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發散風寒藥麻黃:煎服 2-9,發汗解表生用,止咳平喘炙用。桂枝:煎服 3-9紫蘇:煎服 5-9,不宜久煎生姜:煎服 3-9,或搗汁服香薷:煎服 3-9, 用于發表, 不宜過大, 且不宜久煎; 用于利水消腫, 量宜稍大, 且須 濃煎。荊芥:煎服 4.5-9,不宜久煎 . 發表透疹消瘡宜生用 ; 止血宜炒用 . 荊芥穗更長于祛風 . 防風:煎服 4.5-9羌活:煎服 3-9白芷:煎服 3-9細辛:煎服 1-3, 散劑每次 0.5-1藁本:煎服 3-9蒼耳子:煎服 3-9辛夷:煎服 3-9, 本品有毛 , 易刺激咽喉 , 入湯劑宜紗布包煎二、發散風熱 ,薄荷:煎服 3-6; 宜后下 . 薄荷葉長
2、于發汗解表 , 薄荷梗偏于行氣和中 .牛蒡:煎服減 6-12, 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 .蟬蛻:煎服 3-10,桑葉:煎服 5-9, 或入丸散 . 外用煎水洗眼 . 桑葉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 , 故肺燥咳嗽 多用蜜制桑葉 .菊花:煎服 5-9. 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 , 平肝 , 清肝明止宜用白菊花 .柴胡:煎服 3-9, 解表退熱宜生用 , 且用量宜稍重 ; 肝解郁宜醋炙 , 升陽可生用或酒炙 , 其 用量均宜稍輕 .葛根:煎服 9-15. 解肌退熱 , 透疹 , 生津宜生用 . 升陽止瀉宜煨用 .第五章 清熱藥一、清熱瀉火藥石膏 :生石膏煎服 ,15-60, 宜先煎 . 煅石膏適量
3、外用 , 研末撒敷患處 .知母:煎服 6-12梔子 : 煎服 5-10. 外用生品適量 , 研末調敷 .決明子:煎服 10-15; 用于潤腸通便 , 不宜久煎 .二、清熱燥濕黃芩:煎服 3-10. 清熱多生用 , 安胎多炒用 , 清上焦熱可酒炙用 , 止血可炒炭用 . 黃連:煎服 2-5.黃柏:煎服 3-12龍膽:煎服 3-6三、清熱解毒金銀花:煎服 6-15. 疏散風熱 , 清泄里熱以生品為佳 ; 炒炭宜用于熱毒血痢 ; 露劑多用于 暑熱煩渴 .連翹:煎服 6-15穿心蓮:煎服 6-9. 煎劑易致嘔吐一 , 故多作丸 , 散片劑 ,大青葉:煎服 9-15, 鮮品 30-60.板藍根:煎服 9
4、-15青黛 :內服 1.5-3, 本品難溶于水 , 一般作荼劑沖服 , 或入丸劑服用 .貫眾:煎服 4.5-9. 殺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 , 止血宜炒炭用 .蒲公英:煎服 9-15.紫花地丁:煎服 15-30重樓:煎服 3-9土茯苓:煎服 15-60魚腥草:煎服 15-25. 鮮品用量加倍 .敗醬草:煎服 6-15射干:煎服 3-9山豆根:煎服 3-6馬勃:煎服 1.5-6, 布包煎或入丸散 .白頭翁:煎服 9-15, 鮮品 15-30馬齒莧:煎服 9-15, 鮮品 30-60鴨膽子 :內服 ,0.5-2, 以干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吞服 ,熊膽 :內服 ,0.25-0.5, 入丸散 , 由于本品
5、有腥苦味 , 口服易引起轟動嘔吐 , 故宜膠囊 . 四、清熱涼血藥紫草:煎服 5-10.水牛角 :鎊片或粗粉煎服 ,15-30, 宜先煎 3小時以上 , 水牛角濃縮粉沖服 , 每次 1.5-3, 每 日 2次 .五、清虛熱藥青蒿:煎服 6-912, 不宜久煎 ; 或鮮用絞汁服 .地骨皮:煎服 9-15第六章 瀉下藥一 、攻下藥大黃:煎服 5-15, 入湯劑應后下 , 或用開水泡服 .芒硝 :10-15,沖入藥汁內或開水溶化后服 .蘆薈 :入丸散服 , 每次 1-2.番瀉葉 :溫開水泡服 ,1.5-3; 煎服 2-6, 宜后下 .二、潤下藥三、峻下逐水藥甘逐 , 入丸散服 , 每次 0.5-1.
6、 外用生用 , 內服醋制用 , 以減低毒性 .京大戟:煎服 1.5-3; 入丸散服 , 每次 1內服醋制用 , 以減低毒性 .芫花:煎服 1.5-3; 入丸散服 , 每次 0.6內服醋制用 , 以減低毒性 .巴豆 :入丸散服 , 每次 0.1-0.3. 大多數制成巴豆霜 , 以減低毒性 第七章 祛風濕藥一、祛風寒濕藥獨活:煎服 3-9威靈仙:煎服 6-9蘄蛇:煎服 3-9; 研末吞服 , 一次 1-1.5, 一日 2-3次 ,川烏:煎服 1.5-3; 宜先煎 , 久煎 .烏梢蛇:煎服 9-12. 研末 2-3.二、祛風濕熱藥防己:煎服 4.5-9. 治水腫少宜用漢防已 , 治風濕痹痛用木防已稀
7、簽草 10-15. 治風寒濕痹宜制用 , 治熱痹 , 腫毒 , 濕疹生用 .雷公藤:煎湯 10-25(帶根皮者減量 , 文火煎 1-2小時 ; 研粉服 , 每日 1.5-4.5第八章 化濕藥藿香:煎服 5-10厚樸:煎服 3-10砂仁 : :煎服 3-6豆蔻:煎服 3-6, 入湯劑宜打碎后下 .第九章 利水滲濕藥一、利水消腫藥薏苡仁:煎服 9-30, 清利濕熱宜生用 , 健脾止瀉宜炒用 .香加皮:煎服 3-6二、利水通淋藥車前子:煎服 9-15, 包煎 .滑石:煎服 10-20, 宜包煎木通:煎服 3-6三、利濕退黃茵陳:煎服 6-15金錢草:煎服 15-60虎杖:煎服 10-30垂盆草:煎服
8、 15-30, 鮮品 250第十章 溫里藥附子:煎服 3-15; 本品有毒 , 宜先煎 0.5-1小時 , 至口嘗無麻辣為度 .干姜:煎服 3-10肉桂:煎服 1-4.5, 宜后下或局服 ; 研末沖服 , 每次 1-2吳茱萸:煎服 1.5-4.5第十一章 理氣藥 26橘皮:煎服 3-9青皮:煎服 3-9, 醋炙疏肝止痛力強 .枳實:煎服 3-9, 大劑量可用 30, 炒后性平和 .木香:煎服 1.5-6. 生用行氣力強 , 煨用行氣力緩而實腸止瀉 , 用于泄瀉腹痛 .沉香:煎服 1.5-4, 宜后下 , 或磨汁沖服 , 或入丸散劑 , 每次 0.5-1川楝子:煎服 4.5-9, 炒用寒性減低
9、.烏藥:煎服 3-9香附:煎服 6-9, 醋炙止痛力強第十三章 驅蟲藥使君子:煎服 9-12, 搗碎 , 取仁炒香嚼服 ,6-9. 小兒每歲 1-1.5粒 , 一日總量不超過 20粒 . 空腹服用 , 每日 1次 , 連用 3天 .苦楝皮:煎服 4.5-9. 鮮品 15-30.檳榔:煎服 3-10. 驅絳蟲 , 姜片蟲 30-60, 生用力佳 , 炒用力緩 , 鮮者優于陳者 . 南瓜子 :研粉 ,60-120. 冷開水調服第十四章 止血藥一、涼血止血小薊 :10-15.鮮品可用 30-60地榆:煎服 10-15, 大劑量可用至 30; 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 , 止血多炒炭用 , 解毒斂瘡多生
10、 用 .槐花:煎服 10-15. 止血多炒炭用 , 清熱瀉火宜生用 .二、化瘀止血三七 ; 多研末吞服 ,1-1.5, :煎服 3-10, 亦入丸散 ,茜草:煎服 10-15, 大劑量可用 30. 止血炒炭用 , 活血通經生用或酒炒用 .蒲黃:煎服 3-10, 包煎 . 止血多炒用 , 化瘀利尿多生用 .三、收斂止血白及:煎服 3-10, 大劑量可用至 30, 亦可入丸 , 入散 , 每次用 2-5; 研末吞服 , 每次 1.5-3 仙鶴草:煎服 3-10, 大劑量可用至 30-60三、溫經止血第十五章 活血祛瘀藥:一、活血止痛藥 32川芎 :煎服 3-9,延胡 :煎服 3-10,研粉吞服,每
11、次 1-3郁金 :煎服 5-12, 研末服 2-5乳香 :煎服 3-10, 宜炒去油用。五靈脂 :煎服 3-10,宜包煎。或入丸散用。二、活血調經藥丹參 :煎服 5-15。活血化瘀宜酒炙用。紅花 :煎服 3-10桃仁 :煎服 5-10,搗碎用;桃仁霜入湯劑宜包煎益母草 :煎服 10-30,或熬膏,入丸劑。牛膝 :煎服 6-15, 活血通經, 利水通淋, 引火 (血 下行宜生用。 補肝腎, 強筋骨宜酒 炙用。土鱉蟲 :煎服 3-10;研末服, 1-1.5,黃酒送服。馬錢子:0.3-0.6,炮制后入丸散用。四、破血消 癥 藥莪術 :煎服 3-15。醋制后可加強祛瘀止痛作用。三棱 :煎服 3-10水
12、蛭 :煎服 1.5-3;研末服 0.3-0.5以入丸散或研末服為宜。或以鮮活者放臵于瘀腫局 部吸血消瘀。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一、溫化寒痰藥 36半夏 :煎服 3-10, 一般宜制過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長于降逆 止嘔,法半夏長于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竹瀝半夏能清化 熱痰,主治熱痰,風痰主證。外用適量。天南星 :煎服 3-10,多制用。禹白附 :煎服 3-5,研末服, 0.5-1,宜炮制后用。白芥子 :煎服 3-6。旋復花 :煎服 3-10二、清熱化痰藥川貝 :煎服 3-10,研末 1-2瓜蔞:煎服,全瓜蔞 10-20,瓜蔞皮 6-12,瓜蔞仁 10-1
13、5竹茹 :煎服 6-10,生用清化痰熱,姜汁炙用止嘔。竹瀝:內服 30-50,沖服。本品不能久藏,但可熬膏瓶貯,稱竹瀝膏。天竺黃 :煎服 3-6三、止咳平喘苦杏仁 :煎服 3-10紫蘇 :煎服 5-10;煮粥食或入丸散。百部 :煎服 5-15紫苑 :煎服 5-10,外感暴咳生用,肺虛久咳蜜炙用。款冬花:煎服 5-10,外感暴咳生用,肺虛久咳蜜炙用。枇杷葉:煎服 5-10,止咳宜炙用,止嘔宜生用。桑白皮:煎服 5-15,瀉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虛咳嗽宜蜜炙用。葶藶子 :煎服 5-10白果 :煎服 5-15第十七章 安神藥一、重鎮安神藥朱砂:內服,只宜入丸,散服,每次 0.1-0.5,不宜入煎
14、劑。磁石 :煎服 15-30龍骨 :煎服 15-30, 宜先煎。 外用適量。 鎮靜安神, 平肝潛陽多生用, 收斂固澀宜煅用。 琥珀:研末沖服,或入丸散,每次 1.5-3。外用適量。不入煎劑,忌火煅。二、養心安神藥酸棗仁 :煎服 9-15。研末吞服,每次 1.5-2。本品炒后質脆易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 可增強療效。柏子仁 :煎服 10-20。大便溏者宜用柏子仁霜替柏子仁。合歡皮 :煎服 6-12遠志 :煎服 3-9,化痰止咳宜炙用。第十八章平肝息風藥一、平肝潛陽藥石決明 :煎服 3-15;應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點眼宜煅用,水飛。 珍珠母 :煎服 10-25;宜打碎宜先煎,或入丸,散
15、劑。牡蠣 :煎服 9-30。宜打碎先煎。外用適量。收斂固澀宜煅用,其他宜生用。代赭石 :煎服 10-30;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 1-3。降逆平肝宜生用,止血宜煅用。 二、息風止痙藥羚角 :煎服 1-3;宜單煎 2小時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 0.3-0.6牛黃:入丸,散劑,每次 0.15-0.35。珍珠;內服入丸,散用, 0.1-0.3鉤藤 :煎服 3-12天麻 :煎服 3-9地龍 :煎服 4.5-9。鮮品 10-20。全蝎 :煎服 3-6蜈蚣 :煎服 3-5。僵蠶 :煎服 5-9,散風熱宜生用,其他多制用。第十九章 開竅藥麝香:入丸散,每次 0.03-0.1。冰片:入丸散,每次 0.15
16、-0.3。蘇合香:入丸散, 0.3-1石菖蒲 :煎服 3-9,鮮品加倍二十章 補虛藥一、補氣藥人參 :煎服 3-9, 挽救虛脫可用 15-30。 宜文火另煎分次對服。 野山參研末吞服, 每次 2, 日服 2次。西洋參:另煎對服, 3-6黃芪 :煎服 9-30。蜜炙可增強其補中益氣作用。白術:煎服 6-12。炒用可增強補氣健脾止瀉作用。山藥 :煎服 15-30,夫炒可增強補脾止瀉作用。白扁豆 :煎服 10-15。炒后可使健脾止瀉及作散劑服用時宜炒用。甘草 :煎服 1.5-9。生用性微寒,可清熱解毒;蜜炙藥性微溫,并可增強補益心脾之氣 和潤肺止咳作用。大棗:劈破煎服 6-15 蜂蜜:煎服或沖服,
17、15-30。大劑量 30-60;外用適量,本品作栓劑肛內給藥,通便效 果較口服更便捷。三、補陽藥鹿茸:1-2,研末吞服,或入丸散。仙茅:煎服, 5-15。或酒浸服,亦入丸散。續斷:水煎, 9-15。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崩漏下血宜炒用四、補血白芍:煎服 5-15,大劑量 15-30阿膠:5-15。入湯劑宜烊化沖服。五、養陰藥龜甲:煎服 9-24。宜先煎,本品經砂料醋淬后,有效成分更易煎出,并除去腥氣,便 于制劑。鱉甲:煎服 9-24。宜先煎,本品經砂料醋淬后,有效成分更易煎出,并除去腥氣,易 于粉碎,便于制劑。第二十一章 收澀藥 55一、固表止汗藥二、斂肺澀腸藥五味子:煎服, 3-6一;研末
18、服, 1-3烏梅:煎服, 3-10,大劑量可用至 30。外用適量,搗爛或炒炭研末外敷。止瀉止血宜 炒炭用。五倍子:煎服 3-9。入丸散服,每次 1-1.5。外用適量,研末外敷或煎湯熏洗。罌粟殼:煎服, 3-6。止咳蜜炙用,止血止痛醋炒用。訶子:煎服 3-10。澀腸止瀉宣肉豆蔻:煎服 3-9;入丸散服每次 0.5-1。內服須煨熟去油用。赤石脂:煎服。 10-20。外用適量。研細末撒患處或調敷三、固精縮尿止帶藥山茱萸:煎服 5-10;急救固脫 20-30蓮子:煎服, 10-15,去心打碎用。第二十二單元 涌吐藥常山:煎服, 4.5-9;入丸散酌減,涌吐可生用,截瘧宜酒制用。治瘧宜在病發作前半 天或 2小時服用,并配伍陳皮,半夏等減輕其致吐的副作用。瓜蒂:煎服, 2.5-5;入丸散服,每次 0.3-1;外用適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黃水 即可停藥。第二十三單元攻毒殺蟲止癢藥雄黃:外用適量,研末敷,香油調搽或煙熏。內服 0.05-0.1,入丸散用。硫黃:外用適量,研末敷或加油調敷患處。內服 1.5-3;炮制后入丸散服。白礬:外用適量,研末撒布,調敷或化水洗患處。內服 0.6-1.5,入丸散服。蛇床子:外用適量,多煎湯熏洗或研末調敷。內服 3-9。蟾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英語上冊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第3課時教學設計(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防災減災日地震安全培訓
- 三年級上美術教學設計-天外來客-蘇少版
- 對客服務用語規范性培訓
- 二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4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區域法律中心法律顧問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單元綜合與測試表格教案及反思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8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實驗活動4 金屬的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3單元 推進政治文明 第6課 建設法治中國 第2框 弘揚法治精神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七章 第三節 印度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漢字的五行屬性與三才五格計算方法
- 唐山高科總部大廈幕墻工程幕墻招標技術評估總結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 第三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測試卷
- 生產作業流程圖
- 10kV線路拆除
- 高中學生選課指導手冊
- 為老年人更換紙尿褲評分標準
- 教務管理系統UML模型PPT課件
- 吸收塔及煙囪施工方案
- 高中數學答題卡模板word版(共2頁)
- 小型構件預制場建設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