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質基礎知識_第1頁
煤質基礎知識_第2頁
煤質基礎知識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分煤質基礎知識簡介一、煤的物理性質顏色和粉色光澤煤的物理性質比重和容重 透明度 折光性 反光性 發光性 硬度 脆度 斷口 裂隙 導電性 磁性和耐熱性等 煤的顏色是指新鮮煤塊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對不同波長可見光波吸收的結果。在不同的光學條件下,煤呈現不同的顏色。在普通白光照射下, 煤的表面反射光線所顯示的顏色稱為表色。 腐植煤的表色隨著變質程度的增高而變化,見下表:、質程度煙煤鑒定標志褐煤低變質中變質高變質無煙煤顏色褐黑黑黑帶灰灰黑、鋼灰、略帶金黃色彩粉色棕深棕到棕黑深棕到棕黑黑微帶棕深黑、深灰光澤無光澤或暗瀝青到玻玻璃到強玻強玻璃金剛、似金屬光澤瀝青光澤璃光澤璃光澤內生裂隙幾乎無不發育到較發

2、育很發育較發育不發育腐泥煤的表色有時呈深灰色,有時為淺黃、棕褐,有時為灰綠以至 黑色,變化不定。煤中水分能使煤的顏色加深,礦物質所起的作用往往相 反。煤研成粉末的顏色稱為粉色。一般都用鋼針刻劃煤的表面或者用鏡 煤在脫釉的素燒瓷板上刻劃的條痕而得,所以也被稱為條痕色。煤的粉色 往往略淺于表色,但是煤的粉色變化又較表色固定,因而常常可以收到更 好的效果。在普通透射光下煤的切面(薄片)所顯的顏色稱為體色。在垂直反 射光下煤的表面(光片)所顯示的顏色稱為反射色。長焰煤常見光澤為瀝青狀光澤,顏色黑色,有時帶有褐黑色色彩,條 痕褐色、褐黑色。比重是指煤在一定溫度下(20C)條件下,煤的重量與相同體積(不

3、包括煤孔隙中的)水的重量之比。 體重(容重),指在一定的溫度(20C) 條件下,煤的重量與同體積(包括煤孔隙中的)水的重量之比。比重-容重孔隙率二X 100%比重煤的比重與煤巖類型、變質程度以及煤中所含礦物的成分和含量有密 切關系。通常所指煤的比重都是包括礦物質在內的比重。因此,煤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含礦物質的影響,比重隨礦物質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變 質程度相同的煤,其煤巖類型不同,比重也有差異,一般暗淡煤的比重較光亮煤為大。煤的比重隨著變質程度的增高而加大。褐煤一般V,煙煤多為,無煙煤為腐泥煤一般僅為。煤的容重又稱“煤的體重”或“煤的假比重”。煤的容重是在勘探過 程中通過采集專門的容重樣測

4、定的。它是煤層儲量計算的重要參數之一。 一般褐煤的容重為,煙煤為,無煙煤的容重變化范圍大,可由,煤 的容重同樣受煤巖類型、變質程度和礦物質的影響。煤的光澤是指常光下煤新鮮表面的反光能力, 是肉眼鑒定煤的主要標 志之一。根據煤的平均光澤強度用肉眼可以區分出腐植煤的四種煤巖類 型: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淡煤。腐植煤常見的光澤特征有瀝青光澤、玻璃光澤、金剛光澤和似金屬光 澤等。常見的油脂光澤為玻璃光澤由于表面不平所引起的變種;此外還有因集合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光澤變種,例如:由于纖維狀集合方式所引起的 絲絹光澤,由于松散狀集合方式所引起的土狀光澤等。 年輕褐煤常常是微 弱的象蠟一樣的光澤,稱為蠟狀光

5、澤。腐泥煤一般光澤暗淡。影響煤的光澤變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煤巖成分、變質程度、風氧化 程度、礦物質特征和表面性質、斷口、裂隙、錯動與沾污等。煤的硬度泛指抵抗外來機械作用的能力或強度。-刻劃硬度煤的硬度-壓痕硬度L磨損硬度(耐磨硬度)刻劃硬度接近于普通礦物鑒定中的摩氏 (MonS硬度,它是用一套標 準礦物(摩氏硬度計)刻劃煤標本而得出的粗略的相對硬度概念。目前普遍采用顯微硬度作為變質指標,它是壓痕硬度的一種。貝殼狀斷口 參次狀斷口煤的斷口(根據表面階梯狀斷口形狀和性棱角狀斷口質的不同)粒狀斷口針狀斷口等煤的裂隙是指在成煤過程中,煤受到自然界各種應力的影響所造成 的裂開現象。按成因不同分為內生裂隙

6、和外生裂隙兩種。內生裂隙是在煤化作用過程中,煤中凝膠化物質受到溫度和壓力等因素的影響,體積均勻收縮產生內張力而形成的一種張裂隙。內生裂隙的發育情況與煤的變質程度和煤巖成分(煤巖類型)密切相關。在同一煤巖 類型中,內生裂隙的數目(或發育程度)隨變質程度由低到高,作規律性 變化。內生裂隙具有以下特點:(1)主要出現在比較均勻致密的光亮煤分層中,特別是鏡煤凸鏡體或條帶中最發育;(2)般垂直或大致垂直層理面;(3)裂隙面較平坦光滑,裂隙面或斷層常伴生有眼球狀的張力痕跡;(4)裂隙方向有大致互相垂直或斜交的兩組,交叉呈四方形或菱形,其中一組裂隙較發育,另一組裂隙稀疏為次要裂隙組;(5)裂隙在中變質煙煤中

7、最發育,而褐煤和無煙煤中則不發育。由于光亮煤中的內生裂隙在同一變質階段煤中數目比較穩定,因此,在判斷煤的變質程度時,常以光亮煤為準。外生裂隙是在煤層形成之后,受構造應力的作用產生的。其特點為:(1)外生裂隙可出現在煤層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光亮煤分層最為發育,并往往同時穿過幾個煤巖分層;(2)以不同角度與煤層層理面斜交;(3)裂隙面上常有波狀、羽毛狀或光滑的滑動痕跡,有時還可見到次生礦物或破碎煤屑的充填;(4)外生裂隙有時沿襲既成的內生裂隙而重疊發生。煤在受力時或在自然條件下破壞時,沿不同方向各組裂隙發生破 裂并構成一定的幾何形態,某些作者稱之為“節理”。常見的節理有 板狀、柱狀、立方體狀、平行六

8、面體狀等;有時還可見到由復雜的外 生裂隙面交互構成的近球狀、錐狀和鱗片狀等。、 煤的結構和構造1、煤的結構煤的結構是指煤的組成成分的各種特征一包括形態、 大小、厚度、 植物組織殘跡以及它們之間數量關系的變化等。煤的結構反映了成煤 原始質料的性質、成分及其變化過程。在變質過程中,煤的各種組成 成分在肉眼標志上區別逐漸消失,在高變質煤中就不容易鑒定各種組 成成分,因而煤肉眼結構逐漸不明顯而趨于均一。條帶狀結構線理狀結構凸鏡狀結構(最常見的)均一狀結構煤的結構木質狀結構纖維狀結構粒狀結構葉片狀結構(1) 條帶狀結構由煤的組成成分相互交替而成條帶狀結構。寬條帶狀(>5mm)條帶狀結構 中條帶狀(

9、3 5mn)細條帶狀(13 mm)條帶結構在煙煤中表現最明顯,尤以半亮煤和半暗煤中最常見,年輕 的褐煤和高變質的無煙煤中條帶狀結構不明顯。(2) 線理狀結構往往伴隨條帶狀結構同時出現,其寬度小于 1mm根據線理之間交替 的間距又可分為密集線理狀和稀疏線理狀兩種。 組成線理的物質成分往往 是鏡煤、絲炭和粘土礦物等,它們斷續出現在煤層各部分。以半暗煤中常 見。(3) 凸鏡狀結構鏡煤、絲炭、粘土礦物和黃鐵礦常以大小不等的凸鏡體形式,連續 或不連續散布于煤層中,構成凸鏡狀結構。和線理狀結構一樣,凸鏡狀結 構也常常同條帶狀結構伴生,并可作為條帶狀結構的一種特殊的變型。以 半暗煤和暗淡煤中常見。(4) 均

10、一狀結構組成成分較單純,均勻,鏡煤具較典型的均一狀結構,若干腐泥煤、 腐植腐泥煤和某些無煙煤也具有均一狀結構。(5) 木質狀結構是植物原生結構在煤中的反映。煤在外觀上清楚地保存了植物基部的木質組織的痕跡。有時還可見到已被煤化的保存完整的樹干和樹樁, 一般認為在泥炭化階段由于凝膠化作用中斷而保存。木質狀結構多見于褐煤。(6)纖維狀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原生結構,其最大特點是具有沿著一個方向 延伸的性質。是植物莖部組織絲炭化作用的產物, 具疏松多孔的特點。絲 炭常以明顯的纖維狀結構為重要鑒定特征。因此,絲炭又常稱為纖維煤。(7)粒狀結構肉眼可見清楚的顆粒狀。常常是由煤中散布著大量穩定組分或礦物

11、所 造成。常為某些暗煤或暗淡煤所特有的。它的變型有時呈鮞狀或豆狀結構 等。(8)葉片狀結構具有纖細的頁理,能被分成極薄的薄片,外觀呈紙片狀、葉片狀。主 要由于煤中順層分布著大量角質體或木栓體所致。2、煤的構造煤的構造是組成成分之間的空間排列和分布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 互關系。它與煤組成成分的自身特征(如形態、大小)無關,而與植物遺 體的聚積條件和變化過程有關。由此可見,結構和構造之間最主要的差別 在于鑒定結構時必須考慮組成成分,而構造僅說明煤中各組成成分和煤巖 類型在空間中的分布、排列,它的最重要的構造標志是層理。沉積巖和煤中的層理形成原因對比沉積巖中層理形成的原因煤中層理形成的原因1、顆粒大

12、小的變化1、作為絲炭、木煤、木質鏡煤的植物莖部碎片大小的變化2、各種成分分層的互層2、不同煤分層的互層a、腐植煤分層與腐泥煤分層的互層b、光亮煤分層與暗淡煤分層等的互層3、組成部分的水平定向3、煤巖組分的水平定向4、某種包裹體在一個層面上的分布4、絲炭透鏡體、泥質透鏡體及其它包裹體在一個層面 上的分布5、薄的順層散布的植物碎屑和云母碎片5、順層分布的鏡煤化和絲炭化植物殘屑6、沿層面的泥質薄膜6、沿層面分布的泥質薄膜7、巖石的不同顏色7、顏色的意義不大煤的構造按層理特征分為層狀構造和塊狀構造(1)層狀構造連續狀水平層理不連續狀(按煤層中層理的形態)層狀構造不連續狀波狀層理凸鏡狀水平一波狀斜層理斜

13、波狀水平層理表明泥炭沼澤內原始質料在平靜的環境中, 幾乎沒有水流動的條件下沉積形成,波狀層理和斜層理表明泥炭沼澤內原始質料沉積的不 均勻和水流動蕩等條件下形成。因此,根據層理形態及厚度,可以判斷泥 炭沼澤中介質的運動性質、介質運動的方向和物質的搬運強度等等。 見下 表,層理形態類型層理的亞型所反映的介質運動性質水平層理連續狀極為微弱的,不明顯的不連續狀同上波狀層理不連續狀不大凸鏡狀運動強度有變化的水平一波狀微弱波動的斜層理斜層理定向流動的煤中最常見的是水平層理,多數為連續水平層理,也有斷續水平層理。 此外煤中見到一種細水平層理,經X光檢驗,所得煤的X射線圖象表明這 種情況是由純煤物質(具白色色

14、調的淺灰色)和礦物質薄層、薄膜(具暗 色色調的淺灰色)相互交替造成的,說明泥炭沼澤內原始質料和礦物雜質 具明顯的分異和重新分布的特點。(2)塊狀層理無層理,煤的外觀均一致密,就一塊標本來說,甚至難以分出垂直方 向和水平方向,說明成煤物質的相對均勻。多見于腐泥煤、腐植腐泥煤和 某些暗淡型的腐植煤。還原樣燃點(C)原樣燃點(C) 煤的氧化程度=X 100%還原樣燃點C)氧化樣燃點(C) 確定各種煤類本性的兩個非常重要的術語是 煤的類型(Type)和煤的煤化程度(Rank)煤的類型是由煤巖組分(有機顯微組分和無機顯微組 分的含量)和煤的物理性質(煤巖組分的形態和大小)表現的特性所決定 的,而煤的煤化

15、程度主要是煤的變質作用所達到的程度。因此反映各種不同的有機的和無機的顯微組分的比例、 分布和組成的煤的類型決定煤的本 性。同樣反映與地球化學因素所引起的變質作用有關的煤化程度也決定煤的本性。一般認為在泥炭階段,由于煤巖組分還未形成,而且并沒有經受 變質作用,泥炭的性質并不受到這兩個參數的影響。而各類泥炭的性質是 由原始植物組成和分解度(無定形腐植物質占泥炭總有機物質的百分數) 所決定的。但從褐煤開始,特別是煙煤階段開始這兩個因素對形成煤的性 質起很大的影響。從化學的觀點來看,在煤的成熟(煤化)過程中原始物料有機質官能 團上的氧(開始)和氫(其次)從環狀碳的“骨架”上脫去,并以氣體分 子的形式(

16、H2O CO、CH)從煤層中逸去,其結果是經受變質作用過的煤 中的碳含量隨煤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因而碳含量時常用作確定煤化程度 的指標。但是化學組成不相似的原始物料中的各種顯微組分在煤化階段所 起的變化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原始物料不同的兩種類型的煤經相同的變 質作用的程度,它們的碳含量有顯著的差異(甚至以無灰基作為基準,排 除碳酸鹽中碳的干擾時),在同一個煤層中可以觀察到有明顯區別的兩類 煤。同樣地,含有相同煤巖顯微組分的煤由于經受的變質作用的程度不同 而使它們的碳含量有明顯的區別。所以只有煤的類型和煤化程度兩個參數 的緊密組合確定了煤的化學結構和各種性質。由于鏡煤和鏡質組是各種煤巖類型中最純

17、凈、最易辨認而又較易剝離 的成分,它在煤化過程中的變化介于殼質組和絲質組之間,比較均勻、適中和有代表性。所以在確定煤的變質程度時,要用油浸物鏡下測得的 鏡質 組的最大反射率(ROMax)作為主要鑒定指標(見煤化學 P33-36頁)。 絲質組的反射率在變質過程中變化幅度很小,穩定組的反射率變化雖大, 但穩定組分本身在高變質煤中已很少見,都不宜作為鑒定標準。根據肉眼觀察可將腐植煤劃分為未變質的、低變質的、中變質的和高 變質的等四個階段。根據在顯微鏡下或油浸中測定鏡質組最大反射率的數 值,可將低、中、高變質的煤進一步劃分為八個地質階段, 即0階段, 與按化學工藝性質劃分的八個工業牌號(褐煤 一無煙煤

18、)大致相當,見 下表:不同變質階段煤的若干顯微鏡研究的指標一覽表變質程度變質階段工業牌號反射率顯微鏡透射光下的單偏光顯微鏡透射光下的正交偏光R 最大(%凝膠化的顏色穩定組分的顏色凝膠化組分的透明度凝膠化基質穩定組分干涉色各向異性干涉色未變質煤0褐煤褐黃稻草黃好淺褐無-極微弱淺灰低變質煤I長焰煤褐紅淺黃好褐紅較弱黃灰n氣煤橙紅黃-金黃好橙紅、微褐較強黃中變質煤m肥煤鮮紅橙黃-橙紅較好鮮橙紅強橙紅IV焦煤棕紅紅-暗紅較好橙紅強紅V瘦煤紅棕半透明棕紅-橙紅很強咼變質煤w貧煤棕半透明棕紅-橙紅很強vn無煙煤深棕-黑微透明-不透明 煤中的水分賦存狀態分為 外在水分、內在水分和結晶水,外在水分 和內在水分

19、是以附著和吸附方式與煤機械結合的游離水,比較容易脫除, 結晶水用物理機械方式不易除去,但是結晶水分與游離水分比較要少得多,煤的工業分析中只測定游離水而不測定結晶水。煤中水分含量過高時將增加不必要的運輸量, 還會引起裝卸過篩的困 難,破碎時要消耗較多的功;燃燒時蒸發水分需消耗大量的熱,煉焦時延 長結焦時間,貯存時易于風化自燃。對輸煤系統的設計、運行有著直接的 影響。最高內在水分(MHC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吸附和凝聚在煤的毛細孔中 的飽和水分。全水分(Mt)是指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的總和。分析基 水分(Mad是指在空氣干燥狀態下的內在水分。 反映煤的厚度、煤質的穩定性的統計數:1/2標準差S=n-1

20、S變異系數Vx 100%X 煤層灰分:按采樣規程要求,厚度w的夾矸與上下煤層合并采 樣測試。計量灰分(資源量/儲量采用厚度的灰分):按勘探規范條規定, 煤層灰分加單層厚度為W的夾矸灰分的加權平均灰分。煤層開采灰分:即在采煤時按規定應采的各個煤分層及夾矸層,包 括的夾矸灰分的平均灰分。煤中的灰分低,不僅對煤的運輸、加工、利用有利外,而且對鍋爐 的設計、運行,電廠基建投資乃至市場前景,都有極大的經濟效益及利益。 揮發分產率是評價煤工藝性能和煤分類的重要指標,它能大致地代 表煤的變質程度,同時又能根據揮發分產率和焦渣形狀初步判斷煤的加工 利用性質。我國煤炭分類方案以煤的揮發分產率作為第一分類指標。揮

21、發分產率=100- M (有機質分解出來的液體和氣體的總重量中的水分) 固定炭=100- M- A- V或從測定煤炭揮發分后的殘渣重量中減去煤 的灰分重量。煤的可燃基固定炭含量與揮發分一樣, 也是表征煤炭變質程 度的一個參數,即煤中固定碳含量隨煤的變質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煤的燃料比是指煤的固定碳含量與揮發分產率之比,也是表征煤炭變 質程度的一個指標,即煤的燃料比隨煤的煤化程度增高而增高, 長焰煤的 燃料比為1。 動力用煤分為民用、鍋爐、工業鍋(窯)爐、蒸汽機車、船舶等用煤。 元素分析是指測定煤中有機質的組成元素,即碳、氫、氧、氮、硫 的含量。五種元素中以碳、 氫、氧為主, 它們的總和占有機質的

22、95%以上, 氮的含量變化不大, 硫的含量則隨原始物質和成煤時的沉積條件不同有高 有低。從煤的元素分析可判斷煤的變質程度, 計算煤的發熱量, 推測焦油產 率和腐煤蠟的產率, 探索煤的結構,計算理論燃燒溫度和燃燒產物的組成, 煤的燃燒熱。煤的元素組成資料也可以作為煤的工藝性質、煤的分類等輔助指標 . 當煤作為動力燃料使用時 , 也常需要原煤的元素組分數據 , 以便為鍋 爐設計和燃料煤的理論煙氣量、空氣消耗量和熱平衡使用。碳的含量是評定煤變質程度的指標,也是計算物料及平衡的依據。 氫含量隨變質程度的增高而降低。 相同變質程度的煤, 氫含量與煤巖 組分有關, 氫可作為煤變質程度的指標和計算物料及熱平

23、衡的依據, 還可 作用氫含量推測成煤環境的還原程度和作為考慮成因類型劃分的參數。氧含量隨煤的變質程度的增高而減少, 是區分低變質煤的一個主要指 標。煤中的氧含量的多少對煤的加工和利用有著很大的影響, 對煉焦用煤, 氧含量過高往往使煤的粘結性和結焦性大大降低或失去, 當煤用作動力燃 料時,氧含量過量時它不但不參與燃燒, 反而約束著一部分對燃燒有利的 元素(如C、H)從而使發熱量減少,所以說煤中的氧的存在一般是不利 的,但含氧量高的煤是制取芳香羧酸和腐植酸類物質的良好原料, 這時氧 的存在又是有利的。氮含量在煤中很少, 隨煤的變質程度的增高而降低, 但不顯著, 煤中 的氮在干餾、 氣化時大部分均以

24、氨的形態逸出, 可收回作為氨肥用, 亦是 煤中有用元素,氮在煤燃燒氣化時生成 NOX 而使環境污染,又使煤液化時 需消耗一部分氫,這是有害的。煤中的硫可分為無機硫和有機硫兩大類,無機硫又分為硫化物硫(Sp)、硫酸鹽硫(Ss)兩種,同時還含有少量的元素硫。根據硫在燃燒過程及干餾過程中的狀態可分為可燃硫、 不可燃硫、 揮 發硫、固定硫。其中:可燃硫 =全硫碳酸鹽硫;不可燃硫 =碳酸鹽硫氧 化硫氣體被煤灰中堿性物質吸收的部分硫;全硫 =可燃硫不可燃硫。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其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 貯存煤時,特別是黃鐵礦多的煤易于自燃;(2) 作為動力燃料時硫燃燒生成 SQ不僅腐蝕金屬設備

25、,而且污 染空氣造成公害;(3) 煤氣化制合成煤氣時所產生的 SO2 氣體不僅腐蝕設備,而且使 催化劑中毒,影響操作和產品質量。( 4) 煉焦時,大部分硫( 60%)轉入焦炭中,影響煉焦操作、產品質量和產量,而且對設備嚴重腐蝕,一般配煤硫應V 1% 煤的發熱量是指單位重量的煤完全燃燒后所產生的熱量,又叫熱值(1 卡=焦耳)。它是評定動力用煤質量的主要指標,又是計算耗煤量、熱 平衡及熱效率等的依據,還是改進用煤方法,提高熱能利用的基礎資料。 可粗略地推測與變質程度有關的一些煤質特征(如粘結性、結渣性等) 。煤的發熱量與煤質的關系:隨著煤的煤化程度增加,發熱量不斷增 加,到焦煤達到最高值, 此后隨

26、煤化程度進一步增加又有所下降, 這可從 煤的元素組成的變化來解釋, 從褐煤、 長焰煤過渡到焦煤時煤中的氫含量 減少得不多, 而碳含量的增加和氧含量的減少的幅度有所降低, 而氫含量則明顯地降低,氫的發熱量為碳的發熱量的倍,因此煤的發熱量的變化 又隨著煤化程度的進一步增加而下降了。收到基低位發熱量 是指以收到狀態的煤為基準的從高位發熱量中減 去煤燃燒后全部水的汽化熱的發熱量,這種發熱量較接近工業實際情況。 是評價動力用煤的重要指標,也是國際煤炭貿易中計價指標,是設計電廠 鍋爐、燃燒方式的重要參數。 煤灰成分的分類表:煤的灰成分中約有95%以上是SiO2、AI2O、FqQ、CaO其余5%是 Mg N

27、a K、Ti的氧化物和Cl、S P等所組成。多數煤灰 以硅酸鹽為主, 也有以碳酸鹽 或兩者為主的。煤灰成分 分析主要測定SQ2、Al 2O、FeQ、CaO MgO成類分型、AI2QSiO2FqQCaO硅質灰分83040 70V 20V 20粘土質灰分30 454055V 20V 20鐵質灰分107030 55> 20V 20鈣質灰分520154052020 40&O NaQ SO、RO、TQ2、MnO等。并應用光譜半定量分析普查其它有 價值的伴生元素和稀散元素等。灰成分和灰熔點有關,目前按灰熔點(ST軟化溫度C)分為四類:難熔灰分1500C;高熔灰分12501500C ;低熔灰分

28、110(1250C;易熔灰分V 1100C。般含SiO2和Al 2C3高的煤其灰熔點高,含 FqQ、CaO MgO KOSiO2 + ALQNaO高的煤灰熔點低,通常用工業元素比值(簡稱酸度)Fe2C+ cco+mo來反映灰熔點的高低,通常比值接近 1稱為低熔灰分,當比值5時,灰 分熔點可高達1350C以上。 煤灰熔融性和灰粘度是動力用煤和氣化用煤的重要指標。煤灰熔融 性習慣上稱作為煤灰熔點;煤灰粘度是說明灰渣在熔化狀態時的動態的重 要指標。煤灰的粘度是指煤灰的內磨擦系數。它表明灰渣在熔化狀態時的動態,對確定液態排渣鍋爐和氣化熔渣的出口溫度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液態排渣爐不僅要求原料煤的煤灰熔融溫

29、度低,而且還需了解煤灰成分及煤灰 的粘度溫度特性(溫度-粘度曲線)。固定床的煤氣爐中,煤灰粘度應V 50泊;粉煤氣化過程中,其粘度應V 250泊;液態排渣鍋爐中,粘度 50100泊,最高不能超過250泊。一般固態排渣的鍋爐和固定床氣化爐中,以采用煤灰熔溫度較高的煤合適;液態排渣的鍋爐和氣化爐要求燒用煤灰熔融溫度低的煤。爐內結渣情況并不完全決定于煤灰熔融溫度,還與煤的灰分含量有很大關系,即煤灰熔融溫度相同,灰分含量高的煤比灰分含量低的煤容易 結渣。在工業鍋爐和氣化爐中,成渣部位的氣體介質大都呈弱還原性,為了適應燃燒和氣化等工藝條件,煤灰熔融溫度的測定須在弱還原氣體介質 中進行,在弱還原氣體介質中

30、,FqO將變成二價鐵(FeO,加上FeO能 與煤灰里的SiO2生成熔點更低的硅酸鹽,所以煤灰在弱還原氣體中熔點 最低。煤灰成分中的Al 2C3和FqO的含量,將直接影響煤灰熔融溫度,前者始終與煤灰熔融溫度成正比,而后者與煤灰熔融溫度成反比。CaO、MgO、K2O和NqO等堿性氧化物也都起降低煤灰熔融溫度的作用。SiO2的含量與煤灰熔融溫度的關系一般不明顯,但當 Si02的含量為45 60%寸, 煤灰熔融溫度隨SiO2含量的增高而降低。當CaO含量特高時,則與熔融 溫度的關系就不符合上述規律,反而起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作用。在工業上一般用ST (軟化溫度)作為評價煤灰熔點的主要指標。 絡倫茲曲線見

31、地質勘探時的煤質評價P8889洛倫茲曲線是一種直接進行比較的圖示方法, 可用來比較不同對象數 據點的集中和分散的程度, 也是一種相對的比較方法, 由于這種方法簡單 并且較直觀地可比較不同對象數據點的離散性, 因而在各個專業上應用很 廣。在表中分別列出秩 (即頻數多少的次序) ,然后按秩的大小順序排列。 并分別計算其頻率和累積頻率, 最后按累積頻率繪制曲線, 這種曲線稱為 洛倫茲曲線。曲線越平直(線性)表示數據點越分散,反之曲線越陡,表 示數據點越集中。 煤的粘結性 及結焦性 煤的粘結性是指煤粒在密閉(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到一定溫度后,能夠熔融和相互粘結成塊的性質。 而結焦性則是指煤能煉成具有高

32、強度的 焦炭的性能。粘結性只是煤的結焦性的一個方面,如肥煤粘結性最強,但其結焦 性卻不如焦煤。對于弱粘結煤來說,一般粘結性和結焦性是一致的。煤的粘結性和結焦性與煤的變質程度、煤巖類型和礦物雜質含量等 有關,光亮型、半光亮型的中變質煙煤的粘結性和結焦性最好。粘結性是鑒定煉焦用煤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價低溫干餾、氣化或動 力用煤的主要根據之一。100 m 2+ m粘結性指數 二 (-+m+ m)3 mi 2m冷卻后焦塊總重量m1毫米圓孔篩上的焦塊重量m轉鼓中第一次轉5分鐘后篩上物重量m轉鼓中第二次轉5分鐘后篩上物重量m轉鼓中第三次轉5分鐘后篩上物重量煤的粘結性與焦渣外觀特征(測定煤的揮發分)關系見煤田

33、地質學P47坩鍋膨脹系數法揮發分產率測定(900 士 20 C)的焦渣特征見煤 田地質普查勘探手冊(下)P279根據測定煤揮發分時,殘留在坩堝中的焦渣的特征 ,可大致判斷煤的 粘結性。我國將坩堝膨脹序數劃分為七級,其特征見下表。 煤灰的熔 渣指數和結污指 數(見煤質及 化驗基礎知識P220)所謂“熔 渣”,就是煤在燃 燒過程中粘集在 燃燒爐的耐火磚 壁上以及其它明 顯地暴露于熱輻 射的面壁上的熔 融的灰渣。熔渣 指數是由煤灰的粘結性 編號名 稱焦渣外觀特征說明焦渣外形示意1粉狀毫不粘結與原來煤樣相似2粘著以手指輕壓即碎成粉狀3弱粘結用手指輕壓即裂成小塊4不熔融粘結以手指用力壓方裂成小塊5不膨脹

34、熔融粘結成扁平餅狀表面有銀灰色金屬光澤6微膨脹熔融粘結用手壓不碎,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和小氣泡7膨脹熔融粘結焦渣的表面有銀灰色金屬光澤,咼度不超過15mm8強膨脹熔融粘結焦渣的表面有銀灰色金屬光澤,高度大于 15mm堿酸比乘以煤的干基全硫來進行計算的FqQ + CaO MgOk K2O+ NqO煤灰的堿酸比二SiO2+Al 2Q + TiO2煤灰的熔渣指數()二堿酸比x St,d所謂“結污”是指煤灰中有可能粘集在鍋爐的對流管束上面的粘性較大的堿性氧化物,尤其是粘在那些不暴露于輻射熱中的過熱器和加熱器上 面的堿性氧化物。結污指數是根據煤灰的堿酸比和氧化鈉含量進行計算的。即:煤灰的結污指數()二煤

35、灰的堿酸比x NaO(%)此外,煤灰的鐵鈣比(FqO/ CaO)、硅鋁比(SiO2/ Al 2O)、鐵與鈣鎂比FezQ/ (CaO MgO 、含硅率(硅值)等指數對煤灰在鍋爐內的動 態也都有關。SiQ硅值=SiQ + FqQ + CaQ MgQ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對于煤灰特性的分類項目類另U低的中等的高 的嚴重的結污類結污指數(堿酸比x NaO%)V>NstO含量(%)V>煤中的堿性氧化物總量()V>煤中的氯含量()V>煤灰燒結強度在925 C時(公斤/厘米2)V>在1700 T時(磅/英寸2)V 100010005000>500016000>16000

36、熔渣類T250°C> 12751400115012451120V 1200°F> 23252550210022752050V 2200熔渣指數(堿酸比XSt,d)V> 煤的低溫干餾測定總水分(Md)、焦油產率(Td)、半焦產率(CRd)、氣體產率(5)。 焦油產率的變化與原為煤揮發分大致呈正相關系, 在相同揮發分煤中,粘 結性強的煤焦油產率較高。 煤的氣化指標:1、煤的化學活性(煤對 CQ的反應性)是指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煤 對CQ的還原能力。它直接影響煤在爐中的反應情況、耗煤量和煤氣中 的有效成分等,是氣化和燃燒特性的一個重要指標(溫度一二氧化碳還 原率

37、曲線)。評價煤的化學活時,用試驗最終溫度1100C測得的二氧化 碳還原率作為評價指標。2、煤的結渣性是指在氣化過程中結渣的難易程度,是評價氣化用煤的 指標之一。煤的結渣性曲線(用爐柵強度為200.400及800公斤/米2時 的結渣百分數)。根據>6毫米級的灰渣結渣率對煤的結渣性分為以下幾個級別:<5%隹結渣煤< 525%(400公斤/米2 時)中等結渣煤->25%&結渣煤煤的結渣性與煤灰熔點有關,即灰熔點愈低,結渣率愈高,結渣性愈強, 同時與灰分含量及灰成分有關,灰分愈高,愈易結渣。3、煤的抗碎強度、塊度作為氣化用煤,其塊度不能過小,并在運輸、裝料過程中不發生過

38、多的破碎,即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篩下物重量塊煤的下限率(含末率)二x 100%篩上物重量+篩下物重量>50mn!勺矸 石重量煤的含矸率(% =x 100%煤樣總重量煤的抗碎強度是指煤塊受擠壓、碰撞等作用而破碎的難易程度。它 是動力用煤和氣化用煤的質量評價指標 (>25mm勺塊煤占原樣試驗塊煤的 重量百分數)。抗碎強度和煤化程度(Vdaf%)的關系:大于25mm的煤百分比越大,表 示抗碎強度越大。在焦煤和肥煤的位置出現最低值, 即脆性最大,而年輕 燒年老煤則由于各自不同的結構原因, 脆度均小于中等變質程度煙煤。按 泰茨的規定:最脆的煤的指標小于 10;脆的煤1030;堅固的3050;

39、最堅固的大于 50。在四種宏觀煤巖組分中絲炭最脆,其次是鏡煤和亮煤, 脆度最小的是暗煤。這是煤巖選擇破碎法的依據。 (抗碎強度和煤化程度 關系見煤化學 P90)4、煤的熱穩定性(又稱耐熱強度)是指煤在高溫燃燒或氣化過程中對 熱的穩定程度, 即塊煤在高溫作用下保持原來粒度的性質。 熱穩定性是評 價氣化和動力用煤的指標之一。一般煙煤的熱穩定性較好,褐煤和無煙煤的熱穩定性較差。褐煤因 為含水較多,受熱后水分蒸發,使煤變碎。無煙煤由于結構緊密,受熱后 內外溫差大,膨脹不均勻產生應力而使煤碎裂。5、煤的可磨性,標志著粉碎煤炭的難易程度。是根據磨碎定律來測定 煤炭的可磨性,即研磨煤粉所消耗的功與煤炭產生的

40、新表面的面積成正 比。在設計和改進制粉系統, 估算磨煤機的產量和耗電率時, 需測定煤的 可磨性,煤的可磨系數愈大,表示煤容易磨碎。煤的可磨性指數在煤中 C 含量 90%附近出現最大值 ,即最容易磨碎 .煤的可磨性指數和煤化程度的關系見煤化學 P90。 希爾特定律(見煤田地質學P219):在同一煤田大致相同的構造 條件下,煤的揮發分向地殼深處依層逐漸減少。 可以用揮發分梯度, 即地 層深度每加大一百米揮發分(Vdaf)減少的數值來表示。不同煤田中由于 地熱條件等的不同,揮發分梯度(也有人稱之為變質梯度)是不同的。隨地層深度的加大, 除揮發分有規律地減少外, 固定碳、碳含量和鏡 質組反射率等則有規

41、律地增高, 其它煤變質指標也作有規律的變化。 由于 單一采用揮發分梯度指標容易受煤巖成分和成因類型的干擾而出現背離希爾特定律的情況,使煤變質規律表現得不明顯或甚至“反常”(特別是當煤層相隔很近,變質程度相差甚微時),所以最好綜合采用包括揮發分 梯度、碳含量梯度和反射率梯度等各項指標來表示煤變質程度的變化,這樣可以更準確地反映煤變質程度隨地層深度而加大的規律。事實上,當前也正是從這一種更廣泛的涵義上來理解和使用希爾特定律的。 煤層的風化帶和氧化帶到目前為止,對煤層的風化帶和氧化帶的劃分尚無一致的意見,但一般習慣于把接近地表淺處煤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變化的地帶叫作風 化帶,把較深處煤的物理性質變

42、化不大而化學工藝性質變化了的地帶稱為 次風化帶。風化帶和次風化帶合稱為氧化帶,見下圖:風化煤的成分和性質變化表煤的成分和性質變化情況煤的成分和性質變化情況碳含量減少粘結性降低以至完全失去粘結性氫含量減少膠質層厚度降低以至完全消失氧含量增加在堿性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加濕度增加焦油產率減少灰分在一般情況下增加,某些情況下減少干餾氣體的成分CO和co含量增加,氫和烴的含量減少揮發分高變質煤中增加,低中變質煤在開始風化時減少燃燒溫度降低發熱量降低吸附能力增加氧化煤肉眼鑒定標志煤巖特征氧化帶光澤結構、構造內生裂隙機械強度在裂隙內最普通的礦物無論在內生裂多數情況下,沒有上部隙面上或新鮮斷在個別小被風化裂松軟,

43、氫氧化鐵,有很多的(風化帶的強面上光澤皆比非塊中發現有隙所掩蓋稍捻即碎泥質的風化產物,有烈氧化煤)氧化煤弱甚至暗輕微破壞成粉沫狀時它膠結了個別的煤淡無光塊上部的中部在內生裂隙與非氧化由于風化,煤機械強有大量的褐色的氫氧化鐵充填在煤的裂(次風化帶上面上比非氧化內生裂隙很度弱,往煤相同隙中。碳酸鹽薄膜常部的中期氧化煤弱,在新鮮明顯,具有與往漸增可煤)斷面上與非氧非氧化煤相達到與非是受溶蝕的。也可發化煤同同的常見度氧化帶煤現大量的暈彩狀的氫氧化鐵相同在新鮮斷面下部(次風化帶下上與非氧化煤與非氧化常比非氧化煤表現更在大多數情況下可見新鮮的碳酸鹽薄膜,小量暈彩狀的相似,在裂隙煤相同與非氧化部的初期氧化面

44、上有時與非明顯,裂隙的氫氧化鐵。有時也可煤)常見度與非煤的強度發現尚有少量未氧化氧化煤相似,氧化煤相同相同的黃鐵礦薄膜存在有時較弱風化煤不僅不能煉焦和干餾,甚至作為燃料用煤,其價值也大大降低越近地表,風化作用進行得越強烈,風化煤中的有機質部分變為氣體逸去,部分則被水溶解帶走了,致使煤層在露頭及近地表處厚度顯著變薄,甚至尖滅成“煤線”。強烈風化的煤由于次生腐植酸化合物的存在并受氫氧化 鐵的污染而呈褐色,結構也變疏松甚至呈粉沫狀,這種褐色粉沫狀的風化 煤被稱為“煤華”有時因煤中含有鐵明釩石,風化后呈白色粉沫,稱為“煤堊”煤華和煤堊都是找煤的良好標志。煤的燃點:在有氧化劑(固體氧化劑亞硝酸鈉和硝酸銀

45、等)共存的情況下把煤加熱到開始燃燒的溫度,叫做煤的燃點。燃點與煤的變質程度有 明顯的關系,變質程度高,煤的燃點高;變質程度低,煤的燃點低。氧化 以后的煤的燃點明顯下降。可分別測定用聯苯胺處理過的煤樣(還原樣),用過氧化氫處理過的 煤樣(氧化樣)和未經處理過的煤樣的燃點,然后按下式來確定煤樣的氧 化程度:還原樣燃點C)原樣燃點C)氧化程度二X 100%還原樣燃點(C)氧化樣燃點C) T。二還原樣燃點C)原樣燃點C)。一般說厶T。與煤自燃傾向 有關。 To>40C的是易自燃煤; T°v20C的煤,除褐煤和長焰煤外,都是 不易自燃的煤,用測燃點的方法確定煤的氧化程度比用元素分析、粘結

46、性 和腐植酸產率等指標都要靈敏得多。 煤的腐植酸(原生腐植酸)類物質在工農業和醫藥上用途廣泛。 年輕煤的透光率是區分褐煤和年輕煙煤較為有效的指標。透光率同 年輕煤的Gaf、Qaf、Q“af含量、Ro max等一系列指標都有很好的相關關 系(見煤炭化驗手冊P465),此外還與Vdaf、H/C、C/O原子比及含最 咼內在水分的無灰基咼位發熱量等指標有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Gaf<70的煤,P47572均<20% Cdaf<77的煤,幾乎都>65%(PM值都大于 67%; Cdaf>80%勺煤,P47572 都大于 85% Cdaf 為 85%左右,Cdaf (或 PM

47、幾乎 為100%這就是說,到氣煤段后,煤的大分子結構基本上已不再與稀硝 溶液發生反應了。所以透光率只能適用于區分年輕煤的煤化程度。 煤的可選性評價(見煤田地質學P56,煤田地質普查勘探手冊(下)P274,煤質及化驗基礎知識P70)現將生產礦井的主要煤質指標和可選性指標簡介如下。篩下物重量塊煤的下限率(含末率)二X 100%篩上物重量+篩下物重量>50mn的矸 石重量煤的含矸率(% =X 100%煤樣總重量煤的篩分試驗是指按規定的采樣方法采出 6噸生產大樣,依次通過孔徑 150mm、100 mm 50 mm 25 mm 13 mm 6 mm 3 mm和 1 mm的八個大篩子,分別稱出各組長

48、篩上物及 1 mm級的篩下物重量,然后計算各 級產物試樣全樣的重量百分數。同時把各級產物分別縮制出試驗室用煤 樣,測定水分、灰分、全硫或發熱量等工業分析項目,或其它專項測定(如 粘結性和煤巖組分等),以全面了解各級產物的產率及其質量,為礦井設 計部門建設篩選廠提供基礎資料。此外,篩分試驗也可為礦井制定產煤年 度質量指標的主要技術依據。必要時也可根據篩分試驗資料來了解某一個 或幾個篩級煤的數量和質量。通過篩分試驗,還可以了解各生產煤層的產率和不同粒級煤的某些質量特征指標。同樣,對煉焦用煤,通過篩分試驗可以了解各級煤的硫分 分布情況以及煤巖組分的異同,從而為制定某些結焦性較弱的煉焦煤的合 理破碎方

49、案,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煤的浮沉試驗,通常是指篩分試驗后的各粒級煤樣(大于 50mm勺必 須破碎到50mm以下),分別采用、等不同比重級的氯化鋅溶液(或用 四氯化碳與苯、三溴甲烷與四氯化碳配成的有機溶液)進行的分選試驗。根據不同比重級浮煤與沉煤的產率、累積產率及其相應的質量指標(如灰分、硫分或結焦性指標等),可以了解煤樣的可選性,從而為選煤廠設計確定選煤方法、工藝流程和設備要求等方面提供技術依據。在生產選煤廠 中,通過浮沉試驗可以算出洗煤的數量效率 (即精煤的實際回收率和理論 回收率之比)。煤的可選性,是指在重力洗選過程中煤和雜質分離的難易程度。與雜質容易分離的叫做易選煤,反之為難選煤。為了區

50、別精煤與中煤分離的 難易程度,需要給予定量的指標,因此就常用可選性指標來評定煤的可選性。常用的煤炭可選性評定方法(評價指標)如下:1、全量中煤法(僅對中國煤的標準)見右表。洗選過程中,把比重為或級的中間產物稱為中煤。按照我國國家標準規定:評價中煤含量(%(比重)可選性等級精煤理論回收率(%等級<10易選>70優等10 20中等可選50 70良等>20 30難選>40 50中等>30極難選< 40低等煉焦用煤的可選性采用比重級的中煤量; 動力用煤一般是用比重級的 中煤量。2、勃氏鄰近比重(±)含量法其具體劃分的等級見下表,煤的可選性曲線是研究和評價可

51、選性的較+ 含量 (%<10>10 20>20 30>30 40>40可選性等級很易選易選中等難選很難選好方法。煤的可選性曲線包括浮煤曲線B,沉煤曲線B,觀察曲線入,比 重曲線3四組曲線。其中曲線B表示浮煤累計產率與累計灰分的關系;曲線3表示任一比重的浮煤和沉煤的累計產率; 觀察曲線入表示浮煤的累計 產率與其灰分(此處灰分是指每一級浮煤的灰分而非浮煤累計灰分) 的關 系;沉煤曲線B表示沉煤累計產率與累計灰分的關系。由觀察曲線入的形狀可以判斷煤的可選性:易選煤,曲線的上段極陡, 中段曲率甚大,下段坡度很小;反之,難選煤曲線上、中、下三段的差別 很少甚至成為直線。煤的

52、可浮性是指粒度小于1 (或)mm的煤泥與其中的礦物質分離的 難易程度。純煤(或精煤)與礦物質的分離,是根據兩者對水的吸附性不 同進行的。純煤(主要指煉焦煤)的表面通常具有疏水性(憎水性) ,而 礦物質卻有較好的親水性。 水滴滴在純煤的表面上時, 水滴與煤粒表面間 的夾角(常稱接觸角)大,而水滴在礦物質的表面時,水滴與礦物質表面 間的接觸角小。 為使純煤的表面具有更大的疏水性, 在做可浮性試驗時須 加入一種叫做捕收劑的試劑(煤油、輕中油、蒽油、萘油或輕柴油等) 。 這種捕收劑的分子兩端性質不同, 一端易于吸著在煤粒上, 另一端卻是疏 水的,這就使純煤的表面疏水性更強。 向試驗的礦漿中充入空氣并加

53、入一 種叫做起泡劑的藥劑(如松根油、雜醇類等) ,礦漿中就產生一種比較穩 定而具有彈性的細小的泡沫層。 這時,礦漿中表面為捕收劑所包圍的疏水 的煤粒, 就附著在這種穩定的氣泡上, 象乘氣球似的隨之上升, 在液面上 形成礦化泡沫層; 而親水的礦物質顆粒表面不能與氣泡粘附, 仍然留在礦 漿里,這樣就完成了煤泥和礦物質的分離的過程。 在試驗時, 為了提高浮 煤(精煤)質量,防止矸石顆粒浮起,在某些情況下要加入一種叫抑制劑的藥劑(如水玻璃、氯化鈣、石灰或亞硫酸紙漿廢液等) 標準焦型見煤炭試驗方法匯編P146 (低溫干餾)隹型八、'體積變化主要特征、強度及其它A試驗前后體積大體相等不粘結,粉狀或粉中帶有少量小塊,接觸就碎B試驗前后體積大體相等微粘結,多于三塊或塊中帶有少量粉,一拿就碎C試驗前后體積大體相等粘結,整塊或少于三塊,很易碎D試驗后較試驗前體積明顯減小(收縮)粘結或微熔融,較硬,能用指甲刻畫,少于五條明顯裂紋,手摸染指,無光澤E試驗后較試驗前體積明顯減小(收縮)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