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新舊版對比_第1頁
成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新舊版對比_第2頁
成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新舊版對比_第3頁
成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新舊版對比_第4頁
成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新舊版對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一、操作前準備1、操作者準備:著裝整潔,態度嚴肅,反應敏捷。2、物品準備:模擬人,簡易呼吸器,硬板床或硬板,紗布,彎盤,手電筒,筆,護理 記錄單,手表。3環境準備:脫離危險環境或隔簾。二、操作方法與程序1、觀察周圍環境,確定安全,口述“環境安全,可以操作”。(開始計時)2、判斷患者意識:輕拍患者雙肩,同時俯身分別對左、右耳高聲呼叫“喂,你怎么啦?”, 判斷有無意識,如無意識,口述“意識喪失”,高聲呼救,尋求他人幫助,記錄時間。3、判斷大動脈搏動:觸摸頸動脈(右手食、中二指并攏,由喉結向內側滑移2-3 cm檢 查頸動脈搏動),判斷時間小于10秒,口述“大動脈搏動消失”。4、擺

2、放患者體位:仰臥在堅實的平面或硬板上。5、解開衣領、腰帶。6、胸外心臟按壓:術者體位:雙手按壓,位于患者右側,根據個人身高及患者位置高低選用踏腳凳或 跪式體位。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處,成人為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交叉中點或食指、中指沿 肋緣向上觸摸至劍突上兩橫指處。按壓姿勢:手臂長軸與胸骨垂直,雙手掌根重疊,手指扣手交叉,手指不觸及胸壁, 雙臂肘關節繃直,以髖關節為支點運動,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深度:胸骨下陷3.8-5 cm。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與放松時間比例為1:1,放松時掌根部不能離開按壓部位。7、開放氣道:雙手輕轉頭部,將患者頭偏向一側,檢查口腔,紗布纏繞手指,去除異物或義齒(疑

3、 有頸椎骨折除外)。開放氣道:采用仰頭抬頦法一左手掌外緣置于患者前額,向后下方施力,使其頭部 后仰,同時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在患者下頜骨下方,旁開中點2 cm,將頦部向前抬起,使 頭部充分后仰,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和身體水平面呈90(疑有頸椎骨折采用托頜法)。8、人工呼吸(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吸一口氣,用操作者口唇嚴密地包住患者的口唇,平穩地吹氣,注 意不要漏氣,在保持氣道通暢的操作下,將氣體吹入患者的口腔到肺部,使胸廓抬起;吹 氣后,口唇離開,并松開捏緊鼻孔的手指,使氣體呼出。并側轉頭吸入新鮮空氣,同時觀 察患者胸廓起伏情況,再進行第二次吹氣;吹氣時間大于一秒,每次吹氣量500-600毫升。

4、9、如此反復操作,完成五個循環、呼吸周期。10、判斷心肺復蘇是否有效(呼吸、頸動脈搏動、四肢循環及瞳孔情況),口述判斷情況, 整理患者衣物。如心肺復蘇有效,口述“患者心肺復蘇成功,進一步生命支持”。(計時結束) 11、操作者口述“操作完畢”。心肺復蘇術的操作方法(百聞步驟一:意識判斷和打開氣道。(1)意識判斷:當發現一個到底的患者,首先必須判斷 其是否失去知覺。有以下幾種方法:喊話并排其肩膀;呼救(請現場的人或附近的人協助搶 救,打120急救電話或通知就近的醫療單位);患者體位(當患者呈俯臥狀態時,應先 將患者雙手上舉,再將外側(遠離搶救者側)下肢膝蓋彎曲后駕在內側(靠近搶救者側)肢 體上,然

5、后一手護著患者的頸部,另一只手置于患者的胸部,小心、平穩、慢慢地將患者轉 為仰臥位,并將其雙上肢放在軀干兩旁;另一個方法是先將患者內側下肢交叉在外側肢體上, 再將外側上肢抬肩伸直靠于頭側,一手繞過患者內側的上肢托肩,另一手置于患者髖關節 處,將其整個地翻為仰臥位,并將其雙上肢放在軀干兩旁。)(2)打開氣道: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意識喪失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內的舌肌也松弛, 舌根后墜而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阻塞。在進行口對口吹氣前,必須打開氣道,保持氣道 通暢。打開氣道的方法有:仰頭抬頜法;操作者站或跪在患者一側,一手置患者前額上稍用力后壓,另一手用食指置 于患者下頜下沿處,將頜部向上向前抬起,使患

6、者的口腔、咽喉軸呈直線。再通過看(胸廓 有無起伏)、聽(有無氣流呼出的聲音)、感覺(面部感覺有無氣流呼出)三種方法檢查 出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無呼吸應該立即進行口對口吹氣。開放氣道1.步驟二: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是向患者提供空氣的有效方法。操作者置于患者前額的手在不移動的情況 下,用拇指和食指捏緊患者的鼻孔,以免吹入的氣體外溢,深吸一口氣,盡力張嘴并緊貼 患者的嘴,形成不透氣的密封狀態,以中等力量,11.5秒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入約為 800毫升的空氣,吹至患者胸廓上升。吹氣后操作者即抬頭側離一邊,捏鼻的手同時松開, 以利于患者呼氣。如此以12分/分鐘的頻率反復進行,直到患者有自主呼吸為止。2.

7、步驟三:人工循環人工循環是通過胸外心臟按壓形成胸腔內外壓差,維持血液循環動力,并將人工呼吸后 帶有氧氣的血液供給腦部及心臟以維持生命。方法如下:(1)判斷患者有無脈搏。操作者跪于患者一側,一手置于患者前額使頭部保持后仰位, 另一手以食指和中指尖置于喉結上,然后滑向頸肌(胸鎖乳突肌)旁的凹陷處,觸摸頸動 脈。如果沒有搏動,表示心臟已經停止跳動,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2)胸外心臟按壓。第一步:確定正確的胸外心臟按壓位置。先找到肋弓下緣,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肋骨 下緣向上摸至兩側肋緣于胸骨連接處的切痕跡,以食指和中指放于該切跡上,將另一只手 的掌根部放于橫指旁,再將第一只手疊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

8、上,兩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離開胸壁。第二步:施行按壓。操作者前傾上身,雙肩位于患者胸部上方正中位置,雙臂與患者的胸END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按壓胸骨,使胸骨下陷4-5厘米,按壓 和放松的力量和時間必須均勻、有規律,不能猛壓、猛松。放松時掌根不要離開按壓處。 按壓的頻率為80-100次/分鐘,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次數比率為:單人復蘇15:2,雙人復 蘇 5:1.。新版心肺復蘇操作流程完整版首先評估現場環境安全1、意識的判斷;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問:“喂!你怎么了?”告知無反應。2、檢查呼吸:觀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 告知無

9、呼吸,3、呼救:來人啊!喊醫生!推搶救車!除顫儀!4、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狀軟骨劃向近側 頸動脈搏動處,告之無搏動(數1001, 1002, 1003, 1004, 1005判斷五秒以 上10秒以下)。5、松解衣領及褲帶。6、胸外心臟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 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 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至少5cm) 7、打開氣道;仰頭抬頜法。口腔無分泌物,無假牙。8、人工呼吸:應用簡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擠壓簡易呼吸器, 每次送氣400-600血,頻率

10、10-12次/分。9、持續2分鐘的高效率的0氏:以心臟按壓:人工呼吸=30:2的比例進行,操 作5個周期。(心臟按壓開始送氣結束)10、判斷復蘇是否有效(聽是否有呼吸音,同時觸摸是否有頸動脈博動)。11、整理病人,進一步生命支持。心肺復蘇 = (清理呼吸道) +人工呼吸 +胸外按壓 +后續的專業用藥據美國近年統計,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數達百萬人,約占總死亡病因 1/2。而因心臟停搏突然死亡者 60-70%發生在院前。因此,美國成年人中約有85%的人有興趣參加CPR初步訓練,結果使40%心臟驟停者復蘇 成功,每年搶救了約20萬人的生命。心臟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鐘內實 施初步的CPR,在8分鐘內由專

11、業人員進一步心臟救生,死而復生的可 能性最大,因此時間就是生命,速度是關鍵,初步的CPR按ABC進行。 先判斷患者有無意識。拍搖患者并大聲詢問,手指甲掐壓人中穴約五秒, 如無反應表示意識喪失。這時應使患者水平仰臥,解開頸部鈕扣,注意 清除口腔異物,使患者仰頭抬頦,用耳貼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氣流或胸 部無起伏,則表示已無呼吸。A( airway):保持呼吸順暢B ( breathing):口對口人工呼吸C ( 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A保持呼吸順暢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氣道,所以心肺復蘇的首要步驟是暢 通氣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額部使頭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頸 部或托起

12、下頦,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懷疑有頸部損傷者只能托舉下頦而 不能使頭部后仰;若疑有氣道異物,應從患者背部雙手環抱于患者上腹 部,用力、突擊性擠壓。B 口對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頭抬頦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閉的鼻孔 (或口唇 ), 然后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內吹 氣 ,然后放松鼻孔 (或口唇),照此每5秒鐘反復一次,直到恢復自主呼吸。每次吹氣間隔 1.5秒,在這個時間搶救者應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 繼續口對口呼吸,直至專業搶救人員的到來。C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檢查心臟是否跳動,最簡易、最可靠的是頸動脈。搶救者用 2-3個手指放在患者氣管與頸部肌肉間輕輕按壓,時間不少于 10秒。如果患

13、者停止心跳,搶救者應握緊拳頭,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擊 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舉有可能使患者心臟復跳,如一次不成功可 按上述要求再次扣擊一次。如心臟不能復跳,就要通過胸外按壓,使心臟和大血管血液產生流 動。以維持心、腦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選擇胸外心臟按壓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緣,而 后將右手掌側放在胸骨下 1/3,再將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鄰近右 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劍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間互相交錯或伸 展。按壓力量經手跟而向下,手指應抬離胸部。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急救者兩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雙肘關節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 下壓,對中等體重的成人下壓深度應大于

14、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 壓力,讓胸廓自行復位。如此有節奏地反復進行,按壓與放松時間大致 相等,頻率為每分鐘不低于 100次。一、人心肺復蘇方法:當只有一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蘇術時, 應是每做30次胸心臟按壓,交替進行2次人工呼吸二、人心肺復蘇方法:當有兩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蘇術時, 首先兩個人應呈對稱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換。此時,一個人做胸外心臟 按壓;另一個人做人工呼吸。兩人可以數著 1、2、3進行配合,每按壓心臟30次,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 2次。)拍搖患者并大聲詢問,手指甲掐壓人中穴約五秒,如無反應表示意識喪失。這時應使患者水平仰臥,解開頸部鈕扣,注意清除口腔異物, 使患者仰

15、頭抬頦,用耳貼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氣流或胸部無起伏,則表 示已無呼吸。CPR操作順序的變化:A-B-C - C-A-B 2010 (新):C-A-B即:C胸外按壓一 A開放氣道一 B人工呼吸 2005 (舊):A-B-C即:A開放氣道一 B人工呼吸一 C胸外按壓 注意事項1、口對口吹氣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 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 可。吹氣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急性胃擴張、胃脹氣和嘔吐。吹氣 過程要注意觀察患(傷)者氣道是否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2、胸外心臟按術只能在患(傷)者心臟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行。3、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按壓應同時進行, 嚴格按吹氣和按壓的比 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

16、多和過少均會影響復蘇的成敗。4、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按壓 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 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5、施行心肺復蘇術時應將患(傷)者的衣扣及褲帶解松,以免引起 內臟損傷。2005年底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與舊 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壓與呼吸的頻次由 15:2調整為30:2.心肺復蘇有效的體征和終止搶救的指征(1)觀察頸動脈搏動,有效時每次按壓后就可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后搏動停止,表明應繼續進行按壓。如停止按壓后搏動繼續存在,說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復,可以停止胸外心臟按壓。(

17、2)若無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應繼續進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時仍應 堅持人工呼吸。(3)復蘇有效時,可見病人有眼球活動,口唇、甲床轉紅,甚至腳可 動;觀察瞳孔時,可由大變小,并有對光反射。(4)當有下列情況可考慮終止復蘇:心肺復蘇持續 30分鐘以上,仍無心搏及自主呼吸,現場又無進一 步救治和送治條件,可考慮終止復蘇;腦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將病人頭向兩 側轉動,眼球原來位置不變等,如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現場可考 慮停止復蘇;當現場危險威脅到搶救人員安全 (如雪崩、山洪爆發)以及醫學專 業人員認為病人死亡,無救治指征時。BOU/CPR580 心肺復蘇模擬人(2010操作標準)美國心臟學會(AHA)2010國際心肺復蘇(CPR) &心血管急救(ECC)指 南標準(1)胸外按壓頻率由 2005年的100次/分改為“至少 100次/分”(2)按壓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頻率不變、按壓與呼吸比不變(4)強烈建議普通施救者僅做胸外按壓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 用,對普通目擊者要求對ABC改變為“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