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流固耦合實例Fluent與structure_第1頁
雙向流固耦合實例Fluent與structure_第2頁
雙向流固耦合實例Fluent與structure_第3頁
雙向流固耦合實例Fluent與structure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雙向流固耦合實例(Fluent 與 structure)說明:本例只應用于FLUENT14.0以上版本。ANSYS 14.0是2011年底新推出的版本,在該版本中,加入了一個新的模塊SystemCoupling,目前只能用于fluent與ansys mechanical的雙向流固耦合計算。官方文檔中有介紹說以后會逐漸添加對其它求解器的支持,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用借助第三方軟件進行雙向流固耦合計算了,個人認為這是新版本一個不小的改進。模塊及數據傳遞方式如下圖所示。FLUENT終于可以不一、幾何準備流固耦合計算的模型準備與單獨的流體計算不同,它需要同時創建流體模型與固體模型。在 geomet

2、ry 模塊中同時創建流體模型與固體模型。到后面流體模型或固體模塊中再進行模型禁用處理。模型中的尺寸:v1:32mm, h2:120mm, h5:60mm, h3:3mm, v4:15mm。由于流體計算中需要進行動網格設置,因此推薦使用四面體網格。當然如果擋板剛度很大網格變形很小時,可以使用六面體網格,劃分六面體網格可以先將幾何進行 slice 切割。這里對流體區域網格劃分六面體網格,固體域同樣劃分六面體網格。二、流體部分設置1 、網格劃分雙擊 B3 單元格,進入meshing模塊進行網格劃分。禁用固體部分幾何。設定各相關部分的尺寸, 由于固體區域幾何較為整齊,因此在切割后只需設定一個全局尺寸即

3、可劃分全六面體網格。這里設定全局尺寸為1mm 。劃分網格后如下圖所示。2 、進行邊界命名,以方便在fluent中進行邊界條件設置設置左側面為速度進口velocity inlet,右側面為自由出流outflow,上側面為壁面邊界wall_top,正對的兩側面為壁面邊界wall_side1與wall_side2(這兩個邊界在動網格設定中為變形域),設定與固體交界面為壁面邊界(該邊界在動網格中設定為system coupling類型)。操作方式:選擇對應的表面,點擊右鍵,選擇菜單create named selection,然后輸入相應的邊界名稱。注意: FLUENT 會自動檢測輸入的名稱以使用對應

4、的邊界類型,當然用戶也可以在 fluent進行類型更改。完成后的樹形菜單如下圖所示。本部分操作完畢后,關閉meshing模塊。返回工程面板。3 、進入 fluent設置FLUENT 主要進行動網格設置。其它設置與單獨進行FLUENT 仿真完全一致。設置使用瞬態計算,使用K-Epsilon湍流模型。這里的動網格主要使用彈簧光順處理(由于使用的是六面體網格且運動不規律),需要使用 TUI 命令打開光順對六面體網格的支持。使用命令/define/dynamic-mesh/controls/smoothing-parameters。動態層技術與網格重構方法在六面體網格中失效。因此,建議使用四面體網格。

5、我們這里由于變形小,所以只使用光順方法即可滿足要求。點擊 Dynamic mesh進入動網格設置面板。如下圖所示,激活動網格模型。4 、smoothing參數使用彈簧光順方法。設置參數彈簧常數0.6 ,邊界節點松弛因子0.6 。如下圖所示。5 、運動區域設置主要包括三個運動區域:流固耦合面、兩側的面。其中流固耦合面運動方式為systemcoupling,兩側壁面運動類型為deforming。設置最小網格尺寸0.8 ,最大網格尺寸1.5 ,最大扭曲率 0.6 。如下圖所示(點擊查看大圖)。6 、其它設置包括求解控制參數設置、動畫設置、自動保存設置、初始化設置、計算時間步及步長設置等。與單獨FLU

6、ENT 使用沒有任何差異。迭代參數設置如下圖所示。關閉 FLUENT ,返回工程面板。二、固體部分設置1 、材料設置雙擊 C2 單元格進入固體材料設置。這里保持默認的結構鋼。彈性模量2.1e11Pa ,泊松比0.3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特性決定了變形,因此對于剛度小的材料可能會存在大的位移,在流體求解器中動網格設置時需要加以關注。點擊 retrun to project回到工程面板。2 、網格劃分及進行約束雙擊 C4 單元格進入固體網格劃分模塊。設定網格尺寸1mm劃分網格。添加流固耦合面及固定邊界約束。設置分析參數,時間步長設置為0.01s ,總時間為1s 。如下圖所示。設置完畢后,關閉DS 返回工程面板。右鍵單擊C5 單元格,選擇update進行更新。三、 System Coupling設置1 、設置時間耦合雙擊 D2 單元格,進入System Coupling面板。點擊Analysis Settings,如左下圖所示。在彈出的面板中設置end time為 1s ,設置 step size為 0.01s ,如右上圖所示。2 、設置耦合面點選 ctrl 的同時選擇固體與流體中的耦合面名稱,點擊右鍵,創建流固耦合面。如下圖所示。點擊 Co-Sim. sequenc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