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核的化學位移_第1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氫核的化學位移 13.5.3.1電子屏蔽效應 在外磁場b0中,氫核外圍電子在與外磁場垂直的平面上繞核旋轉時,將產生一個與外磁場相對抗的感生磁場,其結果對于氫核來說,相當于產生了一種削弱外磁場的屏蔽,13-39所示。這種現象叫作電子屏蔽效應。 感生磁場的大小與外磁場的強度成正比,用b0表示。其中叫作屏蔽常數,它反映了屏蔽效應的大小,其數值取決于氫核周圍電子云密度的大小,而電子云密度的大小又和氫核的化學環(huán)境,即與之相鄰的原子或原子團的親電能力、化學鍵的類型等因素有關。氫核外圍電子云密度越大,就越大,b0也越大,氫核實際感觸到的有效磁場beff就越弱,即有 圖13-39 氫核的電子屏蔽效應 beff

2、=b0-b0(1-)b0 假如考慮屏蔽效應的影響,欲實現核磁共振,則有 所以實現核磁共振的條件應為: 通常采納固定射頻v,并緩慢轉變外磁場b0強度的辦法來滿足上式。此時v、均為常數,所以產生共振汲取的場強b0的大小僅僅取決于,的大小。化合物中各種類型氫核的化學環(huán)境不同,核外電子云密度就不同,屏蔽常數也將不同,在同一頻率v的照耀下,引起共振所需要的外磁場強度也是不同的。這樣一來,不同化學環(huán)境中氫核的共振汲取峰將浮現在nmr波譜的不同磁場強度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當用同一射頻照耀樣品時,樣品分子中處于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同種原子的磁性核所產生的共振峰將浮現在不同磁場強度的區(qū)域,這種共振峰位置的差異叫作化

3、學位移。 在實際工作中,要精確測定磁場強度比較棘手,因此常將待測磁性核共振峰所在的場強bs和某標準物質磁性核共振峰所在的場強br舉行比較,用這個相對距離表示化學位移,并用代表: 因為磁場強度與射頻頻率成正比,而測定和表示磁性核的汲取頻率比較便利,故有 在nmr中,射頻普通固定,如240 mhz, 600 mhz等,樣品和標準氫核的汲取頻率雖然有差異,但都在射頻頻率v 附近變幻,相差僅約萬分之一。為了使的數值易于讀寫,可改寫為: 13.5.3.2影響氫核化學位移的因素 影響化學位移的因素無數,主要有誘導效應、磁各向異性效應、共扼效應、范德華效應、溶劑效應、溫度的影響、質子交換的影響、氫鍵締合的影

4、響等。 (1)誘導效應 與氫核相鄰的電負性取代基的誘導效應,使氫核外圍的電子云密度降低,屏蔽效應削弱,共振汲取峰移向低場,增大。 誘導效應是通過成鍵電子傳遞的,隨著與電負性取代基的距離的增大,其影響逐漸削弱當h原子與電負性基團相隔3個以上的碳原子時,其影響基本上可忽視不計。 (2)磁各向異性效應 因為與氫核相鄰基團的成鍵電子云分布的不勻稱性,產生了各向異性的感生磁場,它通過空間的傳遞作用影響相鄰氫核,在某些地方,它與外磁場方向全都,將加強外磁場對該處的氫核產生去屏蔽效應,使增大;在另一些地方,它與外磁場的方向相反,將減弱外磁場,對該處的氫核產生屏蔽效應,使減小。這種現象叫作磁各向異性效應。 (

5、3)共軛效應 在共軛效應的影響中,通常推電子基使減小,吸電子基使增大。例如若苯環(huán)上的氫被推電子基-och3取代后,o原子上的孤對電子與苯環(huán)p-共軛,使苯環(huán)電子云密度增大,減小;而被吸電子基-no2 取代后,因為-共轆,使苯環(huán)電子云密度有所降低,增大。 嚴格地說,上述各h核的轉變,是共軛效應和誘導效應共同作用的總和: (4)范德華效應 當化合物中兩個氫原子的空間距離很近時,其核外電子云互相排斥。使得它們周圍的電子云密度相對降低,屏蔽作用削弱,共振峰移向低場,增大,這一現象稱為范德華效應。 (5)溶劑效應 因為溶劑的影響而使溶質的化學位移轉變的現象叫作溶劑效應。nmr法普通需要將樣品溶解于溶劑中測

6、定,因此溶劑的極性、磁化率、磁各向異性等性質都會影響待測氫核的化學位移,使之轉變。舉行1hnmr譜分析時所用溶劑最好不含1h,如可用ccl4、cdcl3、cd3cocd3、cd3socd3、d2o等氘代試劑。 (6)溫度的影響 當溫度的轉變引起分子結構的變幻時,就會使其nmr譜圖發(fā)生相應的轉變。比如活潑氫的活潑性、互變異構、環(huán)的翻轉、受阻旋轉等都與溫度疏遠相關,當溫度轉變時,它們的譜圖都會產生某些變幻。 (7)質子交換的影響 與氧、硫、氮原子挺直相連的氫原子較易電離,稱為酸性氫核,這類化合物之間可能發(fā)生質子交換反應: 酸性氫核的化學位移值是不穩(wěn)定的,它取決于是否舉行了質子交換和交換速度的大小,通常會在它們單獨存在時的共振峰之間產生一個新峰。質子交換速度的快慢還會影響汲取峰的外形。通常,加入酸、堿或加熱時,可使質子交換速度大大加快。因此有助于推斷化合物分子中是否存在能舉行質子交換的酸性氫核。 (8)氫鍵締合的影響 當分子形成氫鍵后,氫核周圍的電子云密度因電負性強的原子的吸引而減小,產生了去屏蔽效應,從而導致氫核化學位移向低場移動,增大;形成的氫鍵越強,增大越顯著;氫鍵締合程度越大,增大越多。通常在溶液中的氫鍵締合與未締合的游離態(tài)之間會建立迅速平衡,其結果使得共振峰表現為一個單峰。對于分子間氫鍵而言,增強樣品濃度有利于氫鍵的形成,使氫核的變大;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