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BOTHHAND員工急救手冊版本/次A0文件編號頁 碼BHDY-WI-07-007第1頁共6頁1 目的本手冊旨在提供受傷時之急救處理方法,并不能替代曾受訓練的醫生或護士之治療。所有職業受傷或意外應記載在意外記錄本內。準確的報告及良好的檔案記錄是有助于資料分析和預防意外的發生2 範圍 凡本公司員工均依本辦法辦理。3. 急救指南3.1、跌傷跌傷常見的原因是地板濕滑或油膩,雜物絆跌,地板不平或門坎過高,梯子不牢或放置不當或隨意用椅子、箱子當梯子。過度疲勞或走路(尤其上下階梯)心不在焉。青少年最易從沒有妥善欄桿的床上掉下來。跌傷輕者會擦傷皮膚或瘀傷,重者會扭傷、肌肉扯傷、骨折、顱腦創傷、脊椎損傷等。
2、預防 :1室內光線充足,地板平坦,干爽、不宜過于光滑,屋內最好不用 2不隨便放置雜物。尤在樓梯間和走廊上不要放置雜物。 3碌架床必須有堅固可靠的欄桿。 4攀高時須用堅固和放置得當的梯子。 5走路時不要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尤其地面濕滑或凹凸不平時要小心走路。3.1.1、救護1扭傷及肌肉扯傷時,要使受傷處休息,可用冷敷減輕痛楚,在承托受傷部位的同時可用繃節扎緊。 2骨折:骨折部位一般都有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等癥狀,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時還有大出血。骨折或疑為骨折時,要避免移動傷者或傷肢,對傷肢加以固定與承托(有出血者要先止血后固定),使傷員在運送中不因搬運、顛簸而使斷骨刺傷血管、神經,免遭額外損
3、傷,加重病情。 4顱腦創傷: 輕者為腦震蕩,一般無顱骨骨折,有輕度頭痛頭暈,有昏迷也不超過30分鐘。重者顱骨骨折,腦挫傷、腦出血、 昏迷不醒。對。顱腦創傷病人,要分秒必爭,通知醫院前來及時搶救,要保持安靜臥床,不作不必要的搬動和檢查,保持呼吸道通暢。 5頸椎損傷:跌倒時可引起腰椎、胸椎、頸椎損傷,以后者最為嚴重、如:跌倒時頭部著地可造成頸椎脫位、骨折,多伴有脊髓損傷,四肢癱瘓。必須第一時間通知醫院從速前來搶救。現場急救時,應讓傷者就地平躺或將傷員放置在硬質木板上,頸部兩側填充沙袋,使頸椎處于穩定狀態,保持頸椎與胸椎軸線一致,切勿過伸過屈或旋轉。核準潘文貴審核高玉龍製錶周云 日期2016.3.2
4、8BOTHHAND員工急救手冊版本/次A0文件編號頁 碼BHDY-WI-07-001第1頁共6頁3.2、燒(燙)傷 燒(燙)傷是人體觸及火、熱爐、熱鍋、熱燙斗等干熱物所致。燙傷是人體觸及沸水、滾湯等濕熱所致。強酸強堿可致化學燒傷。3.2.1救護1、立即讓傷員脫離傷源, 離開燒(燙)環境,除去被燃、被熱液浸透或化學物質污染的衣服,以及指環、手鐲、皮帶、皮靴等束縛性物品。身上仍著火時,切勿亂跑,可澆水或跳入水中,或在地上滾動,或用浸濕后的棉被, 大衣包裹, 以便滅火。 2、小面積的輕度燒(燙)傷在家處理時,可用流動的清潔水或冷開水、鹽水沖洗傷處以降溫,然后涂上植物油或蜂蜜或雞蛋清或凡士林,以保護創
5、面,防止起泡和感染。已起泡者切勿穿(擦)破,已破者可涂上抗生素軟膏,暴露創面,保持干爽,可用燈光照射,以止痛和防止感染,促進愈合。結痂后如有痂下膿,可用消毒的淡鹽水或326勺雙氧水濕敷揭痂去膿,用抗生素溶液紗布保護刨面。 3、強酸強堿燒傷可用清水反復沖洗傷處, 強酸燒傷可用小蘇打水等堿性溶液沖洗,以中和余酸。強堿燒傷可用稀鹽酸或食醋沖洗,以中和余堿后包扎傷處。誤服強酸強堿時,不得催吐、洗胃,可服相應的中和溶液、牛奶、蛋白清、植物油等流汁,以保護食管和胃粘膜。 4、一般燒(燙)傷病人,尤其是化學燒傷的病人,應即送醫院治療,不應留在家中自行處理。3.3、出血 刀、剪等尖利器具,誤用或用時太忽忙,都
6、會導致或輕或重的損傷,使血液由體表傷口流出,造成外出血。物體撞擊或擠壓身體時使體內深部組織、內臟損傷,血液流入組織或體腔內,造成內出血。傷,呈噴射狀搏動性涌出鮮紅色血者是動脈出血,傷口持續向外溢暗紅色的血者是靜脈出血。 3.3.1、加壓包扎止血: 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毛巾、布塊折成比傷口稍大的墊,蓋住傷口,再用繃帶或布帶扎緊。但疑有骨折或傷口有異物時不宜用此法。 3.3.2、指壓止血:根據動脈的走向,在出血傷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壓住動脈,可臨時止血,多用于頭、頸、四肢動脈出血。 3.3.3、止血帶止血: 用橡皮或布條纏繞扎緊傷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緊以摸不到遠端動脈搏動、傷口止血為宜,過松無止血
7、作用,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損害神經,造成肢體壞死。要在明顯部位標明上止血帶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者,每隔一小時放松l一3分鐘,改為指壓止血。此法適用于不能用加壓止血的 四肢大動脈出血。 注:對內出血或可疑內出血病人,要使病人絕對安靜不動,墊高下 肢,應迅速將病人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救治核準潘文貴審核高玉龍製錶周云 日期2016.3.28BOTHHAND員工急救手冊版本/次A0文件編號頁 碼BHDY-WI-07-001第1頁共6頁3.4、溺水 溺水是人淹沒水中,水進入氣道而窒息缺氧。溺者全身冰冷, 面色青紫,上腹膨隆,兩眼通紅。搶救溺水,要迅速將溺者頭部抬出水面并拖上岸,除去
8、溺者口、鼻腔的泥沙雜草等,應迅速倒出溺者肺、胃內的水。 方法是: 3.4.1肩背倒立倒水法:將溺者雙腳提起,使溺者呈倒立狀,用手輕拍溺者背部。 3.4.2伏膝倒水法:搶救者應左腳跪地將溺者腹部置于搶救者右大腿上,使其頭部 及上肢下垂,搶救者左手將溺水者頭部稍抬起使臉朝地面,右手輕拍溺水者腰背部(圖l、2)。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中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直至呼吸心跳恢復。 3.5、中暑中暑是人在烈日或高溫環境中,體內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引起體溫調節障礙。或因大量出汗造成失水失鹽,血液濃縮,皮膚肌肉血管擴張而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輕者數小時可恢復,重者可以致死。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過量飲
9、酒常是誘因。中暑的先兆癥狀是大量出汗、 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慌、惡心、四肢無力等 此時應立即停止工作或運動,到陰涼處休息,可喝些冷飲、鹽糖水,可服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成藥。如在有先兆癥狀時不采取措施而繼續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或運動,患者可能發展到中度或重度中暑,出現體溫上升,皮膚灼熱、呼吸急促、嘔吐、煩躁、抽搐、昏迷。可用冰袋敷患者頭、頸、腋、腹股溝部位,并迅速送醫院搶救。3.6、眼有異物常見有金屬屑、煤渣、砂粒、灰塵、谷類、麥芒、小飛蟲等異物進入眼角膜、結膜、甚至深入眼球。異物入眼后,有不同程度的異物感、疼痛、反射性流淚。眼異物切
10、忌用手揉搓,可閉眼,借反射性眼淚將異物沖出,或用生理鹽水、涼開水沖眼,或將眼睛在水中反復眨眼。上述方法無效時,應速到醫院取出異物和作進一步治療。 3.7、觸電在搶救傷者前,應立即切斷電流,若方法不可行,應試圖用干的橡膠、木條等絕緣物件把傷者推離電源。若傷者不省人事,應立即檢查其呼吸及脈搏,如有需要,應由曾受急救訓練人員為傷者實施心肺復蘇術。核準潘文貴審核高玉龍製錶周云 日期2016.3.28BOTHHAND員工急救手冊版本/次A0文件編號頁 碼BHDY-WI-07-001第1頁共6頁3.8、咽喉異物咽喉異物是指吃東西不慎被魚刺、骨刺、金屬物等哽住咽喉,引起異物感、疼痛、咳嗽、血痰、呼吸困難等,
11、隨異物大小、部位不同而發生不同癥狀。發生咽喉異物時切勿企圖以吃(食)菜葉、飯團、饅頭等食物將異物吞入胃內,更不應用手去亂摳、亂搗,這些錯誤方法易使局部組織損傷,使異物刺得更深,造成食管刺穿,甚至傷及血管引起大出血,甚為危險。 正確方法是令患者張大口,用筷子或金屬匙柄輕壓舌頭,暴露舌根、扁桃體,看清異物后用鑷子將異物取出。若異物在喉或食管時,不易取出,危險性大,應讓患者保持安靜,迅速到附近醫院處理。 4.常用急救技術外傷急救四項基本技術 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是外傷救護的四項基本技術。實施現場外傷救護時,現場人員要本著救死扶
12、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在通知就近醫院的同時,要沉著、迅速地開展現場急救工作,其原則是:先搶后救,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運。 4.1 出血的種類: 血液從體表傷口流出,稱為外出血,易為人們發現;而體內深部組織、內臟損傷出血,血液流入組織或體腔內的內出血,不易為人們發現,更為危險。各種出血中,以動脈出血最為危險,必須及時止血。按照損傷血管的不同,可分為:4.1.l動脈出血:其特點是傷口呈噴射狀搏動性向外涌出鮮紅色的血液。4.1.2靜脈出血:傷口持續向外溢出暗紅色的血液。4.1.3毛細血管出血:傷口向外滲出鮮紅色的血液。 4.2出血的臨床表現 成人的血液約占其體重的8,失
13、血總量達到總血量的20以上時,傷員出現臉色蒼白,冷汗淋漓,手腳發涼,呼吸急促,心慌氣短等癥狀,脈搏快而細,血壓下降,繼而出現出血性休克。 當出血量達到總血量的40%時,就有生命危險核準潘文貴審核高玉龍製錶周云 日期2016.3.28BOTHHAND員工急救手冊版本/次A0文件編號頁 碼BHDY-WI-07-007第1頁共6頁4.3止血的方法 4.3.1加壓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毛巾、布塊折疊成比傷口稍大的墊蓋住傷口,再用繃帶或折成條狀布帶或三角巾緊緊包扎,其松緊度以能達到止血目的為宜。此種止血方法,多用于靜脈出血和毛細血管出血(見圖3)。 當傷口在肘窩、腋窩、窩、腹股溝時,可在加墊后屈
14、肢固定在軀干上加壓包扎止血(見圖4)。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上下肢、肘、膝等部位的動脈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折或關節脫位時,不宜使用此法。5.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術顧名思義,即在呼吸或心跳停止情況下所作之急救術。目的在于盡快挽救腦細胞在缺氧狀態下壞死(四分鐘以上開始造成腦損傷,十分鐘以上即造成腦部不可逆之傷害),因此施救時 機越快越好。心肺復蘇術適用于心臟病突發,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之意識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狀態。5.1輕拍患者肩膀或按壓人中,檢查傷患有無意識, 須注意病患有無頸椎受傷,不可劇烈搖晃病患。5.2大聲呼救 如確定患者意識不清,應立即求救;求救時指示必需明確, 例如:請幫我
15、叫120(院外)、大聲叫喊值班醫師(院內)。5.3施救位置 跪于患者肩部,施救者與患者肩部垂直。5.4打開病患口腔,檢查呼吸道中有無異物。5.5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清除其口腔及呼吸道中的異物 如口香糖、假牙等5.6壓額抬顎法,保持呼吸道暢通,防止舌頭因重力下垂阻塞氣道。5.7臉頰靠近病人口鼻,眼睛注視病人胸部,觀察3-5秒。5.8如無呼吸,打開患者口腔,并將患者鼻子捏著, 以免從口部吹氣時,由鼻腔漏氣。5.9密罩患者口部, 深吹兩口氣,每次吹氣約1.5-2秒,須注意患者胸部有無起伏,并等病人第一口氣完全排出后再吹第二口。5.10食指及中指先摸到喉結處,在向外滑至同側氣管與頸部肌肉 所形成的溝中
16、,按壓觀察頸動脈5-10秒5.11食指及中指先摸到喉結處,在向外滑至同側氣管與頸部肌肉 所形成的溝中,按壓觀察頸動脈5-10秒。如有脈搏,繼續反復施行人工呼吸, 直到患者恢復自然呼吸為止,成人每分鐘約12-16次,小孩約15-20次。5.12如無脈搏,準備實施胸外心臟按摩術。5.13沿肋骨下緣向上滑找到劍突頭端起向上兩指幅處, 以另一手之掌根放至按摩位置,注意不可按壓劍突。核準潘文貴審核高玉龍製錶周云 日期2016.3.28BOTHHAND員工急救手冊版本/次A0文件編號頁 碼BHDY-WI-07-007第1頁共6頁5.14兩手交插互扣,指尖翹起,避免接觸肋骨。5.15施救者兩臂伸直,與患者身
17、體呈垂直, 肩膀在胸骨正上方,迅速下壓4-5公分(1.5-2寸)。5.16心臟按摩施行速率,成人每分鐘約80-100次,年幼患者速率應加快, 嬰幼兒患者每分鐘約100-120次,口訣:"一下、二下、.十一、十二、十叁、十四、十五"。5.17心臟按摩施行速率,成人每分鐘約80-對于幼童應酌情施壓,1-8歲左右患者, 可改用單掌施壓,人工呼吸改用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心臟按摩=1:5。5.18對于嬰幼兒應酌情施壓,一歲以下患者, 可改用兩指施壓,使用中指及無名指,按摩位置為乳頭連線中點下一指幅,人工呼吸改用口對口鼻; 人工呼吸:心臟按摩=1:5。5.19單人施救人工呼吸:心臟按摩=2:15, 雙人施救人工呼吸:心臟按摩=1:5。5.20在做完四個循環后吹完兩口氣,需檢查脈搏3-5秒;若無脈搏則繼續心臟按摩, 以后每四次循環或3-5分鐘檢查一次。5.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編寫
- 工程監理企業的資質提升路徑考核試卷
- 搜索引擎市場分析與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電玩具編程與智能控制考核試卷
- 汽車行業智能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健康營養品批發商的智慧物流網絡布局優化考核試卷
- 放射性金屬礦選礦廠生產優化與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電子真空器件在高速鐵路通信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橡膠板在汽車內飾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植物油料的種植模式與效益分析考核試卷
- 配電網施工安全管理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圖形的運動復習課》教案
- 2024-2030年中國氨水行業規模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研究報告
- 2023年海南移動門戶網站建設方案(含商城)
- 某高層住宅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內容解讀
- 《大學生創業導論》期末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國網公司企業文化與職業道德試考試題庫(含答案)
- 年處理4萬噸丙酮-水連續精餾塔設計
- 音樂鑒賞與實踐教案:第一單元第四課2.音樂的力量(下)
- 創新創業實戰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