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文言文題匯編_第1頁
九年級上文言文題匯編_第2頁
九年級上文言文題匯編_第3頁
九年級上文言文題匯編_第4頁
九年級上文言文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1天津中考)閱讀陳涉世家一文的節(jié)選文字,完成下列題目。(9分)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

2、,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會天大雨 會:適逢,恰巧遇到B、等死,死國可乎 等:等待C、扶蘇以數(shù)諫故 數(shù):屢次D、陳勝王 王:稱王2、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沒有指代作用的一項是

3、( )(3分)A、悵恨久之 B、二世殺之 C、楚人憐之 D、固以怪之矣3、下面對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陳勝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表明自己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說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殘暴統(tǒng)治,處處積蓄著反抗的力量。C、陳勝打出扶蘇、項燕的旗號,寄托了對二人的懷念,并立志替二人報仇。D、陳勝、吳廣派人“置書魚腹”和“篝火狐鳴”是為起義做輿論準備。(2011遼寧大連)閱讀選文,完成下列題目。(6分)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4、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節(jié)選史記·陳涉世家)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1)吳廣素愛人_(2)以激怒其眾_(3)從民欲也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_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句可以看出陳勝具有_的決心。(1分)(2011山東青島)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題目。(7分)陳涉世家(節(jié)選)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

5、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1、下列選項

6、中屬于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屬于意動用法的一項是( )(2分)。A、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B、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隆中對)C、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陳涉世家)D、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1)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2)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1)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譯文:_(2)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譯文:_(2011蘭州中考)閱讀下列選文,完成題目。(15分)陳涉世家(節(jié)選)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

7、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

8、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1、用“/”給文中畫線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只劃三處)。(3分)乃 令 符 離 人 葛 嬰 將 兵 徇 蘄 以 東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1)吳廣素愛人 _ (2)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譯文:_4、這段文字首先敘述了發(fā)動起義的情形。下列選項中能正確概括其步驟的三個關(guān)鍵詞是(3分)( )A、并殺兩尉 失期當斬 攻大澤鄉(xiāng) B、激怒其眾 召令徒屬 攻大澤鄉(xiāng)C、并殺兩尉 召令徒屬 為壇而盟 D、激怒其眾 皆已失期 為壇而盟5、陳勝、吳廣起義提出了“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

9、,從而掌握了民心動向,請概括出這一策略的效果是從哪兩個方面得到證明的。(4分)_(2011山東煙臺)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題目。(13分)【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乙】晏子將使楚。楚

10、王聞之,謂左右曰:“ 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 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 。”王視晏子曰:“ 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下面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過: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人恒過然后能改 B、為:何為者也

11、或異二者之為C、以:吾欲辱之,何以也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D、之:要離之刺慶忌 甚矣,汝之不惠2、翻譯下面句子。(4分)(1)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譯文:_(2)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譯文:_3、【甲】文中秦王對唐睢的態(tài)度、情感有一個變化過程,請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簡要概括。(2分)憤怒 - - - 道謙4、【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問話時,“避席對曰”,“避席”寫出了晏子_的態(tài)度,也隱含了他的不滿。(2分)5、唐睢與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唐睢主要是靠_取勝,晏子主要是靠_取勝。(2分)(2011湖北黃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題目。(14分)【甲】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

12、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

13、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選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

14、,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選自荊軻刺秦王)1、根據(jù)上文,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1)長跪而謝之( )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寡人諭矣( ) (4)圖窮匕首見( )2、用“/”給文中劃線句子斷句,劃出兩處。(2分)方 急 時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荊 軻 逐 秦 王3、翻譯下列句子。(6分)(1)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_(2)使畢使于前。_4、下列對【甲】【乙】兩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甲】文所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的一場外交

15、斗爭,最后弱國取得勝利的故事。B、【乙】文所記敘的是荊軻刺秦王的經(jīng)過:他拿著匕首,追趕秦王,而其余臣子則袖手旁觀。C、【乙】文中記載了秦國的一條法律:帶刀的侍衛(wèi)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帶刀。D、【甲】【乙】兩文在人物刻畫上均用了對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陽的“色變振恐”襯托荊軻的沉著冷靜。(2011四川瀘州)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題目。(16分)隆中對陳壽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

16、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富,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17、。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guān)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fù)言。”羽、飛乃止。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1)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 屏:_ (2)欲信大義于天下 信:_(3)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日:_ (4)愿諸君勿復(fù)言 愿

18、:_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之:猶魚之有水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B、而: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zhàn))C、因: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D、于:曹操比于袁紹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1)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譯文:_(2)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譯文:_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隆中對策”前,作者先采用側(cè)面敘寫的方式襯托出諸葛亮的與眾不同和非凡才智。B、

19、諸葛亮以高祖劉邦在益州成就帝業(yè)為例提示劉備可以將益州作為建立蜀漢大業(yè)的基地。C、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既論及地理、經(jīng)濟、軍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賢的重要。D、文章通過隆中對策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諸葛亮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遠見卓識。(2011廣東中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題目。(12分)出師表(諸葛亮)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礻韋、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qū)櫍孕惺缇?/p>

20、,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A、宜付有司論其刑

21、賞/與臣論此事 B、親賢臣,遠小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C、不宜偏私/牡丹之愛,宜乎從矣 D、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_3、從選文中看出諸葛亮對后主有兩方面的擔憂:一是刑賞偏私,使“_”;二是“_,_”。(用原文詞句回答)(3分)4、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執(zhí)法方面,諸葛亮主張懲罰“作奸犯科者”,獎賞“為忠善者”。B、作者列舉宮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誠,希望后主廣開言路。C、選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靈”,意在勸勉后主親賢遠佞,使?jié)h室興隆。D、作者在文末敘寫個人經(jīng)歷,是為

22、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2011沈陽中考)閱讀選文,完成下列題目。(17分)【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選自出師表)【乙】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嘗表廢廖立、李嚴于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嚴聞亮卒,發(fā)病而死。故陳壽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卿等

23、豈可不企慕及之?”【注釋】表:指上表建議。廖立、李嚴:蜀漢之臣。左衽:古代少數(shù)民族衣襟左開,借指異族入侵而亡國。陳壽:西晉人,著有三國志。卿:古代君對臣的稱謂。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1)志慮忠純:_(2)悉以咨之:_ (3)嚴聞亮卒:_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太宗謂房玄齡等曰太守謂誰(醉翁亭記)B.嘗表廢廖立、李嚴于南中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C.立聞亮卒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D.發(fā)病而死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6分)(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譯文:_ (2)諸葛亮為丞相,甚平直。譯文:_4、請

24、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5、【乙】文中哪句話最能詮釋諸葛亮提出的“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的主張?(請和原文回答)(3分)_(2011 北京中考)閱讀魚我所欲也(節(jié)選),完成下列題目。(8分)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蹴爾而與之 蹴:_(

25、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呼爾而與之譯文:_3、“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_(2011蘭州中考)閱讀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完成題目。(5分)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1、下列句子中“與”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A、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爾而與之 C、吾

26、誰與歸 D、吾與徐公孰美2、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2分)_(2011蘇州中考)閱讀曹劌論戰(zhàn)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題目。(8分)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1、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2分)( )A、伐:齊師伐我 伐竹取道 B、間:

27、又何間焉 其間千二百里C、之:小大之獄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D、屬:忠之屬也 召令徒屬2、下面哪一個句子不是倒裝句?(2分)( )A、何以戰(zhàn)? B、何陋之有?(陋室銘)C、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D、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3、“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_4、這段文字中,曹劌和魯莊公討論的中心話題是什么?曹劌對此表明了怎樣的觀點?請都用自己的話來回答。(2分)_(2011黑龍江齊齊哈爾)閱讀選文,完成下列題目。(11分)【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

28、:“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人恒過,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 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1)犧牲:_(2)衡:_2、翻譯下列語句。(2分)(1)何以戰(zhàn)? 譯文:_(2)人恒過然后能改。譯文:_3、齊魯長勺之戰(zhàn),魯國如果沒有曹劌這樣的賢士就不會取勝,這個事

29、例恰恰證明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_,_,_”。(用原句回答)(3分)4、找出【甲】段中集中體現(xiàn)曹劌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體現(xiàn)文章中心論點的句子,分別抄寫在下面。(2分)_5、從【甲】段或【乙】段中,選出你感觸最深的一個句子,談?wù)勀愕睦斫狻#?分)_(2011貴陽中考)閱讀下列選文,完成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節(jié)選)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