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植物分類概述第1頁,共71頁。 本部分主要討論: 第一節 植物分類的目的和任務 第二節植物分類簡史 第三節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 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 第五節 植物界的分門 第六節 植物分類檢索表第2頁,共71頁。目 的 要 求第3頁,共71頁。目的:掌握常見的自然分類系統及植物分類研究的方法。掌握植物界的分門;植物分類的等級、植物的命名、科及科以下分類等級檢索表的利用和使用方法。熟悉植物分類的目的、任務。 了解植物分類簡史,學習植物分類學的意義。了解植物分類學的發展趨勢及新技術、新方法。了解檢索表的編排方法。 第4頁,共71頁。教 學 內 容第5頁,共71頁。 全世界已知的高等和低等植物
2、種類約有50萬種,我國約有5萬種,如不加準確分類和統一命名,將難以對它們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和研究。 植物分類學(Plant taxonomy)是一門對植物進行準確描述,命名,分群歸類,并探索各類群之間親緣關系遠近和趨向的基礎學科。第一節 植物分類的目的和任務第6頁,共71頁。1、準確鑒定藥材原植物種類,保證藥材生產、研究的科學性和用藥的安全性。2、利用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探尋新的藥用植物資源和緊缺藥材的代用品。3、為資源的調查、開發利用、保護和栽培提供依據。4、有助于國際交流。每一種植物 ,均有一個國際上基本統一的拉丁學名(scientific name)和拉丁文記述,這對國際間植物研究資料的
3、交流帶來方便。植物分類學是發掘研究祖國醫藥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必須認真學好。 第一節 植物分類的目的和任務第7頁,共71頁。一、僅根據植物的形態、習性、用途進行分類,未考察各類群在演化上的親緣關系,這種分類方法,稱為人為分類系統。如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臘植物學家提奧弗拉斯(Theophrastus)(公元前370285)記載植物480種,并將植物分為喬木、灌木、亞灌木和草本。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8頁,共71頁。瑞典生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17071778)的三部著作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ea,1735),植物志屬(Genera Plantarum,173
4、7),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1753),記述了很多植物種的主要特征。但林奈及僅根據雄蕊的數目、長短、連合與否、著生位置、雌雄同株或雌雄異株等情況將植物分為24綱,其中123綱為顯花植物,第24綱為隱花植物。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9頁,共71頁。明代的李時珍(15181593)所編的本草綱目,將千余種植物分為草、谷、菜、果、木等5部,草部又分為山草、芳草、毒草、濕草、青草、蔓草、水草等11類,木部又分為喬木、灌木、香木等6類。清代吳其浚(17891847)的植物名實圖考中,將植物分為谷、蔬、山草、濕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和木等12類。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
5、史第10頁,共71頁。二、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C.R. Darwin)的物種起源發表以后,認為物種起源于變異和自然選擇,推動了植物親緣關系的研究,不少植物學家提出了各自建立的較為科學的植物自然分類系統。但由于有關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知識和證據不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而公認的分類系統。當前較為流行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系統。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1頁,共71頁。 (一)、恩格勒系統 德國植物學家恩格勒 (A . Engler ) 和柏蘭特 (K . Prantl ) 于1897年在其植物自然分科志 發表。是植物分類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它把植物界分為13門,而第13門為種子
6、植物門,把被子植物亞門分為單子葉植物綱和雙子葉植物綱,計45目,280科。 恩格勒系統以假花學說為理論基礎,認為無花瓣、單性、木本、風媒花等為原始特征,而有花瓣、兩性、蟲媒花等為進化特征。把具有柔荑花序類植物當作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類型 ,而把木蘭目、毛茛目等看作是較進化的類型。這種觀點已被今日許 多分類學家所否定。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2頁,共71頁。在1964年出版的植物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 把被子植物分立為門,列為第17門。在此版中把原來的分類系統中置于雙子葉植物前的單子葉植物移到雙子葉植物之后。雙子葉植物綱仍分為原始花被亞綱 (離瓣花亞綱 ) 及后生花被亞綱(合瓣花亞綱 )。被子植物共
7、有62目,344科。 盡管恩格勒系統一些觀點已不能為多數分類學家所接受,但因這一系統范圍較廣,包括了全世界植物的綱、目、科、屬,而且各國沿用歷史已久,為許多植物學家所熟悉,故在世界許多地區仍較廣泛使用。如中國植物志及我國部分地區植物志仍基本按該系統編排。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3頁,共71頁。(二)、哈欽松系統英國植物學家哈欽松(J. Hutchinson)于1926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中提出。1973年修訂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哈欽松系統以真花學說為理論基礎,認為被子植物的單性花是由兩性花退化而來,無被花是有被花退化而來的;并認為花的各部為多數、分離、螺旋排列等均為原
8、始現象。認為木蘭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類型。他還認為被子植物是單元起源的,雙子葉植物從木蘭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從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這兩支是平行發展的。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4頁,共71頁。 哈欽松系統過分強調了木本和草本兩個來源,使某些親緣關系很近的科會分得很遠。例如將草本的傘形科同木本的五加科、山茱萸科分開;草本的唇形科同木本的馬鞭科分開等等。我國華南、西南、華中的一些植物研究所和大學的出版物及標本館多采用該系統。 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5頁,共71頁。(三)、塔赫他間系統前蘇聯植物學家塔赫他間(A. L. Takhtajan)于1954年在被子植物的起源公布。主張真花學說
9、,認為木蘭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類群,但他首次打破了把雙子葉植物分為離瓣花亞綱和合瓣花亞綱的傳統分類方法,并在分類等級上設立“超目”這一分類單元。塔赫他間系統經過數次修訂(1996,1968,1980年),在1980年發表的分類系統中,他把被子植物分為兩個綱:木蘭綱(即雙子葉植物)和百合綱(即單子葉植物綱)。其中木蘭綱包括7個亞綱,20超目,71目,333科;百合綱包括3亞綱,8超目,21目,77科,總計92目,410科。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6頁,共71頁。 (四)、克朗奎斯特系統 美國植物學家克朗奎斯特(A. Cronquist )于1968年在其有花植物的分類和演化中發表??死士固叵到y
10、接近于塔赫他間系統,把被子植物稱為木蘭植物門,分成木蘭綱和百合綱,但取消了“超目”這一級分類單元,科的數目也有了壓縮。在1981年修訂的克朗奎斯特系統中,木蘭綱包括6個亞綱,64目,318科;百合綱包括5亞綱,19目,65科,總計83目,383科。克朗奎斯系統在各級分類系統安排上似乎比前幾個系統更為合理,科的數目及范圍較適中,其分類方法已逐漸被人們所采用,我國有的教科書及植物園已采用此系統。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7頁,共71頁。近年來,新方法、新技術均可應用于植物分類學研究,使分類學出現了許多新的分支,如數量分類學(Numerical Taxonomy)、細胞分類學(Cytotaxonomy
11、)、化學分類學(Chemotaxonomy)、DNA分類學(DNA Taxonomy)等。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8頁,共71頁。目前出版了大量植物分類工具書,如編寫了令國際植物學界矚目的中國植物志(共125卷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中國高等植物和許多地方植物志;中藥大辭典、中國本草圖錄、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匯編等重要中草藥工具書。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19頁,共71頁。 植物的分類等級體現了各類植物之間的相似程度和親緣關系的遠近。 植物分類等級由大至小主要有:門、綱、目、科、屬、種。門是植物界最大的分類單位。有時因各等級之間范圍過大,再分別加入亞級,如亞門、亞綱、亞目、亞科、亞屬、亞種。有的
12、在亞科下再分有族(Tribus)和亞族,亞屬下再分組(Section)和系(Series)。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第20頁,共71頁。 中 文 名英 文 名拉 丁 名拉 丁 詞 尾門division, Phylumdivisio-phyta;-mycota(菌類)亞門subdivision, subphylumsubdivisio-phytina; -ae綱classclassis-opisida;-phyceae(藻類)亞綱subclasssubclassisidae目orderordo-ales亞目subordersubordo-inales科familyfamilia-aceae亞
13、科subfamilysubfamilia-oideae屬genusgenus-a, -um, -us亞屬subgenussubgenus種speciesspecies (sp.)亞種subspeciessubspecies (ssp.)變種varietyvarietas (var.)變型formforma (f.)第21頁,共71頁???名習 稱 學 名規 范 學 名十 字 花 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豆 科Leguminosae Fabaceae 藤 黃 科(金絲桃科、山竹子科)GuttiferaeHypercaceae傘 形 科UmbelliferaeApiaceae
14、唇 形 科LabiataeLamiaceae菊 科CompositaeAsteraceae棕 櫚 科PalmaeArecaceae禾 本 科 GramineaePoaceae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第22頁,共71頁。“種”(species)是分類的基本單位或基本等級?!胺N”的定義:指一個種的所有個體的各部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形態、結構、生理、生化特征。 野生種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區;同一種的不同個體彼此可以受精交配,并產生正常的能育后代,不同種的個體之間通常難以雜交,或雜交不育。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第23頁,共71頁。如果變異在形態上易于區分,可視差異的大小劃分為變種
15、(variety,縮寫為 var.)、亞種(subspecies,縮寫為 subsp.)、變型(formar,縮寫為 f.)。亞種:形態上有穩定的變異,并在地理分布上、生態上或生長季節上有隔離的種內變異類群。變種:種內有一定的變異,變異較穩定,但分布范圍比亞種小得多的類群。變型:無一定分布區,具有細小變異的種內類群。有時將栽培植物中的品種 也視為變型。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第24頁,共71頁。品種:指人工栽培植物的種內變異類群。通常是基于在形態上或經濟價值上的差異,如色、香、味及大小等,有時稱其為栽培變種或栽培變型。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第25頁,共71頁。由于各國的文字、語言和生
16、活習慣的不同,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國家或不同地區,往往有不同的名稱。每一種生物制定世界各國可以統一使用的科學名稱十分必要,這種世界公認的科學名稱,即學名(scientific name)。國際上制定了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簡稱ICBN),國際植物栽培命名法規(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cultivated plant,簡稱ICNCP)等生物命名法規。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26頁,共71頁。 一、植物種名的組成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植物學名必須用拉丁文或其
17、他文字加以拉丁化來書寫,命名采用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的“雙名法” 。 學名主要由兩個拉丁詞組成,前一個詞是屬名,第二個是種加詞(習稱種名)后可以附上命名人的姓名(或縮寫)。 完整學名實際包括屬名、種加詞和命名人三部分。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27頁,共71頁。(一)屬名 屬名常用拉丁名詞單數主格(第1格),第1個字母必須大寫。常依據植物的形態特征、特性、地方名、經濟用途或紀念人名來命名。如甘草的屬名“Glycyrrhiza”,是由“甜”和“根”兩字所組成。屬名的性別一般可從其詞尾判斷:us為陽性,a、-o、-es、-e、-is為陰性,um、-er、-on、-x為中性。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28頁,共71
18、頁。(二)種加詞 常使用形容詞,有時用同位名詞或名詞所有格。種加詞全部字母用小寫。用形容詞時,其性、數、格要與屬名一致,如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inn.,土當歸Aralia cordata Thunb.等的種加詞均與屬名的性、數和格一致;用同位名詞時,要求與屬名的數格一致,而性別不必一致。用人名的形容詞形式作種加詞,人名的姓氏作詞干,其詞尾以元音結尾者,一般加anus(陽性),ana(陰性),anum(中性)如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的種加詞bungeana是紀念俄國植物采集家Alexander Bunge的;如以輔音結尾,分別加ian
19、us、iana、ianum,如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中的種加詞是紀念蘇格蘭植物采集者Francis Masson的。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29頁,共71頁。 用人名作名詞,姓氏末了是輔音,一般加ii,如掌葉覆盆子(秦氏懸鉤子)Rubus chigii Hu中的種加詞是定名人胡先蕭先生用于紀念蕨類專家秦仁昌先生的;姓氏末了為元音,一般加i,如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i Hook. f.的種加詞是紀念英國植物采集家Robert Fortune.。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30頁,共71頁。(三)命名人 名字的縮寫詞,每個詞的首寫字母必需大寫。 我國人名姓氏,
20、除過去已按威氏或其它外來拼寫法拼寫的外,應統一用漢語拼音拼寫。 命名者的姓氏較長者,可用縮寫。如:ThunbergThunb.,MaximowiczMaxim. 著名作者用習慣縮寫,如Linnaeus L., De candolleDC. ,我國學者的姓多為單音節,一般不縮寫,名字只寫第一個字母,如W. T. Wang (王文采)。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31頁,共71頁。如果一種植物是兩個人共同命名,則用et連接兩個人名,如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rhizon Sieb. et Zucc. 。 在植物學名的種加詞之后有一括號,括號內為人名或人名的縮寫,此表示這一學名已經重新
21、組合而成。如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ornst.)Blume,這是由于紫金牛的植物學名,由C. F. Hornstedt命名為Bladhia japonica Hornst,以后經Karl Ludwig von Blume 研究應列入紫金牛屬Ardisia,經重新組合而成現名。重新組合包括屬名的更動,由變種升為種等。重新組合時,應保留原來的種加詞和原命名人,原命名人則加括號以示區別。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32頁,共71頁。二、種以下等級的學名表示法種以下的等級有亞種(subspecies)、變種(varietas)、變型(forma),其縮寫分別為subsp.(或ssp. 、
22、var.和 f.。如山里紅Crataey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是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的變種。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33頁,共71頁。 從化學分類角度命名的化學變種(chemovar.)、化學變型(chemotype或chemoforma)等,其學名是在原種名的后面加上化學變種或化學變型的縮寫 chvar.、chf.以及該等級的縮寫附加詞。如蛔蒿的一個化學變型:Artemisia cina Berg. chf. -santonin。 栽培變種,過去常用 cv.(cultivarietas的縮寫)來表示,
23、如白花夾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 cv. Paihua。 現根據1975年第十二屆國際植物學大會通過的國際植物命法規規定,栽培種名稱是在種加詞后加栽培種加詞(cultivar epithet),起首字母大寫,外加單引號,后不加定名人。如中國藥典中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的栽培變種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Chachi等。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34頁,共71頁。 對自然界的生物群劃分,先后曾有兩界說(動物界、植物界),三界說(植物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四界說(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生物界、后生植物界、后生動物界)以及五界、六界等學說
24、。 根據兩界說中廣義的植物界概念,通常將植物界分成下列16門。第五節 植物界的分門 第35頁,共71頁。 藻類、菌類以及藻菌共生的地衣類,植物體構造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生殖器官是單細胞的,合子不形成胚,統稱它們為低等植物或無胚植物。 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有根、莖、葉分化,生殖細胞是多細胞,合子在體內發育成胚,因此合稱為高等植物或有胚植物。第五節 植物界的分門 第36頁,共71頁。 苔蘚植物門、蕨類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以頸卵器(Archegonium)的形式出現,裸子植物中也有頸卵器退化的痕跡,因此這三類植物又合稱為頸卵器植物。藻類、菌類、地衣、苔蘚、蕨類植物均用孢子進行繁殖,所以又把它們
25、統稱為孢子植物。孢子植物不開花,不結實,故又名隱花植物(Cryptogamia)。而種子植物能開花結實,所以又稱其為顯花植物(Phanerogams)。第五節 植物界的分門 第37頁,共71頁。植物分類檢索表(Key)鑒定植物類群的一種工具。按法國人拉馬克(Lamarck)的二歧歸類法編制的。應用檢索表鑒定植物時,必須熟悉植物形態或其他特性的術語,仔細識別被查植物的特征或特性(尤其是繁殖器官的構造特征)。第六節 植物分類檢索表第38頁,共71頁。一、定距式檢索表將每一對相互區別的特征分開編排在一定的距離處標以相同的項號,每低一項號退后一字排列。二、平行式檢索表 將每一對相區別的特征編以同樣的項
26、號,并緊接并列,項號雖變但排列不退格,項末注明應查的下項號或以查到的分類等級。三、連續平行式檢索表將一對互相區別的特征用兩個不同的項號表示,其中后一項號加括號,以表示它們是相對應的項目,其項號編列則按1,2,3,的順序排列。 第六節 植物分類檢索表第39頁,共71頁。重 點 難 點第40頁,共71頁。 (一)、恩格勒系統 德國植物學家恩格勒 (A . Engler ) 和柏蘭特 (K . Prantl ) 于1897年在其植物自然分科志 發表。是植物分類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它把植物界分為13門,而第13門為種子植物門,把被子植物亞門分為單子葉植物綱和雙子葉植物綱,計45目,280科。 恩
27、格勒系統以假花學說為理論基礎,認為無花瓣、單性、木本、風媒花等為原始特征,而有花瓣、兩性、蟲媒花等為進化特征。把具有柔荑花序類植物當作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類型 ,而把木蘭目、毛茛目等看作是較進化的類型。這種觀點已被今日許 多分類學家所否定。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41頁,共71頁。在1964年出版的植物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 把被子植物分立為門,列為第17門。在此版中把原來的分類系統中置于雙子葉植物前的單子葉植物移到雙子葉植物之后。雙子葉植物綱仍分為原始花被亞綱 (離瓣花亞綱 ) 及后生花被亞綱(合瓣花亞綱 )。被子植物共有62目,344科。 盡管恩格勒系統一些觀點已不能為多數分類學家所接受,但因這
28、一系統范圍較廣,包括了全世界植物的綱、目、科、屬,而且各國沿用歷史已久,為許多植物學家所熟悉,故在世界許多地區仍較廣泛使用。如中國植物志及我國部分地區植物志仍基本按該系統編排。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42頁,共71頁。(二)、哈欽松系統英國植物學家哈欽松(J. Hutchinson)于1926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中提出。1973年修訂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哈欽松系統以真花學說為理論基礎,認為被子植物的單性花是由兩性花退化而來,無被花是有被花退化而來的;并認為花的各部為多數、分離、螺旋排列等均為原始現象。認為木蘭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類型。他還認為被子植物是單元起源的,
29、雙子葉植物從木蘭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從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這兩支是平行發展的。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43頁,共71頁。 哈欽松系統過分強調了木本和草本兩個來源,使某些親緣關系很近的科會分得很遠。例如將草本的傘形科同木本的五加科、山茱萸科分開;草本的唇形科同木本的馬鞭科分開等等。我國華南、西南、華中的一些植物研究所和大學的出版物及標本館多采用該系統。 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44頁,共71頁。(三)、塔赫他間系統前蘇聯植物學家塔赫他間(A. L. Takhtajan)于1954年在被子植物的起源公布。主張真花學說,認為木蘭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類群,但他首次打破了把雙子葉植物分為離瓣花亞綱和
30、合瓣花亞綱的傳統分類方法,并在分類等級上設立“超目”這一分類單元。塔赫他間系統經過數次修訂(1996,1968,1980年),在1980年發表的分類系統中,他把被子植物分為兩個綱:木蘭綱(即雙子葉植物)和百合綱(即單子葉植物綱)。其中木蘭綱包括7個亞綱,20超目,71目,333科;百合綱包括3亞綱,8超目,21目,77科,總計92目,410科。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45頁,共71頁。 (四)、克朗奎斯特系統 美國植物學家克朗奎斯特(A. Cronquist )于1968年在其有花植物的分類和演化中發表??死士固叵到y接近于塔赫他間系統,把被子植物稱為木蘭植物門,分成木蘭綱和百合綱,但取消了“超
31、目”這一級分類單元,科的數目也有了壓縮。在1981年修訂的克朗奎斯特系統中,木蘭綱包括6個亞綱,64目,318科;百合綱包括5亞綱,19目,65科,總計83目,383科。克朗奎斯系統在各級分類系統安排上似乎比前幾個系統更為合理,科的數目及范圍較適中,其分類方法已逐漸被人們所采用,我國有的教科書及植物園已采用此系統。第二節 植物分類簡史第46頁,共71頁。 植物的分類等級體現了各類植物之間的相似程度和親緣關系的遠近。 植物分類等級由大至小主要有:門、綱、目、科、屬、種。門是植物界最大的分類單位。有時因各等級之間范圍過大,再分別加入亞級,如亞門、亞綱、亞目、亞科、亞屬、亞種。有的在亞科下再分有族(
32、Tribus)和亞族,亞屬下再分組(Section)和系(Series)。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第47頁,共71頁。 中 文 名英 文 名拉 丁 名拉 丁 詞 尾門division, Phylumdivisio-phyta;-mycota(菌類)亞門subdivision, subphylumsubdivisio-phytina; -ae綱classclassis-opisida;-phyceae(藻類)亞綱subclasssubclassisidae目orderordo-ales亞目subordersubordo-inales科familyfamilia-aceae亞科subfamil
33、ysubfamilia-oideae屬genusgenus-a, -um, -us亞屬subgenussubgenus種speciesspecies (sp.)亞種subspeciessubspecies (ssp.)變種varietyvarietas (var.)變型formforma (f.)第48頁,共71頁?!胺N”(species)是分類的基本單位或基本等級。“種”的定義:指一個種的所有個體的各部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形態、結構、生理、生化特征。 野生種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區;同一種的不同個體彼此可以受精交配,并產生正常的能育后代,不同種的個體之間通常難以雜交,或雜交不育。第
34、三節 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第49頁,共71頁。如果變異在形態上易于區分,可視差異的大小劃分為變種(variety,縮寫為 var.)、亞種(subspecies,縮寫為 subsp.)、變型(formar,縮寫為 f.)。亞種:形態上有穩定的變異,并在地理分布上、生態上或生長季節上有隔離的種內變異類群。變種:種內有一定的變異,變異較穩定,但分布范圍比亞種小得多的類群。變型:無一定分布區,具有細小變異的種內類群。有時將栽培植物中的品種 也視為變型。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單位與等級第50頁,共71頁。由于各國的文字、語言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國家或不同地區,往往有不同的名稱。每一種生物
35、制定世界各國可以統一使用的科學名稱十分必要,這種世界公認的科學名稱,即學名(scientific name)。國際上制定了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簡稱ICBN),國際植物栽培命名法規(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cultivated plant,簡稱ICNCP)等生物命名法規。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51頁,共71頁。 一、植物種名的組成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植物學名必須用拉丁文或其他文字加以拉丁化來書寫,命名采用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的“雙名法” 。 學名主要由兩
36、個拉丁詞組成,前一個詞是屬名,第二個是種加詞(習稱種名)后可以附上命名人的姓名(或縮寫)。 完整學名實際包括屬名、種加詞和命名人三部分。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52頁,共71頁。(一)屬名 屬名常用拉丁名詞單數主格(第1格),第1個字母必須大寫。常依據植物的形態特征、特性、地方名、經濟用途或紀念人名來命名。如甘草的屬名“Glycyrrhiza”,是由“甜”和“根”兩字所組成。屬名的性別一般可從其詞尾判斷:us為陽性,a、-o、-es、-e、-is為陰性,um、-er、-on、-x為中性。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53頁,共71頁。(二)種加詞 常使用形容詞,有時用同位名詞或名詞所有格。種加詞全部字母用小
37、寫。用形容詞時,其性、數、格要與屬名一致,如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inn.,土當歸Aralia cordata Thunb.等的種加詞均與屬名的性、數和格一致;用同位名詞時,要求與屬名的數格一致,而性別不必一致。用人名的形容詞形式作種加詞,人名的姓氏作詞干,其詞尾以元音結尾者,一般加anus(陽性),ana(陰性),anum(中性)如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的種加詞bungeana是紀念俄國植物采集家Alexander Bunge的;如以輔音結尾,分別加ianus、iana、ianum,如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38、.中的種加詞是紀念蘇格蘭植物采集者Francis Masson的。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54頁,共71頁。 用人名作名詞,姓氏末了是輔音,一般加ii,如掌葉覆盆子(秦氏懸鉤子)Rubus chigii Hu中的種加詞是定名人胡先蕭先生用于紀念蕨類專家秦仁昌先生的;姓氏末了為元音,一般加i,如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i Hook. f.的種加詞是紀念英國植物采集家Robert Fortune.。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55頁,共71頁。(三)命名人 名字的縮寫詞,每個詞的首寫字母必需大寫。 我國人名姓氏,除過去已按威氏或其它外來拼寫法拼寫的外,應統一用漢語拼音拼寫。 命名者的姓氏較
39、長者,可用縮寫。如:ThunbergThunb.,MaximowiczMaxim. 著名作者用習慣縮寫,如Linnaeus L., De candolleDC. ,我國學者的姓多為單音節,一般不縮寫,名字只寫第一個字母,如W. T. Wang (王文采)。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56頁,共71頁。如果一種植物是兩個人共同命名,則用et連接兩個人名,如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rhizon Sieb. et Zucc. 。 在植物學名的種加詞之后有一括號,括號內為人名或人名的縮寫,此表示這一學名已經重新組合而成。如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ornst.)Blume,這是由于紫金牛的植物學名,由C. F. Hornstedt命名為Bladhia japonica Hornst,以后經Karl Ludwig von Blume 研究應列入紫金牛屬Ardisia,經重新組合而成現名。重新組合包括屬名的更動,由變種升為種等。重新組合時,應保留原來的種加詞和原命名人,原命名人則加括號以示區別。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第57頁,共71頁。二、種以下等級的學名表示法種以下的等級有亞種(subspecies)、變種(varietas)、變型(forma),其縮寫分別為subsp.(或ssp. 、var.和 f.。如山里紅Crataeyus pin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Z 45378-2025無損檢測基于互易性技術的聲發射傳感器絕對校準方法
- GB 31604.63-202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4,4′-聯苯二酚和1,1′-磺酰基二(4-氯苯)遷移量的測定
-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歐美設計規范釋義雙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圖案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探究科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科信職業技術學院《結構設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師范大學《體操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襄陽科技職業學院《水利工程地基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白山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簡陽市三星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二檢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2024年07月山東興業銀行濟南分行濟南管理部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創新創業基礎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哈爾濱理工大學
- DB 23T 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護工程格賓與雷諾護墊施工技術規范
- 2024年初中級攝影師資格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徽商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針刺傷警示教育課件
- 星際求職指南-札記
- 【MOOC】戲曲鑒賞-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 控制計劃課件教材-2024年
- 寫字樓項目招商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