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兩口連談(六):文學與哲學的二重矛盾(共8頁)_第1頁
創意寫作兩口連談(六):文學與哲學的二重矛盾(共8頁)_第2頁
創意寫作兩口連談(六):文學與哲學的二重矛盾(共8頁)_第3頁
創意寫作兩口連談(六):文學與哲學的二重矛盾(共8頁)_第4頁
創意寫作兩口連談(六):文學與哲學的二重矛盾(共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兩口連談(六):文學與哲學的二重(r zhn)矛盾顏成子游(以下(yxi)稱子游)子游: 如果將文本意義和形式對立,是不是就是哲學和文學(wnxu)的對立呢?哈姆雷特的文本內容和哲學意蘊差距大么?南郭子綦(以下稱子綦); 我想不是的,或二者的區分主要不在這里。是話語功能決定。事實上,我不太懂你的問題,或者說這是一個偽問題:哲學與文學也許原本不對立(如柏拉圖對話錄所示),但自現代特別是浪漫運動以來,(自以為)獨立的文學自外于(廣義的)哲學二“自身隱淪”或“被拋”于其緣在的世界之外了。今天許多“文學”作品日益缺乏人文品味,即是觸目驚心的例子。哈姆雷特可以作為哲學作品讀,也可以作為文學讀(盡管我認

2、為單純分析句式、意象、敘事角度其實無趣得緊)子游: 嗯。想如果真如形式主義文論探討文學僅僅是從形式入手,那文本意義留給誰去探討呢?子綦: 這又是一個本身有問題的問題。形式主義者恰恰認為形式即內容(手法產生并決定意義):分析形式(韻律、意象)即是探討意義。子游: 嗯,這和文本內容(意義)還是不同的形式即內容,或者說手法產生并決定意義,是說手法是工具(gngj),手段。和文本內容(意義)還是不同的我也這么想,但當事人即俄國形式主義者并不這么認為。其實,他們對形式的重視也是審美意識形態的歷史反映,因此他們的分析實踐本身足以充當哲學分析的對象材料。 子綦:再回到前面的問題:哈姆雷特本身(bnshn)是

3、文學(但不是今天我們狹隘理解的“文學(wnxu)”:這一點很重要),但因其具有人文和歷史內涵(理論功能),因此與哲學相通,足以為哲學思考提供對象材料,但它本身仍非哲學話語。再舉一例:盧梭的愛米爾。你認為它是文學還是哲學,或者都是-都不是?為什么?子游: 嗯,因為將文學和哲學分開實際上是一種硬性規定. 人為的強加的, 是將復合物提純的結果比如將莊子,僅僅理解為文學作品顯然是不可以的.其中哲學背景是不是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對純粹美和依附美的區分?子綦;說得對:不過形式主義的立場是康德主義(就審美而言,不妨稱之為浪漫主義審美精神或美學的意識形態)的經過浪漫主義運動的進一步激進化: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完全(

4、wnqun)顛倒過來了。因此,一首新詩,當其轉寫為散體后就完全(wnqun)喪失了詩的力量:轉寫意味著死亡;而真正的詩如神曲(shn q),這詩歌之王!是不怕翻譯和轉寫的:轉寫同時是轉世。子游: 既然文學具有人文和歷史內涵,與哲學想通,可以成為哲學思考對象。那是不是可以將文學的研究提升到哲學高度呢?但是如果將文學文本納入哲學思考,也會有問題。比如說西方哲學家常把自己的文論納入到自身的哲學體系之中,如果文學批評者自身沒有理解哲學家的理論,那又該如何保障文論(文學批評)的合理性呢?子綦:可以,只要有足夠的和自覺的理論自覺。試舉一例:現代學者研究古代民歌、俗文化或民國時期的小學課本。哲學(我更喜歡人

5、文這個詞)的精神生命是研究者賦予(你知道么:inspire一詞的本意即是beathe into)的。 所以要認真學習:大多數時候是將錯就錯,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夠“如如而來”。子游: 我知道,因這是詞源學insipire即是“吸入”的意思子綦 :這也是人文研究的悲哀:缺乏資格的審查,也很難判斷(pndun)標準。子游: 我覺得這種資格審查是必要的,甚至說是必須的如果不從根本(gnbn)問題上進行批判,正如純批對柏拉圖理念說的批判,我如何保障這種批判的有效性的,用非法的工具做非法的事情?子綦 :不,我們需要(xyo)標準標準的淪喪令人不安但更要反對審美領域的專制主義:萬類霜天競自由。你不能勉強小學

6、學生欣賞浮士德。當然,現在的情況是:太多自以為是的“小學生”或者說外行掌控了話語權。子游: 嗯,當你說這種標準的時候,已經隱約埋下了文學制度對文本意義的闡釋的決定作用,但是,當掌控話語權的人本身缺少人文素養的時候,這是不是也預示著文學機構(制度)的危險?這是不是同時意味著我們應該對文學機制(大學文科制度)進行批判? 子綦 ;記得讀研究生時,有一次和同學談詩,他認真地說崔護的人面桃花是他讀過的最好的詩。我深感到悲哀,為他,也是為自己:也許,我所熱愛的詩歌,如杜甫、但丁,其實也不過爾爾,或者只是話語權力的產物?少年時期之后,審美品味幾乎是不可培養的。袁行霈先生有言:唯俗不可醫。信夫!子游: 哈哈(

7、h ha),經典是需要常讀的.不斷(bdun)常讀。 子綦 : 當掌控(zhn kn)話語權的人本身缺少人文素養的時候,這是不是也預示著文學機構(制度)的危險?萬丈高樓平地起。正本清源,當從中學始。錢理群先生所為,良有以也。子游: 我以前總愛個人 是不是喜愛魯迅看他是不是真正的文學愛好者子綦; 哦?我深不喜魯迅,盡管我重視他: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象。子游: 后來,我琢磨著如果從世界思想史和文學史上來看.魯迅說實話,也拿不出手,但是魯迅肯定比張愛玲偉大,不知道為啥在港臺的影響超過魯迅.子綦: 魯迅至少是真誠的:他不會關心“拿得出手”或排名問題。但真誠不一定就意味著好。他是偽裝的撒旦:刻毒的觀察之下

8、,是悲憫的情懷。但他不敢悲憫:正是在這里,我們發現:他的力量不夠強大,至少沒有強大到堅持大聲說相信性善因為這會被視為幼稚。這也是一種虛偽:“人血饅頭”和“白色花環”的矛盾。 誠然。魯迅對此有所自覺,但后來的中國文化的發展令人扼腕:開風氣者不得辭其咎也。迅翁有知,或將嘆息于地下。然而,佛經云:孔雀嗜毒而羽毛愈瑰,可知毒之與藥(借用德里達說法),正在其用爾。子游: 魯迅的影響實際上是整社會(shhu)環境有關的,我覺得中國當下應該多談點胡適,少談點魯迅。 子綦 :知其不足者,真知(zhnzh)也:非僅就魯迅而言。子游: 狂人日記(kun rn r j)中談到孩子的“惡”,但想想孩子們未嘗不是模仿子

9、綦: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宮室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人,不見宮室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子游: 現代文學史的建構將魯迅推到很高,背后也有個原因就是那時候文革,沒有多少東西研究,他們的問題在于好像全天下只有一個魯迅,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子綦:虎之于人,相差只在一念之間。人性有善有惡,不待煩言。以孔孟之心觀之,則人無不(可)善也,其失也愚(過于忠厚),或有鄉愿者,斯下矣;然以為人情不美,甚至以惡為當然之理,則又墮入魔道,良可嘆也。年輕人自然也有(嗜)吃人者,但為人師,則存希望于將來,施教化于當下,不忍即棄之也。子游: 嗯。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如果(r

10、gu)天下的老師都如老師你一樣就好了 子綦:我是一個平庸的人,但寄希望于后來者。沒有(mi yu)這渺茫的希望,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子游: 我聽過很多課,在T大沒有(mi yu)一人如你有高格者子綦:現在有許多年輕人繼續在暗夜中堅持前行,已經證明我的希望并非虛妄。子游: 得師如此,夫復何求子綦:你這樣說,我很不安。中學時迷戀金庸武俠,金庸在某部作品的后記中(他在闡述“作者之意”時,不知為何總是顯得似乎很拙劣)談到:王重陽名重一時,或稱其“無漏”,王翌日故意在縣衙門前大便,以示自己與常人并無不同:這是何等磊落!我常言:自己種種:種種努力,但求問心無愧,能夠道德達標,即如眾人水準,如你所稱者,萬不敢當。子游: 我是個很傲慢的人,總是想在讀書之處超過別人。比如之前老師說自己讀萬歷十五年是在初中,我在初中時還沒讀過書。后來想老師比我大十多歲,我還能趕上。但老師的境界比我高到不知哪里去。我很慚愧子綦:為仁由己,焉知后來者不如今(rjn)也!子游: 聽你說話,靈魂顫抖(chndu)不已內容總結(1)兩口連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