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事故案例_第1頁
工傷事故案例_第2頁
工傷事故案例_第3頁
工傷事故案例_第4頁
工傷事故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案例1 事故發生時間:2006年5月12日夜班01時34分(24時制); 事故發生地點:沖壓三車間庫房; 事故發生班組:183班; 事故類別:劃傷 ; 事故原因:員工操作不當;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事故經過: 06年5月12日夜班01:34,因三車間部分沖壓件擺放在地面,需要裝入工位器具中,班組長安排員工陳波濤進行沖壓件搬運工作,員工陳波濤在勞保用品佩帶整齊(戴雙層手套)情況下,左右手(手掌)縱向抓住沖壓件進行操作,當裝第100件左右時,由于沖壓件低部掛住地面堆放的沖壓件,被固定住,員工陳波濤沒有注意到,向

2、上用力提取時,沖壓件邊緣毛刺較鋒利,將陳波濤左手手套劃開,造成左手手掌劃傷,后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整改措施: 對事故進行宣傳、目視化,提醒員工操作中應多觀察,多注意,避免野蠻操; 要求各班組召開安全會議,對事故進行宣傳教育。 (各工段長1月25日前完成) 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案例2 事故時間:2006年11月12日中班16時50分(24時制); 事故發生地點:三車間22線模具存放區 ; 事故發生班組: 222班; 事故類別: 擠壓傷 ; 事故原因: 操作不當; 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事故經過: 2006年11月12日中班,由于白

3、班安排新項目模具調試,調試結束后模具未及時更換,222班接班時便開始換模,為了能減少換模時間操作工(劉揚)輔助起重工(任國強)吊模具,在22線模區操作工(劉揚)將鋼絲繩掛好后便通知起重工(任國強)開始起吊,模具在上升過程中出現晃動,操作工(劉揚)扶模具的右手未能及時收回。由于模具區域內模具堆放空間較小,模具撞擊速度快,導致操作工(劉楊)扶模具的右手無名指被壓傷。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各班組必須配備一名輔助起重工,防止未接受安全注意事項教育的人員輔助起重工進行起重作業;(輔助起重工日常參與生產,當專職起重工起重作業繁忙時,輔助專職起重工起重作業。) 要求各工段、班組內召開安全會,

4、對此事故原因進行通報,對廣大員工進行宣傳教育,防止類似事故再發生; 要求班組長、工段長加強安全巡查,杜絕未經過安全注意事項教育的人員禁止輔助起重工作業,同時杜絕無起重作業證人員從事指揮、操作專業項目; 對現有的模具進行整理,盡量能讓出人員安全操作空間。 編制輔助起重工作業所掌握的注意事項。(各工段完成時間2月1日) 整改措施: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示意圖示意圖虛線為各部位的中心線,交叉點為各部位中心點員工在對吊物中心時難免出現一點偏差圖1:吊鉤中心線未對準 圖2:由于吊物接觸地面,上升過程中心天車小車鋼絲繩與吊鉤鋼絲繩先伸縮受力矯正。 圖3:天車小車鋼絲繩與吊鉤鋼絲繩矯正后,上升

5、過程中吊鉤與吊物鋼絲繩受力,導致吊物離開地面出現左右或前后晃動來矯正中心。 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吊物晃動造成傷害的原因吊物晃動造成傷害的原因模具堆之間的距離相差不到30CM,模具吊運中出現晃動,相互之間碰撞的時間不足1.5秒,員工發現隱患想收手已經來不及了。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員工雙手扶住模具兩側平穩模具模具堆放間距過小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案例3 事故發生時間:2006年4月17日夜班04時10分(24時制); 事故發生地點: 一沖C線模具區域 ; 事故發生班組:起重1班 ; 事故類別:工傷事故(砸傷) ; 事故原因:員工操作不當;工傷事故案例專

6、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事故經過: 2006年4月17日4:10分,起重1班班員工夏銀軍在使用天車遙控器起重模具時,由于自己操作失誤,模具在空中出現晃動,夏銀軍本能的用手去扶模具,被模具擠傷,后被送往弋磯山醫院治療。 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整改措施: 對使用天車遙控器的起重工進行培訓,預防事故發生 ; 加強特種工管理,嚴禁隨便調動特種工; 調動時需有后備人員,每個工種都要有后備人員培養; 每周班組長組織特種工培訓并監督新特種工操作; 對事故進行宣傳、目視化,提醒起重工操作中注意安全,并召開現場分析會。 (各段長完成時間2月7日)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示意圖示意圖起重工

7、夏銀軍使有遙控器開行車夏銀軍扶住搖晃的模具,模具在晃動過程中將手砸傷鋼絲繩發生混絞情況,違反操作規程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事故發生時間:2006年5月25日夜班16時00分(24時制); 事故發生地點:二沖13線131機臺; 事故發生班組:203班 ; 事故類別:壓傷; 事故原因:員工安全意識淡薄 ; 案例4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2006年5月25日16時左右203班在完成生產任務后,機臺長(駱任銀)蹲在地上清理廢料,機臺員工朱磊左手扶在模具平橫塊邊緣,右手扶在皮帶運輸機上半彎著身體用腳將廢料往滑道內清理。此時機臺員工郝虎準備做模具更換工作,在開動微調前看到對面

8、同機臺人員朱磊在半彎著腰清理地面的廢料,在沒有仔細確認郝虎的手是否離開模具狀態下,便使用壓機微調將模具進行合攏更換模具,在模具上下合攏的過程中將員工朱磊扶在模具平衡塊邊緣的左手中指壓傷。 事故經過: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對雙動壓力機定人操作控制面板,要求做到進行模具安裝、更換、維修、保養等操作時,必須確認工作區域內沒有人員; 對事故進行宣傳、目視化,提醒員工操作中相互提醒,注意安全。并要求各班組召開安全會議; 在次對新員工進行安全操作規程的培訓,要求新員工必須熟悉,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及時了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各工段長完成時間2月15日前)整改措施: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

9、一車間編制示意圖示意圖員工朱磊在清理員工朱磊在清理廢料時,手扶在廢料時,手扶在模具平衡器上。模具平衡器上。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員工郝虎在操作控制面板。由于員工朱磊只是將手擺放在模具平衡器上,員工郝虎認為朱磊是扶在皮帶機上清理廢料,所以就開動壓力機微調,導致事故發生。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事故時間:2006年11月11日白班16時30分(24時制); 事故發生地點:三車間181機臺 ; 事故發生班組:182班; 事故類別:擠傷; 事故原因: 操作不當; 案例5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2006年11月11日白班,182班生產結束后正在進行換模,181機

10、臺長韓宇在確認工作區域無人時,便開動移動工作臺,當移動工作臺即將開到位時,機臺員工宇思霖拿著擦布走近工作臺準備對其清擦,由于工作臺在運動時將宇思霖的右腳擠進工作臺夾緊器,導致宇思霖的右腳指擠傷。事故經過: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在工段、班組內召開安全會,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對員工進行宣傳教育; 加強班組長、工段長的安全監督,發現有違章現象應立即制止; 對員工安全意識進行提升,消除安全隱患。(各工段長完成時間2月17日前) 整改措施: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示意圖示意圖工作臺在開動時將宇思霖的右腳擠進夾緊器由于夾緊器與工作臺空間較小,導致員工宇思霖的右腳擠傷工傷事故案例

11、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事故發生時間:2006年9月13日中班16時42分(24時制); 事故發生地點:沖壓一車間庫房; 事故發生班組:物流班; 事故類別:砸傷; 事故原因:操作不當,工位器具倒塌; 案例6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2006年9月13日中班,031班生產A11后門外板,叉車工譚輝在庫房內叉取后門外板工位器具(三層),叉車工要叉取最上層工位器具,必須將上面兩層工位器具一起叉下來,員工譚輝在叉取時,由于操作上下升降的控制桿產生叉齒抖動,造成最上層的工位器具掉落,工位器具向下落時,員工譚輝用右手穿過叉車頂部的防護網,去阻擋倒下的工位器具,導致工位器具將手臂砸傷,后送弋磯

12、山醫院醫療;事故經過: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對事故進行宣傳,提醒員工操作中相互提醒注意安全,尤其是叉車在操作時,周圍人員遠離叉車操作區域,各班組召開安全會議,進行學習。 對叉車工進行現有安全操作規程及臨時安全注意事項培訓,要求叉車工必須熟悉掌握培訓內容,叉車工對本次事故了解率100%。(各工段長完成時間3月1日前)整改措施: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示意圖示意圖駕駛叉車準備叉取3號工位器具因叉車叉齒標準叉取高度為2米。工位器具堆放超過3米,所以必須同時叉取2、3號工位器具,落地才能叉取3號工位器具。(高度1.2M/個)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員工譚輝用右手

13、穿過叉車頂部的防護網,去阻擋倒下的工位器具,導致工位器具將手臂砸傷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事故發生時間:2006年9月18日中班22時50分(24時制); 事故發生地點:沖壓一車間鈑金班; 事故發生班組:檢驗班; 事故類別: 砸傷; 事故原因:違章操作; 案例7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事故經過: 2006年9月18日中班,檢驗員胡杰在鈑金班1號工作檢驗A21右側圍外板時,發現有一處缺陷,在未通知鈑金工的情況下,私自動用砂輪機進行維修。在維修側圍外板的過程中,砂輪碟片突然斷裂,由于砂輪機高速旋轉,斷裂的砂輪碟片被砂輪機帶出,將右眼砸傷后送弋磯山醫院醫療。 工傷事故案例專

14、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整改措施:1、對事故進行宣傳,提醒員工操作中相互提醒注意安全,尤其是檢驗班員工,在未經過批準的情況下嚴禁私自修件、打件; 2、對新檢驗員進行安全操作規程的培訓,要求員工必須熟悉,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及了解操作中注意事項; 3、所有使用砂輪機人員,工作時必須穿戴防護眼鏡,班組長做到每半小時檢查一次;4、按照工具管理規定非操作人員嚴禁操作,各類工具規范擺放。人員不在時應關閉氣、電源由離最近的操作人員保管。(各工段長3月8日前完成)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示意圖示意圖 砂輪擊中制件棱角,導致砂輪片破損飛入員工胡杰的右眼.損壞的損壞的砂輪片砂輪片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

15、心一車間編制 1事故發生時間:2007年1月18日白班09時00分(24時制); 2事故發生地點:一車間04線04機臺 3事故發生班組:043班 4事故類別:擠 傷 ; 5事故原因:員工倪進發在沒有對盲區環境進行確認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導致事故的發生; 案例8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 07年1月18日白班9時00分,沖壓中心一車間04線04機臺在更換模具時,機臺員工黃波在進行1#工作臺的清擦工作;員工姚道寶,李志武進行2#工作臺的清擦工作!當時由員工倪進發操作控制面板,機臺長陳洋在身邊監督操作。當2#工作臺完全開出后,倪進發準備將1#工作臺開進時,即刻通知清擦工作臺員工離開。員工姚

16、道寶,李志武聽到信號后及時離開工作臺區域。員工黃波當時在清擦1#工作臺,沒有聽到倪進發的提示。倪進發看到姚道寶,李志武離開后,(由于黃波站在的位置被立柱和模具擋住,也就沒有注意黃波有沒有離開),便啟動移動工作臺按鈕。由于當時工作臺與地面間距較小,員工黃波右腳躲閃不及被擠傷,送往馬鋼醫院治療。 事故經過: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1、聯系設備部將04線操作面板由右立柱調整到左立柱,避免類似的事故放生 2、換模時必須是機臺長操作控制面板3、清擦工作臺機臺長必須指定一人去做;4、機臺長在開動工作臺前,必須確保工作臺無人方可操作;5、只使用一個工作臺,只能開進開出;6、開動工作臺必須使用點動

17、操作(各工段長完成時間3月15日)整改措施: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示意圖示意圖黃波清檫工作臺時踩在工作臺與軌道之間。機臺長陳洋,倪進發,在未確認工作臺移動區域人員是否完全離開,便盲目操作,導致員工黃波腳部被壓傷。由于工作臺與地面之間的距離短,員工黃波腳來不及避讓,腳被壓傷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04線與線與01、02、03線線軌道不同的地方軌道不同的地方0 10203線線工工作作臺臺軌軌道道工 作 臺 軌 道與 地 面 高 度不足1CM基本 相 同 , 且定 位 銷 可 以移 動 。 工 作臺 與 地 面 接觸 面 間 隙 高度不足2CM, 工 作 臺 開動 時 最

18、多 只能 將 腿 向 前推 動 不 會 傷腳 。 導 致 員工 沒 有 養 成工 作 臺 開 動就 避 讓 的 習慣。工 作 臺 軌道 高 度 有5 C M , 工作 臺 與 地面 接 觸 面間 隙 高 度在 8 C M 左右 , 工 作臺 開 動 腳如 果 在 工作 臺 移 動區 域 , 容易 被 工 作臺 與 軌 道或 定 位 銷卡住。工傷事故案例專題會沖壓中心一車間編制案例4:沖壓二車間06年5月25日朱磊扶在模具平衡塊邊緣的左手中指壓傷事故5674日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錢維光錢維光各工段長各工段長擔當人擔當人錢維光監督人監督人案例1:沖壓三車間06年5月12日陳波濤手掌劃傷事故序序號號錢維光各工段長各工段長案例2:沖壓三車間06年11月12日劉楊右手無名指被壓傷事故案例3:沖壓一車間06年4月17日夏銀軍手被模具擠傷事故123各工段長錢維光案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