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出效果_第1頁
如何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出效果_第2頁
如何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出效果_第3頁
如何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出效果_第4頁
如何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出效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講 如何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出效果本講主要學習國民收入核算及其決定理論,重點講解 GDP 及相 關指標, GDP 與消費、投資、出口的關系。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 通過研究經濟中 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來說明資源如何才能夠得到充分利用。 它所研究的是經濟中的總量,諸如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持續增 長、國際收支平衡(四大經濟目標) 。宏觀經濟學的特點:(1)研究的對象:整個社會經濟;(2)解 決的問題:資源利用; ( 3)中心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4)研究方法:總量分析;( 5)基本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 且應該調節經濟,糾正市場經濟的缺陷。而

2、要研究經濟總量的變化規律, 首先就必須了解一國國民收入的 核算原理和體系,或者說國民收入會計 ,這是研究宏觀經濟學的前提。 正如美國經濟學家托賓所說: “如果沒有國民收入核算和近四十年來 其它方面統計的革新和改進,當前的經驗宏觀經濟學便是不可想象 的”。聯合國確認過的世界各國用以反映社會經濟全貌的經濟統計指 標體系有兩種 :一種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或國民經濟帳戶體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SNA) ,這種體系適用于市場經濟國家,通常又稱 為“西方體系”,現廣泛采用。 SNA 在二戰前后發展起來,現采用 SNA2008。我國 1952-1984采用 MPS

3、, 1985-1992 為 MPS 與 SNA 并 存,1993起采用SNA,并形成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另一種是物質產品平衡體系( material product system ,MPS) ,它 適用于中央計劃經濟國家,通常又稱為 東方體系”。MPS由前蘇聯始 創于 20世紀 20 年代,聯合國于 1971 年發表國民經濟平衡表體系 , (即 MPS1971) , 1993年聯合國第 27屆統計委員會會議廢止。西方宏觀經濟學自然采用的是國民收核算體系(SNA),對創建 這一核算體系作出重要貢獻的是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im on Kuznets) ,1971年以經濟增長研究

4、獲諾貝爾獎;以及英國經濟學家斯 通(Richard ston® ,1984年以研究國民收入核算的貢獻獲諾貝爾獎。第一節GDP及相關指標一、什么是GDP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專欄1 國內生產總值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美國經濟學家薩謬爾森(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諾德豪斯在他們的著名教科書經濟學中指出:國內生產總值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與太空中的衛星能夠描述整個大陸的天氣情況非常相似,國內生產總值能夠提供經濟狀況的完整圖象,它能夠幫助

5、總統、國會和聯邦儲備委員會判斷經濟是在萎縮還是在膨脹,是需要刺激還是需要控制,是處于嚴重衰退還是處于通漲威脅之中。沒有像國內生產總值這樣的總量指標,政策制定者就會陷入雜亂無章的數字海洋而不知所措。國內生產總值和有關數據就像燈塔一樣,幫助政策制定者引導經濟向著主要的經濟目標發展。美國前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馬???貝利指出: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及時的和準確的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數據,我和其他人怎樣談論美國經濟和商業周期。美國前財政部部長羅伯特 ?魯賓指出: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向國會和其他部門提供了美國經濟健康情況的極其重要的特征。今天,我們制定出較好的經濟政策,因為國內生產總 值核算使我們較好地了

6、解政策的作用。我們應當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現代化提供更多的資源,以保持我們的統計基礎建設跟上迅速發展的經濟。計算GDP國內生產總值或GNP國民生產總值有三種方法:支出 法、收入法和部門法。(一)支出法支出法又叫產品流動法、 產品支出法或最終產品法。 這種方法從 產品的使用出發, 按一年內所生產出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不同流向來 計算其總價值。在美國的國民收入統計中,按產品流動法計算 GDP 主要有下列 四大項目:1、個人消費支出( C) 耐用品 非耐用品 住房租金 其它勞務2、私人總投資( I )廠房設備 居民住房 企業存貨增加額3、政府在產品與勞務上的購買( G) 聯邦政府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7、4、凈出口 NX =(X-M ) 出口( +) 進口( -)合計: GDP=C+I+G+NX支出法各項含義:1、個人消費支出(C):它包括一個國家一年中居民戶購買的全 部產品和勞務的支出,但不包括購買住房,買房計入投資中。2、私人總投資(I):它是指廠商與居民戶不用于現期消費,而 用于滿足將來需要的那部分產品的生產而形成的購買力, 或者指增加 或更換資本資產的支出。 如購買廠房,設備等。居民住房也歸入投資, 因其類似商業建筑一樣耐用。 企業存貨是指企業庫存的物品, 它雖沒 有出售,但已花費了貨幣生產出來,故也計算投資項;存貨增加額指 凈存貨,即年終減去年初的存貨。這里,總投資是指一個國家一年中

8、進行的全部投資, 它包括重置 投資和凈投資(含存貨) ;重置投資是指為保持現有資本存量完整或 為了補充當前資本存量消耗而進行的投資, 又稱資本存量耗損補償或 折舊;折舊本意是指資本物品由于損耗造成的價值減少, 它包括生產 中資本物品的物質磨損, 還包括資本老化帶來的精神磨損。 總投資減 去重置投資即為凈投資。3、政府在產品與勞務上的購買(G):這包括各級政府購買產品 和勞務的支出,如購買軍火、投資公共工程等,但不包括轉移支付。 所謂轉移支付是指政府不從接收者那里獲得相應報酬的支付, 例如失 業救濟金、退伍軍人補助金、國債利息等。由于這筆費用已作為個人 消費支出項(C)計入GDP,為避免重復計算

9、,此處不應計入 GDP。 轉移支付屬于政府支出,但不屬政府購買。4、凈出口 NX即(X-M):在開放經濟體系中,出口( X)包括 產品和勞務出口以及得自國外投資的收入等;進口( M )包括產品進 口、航運和保險支出以及付給予外國投資的收等, (X-M )即為凈出 口值。這樣,用支出法計算出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消費支出( C) +投資支出(I) +政府支出(G) +出口( X )-進口( M ),即GDP=C+I+G+NX用支出法計算GDP要注意幾點:1、避免中間產品的重復計算計算入GDP的只能是 最終產品”的價值或 增加價值”而不應 包括 中間產品”的價值。所謂中間產品是指處于生產過

10、程中尚未完成 的半制成品,它在以后的生產階段中作為投入品。最終產品是指最后 供人們使用的產品和勞務,它可以是資本品,也可以是消費品。增加 價值(value added就是產品的市場價值減去投入品價值。我們以表 7-1面包生產過程為例來說明,最后GDP是20美元,而不是38美元表7-1面包生產過程(單位:美元)產品銷售價值增值肥料、種子1(化學工業)1麥子6(農業)5面粉11(磨粉業)5面包20(面包業)9合計38202、GDP是一個流量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以年為單位的流量,不包括往年生產 的商品的價值。例如,古代畫家作品的價值、轉讓房屋、股票所獲得 的收入等不應計入當年GDP ;但當年新建

11、房屋的價值、新發行股票 和舊股票所獲取的紅利、出租房屋土地所得租金等,均應作為當年的 流量計入GDP。這里,所謂流量(flow)是一定時期內發生的變量,存 量(stock)是一定時點上存在的變量。3、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市場價值計算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市場價值計算,并且應包括勞務收入。但 計算的是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產品價值。例如,農民自留地種的菜自己吃,家庭主婦的家務勞動等,因為不通過市場賣出,不能 計入GDP;但理發師的服務、經濟學家的講課等都是以市場價格計 算的,這些則應計入GDP。4、GDP與GNP的關系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因而是一個地 域概念,與此相關的

12、國民生產總值 GNP則是一個國民概念,它是指 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 價值。1991年11月前,美國均采用GNP,之后改用GDP,因大多 數國家都用GDP。專欄22008年美國GDP和需求構成表構成金額(10億美元)百分比個人消費支出10129.970.1私人國內總投資2136.114.8政府對產品和勞務購買2883.220.0產品和勞務的凈出口-707.8-4.9國內生產總值 GDP14441.4100.0(二)收入法收入法又叫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或所得法。這種方法是 從收入的角度把生產中所形成的各種收入相加起來, 即把生產要素的 四個主要部分收入(

13、工資、租金、利息、利潤)相加而得GDP。在美國的國民收入統計中,按收入流動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主要 有下列六大項目:工資和其它補助租金收入凈利息利潤公司利潤紅利未分配利潤非公司利潤合營企業農民企業稅和企業轉移支付間接稅公司稅資本折舊誤差調整合計:GDP即GDP=H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統計誤差收入流動法各項含義如下:1、工資和其它補助:它代表工人全部的交所得稅前的收入,包 括實得工資,社會保險費等。2、租金收入: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租金、自用房屋的估計租金、 以及專利權收入等。3、凈利息:是指本期收入的利息,但不包括政府公債利息(只 視為轉移支付)以及消費信貸利息。這

14、里所謂凈利息是指居民戶從企 業、銀行等得到的利息,扣除消費借貸等利息后的余額。4、利潤:包括公司利潤和非公司利潤。前者包括付出股東的紅 利,和保留在公司作為企業儲蓄的未分配利潤; 后者主要指個人經營 和合伙經營的收入。5、企業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指所有由企業所支付的稅金,包括由公司和非公司企業支付的稅金,如社會保險費、預扣賦稅,公司所得稅、銷售稅、貨物稅。注意,這里的企業間接稅從理論上說并 不包括在生產要素收入中,之所以計入 GDP,是因間接稅可通過產 品加價轉給買者,這樣使得前面用支出法計算的 GDP就會大于現在 按收入法計算的GDP。因此,這里把間接稅計入 GDP,實際上是看 成一項成本

15、計入,以利于調整。公司利潤稅也計入 GDP。6、資本折舊:這項也非生產要素收入。但由于在前面用支出法計算GDP時,總投資中包括了折舊,這樣就使得支出法計算的GDP大于收入法的GDP,為了兩者統一,故在用收入法計算時,必須加 上折舊,視為一種費用,作為調整。最后,誤差調整:從理論上講,支出法與收入法算出的 GDP應是 一致的,但由于使用數據不同,在實際計算中有些誤差,因此需用支 出法的結果來作一定調整。(三)部門法部門法又叫生產法,這是按物質產品與提供勞務的所有各個部門 的產值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了國民收入的來源。注意計算時 扣除中間產品價值,只計算所增加的價值。服務業則按工資收入來計 算

16、其服務價值。在美國的國民收入統計中,按部門法計算包括下列項目(部門): 農林漁業礦業建筑業制造業運輸業電、煤氣、水業郵電和公用事業批發、零售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服務業政府服務和政府企業統計誤差合計:國內生產總值GDP以上三種方法是從不同角度對 GDP進行計算的,但在理論上其 結果應必等,這叫做國民收入在生產、分配、支出三方面的等價原則, 是國民收入核算體系賴以建立的基礎。其中,前兩種較常用,并以第 一種為準。二、與GDP有關的幾個指標國民收入核算中五個相關總量:1、國內生產總值(GDP):定義如前,這是最基本的最具有綜合 性的指標。2、國內凈產值(Net Domestic Product ,

17、NDP):一個國家一年內 新增加的全部產值,NDP二GDP-折舊,即GDP包含總投資,NDP包 含凈投資。3、 國民收入(狹義)(Natio nal In come ,NI):一個國家一年內 以貨幣計算的用于生產的各種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工資、 利息、地租和利潤的總和。NI=NDP-間接稅及企業轉移支付4、個人收入(Perso nal In come ,P): 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在繳納 所得稅前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包括勞動收入、業主收入、租金收入、 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來自政府的救濟金和補助金等。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費)+政府轉移 支付5、個人可支配收入(

18、PDI或DPI):一個國家一年內可以由個人 支配的全部收入,它可以分為消費與儲蓄兩部分。DPI=PI-個人所得稅二C+S國民收入五個總量之間的關系歸納為圖7-2:折舊間接稅公司利潤GDPNDP等NI個人所得PI稅PDIC轉移支付S專欄3美國2008年從GDP到個人可支配收入(單位:10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GDP)14441.4加 本國居民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809.2減 本國支付給外國居民的要素收入667.3等于國民生產總值(GNP)14583.3減固定資本消耗1847.1等于國民生產凈值(NNP)12736.2減統計誤差101.0等于國民收入(NI)12635.2減包含存貨價值和資本消耗調整

19、的公司利 潤1360.4凈稅收*993.8凈利息815.1社會保險稅990.6政府所經營之企業的當前盈余-6.9企業當前轉移支付118.8加個人資產收入1994.4個人當期接收的轉移支付1875.9統計誤差5.1等于個人收入(PI)12238.8減個人所得稅和非稅支付1432.4等于個人可支配收入(DPI)10806.4減個人各項支出*10520.0等于個人儲蓄286.4三、GDP指標的缺陷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總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按照西方經濟 學傳統的觀點,它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福利水平高低的標志。但是70代以來,這種傳統觀點受到一些西方經濟學家的批判和修正。GDP作為核心指標的局限性表現在:

20、1、不能反映社會成本。GDP中某些構成的增加,反而意味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降低。例如,警察費用的增加意味著人們生活更不安全, 醫院收入增加意味著健康水平下降(文明病),國防費用增加更是直 接影響生活質量提高。例如黃色和賭博盛行,也許GDP水平很高,只能說明社會生活腐朽。2、不能反映經濟增長方式付出的代價。 GDP的增長所帶來的空 氣污染、生態失衡、城市噪音、犯罪事件的增加、人際關系的冷淡等, 都是降低生活質量的。例如如果只顧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 可能造成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3、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例如為了經濟增長而高消 耗資源,可能失去持續發展的后勁和潛力。4、不能反映人們的生活質量(

21、經濟福利)。GDP沒有反映提高生 活質量的因素的變化,例如:產品質量的提高、產品結構的變化(新 產品)、閑暇時間的增加、家務勞動對提高生活質量的貢獻,精神上 的滿足度等。5、不能反映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的狀況。例如兩國的GDP相同, 但貧富差距不同,則社會福利就不同?,F在國際上流行一個新概念:綠色 GDP,它是指在名義GDP中 扣除了各種自然資源消耗后,經過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也稱綠 色國內生產凈值(EDP)。世界銀行1997年開始利用綠色GDP國民 經濟核算體系來衡量一國(地區)的真實財富。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局于 2006年9月首次公布的中國綠色 GDP核算報告顯示,2004年全國因環境

22、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 5118 億元,占當年GDP的3.05%。專欄4走出片面追求GDP “怪圈”從本世紀初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實現這一目標,未來的五年是關鍵時期。這使得“十二五”規劃建議一經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便立 即引來全社會的關注和熱議。人們發現,與之前五年規劃不同的是,“十二五”規劃建議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時,沒有對經濟增長提出量化指標,而是以“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等原則性開放目標取而代之。對此, 有專家認為,這一表述上的變化可以看作是我國社會經濟轉型的重大信號。這表明,我國經濟發

23、展目標已從過去偏重總量的增加轉向更注重質量的提升,從偏重速度的加快轉向結構的優化。中國經濟正走出片面追求GDP的“怪圈”,朝著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來源:金融時報 2010年11月01日專欄5 世界各國2011年GDP排名(前10位)第一名:美利堅合眾國150944億美元,人均48373美元第二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73011億美元,人均5432美元第三名:日本國 58729億美元,人均 45947美元第四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35786億美元,人均43760美元第五名:法蘭西共和國27781億美元,人均42625美元第六名:巴西聯邦共和國24746億美元,人均128

24、63美元第七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24212億美元,人均38630美元第八名:意大利共和國21996億美元,人均36215美元第九名:俄羅斯聯邦 18496億美元,人均12939美元第十名:印度共和國 18393億美元,人均1530美元第二節 GDP與消費、投資、出口的關系一、GDP與消費、投資、出口的關系(一) GDP與消費的關系1、消費函數(1) 消費概念是指居民戶購買的全部產品和勞務的支出,但不包括購買住房, 買房計入投資中。(2) 消費函數是指消費支出與決定消費的各種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 西方經濟 學假定,收入是影響消費的唯一決定因素。 這樣消費函數又可以定義 為:它表示消費與

25、收入之間的依存關系。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隨收入變動而呈同方向變動,但 變動的幅度不是等比例的。消費函數的公式是:C=f(Y)C表示消費,Y代表收入。2、消費傾向就是指消費在收入中的比例。消費傾向可以分為平均消費傾向和 邊際消費傾向。(1) 平均消費傾向表示一定量的收入中的消費額,即平均每單位收入中消費所占的 比例。平均消費傾向公式:APC= C/Y(APCC1 或 APO 1 )(2) 邊際消費傾向是指增加的單位收入中用于消費的部分所占的比率,也就是消費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邊際消費傾向公式:MPC二 C/ Y(0< MPC<1)3、GDP與消費的關系根據支出法核算G

26、DP:GDP二個人消費支出(C)+私人總投資(I)+政府在產品與勞務 上的購買(G)+凈出口 NX即:GDP二C+I+G+NX可以看出,增加消費支出可以增加一個經濟社會的GDP。專欄6國慶黃金周超3億人次出游拉動消費近7000億元中新網10月8日電 綜合報道,2011年國慶黃金周已經順利收官,據有關部 門預計,黃金周期間,全國有超 3億人次出游,創下歷史新高。而商務部的統計數 據顯示,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近 7000億元,出游人數與銷售額兩項數字均 創歷史紀錄。據有關部門統計,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道路鐵路等共運送旅客5.3億人次,其中,鐵路系統共運送旅客約 6700萬人次,民航系統運送旅客近 600萬人次,商 務部重點監測的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為6962億元左右,比2010年“十-黃金周增長17.5%。發布時間:2011-10-08來源:中國新聞網(二)GDP與投資的關系1、投資函數(1)投資概念投資是指資本形成,是指社會的實際資本的增加,包括廠房、設 備和存貨。(2)投資函數是指投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