟腑、腦髓之中,起濡養作用者為液。第25頁二、津液生成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 素問經脈別論 吸收水谷精微(津液) 上輸于脾而生成。P70第26頁三、津液功效 (一)滋潤和濡養作用津滋潤滋潤皮毛、孔竅、滋養肌肉。液濡養充養骨髓、滑利關節、補益 腦髓。(二)化生血液津液滲透脈中化生血液(血液成份之一) (三)運輸作用 載附脈外無形之氣 皮膚排汗 膀胱排尿第27頁四、津液輸布與排泄P70-“食氣入于胃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11、,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 素問經脈別論(一)運行路徑:布散全身,澆灌四旁 (二)相關原因 1、脾、肺、腎、三焦功效正常 2、經脈通利。 3、氣蒸騰氣化。第28頁第五節 精氣血津液之間關系一、精與氣關系1、生理(1)精氣并稱(精氣)都是人體精微物質;(2)功效與屬性不一樣精屬陰,氣屬陽(3)精能化生氣臟腑之陰精能化生陽氣(4)氣能化生精氣盛則精盈(5)氣能固精 2、病理 (1)精虧則氣衰。 (2)氣虛則精虧。第29頁二、精與血關系1. 在生理上相互關聯 精血同源、 精血互生2. 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精血虧虛 :頭暈眼花、須發早白、腰膝酸軟、遺精、崩漏等。第30頁三、精與津液關系

12、 1. 在生理上相互關聯 同生同化,水谷之精包含津液在內。 2. 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精虧則津液不足; 津液虧虛可引發精虧。 第31頁四、氣與血關系氣為陽,血為陰(一)氣之于血 氣為血之帥血生成、運行離不開氣和氣運動改變。(二)血之于氣 血為氣之母 血為氣載體,并給氣以充養。第32頁1、生理 (1)氣能生血氣化是血液生成動力; 氣(營氣)為化生血液原料。 (2)氣能行血氣推進作用是血液運行 動力,氣行則血行。 (3)氣能攝血氣有統攝血液循行于脈 中而不溢于脈外。 (4)血能生氣血充養組織結構之氣 (5)血能載氣血是氣載體(形氣相第33頁2、病理(1)氣虛 生血不足血虛 運血無力血瘀 統攝無權出血(3)氣逆血隨氣亂涌于上(血隨氣升)吐血、面目紅赤亂于下(血隨氣陷)便血 (2)氣滯行血不利血瘀(4)血虛氣虛 (5)血脫氣脫(6)血瘀氣滯 第34頁五、氣與津液關系 1、生理 (1)氣能生津氣化促使津液生成。 (2)氣能行津氣運化使津液輸布排泄。 (3)氣能攝津氣固攝使津液循于常道。 (4)津能載氣氣依附于津液而存于體內 (5)津能化氣與血生氣機理是基本一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