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作業大修打撈技術實踐概要_第1頁
井筒作業大修打撈技術實踐概要_第2頁
井筒作業大修打撈技術實踐概要_第3頁
井筒作業大修打撈技術實踐概要_第4頁
井筒作業大修打撈技術實踐概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井筒作業大修打撈技術實踐編寫:鄭 浩摘 要:井筒作業大修施工中井下落物情況錯綜復雜,因此大修中所采取的應對打撈落物技術要對癥下藥,施工工程技術人員要認真思考如何去解決打撈工序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簡化施工過程、提高施工效率、節省施工成本的目的。本文通過對一些大修井打撈施工過程進行總結和分析,針對大修打撈技術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方法,引導大修工程技術人員在井下作業大修過程中解決打撈技術難題的思維。關鍵詞:大修打撈 優化工藝 結論認識 引導思維概 述序號井號施工時間大修打撈原因施工效果1盤60-25油管折斷落井符合設計要求2盤40-35測井鋼絲繩纏住打撈管柱符合設計要求3吳273取掉防倒灌管串符合設計

2、要求4吳265-3旁井鉆井鉆穿套管并鉆斷生產管柱符合設計要求5吳246-1除垢施工管柱垢卡符合設計要求6吳300-3管式泵斷落井符合設計要求我們所處的靖吳油田屬低壓低滲透油田,井深在1400-2030m范圍內,在油井生產和維護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造成落井井下工程事故,事故復雜不易處理的由我們大修隊承擔大修打撈施工任務。2005年我所在的施工隊伍共計油井大修作業14口,其中打撈落物的大修井6口(見上表),占大修施工總井數的43%,可見由于井下落物需大修的情況較多,且每口井情況不同,井下落物狀況復雜,打撈難度高。但通過我們的精心分析,優化打撈工序,認真按設計搞好施工,使這6口大修打撈井施工成功率達1

3、00%,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受到了發工方的好評,使我們的施工隊伍牢牢占據著吳旗油田和靖安油田六個作業區的大修市場。在6口大修打撈井施工中,我們針對井下落物的實際情況,對大修打撈落物的工藝不斷優化,選用針對性強的施工工藝和工具,全面考慮施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做到在施工過程中盡量杜絕二次事故,簡化了大修打撈施工過程,提高了打撈的成功率。下面我根據這6口井打撈落物的情況進行分別闡述,繼而認識和總結油井大修過程中打撈技術的實踐經驗,達到引導我們解決油井大修打撈難題的思維。打撈落物實例案例1 盤60-25井打撈折斷落井的73mm油管及附件(一) 事故簡況:該井處于靖安油田的盤古梁作業區,是一口生產油井。2

4、005年2月小修隊在對該井進行正常檢泵維護性作業過程中,由于井口操作人員操作失誤,致使泵上第108根油管從本體3m處折斷,造成73mm油管108根+32mm管式泵一件+73mm油管2根+73mm眼管一件+73mm油管2根+89mm母堵一件落井的井下工程事故。小修隊使用73mm卡瓦撈筒打撈無效,繼而使用76mm母錐造扣打撈亦無效,于是撤動力,上大修。(二)打撈存在的問題與難點:1、油管折斷落井,其魚頂是否變形?2、近110KN的管柱下落880m,其下落沖擊力是否造成落井管柱變形遇卡?(三)打撈方案的確定:考慮到上述兩個問題,我們技術小組采取了以下打撈方案:1、先摸清落物魚頂情況,選用合適的打撈工

5、具;2、然后在打撈過程中防止落物變形嚴重遇卡,選用反扣管串打撈落物,在落物遇卡的情況下可以倒扣。(四)打撈方案的實施:1、摸清魚頂情況:下鉛印沖洗魚頂打印,起出鉛印根據印痕分析為油管本體變形呈扁圓狀,長軸直徑達81mm。2、選用合適打撈工具實施打撈:選用反扣鉆桿連接反扣母錐造扣打撈,撈住后倒扣,將折斷的油管撈出。下倒扣撈矛撈住落物后在300KN活動拔鉆1小時將井下落物全部撈出。案例2 吳300-3井打撈從上壓帽處折斷落井的44mm管式泵及以下管串(一)事故簡況:該井處于吳旗油田的133井區,是一口生產油井,開采初期日產30噸原油,在1997年的一次檢泵作業過程中,由于所使用的管式泵從上壓帽處折

6、斷,造成44mm管式泵一件+73mm油管1根+73mm眼管一件+73mm油管2根+89mm母堵一件落井的井下工程事故,由于該管式泵為襯套泵,上壓帽折斷則意味著襯套從折斷處串出散落,給打撈帶來不可預測的難度。迫于這種原因,加之該井產量高,當時并未采取打撈落物的措施,而直接下泵生產。直至2005年6月該井產量急劇下降為1噸/日后才決定上大修。(二)打撈存在的問題與難點:1、落井工程事故發生后經過8年的生產活動,魚頂和落物的環套空間是否被掩埋,落物有沒有被腐蝕?2、如何選用打撈管式泵襯套的工具?如何防止在打撈過程中將管式泵從固定凡爾的下壓帽倒開?(三)打撈方案的確定:考慮到上述兩個問題,我們技術小組

7、采取了以下打撈方案:1、該井生產時間長,應先將落物以上井筒處理暢通,并將落物魚頂沖洗干凈摸清魚頂情況,選擇合適的打撈工具;2、在打撈過程中防止落物被掩埋遇卡用套銑筒將落物與套管之間的環套空間套銑干凈,同時起到將落物扶正的作用,并選用反扣管串打撈落物。3、在打撈管式泵時所使用的打撈工具應撈住管式泵固定凡爾座或固定凡爾座以下的接箍。(四)打撈方案的實施:1、處理井筒:通、洗井將落物以上井筒處理干凈。2、摸清魚頂情況:下鉛印沖洗魚頂打印,起出鉛印根據印痕分析為44mm管式泵襯套斜靠在套管壁上。3、處理環套空間:下114mm(內徑94mm)套銑筒套銑環套空間,套銑進尺11.20m。4、選用合適打撈工具

8、實施打撈(打撈管串為反扣):選用強磁打撈器和襯套撈矛打撈,邊套銑邊打撈共計撈出44mm管式泵襯套6個。在打撈44mm管式泵襯套空鉆后,下鉛印確定落物魚頂為73mm管體,為防止將管式泵固定凡爾的下壓帽倒開,下自制長筒卡瓦撈筒(其打撈有效長度超過管式泵長度1m)將管式泵斷體及以下附件全部倒扣撈出。下倒扣撈矛打撈尾管,邊套銑邊打撈將尾管及附件全部撈出。案例3 吳246-1井打撈垢卡除垢施工管柱及附件(一)事故簡況:該井處于吳旗油田的133井區,是一口生產油井。2005年5月小修隊在對該井進行井筒除垢作業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操作失誤,致使除垢管柱連同螺桿泵在井下829m處被所除垢回落卡死,經過活動拔鉆

9、又將管柱拔脫,井內余73mm油管2根+73mm內加厚短節+100mm螺桿泵+116mm磨鞋。由于除垢的螺桿泵直徑較大,小修隊無法采取后續方案,于是撤動力,上大修。(二)打撈存在的問題與難點:1、落物與套管之間的環套空間有垢填充,如何將大直徑的螺桿泵環套的垢清除干凈?2、在打撈倒扣過程中會不會將螺桿泵倒散?(三)打撈方案的確定:考慮到上述兩個問題,我們技術小組采取了以下打撈方案:1、先將73mm油管2根套銑倒扣撈出,注意在套銑第2根油管時盡量不套銑到此根油管以下環套,避免將螺桿泵倒散;2、制作114mm*104mm套銑筒用于100mm套銑螺桿泵,且在套銑過程中應將鉆壓控制在3KN以內,出現異常情

10、況應立即起鉆。(四)打撈方案的實施:1、套銑打撈螺桿泵以上兩根油管:下114mm*94mm*12.08m套銑筒將73mm油管外的環套套銑干凈,下倒扣撈矛成功倒扣打撈出兩根油管。2、套銑打撈螺桿泵:下114mm*104mm*5.06m套銑筒將100mm螺桿泵外的環套套銑干凈,在套銑過程中控制鉆壓在3KN以內,下可退式撈筒將余下的73mm內加厚短節+100mm螺桿泵+116mm磨鞋全部活動撈出。3、處理井筒:下116mm鍋底磨鞋除垢處理至人工井底,通洗井至合格后交井。案例4 吳265-3井打撈旁井鉆井鉆穿套管并鉆斷生產管柱(一)事故簡況:該井處于吳旗油田的135井區,是一口生產油井。由于2002年

11、鄰井鉆井將該井套管鉆開,造成該井生產管柱落井。2002.9.30起出油桿第69根油桿中下部斷,斷口不規則,似有磨削狀,呈盾型,油管第58根中下部斷,斷口呈30度平面,斜尖狀,有磨削痕跡。由于套管被鉆開變形且帶有雙封隔器的生產管柱落井,小修隊無法施工,于是上大修。(二)打撈存在的問題與難點:1、由于套管被鉆開,套管的變形程度有多大,使用哪種方法來修復破損的套管?2、井內落物魚頂變形程度有多大,是否需要修復魚頂?3、落井的生產管柱下部帶有Y111-114封隔器兩件,如何將之撈出?(三)打撈方案的確定:考慮到上述三個問題,我們技術小組采取了以下打撈方案:1、先摸清套管變形的情況,確定修復套管的辦法,

12、并且為后續打撈工具下井打撈落物疏通井筒。2、在將套管處理好后,再摸清落物魚頂,決定打撈方案。3、在活動拔Y111-114封隔器過程中,盡量采用小負荷(在200-300KN范圍)活動拔鉆,期望能一次性將封隔器及以下附件一次性撈出,縮短施工周期。(四)打撈方案的實施:1、處理修復套管:下118mm通井規確定套管變形的具體位置在554.29m處;下118mm鉛印打印確定套管的變形情況為套管撕裂;下73mm油管探落物魚頂位置為555.29m;下116mm*96mm*0.70m短套(頭部割成齒狀,齒尖鋪鎢鋼粉)磨銑變形位置,從554.29m處理至555.21m。下114mm*94mm*12.02m長套銑

13、筒探至567.28m,證實環套空間暢通,確定套管變形已基本修復。2、打撈生產管柱:下鉛印探魚頂為油管本體斷面,下倒扣撈筒撈住油管后300KN范圍內活動拔鉆,將油管拔脫扣后下油桿活頁撈筒撈油桿,由于生產管柱絲扣較松,往復將扣松的油管和油桿撈出。3、活動拔Y111-114封隔器:在撈住油管后,200-300KN范圍內活動拔Y111-114封隔器,用時4小時,將余下的生產管柱全部拔出。4、處理井筒:下116mm通井規至人工井底,洗井至合格后交井。案例5 盤40-35井打撈測井鋼絲繩纏住的施工管柱(一)事故簡況:該井處于靖安油田的盤古梁作業區,是一口生產油井。由于該井在測井過程中2.2mm測井鋼絲繩從

14、井口折斷后落井,小修隊在打撈落井鋼絲繩的外鉤上未加焊環形擋板就下井打撈,致使鋼絲繩上串將打撈管柱(73mm*103根+外鉤0.95m)纏死后卡鉆,又在活動拔鉆過程中將油管絲扣拔脫,造成了嚴重的重復事故,小修隊無法進行后續施工,于是上大修。(二)打撈存在的問題與難點:1、由于鋼絲繩上串卡死打撈管柱,卡點的具體位置如何確定?2、由于打撈鋼絲繩難度大,為了確保打撈施工的效率,應如何選擇打撈工具?3、測試儀的直徑小,在打撈過程中應如何保證測試儀能連同鋼絲繩一起撈出?(三)打撈方案的確定:考慮到上述三個問題,我們技術小組采取了以下打撈方案:1、先測出卡點,以決定倒扣的上提噸位,從而一次性將卡點以上的管柱

15、倒出。2、在打撈過程中采取邊撈油管以上鋼絲繩邊倒扣打撈油管的方法,周而復始將井內落物撈完。3、在打撈測井儀以上鋼絲繩時盡量減少旋轉的圈數,以防將鋼絲繩擰斷造成測井儀落井。(四)打撈方案的實施:1、測卡點倒卡點以上管柱:下76mm倒扣撈筒撈住落物后上提測卡點為493m,活動解卡32小時無效,倒扣撈出油管42根。2、打撈落物:;為了防止鋼絲繩上串卡鉆,在倒扣撈矛外加焊120mm擋環后繼續打撈油管,下井打撈倒扣撈出油管1根,且油管外壁有鋼絲繩印痕,目前魚頂位置為:431.03m。下加焊120mm擋環外鉤旋轉打撈鋼絲繩,撈出2.2mm鋼絲繩3.5kg。下活頁外鉤(自帶120mm擋環)旋轉打撈鋼絲繩三次

16、,共撈出2.2mm鋼絲繩13kg,第三次打撈鋼絲繩時發現魚頂下行,且只有鉤體上部纏有鋼絲繩,鉤體下部有掛傷的痕跡。第四次下活頁外鉤至1010.05m處遇阻,旋轉打撈后繼續下探至1116.8m處遇阻,旋轉打撈,起鉆,撈出2.2mm鋼絲繩3.5kg及73mm油管1根。下加焊擋環的倒扣撈矛打撈油管,撈出73mm油管59根+外鉤1件+2.2mm鋼絲繩2.0kg。下活頁外鉤旋轉打撈鋼絲繩,撈出2.2mm鋼絲繩4.0kg。經過計算井內余鋼絲繩約為3kg,因此在再次下活頁外鉤旋轉打撈鋼絲繩時減少旋轉圈數,撈出2.2mm鋼絲繩3.0kg及測井儀一件。3、處理井筒:下斜尖備水60m3沖砂20.4m至人工井底,下

17、118mm通井規通井至人工井底暢通無阻。案例6 吳273井打撈防倒灌管串(一)事故簡況:該井處于吳旗油田的135井區,是一口停止生產近8年的躺井。該井井下為防倒灌管柱,其結構如下: 89mm丟手接頭+89mm密封管+短節+73mm油管1根+Y341-114封隔器+短節+Y341-114封隔器+油管1根+防倒灌凡爾+油管1根+球座+73mm油管16根+母堵。由于井口未堵,老鄉在井筒內扔下雜物。為了恢復生產,上大修打撈防倒灌管柱。(二)打撈存在的問題與難點:1、由于井口未堵,老鄉在井筒內扔下雜物的種類不詳,給處理防倒灌管串上部井筒帶來不可預見的難度。2、在防倒灌管串的環套空間會不會被老鄉扔的雜物填

18、滿?(三)打撈方案的確定:考慮到上述兩個問題,我們技術小組采取了以下打撈方案:1、下斜尖大排量沖洗,在遇到特殊情況時再根據施工情況采取相應措施;2、在打撈防倒灌管串時必需先套銑環套空間再實施打撈。(四)打撈方案的實施:1、處理防倒灌管串上部井筒:下73mm斜尖在297.60m處遇阻,邊沖洗邊加壓下頓鉆具下至1302.10m遇阻,通過資料對比,已達魚頂。350型水泥車配合沖魚頂,返出物中有水泥塊和碎石子等雜物。2、打撈防倒灌管串:下114mm套銑筒(12.12m) 套銑至1302.26m無進尺,起鉆,由于少量鋼絲繩在套銑筒內纏住落物,撈獲以下落物:89mm丟手接頭+89mm密封管+73mm短節+73mm油管1根+Y341-114封隔器上接頭。下62mm反扣公錐加壓10KN造扣,起鉆,撈獲Y341-114封隔器上壓帽+上中心管。下119mm封隔器膠皮撈筒活動打撈,起鉆,撈獲Y341-114封隔器膠皮兩件+隔環一件。下76mm倒扣撈矛活動打撈,起鉆,撈獲Y341-114封隔器膠皮一件+隔環一件+壓縮鋼筒+下中心管。下76mm倒扣撈矛活動打撈,起鉆,撈獲Y341-114封隔器下壓帽+73mm油管短節+Y341-114封隔器+73mm油管1根+114mm防倒灌凡爾。下76mm倒扣撈矛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